登陆注册
10624400000031

第31章 天泉证道,圣人必可学而至(4)

朝廷这些阴森的变局,正在广西的王阳明毫不知情。此时他已经平定了断藤峡、八寨的匪帮,处理好了广西的政事,自己的身体也撑不住了,咳嗽胸闷,炎毒入体,浑身赤肿,脚上也生了一个恶疮,感觉病势日重,就上奏请求辞职养病。却哪里想到,奏章被桂萼悄悄扣了下来。

桂萼是暗算的老手,眼看王阳明得了重病,立刻又想出一个主意,让王阳明担任两广巡抚,在广西多待几年,希望能把他的身体拖垮,如果拖死了,那是最好。

桂萼的最后一条毒计,竟然实现了。

这时候王阳明的身体已经垮了,再也顶不住了,连番上奏请求致仕回家养病,可是所有奏章都没有回音。无奈之下,阳明先生干脆把军政事务交给广西当地官员,也不等朝廷下旨,就自作主张上了船一路返回浙江。此时阳明先生病势沉重,再也支撑不住,于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病逝于江西南安府上瘐县的青龙埔码头,临终之时留下一句遗言:“我心光明,亦复何言。”

阳明先生的遗言是很有意思的。临终之时说出“我心光明”,显然是对自己的一生做了总结:自正德元年上奏获罪,到嘉定七年平定广西,这些年官场浮沉,时时依良知,事事循天理,从未有亏职守,从未有负人民。

至于君主,王阳明已经把这一层看透了,也看淡了。在庐陵县他替百姓抗税,在江西他为百姓阻击皇帝,现在平定思田的时候他不肯杀人,这是又违了皇帝的旨。在阳明眼里,在天理良知面前,“圣旨”这路东西已经不值什么了。

对大明朝,阳明先生无话可说,说了也无用。对后人,阳明先生也不必说什么,阳明心学在这里,“良知永不泯灭”在这里,“知行合一”在这里,“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在这里,“四句教”在这里,后人自己去看吧。

阳明先生去世后,桂萼上奏称王阳明擅离职守,嘉靖皇帝“大怒”,命大臣议王阳明的罪。桂萼立刻抓住这个机会,上奏指责王阳明“事不师古,言不称师。欲立异以为高,则非朱熹格物致知之论;知众论之不予,则为《朱熹晚年定论》之书。号召门徒,互相唱和。才美者乐其任意,庸鄙者借其虚声。传习转讹,背谬弥甚”,建议嘉靖皇帝“宜免追夺伯爵以章大信,禁邪说以正人心”。

桂萼这番话正合了嘉靖皇帝的心思,立刻下令革去阳明先生的新建伯爵位,禁止心学。

王阳明去世了,心学也被禁止了,阳明生前教出那么多弟子,到后来星落云散。阳明心学虽然一度流传甚广,但其真谛却被后学弟子们歪曲了,导致阳明心学越传越滥,越讲越偏,日益衰败,到明朝灭亡时,这个学说也基本消失了。

难道良知就这么失败了吗?

是的,在大明朝,良知失败了。

阳明先生去世之后,阳明心学被禁止了,几十年后又开禁,但已经变了味道。王阳明最厌恶、最痛恨的“训诂辞章、考据记诵”竟然占据了心学的主导,心学弟子们不再是知行合一、身体力行的精英,而变成了另一类腐儒。为了能够“腐”得彻底,“儒”到酸臭,这些王学弟子们一个个急着考据、辩论,把阳明心学弄得论述浩繁、考证精细、辨析日详、流派纷杂,仅一个“良知”,就搞出了“现成良知”、“知解良知”、“本体良知”、“发用良知”、“本然良知”……到这时候,良知不再是“指引人性”的工具,倒成了书呆子拿来显摆学问的道具。

至于门派,这个中国人最劣根的毛病,王阳明的弟子们也把它发扬得淋漓尽致。其中王阳明的山阴同乡、高足弟子王畿建立了“浙中王门”,大讲“四无”;阳明在江西讲学时收的弟子们则搞了个“江右王门”,这一派多是做官的人,其内部又分化出以聂豹、罗洪先为首的“归寂派”和以欧阳德、邹守益、陈九川为首的“功夫派”。

在王阳明的后学弟子们分出的这些门派中,最有活力的要算“泰州学派”,这一派起自阳明先生的另一位高足弟子泰州人王艮。王艮三十八岁到江西追随王阳明,阳明先生去世后,王艮返回泰州开门授徒,因为他本是社会底层出身,身上的书呆气少,勇气倒多,所讲论的“良知天性,古往今来人人具足,人伦日用之间,举而措之耳”倒是在一定程度上接续了阳明先生的功夫。

后来又出了一个李贽,干脆对孔孟大加批驳,认为“虽孔夫子亦庸众人类”,“耕稼陶渔之人即无不可取,则千圣万贤之善,独不可取乎?又何必专门学孔子而后为正脉也”,这些话在当时听来真是不可思议,立刻就被斥为“异端”,但仔细听来,李贽这里所说的却正是王阳明提出的“夫道,天下之公道也!学,天下之公学也!非朱子可得而私也,非孔子可得而私也”。

难怪大儒黄宗羲说泰州学派这些学子们能“赤手搏龙蛇”,搏斗而死,也算是不虚此生了。

后来心学没落了,消失了。

有趣的是,随着心学的没落,庞大的明帝国也走向了灭亡。大明朝廷在挥起屠刀砍杀“良知”的时候,其实也用这同一把刀,割断了自己的喉咙。

五理解“四句教”

阳明先生虽然去世了,可阳明心学毕竟已经成为一个体系,传于后世,而阳明心学的核心,就是王阳明在出征广西之前留给弟子的“四句教”:

无善无恶是心之体,

有善有恶是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按王阳明的话说,“四句教”是个“彻上彻下的功夫”。自从“四句教”被提出的那一刻,人们就看出来,这四句话其实可分成两部分:第一句“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是一个单独的部分,而后三句“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则是另一部分,这两部分有一种有趣的联系,也就是说:没有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可以单独运作;而没有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却不能单独存在。

为此,王阳明专门警告弟子:“人有习心,不教他在良知上实用为善去恶功夫,只去悬空想个本体,一切事为俱不着实,不过养成一个虚寂,此个病痛不是小小。”就是告诉弟子们:宁可只琢磨后三句而忽视第一句,也不能只琢磨第一句而忽视了后三句。

既然知道“四句教”分成两部分,又知道第二部分可以单独运作,那就先说这第二部分。其实这三句话的意思很简单:

第二句,有善有恶是意之动。人在社会上会遇到各种事情,做出无数判断,这时候自然就会产生“喜欢这个,讨厌那个”,“喜欢此人,讨厌彼人”,“支持这个观点,反对那个观点”的意识,这种“善恶是非观”是必然会产生的。

第三句,知善知恶是良知。当我们对一件事进行善恶、是非的评价时,以什么来引领自己的心做出一个正确的评价呢?良知。“良知”告诉我们这件事是正确的,那件事是错误的;这个人的行为是对的,那个人的行为是错的。我们必须坚持自己的良知,不能因为利益、胆怯、分赃以及种种私心,就昧了自己的良知,硬把不对的事认为“正确”。

在这方面我们常犯很多错误,比如明知道某事不对,却认为“没办法,事情已经这样了”,或者“现实就是这样,社会就是这样,不妥协怎么办”,甚至可能会说“虽然知道这样做不对,但跟着别人做坏事,对我也有好处啊,我觉得也不错”……这些想法,其实都是不可原谅的错误。

第四句,为善去恶是格物。当我们用“良知”对一个事件做出了评价之后,认为它是正确的,我们就要勇敢地支持它;认定它是错误的,就要勇敢地反对它,既不贪图利益而同流合污,也不因为恐惧而妥协,坚持到底,毫不动摇,这种“支持善,斥责恶”的勇气和行为,就是“致良知”。

现在我们知道了,“四句教”的后三句是说:在这个社会上,我们应该怎样去寻找良知,怎样去正直地、勇敢地生活。

弄明白了“四句教”的后三句,回过头来再看第一句:“无善无恶是心之体”。这一句话比较难懂,讲得非常隐晦,但王阳明已经说了:“人心本体原是明莹无滞的,原是个未发之中。”关键是,这“未发之中”是什么意思?

“未发之中”出自《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看起来不易懂,其实意思简单。“未发之中”的这个“中”是不偏不倚,公平的意思,按阳明心学的理念,则是由良知引导出来的一种公正的心态,或者更简单地说:“中”即是“良知”。而“未发”,就是说一个人产生了一个念头,却还没有把这个念头转化成一个完整的计划,在产生念头和制订计划之间的这个小小的“意识空隙”,叫做“将发,而又未发”。

当人心里产生一个念头的时候,这个念头谈不上好或坏,也就是王阳明说的“无善无恶”。举例来说:比如有人产生了一个念头:“我想买一套房子”,这个念头谈不上是好是坏。但当人们把这个念头扩展为一个完整的计划时,牵涉的内容就多了,比如要买多大的房子?要花多少钱?他手里有没有这些钱?没有这些钱,怎么去“弄”到这些钱……

这么一来,原本谈不上是好是坏的简单“念头”,变成了一个牵涉极广、至关重要的庞大计划,而其中就涉及善、恶的问题。

以正确的心态制订计划的人,事情会进展得很顺利;而以“私欲”的错误心态去制订计划,则可能因为贪欲、权欲、虚荣心等种种不良心态,使计划出现重大的偏差和失误,甚至把人引上邪路。

这么看来,“将发而未发”——也就是产生念头、却尚未制订计划的这个瞬间是最重要的,在这一瞬间,必须用“中”——也就是良知来指引人性,以“良知”为准则去制订计划,才能保证这个计划顺利进行,而不至于把人心引入邪恶。

由此推断,“四句教”的第一句“无善无恶是心之体”的意思是说:在我们产生念头却还没有制订计划的瞬间,是最重要的节点,这时候一定要守住良知,用良知去制订计划,才能保证自己的人生不出现偏差和失误。这就是“无善无恶心之体”的表面意思。但从这句话还可以引申出一个更深刻的含意。要弄明白这深层含意,就必须回到十年前了。

十年以前,也就是正德十三年,阳明先生剿匪工作刚结束,在赣州的濂溪书院讲学,门下有一位高足名叫薛侃——这位薛先生在这一年的八月刻印了《传习录》。

在《传习录》里有这样的记载:有一天薛侃正在花园里清除杂草,阳明先生也过来帮忙,结果师生之间发生了一段关于“天地间为什么善难以培养,而恶难以除尽”的著名对话,在这里王阳明说了一段重要的话:“须是廓然大公,方见心之本体。知此即知未发之中。”

在这里,阳明先生提到了“心之本体”和“未发之中”,只是他用了一个更大的概念来形容“心之本体”,那就是:廓然大公。

“廓然大公”这四个字,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另外四个字:天下为公。而“天下为公”,这是孙中山先生的名言。其实这四个字引自《礼记·礼运》中孔子说的一句话:“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这就是“四句教”第一句的深层意思。

同类推荐
  • 每天一堂哈佛哲学课

    每天一堂哈佛哲学课

    “先有哈佛,后有美国”。哈佛大学自1636年建立以来,培养出了无数的大师级学者。他们在为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与哈佛本身交相辉映,形成了一种哈佛精神。哈佛精神告诉我们,智慧的力量是庞大无比的。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变化,我们面临的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要想让自己少走一点弯路,就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思考。
  •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一书源于最受欢迎的国际名校公开课之一《哲学:死亡》。在这本通俗易懂的哲学著作中,谢利·卡根教授挑战了对于死亡,许多我们习以为常或未经深思的观点,邀请读者系统反思死亡的哲学之谜,以更清晰的概念探讨死亡的意义为何,从形而上学到价值观,认真、理性地思考生命和死亡的真相。有了对死亡的深刻意识,才会有对生命价值的深刻了解。蒙田说:“探讨哲学就是学习死亡。”
  • 爱的哲学:这本书帮助你明白什么是爱

    爱的哲学:这本书帮助你明白什么是爱

    纵横古今,横跨中西,齐集史上最权威的关于爱的学问,将爱的真谛通过浅显易懂、深入浅出的语言娓娓道来。高亮之,福建长乐人。江苏省农科院院长,美国俄勒岗州立大学客座教授。哲学爱好者,在长期阅读大量古今中外哲学原著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哲学思想。先后出版《综合哲学随笔》、《漫游西方哲学》、《浅谈中国哲学》三本大众类通俗哲学著作,获得各地读者好评。
  • 墨子学院:墨子的兼爱非攻

    墨子学院:墨子的兼爱非攻

    本书主要以《墨子》为基础,以浅显的道理,朴实的语言,去阐述墨子话语中所蕴含的深刻哲学,对于现代人生活有着重大的启示,学习墨子那种勤奋好学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学习墨子那种兴万民之利,除天下之害的精神。对我们提升自己的做人之道,大有裨益!战国初期伟大的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同时,他也是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重要开拓者之一。他比较自觉地、大量地运用了逻辑推论的方法,以建立或论证自己的政治、伦理思想。
  • 道德情感论

    道德情感论

    在本书中,作者用同情的基本原理来阐释正义、仁慈、克己等一切道德情感产生的根源,说明道德评价的性质、原则以及各种美德的特征,并对各种道德哲学学说进行了介绍和评价,进而揭示出人类社会赖以维系、和谐发展的基础,以及人的行为应遵循的一般道德准则。
热门推荐
  • 重生百年以后的美女世界

    重生百年以后的美女世界

    “你在这个世界的印记将会被我代替,我也会送你到两百年后的地球,因为这个时空纬度不能出现两个你,我会照顾好你的父母,并赋予你通天彻地之能”一老头语气平静对着一个17岁的俊秀少年说道。柳林穿越了,穿越到了200年以后的地球,但柳林惊奇的发现地球已经完全不一样了,每个人都拥有着异能,更惊奇的是,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男性成了珍惜物种。而柳林也不是那个一无是处的小屌丝,而是精通厨艺,音乐,诗词的天才。看柳林如何在万花丛中肆意的遨游,只不过就在柳林体验性福之时,一项项围绕着他的阴谋接踵而至。(本文前期已诙谐搞笑为主)
  • 顾茗斯奕

    顾茗斯奕

    《顾茗斯奕》网络版,一个关于不着调女主与混血交换生的别样爱情体验的故事。
  • 粉红战争

    粉红战争

    故事讲述女主人翁王小艳与温锐在分手四年后相遇并闪婚,蜜月期间,她在书房发现了五张美女艺术照以及温锐的两张裸体画,因此,她展开了一系列调查活动,要把温锐近几年里所谈的女朋友一一挖出,个个击破,以此了解温锐的精神世界,解决自己对婚姻、对爱情的困惑。由此,她查到了画裸画的美校研究生、多情的酒吧女歌手、积累小说素材的女作家、驴行者的广告白领、美女律师与温锐各有一段浓情秘史;并惊奇地发现了多年前温锐与自己相恋同时期的神秘女友。原来,从8年前开始,一场场争夺“优秀男人”的粉红战争早已打响……
  • 修罗天羽

    修罗天羽

    神骨作阵,魔血为引,生生世世,永远镇封。何为道,道在我心。何为兵,杀伐之器。浴血厮杀,证修罗之道。诸天万界,唯我纵横。逆天伐仙,斩魔屠佛,群雄争霸,挡我者,死。苍茫诸天,悠悠万界,宗派林立,族群争奇。一个平凡而又神秘的孩子,穿越了星海,跨过了万界,降临在异界人世间,迷茫而又坚毅的他又将掀起怎样的惊涛骇浪?
  • 武之霸君

    武之霸君

    你说魔法在这个世界里主宰了大部分力量?你说我只是一个只会使用蛮力的废物?抱歉,我会告诉你在这个世界上只有极致的力量才能统治这个世界我不会花哨绚丽的魔法,但我可以依靠我的双拳在这个世界上横行!而且我终将成王!
  • 未来兑换系统

    未来兑换系统

    在人生的道路上,人们大都是走走停停。然而,许毅却在短暂的停顿后,一骑绝尘。“我的目标是星辰大海。”——许毅
  • 如何炼就职场达人

    如何炼就职场达人

    在职场或明或暗、或合作或竞争的游戏中,没有旁观者,都是“剧中人”。没有人希望自己在尚未到达目的地之前就被淘汰出局,那么,在职场激烈的竞争中,谁能成为真正的赢家?
  • 墨叶1994

    墨叶1994

    不死树耸立之地,便是天下生灵的乐土。尔等敢鱼肉这芸芸众生,定当叫你永坠地狱。
  • 小妖来袭之相公你别跑

    小妖来袭之相公你别跑

    身为一只低等小妖,整天提心吊胆的躲闭收妖师。好不容易附到个美女身上,有了人形。悲催,遇到个冷酷无情的相公。活葬她,鞭抽她,完了还要休了她,没有一点点人性,你当姐是病猫啊,猫急了也会跳墙滴。(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最强侵势:收服霸少做夫君

    最强侵势:收服霸少做夫君

    用品贴心服务,送货上门包邮保密。却不曾想连自己也一并送上了,压错了人不说。不,他不是人,根本就是压了一头禽兽!货物也一并没收。原以为够悲催了,可他却抓住她,压制她,抖开那包送错的货,邪魅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