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20900000012

第12章

对偶亲切

这则寓言说明片面追求艺术形式,放弃生活真实,甚至竟达到造谣说谎、自我诅咒的地步。借以讽刺舞文弄墨、装腔、作势、无病呻吟的无聊文人。

此典出自《遁斋闲览》。

李廷彦把他写的百韵诗献给上司官员,其中有诗句道:“舍弟死在江南,家兄亡于塞北。”

上级官看了,哀伤悲痛地说:“没想到你家里屡遭凶祸到这般田地!”

李廷彦连忙站起身来,解释道:

“其实并没有这回事,我只是图诗句的对仗工整罢了。”

二技致富

比喻把两件偶然发生的事情,当做普遍的必然的生活现象。

此典出自《五杂俎》:“吾有二技,可立致富!”

有个以钉铰手艺当职业的人,路上碰见皇帝驾临郊外,碰巧帝王戴的平天冠坏了,于是便下令叫他修补。等修补完,皇帝给了他很优厚的赏赐。

回家的路上走到山中,恰巧又遇见一只老虎正趴在地上呻吟呼叫,它看见人来便举起爪子让别人看,原来是一根大竹刺扎在脚掌上。这人便给它拔去竹刺,于是老虎衔来一只野鹿报答他。

这人回到家中对他老婆说:“我有此两大绝技,可以凭借这两个本领发家致富了!”

于是他在自己家的大门上题了两行大字道:

“专门修补平天冠,兼拔虎刺。”

放虎归山

“放虎归山”比喻放走敌手,遗患无穷。

此典出自《史记·秦本纪》:“文公夫人,秦女也,为秦三囚将请曰:‘穆公之怨此三人人于骨髓,愿令此三人归,令我君得自快烹之。’晋君许之,归秦三将。三将至,穆公素服郊迎,向三人哭曰:‘孤以不用百里奚、蹇叔言以辱三子,三子何罪乎?子其悉心雪耻,毋怠。’遂复三人官秩如故,愈益厚之。”

晋襄公的后娘文赢(怀赢)听说秦国打了败仗,孟明视等全给擒获了,她担心晋、秦两国的仇恨愈结愈深,就劝晋襄公说:“秦国和晋国是亲戚,向来是相互扶持。现在为了孟明视这群武人自己想揽权争势,竟使得两国伤了和气。我相信秦伯一定很埋怨他们。要是咱们把他们杀了,那样两国冤冤相报,永远不得安宁。索性把他们放了,让秦伯自己去处治他们,他必定会感激咱们的。”晋襄公说:“已经擒住的老虎怎么能再放回山里去呢?”文赢说:“当年成得臣打了败仗,楚王是怎么处治他的?难道秦国没有军法吗?再说咱们的先君惠公,也曾经给秦国人逮住,秦伯却把他放回来了。你爹全仗着秦国才做了国君,咱们连这一点恩义都忘了吗?”晋襄公觉得她的话很有道理,就把秦国的三个俘虏释放了。

先轸听说国君把秦国的将军释放了,急匆匆地跑去见晋襄公,怒不可遏地问他:“秦国的将军现在哪里?”晋襄公腼腆地说:“娘叫我把他们放了。”先轸一听,气得火冒三丈,往晋襄公脸上啐了一口唾沫,说:“呸!你这做事不牢靠的孩子,将士们费了多少心计,兵卒们流了多少血汗,才活捉了这三个人,你仅因为妇道人家一句话,把他们统统放了。唉,一定会后患无穷啊!”晋襄公拭去脸上的唾沫,羞涩地说:“都是我不好!这可怎么办呢?不知道还能不能追上他们?”大将阳处父自告奋勇地说:“我去追!”先轸转身对他说:“你要是能追上他们,好言好语请他们回来,就是一等大功!”阳处父手提大刀,跳上车,快马加鞭,飞驰而去。

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担心晋襄公反悔,派人追捕他们,就不顾一切地奔跑,直跑到黄河边了,却一眼瞧见远处有尘土飞扬,想是有人追来了。

他们吓得几乎瘫下来。正在这紧要关头,他们突然发现有一只船停靠在岸边,三个人顾不得一切,就跳了上去。船舱里走出来一个渔人。他们定睛一瞧,不禁张口结舌,相继倒在船上。那个渔人不是别人,恰恰他们的好朋友公孙枝!

公孙枝已经在河东等了许多天,最后终于见到他们三人逃奔上船,立刻叫人开船。小船刚离河岸,阳处父就赶到了,他慌忙地说:“喂!秦国将军慢点走!我们主公一时忘了给你们预备车马,特地叫我追上来,送给将军几匹马。请你们收下吧!”孟明视支撑着站起来,向阳处父遥遥行个礼,大声说:“蒙晋侯不杀之恩,我们已经感激不尽,怎么还敢收受礼物呢?假如我们回去还能保住性命的话,那么再过三年,我们一定亲自到贵国来道谢。”阳处父还想再说什么,可那只小船已是越来越远了。

飞蛾扑火

“飞蛾扑火”比喻自取灭亡。

此典出自《梁书·到溉传》:“研(同砚)磨墨以誊文,笔飞毫以书信。如飞蛾之赴火,岂焚身之可吝。”

南朝(梁)时,有一位左民尚书叫到溉,梁武帝肖衍十分器重他。到溉有个孙子叫到荩,自幼聪明,尤其擅长诗文,深为梁武帝赞赏。

有一次,梁武帝和到溉开玩笑说:“你的孙子是个才子,你的文章是不是你孙子代你写的?”并且写了一首《连珠》(古时一种诗体)赐给到溉,共六句,以上是前四句,意思是:砚台磨出墨汁来行文,毛笔飞动毫锋来写信,正如飞蛾投火一样(指砚台、毛笔),自己焚身碎骨也丝毫没有什么可惋惜的。

焚鼠毁庐

比喻得不偿失的愚蠢做法。

此典出自《龙门子凝道记》。

越西有个单身汉,他结扎芦苇茅草为屋盖,筑起简陋的房子,自己努力耕作,打下粮食过日子;时间长了,大豆粮食、盐醋调料,就都能自给自足了。

可是合他发愁的是在他的屋子里老鼠成灾。那些老鼠大白天成串结队地在屋里乱窜,夜里唧唧吱吱地乱咬东西,一直闹到大天亮。这个单身汉十分恼火。

一天,他喝醉了酒回家,刚躺到枕头上睡觉,老鼠就耍出各种花样使他十分烦心,眼睛不能合拢一会儿。这男人大怒,便拿起火把到四处烧杀它们,老鼠果然烧死了,他的茅庐也被焚毁了。第二天酒醒过来,他不知所措,甚至找不到一个安身的地方了。

龙门子便去对他的遭遇表示慰问。

那人说:“人不可积愤呀!我开始只是愤恨老鼠,但光看见老鼠而忘掉自己的房屋了,不想竟遭到了这样一场灾祸。

妇人之仁

“妇人之仁”比喻处理事情优柔寡断,不识大体。

此典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

楚汉相争时,有一次刘邦与韩信坐在一起交谈,他问韩信说:“丞相萧何多次向我推荐,因此拜你为大将。现在,你有什么好计谋告诉我吗?”韩信赶紧起身拜谢刘邦,然后问道:“大王,今天你率领军队往东面进攻,争夺天下王权,竞争的对手是项王吗?”刘邦笑道:“这还用问吗?”韩信紧接着说:“大王自己认为,在勇敢、剽悍、仁慈、强盛等方面,哪一样可与项王相比呢?”刘邦沉默了好一会儿,有点难为情地说:“都不如项羽”。

韩信退后两步,第二次向刘邦拜谢,然后向他祝贺说:“的确,我也认为大王不如项王。然而,我曾在项王手下做过事,不妨说说他的为人。论勇猛,项王的确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他大喝一声,千百人倒下;然而,他不会任人唯贤,因此他的勇猛无非是匹夫之勇。论仁慈,项王也的确对人和善慈爱,说话时呜呜咽咽,手下人得了病,他会伤心得流泪,把自己的食物分出来吃;但是,遇到有人立了功,行赏时应该封爵位,他会把大印磨来磨去,直到磨烂也不肯给别人。这样的仁慈,不就是妇道人家的仁慈吗?这对争夺天下有什么好处呢?”

刘邦听了,非常高兴,对韩信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割肉相啖

“割肉相啖”说明有勇无谋,只能白白牺牲。

此典出自《吕氏春秋》。

齐国有两个自诩为“勇敢”的人,一个住在城东,一个住在城西。有一天,两人在路上邂逅,说:“我们去喝杯酒吧!”喝了几杯之后,一个说:“买点肉来吃,好吗?”另一个说:“你身上有肉,我身上也有肉,还要另外买肉干什么呢?”接着,两个人准备好了调口味的豆豉酱,就拔出腰刀来,你割我的肉吃,我割你的肉吃,最后两个人都死掉了。

悍勇到这种地步,还不如没有勇气的好。

固执己见

这篇典故讽刺不懂装懂、顽固坚持错误的人。

此典出自江盈科《雪涛小说》。

楚国有个生来不认识生姜的人说:“生姜是在树上结成的。”有人对他说:“是在土里结成的。”那个人固执己见,说:“请跟你打赌,以十个人为询问对象,拿我们骑的驴作赌注。”接着问遍了十个人,都说:“生姜是土里出的。”那个人无言以对,气的变了脸色,说:“驴就给你,可是生姜还是树上生的!”

桂饵金钩

比喻那些脱离实际、讲求形式、舍本逐末的行为。

此典出自《阙子》。

鲁国有一个爱好钓鱼的人,用桂花制成的食品当鱼饵,黄金锻制成的鱼钩,镶饰上银丝和碧玉,把翡翠鸟的羽毛编织成钓丝。

他拿钓竿的姿势和寻找的位置都很贴切适当,可是,钓上的鱼却没有几条。

汉阴丈人

“汉阴丈人”比喻顽固反对新事物的人,往往会拿出一套歪道理为自己的守旧行为辩护。

此典出自《庄子·天地》。

子贡往南方的楚国游历,回晋国途中,经过汉水南岸,正好遇见一位老人正要去灌溉菜园子。只见他从挖开的一个隧道下到井里,双手抱一只大瓮汲水出来灌园,十分吃力而功效不大。

子贡说:“我有一种机械,一天可灌一百亩地,用力少而见效快,老人家您不用它吗?”务园子的老汉抬头望了望他说:

“什么样的机械?”

子贡说:“在木头中凿一个机关,后半重前半轻,用它提水就像抽引一样,接连不断,水流泛溢奔流,它的名叫桔槔。”

老汉勃然大怒,一下变了脸色,讥笑说:“我从我的老师那里听到说,有机械的人一定有投机取巧之事,有机巧之事的,一定有机变巧诈之心。心中存有奸诈,人的纯粹洁白的天性就受到破坏;纯粹洁白的天性不完备,就会心神不定;心神不定的人,是不可能得到道的。我并非不知道桔槔这种机械,我是耻于做这种让人心神不定的事情!”

好大喜功

“好大喜功”形容铺张浮夸的作风。

此典出自罗泌《路史·前纪》卷四《蜀山氏》:“昔者汉之武帝,好大而喜功。”

西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40~前87年在位)统治期间,他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独尊儒术”,作为巩固政权的工具;并采用法术、刑名以加强统治。他颁行“推恩令”,使诸侯王多分封子弟为侯,以削弱割据势力;设置十三部刺史,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他征收商人资产税,打击富商大贾;又采纳桑弘羊的建议,把冶铁、煮盐、铸钱收归官营;设置平准官、均输官,由官府经营运输和贸易。同时,他兴修水利,移民西北屯田,实行“代田法”,发展农业生产。他曾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各国,加强对西域的统治,并发展了经济文化交流。又派唐蒙至夜郎,在西南先后建立了七个郡。他还任用卫青、霍去病为将,攻打匈奴,解除匈奴威胁,保障了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

刘彻十六岁当皇帝,在位五十三年,做过一些前人未做过的事情,因此罗泌说他“好大喜功”——一心想做大事,立大功。但是,由于他崇尚武力,加之举行封禅,祀神求仙,挥霍无度,使徭役繁重,农民大量破产流亡。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齐、楚、燕、赵和南阳等地都爆发农民起义。

何足挂齿

“何足挂齿”的意思是事情很不重要,不值一谈。

此典出自《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此特群盗鼠窃狗盗耳,何足置之齿牙间。”

秦朝末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攻城略地,动摇了秦王朝的统治。秦二世(胡亥)慌忙召集一群儒生、博士,商量解决的办法。三十多个儒生异口同声地说:“这些家伙反叛朝廷,罪该万死,陛下应该发兵讨伐!”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秦二世听了这番话之后,竟然大怒起来。有一个十分聪明的待诏博士,叫叔孙通。他揣摩清楚了秦二世的心思。于是,他大谈天下的大好形势。

叔孙通对秦二世谈道:“这些儒生的话都没有道理。如今,天下统一,中央大权在握;郡守县令由朝廷任命,随时可以调动;销毁了天下的兵器,说明天下太平,没必要动用这些武器了。况且,朝廷上有贤明的君主,制定并向天下发布了种种法令,使天下人人各司其职,四方安定团结,百姓聚集在秦王朝周围,就像车辐集中于车毂一样,哪有敢于造反的人!陈胜这伙人,只不过是一群打家劫舍的强盗,干些鼠窃狗盗的事,根本不值得我们去谈论它。当地郡守、郡尉正在捕捉这伙强盗,陛下不足为忧。”秦二世听了叔孙通的这番话,非常高兴。他送给叔孙通二十匹帛,一套衣服,又正式封他为博士。儒生们对叔孙通的言行非常厌恶,纷纷谴责他。叔孙通向他们解释说:“如果我不那样说,是难逃胡亥虎口的!”于是,他从秦朝廷逃走了,起初是投奔项梁,后来投靠了刘邦。

鹤亦败道

这则故事说明,故弄玄虚,自夸诞妄,与众不同,以为仙道。结果是,当众出丑。

此典出自《冷斋夜话》:“渊材迂阔好怪,尝畜两鹤。客至,指以夸曰:‘此仙禽也。凡禽卵生,而此胎生。’语未卒,园丁报曰:‘此鹤夜产一卵,大如梨!’渊材面发赤,诃曰:‘敢谤鹤也!’卒去,鹤辄两展其胫,伏地。渊材讶之,以杖惊使起,忽诞一卵。

渊材嗟咨曰:‘鹤亦败道!’”

这段话意思是说:

刘渊材性情迂阔又喜欢怪诞,曾在家中养着两只鹤。每逢客人到来,他便指着鹤夸耀道:“这是只仙鸟呀!凡禽鸟都是卵生,而这只仙鸟却是胎生的。”

话音未落,园丁跑来报告说:“这只鹤夜里下了一个蛋,和梨子一般大!”

刘渊材羞得满脸通红,大声呵斥园丁说:“你竟敢诽谤仙鹤呀!”

最后,他们就一同去观看,鹤就展开它的双腿,趴在地上。刘渊材觉得很奇怪,用拐杖去吓它,想叫它站起来,这时鹤忽然又生下一只蛋。

刘渊材长叹一声,说道:“唉,仙鹤也败坏仙道呀!”

猴子搏矢

这篇寓言说明喜欢卖弄聪明、表现自己、爱耍骄傲的人,有时是要吃亏的。

此典出自《庄子·徐无鬼》。

吴王坐着船在长江里游玩,登上一座猴山。很多猴子看见了,都急忙逃到深深的荆棘丛里去。唯独有一只猴子,从容不迫地跳来跳去,在吴王面前表现它的灵巧。吴王拿起弓箭射它,它敏捷地接住了箭。吴王命令手下人一起射它,那只猴就被围住射死了。

吴王回头对他的朋友颜不疑说:“这只猴子啊,夸耀它的灵巧,依仗它的敏捷,来向我炫耀,以致得到这样一个下场。应该警惕啊!唉!不要拿你的神气对人骄傲啊!”

猴子救月

“猴子救月”比喻庸人自扰,而且招祸。

此典出自《法苑珠林·愚戆篇·杂痴部》。

在过去,有一个伽尸国,国内有座波罗柰城。在人迹罕见的树林中,有五百只猕猴。有一天,猕猴们到了一棵尼俱律树下,看到树下有口井。月影在井中一晃一晃,猕猴头儿见了,对那些同伴说:“月亮今天掉到了井中,我们应当共同努力把它捞出来,以免世界上每个夜晚都是黑漆漆的。”猕猴们共同商量说:“怎么才能救出月亮呢?”猕猴头儿说:“我知道救出月亮的方法:我捉住树枝,你们捉住我的尾巴,一个连一个,就可以捞出月亮了。”

当时,那群猕猴便依照头儿的话去做了,一个捉住一个,挂成一长串。就要接近水面时,连在一起的猕猴太重,树枝弱小,“咔嚓”一下便折断了,所有的猕猴都掉到了井水中。这时,树神便说道:

“这一群蠢笨的野兽,痴痴呆呆互相追随;空空地自找烦恼,怎能把月亮救出水?”

画蛇添足

“画蛇添足”比喻多此一举,造成累赘。

此典出自《战国策·齐策二》。

同类推荐
  • 动脑筋选一选

    动脑筋选一选

    本书采用一个问题多种选择的形式,将天文、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多学科知识融汇其中,有易有难,配有插图,给了参考答案。适合小学高年级和初中学生课外阅读。
  • 必知的军事科技

    必知的军事科技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
  • 见利思义(中华美德)

    见利思义(中华美德)

    《论语·宪问》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见利思义是中国传统道德处理群己关系的一条基本行为准则,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美德。义和利问题,讲的是道德原则和物质利益的关系问题。义,一般地是指合乎正义和公益的或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利,就是指物质利益。见利思义,不是一般地反对“利”,而是指见到利益,应首先想一想符不符合道义,该取的可以取,不该取的不应据为己有,即义然后利,亦即孔子说的“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
  • 当个班长有点儿烦

    当个班长有点儿烦

    因为班级里有人玩水枪影响大家学习,“我”是班长,班主任让“我”调查此事,查出玩水枪的人是谁。“我”却买了一把不同寻常的水枪——那是一把有神奇魔力的水枪,可以按照人的意志施展魔法。于是,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但是在这些趣事的后面,却有着“我”无法忽视的烦恼。
  • 精准杀手:巡航导弹

    精准杀手:巡航导弹

    巡航导弹是指依靠喷气发动机的推力和弹翼的气动升力,主要以巡航状态在稠密大气层内飞行的导弹。从陆地、水面或水下发射的巡航导弹,由助推器推动导弹起飞,随后助推器脱落,主发动机(巡航发动机)启动,以巡航速度进行水平飞行。
热门推荐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京师法律评论(第七卷)

    京师法律评论(第七卷)

    本书以“经济发展与法治保障”为研讨主题,探索经济发展的法治保障问题。经济与社会协调、健康、有序、和谐发展,发挥规划法、税法、金融法、企业法等的功能,共同促进社会协调发展,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也要关注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及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
  • 那些最可爱的人

    那些最可爱的人

    本篇为极短篇小说,为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62周年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65周年。本篇将以历史背景和一部分视频、文献资料为基础,分20章向读者展现抗美援朝战争中那些令人难忘的战斗瞬间,讲述志愿军从鸭绿江到三八线、从出国到归国的战斗故事。部分故事有借鉴资料,以确保真实度。本篇小说中全部主角为虚拟人物,感谢所有提供名字的朋友。特别鸣谢部分网友对本文提出的修改意见。
  • 我本来就不是人

    我本来就不是人

    孤魂野鬼,借尸还魂,再生为一名大学生。天生缺少阴气,只能不断地和女性接触,吸阴调阳。如果说女人是一所大学,那么我就是在大学期间转了无数次校,遍觅群芳,终成吸阴大法!花丛软玉温香,公子多情模样,十年一觉红尘梦,赢得情海薄幸名。从此,吸阴证道。名门正派,鬼域魔宗,妖坛兽山,生化机甲,看我一一将他们踩在脚下。你若美女如云,我便阴气长存,你若不离不弃,我便不死不休
  • 难忘家乡的红叶

    难忘家乡的红叶

    今天是清明节,窗外下着毛毛细雨。苏凤叶已备了两束花,和一些冥纸准备偕丈夫林春旺及儿女们前往银华峰下的幽谷去奠祭亡人:她的结拜妹妹李月琴,还有她的前夫陈甘雨。话说苏凤叶、林春旺、陈甘雨和李月琴,他们尽是同伞不同柄,同人不同命。苏凤叶、林春旺、陈甘雨三个人从小就经常喜欢在一起,自然地组合。老师、家长、同学无不知道他们之间的情谊和爱情。从少小无猜,随着时间推移发展到爱情。他们之间形成了三角恋情。他们历经意乱情迷,孽海情天。李月琴后来揳入了他们之间的情迷,拨乱反正。
  • 雷龙战歌

    雷龙战歌

    大道三千,狂道其一;吾为狂主,天下狂徒!……这是一个融合了两个世界意识的奇迹少年,封于黑石中百万年而出。当他苏醒,故事从此开始...------------------......
  • 晏颜

    晏颜

    我喜欢晏颜,冥界的人都知道,只是他不知道或者是装着不知道,或者是他知道只是他不喜欢我而已——扶梓慎
  • 我的前25年

    我的前25年

    记录老一代与新一代的生活轶事,记录生命中扣人心弦的每个事件。关于生命,关于责任,关于人性都在故事中让我们深深思考。描写“我”25年的生活历程和家庭变迁,是8090后的集体回忆录。
  • 登云志

    登云志

    斗天斗地斗天地,我有一颗登云志!赛帆新书,欢迎阅读。
  • 青楼皇妃:我的温柔暴君

    青楼皇妃:我的温柔暴君

    她是齐帝最宠爱的皇妃,却在浴池中与陆国东宫私会偷欢。“殿下,何必只躲在暗处偷看?”“我要你,一生一世。”他吻上她,如火缠绵。她笑容清浅迷离。“你杀了他,踏平这齐宫,我就跟你走。”最大胆的宠妃,最艳情的宫廷。“陛下,不如一起共浴?”三个人,一池温泉水。明知是算计,他却甘心抵命。明知只是交易,她却依然握得住当世最强的两个男人的心。不屑要谁人许下的一生一世,因为,她知道,自己只会在他们的身边,停留很短很短的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