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20700000001

第1章

“画荻教子”

幼小的欧阳修对学习非常感兴趣,很多诗书都能过目成诵。母亲又高兴又难过,高兴的是小欧阳修的聪明好学,难过的是连吃饭都困难,哪里还拿得出钱来给儿子买纸笔!后来,她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用荻秆当笔,用地作纸来教小欧阳修识字。荻(dí),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边,叶子长形,似芦苇,秋天开紫花,茎可以编席箔。

北宋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的十月,欧阳修到滁州任知州。知州是古代官名,“知”是管理的意思,也就是说,欧阳修被派到滁州管理当地的民政。滁州在安徽省东部,距现今安徽省会合肥约有一百四五十公里。欧阳修在滁州做官的时间只有两年多,但就在这短短两年时间中,他留下了大量讴歌滁州山水的诗文,千古名篇《醉翁亭记》便是其中之一。欧阳修为什么要到滁州?滁州究竟具有什么样的魅力,能让欧阳修为她如此动容?《醉翁亭记》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写成的?让我们先来看看欧阳修生平。

欧阳修(公元1007-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庐陵(今江西吉安市)人。欧阳修四岁时他的父亲就去世了,母亲郑氏不得不带着年幼的他到随州(今湖北随县)投靠其叔父,他的母亲靠做针线活挣钱糊口,家境十分困难。虽然如此,读书不多的母亲教给了欧阳修许多做人的道理,并想方设法教他认字写字,流传了一段“画荻教子”的佳话。

随着年龄的增长,欧阳修越来越喜欢读书,可是家中太穷买不起书,怎么办呢?城南有一户李姓人家藏书非常多,他就从别人那里借书抄读。他天资聪颖,又刻苦勤奋,在很小的时候作诗赋文章,就显现出非常老练的文笔,他的叔叔由此看到了家族振兴的希望,曾对欧阳修的母亲说:“嫂子!你别再因家里穷困、孩子年幼而担心,侄儿欧阳修是奇儿!长大后他一定会一举成名的,我们家族日后要想得以振兴就全指望他了!”

欧阳修的舅舅确实独具慧眼,就在天圣七年(公元1029年),二十三岁的欧阳修参加进士科考时,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第二年参加由皇帝亲自主考的殿试,他得了甲科第十四名,被派到西京(今河南洛阳)担任留守推官的官职,欧阳修从此开始了他的从政生涯。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欧阳修被委任宣德郎这一官职,他来到了京城,当上了馆阁校勘。这一文职与政治并无多大干系,欧阳修如果仅做好本职工作,似乎也能平平安安度过一生。不过,和中国大多数文人一样,匡时救世是他们的政治理想,欧阳修如何又甘于就在故纸堆中平淡地度过自己一生呢?他积极参与时政,然而究其一生,欧阳修仕途并不顺利,他数次因政见不合,受到政敌的迫害而招致贬谪。

谏院的工作是向皇帝提出治理国家的合理建议。

欧阳修的政治生活,与同时期的另一位伟大文人范仲淹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范仲淹上章批评时政被贬。欧阳修为他辩护,也被贬为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这个时候欧阳修还不到三十岁,就遭受了他政治生涯的第一次挫折。四年以后,欧阳修被召回京,重新担任馆阁校勘的工作,并编修崇文总目,后到谏院做官。这个官职倒是离欧阳修的政治理想更近了,但是同时使得他离政治旋涡也更近了。庆历年间,范仲淹推行“庆历新政”,提出的改革主张,触动了保守旧官僚们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新政推行了两年就停止了,范仲淹也再次被贬。在这场运动中,欧阳修参与革新,范仲淹遭谗离职后,欧阳修上疏替他分辩,结果也被贬到了滁州做了两年多太守。这就是为什么欧阳修来到滁州的原因。

离开滁州后,欧阳修又相继到扬州、颍州(今安徽阜阳)、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做官。皇祐元年(公元1049年),也就是欧阳修在外地任职后的四年,他又回到了京师,此后数年欧阳修历任朝廷要职,其间常有小人相扰,他多次辞职都没有被允准。欧阳修晚年趋于保守,反对曾是自己学生的王安石变法。神宗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六月,欧阳修终于以太子少师的身份得以辞职。离职后,他住在颍州(今属安徽省)。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闰七月二十三日,欧阳修在家中去世,享年六十六岁,谥文忠。

欧阳修为人正直,胸怀博大宽广,不拘泥于仕途、人生的得与失,具有达观诙谐的一面。据传有这样一则逸事:有位“才子”,决心与欧阳修比一比诗才。“才子”上门寻访,路遇一株大树,便诗兴大发:“门前一棵树,两朵大丫杈。”这时,背后有陌生人续吟道:“春至苔为叶,冬来雪是花。”“才子”于是邀陌生人同路。二人来到江边,见一群鸭子扑入河中,“才子”又作诗曰:“一群好鸭婆,一同跳下河。”陌生人再续后两句:“白毛浮绿水,红爪荡清波。”最后俩人乘船过江,“才子”又高声吟道:“两人同乘舟,去访欧阳修。”陌生人听后,微微一笑:“修已知道你,你还不知修(羞)!”——虽然故事的真伪有待考订,但是从记载欧阳修的史料和欧阳修自身的作品中,的确能看出他豁达开朗的性格。比如《醉翁亭记》中,欧阳修坦言自己是一个纵情山水踏歌而行的醉翁;又如在《六一居士传》中,他自号“六一居士”的解释让人不禁莞尔:家里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的金石遗文一千卷,琴一张,棋一局,又常常置办酒一壶,五物之间再加上自己这个老头子,正好是六个“一”!

欧阳修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的文学主张和思想受韩愈影响很深。欧阳修反对当时流行的“西昆体”,大力提倡简约有法和流畅自然的文风,要求作品有具体内容,他不但身体力行,还先后提拔、培养了王安石、曾巩、苏轼、苏辙等一代作家,有力地推动了当时的诗文革新运动。欧阳修一生著述甚丰,除《集古录》外,还有《新唐书》本纪十卷、志五十卷、表十五卷,《新五代史》七十四卷,《诗本义》十四卷,《易童子问》三卷,《居士集》五十卷,《外制集》三卷,《内制集》八卷,《奏议集》十八卷,《四六集》七卷等,后人辑有《欧阳文忠公文集》。

在这些诗词歌赋中,欧阳修的千古绝唱《醉翁亭记》徐徐写来,言辞优美,洗练干净,文风平实,风格清新。通过对《醉翁亭记》的赏析,我们可以了解到欧阳修高超的写作手法,也可由此看到他散文成就的境界。

原文:

环滁[1]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犹)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2]也。

注释:

“1”环滁(chú):环绕着滁州。滁州,安微省东部。

“2”蔚然而深秀者,琅琊(lánɡyá)也:树木茂盛,幽深秀丽的,是琅琊山。琅琊山,距滁州西南十里。

白话:

滁州的四周都是山。位于西南角的几座山峰,树林山谷特别的美。看上去树木茂盛、幽深秀丽的,就是琅琊山。

原文: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白话:

沿着山路走了六七里路,渐渐听见潺潺的水声,泉水从两个山峰之间流出,这就是酿泉。

苏轼《醉翁操·琅然》

“琅琊幽谷,山水奇丽,泉鸣空涧,若中音会,醉翁喜之,把酒临听,辄欣然忘归。既去十余年,而好奇之士沈遵闻之往游,以琴写其声,曰《醉翁操》,节奏疏宕而音指华畅,知琴者以为绝伦。然有其声而无其辞。翁虽为作歌,而与琴声不合。又依《楚词》作《醉翁引》,好事者亦倚其辞以制曲。虽粗合韵度而琴声为词所绳的,非天成也。后三十余年,翁既捐馆舍,遵亦没久矣。有庐山玉涧道人崔闲,特妙于琴,恨此曲之无词,乃谱其声,而请于东坡居士以补之云。

琅然,清圜,谁弹,响空山。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醉翁啸咏,声和流泉。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山有时而童巅,水有时而回川。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

此作是为琴曲《醉翁操》所谱写的一首词。醉翁,即欧阳修。《醉翁操》,是太常博士沈遵据欧公庆历中谪守滁州时在琅琊幽谷所闻天籁之声,以琴写之,谱制而成的琴曲。苏轼此词,即是专门为这一天生绝妙之曲谱写的。词中写鸣泉及其和声,能将无形之声写得真实可感,足见词人对于大自然造化之工的深切体验。

同类推荐
  • 西方音乐故事

    西方音乐故事

    《西方音乐故事》收集了数十篇古今西方著名音乐家的逸闻趣事。本书定位为西方音乐知识普及类书籍,以浅显易懂的文字与叙述方法以故事的形式讲述了莫扎特、肖邦等西方著名作曲家与音乐的不解之缘,并囊括了许多世界名曲的起源及发展创作背后的故事。
  • 播音员主持人汉字读音手册

    播音员主持人汉字读音手册

    《播音员主持人汉字读音手册》是为播音员、主持人准备的一本手边常用的查询汉语字词读音释义的参考书,从文字、文学、文化、历史、地理、社会等多方面、多视角地对汉语字词加以剖析和诠释。本书共收录1900余个在播音主持实际工作中容易读错用错的字词,主要侧重于读音的正确使用和词义的基本解释。其中,读音的使用基本遵循历届普通话异读词审音的成果和标准,同时也吸纳参考了《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等最新版的标音,个别词语的读音还照应到了群众约定俗成的口语习惯,即使目前尚无明确定论,但也基本表明了作者的观点。
  • 音乐深深深几许

    音乐深深深几许

    几乎没有一个国家的音乐史,是“哑巴”音乐史,或多或少,都保留着古音乐残片。中国古代音乐在经过了光阴的摩挲、历史的酿制后,格外地活色生香,神秘,温润,玲珑。它们犹如一个个密码,一旦破译,就会浮现出某个朝代的社会风貌、政治信息、文化倾向,就会浮现出苍茫世事的涟漪、市井巷弄的悲欢、雨后杏花的清芬……音乐史作为历史科学的一个分支,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成分。《音乐深深深几许》通过挖掘音乐故事,追踪历史的耳语,再现千古变迁,诠释中国人特有的精神世界。
  • 民间文化与“十七年”戏曲改编

    民间文化与“十七年”戏曲改编

    《民间文化与“十七年”戏曲改编》对“十七年”时期民间文化与中国传统戏曲改编的关系进行了细致描述和考察,并以此为研究语境、理论视野和写作支援平台,从“民间”的维度,对这一时期中国传统戏曲改编的发生、发展、性质、功能等做了概括性的梳理,既有宏观的全局分析,又有引人入胜的个案探讨,从另一个侧面揭示了“民间文化”对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和重大意义。
  • 美的沉思

    美的沉思

    《美的沉思》是台湾美学大师蒋勋先生在美学领域的经典代表之作,被誉为“台湾版《美的历程》”,自1986年在台湾第一版发行以来,至今经过几度再版印刷。此次,应读者迫切需求,大陆引进全新修订彩色珍藏版,增录图片、年表、索引,为读者提供更赏心的视觉体验,更悦目的美的探索!玉石、陶器、青铜、竹简、帛画、石雕、敦煌壁画、山水画……蒋勋在这些被“美”层层包裹着的艺术作品中,开始逐渐思考起它们形式的意义。经过一次一次时间的回流,将历史的渣滓去尽,蒋勋看到了它们透露出的真正的时空价值和所承载的历史意义。
热门推荐
  • 太上三洞神咒

    太上三洞神咒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上古世纪之天原界

    上古世纪之天原界

    遵从起点和创世的召唤,脑洞大开的我开始写上古世纪的前传,话说,上古世纪这个名字好挫!好了、简介就这样,字数已经够了,最后再吐槽一句,上古世纪的地名和人名让人看的蛋疼菊紧......
  • 剑逆苍穹

    剑逆苍穹

    一世轮回,丢了谁?乱世纷争,输了谁?万年血仇,累了谁?坎坷路,心疲惫,血海尸山,是谁陪他一路走过……路尽头,谁在等候?
  • 浮生一世.月落倾城

    浮生一世.月落倾城

    记得初见那天,他用一只小小的萤火虫为她指引了方向。当她狼狈的出现时,他只是漠漠地看了一眼,转身离开。他的心思,她总是读不懂,猜不透。当她终于以为自己触碰到他,他却决绝地离开,她的心,一点一点地,冰封……对不起,还是无法忘记你………
  • 一剑天惊

    一剑天惊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执剑而行,走过这山这水这人间。苍穹又如何,天道又如何。一人一灵,一剑天惊。
  • 铁拳威武

    铁拳威武

    一个东方玄幻的世界这个世界没有神也没有魔可恶,竟然没有办法修炼这个世界所特有的真气那好吧,抹去真气在这个世界上的痕迹改变世界规则!或许我可以尝试着做一下神,或者魔应该是很有趣的样子
  • 虹之舞

    虹之舞

    贫困的孤儿兄妹,吴璇,吴念,本是少年天才,却处处遇害。尽管如此,仍互相扶持,互爱,自爱。
  • 错入豪门

    错入豪门

    温情暖实习到了裴浩天的公司,第一天就被他强吻,之后在公司内受到排挤,并让古娜珊怀恨在心,处处刁难。后被裴浩天调到身边当助理,二人日日相处,温情暖的勤奋好学逐渐引起裴浩天的注意,对温情暖已经有了好感,而温情暖则是避如蛇蝎。终于在学长白慕的刺激下,愤怒的裴浩天强行占有了温情暖,却误会她是个贪财的女人……
  • 灵狐月境

    灵狐月境

    她,是机灵可爱的狐族公主,和贴身丫鬟琉璃以及守护精灵岚楹一起,踏上了修仙之路。在下凡尘历练的途中,意外地碰上了同样下凡历练的他。他意外受伤,她为他疗伤,天帝派他来保护她,两人只得在一起继续历练。谁知日久生情,她暗暗隐藏着自己的爱意,不惜违反天规阻止他回到天界,却意外闯下了大祸。天界不知为何,竟灭了灵狐一族满门!以致她的勃然大怒。一怒之下,竟堕落成魔!难道万妖的生命就如此渺小?难道万妖的生死就可以如此草率的被决定?她偏不信!既然天道如此不公!那她便用手中之剑,为万妖讨一个公道!
  • 重生之南有嘉鱼

    重生之南有嘉鱼

    南嘉鱼,一个传奇女子,颠覆了一个王朝,成就了一代昏君,自己也成了祸世妖妃,为后人唾弃。她不在乎这些,只是她拼尽全力为那人抢来天下,却被人弃如敝履,二十四年的囚禁,一片冰心终于被岁月蹉跎得千疮百孔,临死之前才知道,她以为昏庸荒唐的帝王,掌握了她所有的行动,却从未阻止过她,为什么……?老天无眼,她作恶多端,却在她绝望放弃后又让她重来一次,这一世,她不愿再掀起血雨腥风,她只想和真心待她的人,一世长安。且看重生小宠妃,和她的良人,如何在这摇摇欲坠的末世,力挽狂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