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19100000014

第14章

多多益善

此典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上(刘邦)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

‘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

刘邦与韩信的这段对话的中心意思是:韩信统率军队,越多越好。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韩信将兵,多多益善”这个典故的由来。

这个典故说的是公元前202年,刘邦消灭了项羽后建立汉王朝,大封功臣。战功卓着的韩信被封在淮北做楚王,成为当时实力最强大的诸侯王。

第二年,有人向刘邦上书,密告韩信谋反。刘邦采纳了身边的谋臣陈平的计策,他假称自己准备巡游云梦(云梦是当时着名游猎区),要各地诸侯到陈县(今河南的淮阳)相会。韩信不知是计,亲身前往,当场被刘邦下令逮捕。

韩信被押解到洛阳后,刘邦想起他昔日跟自己南征北战,立下了汗马功劳,就下令将韩信免罪释放,贬为淮阴侯。后来,刘邦定都长安,韩信就闲居长安,无所事事。他看到过去曾经是自己部下的周勃、灌婴、樊哙等人,一个个都位居列侯,跟自己平起平坐,很是不服。因此,经常称病不上朝。

刘邦知道韩信心怀不满。一天,刘邦派人把韩信召进宫来,闲谈中,刘邦叫韩信评论一下朝中诸将的才能。韩信就毫不客气地将周勃等人一一评说了一番,几乎没有一个人被他看上眼。刘邦听后,就笑着问韩信:“如果我去带兵,你看能带多少人?”刘邦这句话触动了韩信,他不假思索就脱口而出:“陛下如果带兵,我看最多不过十万人。”刘邦马上又问:

“那你能带多少呢?”韩信说:“臣带兵是多多益善。”刘邦一听,不禁放声大笑,说:“你既然带兵多多益善,远胜于我,为什么反而被我擒住呢?”韩信自知失言,忙说:“陛下虽然不善于带兵,但是善于带将,这是臣所以被陛下生擒的原因。”

这次谈话,结果当然是不欢而散。韩信高傲的性格和流露出来的不满情绪,更加深了君臣之间的隔阂。

公元前197年,赵相国阳夏侯陈希起兵谋反,刘邦亲率大军前去讨伐。韩信想乘机在长安发动兵变,谁知还未动手,就被人告发。皇后吕雉和留守后方的丞相萧何用计把韩信骗进宫中,当场逮捕,并在长乐宫密室将其处死。

后人用一句成语概括了韩信的一生,叫“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早年,韩信投奔刘邦,一时不受重用,曾弃刘而走。是萧何月下追韩信,并说服刘邦,将韩信封为大将。楚汉相争期间,韩信统率汉军,所向无敌,没想到一世英雄,竟落了个晚节不保。

泰山鸿毛

此典出自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这段文字出自司马迁的一封信,这段话的意思是:人谁都免不了一死,但是有的死比泰山还重,有的死比鸿雁毛还轻。它这里面包含着非常深刻的人生哲理。

司马迁是西汉太史令司马谈的儿子,大约出生在公元前145年或135年,而何时去世,至今还没有一个准确的记载。

公元前110年,司马迁的父亲临终嘱咐他,要他继承太史令的事业,写出一部完整的通史。

公元前108年,司马迁做了太史令后,便开始在皇宫的皇家藏书楼检索图书。司马迁这个人特别勤奋刻苦,每天早出晚归,在一堆堆的木简和绢书中查阅和整理历史资料。经过四五年时间的整理和考证,他便开始构思,动手写《太史公书》。《太史公书》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史记》。

就在司马迁日夜埋头写《太史公书》的时候,朝廷出了一件事。

西汉名将李广的孙子李陵率五千精兵出击匈奴,结果寡不敌众,李陵被俘后投降了。汉武帝为了这件事十分愤怒,他身边的大臣们也都把责任推到了李陵身上。汉武帝征求司马迁的意见时,司马迁认为李陵作战勇敢,以五千人打败了匈奴几万骑兵,最后是在寡不敌众、粮尽援绝的情况下才败降的,所以,不应该治罪。汉武帝因司马迁为李陵说情,非常生气,就下令将司马迁处以“腐刑”,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阉割”。

汉武帝为了利用司马迁的才华,任命司马迁为中书令,而这个职务原来一直是由太监担任的。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的撰写,忍受了侮辱和迫害,身心都受到了极大的摧残。

司马迁受刑后,老朋友任安曾写信劝他,司马迁一直没有给他回信。后来,他听说任安也因故被下了大狱,这才复信。这封信就是着名的《报任少卿书》。在信中,司马迁回顾了自己的遭遇,表示自己所以蒙受耻辱后还顽强地活着,就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

“泰山鸿毛”就出于这封信中。司马迁在这句话的自勉下,经过了十三年的寒来暑往,最终完成了我国第一部完整的纪传体通史——《史记》。

两千多年过去了,尽管人们还不时地引用“泰山鸿毛”这个典故,但从没有人能够像毛泽东那样推陈出新地把这个典故引申到一支军队的建军宗旨上来。

1945年9月5日,中央警卫团下属的副队长张思德在烧窑时不幸牺牲。毛主席得到这个消息后,沉思良久,指示要给张思德同志开一个隆重的追悼会。就是在这次追悼会上,毛主席作了影响深远的着名演讲《为人民服务》。在文中毛主席这样写道:“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毛主席的这次演讲,对进一步加强团结,增强每一个革命者的责任感,克服困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博通古今,喜欢引经据典,又常常推陈出新的毛泽东,对这个成语的引用,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

李广射虎

说起西汉名将李广,熟悉这段历史的朋友马上就会联想到许多关于李广的典故,如“李广射虎”、“射虎南山”、“李广难封”、“飞将难封”、“李广不侯”,等等。这些典故,多数都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

李广(前181~前119),陇西成纪(今甘肃省静宁西南)人。他是秦朝李信将军的后代。由于祖祖辈辈精通骑射,李广很小的时候就学会了骑马射箭,练就一身的好武艺。

公元前166年的冬天,匈奴十四万骑兵大举进犯边境,李广因作战勇敢升任中郎将,经常随汉文帝护驾。汉景帝即位后,李广出任陇西都尉、骑郎将,曾随周亚夫讨平“吴楚七国之乱”。由于他功高显赫,出任七郡太守(七郡就是上谷、上郡、陇西、北地、雁门、代郡和云中),为守卫西汉边防作出了重要贡献。汉武帝时,李广官至前将军。到公元前119年,他随大将军卫青进军漠北,因为迷路,误了时间而愤愧自杀。

李广一生与匈奴激战七十多次,威震边疆,匈奴畏他如猛虎,给他送了两个外号,一个叫“飞将军”,另一个叫“猿臂将军”。

毛泽东曾在《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词中将英勇杀敌的红军比喻成李广。毛主席在词中这样写道:

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枯木朽株齐努力。枪林逼,飞将军自重霄入。……

词中的“飞将军”指的就是李广。说的是1931年4月,蒋介石不甘心第一次“围剿”失败,重新纠集二十万大军,在江西吉安与福建建宁对我苏区发动第二次大“围剿”,欲置红军于死地。但是我红军随机应变,如神兵天降,歼敌三万多人。毛主席在欣喜之余,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毛主席在这首词中,连用了五个典故,一气呵成。

这五个典故是:“云欲立”、“枯木朽株”、“飞将军”、“自重霄入”、“为营步步”。

今天,我们在这里说起李广,还要顺便给您说说他爱兵如子,深受将士拥戴的事。读过《李将军列传》的朋友,不难发现,李广将军他处处身先士卒,同甘共苦。司马迁在撰写《李将军列传》时,用了很多褒扬之辞。如:

得赏赐辄分其麾下,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事,饮食与士共之。暑不张盖,寒不重衣,险必下步,军井成而后饮,军食熟而后饭,军垒成而后舍,劳逸必以身同之。军中自是服其勇,士以此爱乐为用。

司马迁对李广将军给予了最热情的赞扬。但是今天我们在赞扬李广爱兵如子的同时,又不能不说到李广有的做法也不可取。李广这个人不太讲究以法治军,不严格要求部下将士,也不太重视军容。那么作为一位大将,没有严明的法度,就不可能形成战斗力。孙子说:“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而这才是真正的治军之道。

运筹帷幄

此典出自《史记·高祖本纪》:“夫运筹策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这段文字出自《史记·高祖本纪》,是刘邦说的一段话。大意是:若论在军帐中策划和运用克敌制胜的谋略,刘邦认为自己不如张良。这就是“运筹帷幄”这个典故的由来。

公元前207年,刘邦率领的起义军推翻了秦朝的统治,从此与楚霸王项羽展开了争夺天下的战争。

在楚汉相争的最初岁月中,刘邦好几次被项羽打得损兵折将,溃不成军。公元前205年,楚汉两军在彭城(今徐州)交战,汉军全线崩溃,伤亡将士二十多万人,连刘邦的父母和妻子都被楚军俘获了。刘邦自己一直跑到河南荥阳才站住脚跟。

“彭城之战”的惨重失败,使刘邦几乎失去了胜利的信心。他在途中对谋臣张良说:“函谷关以东的地方,我准备不要了。你看送给什么人,可以使他们为我建功立业?”

张良说:“大将韩信善于用兵,屡战屡胜;楚九江王英布和项羽有矛盾;魏相国彭越是一个能征善战的猛将。您就送给这三个人吧!如果他们能够为您出力,项羽就没有了安宁的日子,最后一定会失败。”

刘邦根据张良的谋划,联络彭越,策动英布背叛项羽,同时命韩信与他们相呼应,加紧对项羽后方进行骚扰和进攻。到公元前203年,项羽被迫同刘邦停战讲和,双方确定以鸿沟为界。鸿沟在今天的河南省境内,是沟通黄河与颍水的古运河。

平分天下的和约缔结以后,项羽就踏上了东归之路,刘邦也准备率军返回关中。此时又是张良深谋远虑。他和陈平一起劝说刘邦,不要放虎归山,要穷追猛打,将项羽一举消灭。

刘邦觉得张良的意见很有道理,就调回大军开始追击项羽,一直追到阳夏。

公元前202年,项羽在垓下(今安徽灵璧南)陷入汉军重围。项羽突围无望,兵败自杀。

刘邦经过五年的艰苦奋战,终于统一了天下。

在庆功大会上,刘邦论功行赏。他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说:“子房(张良)虽然没有上阵打仗,但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建立了特殊的功勋。”刘邦当即宣布封赏张良齐地三万户,被张良谢绝,最后张良被封为留侯。

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党中央和毛主席在河北省西柏坡指挥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华北野战军、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分别在东北、华北、华东地区向国民党军队展开了战略性进攻,这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史称三大战役。当时,国民党军队总兵力为365万人,其中用于一线作战的兵力174万人;人民解放军总兵力为280万人,其中野战军149万人。人民解放军集中优势兵力,先是全歼卫立煌集团47.2万余人,解放了东北全境,接着挥师平津地区,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52万余人,继而决战淮海,歼灭杜聿明集团55.5万人。至此,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和精锐师团160多万人全部被人民解放军歼灭,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而三大战役的胜利正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佳作。

坚壁清野

此典出自《三国志·魏书·荀螝敬攸贾诩传》:“今东方皆以收麦,必坚壁清野以待将军,将军攻之不拔,略之无获,不出十日,则十万之众未战而自困耳。”

这段文字的大意是说,要加固防御工事,将四野的居民、物资全部转移、收藏,使敌人一无所获,站不住脚。这是对付优势之敌的一种作战方法,也是“坚壁清野”这个典故的最早出处。

东汉末年,曹操在镇压黄巾起义军后,占据了兖州地区,威震山东。接着曹操准备挥师东进,夺取徐州这个战略要地。

曹操东征,后方空虚。兖州豪强张邈勾结吕布,袭取了兖州大部分地区,并占领了濮阳。这样,整个兖州地区只剩鄄城、东阿、范县三处没有被攻破。当时,守卫这三处城池的是曹操的谋士荀彧。曹操得到消息后,十分恼怒。因为,丢了兖州根据地,形势变得对曹操十分不利。于是,曹操急忙从徐州撤兵回来,向屯驻濮阳的吕布发起反攻。

然而,吕布是员虎将,他的部下也不弱。曹军怎么攻打,都无法取胜。双方相持了好长时间,最后,各自的粮草都快没有了。无奈之下,双方只好各自收兵。

此后不久,徐州牧陶谦病死了。陶谦临死时,把徐州托让给了刘备。消息传到曹营后,曹操争夺徐州的心情更为急迫。他准备先打下徐州,然后再回过头来消灭吕布。这时,谋士荀彧忙劝阻曹操说:“以前高祖保住关中,光武帝据有河内,都是有了牢固的根据地。进可以胜敌,退可以坚守,才能够得天下。如今,将军为什么不顾兖州而去攻打徐州呢?”

曹操认为,陶谦刚死,徐州民心浮动,攻取不难。荀彧却说:“我看未必。眼下正值麦收季节,徐州方面已经组织人力,加紧抢割城外的麦子,运进城去。这分明是对可能发生的战争有所准备。收完了麦子,对方必然还要星夜加固营垒,强化防御工事,以应付万一。四野的居民、物资,也会全部转移、收藏。这样,军队开到那里,势必无法立足,反而让徐州的刘备赢得主动。”说到这里,荀彧进一步提醒曹操,他说:“对方‘坚壁清野’,固垒以待我军。到那里,将军攻不能克,掠无所得,不出十天,全军就要不战自溃了……为防吕布再次乘虚而入,我方需多留兵力。而这样,攻打徐州的兵力就会不足。但如果少留兵力,又不能保证守住鄄城。如果弄得兖州尽失,徐州又未取,这岂不是一举两失了!”曹操听了荀彧的话后,十分佩服,决定暂不分兵东进,只与吕布对垒。后来,曹操果然大败吕布,平定了兖州,巩固了后方根据地。为日后削平各地割据势力,统一中原,奠定了基础。

抗日战争时期,日寇一方面对我根据地加紧疯狂的进攻,另一方面实行残酷的大扫荡和“三光”政策。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我根据地抗日军民对优势之敌实行的就是“坚壁清野”的作战方针,使日寇最终一无所获。

人自为战

此典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信曰:‘……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

上面的这段话,可以说是成语“人自为战”的典源。原文的意思是:韩信对众将官说,这是激励全军将士努力作战的一种办法。把军队放置于被称作死地的地方,就会使全军人人为求生存而殊死战斗,从而赢得生的机会。

同类推荐
  • 崇尚科学(1)

    崇尚科学(1)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校园实用经典歇后语(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

    校园实用经典歇后语(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

    《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校园实用经典歇后语》是一本科普类读物。歇后语、座右铭、格言等无疑都是一种浓缩的语言精华,可能经过千百年来人们的不断提炼和传承,才得以流传至今。《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校园实用经典歇后语》主要内容包括:歇后语类型的语言精华。集趣味性和知识性于一身,可以作为广大青少年朋友修身养性、努力学习的一个指路明灯。
  • 《管理学》学习辅导与习题集

    《管理学》学习辅导与习题集

    本书内容包括:管理学基础、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管理与环境、战略管理、组织设计、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沟通、控制等。
  • 演绎综合法训练(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

    演绎综合法训练(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

    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也是一个头脑竞争的时代;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一个人想要很好地生存,不仅需要付出勤奋,而且还必须具有智慧。随着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和高智能化,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拥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知识本身并不能告诉我们如何去运用知识,如何去解决问题,如何去创新,而这一切都要靠人的智慧,也就是大脑思维来解决。认真观察周围的人我们也会发现,那些在社会上有所成就的人无不是具有卓越思维能力的人。
  • 编辑本论

    编辑本论

    学科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已经具备了一个基本概念,并由这一概念形成一概念体系。编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其支撑的理论体系。正如概念体系是一门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门类的标志一样,编辑理论独特的概念体系也是编辑理论独立于学科之林的理由之一。“编辑”是编辑理论概念体系的逻辑起点,是构成编辑理论概念体系的基础。虽然,现今关于“编辑”概念有着诸多定义,在具体表述上存在着差异,但见于各家论述中的说法基本都还是倾向于将“编辑”作为编辑理论的最基本概念。由这一基本概念出发,再向纵深方向发展,形成编辑概念系统。
热门推荐
  • 摩诃止观记中异义

    摩诃止观记中异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金色流年

    金色流年

    青春是颗种子,一颗期待发芽成长的种子,而时间就是这颗种子的阳光。青春在时间的照耀下,发芽,生根,开花,凋零。在时间的面前,我们又算得了什么?唯一能做得不过就是珍惜现在的每时每刻。
  • 废材逆天二小姐王者倾妃

    废材逆天二小姐王者倾妃

    她是21世纪某组织的一位金牌杀手,却因为机缘巧合到了以武为尊的缪宇大陆。在以武为尊的异世大陆,她是个废材,被众人唾弃。可是她却不介意,想要自己以自身实力闯出一片天地。因而,她认识了身为绝顶天才二皇子的他。他不与别人一般因为她是废材而唾弃她,而是慧眼识珠,不离不弃。哪怕几次三番差些为她付出了生命他也不在乎,他只在乎她!蚕茧抽丝,他和她的身世随着时间的推移被揭发出来。经历了这么多生死别离,如此同甘共苦,患难与共的他们是否真的能得偿所愿——白头到老呢?【此书于2015年10月份正式首发,原名《繁花纷飞梓落尽》】
  • 大唐新手

    大唐新手

    穿越界的新手,重生的流放犯官之后,开国县伯宁家的独苗,却身在岭南这不毛之地,好在有京城几大国公的照顾,日子虽苦也还能过得去。平反了,终于能回到长安了,一干纨绔子弟,驰骋与长安的朱雀大街,这是何等的畅快,何等的飞扬跋扈。有人眼红,有人嫉妒,当然也有人暗地里做手脚,一桩桩,一件件的祸事都落在了宁文头上,没办法,也不能就这么丢了穿越人士的脸面,于是振作精神,见招拆招,总算躲过了这些暗算。入朝当官,还是算了,这朝堂上都是一个个的大腕儿,哪里有宁文立足的地方,还是不趟这谭混水吧。挣大钱,修院子,圈土地,咱们直接到太平洋那边去,阿拉斯加的鳕鱼,哈哈,咱们建祠堂,修碑林,总之要让美洲人民知道,咱们才是正统。
  • 俏皮皇后:智斗皇上相公

    俏皮皇后:智斗皇上相公

    ‘’百里墨轩,你会不会什么都依着我呀‘’‘’那要看你的表现了,小歌儿‘’说完,灯灭了。该干什么干什么去了,请尽情yy,节操无下限括弧笑
  • 紫昭

    紫昭

    百年前,魔界拥有紫色瞳眸的第一美女紫昭爱上了仙界的忘川仙尊,两人情正浓时,却突然间知道了对方的身份,两人约好一起在仙界二十年一次的的大会上宣布:仙界再无忘川,魔界再无紫昭,打算双双归隐。却没想到发生了意外,紫昭自尽,忘川重伤昏迷近百年,魔界、仙界暂时恢复平静。百年后,一名叫澌虞的女孩拜入清遥山忘川仙尊门下,在几年后的仙界大会大放光彩,引来仙界、魔界关注。忘川无意中发现在澌虞极为愤怒时眼睛会变成紫色,可这件事却也被一直关注他们的一个人发现,两人又一次的面对相似的困境。却不知这次劫数却让二人记起了万年前的事。二人的那时和之后······
  • 伶仃瑶

    伶仃瑶

    由一块水晶引发的穿越,是人为还是意外。一位平凡女子,穿越失忆,是设计还是宿命。真正的幕后黑手到底是谁?如果来了,那就要把自己的事做下去。
  • 人体炸弹

    人体炸弹

    一个的神秘宗教进行了一次毛骨悚然的社会报复事件:十个体内植入炸弹需要互相残杀的受害者流落在城市中,他们需要找到其与的人并且将其杀害。联盟或是独行?阴谋或是真心?情感或是现实?在疑心重重的压力下,究竟能否存活到最后?另一方面,国家恐怖犯罪调查局已经介入调查,随着逐渐突破案件的迷雾,一个巨大的阴谋映出水面。
  • 应许之地之时轴

    应许之地之时轴

    应许之地三部曲,时轴,异端,恶魔。这将讲诉一个世界的悲怆,于道于爱。是一篇中土仙侠特色的具有宏达世界观的奇幻小说。
  • 狐妖乱世

    狐妖乱世

    狐妖身负重仇,仇恨的种子在她心里燃烧不止,使她做出一系列祸国殃民、涂炭生灵的累累恶行。她便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苏妲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