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94700000054

第54章 老枣树(2)

另一个特殊的部门是供销社。不知他们当中哪一位智者,发现日本进口的化肥袋可以洗净染色当布用,做成衣服软绵绵轻飘飘的。于是很多地方的袋装化肥改做散装卖,省下包装皮发给职工。一时供销社成为热门单位,四面八方的人都来套近乎,以踅摸到一两个化肥袋为荣。只是这种日本化肥袋不好染色,洗两水就掉色。社会上流传这样一首民谣:晋县小干部,身穿哆嗦裤,前看日本产,后看是尿素。

我们家既没人当兵,又跟供销社不沾边,捞不到外快。但是大人孩子衣着有模有样,不失体面。为什么?全靠我爱人一双巧手,为全家拮据的生活“打补丁”。同样是那几丈布票,在她手里就得心应手,就经久耐用,充分表现了她聪明过人之处。应对变化,又全在手与心。首先是布料的选择,因用使材。被面单衣用浅色细布,柔软清爽。秋冬衣服用哔叽、咔叽,都是斜纹布,薄厚不同,必要时用双面咔叽,过春节还用条绒。尽管每尺多花一两角钱,算总账还是物美价廉。二是自己染色。当时外国经济封锁,国内织染技术落后,市场上只有蓝黑灰几种布料,颜色单调。为了孩子穿得鲜艳一些,自己买颜料,煮染出桃红、枣红、柳绿、湖蓝等颜色。再是自己剪裁。街上看到新式样,书上裁。这些都要把学过的几何代数用上。尤其女儿的衣裙,力争新颖美丽,先在白纸上画小样,反复修改,确定后再在报纸上放大样。从小到大,经她的巧手妈妈缝制的衣服,没有重样的。

特别值得称道的,是我爱人打补丁的艺术。孩子好动,上树爬墙,膝盖、肘部、臀部容易磨破,选用适当的碎布,剪成虎头猫脸等图案,对称地补上去,好像是装饰品。衣服上剐了个小口子,缝好,再绣朵花,天衣无缝。使我的小女儿,在那个灰暗色彩为主调的时代,显得花枝招展,好像一个小模特儿。

至今,我箱子底下还保存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几件衣服,阖起眼来,那些大大小小的补丁,好像天上的星星。

黑牡丹

每年芒种过后,母亲都要选一只落窝鸡,十几枚鸡蛋。鸡蛋排在席篓里,母鸡静卧其上,用自己的体温孵育一批新的生命。经过三七二十一天,第一个鸡蛋破裂,露出一团绒毛来,刚出壳的小鸡,蛋壳一样大小,乍接触空气,冷得微微颤抖。母亲心疼地把它抱在怀里,以手轻轻擦干羽毛,放在掌心里欣赏。接着一个个小生命争先恐后地出世,小嘴尖尖,小眼黑黑,小腿火柴棍一样纤细,摇摇晃晃,步履蹒跚,像一团团绒球在地上滚动。慢慢地在母鸡保护下点头觅食,小绒球一天天滚大。

起初雏鸡难分公母,一个月后有的额头上先长肉芽,身后生尾羽,这就是小公鸡。小公鸡发育较快,个儿稍大,渐渐显出强悍,身上的羽毛越来越艳丽;小母鸡则是秃头秃尾,身材略小,本能地跟在小公鸡后面。带小鸡的母鸡变得粗野,不可侵犯,对来犯者扇翅伸喙,毫不客气。小公鸡较早走出卵翼,渐渐成熟,金花冠,一身锦绣,雄赳赳一副英雄气概。学打鸣时,嘶哑而买鸡人手持丈二长竿顶部一个圆网,在养鸡人指点下,紧追几步,像捞鱼一样兜住,回去就变成了闻名遐迩的“魏庄熏鸡”。留下的小母鸡照常生活下去,第二年春天开裆下蛋。母亲攒下鸡蛋换油盐酱醋,换我的学费,“鸡屁股是银行”。

话说到了一九五九年,母亲照例孵了一窝小鸡,可是这批小鸡生不逢时,正赶上人民公社大食堂,人尚无处觅食何况鸡乎。母亲每逢下工回来,捎一筐青草野菜,作为鸡的代食品,人和鸡都腹内空空,勉强活着。这年冬天,县革委派来一个姓黄的驻村干部,食堂里没油水,他开始打鸡的主意。不是时迁偷鸡,而是公开地索要,说养鸡是资本主义尾巴,吃了一只又一只,村里的鸡快被他吃光了。此人姓黄,社员们管他叫“黄鼬”,见了鸡飞狗跳。母亲也害怕“黄鼬”,把鸡们关在家里。一次一只小黑鸡从街门钻出去,被“黄鼬”盯上了,在后面紧追。黑鸡从街门挤进来,随后有人敲门,母亲隔着门缝看是“黄鼬”,镇静了一下,开门论理。刚刚下过小雪,雪地上一行鸡爪子印。“黄鼬”指着鸡爪子印说:“看!一步一个脚印,都是‘个’字,个人主义,就是资本主义。”“黄鼬”进村几个月,村里变得死一样寂静,公鸡不敢打鸣,母鸡不敢咯咯。

母亲的一窝子小母鸡被“黄鼬”“叼”走,只剩下那只黑母鸡,黑缎子一般的羽毛漂亮极了,母亲叫它黑牡丹。害怕最后一只鸡也被“黄鼬”“叼”去,母亲决定把黑牡丹送到邢台,北长街一个堂姐刚刚坐完月子,吃不饱,没有奶水,杀了鸡让她下奶。姐夫磨刀霍霍,伯母抱起黑牡丹一摸,蛋都顶在屁股门上了。鸡受惊吓早产,下了个软蛋,顺便叫堂姐吃了。伯母改变主意,刀下留鸡,让黑牡丹下蛋给孩子吃。黑牡丹大难不死,知恩图报,一天下一个蛋,救了小外甥的命。伯母说这黑牡丹就是孩子的奶妈,捉住孩子两只小手拜拜,认个“老姐”吧。我们那一带认干亲,干爹干妈称“老伯”、“老姐”。姐夫说这小子命大,生下来就地委书记的待遇。当时很多人营养不良,闹浮肿,高级干部每人每月补二斤肉二斤蛋,县级干部补二斤糖二斤豆。

姐夫是城市职工,堂姐是农村户口,生儿随母,一个人口粮三人吃,街道上不长草不长菜,拿什么喂鸡呢?原来姐夫在煤厂上班,天天推着独轮车往各家各户送煤,煤筐里总留下一点煤渣煤面,回家一敲,落在地上,黑牡丹就跑过去,不抬头地啄食,煤成为它的主食,吃进肚里化成蛋。大概煤里面有一定的养分,后来唐山地震,有位工人埋在井下十二天,救上来还活着,全凭在井下以煤充饥。黑牡丹吃煤下蛋,蛋壳的颜色慢慢加重,浅灰、深灰,最后完全变黑,黑得发亮,像晋城砟子。

一九六二年我大学毕业,申请下乡,王永淮县长把我安排在邢台县文化馆。文化馆正在北长街,对门就是堂姐家,经常去看这只神话般的母鸡。眼前的这只黑牡丹与普通鸡没什么不同,更没有居功自傲的样子。北墙根下的鸡窝,垒得很整齐,砖缝抹了白灰,有门有窗,精致得像座小庙。有时碰见黑牡丹卧在里面下蛋,脸憋得通红,眯缝着眼睛,身子微微一动,从窝里走出来,也不像别的母鸡,“个个大、个个大”地宣扬,低头觅食去了。小外甥已经三岁多了,经常与黑牡丹偎在一起,搂抱着亲昵。黑牡丹眼神慈祥,有时还用翅膀扇去小外甥身上的尘土,用喙啄去小外甥身上的饭疙痂,名副其实的“老姐”一样。

熬过三年困难,农民吃饱,城里人不挨饿了,黑牡丹也有饲料了,堂姐甚至拿出点定量里的大米犒劳它,弥补过去的亏待。吃煤少了,黑牡丹的蛋颜色越来越淡,由黑而深灰、浅灰。下了白蛋的第二天,黑牡丹再没有出窝,寿终正寝,无疾而终。小外甥五岁了,从幼儿园回来,哭得泪人一样,此后,两三年内不再吃鸡蛋。墙根下的鸡窝,天天有人打扫,真的像个小庙了。姐夫在里面写了一个牌位,黑牡丹,享年六岁零五个月,来家五年,产蛋一千七百九十九个。

土炕上的梦

现今的青少年,很难想象六七十年前,农村寒冷的滋味,更不会知道农民是如何熬过严冬的。没有天气预报,没有温度计,只能用身体感受外界冷的程度:冷,好冷,冷得受不了,冻死个人。漫长的冬季,村外的雪一冬不化,街上地皮冻出伤口般的裂缝,井台积冰越来越厚。农谚说,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冻破碌碡。碌碡是农民打场用的石磙。

地里没了农活,男人们在村里猫冬。白天靠墙根儿晒太阳,晚上挤在地窨子里讲鬼故事。

寒冬逼得人无处躲无处藏,屋里屋外一样冷,唯一吸引人的是老屋的土炕。呼啸的风撕破窗棂上的麻头纸,掀翻门上的草帘,门后的水缸里结一层冰,做饭时得用擀面杖捣碎。只有土炕保留着一丝暖意,给受冻的孩子一种庇护。土炕连着灶台,做饭时柴火的余热钻进炕里,熏着土坯,缓缓散发出来,传到人体。土炕是中国古老的土暖气,一用就是几千年。一天三顿饭,做了饭也烧了炕,临睡前再专门烧一次炕,身下的土炕暖烘烘热到天明。有一年到舅舅家,表哥订婚传帖,炒菜做饭,灶火一天没断,睡觉时土炕就像烙铁一样,烤得人翻来覆去睡不着,口干舌燥。

灶台与土炕之间有段砖台,一尺多高,放灯碗、火柴什么的,叫灯台。灯台后面的炕头,是屋里最好的位置,来了客人先往炕头上让。上面通常摆一个小炕桌,放上茶壶,烟笸箩。农家说媒、传帖、拜亲等大事,一般都在炕桌上进行。炕尾有板柜,白天摞被褥,被褥高度标志着贫富。我家家底薄,仅有两床被子,表哥来了与我打通脚,一条被子各睡一头。他是汗脚,臭味熏死个人。

炕头是女人一生的舞台。新媳妇进门,先要盘腿坐三天,不抬屁股,一边应付闹房,一边控制内急,所以不进汤水,只吃鸡蛋。之后从炕头到锅头,便是生活的半径。一天到晚在炕上纺线、缝补、纳鞋底,再就是生孩子、坐月子、奶孩子;累了炕头上挣扎,病了炕头上等死,直到两腿一蹬,陈尸炕上,走完一生道路,竖着进来,横着出去。

男人的时间,也有三分之一消磨在炕上。年幼恋母,婚后恋妻,冬天恋被窝。土炕上舒坦,土炕上有做不完的梦。有一次听墙根晒大阳的大老爷儿们说梦,一个说梦见当了县长,一天三顿白馒头,就着油条吃,还泼两碗鸡蛋,吃着一碗看着一碗。边说边吧嗒嘴,哈喇子都流下来了。另一个说做梦梦见当了专员,从咱村到顺德府口,官道上的粪都被俺包圆了,谁也不许抢着拾,拾了一筐又一筐。说到得意时,手都在颤抖着。我儿时土炕上的梦是演戏,当大将,不断变换,手持着兵器,单鞭呼延庆,双枪陆文龙,程咬金三斧破瓦岗,秦怀玉银枪杀四门,五鼠闹东京,六出祁山,杨七郎,八大锤,九江口,十字坡……无非白天看的戏夜里又自演一遍,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忽然一天,乡亲们的梦都破碎了。一九五八年“大跃进”,人民公社决议,拆掉土炕做肥料,支持高产放卫星。民兵挨家挨户抡大锤,砸土炕。老奶奶们像丢了命根子丢了魂儿一样号啕大哭:“俺的娘哎,俺的炕哎,怎么说没就没了,往后过冬俺可靠谁啊,俺那知冷知热的娘哎,俺那冬暖夏凉的土炕哎……”

从此,土炕在农村消失,换成了床、木床、席梦思,但是躺在上面没了土炕的感觉,没了踏实,没了冬暖夏凉,没了奇妙的梦,接不上地气,与大地隔离开了。

原载《中国作家》2013年第6期

同类推荐
  • 雨声不断

    雨声不断

    《雨声不断》散发出一股清肃的正气,饱含着世道人心里的坚硬与柔软、沉重与轻盈、虚伪与真实,语言老道而实在,不矫饰、不夸耀。于寻常处见光亮,从日常里书抒性灵,笔触细腻。内心丰富。《雨声不断》分为真实生活、往事如烟两辑,主要收录了悬崖上的舞蹈、凝望、那人、光头、倚窗而立、面对石头、我身体的伤疤、夜的体验等作品。
  • 紫葡萄绿葡萄

    紫葡萄绿葡萄

    李凌,男,汉族,陕西临潼人,1936年生,笔名野木、荒沙,号风竹斋主。1959年毕业于西安美专中国画系,后在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任教。作品曾多次展出,发表在省、国家级的展览会和报刊杂志上。曾随作品赴新加坡、香港展出,被国、内外许多朋友收藏。出版有连环画《黎园红哨》、《杨贵妃》书画册。
  • 女人心经

    女人心经

    《女人心经》是著名作家、诗人、文艺评论家殷谦所创作的关于女人心灵感悟的随笔集。它是《人经》三部曲的子集,以充满激情的语言阐述人性、情感以及赞颂生命,思索生命的本质。表达了作者对理想追求的乐观和坚定的信念,让我们在优美的文字中体味生命的真实感动。
  • 转机

    转机

    本书是马天宇的首本图文随笔集,是他梳理出来的人生轨迹。本书内容包括工作、生活、旅行等方面,这些片段多少能折射出当下时代的细枝末节。这也是他记录下这些片段的初衷。
  • 幽默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幽默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热门推荐
  • 万古仙朝

    万古仙朝

    一个卑微的人,拥有逆天的命,造就了他一段不朽传奇之路。那一年,诸天神魔陨落,万界崩灭,血染苍穹!那一年,一代仙皇脚踏神魔尸骸,背负苍生转世而来!这一生,他不问前尘,不求来世,只轰轰烈烈,败尽各族英杰,傲世万界神魔!
  • 战族传说系列(八)

    战族传说系列(八)

    “在很久以前,墨门的势力极为强大,可以说非但不在今日十大名门之下,甚至不在风宫之下,在极为遥远的年代,墨门与风宫以及水族就已水火不容,但如今,墨门的势力却大大削弱了,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惊心诀的缘故,惊心诀为墨门带来了一场灾难……
  • 生灵阳鬼总对决

    生灵阳鬼总对决

    他作为通灵人,已经拥有了世间最巨大无比的力量。他可以改变一切,但是,能不能惩恶扬善,他的朋友以最切合实际的要求,是让他不能仅仅凭借超能的力量去消灭邪恶的肉体,因为那样只能以暴制暴,并不能真正拯救死亡的灵魂。他以一个拥有西方神奇力量的超级巨人,然后接受中国古典传统伦理道德,攻心为上,以静制动。当中西合璧的巨人再一次重现世间,他所给予正义的帮助是有如神谕的永恒理念,他给予丑恶的回击不仅仅是消灭,他还在感化,他在传播,他是真正的爱心使者……消灭丑恶是为了弘扬善良和美丽的真谛……
  • 误撞唐僧:狐狸要成精

    误撞唐僧:狐狸要成精

    胡仙,火爆女魔头般的女人,没得到过母爱。当一傲慢女人带着俩拖油瓶上门之后,唯一的父亲也成了假爹。订婚宴上,假爹的女儿肚揣混球出现,胡仙被未婚夫抛弃了,狠踹了渣男一顿,高调的成了弃妇。——下药的夜晚,自食恶果——胡仙:“看你服务不错,姐就给你,目前财产的一半,没零钱,找我五十,还要搭车回家。”唐增:“还是给你五十一吧,看在你陪了我一夜辛苦的份上。”胡仙:“什么意思?你丫的不要太狠了。”一块和五十块,这身价也差太多了吧!唐增:“零钱不够,钢镚给你坐公交,五十挂账。”胡仙看着手里的面值一块钱的钢镚,丫的,五十被框了。——下药的夜晚,唐僧与狐狸精误打误撞——
  • 匆匆流年

    匆匆流年

    她总是会梦到那个似笑非笑的男孩。梦醒,已碎。剩下的,只是叹息。偶尔想起,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只怨往事已随风。
  • 天问九歌

    天问九歌

    (一把剑号十字标,代表的即是死亡。)来无影,去无踪,攀檐墙,走断壁,剑过之,血如柱。这,便是刺客横行的世界。作为一名业成即将出师的太古剑道院弟子,在太古大陆唯一统治阶级太古帝国控制的剑道院内,剑道天才池林以一番激烈批驳太古帝国的言论轰动全国。震怒的皇室、咆哮的院长,一颗新星便要就此夭折么?不,一个神秘出现的人物带领池林走向了一条不同的道路……
  • 婴幼儿菜谱(美食与保健)

    婴幼儿菜谱(美食与保健)

    民以食为天。我们一日三餐的饭菜不仅关系我们的生命,更关系我们的健康。因此,我们不但要吃饱吃好,还要吃出营养、吃出健康、吃出品味,吃出高水平的生活质量。
  • The Way of the World

    The Way of the Worl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LOVE丶多维尔

    LOVE丶多维尔

    在英国的第一学府多维尔学园美少年篮球队里有五名人神共愤的超级无敌帅哥组。冷漠霸道而内心藏着温柔的墨冰、高傲不羁的梅西·罗斯柴尔德,具有英国皇室血统的卡尔·温莎,孤傲冷漠的韩宇澈,温柔和煦的艾瑞克。他们随意动作言语都符合了女生们眼中的白马王子的形象,因此在多维尔学园掀起了一场又一场谣言。多维尔学园篮球队又招人了!身为篮球队核心的他们会亲自挑选学员,谁会成为这一次的幸运儿呢?谁又有机会能与五大帅哥零距离接触呢?星座之间的碰撞是否会产生绝妙的火花呢?一切的一切等着大家揭晓!!!
  • 易经的智慧与应用

    易经的智慧与应用

    《易经》,是一部大智慧的书,博大精深,学问渊薮,是中华民族理性思维的集中体现。德国大哲学家、大数学家莱布尼茨,就是受到了《易经》的启示,破译了二进位制的奥秘,研制成功了手摇计算器——电子计算机的前身。世界上有许多大企业家,如丰田、三星的创始人,都是凭借《易经》的引发与感悟,成就了一番大事业。本书既依据传统的历史文化又结合现代科学理论,揭示出《易经》八卦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创建原理,阐明了伏羲氏结绳记事(实际上是结绳记数,事是无法用绳子记的)的理性思维过程。这种理性思维就孕育了二进位制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又通过符号语言的更替与演化,便产生了人类智慧结晶的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