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18400000014

第14章 冲虚观的主要殿祠

冲虚观的主要殿祠有:

1.三清宝殿

在道教中,至高无上的尊神是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和太清道德天尊。三位天尊简称“三清”,因而道家宫观的主体建筑,都是供奉三清的殿阁。千年古观冲虚观也不会例外,它的主体建筑就是三清宝殿。是全国六座著名三清殿之一。(全国六大三清殿阁为:北京白云观三清阁、山西永乐宫三清殿、江西龙虎山天师府三清殿、广东罗浮山冲虚古观三清殿、四川青羊宫无极殿、云南昆明西山三清殿。)

在三清宝殿的神台上,玉清元始天尊居中;上清灵宝天尊居左;太清道德天尊居右。这座次显示玉清为首,上清次之,太清居后。这其中体现了中国道教发展史的漫长而曲折的历程。

道教最初尊老子为祖师,称之为太上老君。以老子五千言的《道德经》为道家经典。随着佛教的传入和不断扩大,为了抗衡佛教三世佛的气派,道门中的理论家从道教最根本的信仰——“道”入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第四十二章),这就是我国汉族传统的“三一”哲学,并为此推出“一气化三清”。“三清”就是“三一”哲学的象征。于是,道教先后推出了第一尊神元始天尊和第二尊神灵宝天尊,太上老君被尊为道德天尊。

元始天尊是道教理论家葛洪在他所著的《枕中书》中塑造出来的。他自称在“去月乙丑夜半,静斋于罗浮山……忽见一真人,自号玄天太真王。他令侍者执笔作记,口授《真言》付于葛洪。”葛洪巧妙地假托这个玄天太真王之笔,以岭南流行的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传说为基础,综合了天文浑天说和秦汉以来流行的宇宙生成论,塑造出一个“能召诸天上大圣及地下神灵”的“元始天王”,它就是道教最高神灵,“三清”之首的元始天尊的前身。

元始天尊之名的来由,道家经典《太玄真一本际经》说是:“无宗无上,而独能以万物之始,故名元始。运道一切为极尊,出诸天上,故称天尊。”由此,元始天尊被尊为道教第一尊神。

上清灵宝天尊乃葛洪从孙葛巢甫所造,他造构灵宝经,创立灵宝派。《真诰》记道:“葛巢甫造构灵宝,风教大行。”(见《道藏》第20册)。《云笈七签》收录的《灵宝略记》道:“太上遣三圣真人下降,以《灵宝经》授之(葛孝先)。孝先凡所受经二十三卷……”

灵宝天尊又称“太上道君”、“灵宝君”。据《洞元本行经》所载:灵宝天尊的诞生真是神乎其神:“二晨之精气,九庆之紫烟,玉晖焕耀,金映流算,结化含秀,苞凝玄神,寄胎母氏,育形为人。”其母怀胎三千七百年,诞于西那天郁察山浮罗之丘。之所以称灵宝,是因为他急智多谋,“心遇有缘好学,请问疑难者,不吝训诲。有三十六变,七十二化。人欲见之,随感而应,千万处可分身皆到。”

道德天尊就是太上老君老子。据汉司马迁《史记·老子列传》载: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苫县人(今河南鹿邑东)。曾任掌管图书的小吏,著有《老子》一书。他首先提出“道”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用“道”来概括事物存在和变化的最普遍的原则和规律,把“道”看作宇宙本源、本体和万物的本性。“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起自无先,生乎妙一。”“阴阳生万物,万物有阴阳。”老子这种道的至高无上性及神秘性,成为道教理论的核心。于是,老子自然就被尊为道教尊神了。

据道家经典所云,神仙居住的天界有三十六重天。三清所居之天叫三清境。据说太清居住在第三十三重天,叫太赤天;上清居住在第三十四重天,叫禹余天。玉清住在第三十五重天,叫清微天。同时,他又可住第三十六重天,叫大罗天。能同住两重天的就只有玉清元始天尊这个道门第一尊神了。

端坐在冲虚观三清宝殿神台上的清代三清塑像,泥胎彩绘,外贴金箔,色彩鲜艳,线条流畅,慈祥中带有几分神秘的威严。人物造型栩栩如生,神情姿态各不相同。他们的神态各隐玄机:居中的元始天尊左手虚拈,右手虚捧,象征“昔二仪未分,溟渤鸿蒙,未有成形,天地日月未具” 的“无极世界”(见葛洪《枕中书》),一切都有待他这个第一尊神去开启;左边的灵宝天尊,双手捧一个圆形阴阳镜,半黑半白,象征刚从无极世界中衍生出来的太极;右边的道德天尊,手拿一把画有阴阳镜的纸扇,象征从太极世界分化出来的阴阳两仪。这是“道”的时空三世化“洪元”、“混元”和“太初”的人格与物象的象征。

冲虚观三清宝殿的三清塑像两旁,四位天师分两边肃立侍奉。他们分别是张道陵、葛玄、许旌阳和萨守真,都是从凡人修炼得道的真君。

三清塑像两侧各有神龛。左神龛供奉的是轩辕黄帝,道教中的名号是“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中华民族的始祖神是炎帝和黄帝,为此,中华民族又常自称为“炎黄子孙”。传说轩辕黄帝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一个部落首领熊少典之子,因长居于姬水,所以姓姬。又因曾居住于轩辕之丘(今河南新郑县轩辕丘),取名轩辕。也有传说其发明车辕,因而称轩辕黄帝。右神龛供奉的是太乙真人,又叫太乙救苦天尊。传说他是元始天尊十二个弟子中的第一弟子,法力无边,而又慈悲为怀。能化身无数,救苦救难,普度众生。在罗浮,有“跳鱼石鲤跃天池”的传说,说的正是太乙真人与八仙同游罗浮时,鲤鱼跃石,随他上天池的故事。宋代罗浮名道士白玉蟾曾写了《跳鱼石观鱼歌》的长诗,镌刻于跳鱼石上。诗中有“十丈晴波何净明,百尾巨鱼自跳踯。锦鳞铁须红玉鳍,珠齿冰鳃紫金脊。群鱼群鱼听我语:太乙真人在何许?尚埋头角守污池,不展爪牙上星渚”之句。

三清宝殿门柱上悬挂着四副楹联。联曰:“宝殿巍峨,睹金相庄严,已接三清法界;天香漂渺,对玉容整肃,如游九府神宫。”“具极大神通,一气三清,拯尽四方黎庶;显无边法力,离龙坎虎,修成万劫金身。”“世外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见了便做,做了便放下,了了有何不了?慧生于觉,觉生于自然,生生还是无生!” 一联中说的“九府”即九天之府,泛指天上神仙居住之所。二联中说的“离”为八卦之一,象征火;“坎”亦八卦之一,象征水。这些联语既隐含无尽的玄机,又饱含深奥的哲理。游人到此,多会停步默诵这几副楹联,对后两联更是反复吟诵推敲,领悟其中玄机。

2.葛仙祠

葛仙祠在三清宝殿东侧。供奉葛洪、鲍姑夫妇。鲍姑名潜光,南海太守鲍靓之女。鲍姑精通针灸,善于以“越井冈艾”治疣瘤诸疾。后在罗浮山玉鹅峰采药时失足坠崖,“尸解得仙”,葬于罗浮山石子冈。民间传说其成仙后多在岭南一带为民众艾灸治病。《广州府志》记道:“葛先生炼丹地,尝有老妪采药其间,莫测其自来。问之,曰吾鲍姑也。忽不见。”《太平广记》也载有鲍姑在唐朝时将越井冈艾及针灸之术传给崔炜之逸事。

葛仙祠内,有两副清代楹联。那副木刻长联尤为引人注目。联曰:“神仙忠孝有完人,抱朴存真,功侔雨地参天,不尽衣裾成蝶化;道术儒修无二致,丸泥济世,泽衍药池丹灶,可徒遗履认凫踪。”此联既高度赞扬了葛洪将道教与儒学结合在一起,采药炼丹、治病救世的功绩,又记述了葛洪“遗衣化蝶山中舞”和鲍靓“履化双燕任往还”两个传说。

“遗衣化蝶”,说的是葛洪服食九转金丹之后仙逝。他的生前好友、广州刺史邓岳奔赴罗浮,已来不及见最后一面。下葬时,葛洪身上的道袍忽然裂为无数碎片,飘上半空,不久就化为五彩缤纷的大蝴蝶。此传说为《博罗县志》、《罗浮山志》等志书收录,《古今图书集成》一书在《禽虫典》中也记道:“罗浮山有蝴蝶洞,在云峰岩下。古木丛生,时出彩蝶。世传葛仙遗衣所化。”清代屈大均也在《广东新语》一书中写道:“罗浮大蝴蝶者,葛稚川之遗衣也。衣化为蝶,蝶化为衣。”

“遗履化燕”,说的是鲍靓在南海太守任上常夜临罗浮,与爱婿葛洪谈经论玄,同悟道机。道门中人见鲍靓来时,门无车马,只见一双燕子往返,感到非常奇怪,就在晚上张网侯之。当双燕飞来,他们张网拿下,一看,竟是鲍靓的一双鞋子。此传说也为《香案牍》、《南粤笔记》等书所载录。

明代葛仙祠,只供奉葛洪和黄野人,并无鲍姑。明代顺德人欧子建在《游罗浮山记》中写道:“谒葛仙祠,祀葛令洪。洪左立黄野人,右列哑虎。”近代重修之葛仙祠,才改为同祀葛洪夫妇。

冲虚观葛洪夫妇塑像

3.纯阳宝殿

奉祀道家祖师吕洞宾的“纯阳宝殿”,在冲虚观王灵官神像东侧,“葛仙祠”以南。

吕洞宾的姓氏及出生地历来众说纷纭。一般说吕洞宾姓吕,名岩,字洞宾,号纯阳子,唐代蒲州永乐县人(今山西永乐县),生于唐贞元十四年(公元798年)四月十四日。他是民间传说中的八仙之一,据说由仙人钟离权点化成仙。吕洞宾才华横溢,但屡试不第。有一次在长安太平寺酒肆中,他偶遇一状貌奇古、道衣飘逸的老道士。酒席间与之攀谈,话甚投机。老道士见他才思敏捷,就请他题诗言志。吕洞宾大笔一挥而就。诗中写道:“生在儒家遇太平,悬缨垂带布衣轻。谁能世上争名利,臣事玉皇归上清。”钟离权见吕洞宾颇有道缘,就十试吕洞宾,见他果有修道之志,遂授之炼丹之法及上真秘诀。以后火龙真人又授吕洞宾雌雄两剑,授之“遁天剑法”。自此,吕洞宾终日背剑游于名山大川,修道练剑,终于成仙。

吕洞宾名列八仙,排行第六。但在民间中,其名气却在其他七仙之上。他“剑术已成君把去,有蛟龙处斩蛟龙”,有“剑仙”之誉;他好酒贪杯,自称“鹤为车驾酒为粮”,又获“酒仙”之赞;同时他又诗才敏捷,《全唐诗》收录其诗词近三百首,因而又有“诗仙”之称。诗中大多表现其弃世脱俗、修身养性之志和“万里西风一剑寒”的剑侠豪情。《博罗县志》和《罗浮山志》收录其《寄罗浮道士》之诗,此诗也收录在《全唐诗》中。诗曰:“罗浮道士谁同流,草衣木食轻王侯。世间甲子管不得,壶里乾坤只自由。数着残棋江月晓,一声长啸海山秋。饮余回首话归路,笑指白云天际头。”正因为吕洞宾集“剑仙”、“酒仙”、“诗仙”于一身,因而受到广大民众的敬重。供奉“纯阳吕祖”的殿堂庙宇遍布全国各地州县。道教全真派则奉其为北五祖之一,称其为吕祖。冲虚观早年就曾设“吕祖殿”,专门奉祀吕洞宾。

4.赤松黄仙祠

赤松黄仙祠坐落于冲虚观内正门右侧。供奉传说为地行仙的黄野仙。明人陈琏《罗浮山志》记道:“黄野人,葛稚川之弟子也。云稚川之隶。稚川栖山炼丹,野人随之。葛既仙去,留丹于石柱之间。野人自外至,得一粒服之为地行仙。今肉身尚在世间,有缘者或遇之。”

葛洪《抱朴子内篇卷二·论仙》中写道:“按《仙经》云:上士举形升虚,谓之天仙;中士游于名山,谓之地仙;下士先死后蜕,谓之尸解仙。”地仙就是指未能上天,而只能长生不老、游戏人间的地行仙。宋代广东转运使孙载在《葛仙祠》一诗中写道:“九载功成驾鹤骈,空遗丹灶冷无烟。衣冠昔日犹埋冢,鸡犬当时亦上天。高步瑶池观日月,几经沧海变桑田。可怜黄野归来晚,留与人间作地仙。”后人常将黄野仙与浙江金华的黄大仙黄初平混为一谈。近代学者也颇有争议:有的说是同为一人,有的说是两码事。其实两者之间也有不少相同之处,他们都是东晋时期的名道,道众和民众心目中的仙人。黄初平“叱石为羊”的仙事和黄野仙的神奇传说,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只不过是流传的范围不同罢了。冲虚古观重修的黄仙祠,仍冠以赤松之名,也显示了其与赤松子黄大仙的渊源。

赤松黄仙祠供奉的是地行仙黄野人。祠门廊柱有两副草书石刻联,一联曰:“随在有知音,流水高山总入韵;畅谈唯好道,闲云野鹤总忘情。”另一联则写道:“师去丹留度归天外客;缘深圣显笑乐地行仙。”此联说的正是地行仙之事。而祠门对壁泥塑壁画中,“野鹤闲云无挂碍,青山绿水任逍遥”一联,最能写尽地行仙游戏人间的惬意。一般寺观供奉的神像全是正襟危坐。或肃穆庄严,或威风凛凛。唯独赤松黄大仙祠供奉的黄大仙神像,却是披发过肩,双手抱膝,侧身斜视,放荡不羁的神态,表现得淋漓尽致,一览无遗。

黄野人成仙后,游于罗浮,成为一个有求必应的活神仙。在罗浮,则有“云中骑哑虎”,“刮木疗疮”,“巧医驼背”、“化妇戏东坡”等传说。而《罗浮山志》则在“神仙诗”中收录了黄大仙的两首仙诗。其中一首是五言诗《飞云顶》:“云来万岭动,云去天一色。长啸两三声,空山秋月白。”另一首是六言诗:“云意不归沧海,春光欲上翠微。人间一堕千劫,犹爱梅花未归。”

黄大仙受到广大民众的普遍喜爱,因而黄大仙庙观遍布我国东南地区。而香港黄大仙观、马来西亚及新加坡等地的黄大仙观庙,据说都是从罗浮黄大仙祠分支出去的。

同类推荐
  • 太阳,我的心

    太阳,我的心

    一本关于提升自我认识,化解各种负面情绪的心灵成长励志书。在生活中,我们总会因为各种问题而卷入到情绪的漩涡中,一不小心就沦为了悲伤、恐惧、焦虑、愤怒等负面情绪的“奴隶”。本书开宗明义地指出,各种负面情绪的产生其实都是源于“我执”。我们只有通过自我观照、加深对自我的认识,才会摆脱负面情绪的困扰,让自己实现心灵成长。在书中,一行禅师处处播撒和平与希望的种子。他认为净化人心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之道。所以,本书主要教大家怎样照顾、处理自己的情绪,摆脱“我执”的惯性思维,化解各种负面情绪,进而让自己找到内心的平和、宁静。
  • 如何安心(禅·心灵·灵性)

    如何安心(禅·心灵·灵性)

    本书通过佛教史上一些僧人学佛求法的故事,和作者对佛教经典的感悟,结合当代人面对的浮躁的世俗生活,难得安心的生活现状做了有说服力的劝导。 其中充满了东方哲学的智慧,有些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要遵循的原则。比如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要有创造力,发自信心。是值得一读的人生励志书,也是人生的大智慧。
  • 禅里禅外悟人生

    禅里禅外悟人生

    本书是弘一法师透悟佛学要义与人生真谛的集大成之作,书中除了弘一法师的著作之外,还包括他的演讲稿与处世格言,这些内容被梁实秋、林语堂等名家誉为“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
  • 给大忙人读的禅书

    给大忙人读的禅书

    本书内容包括:“悟心悟性:找到认识自己的最佳途径”;“悟苦悟乐:做苦海中一个快乐的人”;“悟富悟贫:不要让自己做一个心理的穷人”;“悟生悟死:正确面对生死”等,通过一个个通俗易懂的禅宗故事,讲述大忙人应随时、随性、随遇、随缘、随喜的人生哲理。
  • 武夷山道教文化

    武夷山道教文化

    武夷山是中国道教名山,以升真元化洞天享誉于世。武夷山道教文化不仅渊源久远,积淀深厚;当代又有发展,不断传扬。2012年,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与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世界遗产监测中心合作,广泛搜集相关史志文献记载,开展田野调研,首次对武夷山道教文化之历史、现状、神仙、人物、宫观、科仪、音乐,及其旅游价值等,做了比较完整的阐论,并附录了许多相关的研究资料。此文集可资武夷山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借鉴,也为学术界进一步发掘武夷山道教文化遗产提供有益线索。
热门推荐
  • 转生之伴

    转生之伴

    我一直在夺取,直到失去自我,虽然是永生,但是我却已经死去了。
  • 毒吻装纯伪萝莉

    毒吻装纯伪萝莉

    上学第一天,她不小心将自己的卫生巾落在了某位超级帅哥的车上,事后还以为他是个变态,抢她卫生巾,跑去人家教室大闹一番。不承认?那就别怪她心狠手辣,放个黑色蕾丝小裤裤在他书桌上,整死他!哦买噶,原来她误会了他!还彻底惹毛了他,这才她该怎么办啊?还是先溜之大吉吧!
  • 追情浪子

    追情浪子

    不思飞燕两分张天涯何处是断肠名垂千古有如何此生独恨意难缘一个十三岁的少年因为一场意外的寻师之旅,从此卷入了一件件离奇事件当中,少年能否拨开层层迷雾,找到最终的真相,而迷阵上面的十六个字又代表了什么那?一切就此这里开始,(境界:不入流,三流,二流,一流人级,一流地级。一流天级,人乙。地乙,天乙,人甲,地甲。天甲)
  • 神道天君

    神道天君

    百万年前,浩劫降临,神道纪元终结。百万年后,天地变色,神道符诏临世。大秦帝国极西,紧靠无尽大山之地,有一座城,一个村。故事,就从这里开始!========================新书求支持,收藏、推荐多多益善,星辰在此拜谢!
  • 小怪也疯狂

    小怪也疯狂

    穿越类,异世界的主体是魔兽世界,暗黑破坏神和DOTA的内容穿插其中,主角属于邪恶阵营,有点血腥,有点黑暗。PS:改来改去,实在写不出劲爆的简介,就这样吧,读者看了之后知道作品的大概情况就好。
  • 教化天下

    教化天下

    方道穿越后,发现自己竟不能修炼,只能当个教书先生,教书育人,以此谋生。但,却让他走出了另外一条路……男儿自当——教化天下!为人师,立道庭,一朝顿悟成传奇。教数徒,化三身,天下群雄我独尊。
  • 斑羚飞渡

    斑羚飞渡

    动物小说之所以比其他类型的小说更有吸引力,是因为这个题材最容易刺破人类文化的外壳和文明社会种种虚伪的表象,可以毫无遮掩地直接表现丑陋与美丽融于一体的原生态的生命。人类文化和社会文明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更新,但生命中残酷竞争、顽强生存和追求辉煌的精神内核是永远不会改变的。因此,动物小说更有理由赢得读者,也更有理由追求不朽。
  • 浴火重生

    浴火重生

    去冬才历冰雪苦,喜见春风入我怀。年初又弭『藏独』乱,八月奥运准时开。不意忽逢大地震,汶川惨罹亘古灾。庐舍顷刻夷平地,数万生灵化尘埃。噫吁...
  • 搜寻野人大冒险(科学大探险)

    搜寻野人大冒险(科学大探险)

    乐乐淘、小猴和博士这次坐着魔毯来到了另一个地球上的诡异位置——神农架。神农架各个方面在他们眼中都神奇诡秘,但他们来到此地最想解决的就是野人之谜。不像别的科学家来到此地只是,采集到野人留下的蛛丝马迹,乐乐淘、小猴和博士跟野人多次照面,还误闯了野人谷,面对野人的围攻,他们该如何应对呢?
  • 只爱不婚:我和你的风花雪夜

    只爱不婚:我和你的风花雪夜

    当夜场女碰到富家公子,姐弟恋能否成功,一个接着一个的圈套逼近夜场女任素素,为了爱人,只能离开。再次出现的时候,听到的话是自己当初拒绝的那一句:适合我的是门当户对,你是地摊上的爱情。任素素说:我已经回不去了,还好你还在。曾经的一切,都正常进行,改变的,是身边,众叛亲离,无家可归,这就是下场,任素素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