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20300000004

第4章 瘦西湖漫谈

扬州瘦西湖由几条河流组织成一个狭长的水面,其中点缀一些岛屿,夹岸柳色,柔条千缕。在最阔的湖面上,五亭桥及白塔突出水面,如北海的琼华岛与西湖的保俶塔一样,成为瘦西湖的特征。白塔在形式上与北海相仿佛,然比例秀匀,玉立亭亭,晴云临水,有别于北海白塔的厚重工稳。从钓鱼台两圆拱门远眺,白塔与五亭桥正分别逗入两园门中,构成了极空灵的一幅画图。每一个到过瘦西湖的,在有意无意之中见到这种情景,感到有但可意味不可言传的妙境。这种手法,在园林建筑上称为“借景”,是我国造园艺术上最优秀巧妙手法之一。湖中最大一岛名小金山,它是仿镇山、金山而堆,却冠以一“小”字,此亦正如西湖之上加一“瘦”字、城内的秦淮河加一“小”字一样,都是以极玲珑婉约的字面来点出景物。因此我说瘦西湖如盆景一样,虽小却予人以“小中见大”的感觉。

瘦西湖四周无高山,仅其西北有平山堂与观音山,亦非峻拔凌云,唯略具山势而已,因此过去皆沿湖筑园。我们从清代乾隆南巡盛典赵之壁《平山堂图》、李斗《扬州画舫录》及骆在田《扬州名胜图》等来看,可以见到清代乾隆、嘉庆二代瘦西湖最盛时期的景象。楼台亭榭,洞房曲户,一花一石,无不各出新意。这时的布置是以很多的私家园林环绕了瘦西湖,从北门直达平山堂,形成一个有合有分、互相“因借”的风景区。瘦西湖是水游诸园的通道。建筑物类皆一二层,在平面的处理上是曲折多变,如此不但增加了空间感,而且又与低平水面互相呼应,更突出了白塔、五亭桥,遥远地又以平山堂、观音山作“借景”。沿湖建筑特别注意到如何陆水交融,曲岸引流,使陆上有限的面积用水来加以扩大。现在对我们处理瘦西湖的布置上,这些手法想来还有借鉴的必要。至于假山,我觉得应该用平冈小坡形成起伏,用以点缀和破平直的湖面与四野,使大园中的小园,在地形及空间分隔上,都起较多的变化。

扬州建筑兼有南北二地之长,既有北方之雄伟,复有南方之秀丽,因此在建筑形式方面,应该发挥其地方风格,不能夸苏式之轻巧,学北方之沉重,正须不轻不重,恰到好处。色泽方面,在雅淡的髹饰上,不妨略点缀少许鲜艳,使烟雨的水面上顿觉清新。旧时虹桥名红桥,是围以赤栏的。

平山堂是瘦西湖一带最高的据点,堂前可眺望江南山色。有一联将景物概括殆尽:“晓起凭阑,六代青山都到眼;晚来把酒,二分明月正当头。”而唐代杜牧的“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又是在秋日登山,不期而然诵出来的诗句。此堂远眺,正与隔江山平,故称平山堂。平山二字,一言将此处景物道破。此山既以望为主,当然要注意其前的建筑物,如果为了远眺江南山色,近俯瘦西湖景物,而在山下大起楼阁,势必与平山堂争宠,最后卒至两难成美。我觉得平山堂下宜以点缀低平建筑,与瘦西湖蜿蜒曲折的湖尾相配合,这样不但烘托了平山堂的高度,同时又不阻碍平山堂的视野。从瘦西湖湖面远远望去,柳色掩映,仿佛一幅仙山楼阁,凭阑处处成图了。

扬州是隋唐古城(旧址在平山堂后),千余年来留下了许多胜迹,经过无数名人的题咏,渐渐地深入了大家的心中。如隋炀帝的迷楼故址,杜牧、姜夔所咏的廿四桥,欧阳修的平山堂,虹桥修禊的倚虹园等,它与瘦西湖的“四桥烟雨”、“白塔晴云”、“春台明月”、“蜀冈晚照”等二十景一样,给瘦西湖招来了无数的游客,平添了无数的佳话。这些古迹与风景点,今后应宜重点突出地来修建整理。它是文学艺术与风景相合形成的结晶,是中国园林高度艺术的表现手法。

扬州旧称绿杨城郭,瘦西湖上又有绿杨村,不用说瘦西湖的绿化是应以杨柳为主了。也许从隋炀帝到扬州来后,人们一直抬高了这杨柳的地位,经千年多的沿袭,使扬州环绕了万缕千丝的依依柳色;装点成了一个晴雨皆宜,具有江南风格的淮左名都,这不能不说是成功的。它注意到植物的适应性与形态的优美,在城市绿化上能见功效,对此我们现在还有继承的必要。在瘦西湖的春日,我最爱“长堤春柳”一带,在夏雨笼晴的时分,我又喜看“四桥烟雨”。总之不论在山际水旁,廊沿亭畔,它都能安排得妥帖宜人,尤其迎风拂面,予人以十分依恋之感。杨柳之外,牡丹、芍药为扬州名花,园林中的牡丹台与芍药阑是最大的特色,而后者更为显著。姜夔词:“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道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可以想见宋代湖上芍药种植的普遍。至于修竹,在扬州又有悠久的历史,所谓“竹西佳处”。古代画家石涛、郑燮、金农等都曾为竹写照,留下许多佳作。扬州的竹,清秀中带雄健,有其独特风格,与江南的稍异。瘦西湖四周无山,平畴空旷,似应以此遍植,则碧玉摇空与鹅黄拂水,发挥竹与柳的风姿神态,想来不至太无理吧。其他如玉兰芭蕉、天竹腊梅、海棠桃杏等,在瘦西湖皆能生长得很好。它们与前竹、柳在色泽构图上,皆能调和,在季节上,各抒所长,亦有培养之必要。山旁树际的书带草,终年常青,亦为此地特色。湖不广,荷花似应以少为宜,不至占过多水面。平山堂一区应以松林为障,银杏为辅,使高挺入云。今日古城中保存有巨大银杏的,当推扬州为最。今后对原有的大树,在建筑时应尽量地保存,《园冶》说得好:“多年树木,让一步可以立根,斫数桠不妨封顶。斯谓雕栋飞楹构易,荫槐挺玉成难。”

盆景在扬州一带有其悠久的历史,与江南苏州颉颃久矣。其特色是古拙经久,气魄雄伟,雅健多姿,而无忸怩作态之状;对自然的抵抗力很强,适应性亦大。在剪扎上下了工夫,大盆的松、柏、黄杨,虬枝老干,缀以“云片”繁枝,参差有序,具人工天然之美于一处。其他盆菊、桃桩、梅桩、香橼、文旦桩等,亦各臻其妙。它可说是南北、江浙盆景手法的总和,而又能自出心裁,别成一格,故云之为“扬州风”。

瘦西湖湖面不大,水面狭长曲折。要在这样小的范围中游览欣赏,体会其人工风景区的妙处,在游的方式上,亦经推敲过一番。如疾车走马,片刻即尽,则雨丝风片,烟渚柔波,都无从领略。如易以画舫,从城内小秦淮慢慢地摇荡入湖,这样不但延长了游程,并且自画舫中不同的窗框中窥湖上景物,构成了无数生动的构图,给游者以细细的咀嚼,它和西湖的游艇是有浅斟低酌与饱饮大嚼的不同。王士祯诗说:“日午画船桥下过,衣香人影太匆匆。”我想既到瘦西湖去,不妨细细领略一番,何必太匆匆地走马看花呢。

我国古典园林及风景名胜地的联额,是对这风景点最概括而最美丽的说明,使游者在欣赏时起很大的理解作用。瘦西湖当然不能例外。其选词择句,书法形式,都经细致琢磨,瘦西湖的大名,是与这些联额分不开的。在《扬州画舫录》中,我们随便检出几联,如“四桥烟雨”的集唐诗二联:“树影悠悠花悄悄,晴雨漠漠柳毵毵”,“春烟生古石,疏柳映新塘”等,都是信手拈来,遂成妙语。其风景点及建筑物的命名,都环绕了瘦西湖的特征“瘦”来安排,辞采上没有与瘦西湖的总名有所抵触。瘦西湖不但在具体的景物色调上能保持统一,而且对那些无形的声诗,亦是作同样的处理,益信我国园林设计是多方面的一个综合艺术作品。

总之,瘦西湖是扬州的风景区,它利用自然的地形,加以人工的整理,由很多小园形成一个整体,其中有分有合,有主有宾,互相“因借”,虽范围不大,而景物无穷。尤其在摹仿他处能不落因袭,处处显示自己面貌,在我国古典园林中别具一格。由此可见,造园虽有法而无式,但能掌握“因地制宜”与“借景”等原则,那末高冈低坡、山亭水榭,都可随宜安排,有法度可循,使风花雪月长驻容颜。

瘦西湖的形成,自有其历史的背景。对于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风景区,在今日修建时,我们固要考虑其原来特色,而更重要的,还应考虑怎样与今日的生活相配合,做到古为今用,又不破坏其原有风格,这是值得大家讨论的。我想如果做得好的话,瘦西湖二十景外,必然有更多新的景物产生。至于怎样“因地制宜”与“借景”等,在节约人力、物力的原则下,对中小型城市布置绿化园林地带,我觉得瘦西湖还有许多可以参考的地方,但仍要充分发挥该地方的特点,做到园异景新。今日我介绍瘦西湖,亦不过标其一格而已。“十里画图新阆苑,二分明月旧扬州。”我相信在今后的建设中,瘦西湖将变得更为美丽。

同类推荐
  • 到莫干山看老别墅

    到莫干山看老别墅

    本书介绍了莫干山别墅楼独特的建筑特点与建筑风格,包括白云山馆、林海别墅、88号别墅、松月庐、郭沫若住过的雄庄、潘家园林等。
  • 天水古民居

    天水古民居

    古城是古民居的载体。天水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建城历史久远、独具特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距今约3800。年前的旧石器晚期,天水先民已经开始了原始居住活动。约在公元前1100年前,天水地域即出现了先秦西垂邑。西垂即后来的西犬丘,汉西县故址,今秦州区东南一带。西晋太康三年(282年)置秦州,七年复置,并将秦州州治及天水郡治俱由冀城(今甘肃甘谷县)迁至今天水城区的上郵城,从此开始,上郵城即今天水城区一直作为州、郡治所而成为陇东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
  • 细说中国园林

    细说中国园林

    编者应用“细说”理念,通过编写体例、图片和艺术设计等多种要素的有机结合,从园林历史、结构布局、文化意境、特色景点等多种角度,全面地、深层次地解析中国园林,立体地展现中国园林的外在秀丽景观和内在精神特质,让读者在提高阅读效率的同时,获得更多的审美享受、想象空间和人文熏陶。
  • 惟有园林

    惟有园林

    本书作者陈从周是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和园林艺术家。他以鉴赏的眼光,描述了我国江南江北一个个著名的园林,如西湖园林、怡园、随园、苏州园林、恭王府等等。此外,作者对建筑、山石、布局也有自己独特的看法,这可以对读者观赏园林假以指导。
热门推荐
  • 我们从未不认识

    我们从未不认识

    12组转角错身的悲喜剧主角×12首在回家路上吟唱的歌曲平凡与荒谬,梦境与真实吟唱、书写、捕捉、构筑文本林宥嘉×小说万金油×摄影登曼波×设计聂永真反复转述,相互解构,一场华丽的集体创作演出。前半为小说家万金油以林宥嘉的12首歌为文本,衍生而成的12个故事,串成一部完整小说。后半为歌手林宥嘉阅读万金油的12个故事后,记述再创作的12篇文字轨迹。我们都是旁观者,我们都在冷眼窥视我们不认识,我们从未不认识
  • 三界封王

    三界封王

    为女人大杀四方.为兄弟刀山火海.我本嚣张只因我有兄弟.
  • 奥林匹克的传播学研究

    奥林匹克的传播学研究

    伴随着中国“申奥”成功,“奥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重要议题,有关奥运与媒介传播的研究逐渐成为新闻传播学界的一个关注方向。作为该研究领域具有奠基意义的中外学者交流和研讨的盛会,2006年7月28日至29日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安南堡传播学院联合召开了“2006传播论坛——体育与大众媒介”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密苏里大学圣路易斯分校、法国巴黎政治学院、英国利物浦大学等学术研究机构的国外学者,与来自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等国内高校的中国研究者共聚一堂,就广泛的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为奥运传播研究提供了多元的观点与研究的路径。
  • 我们全家都是狼

    我们全家都是狼

    本王当年浪尽神魔人三界哪来的孩子呀,被困在人界的狼王无尽嗷嚎
  • 绝世轮回

    绝世轮回

    人死后应该去哪里?天堂?地狱?不,死亡仅仅只是开始,死者长眠只是梦想,转世轮回哪有这般简单!这是血腥暴力的世界,罪恶猖狂!这是无尽疯狂的空间,文明崩坏,道德沦丧!这是一条求生之路!
  • 帝少的贴心冷妻

    帝少的贴心冷妻

    她带着怨恨而归,誓要将害她的人统统推入地狱。不惜与恶魔的他,签订契约成为二手妈咪。不料惹来朵朵桃花,本无暇顾及,却惹火了恶魔的他。“你不是说不碰不干净的女人吗?你这是何意?”她冷眸直视那个恶魔男人。“林萧依,这一世你都逃不出我的手掌心。”他狠狠的捏着她的下巴,霸道的宣布。她冷笑不语,等一切尘埃落地,带球而逃。“妈咪,爸比让你回家结婚。”曾经的天使化身小恶魔诱拐她入局。到底是阴谋,还是局中局?
  • 情楼迷史霞笺记

    情楼迷史霞笺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治病小秘方

    治病小秘方

    养肾、补脾、美颜……怎么吃?咳嗽、便秘、失眠……怎么治?《治病小秘方》遵循“撷取精华,重在实效,操作简单”的原则,共收集古今名家和民间秘方约200首,以科为纲,以病统方,以方为主。全书包含“发热”、“咳嗽”、“咯血”、“呕吐”、“呃逆”、“胃痛”、“腹胀”、“腹痛”、“腹泻”、“便秘”、“便血”、“头痛”、“眩晕”等部分,介绍了相应的治病小秘方,熟知这些秘方,可保身体健康。
  • 袁宝华文集第三卷:文选(1984年7月-1987年12月)

    袁宝华文集第三卷:文选(1984年7月-1987年12月)

    本书内容:文集为十卷本,汇集了作者在解放初期恢复东北工业,制定和实施“一五”计划,赴苏谈判156项工程,三年“大跃进”大炼钢铁,国民经济调整,建立新中国物资管理体制,“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运行,改革开放期间国民经济管理,企业整顿和改革,制定《企业法》,开创职工教育和MBA教育工作,开拓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建民间经济类社团,建设中国企业家队伍,以及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工作中的理论著作和文章。
  • 薄荷往夏

    薄荷往夏

    云映是一个果敢而决绝的人;而于远夏是一个孤寂深情又温暖的人。他们的故事里,有太多的纠纷和沉默,来不及辩解和释然;燕子就已经又来去了一个春秋,而他们也终将在这时光的洪流里渐渐磨去了荆刺和尖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