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16800000003

第3章 推荐序(2)

人总是会有一些劣根性,如缺乏理性、唯利是图、不会自控以及出尔反尔,或者将理性用在胡作非为上,他们既是暴力和虔诚骗局的实施者也是它们的受害者。这种禀性与人类历史如影相随,从《君主论》的时代起一直到《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盛行的时代,那些为达到自己目的,而不惜在人际关系中使用欺诈和机会主义手段的作家一直都在不断地描述和设计这些形象,勒庞在书中将其重新阐释当然算不上是全新的见解。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它在上个世纪才真正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并一直持续到今天,在它面前,人类一直被冠以的理性动物的美誉受到了冲击。

旷日持久的争论战

对人类及其行为中令人生厌的这些禀性,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社会哲学家、政治理论学、政论记者以及那些有才华的落魄小说家都曾写过大量书籍进行批判,《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只是这些著作中的一本罢了。值得一提的是,在1895年,即这本书出版的同一年,布罗伊尔和弗洛伊德的力作《癔病的研究》也问世了。这两本书同时出现并非偶然,因为只有具备了相同社会条件,思想相近的著作才有可能同时大量出现。

也许有人会对这种说法无法苟同,在他们看来每个时代都会有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并自认为会遇到理性的曙光或非理性的开端。但是不可否认,这种观点有其局限性,因为它没有办法解释到底是什么原因让19世纪的法国民众如此狂热。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在19世纪50年代,龚古尔兄弟从来都没有与他们组成的文学小组内部达成一致意见,他们预言,欧洲将遭到粗鲁工人的野蛮攻击,他们还说,这群野蛮人会给自己的行为找到合适的借口,即社会革命。

当然,除了龚古尔兄弟之外,当时法国的人道主义知识分子泰纳、圣伯夫、讽刺作家“加瓦尔尼”、勒南等人也对未来的“道德卫生状况”以及社会发展趋势充满了疑虑。泰纳甚至预言说,20世纪将会造就一群充满活力但是反应迟钝的人。显然,这些预言与勒庞在《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的某些观点是相吻合的。

关于类似的预言和征兆还有很多,这足以证明,即使没有勒庞,他所提出的观点照样会出现。最好的佐证是,在同一时期,意大利的社会心理学家西盖勒以及法国人塔尔德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也正是因为在相同的时段提出了类似的观点,所以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为到底谁是思想的先驱者争论不休。为了在这场旷日持久的争论大战中获胜,勒庞和西盖勒使尽了浑身解数,甚至不惜撕破脸皮相互谩骂。为了能够增加胜算,勒庞不止一次地重提他15年前对群体的“模仿”和“感情传染”问题的论述。西盖勒也不甘示弱,在著作《宗派心理学》中毫不客气地自诩为先驱,并声称《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纯粹是抄袭之作,而在后来出版的《犯罪群体》的第二版中,他更是公开对勒庞进行指责,说勒庞在阐释“群体心理”时引用了自己的观点,却对此没有做出任何说明,之后他又正话反说,说自己没有一点要责备勒庞的意思。对他们的争论,我们既不感兴趣也没有必要做出评判,因为这是那些有知识成就的法官和思想史专家的特权。但是他们的争论对我们并不是毫无启示作用,因为通过这些同时出现的思想我们最起码可以证明,文化遗产已经为它们的出现提供了适宜的土壤,而且在社会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思想家开始关注这些思想问题。

不可否认的是,有太多的证据可以证明勒庞的观点在某些方面反映了当时的文化现象。只不过,这些理念遭遇了与17世纪的格兰维尔的气象学比喻一样的命运,即在它还没有被怀特海复活之前,一直被人们忽视。如果一种将形成潮流的思想恰好迎合了当时人的趣味,一点也不奇怪。因为这种思想被群体接受并非空穴来风,而是社会结构自身因某种因素影响而出现了问题,或者是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迫使一些跟时代不相符的思想退出了历史舞台,从而使一些以前根本不受重视的思想登上了大雅之堂。(当然,应该指出的是,并非所有的文化都受社会结构变化的影响,而且,相同的结构压力对文化层次中不同的人群具有的导向作用是不同的,所以它们还会做最后的垂死挣扎。)在一般情况下,思想的创造和普及需要特定的社会条件。所以说,勒庞的观点和思想能够迅速地得到普及得益于那些让他产生这种思想的重大历史事件,也正是这些历史事件,为勒庞和他的读者架起了一座产生共鸣的桥梁。

布朗热浪潮

了解了勒庞生活的时代背景,我们便可以明白,为什么他所提出的关于群体成员的观点能够如此吸引读者,以及他没有办法再对此进行修改的原因。1841年,勒庞出生于法国。法国当时的国王路易·菲利普一直被认为是具有革命家精神的君主,但出人意料的是,他最终倒戈成为了保守派的阵营当中的忠实的一员,这激起了激进主义者和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怒火,他们开始更加大肆地传播自己的思想。

终于,这场愤怒演变成了战争,路易·菲利普被迫退位。经过激烈的“六月起义”之后,工人阶级也退出了历史舞台,路易·波拿巴篡夺了起义的果实,成为第二共和国的总统,继而又称帝继续统治法国。当时,勒庞只有7岁,所以他无法理解波拿巴到底是利用了什么手段将总统改为皇帝的。20年之后,即19世纪60年代,勒庞在回顾路易·波拿巴的统治时,显然是持有赞同的倾向的,他认为波拿巴之所以那么做,是想让民众忘记战役惨败带来的后果,忘记欧洲的存在,从而平息民众的反叛意识。

巴黎公社统治法国期间,激进派以及共和派、普鲁东派和布朗基派等一伙乌合之众成为了政权的主宰者,勒庞此时忧心忡忡。对这次运动,即使是马克思也怀有矛盾的态度,既说它是还没有成熟的果实,又认为它是共产主义理论的一个很好的证明,是工人阶级为获得最终解放而进行的预演。当时的勒庞还只能算是一名不具备敏锐观察力的思想家,但是他亲眼目睹了当时政局的动荡,包括第三共和国对巴黎公社的审判、频繁的政权更迭以及那些为了诱惑群体而做的宣传(当然,有时候这种做法非常奏效)。此外,他还亲睹了做事瞻前顾后却又极其好战的布朗热将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赢得群体支持的过程,这些经历对他即将动笔的著作十分有用。

勒庞在书中一共提及了布朗热将军两次。一次只是提到了他的名字,另一次则是暗示性的出现。译者没有办法确定读者是否还对那段历史记忆犹新,所以在布朗热将军出现的地方加了注释。当布朗热将军以暗示的方式再次出现时,证明了勒庞作为保守派的一员,对群体及其社会心理学的理解都是建立在他所经历的所有事情之上的。他在书中这样写道:群体既可以充当刽子手屠杀生灵,也可以如烈士般英勇就义(弗洛伊德对这种矛盾心理感到亲切)。

“他们可以为了信仰的胜利,不惜血流成河”(之后,勒庞自然而然地又为我们补充了与我们的目的相符的话)。若想见证群体做出的种种壮举,我们不必重返英雄时代。起义中他们从不吝惜自己的生命,不久前,一位声名鹊起的将军轻易赢得了上万人的支持,这些人为了他的事业甘愿赴汤蹈火。

显然,勒庞在书中提到的这位将军就是布朗热。布朗热将军的当年的“壮举”至今让法国人记忆犹新,但是美国却早已将之抛到了九霄云外。这就如同历史上那些昙花一现的朝代一样,如果它没有将政权合法化,通常是不会被载入史册的。但是在19世纪80年代的最后5年里,布朗热将军和他的追随者们迅速崛起,并在全国掀起崇拜布朗热浪潮及试图篡夺政权的运动,其规模与发生在美国50年代最初5年的麦卡锡主义运动和约瑟夫·麦卡锡参议员夺取政治权力的运动一样。(值得一提的是,这两项运动在细节上十分相似,布朗热最终以阴谋颠覆国家罪被逮捕,虽然最后成功逃离了法国,但是还是以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麦卡锡也好不到哪里去,政治垮台后,他过了3年落魄的生活之后含恨离开了人世。)以上我们谈到的这些人和事,在时间和空间上都相去甚远,所以很多人都会认为这其实就是一些无聊的历史对比。《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毕竟不是在写历史,勒庞只不过是想借助这些历史事件分析出群体特征和行为的相似之处,并找出细节上的差异。至于勒庞在书中首先提到布朗热浪潮并不是为了归纳出群体社会心理的发展脉络,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确实对这段插曲投入了热情,在这点上他和其他法国人有着本质的区别。

曾经短暂成为人们崇拜偶像的布朗热所演绎的历史,在勒庞的笔下成为了反映领袖和群众关系的社会心理学剧本。因为,毕竟布朗热的历史发生在勒庞写书之前,所以我们这样说可能更加恰当,即这部著作是作者对布朗热及其追随者所演绎的历史总结。当然,有一点我们绝对不可忽视,那就是布朗热浪潮确实对勒庞挖掘群体行为的思想根源提供了依据。

布朗热进入政坛之后平步青云,成为了最年轻的法国将军,进入了作战部为激进派领袖克列孟梭制定卡必密决策,并通过改善官兵的待遇获得了他们的拥戴。他之所以能够如此轻易获得军人的支持,是因为现在的军队成员大部分是文官转变而来的,所以他们缺乏职业军人吃苦的精神和坚韧的性格。

从政之后,因为没有政治信仰,布朗热能够八面玲珑地应付不同派别的人,成为了各个不同派别人们心中的偶像。尤其是那些站在第三帝国反对面的人们,坚信布朗热一定能够带领他们推翻帝国,建立全新的社会。为了讨好这些群体,他答应了他们提出的所有要求,如他答应戴鲁莱德的爱国者同盟会尽一切力量将德国人赶出法国;答应波拿巴主义者会恢复帝国;答应保皇党会恢复君主制。此外,他能够让利益对立的社会主义者、机会主义者、共和派以及激进派都将他视为自己人,并心甘情愿地受他的领导,虽然他除了对自己的将军地位感兴趣之外,并没有其他的政治倾向。之后,这些五花八门的群体在共同的目标下——反对现有的政权结合在了一起。

之后,各类支持布朗热的政治事情接踵而来,先是群众利用巴士底狱纪念日公开表示会支持他,让总统下野,当他终于在大选中获胜之后,各类群体又高呼让他进军爱丽舍;各类媒体也成为了他忠实的传声筒,《不妥协者报》《宇宙报》等争先恐后宣传布朗热及其运动,各类赞美之词层出不穷,如献给“我们勇敢的将军布朗热”“啊!‘复仇将军’及‘希望将军’”,这些赞美之词一方面真实地反应了群体内心最真挚的情感,另一方面影响了他们的情感倾向,更有甚者,人们还用他的名字为各类玩具、机械工具及烧酒命名。换句话说,布朗热主义已经成了在短时期内不可扭转的潮流,差一点就会大获全胜。我们已经无需再对这股浪潮详细地描述,因为它只是《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的一页。(当勒庞提到一位声名鹊起的将军“轻易赢得了上万人的支持,这些人为了他的事业甘愿赴汤蹈火”时,字里行间便隐藏着这些事件。)当然,书中还写了布朗热的其他故事,只不过这部分内容被一些概括性的语言掩盖了,如关于巴黎群体喜欢摇摆不定的特性的记述就暗示了布朗热的下场,即今天他还是他们崇拜的偶像,明天便成了被唾弃的对象,当然其他地方的群体具有相同的秉性。除此之外,勒庞通过布朗热浪潮能够迅速扩散的原因,还得出了另外一个贯穿全书的重要结论,即就声望的起源而论,取得成功是最大的成功,不仅如此,他还从布朗热的垮台中得出了关于声望的另一论述,即就声望的危险的衰落而论,失败就是最大的失败,虽然关于这条他并没有明确提出来,我们还是能够体会得到。所以,当法国的一些政客不断找出他的弱点之后,他很快便失去了所有的支持人群,一如他的得势一样迅速。

失势的布朗热终于被执政者以阴谋颠覆国家罪逮捕,不过他侥幸和情妇玛格丽特·德·邦曼一起逃离了法国,到了布鲁塞尔。显然,那里的人不欢迎他,于是他之后不得不辗转于伦敦、泽西等地,但是,最终他还是回到了布鲁塞尔。在异国他乡流放的过程中,他依旧没有被击倒,甚至一度保持着乐观的心态继续发表一些根本就没有人认可的言论。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终于意识到了,那些曾经狂热地拥戴他的群体现在已经成为其他政客的支持者。在他的政治梦想彻底破灭的时候,他的情妇也因病去世了,在双重的打击下,他选择了以自杀的形式结束自己的痛苦。

历史在勒庞眼中永远是矛盾的

看到这一切的不仅仅是勒庞,还有他的同代人,所不同的是,勒庞对这一切进行了思考,并通过这次事件看到了巴黎群体是怎么迅速地将他们曾经的英雄抛到九霄云外,去参加万国博览会的。在之后发生的众多事件中,埃菲尔铁塔的建立是最耀眼的明珠,它那高耸入云的钢铁身躯预示着一个新世纪的到来,而且这个新世纪将代替之前的石头城市。在对群体具有的轻信和善变进行探讨时,勒庞从他们对末路英雄的报复行为中找到了证据,“群体喜欢践踏被他们曾经推崇的权威”。

勒庞把自己观察到的一切都以概括的方式写进了《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虽然布朗热浪潮不能为他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提供足够的证据,但至少可以让他看到群体的某些秉性。在布朗热浪潮结束之后,法国历史上又上演了雷赛布戏剧的尾声,他是一个具有坚定的意志力的人,曾经成功地带领人们开通了苏伊士运河,但后来,他同样败在了这项事业上,那是因为他年事已高,包括意志力在内的一切成就事业必需的品质都屈服在了蹉跎的岁月面前。在88岁高龄时,他被判了5年的徒刑。对此,勒庞无法掩饰他内心的愤慨,也没有办法只能以学术的观点来评价此事,于是,在《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随处可见他对群体攻击这位“历史上最了不起的英雄之一”所表现出的不满。

同类推荐
  • 背叛

    背叛

    不忠、虐待、出轨、工作场所的剥削、歧视、不公……这些都属于背叛范畴。背叛的黑手伸向我们每个人,吞噬着我们的身心,背叛发生于我们重要的亲密关系中,发生在我们工作的场所中,甚至发生在我们生活的整个大环境中,它如此猖獗,我们却总是能够说服自己对其选择盲视,《背叛》作者,一位是世界级研究背叛和儿童虐待的顶级专家,一位是有着25年实践经验的心理咨询师,向我们阐述了生活中肆意猖獗的背叛行为、人们面对背叛时候的心理活动、对背叛行为本身的态度、选择甘心情愿活在背叛笼罩下的心理原因等等,《背叛》是一本直击心灵的书,读完它。
  • 迎头撞上心理学

    迎头撞上心理学

    本书对于生活中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向读者介绍了处理常见心理问题的方法。
  • 色彩心理学

    色彩心理学

    本书重点讲述了色彩心理学在各个领域的知识和应用,比如在儿童的世界里、日常健康饮食、读心识人、人际交往、职场技巧、心理保健等方面,其中总有些领域是你感兴趣的。作者将带你走进一个由色彩构成的缤纷世界之中,带你领略色彩的魔力。如果你对色彩感兴趣,如果你对心理学也相当喜欢,那就翻开这本书吧!一起来探究色彩心理学的秘密。
  • 过度紧张

    过度紧张

    紧张、焦虑,这成为对当今中国人心理状态最贴切的描述。其实,中国人一直过度紧张,供奉中庸与和谐的中国人一直没能学会淡定平和《过度紧张》作者臧一民从国民性出发。从历史典籍和当今社会现状中寻找分析的素材,深挖中国人过度紧张的心理渊源,总结七种造成中国人过度紧张的心理基础。
  • 男人二十几岁要懂的心理学

    男人二十几岁要懂的心理学

    《男人二十几岁要懂的心理学》将会指导你完善自我性格,促进人际和谐,改善思维方式,提高做事的能力和效率,在注重呵护身心健康的同时,逐渐把自身蕴藏的无限潜能一一发挥出来,直至实现幸福理想的人生。
热门推荐
  • 创世鼻祖的发明家(2)(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创世鼻祖的发明家(2)(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创世鼻祖的发明家(2)》本书分为格哈德·多马克、卡罗瑟斯、利奥·西拉德等部分。
  • 时间之石

    时间之石

    神秘的幽兰花,庞然的巨蟒,古怪的石头……石头怎么能开花?花里怎么还孕育着生物?欲知谜底,敬请欣赏《时间之石》。
  • 遁甲演义

    遁甲演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碧灵传奇

    碧灵传奇

    在家人呵护下平凡生活的她,一场测试成了“丹童灵修”,虽有锦衣玉食却寄人篱下、察言观色。五年的苦修换得“万年天才第一”的称号,被世人耻笑。是资质愚钝?还是另有内情?“天道无情,冥冥中自有定数。”“妄念起则祸至,执念终而福来!”千年之后,姬玥音这个名字成就了一段传奇,后世评说她亦正亦邪,功与过且看我细细道来……
  • 神话之隋唐风云

    神话之隋唐风云

    挖墓,挖到一块刻有自己名字的墓碑,更有甚者石棺之中躺着的千年古尸也与自己一个模样。诡异的巧合还是命运的安排。21世纪衰男魏易就碰到了这样的事情,在盗挖一座宋墓的时候居然让他穿越到了隋朝时期的运河挖掘现场。挖运河、泄天机、遇战神!瘟疫始、红颜病、药王至!魏易、李靖和孙思邈邯沟三结义,至此魏易的故事慢慢展开,甚至被一代谏臣魏征误认为弟弟。中华民族抗日第一人是谁,是魏易。又是谁叫三藏法师西去取经的,还是魏易。总之魏易的传说故事数不胜数。[新人创作,求收藏支持]
  • 万古时空

    万古时空

    当世无敌,不算什么!万古时空,强者无尽,唯有战于万古,不败任何上古神人,杀遍任意天地时空,镇压所有诸天万界,方才可算是,雄霸天下。天下无敌,千古无敌,万世无敌。挑先贤,战神话,败不败。我木叶,就是万古时空第一人……
  • 冲喜千金重生路

    冲喜千金重生路

    官仓失火,做县丞父亲被人栽赃,重病祖父因此惊吓辞世。八岁弟弟遭遇瘟疫,命悬一线。伯父伯母乘机霸占房产。为了给母亲谋得一席之地,怀瑜被逼替嫁堂姐,去给奄奄待毙姐夫冲喜。冲喜功成,怀瑜却成了鸠占鹊巢之鸠,最终死在伯父伯父阴谋之下。重活一回,怀瑜决定步步为营,守护家人,拒绝悲剧,改变厄运。努力改变自己人生轨迹,为自己谋求一条康庄幸福之路!
  • 末日方舟

    末日方舟

    世界已经沦为地狱,天堂在哪里?曾经只出现在游戏和电影里的活着的躯体,现在在全世界游荡着,徘徊着。天空依然是红色,曾有的蔚蓝早已是历史。人类早已放弃这块灼热痛苦的土地,奔向自己理想的国度。残余的人类艰难的生存在大地上,他们悲伤却充满力量,他们残忍也屏弃哀伤,他们要活下来,找到属于自己的地方。他握紧手中的刀,无论何时都会昂然的面对那未知的死亡。他活过死过痛快过,所谓的神都曾和他面对面交谈过。他无所谓的在这世界上活着,却一步一步的接近自己未曾了解的真相。“OK,来吧,我让你们HIGH!”末日方舟,你绝对想不到的世界.
  • 每天学点经济学

    每天学点经济学

    本书从基础知识、财政金融学、营销管理学、农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等五个方面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生活中的经济学,每级标题以关键字的形式点明陈述重点,结构清晰,贴近生活,通俗易懂。
  • 我爱你,在世界之外【完+出版】

    我爱你,在世界之外【完+出版】

    http://novel.hongxiu.com/a/383111/新文《带我走,去一光年以外》,喜欢某凉文字的亲请挪步支持,感谢!!!o(∩_∩)o美文阅读风尚阁:http://www.hongxiu.com/fengshang/【叙事版简介】——如果你曾经深深爱过的前男友突然出现,说要重修旧好,你会怎么办?——给他两巴掌,啐一口:滚!然后骄傲的踩着高跟鞋,扬长而去。如此回答同事提问的苏小凉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话刚落音,就立马再遇见杨睿。可她却不能给他两巴掌也不能叫他滚,因为时隔六年回归的他是她上司的上司。其实,不能做的不仅仅是责骂和两巴掌,还有很多很多……【抒情版简介】十七岁,豆蔻年华,他许她地老天荒。二十七岁,荏苒光阴,她拒他千里之外。这十年之中,他说过无数次爱你,却遥远得连末梢都听不到。这十年之中,她想过无数次忘记,却挣扎得连呼吸都很艰难。兜兜转转的岁月,如风一样来去自如,一场相遇生动彼此生命,却又爱得倍感苦涩。也许,很多事往往都没办法,就像先爱上一个人,却又不得不选择忘记。可惜的是,宿命让我在最美好的时候遇见你,却未教我怎么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