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16200000018

第18章 “一 坎坷从医路”

李时珍,字东璧,号濒湖,湖北蕲州人,明代著名的药学家、医学家。他出生于医学世家,从小喜爱学习医药知识,精读经史之书而无名利之心。其治学思想进步,敢于发现前人未到之处。1552- 1578年,李时珍经过近三十年的时间,编成巨著《本草纲目》。全书五十二卷,收录药品一千八百多种,附图一千一百零九幅,被达尔文称为‘1596年出版的中国百科全书’。

主讲人简介

钱文忠,1966年6月出生,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东方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季羡林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文化书院导师,北京电影学院客座教授,北京大学《儒藏》精华编编纂委员。1984年考入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梵文巴利文专业,师从季羡林先生。著有《天竺与佛陀》、《玄奘西游记》等。

李时珍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医生之一,他出身于中医世家,祖父和父亲都是医生。传说李时珍出生前,河神就来向他的父亲报喜。当李时珍出生时,白鹿入室,紫色的灵芝开满庭院,铁拐李还托梦说李时珍是他的徒弟,好像李时珍从出生那天起,就注定要成为一代名医。然而历史的真实情况是这样的吗?李时珍是怎么走上从医之路的呢?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又有什么特殊之处?在皇帝求仙、宦官专权、天灾人祸、瘟疫流行的恶劣社会环境中,年轻的李时珍又是如何名扬天下的呢?

谁能够想象一顶皇冠没有钻石或者珍珠?没有李时珍的传统中医药学,就是一顶没有钻石或珍珠的皇冠,也是无法想象的。

1956 年,郭沫若曾经为李时珍的墓题词,开头的四个字就是“医中之圣”,就是说李时珍是医生当中的圣人级的人物;而最后的一句是“伟哉夫子,将随民族生命永生”。我们可以看到,这是高得不能再高的评价了。

那么李时珍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呢?他是通过怎样的努力,一步一步地攀登上祖国医学的最高峰的呢?他的医学成就跨越了漫漫几百年的历史,在今天是否依然还有用?他为什么不仅受到中国人民的高度尊敬,而且在全世界也享有十分崇高的地位呢?现在,我为大家讲述李时珍的故事。

李时珍,字东璧,号濒湖。是湖广蕲州人,湖广蕲州也就是今天湖北省蕲春县的蕲州镇。他出生于明朝正德十三年,也就是公元1518 年,去世的时候,是明朝的万历二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593年,享年七十六岁。这在当时毫无疑问已经是高寿了。

公元1518 年,李时珍出生于一个中医世家,说是世家,按照中国的传统,起码得三代。的确,李时珍的祖父就是个医生,但是他是个什么样的医生呢?是个铃医。什么叫铃医呢?晃着铃铛走街串巷招徕看病生意的这么一个医生。当然,他的社会地位低下,默默无闻,虽然他的孙子后来成了一个大医生,但关于李时珍爷爷的史料基本上找不到。偶尔提及的时候也只提到叫“祖某”,就是祖父某某,可以说连名字都没留下来。李家走向兴旺,是从李时珍的父亲那代开始的。

李时珍的父亲叫李言闻,字子郁,号月池。他也是先在乡间行医。但是由于他的医德和医术俱有可观,医德高尚,医术高明,最后成为皇家医生,也就是御医。他有个正式的头衔,叫太医院吏目。太医院就是皇家医院,吏目是什么呢?是太医院里最小的那个官。这个官小到什么程度呢?从九品。那不能再小了,明朝的官职是九品十八等,从九品已经是十八等了。但无论如何,总归是一个官,对于一个平民家庭来讲,对于一个父亲还是一个铃医这样的家庭来讲,毫无疑问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月池公,也就是李时珍的父亲,还曾经有过不少的著作,有的应该很有趣,比如《人参传》。关于我们吃的这个补品人参,月池公是写过一本传记的,从题目看就很有意思,很可惜的是没有能够留下来,现在只有很少的一部分被李时珍引用在自己的著作里。

现在有好多学者强调,李时珍后来之所以成为一个伟大的医生,是受到了父亲和祖父的影响,这么说似乎没有什么不对,但是我们一定要注意,这只不过是后来的事情。刚开始的时候,恐怕未必如此。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有我的证据。

首先,李时珍的哥哥李果珍,压根儿就没有学过医。没有任何关于李果珍学医的记载,那么凭什么说李时珍受父祖的影响去学医,他的哥哥却不受父祖的影响呢?

其次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李时珍的父亲给李时珍设计的人生道路以及李时珍对自己的期望,原本和中医毫无关系。如今大家经常说,李时珍出生的时候,“白鹿入室,紫芝产庭”。这是见于李时珍的传记的话,意思是当李时珍出生的时候,家里面突然跑进来一头白鹿。白鹿是祥瑞啊。还有紫颜色的灵芝在庭院里生长出来。有这个记载,所以李时珍“幼以神仙自命”,李时珍小时候就觉得自己是个神仙,跟凡人不一样。当然,了解中国传统史籍的人都知道,这种说法是对成名人物早年的某一种理想化的夸大而已,是靠不住的。

至于为什么叫李时珍,他这个名字怎么来的?民间的传说也把这说得大有来历。怎么一个大有来历呢?说李时珍的父亲有一天行医之余,闲来无事到湖里打鱼,打了半天什么也没打到。他就跟自己说,我就撒最后一网看看。结果这一网撒下去,等他再拉的时候,发现这个网里面沉得不得了。他以为是一条大鱼呢,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拖上来一看,结果差点气个半死,原来网里边只有一块石头,什么都没有。李时珍的父亲很恼火,于是就自己在这边哀叹,说石头啊石头,我和你无怨无仇,你没事捉弄我干嘛,你冒充一条鱼捉弄我干嘛!他没想到,这块石头乃是湖神,是湖里面的一个神仙。湖神跟他说,你看你还骂我,我到你网里是给你面子。湖神还说,“石头石头,前来贺喜不用愁,先生娘子快落月,不知先生有何求?”意思是我好心好意给你贺喜,你还在外面忙着打鱼,你们家的娘子快要生孩子了。李时珍的父亲赶紧跑回家,正好碰到李时珍落地出生,所以李时珍最早的名字应该是“石珍”,一块很珍贵的石头,所以应该是“石头”的“石”,但是李时珍的妈妈张氏不知道为什么,就把他叫成“时间”的“时”。因为我不懂湖北话,不知道湖北话里“石头”的“石”和“时间”的“时”有什么关联,反正就叫成李时珍了。而就在当晚,李时珍的父亲月池公做了一个梦,梦见谁了呢?铁拐李,梦见铁拐李来贺喜,说“时珍时珍,百病能诊,做我高徒,传我医名。”铁拐李是医生,所以,如果按照传说,李时珍这个名字来历不凡,而他本人是铁拐李的徒弟。当然,这个说法大家只能一笑了之了。

在中国民间的传说中,似乎李时珍从出生那一天起,就注定要成为一代伟大的名医,而真实的情况是不是这样的呢?

那么真实的历史情况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必须回到历史当中去理解历史。

李时珍的父亲凭借着自己的医术慢慢有了一点地位,也有了一点名声。可是,那毕竟不是十年寒窗,通过科举考试得来的名声。所以李时珍的父亲内心总归觉得自己有遗憾。现在大家也有一种说法,认为李时珍从小对中医情有独钟,那是靠不住的,那是以后推前,并不符合历史事实。至于说李时珍从小聪明过人,现在很多人也这么讲,认为李时珍从小就是个医学神童,那也有夸大之嫌。从史料上看,起码在开蒙读书以前,李时珍给人的印象是反应迟钝,而且体质很弱,“幼多羸疾,质成钝椎”。是一个柔弱而略显木讷的孩子。不过,从六岁开始读书以后,李时珍应该就很快地显示出了聪明。何以这么说呢?我们知道,公元1532年,李时珍刚刚十四岁的时候,就中了秀才,这是非常能够说明问题的。在古代,中秀才是很难的。大家只要想一想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就知道,孔乙己考了一辈子还是个老童生。李时珍十四岁就中了秀才,应该说是一个少年俊杰。这也给李时珍的父亲带来了莫大的希望。他仿佛看到,足以光宗耀祖、光大门楣的举人和进士头衔就在不远处等着他的这个爱子。光大门楣不是一个简单的成语,在中国传统社会,考取了举人以后这家的门是比别人家的要高几寸的,所以李时珍的父亲对李时珍抱有更大的期盼。不用说中进士,只要中举人,李家的社会地位顿时就会改观。关于这一点,大家只要想想《儒林外史》里面的范进中举就明白了。原来范进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姥姥不亲,舅舅不爱,连丈母娘、岳父都瞧不起他。一旦中举呢?送钱的也有了,知县也上门来拜访了,还有人投靠为奴。他的岳父打了他一巴掌,手扭了,还觉得是打了文曲星,因为举人就是文曲星,天上的星宿下凡啊,那不是凡人。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人中举以后社会地位马上提高,但是同时我们应该看到中举人是何等之难,简直一言难尽。李时珍连续参加了三次科举考试都没有中举,第二次考试时,还由于过度的用功和劳累得了骨蒸病,连续高烧不退,非常危险,差点把命丢了。假如没有一个名医父亲,恐怕中国的中医药史上就不会有这个医中之圣了。

李时珍十四岁就能中秀才,后来又成为一位伟大的名医,为什么两次考不中举人?李时珍两次都没考中,第二次还累出病来,差点丢了性命。那他为什么还要参加第三次科考?第三次李时珍考中了没有?他后来又是怎么走上从医之路的呢?

此后,李时珍依然在科举路上艰难跋涉。他集中一切精力,希望能够通过科举考试。一直到嘉靖十九年,也就是公元1539 年,李时珍二十三岁那年,他第三次落榜,李时珍的举人梦和李家的举人梦彻底破碎了。现在好多研究者想不通,李时珍这样伟大的科学家、医学家,怎么会连个举人都考不中呢?

于是大家就拼命地为李时珍解释。在他们的心目中,李时珍如此伟大的人物,后来又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怎么连区区一个举人都拿不到手呢?今天的研究者就为此提供了好多理由,主要的理由是:李时珍的心思压根儿就不在科举上,他一心想着人民大众,不愿意迎合科举考试的要求,不好好写文章。有的学者认为,李时珍的志向压根儿就不是通过科举考试来谋得一官半职,而是研究医药之学,解除民众的痛苦。我们想想,这样的解释有道理吗?我们再想想,这样的解释有必要吗?我认为,这样的解释完全是毫无必要的蛇足之论,是以后来的李时珍去推断少年的李时珍,以现代人的心理去揣摩古代人的心理,强加于古人。而且这里边还有点嫌疑,还有点现代人的重理轻文的嫌疑。中医学在现代人眼里是科学,科举考试在现代人眼里是文科,我们一般认为理科生应该比文科生聪明,李时珍理科那么好而文科怎么会不好呢?有这种心态在作怪,这实在是有点可笑。李时珍曾经一度热衷于科举,这是历史的常态,丝毫不会损害后来的李时珍伟大的成就和光辉的形象。哪里用得着我们去隔靴搔痒,吃咸盐操淡心地去强做解释?真实的情况应该是李时珍父子都对科举之路心灰意冷,绝望了,觉得李家没有再出举人、出进士的命了,这才转而学医。这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不是心甘情愿的放弃。当然,熟悉中国传统读书人心态的都知道有一种说法,叫“不为良相,则为良医”,意思是做不了一个优秀的宰相,那么就退而求其次,去做一个优秀的医生,这是中国传统读书人的一个传统心态。宰相当然没那么好当,一般来讲都必须通过科举之路,而良医就比较容易实现,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到。我想,这也或多或少给李家父子带来了一丁点的安慰。

李时珍三次科考不中,在无奈中彻底放弃了科举之路,他那年已经二十三岁。也许我们会感到遗憾,如果他早点随父学医多好,从十四岁中秀才,到二十三岁科举之梦的彻底破碎,这么多年的时间岂不是白白浪费了?

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说,李时珍花费在科举上的近二十年的时光完全是白费了呢?我想,这么说又过于极端了。为什么呢?科举考试要求对四书五经以及对朱熹的注烂熟于心,这对人的记忆力是有一种特别的要求的,对文字和思维都有相当严格的训练。八股文不是那么好写的,它有一套非常严格的规程,启、承、转、合,这当然能锻炼人的思维的严密性。今天的学术界,已经不再像过去一样对八股文一味否定,而是日益看到了传统科举和八股文当中还存在着某些比较好的成份。实际上,这近二十年的寒窗苦读,给李时珍打下了良好的文化基础,养成了刻苦学习的习惯,这对李时珍日后取得成就来讲都是必不可少的。我们知道,过去的好多中医的文化水平是不高的。甚至有好多中医一辈子就只会唱方。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碰到过这样的中医,他不是给病人写方子,而是把药名唱出来,旁边有人再写下来。或者旁边的人也不识字,听到他唱的药名就直接给病人抓药。好多著名的中医都是这样的,一直到1949 年以前都是唱方。李时珍跟他们不同,他有很高的文化素养,中了秀才也就意味着基本上能写一手不错的文章,这怎么能说对李时珍不重要呢?更何况,在科举考试所必须阅读的中国传统的典籍当中,也有好多关于医药学的知识。所以这一切对李时珍来说毫无疑问都是有用的。

李时珍所生活的时代,还有一件事情非常值得我们注意,应该受到我们的高度重视。什么事情呢?就是城市的工商业开始发展,开始抬头。做生意这么一个在传统中国社会好像是摆不上台面的事,有点丢面子的事,在明朝中后期突然时髦起来,不再被人看低一等。科举这样的正途不再像以前那么吃香,人们也不像以前那样心念中只有一条路,好多儒生特别是在科举考试途中不顺利的那些儒生,被吸引到科学、技术和商业的领域里。

李时珍所生活的那个年代,正是中国封建社会已经开始从鼎盛走向衰败的时期,这样一个社会时期都有些什么特点?又对李时珍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

李时珍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呢?他生活在动荡不安的明朝中后期。在明朝的中后期,接连几个皇帝都非常的昏庸,有的皇帝甚至昏庸到什么地步呢?昏庸到超出我们想象的地步。比如有的皇帝几十年不上朝,所以有好多臣子做了一辈子的官,从做官开始一直到死都没见过皇帝的面。有这样只顾享乐的皇帝!老百姓好多时候压根儿就不知道皇帝是谁,只知道大太监是谁。所以民间的百姓经常讲,朝廷有两个皇帝。他们是怎么来区分的呢?一个是老皇帝,一个是小皇帝,也许太监的岁数比较大,所以称他老皇帝;一个是站着的皇帝,一个是坐着的皇帝,站着的皇帝当然是太监了。太监所控制的东厂、西厂,当然还有别的,完全是一种特务机构。他们对全国的百姓实行特务化的统治,手段残忍无比。朝廷的那些读书人或者士大夫呢?好的也不多,要么和宦官争斗,而这个争斗基本上是争权夺利性质的;要么和宦官狼狈为奸,自然更好不到哪里去。国事混乱,统治黑暗,经济残破,社会动荡,反抗不断。这是李时珍所生活的明朝中后期的一个大致的概况。

而这一段时期的明朝,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上行下效。从皇帝到官员,乃至全社会的一般民众,都热衷于干什么呢?拜神。这大概不奇怪,因为传统中国好多人都拜神、炼丹,明朝后期的老百姓从上到下也都忙于炼丹、求仙,都期望着自己能够成为神仙。臭名昭著的一代奸臣严嵩,我们大家都知道,他就是靠了写得一手好青词才得到皇帝的青睐。什么叫青词呢?它是在求仙的时候,献给天上神仙的一种祈求文,人们把自己求仙的决心和希望用非常华丽的辞藻写下来。而这样的文章叫青词。严嵩能够在中国政坛上崭露头角,得到皇帝的宠信,最后独揽大权,祸国殃民,正是靠他写得一手好青词。像严嵩这样的人当权之后,当然是独揽大权,迫害忠良,作恶多端。

在这样一个宦官专权、皇帝求仙的年代里,对于刚刚开始当医生的李时珍来说,会不会更加剧了他从医之路的艰辛呢?后来,发生了什么样的特殊事件,使年轻的李时珍名扬天下了呢?

然而,老天爷好像故意要考验这位未来的伟大的医药学家,磨炼他的意志,一开始就给李时珍来了个下马威。什么样的下马威呢?就是在李时珍正式放弃科举转而学医的这一年,北京城里的嘉靖皇帝也在这一年下定决心打算炼丹成仙。从此,这位皇帝就拒绝办公,也就是不上朝了。整天一门心思地研究炼丹,亲自领导炼丹工作,决定排除万难,不炼出仙丹,誓不罢休。我们知道,按照道家的说法,成仙有好多种方式,比如修炼、辟谷。但是皇帝的想法跟一般人的不一样,他想成仙,但是他可不愿意吃这苦,也不愿意费那么大的劲儿。他的想法很简单:我该干啥还干啥,等到炼出一颗灵丹妙药,我吃了药,就羽化登仙了。在嘉靖皇帝看来,吃丹药是最简捷的办法。皇帝一般都想最好的事情,而大奸臣严嵩,就是借着这股妖风得到了皇帝的信任。皇帝如此,宫廷里的情况就可想而知了。炼丹的道士当了大官,在威严的皇宫里面,建起了大坛,架起了炼丹炉,全宫里的人都炼丹。地方上更是一幅荒唐的景象,老百姓被官员驱赶着去捉梅花鹿,砍檀香木,采老灵芝。这些要进贡,皇帝炼丹要用,当时全国的老百姓都忙于干这个。

那么也许有人会问,这是发生在宫廷里的事情,发生在遥远北京紫禁城里的事情,跟在湖北蕲州的李时珍有什么关系呢?还真有关系,李时珍的父亲已经不再是铃医了,是进过太医院的名医,他当然不会走街串巷行医,于是他就开了个诊所,这个诊所就开在当地最热闹的道观——玄妙观前。去过苏州的人一定都知道,苏州最热闹地方就是玄妙观。以李时珍父亲的名声,诊所的生意是非常红火的,前来求医求药的人络绎不绝。但对面的玄妙观是道观,就更要响应嘉靖皇帝的炼丹号召,所以玄妙观里的道士也开始大规模地炼丹,希望能够炼出丹药进贡给皇上,帮助皇上完成成仙的伟大梦想。这么一来,就把李时珍父子的诊所给关了。李时珍对这个当然是一肚子气。事实上,终其一生,李时珍都对炼丹成仙这一套迷信的东西嗤之以鼻,恨之入骨,这股气不是没来由的。皇帝当然是没人能管了,但是,既然皇帝是天子,那么老天爷总应该可以管皇帝吧?果不其然,皇帝的这番胡闹不仅没有能够使自己成仙,反而闹得天怒人怨,老天爷开始发出警告了。然而,只要稍微熟悉一点中国历史的人就会明白,老天爷所警告的往往不是天子,他往往直接警告最苦难的老百姓,这一场警告也是如此。在炼丹炉的袅袅青烟之下,一场来势凶猛的全国性的瘟疫突然发生,而李时珍的老家蕲州恰恰是重灾区。为什么呢?因为李时珍的老家先是遭遇了旱灾,紧接着又发生了水灾。大旱以后大涝,这是最容易导致大规模瘟疫的。

天灾人祸相继而来,侥幸躲过天灾的百姓,又被瘟疫夺去了性命,灾区的百姓为了逃避灾害和瘟疫,流离失所,四处逃难。此时的李时珍刚刚从医不久,他是如何面对这场大瘟疫的呢?

李时珍父子在这场瘟疫当中施药施医活人,正是由于这场大瘟疫,使刚刚开始学医的李时珍有机会直接面对原来只有在书本上读到的病症,或者父亲讲述的大量各种各样的病症。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讲,他因此得以积累了宝贵的临床经验。李时珍父子医术高超,医德更是感人。按照历史的记载,碰到那些流离失所的穷人,李氏父子有时候连药费都不收,大量地提供药物,救人性命,这在当时湖广一带传诵一时。而年轻医生李时珍,作为他父亲的助手,完全是战斗在瘟疫肆虐的第一线,可以说,年轻的李时珍的名声就随着瘟疫传播了出去。这么说听起来有点别扭,李时珍的名声随着瘟疫传播出去,别扭归别扭,但却是历史事实。

当时的情况和今天当然不同,今天我们知道学医动辄六年、八年,医学的学制比较长,而李时珍从开始学医到独当一面,成为一个独立的职业医生,只用了三年多不到四年的时间。从二十六岁开始,他就已经是一名合格的中医了。

李时珍接下来的医学之路是一帆风顺的吗?他又是怎样发愿编纂《本草纲目》的呢?请看下一讲。

同类推荐
  • 汉血拒五胡

    汉血拒五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白骨成丘山,苍生竟何罪。何罪泣九州,汉血拒五胡。五胡乱华,北地汉人血泪将流尽,谁人为其出头庇护?只能能乞求虚无缥缈的上苍吗?同时再被当被当奴隶兼口粮的“两脚羊”吗?哦不,我不甘心如此,既然我不甘当“两脚羊”,那就让我们血拒五胡。过去我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从今开始,我取名为汉血,姓刘,就是为汉血拒五胡而生。
  • 回到清朝当驸马

    回到清朝当驸马

    穿越到清朝,大小姐,小宫女,公主……手到擒来……即便是霸气四射的皇帝,都忍不住要夸一句:“卿真乃吾大清之福啊!”
  • 神啊,救救我吧!

    神啊,救救我吧!

    鬼仔是腾鹰高校高二的学生,他是各科老师眼中的黑名单学生,一生似乎只有两个爱好,一是打架,二是看武打小说,他的梦想是:成为男人中的男人而这个男人中的男人,就在每个老师每天都头痛着希望他早点消失的时候,他却真的消失了!!不仅穿越了时空,竟然还神啊!救救他吧!
  • 当代北京前门史话

    当代北京前门史话

    本书讲述了前门的兴衰历史、传奇故事,以及时代机遇。前门不仅仅是“商业帝国”的同义词,它还是一座世界级古都文化的杰出代表。新中国成立以来前门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重新焕发了青春。人们不仅欣喜地看到了老字号强大的生命底蕴,也看到了前门自我疗伤的惊人力量。前门的迅速复苏,得益于前门文化的空前活跃。拥有700多年历史的前门,在21世纪初正迎来新与旧、传统与现代的激烈碰撞。经过这次涅槃,前门的传奇必将续写。
  • 《黄帝传》之命世之英

    《黄帝传》之命世之英

    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始祖,人文初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他因首先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是承前启后中华文明的先祖。本书以小说的形式介绍了黄帝的丰功伟绩,语言优美,可读性强
热门推荐
  • 生活窍门百事通

    生活窍门百事通

    本书收录了日常最有用的生活小窍门,内容涉及医疗、消费、休闲、烹调等生活中的各方面,方法简单普通,用材料随手可得。
  • 阴夫缠上身

    阴夫缠上身

    我是一个大二女生,为了赚钱多次给人冥婚冲喜,在一次和死人睡觉的时候竟然怀了阴胎!阴胎降生以后,九阴之体的我,四处招引恶魂,各种牛鬼蛇神接踵而至,吊死鬼、女水鬼、撕面鬼……我该如何应对?
  • 惑卿为妃,将军的爱妻

    惑卿为妃,将军的爱妻

    《暴君引妃入宫》出版名为《凤栖梧桐》;http://product.dangdang.com/23516068.html《王爷训妃成瘾》出版名为《墨染江山》;http://product.dangdang.com/23755800.html在淘宝、京东、当当、卓越、一号店和各大书店均有售。——————她是将军府的养女表面温柔娴淑,暗地能武能医聪颖睿智,为了护他周全成就大业,她女扮男装化身慕长君一次次救他于危难。他是紫靖国的大将军文韬武略野心勃勃,却唯独对一人忽冷忽热捉摸不透。儿时,他霸道地说:“云卿是我的。”成年,他看着在牢狱中受苦的她无情地说:“莫要不自量力。”儿时的如影随形,长大后的针锋相对,真相究竟为何?*君尘剑成亲前夕,他突然身中剧毒,群医束手无策,大将军府贴出告示,谁若能医,其本人或其家眷只要未出阁便可成为将军之妻。桑云卿见其再不可拖延,只得冒着被揭穿身份的危险为其医治,却不料君尘剑醒来之日,他竟是拿着告示到她面前道:“白纸黑字,嫁我为妻。”她说:“我心有所属。”他眸色骤寒:“你嫁或他死。”*他稳坐江山,她依照当初的约定功成身退,谁料他却一道圣旨,斩断了她与那人的情丝,让他们永生不得相见。原来,他早已知道她就是“他”。他说:“唯有你配与我携手看天下。”言犹在耳,可为何在她身怀六甲之际,他竟是突然变了脸,将她亲手送给了他人,十里红妆,绝艳倾城。城墙之上,她迎风而立衣袂飘然,眸光清冷,他站在她身后,鲜血顺着心口缓缓流淌而下,一双黑眸却始终紧紧凝着前方那不愿转身的背影。她问:“君尘剑,这个孩子你不稀罕是吗?”言毕,她的唇角扬起了一抹艳丽的弧度。————此文女强男强,不一样的文风,希望大家喜欢。
  • 今夜公主未眠

    今夜公主未眠

    她曾经和那个他有过一段完美的爱情,当那个他得知她的公主身份,便痛苦地分手,当她身份转变回到那里时,他早已忘记昔日的那个情人了。。。
  • 我的手下是丧尸

    我的手下是丧尸

    一千年后,为了取得战争胜利,某国开发了一种热电子空气病毒,全地球人类陷入丧尸海里。仅存的人类经过不断用生命实践得出结果,只要不再使用电热水器,就不会触发病毒。知道了这个原理的祖先们用生命筑起了高墙,在狭小的空间中有限的生存。墙外便是丧尸海……比起丧尸海,墙内的人勾心斗角更比丧尸恐怖。人性在欲望面前暴露无遗。
  • 烛照我心

    烛照我心

    几封遗忘的信,牵出一段懵懂的往事;一个叫雨的女孩的深夜来电,又将把过去的故事带往何处?秋风萧瑟,他们挥手向自己的青春作别;寒夜漫漫,陈默也赶赴那场未完之约。当飞扬的雪花化作点点的烛光,一切宛若静止,从此以后,青春向左,唯我向右……
  • 神鼎仙根

    神鼎仙根

    被定为废物的杜诩,无意间得到了一方神鼎,并且在自己体内种下了上一界才拥有的天赋灵根
  • 幻刃传说

    幻刃传说

    书萧,万天阁杀手,年轻有为,是个百年不遇的超级天才。——至少在他落魄前是如此。那天,书萧莫名其妙被阁主列入黑名单,惨遭万天阁不死不灭的追杀,一身修为尽毁,险些丧命深林。走投无路之时,他意外获得了将美女变成专属兵器的能力!为了揭开事情的真相,也为了和最爱的师傅重逢,他踏上了一条满是花朵与鲜血的传奇之路。“滚开,别碰我!”妹子抹了抹湿润的嘴唇,愤怒地骂道。“敌人就要来了,快给我亲一口,这样我才有武器啊!”说罢,书萧朝妹子扑了过去。
  • 炎锤

    炎锤

    外来虫族降临新大陆,人族被从世界霸主的王位上赶下,沦为难民。虫族大军向前推进,人族无能为力,只能不停后退。而我们猪脚就是一个自幼就想当一个铁匠的没理想的家伙,但他却不知道,他身在人族,肩负了更大的使命,一切,都因他觉醒了天眼而改变!且看主角如何以一柄大锤改变世界的秩序!!!
  • 《被退99次:恶魔冷少的赌局》

    《被退99次:恶魔冷少的赌局》

    自己具有灰姑娘的一切性征了吧,明明是按照小说的发展情节的,为什么对那些男男不起作用啊?一上来就被退学,退学。谁知带第二天就发来了贵族学院的录取通知单,哪里王子多多啊,在她一心想着怎么追到自己理想的白马王子,一场赌局恶魔般的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