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10000000011

第11章 把独立培养成习惯(1)

俗话说:“积千累万,不如养成好习惯。”观念决定行为,行为形成习惯,而习惯左右着人生的成败。让孩子树立起独立的观念,教会孩子独立的技巧,当孩子将独立变成一种习惯时,他的人生就开始向成功迈进了。

选择的权利

每个孩子都有选择的权利,而作为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这种权利。但是,生活中,大多数父母都会剥夺孩子的选择的权利,主观地对孩子提出这样、那样的要求,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安排去做。

即使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或是提出异议,父母也常常会强迫孩子去服从自己的安排,这样做的后果往往是,孩子失去了自己选择的权利,事事只会依照父母的安排去做,非常不利于独立性的形成。

父母总是早早地为孩子设计好未来的人生道路,孩子根本不需要自己做任何决定。而父母为孩子选择的道路往往是自己曾经想走而没有走的,或者是期望孩子走的道路,但是却不是孩子真正渴望走的道路。父母为孩子选择的道路,大多数与孩子本身的天赋和志趣相背离,因此极大地压抑了孩子的潜能和激情,导致孩子只会依靠父母做决定,而不会自己选择,更严重的则会给孩子造成终生的痛苦。

新学期刚开始,琳琳的父母就忙着为她安排起周末的日程。琳琳的妈妈为她报了一个英语强化班,每个星期六补习一天的课;琳琳的爸爸则帮她报了一个奥数班,每个星期天的上午补习半天的数学。

当父母高兴地将安排告诉给琳琳时,琳琳提出了强烈的抗议。

“在学校上了一星期的课,周末就应该好好休息、放松,为什么要占用这些时间学习呢?”琳琳气愤地问道。

“这都是为了让你的学习好,你应该理解爸妈的苦心。”妈妈劝说道。

“我知道你们都是为我好,但是你们也应该尊重一下我的选择才对。”琳琳有些不满地说。

“那你倒是说说,你准备怎么过周末呢?”爸爸问道。

琳琳兴奋地回答:“我打算每个星期六去参观一个博物馆,这样可以增长知识,扩大知识面;至于星期天,我准备用半天时间去学习游泳或者是学习打网球。”

“那么,你是不打算学习了啊?”妈妈听后很不高兴地问。

“当然要学习啊,我已经和同学约好了,每个星期天下午一起去学校上自习。”琳琳向妈妈解释道。

爸爸立刻表示反对,说道:“你这是什么计划?我坚决反对,你既然是个学生,就应该把学习放在第一位,去什么博物馆,难道你们的考试还会考这些知识?”

“你爸爸说的没错,没事学什么游泳,还打什么网球?专心学习才是你该做的,我也不同意你自己的安排。”

琳琳一听急了,说道:“为什么你们不能够尊重我的选择呢?”

“尊重你的选择?那你尊重爸爸、妈妈的决定了吗?”妈妈坚决地说道,“这件事就这么决定了,这个周末开始你就按照我和你爸爸的安排乖乖去上补习课。”

这或许就是众多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往往有着很高的期望,比如让孩子将来成为什么艺术家等等,从来不顾及孩子的感受,一味地让孩子遵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从而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看法与观点,只是他们的表达方式不尽相同。如果家长喜欢什么就让孩子去学什么,这样强制的学习并不会有任何成效,千万不要因为太过急切地希望孩子成才而伤害到了孩子幼小的心灵,他们的心灵是五彩斑斓的,容不得半点的伤害。

父母总是认为孩子还小,还不能够自己考虑问题,于是就处处替孩子选择,常常忽视了孩子自己的选择。对于孩子来说,自己有权选择自己的事情,父母可以对选择表示不满、反对,但是必须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在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时候,父母一定要适当地给孩子自己选择的权利,父母对待孩子的选择应该报以尊重的态度,否则孩子将会对父母的教育提出异议,这样,对孩子的教育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孩子一旦有了选择的权利,就会产生自己是主人的感觉。即使父母知道应该怎样做,也应该将选择的机会留给孩子,让孩子做出判断和决定,因为孩子从自己的错误中学到的东西要比从父母正确的指导中学到得多。让孩子了解,父母只是给他提供了一些参考意见,最后的决定权仍然掌握在孩子自己的手中。

所以,父母要树立一个正确的观念:把选择的权利交给孩子。

这样,孩子才能学会对自己负责,才会做出让父母吃惊的成绩,至于生活中的自理问题就自然不在话下了。

父母绝对不能低估孩子的想法以及判断的能力。父母尊重孩子选择的人生道路就是在呵护孩子的未来。放手让孩子选择自己想要走的道路,在适当的时候给孩子提出一些建议,但是决不能强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更不能包办孩子的事情,应该把最终的决定权交给孩子。一旦孩子自己做出了选择,父母应该对孩子强调一句话:“这是你自己的选择!”

如果爱孩子就应该学会尊重孩子。给孩子自己选择的权利,让孩子学会自主地解决问题,做到真正的思想独立。

说出自己的不同意见

家长都喜欢聪明、听话的孩子。但是生活中总是出现这样的现象:聪明的并不一定听话,而听话的不一定聪明。由于家长和老师都喜欢听话的孩子,所以那些勇于说出自己不同意见的孩子就常常不受家长和老师的欢迎。

父母喜欢自己的孩子在家听话,在外不标新立异。当自己的孩子和同学的意见不合时,他们就担心“这样会受大家的讨厌”。这实际上就是强迫孩子顺从大家的意见,不利于孩子的独立性的养成。

在教导孩子的时候,父母常常会犯下迷信“标准答案”的错误,对于孩子提出的不同的意见一概否决,这样只会造成孩子思维的依赖性,在以后的日子里孩子只会按照“标准答案”来解答问题。

吃过晚饭,妈妈拿起儿子的语文作业检查。发现一个错误,于是说道;“这道题做错了。”

“怎么错了?”儿子不解地问,“难道‘清醒’的反义词不是‘迷糊’吗?”

“要说‘迷糊’按理也是对的,但是书后的标准答案可是‘糊涂’哦。”妈妈一边翻着答案一边说道。

“但是,我的答案也很有道理啊,为什么要说我错呢?”儿子委屈地问道。

“这个嘛,既然书后的标准答案是‘糊涂’,你就必须要按照这个答案来回答。”

儿子听了妈妈的解释并不满意,于是说道:“可是,我还是认为我回答‘迷糊’没有错,就算和标准答案不同,也不应该算我错。”

“你这孩子,怎么那么较真呢?”妈妈有些不耐烦地说,“考试的时候,老师就根据标准答案给分,你填别的,就会算你是错的。”

“这样实在太不公平了嘛。”儿子撅着嘴嘟囔道。

“好了,你就别跟我胡搅蛮缠了,就按照书上的标准答案答题!

以后不管遇到什么问题,只要记得标准答案就可以了,不要随便自由发挥。”

所谓的“标准答案”只是一个比较普遍的容易让人接受的答案而已,其实,只要答案是合情合理的,那么就算是和“标准答案”

不一致也没有关系。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千万不能让孩子拘泥于“标准答案”,如果孩子只记得“标准答案”,那么他的思维就会受到限制,这样就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很大的危害。

外国人在教育孩子时,则和我们有着很大的区别,他们轻视那些容易被别人的意见所左右的人。他们鼓励孩子提出不同的意见,喜欢让孩子们进行相互的讨论甚至是辩论,从而让孩子的处事能力得到磨炼。因此,当孩子提出反对父母的意见时,父母不应该不问缘由就责备孩子不懂事。如果孩子的意见是错误的,父母应该耐心地给孩子讲解、说明。这样,孩子就会明白自己错在哪里,慢慢变得更加有主见、有创造性。

一个老师给学生上数学课,为了调节一下课堂气氛,她出了一个脑筋急转弯的题目:“有三只小鸟站在树枝上,一个顽皮的小男孩用石子打中了其中的一只小鸟,请问树上还有几只小鸟?”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举手说:“一只小鸟都没有了,树枝上应该是零只。”

这个时候,一个平时很少说话的小男孩却举手说:“三减一等于二,树枝上应该还有两只小鸟。”全班同学听后都哈哈大笑起来,但是小男孩依然固执地说:“本来就是两只嘛。”

于是老师就启发小男孩说:“虽然只打掉了一只小鸟,但是石子一扔过去,其他的小鸟就吓得飞走了。”

小男孩听后意识到是自己错了,于是不再坚持自己的观点,这样才结束了争论。

虽然小男孩答错了问题,但是却很值得称赞,因为他能不被大家的意见所左右,始终坚持自己的主见,不怕被别人取笑,勇敢地坚持自己的主张。牛顿少年的时候总是被学校的同学嘲笑为“乡巴佬”,因此他很少与同龄的孩子玩耍,而是喜爱独自摸索研究事物,最终发现了“万有引力”。“从他人的意见中独立出来”这是着名科学家爱因斯坦的座右铭之一。这两个鼎鼎大名的科学家之所以会有那么多的发明和创造,是因为他们能够力排众议,始终坚持自己的想法。当然,这样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他们必须顶住来自外界的各种压力以及冷嘲热讽,但也因为他们承受住了这些压力,他们才成为了让世人尊敬的伟大的科学家。

因此,有时儿女对父母提出反对意见或者是不同的意见并不是很严重的错误,更不是对父母的不尊重。我们生活中许多的事情都不是只有一个解决的方法,不仅可以这样做,也可以那样做。让孩子说出自己不同的意见,了解孩子真实的想法,让孩子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即使失败了,孩子也能从中学到经验和教训,以后才不会犯同样的错误。

俗话说:“条条道路通罗马”,不要强求孩子拘泥于所谓的标准答案,要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意见,按照自己的想法处理问题,这样孩子获得的知识才最牢固。

一个持续的过程

如果小孩子沾染上什么坏习惯的话,要克服它,就要培养树立起良好的习惯。假如恶习在现实生活中反复了100次才形成,那么就以良好的习惯,反复150次、200次,这样就能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恶习也就自然消失了。

年幼时养成的生活习惯,不论是好是坏都是很顽固的。不管是让人喜欢还是讨厌,都认为这种行为是理所当然的。为了让孩子改掉坏习惯、养成好习惯,父母应该尽可能地多与孩子进行交流,及时更正孩子生活上的错误,让孩子养成独立的习惯。

父母应该重视与孩子的交流。当孩子呱呱落地时,做父母的可以试着与牙牙学语的孩子交流,将自己的感情传给孩子。想要培育出一个聪明可爱的孩子,首先应学会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和宝宝交流。父母不用担心这种交流会变成单方面的意愿,因为宝宝一出生就有了与人交往的能力,而且愿意和你们交往。

父母对孩子要有相当的耐心,父母要充分利用时间尽可能地与孩子进行沟通,父母应该像一个循循诱导的教师一样,与孩子促膝谈心,就像是兄弟姐妹那样,非常平等,尊重彼此,没有凌驾于孩子头上的架势,这样才能在谈话的过程中让孩子受到教育。

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应该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让他与父母分开住,孩子单独睡一个房间。孩子到了18岁时,就得自己挣钱解决生计,让孩子自己挣钱早日独立。父母应该经常对孩子说:“自己照顾好自己”、“让你的生活明天变得更美好”。让孩子自己挣钱,是让孩子知道挣钱的辛苦和不易,以及挣钱的价值。

等到孩子上了大学,可以让孩子申领信用卡,让孩子学会独立掌管自己的财务,支付账单,如果不及时付账单,个人信誉就有污渍,以后就会遇到许多麻烦。当孩子临近大学毕业时,孩子可以自己出去租房,打零工。然后,毕业后可以找到固定的工作,随着时间的流逝,收入增长,孩子就会买房子、汽车,以及进一步改善生活,这种体制可以让孩子尽早地适应社会,独立地生活。这样坚持培养的过程,孩子最终就会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

小新的表哥从小由外公、外婆带大,外婆总是怕小新表哥做不好事,或者是怕他做不好反而添麻烦,所以什么事都帮他做好了,十几岁的人了切个西瓜怕会割到手,扫个地怕扫不干净,自己的衣服是从来没有洗过的,至于简单的做饭热菜之类的就更加不让做了,因为怕没有弄好会液化气爆炸。这些种种的担心与害怕让小新表哥没有机会插手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在生活独立性方面就很不尽如人意。而小新的堂哥和小新表哥年龄相仿,也因为家庭环境的原因,家里人都放心地让他做任何事情,所以小小年纪的孩子就敢一个人在一幢大房子里睡觉,并且一点都不感觉到害怕,家中没有人的时候自己会热些饭菜,所以家人在生活方面从来不担心他。

因为有两个哥哥的前车之鉴,所以在培养小新独立性这一方面,小新的妈妈也算是有一定的经验了,而外公、外婆也从长大的小新表哥身上看到了自己以前那种教育观念的不足,在小新身上开始改正,特别是外公,尤其注意培养小新的独立能力。三四岁的孩子总是喜欢模仿大人做一些事情,小新总是喜欢学父母洗碗,学父母洗衣服,扫地,总之只要是家务活,小新都愿意去做,而且是当作一件快乐的事情来做,对于一些简单的,能在大人配合下做好的事情,父母都不会横加干涉不让小新去做,外婆有时候会埋怨说小新做又做不好,而且总把家里搞得越来越乱七八糟,但妈妈和外公站在一条战线上,给小新外婆做工作,让她改变这种怕麻烦的思想,渐渐地小新外婆也不再说什么了,小新经常会帮父母扫地,而且扫得非常的干净,至于洗衣服之类的小新也挺感兴趣的。

而在平时的社交活动中,妈妈也会注意培养小新对陌生环境的适应能力,经常创造一些机会,让小新独立的去接触一些陌生人,鼓励小新去和其他的孩子玩耍,碰到有事情发生,一般都静观其变,让小新自己解决。在小新成长的过程中,妈妈始终没有间断过对小新独立性的培养,在妈妈细心地培养下,小新终于养成了独立的习惯。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变成矫健的雄鹰,但要让雏鹰变成雄鹰,就必须让它自己去飞。因此,要想让孩子长大成才,自立于社会,一定要从小就重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提高他们的独立意识与能力。而培养孩子养成独立性需要经过一定的过程,父母必须耐心地培养,孩子才能够成长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

首先,父母应该尊重并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一岁的孩子就有了独立意识的萌芽,他们什么都要来一个“我自己”,自己拿小勺吃饭,自己跌跌撞撞地搬小凳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不仅要独立穿脱衣服、洗脸洗手,而且还要自己洗手绢,洗袜子,自己修理或者制作一些玩具,甚至还想自己上街买东西,自己洗碗。对于孩子正在增长的独立意识,家长一定要予以重视,并支持、鼓励他们:“你只要好好学,一定能做好!”千万不能泼冷水“你还小,干不了!”

同类推荐
  • 当下的力量

    当下的力量

    本书共九章,内容包括:忘记过去才可以活在当下;敞开心扉,接受当下的一切;放下包袱,轻松地活在当下;活在当下,把握现在这一时刻;学会珍惜,善待当下人和当下事等。
  • 有所失必有所得

    有所失必有所得

    人生来有一种占有欲,喜欢“得”而讨厌“失”,其实“失中自有得”,而“得中也有失”。如果把人一生中的获得和失去相加,其结果等于零,也就是说,人自呱呱坠地至生命终结,失去了多少,必然也就得到了多少。
  • 脱颖而出:职场中的生存法则

    脱颖而出:职场中的生存法则

    这绝对是你看过的最实用的职场生存法则秘籍!身在职场不但需要你修炼一身过硬的专业技能,更需要你去发觉、去掌握、去应用各种技巧与策略,从而适应职场中的游戏规则,才能让自己展现才华脱颖而出,轻轻松松地遨游职场,安安稳稳地步步高升,把自己引向成功的彼岸!
  • 读者文摘精粹版3:天使走过人间

    读者文摘精粹版3:天使走过人间

    如果爱一个人,那就爱他的全部,实事求是地照他本来的面目去爱他,而不是脱离实际,希望他这样那样。爱是神奇的,它使得数学法则推动了平衡;两个人分担一个痛苦,会觉得只有半个痛苦;受摧毁死亡,让死之变得空虚;爱为没有意义的事情带来价值,让不快乐的人获得真正的快乐。
  • 守得住,才强大:李嘉诚的14堂人生能量课

    守得住,才强大:李嘉诚的14堂人生能量课

    李嘉诚,一个响彻华人世界的名字——他连续多年稳坐全球华人首富宝座;他经营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他享有顶级地产商和零售商的美誉;他兵不血刃以7亿搏60亿……李嘉诚被美国《商业周刊》誉为“全球最佳企业家”;他统领的“和黄”集团被美国《财富》杂志封为“全球最赚钱公司”。《守得住,才强大》带你一起学习李嘉诚的商业及人生智慧:低起点如何求发展;生意场上如何做事、做人;年轻人怎样制定自己的投资计划;重大生意怎样操作……
热门推荐
  • 红楼梦一场

    红楼梦一场

    一场情事一场梦,一走红楼梦一场。####
  • 绝品狂徒

    绝品狂徒

    为寻救母宝物,韩家大少龙降喧嚣都市,走上了一条荆棘与杀戮并重,迷乱与成长并存之路,且看他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染指天下,成为巅峰强者,睥睨万物,成就一世岁月辉煌
  • 无上武帝

    无上武帝

    落魄乞丐得神秘戒指,从此鱼跃龙门,修炼至尊功法,铸就逆天神话。
  • 爹地妈咪太傻

    爹地妈咪太傻

    “碰!”安泽门被安泽一脚踹开,急匆匆的跑进卧室。看到卧室空无一人,跟在身后的化妆师窘迫的站在门口。安泽冷着脸厉声道“她人呢?去哪了!”“总裁,我,我。。。不知道…”“死丫头!等我找到你,你就完了!”安泽,再见了...王小雅流着眼泪,大步流星的上了火车。“妈咪,你说我爹地是谁啊?”“干嘛,你爹地现在在撒哈拉大沙漠种草莓呢。”“那他什么时候回来啊?”“不知道,可能他不乖老师不让他回来吧。”“肯定是他太笨了,看看你也都知道了。等他回来我一定要好好问问他怎么找了你这个笨妈咪,幸好没遗传给我!”“小兔崽子,不想活了啊!你给我站住!”****************************
  • 《论语》与近代日本

    《论语》与近代日本

    作为一部传统文化典籍,《论语》不仅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就东亚特别是日本文化发展而言,《论语》也是一部不能被遗忘的文献。近代日本的《论语》研究,折射出日本民族自身近代化进程中所遭遇的挑战、做出的抉择。本书从梳理截至近代以前《论语》在日本的流布概况入手,进而选取近代日本中国学界在哲学、历史、文学等人文学科领域的若干研究成果以及近代日本文学创作领域的相关作品,就其源于各自不同的立场、视角、学养以及情感体认而完成的《论语》阐释,尝试做出相对客观的清理与解读。书后并附“近代日本《论语》研究著作目录”,以期为读者的深入阅读与研究,提供有益的帮助。
  • 闺蜜是我的情敌

    闺蜜是我的情敌

    一边是友情,一边是爱情,庞佳慧两边都不想失去,然而爱情和友情都先后的背叛了她......
  • 无限之剧情崩坏

    无限之剧情崩坏

    崩坏所有的剧情,这是凌海的目标什么,鲁鲁修你要死了?这是绝对不可以的。什么,罗恩你要泡赫敏?这是绝对不可以的。什么,佩特拉被一脚踹死了?这是绝对不可以的。反正各种剧情各种被崩坏,该有的剧情被崩坏,不该有的也会被崩坏
  • 风水笔记

    风水笔记

    当时我并不知道,作为一个打酱油稀里糊涂被卷进来的人,这件事情从一开始就不像它表现出的那么简单。所以后来当事情发展到最后阶段,我已经模糊的意识到我们低估了这件事的严重性。在经过一轮蝴蝶效应之后,事情本身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是连整件事的设计者都始料未及的,而更让人恐惧的是,随着事情的改变,整件事的走向已经没有人可以掌控。
  • 刘侍御朝命许停官归

    刘侍御朝命许停官归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雪之爱恋

    雪之爱恋

    在新年的夜晚,下起了雪,雪儿在树下发现了那个被抛弃的孩子,他们变成一家人。一场车祸让他们失去了父母,彼此成为对方的唯一。你猜这样的他们会有什么样的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