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04100000005

第5章 东汉

25年(东汉建武元年)

窦融据河西,行五郡大将军事,辛彤为敦煌太守。(《后汉书·窦融传》)

46年(建武二十二年)

十月,“诏罢诸边郡亭候卒”。敦煌郡所属四部都尉当罢于是年。(《后汉书·光武帝纪》)

冬车师前王、鄯善、焉耆等十八国俱遣子入侍,愿得都护,朝廷还其侍子。会莎车王贤自负矢强,欲并兼西域,攻击诸国,诸国侍子乃留敦煌,诸国乃与敦煌太守裴遵檄,愿留侍子于敦煌,裴遵以状闻,天子许之。(《后汉书·西域莎车传》)

51年(建武二十七年)

“闭玉门以谢西域之质,卑词币以礼匈奴之使”。(《后汉书·臧宫传赞》)

敦煌西北之玉门关当废于是年。

74年(永平十七年)

秋八月丙寅,令武威、酒泉、敦煌及张掖属国系囚右趾己下任兵者,皆一切勿治其罪,诣军营。

冬十一月,遣奉车都尉窦固、驸马都尉耿秉、骑都尉刘张出敦煌昆仑塞,击破白山虏于蒲类海上,遂入车师。初置西域都护,戊己校尉。五船道自此打通。约在本年于冥安县西北新建玉门关。(《后汉书·明帝纪》)

76年(建初元年)

正月,发张掖、酒泉、敦煌三郡及鄯善兵击车师,匈奴遁。三月,耿恭等从车师还敦煌。(《资治通鉴》卷四十五、《后汉书·章帝纪》)

91年(永元三年)

班超遂定西域,因以超为都护,居龟兹。(《后汉书·西域传》)

102年(永元十四年)

八月西域都护班超人玉门关还至洛阳。(《后汉书·班超传》)

107年(永初元年)

西域反叛,以勇(班勇)为军司马,与兄雄俱出敦煌,迎都护及西域甲卒而还。因罢都护,后西域绝无汉吏十余年。(《后汉书·班超传》)

108年(永初二年)

春伊吾卢,柳中屯田吏士,还至敦煌。(《后汉书·梁懂传》)

119年(元初六年)

置西域副校尉居敦煌,部营兵三百人,敦煌太守曹宗遣索班行长史,将千余人屯伊吾,于是车师前王及鄯善王来降。翌年被后部王军就(军就,名也)攻没索班及部众。(《后汉书·西域传》)

123年(延光二年)

敦煌太守张珰上书,陈西域三策(《通鉴》卷五十)以为敦煌宜置校尉,帝纳之。(《后汉书·西域传》)

夏,复以勇为西域长史,将兵五百人出屯柳中。(《后汉书·班超传》)

自建武至于延光,西域三通三绝。(《后汉书·西域传》)

125年(延光四年)

秋,班勇发敦煌、张掖、酒泉六千骑及鄯善、疏勒、车师前部兵,击后部王军就,大破之,首虏八千余人,马畜五万余头。捕得军就及匈奴持节使者,将至索班没处斩之,以报其耻,传首京师。(《后汉书·班超传》)

127年(永建二年)

班勇上请攻焉耆元孟,于是遣敦煌太守张朗将河西四郡兵三千人配勇。因发诸国兵四万余人,分骑为两道击之。元孟俱诛,逆遣使乞降,张朗径入焉耆受降而还。(《后汉书·班超传》)

129年(永建四年)

春,北匈奴呼衍王率兵侵后部,乃令敦煌太守发诸国兵及玉门关候、伊吾司马,合六千三百骑救之。(《后汉书·西域传》)

137年(永和二年)

北匈奴呼衍王侵车师后部,敦煌太守裴岑发郡兵三千北出救之,勒石纪事。(《裴岑碑》)

151年(元嘉元年)

北匈奴呼衍王将三千余骑寇伊吾,遣敦煌太守马达将敦煌、酒泉、张掖属国吏士四千余人救之,出塞至蒲类海,呼衍王闻而引去,汉军无功而还。(《后汉书·西域传》)

自是以后,北匈奴不见于中国史。

153年(永兴元年)

敦煌太守宋亮,立车师后部故王质子卑君为王。(《后汉书·西域传》)

170年(建宁三年)

凉州刺史孟佗遣从事任涉将敦煌兵五百人,与戊己司马曹宽、西域长史张晏、将焉耆、龟兹、车师前后部,合三万余人,讨疏勒,攻桢中城,四十余日不能下,引去。(《后汉书·西域传》)

185年(中平二年)

邰阳县掾王敞等,为邰阳令敦煌人曹全刊碑颂绩。(《曹全碑》)

192年(初平三年)

敦煌大书法家“草圣”张芝卒。(《后汉书·张奂传》)

216年(建安二十一年)

酒泉黄华攻破效谷城,此城遂即废坏。唐代犹存北垣颓基数十步。(P.2005《沙州都督府图经》卷第三)

同类推荐
  • 毛泽东读二十四史

    毛泽东读二十四史

    本书是一部全面介绍毛泽东读二十四史、用二十四史的读书心得。全书讲述了毛泽东研读二十四史的厚今博古,他运用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去批判问现象。他的观点和方法,深刻地贯注在他读史的过程中。翻开这部《二十四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许多册、许多页上都留有他当年阅读时的批画符号和批注文字。《毛泽东读二十四史》是毛泽东留给我们的一份非常珍贵的历史遗产,是一份不可再得的精神财富。学习、研究毛泽东读二十四史的实践和所作的批注和批画,对我们全面认识毛泽东,全面理解毛泽东,全面评价毛泽东,全面继承和发展毛泽东等都是很有益处的。
  • 惊撼世界的100场战争(下)

    惊撼世界的100场战争(下)

    本书对世界历史的真实过程做了纵深的透视,对人类文明的伟大成就做了全面的阐述,它从浩瀚的历史文库中,撷取精华、汇聚经典、分门别类地对历史上曾经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分析介绍,向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年朋友们打开了一扇历史的窗口,让他们穿越时空隧道,在历史的天空中遨游、于探幽寻秘中启迪智慧,启发思考,启示未来。
  • 明末之帝国与文明

    明末之帝国与文明

    穿越黑暗混乱的明末……气候严酷,干旱、洪涝、严寒轮流执掌大地!朝廷腐朽,官僚资本与土豪劣绅不断侵蚀着国家根基!灾民无数,流寇丛生!各路闯王逐渐发迹崛起!建州女真,国运正盛!虎踞关外,静待那“去其枝叶,弱其主干”的丰收之时!邪教群起,妖惑民众,残忍暴虐!在这一片险恶当中,又当如何自处?避世深山,亦或者投靠他人做那鹰犬牛马?还是奋力一搏?!……双系统流:帝国与文明系统+人物抽奖系统!
  • 孟获

    孟获

    简介:一名动物学教授意外地穿越到三国历史上南蛮王孟获身上,之后把古老相传的御兽术和现代动物学的知识相结合,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兽军!其中象骑营、虎豹骑营、野牛骑营、狼营、蟒蛇营……等等,让敌人闻风丧胆,胆颤心惊。凭借强力的兽军,孟获如何逐鹿中原呢?该是北进,还是向西进扩张和强大的罗马帝国较量?南蛮入侵会继续上演?诸葛亮会继续“七擒七纵”?******^_^******书友群:86925332(读者请进)顺带劫个票,冲榜。
  • 穿越千年当老大

    穿越千年当老大

    老大意外穿越到华夏国,阴差阳错发生了一连串让人捧腹大笑的故事,原本只想在扬州逍遥自在一世的他却意外的卷入政治斗争的旋窝,命运一步步将他推上风口浪尖,为了家人、兄弟还有心爱的女人,他最终选择了激流勇进。在社会争相攀附权贵的大背景下,在一幕幕争权夺利的斗争当中,在血雨腥风的战场上,他将怎样把握自己的命运,又将如何演义跨越千年的传说……
热门推荐
  • 中华家训(第三卷)

    中华家训(第三卷)

    本书介绍了中国古代的“齐家”文化源远流长。“家训”、“家诫”一类著作,起源于东汉而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它是当时世族社会教育制度的产物。
  • 四大陆之龙的哀鸣

    四大陆之龙的哀鸣

    许多年前的一场血案,某一族在血案中被灭族。SS年后,一场失败的实验,让陆溟成了个“蚀人”。本该被销毁的“残次品”陆溟得养母相助,带着封印了他记忆的石头,逃出了实验室。他的命运将会如何?他的真实身份到底是什么?尽在《书名》
  • 《热血征途》

    《热血征途》

    时光荏苒,青春逝去。仅以此书来奠基我们年少时的轻狂、叛逆……
  • 帝制的崩溃:辛亥革命百年史话

    帝制的崩溃:辛亥革命百年史话

    见证梁启超这个天才改良派领袖的预言,再现千古封建帝制最后阶段交锋、较量、博弈的悲壮历史!这本由古敏著的《帝制的崩溃(辛亥革命百年史话)》讲述发生在辛亥年间的武昌首义(公元1911年10月10日;宣统三年八月十九日夜),湖北武昌新军的共进会党人熊秉坤打响了武昌首义第一枪,转瞬间“四面军声逼楚歌”,山河为之顿变、乾坤为之颠倒、帝制为之崩溃。
  • 歧命

    歧命

    你信命吗?什么命?富甲一方,万世天命!我信!穷困潦倒,孤苦一生!不信!……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命,我想做的只是让它变得不同
  • 古申论

    古申论

    《古申论:全本〈东莱博议〉今译》主要内容:《博议》在当时传钞者众,辗转沿讹,故虽宋元旧本,误字甚多。今参合明本、元本、文澜阁本及平湖胡氏所藏宋椠本,悉心雠校,无虑数过。第各本讹谬错见,不能定从一本。欲分载异同于逐句之下,又苦文繁,碍于循览。且《博议》非周秦古书之比,字句得失,按文义而可知。故今参校诸本,舍短从长,衷于一是,不复分注,以便观览。其有字义可疑而各本皆同,无从质正,如“苟惟不然”,“惟”疑作“为”,《盗杀伋寿》篇末疑脱误之类,悉仍其旧,不敢臆为窜改,以贻“壮月牡丹“之诮。
  • 契约的爱情

    契约的爱情

    他需要女人,她需要钱,所以他们有了交集!他们说好了,不能有爱,所以他们结婚了!他们说好了,婚后3年,协议离婚,他支付她300万!白纸黑字,契约婚姻!可是明明是说好的,为什么最后一切都不在掌握之中?当她离开的时候,他的心为什么会不舍?
  • 神奇的房间

    神奇的房间

    在公司,柳如是老板,身上随时保持着一股强烈的上位者气势,给人一股难言的压抑之感。有时候,风才也会壮着胆子去与她聊上几句,几次下来他发现自己的胆子似乎也大了不少,而且最令他高兴的是,体内的那股气流越来越壮了。
  • 不弃的守护

    不弃的守护

    回国第一天,就偶遇了两大帅哥,谁知道转校的第一天,就和帅哥们一个班。为女主角们和男主角们的恋爱埋下伏笔。在亲情与爱情中,大家都会有理智的判断吗?.......从小就在一起长大的一对儿姐妹,感情好到甚至不分你我。在六岁那年的家变中,姐妹之情全部挥之不去。再遇见的时候,姐姐变得骄横和傲慢,甚至不近人情;妹妹变得也是骄横和傲慢,不过妹妹的和姐姐的两人诠释这两个词完全是两个概念。姐姐与妹妹爱上同一个人,姐姐做到了完全伤害,而妹妹只有谦让。毕竟哪都是因为那场家变..................
  • 道德经篇章玄颂

    道德经篇章玄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