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94300000002

第2章 朱皇帝的嫉恨

在历代开国帝王中,朱元璋出身要算是最为苦大仇深的了,堪称真正的红五类。从小当过放牛娃,家贫无以自给,入皇觉寺为僧。先做小和尚,后当行脚僧,元末天下大乱,像他这样一个流氓无产阶级,自然投奔农民起义军谋生。当时这些未成势的,到处流窜的反抗官府的义军,其实与贼无异,也打家劫舍,骚扰掳掠的。所以后来他当上皇帝以后,至尊无上,特别忌讳提及他贫寒微贱的过去,和他曾经为僧、为贼的历史。

在这方面,他表现得特别敏感,甚至有点病态的神经质。

《闲中今古录》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杭州教授徐一夔撰写了一份贺表,上呈朱元璋讨好。马屁拍得够响的,其中有“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世作则”等阿谀奉承语句。谁知朱元璋阅后大怒,他说:“‘生’者,僧也,以我尝为僧也,‘光’则无发也,‘则’字音近贼也。”遂下令把教授斩了。这很有点像阿Q,因为头秃,连“光”、连“亮”都在忌讳之列。但阿Q顶多怒目而视,朱元璋却是皇帝,而且是一个暴虐成性,残忍乖戾的独夫,那自然是要杀人的了。

皇甫录的《皇明纪略》里也记载过,他曾经命令状元张信教他的儿子们写字,张信用杜甫诗“舍下笋穿壁”作为临摹字式。朱元璋一见这五个字,莫明其妙地大怒:“堂堂天朝,何讥诮如此?”说话间把这位状元推出去腰斩了。僧人来复上谢恩诗,其中有“金盘苏合来殊域”、“自惭无德颂陶唐”两句,朱元璋阅后发火了,头一句认为“殊”字是“歹”和“朱”二字合起来的,是在咒骂他;后一句认为是讽刺他无德,“虽欲以陶唐颂我而不能也,遂斩之”。这种毫无理性,动辄怪罪下来的文字禁忌,弄得他的臣属害怕得要死,早晨上朝,不知道晚间能不能回家,临离家门,全家泣送,如同死别,谁晓得一句什么话,一件什么事,惹怒这位皇帝而推出五朝门斩首。

这种莫明其妙的“忌讳”是和他本人的文化弱势联系着的,也是历代帝王仇视读书人的一个基本情结。加上朱元璋残暴阴刻,自负偏狭,猜忌疑心,自然对有思想有才能的知识分子,视作心腹之患。虽然他与元军,与其它起义军作战打天下的时候,很注意延揽士人,以为己用。譬如刘基,譬如宋濂,譬如“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高升,譬如“不嗜杀人,故能定天下于一”的唐仲实等等。但江山坐稳,这些读书人和那些恃功自傲的功臣宿将一样,很有碍于他的统治,登基没几年,他就开始收拾了。

虽然没有翔实的统计数字,但可以相信,朱元璋做皇帝后杀的人,绝不比他打江山时杀的人少。“蓝玉案”和“胡惟庸案”就各诛杀了几万口人,便可想而知。在中国历史上,当着皇帝的面拷打臣属,叫做“廷杖”,打死,打伤,打得终身残废者,以朱元璋一朝最厉害;案件株连人数之多,地域之广,造成村墟断炊烟,陇上无行人的杀戮,也以朱元璋一朝最恐怖;刑罚之残暴严酷,灭绝人性,例如“剥皮揎草”,也以朱元璋一朝最为骇人听闻;而宦官之多,特务之众,如东厂西厂,残害百姓,为祸之深,也以朱元璋一朝创最高纪录。

如果说引发朱元璋对开国元勋大开杀戒的藉口,是谋反叛乱,他对知识分子的镇压,就是不能容忍这些读书人对他的“讥讪”,尤其不要碰他的“忌讳”。

《闲中今古录》里还举了一个例子,洪武甲子,朱元璋开科取士,一些功勋大臣不服,认为他轻武重文,朱元璋讲:“世乱则用武,世治则用文。”勋臣们提醒他:“此固然,但此辈善讥讪。”并举了朱元璋的当年的死对头,另一位起义军领袖张士诚的例子告诫他。张原名九四,对儒士相当礼遇的,因嫌九四作名不雅,请教这些儒士,才改为张士诚这个名字的。朱元璋一听,说:“这名字不是很好吗?”哪知道这些勋臣说:“《孟子》里有一句‘士诚小人也’,这根本就是在变着法儿骂他,他不明白罢了!”这正好碰上朱元璋的弱势情结,从此对士人和他们的文字,挑剔找碴,没完没了。

于是,孟夫子在这位皇帝眼里,便掉价了。尤其对“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平民思想,更为不满。哈,老儿居然敢小看皇帝?而我就是皇帝,岂不等于小看朕乎!于是,火了,全祖望的《鲒埼亭集》记载过这段故事:“上(朱元璋)读《孟子》,怪其对君不逊,怒曰:‘使此老在今日宁得免耶?’”正好赶上祭孔,杀气腾腾的他,下令将孟子牌位撤出文庙,认为他无资格配享。

在历代王朝的帝王眼里,孔孟一体,并不加以区别对待的。在儒学体系里,孔夫子是主帅的话,孟夫子则为副帅了。祭孔的时候,孟子的牌位,摆在孔子的旁边,同享三牲四果。虽然孟子老是要教训帝王,不能当昏君,语言有点刺耳,不过出发点还是为了巩固政权,哪怕最糟的昏君,这点道理还是明白的。

在中国历史上,只有朱元璋这出身贫寒的皇帝例外。这位暴君,连“厩有肥肉,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这些告诫君王的话也听不进去。所以,他只祭孔,不尊孟,还曾下过一条惟有他这个没文化的人,才能颁布的荒唐命令,撤销孟老夫子的配享资格,降低这位亚圣的待遇,差一点把孟子的牌位,搬出孔庙。

朱元璋反对孟子的原因,已湮没无考。不知是否当年他要饭时,做游方和尚时,参加打家劫舍的义军时,曾经流落到孟夫子的家乡,并且在此受到过什么屈辱?所以耿耿于怀,一辈子恨孟夫子不已,总是想法收拾才是。

幸而老天帮忙,“时将丁祭,遂命罢配享。明日,司天奏文星暗,上曰:‘殆孟子故耶?’命复之。”否则,孟子在明代可是要走背字的了。全祖望《鲒埼亭集》所记,是当朝洪武二年的事实,倘不确切,谅也不敢造朱皇帝的谣。所以,读书人遇上这样一位怀有嫉恨情结的皇帝,那也就只好认倒霉了。农民皇帝就这么一个报复的死心眼,有什么办法?

宋濂,明初大文人,开国元勋,曾是他的左右手,是他儿子的老师,也说杀就杀,谁求情也不成。他儿子救不了老师,急了。“好,你杀我老师,我杀你儿子!”“砰”地一声,就在他面前跳水自杀。朱元璋急了,“我杀人,干你什么事?”然后迁怒那些官员,下令,穿着朝服跳下水救他儿子的,官升一级;脱了衣服再去救人者,砍头,于是,一批人头落地,他连眼都不眨一下。不过,宋濂算饶了一命,但发配途中,也还是死了。

其实,旧社会的农民对于教书先生,也还是懂得一份尊敬的。那时,家家都供着“天地君亲师”的五字牌位,老师是圣人子弟,是怠慢不得的。但朱元璋,既是农民,更是流氓。有农民的狭隘,无农民的敦厚,有流氓的混账,无流氓的敬畏,因为流氓很容易慑伏于比他力量强大者,但朱元璋已成一国之主,还有什么使他感到忌惮的呢?所以,他要拿孟子开刀。

从古至今,能称为圣人者,只有两位。一是至圣先师孔子,一是亚圣孟子。历代的皇帝都需要借助于孔孟之道,来统治老百姓,所以对这两位圣人恭敬得不得了,供在太庙里,四时八节奉祀。定期还要大规模的祭孔,那场面隆重浩大,庄严肃穆,皇帝都要朝他们两位磕头的,因此,孔子有“百代素王”之称。去过曲阜的游客,都知道孔庙、孔府的规格和北京的紫禁城差不太多的,可见圣人之显赫威风了。孔孟之道受历代统治者的礼遇,就因为儒教有益于他们的统治。与此相反,历来的起义领袖都不大买这孔孟的账,甚至恨得要死的。从新莽到黄巾,从黄巢到张献忠,从李自成到太平天国,都是要诋毁圣人,砸烂文庙,废除儒学,反对祭孔的。这其中,既有否定一切的造反精神,也有这些草莽英雄们个人文化弱势心理所形成的偏激,和痞子式的报复情结。

朱元璋,就是这个矛盾的复合体。他登基为帝,不能不尊儒,可改不掉要饭当和尚时流氓无产者的习性,对圣贤十分反感。所以,他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给圣人制造文字狱的皇帝,说实在的,在中国文化史上,与这位农民革命领袖所做的这件贻笑大方的糗事相媲美的,大概就是四人帮搞过的“批林批孔”了。

但是,农民皇帝的偏执,也着实让人惊怖,虽然洪武二年,他没把孟子的牌位撤出孔庙,但他对这位亚圣,始终耿耿于怀,洪武二十二年,到底下令删改《孟子》一书,去掉三分之一他所不喜欢的内容。诸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诸如:“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诸如:“为民父母行政不免率兽而食人,恶其为民父母也”。在全国范围内取缔《孟子》原书,另出了一本《孟子节文》,颁行天下,成为有史以来的一则笑话奇谈。

这大概可算是没文化的人,办出来的最没文化的事了。真难为他想得出来,这位朱皇帝!

据说,现在全中国只剩下一部这样的奇文了,收藏在北京图书馆,轻易看不到的了。但孟子永远是孟子,光辉依旧;农民皇帝朱元璋所制造的这个荒唐故事,却成了千古笑柄。

但是没有文化的人,有了权势以后,干没文化的事情,难道会因此绝迹吗?那当然不会的,诸如此类的笑话,在历史上,会不断重复出现,而让人哭笑不得的。

同类推荐
  • 释迦牟尼的故事

    释迦牟尼的故事

    《释迦牟尼的故事》是著者张琳和李正荣在参考了大量历史文献的基础上,以全新的视角,从历史、文化和艺术等多方面解析释迦牟尼极富传奇色彩的一生,让读者在探知佛祖内心世界的同时,感悟佛教的博大精深。本书从释迦牟尼的出生、成长、修炼、悟到成佛、思想体系成形、传法旅程,到最后涅?,生动地记述了佛祖极富传奇色彩的一生。
  •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清官能吏的故事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清官能吏的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包括《清官能吏的故事》、《书生才子的故事》、《农夫诙谐的故事》、《工匠谈闻的故事》、《百姓闲聊的故事》、《儿童趣事的故事》、《世俗流言的故事》、《动物王国的故事》、《万物戏说的故事》和《自然传说的故事》等10册内容,精选了古今中外各种幻想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和民间笑话等数百则,是启迪智慧,增长知识,扩大视野的良好读物,也是青少年学习和研究民间故事的最佳版本,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收藏和陈列。
  • 听李敖讲学问

    听李敖讲学问

    李敖大师满腹经纶、学识渊博且著作等身,“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 世事咏叹(读者精品)

    世事咏叹(读者精品)

    我们只有知道一个国家人民生活的乐趣,才会真正了解这个国家,正如我们只有知道一个人怎样利用闲暇时光,才会真正了解这个人一样。只有当一个人歇下他手头不得不干的事情,开始做他所喜欢做的事情时,他的个性才会显露出来。只有当社会与公务的压力消失,金钱、名誉和野心的刺激离去,精神可以随心所欲地游荡之时,我们才会看到一个内在的人,看到他真正的自我。
  • 石头的生命

    石头的生命

    本书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发表的散文数十篇,是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体验。
热门推荐
  • 魔之左手

    魔之左手

    一个靠着父母遗产出租过活的废柴,和一对会烹饪出各种美食的姐妹花,同住在一个屋檐下,这原本应该是小清新言情小说的节奏啊!可是这个废柴具有一个恶魔的左手和穿梭于阴阳界的能力,所以许多麻烦也随之而来……
  • 母爱耀皇宫

    母爱耀皇宫

    本书介绍了顾全大局的赵威后、女中豪杰萧太后、影响三代皇帝的窦太后、被妖魔化的慈禧太后、善良的慈安太后等27位皇太后。
  • 妖孽王爷不良妃

    妖孽王爷不良妃

    一朝穿越,她变成了一个空有倾城之貌的傻子。庶姐和未婚夫联手加害,险些丧命。病鬼王爷强娶亲,刚进门就差点当寡妇。不过没关系,她过她的悠闲日子。为什么这个病鬼越来越让她觉得心疼?算了,谁让她向来正义,那就由她来保护他吧。可是谁能告诉她她的病鬼相公为什么会是只腹黑老狐狸!【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蜜爱百分百:暖妻别想逃

    蜜爱百分百:暖妻别想逃

    染指楚可昕是个意外,但更意外的是,味道还挺好。再见面,她从楚家千金沦为阶下囚,买凶杀父,声名狼藉。他却牵着她的手说,“来,给我生个孩子,我帮你虐渣渣。”楚可昕卷了卷袖子,嫣然一笑,不过一个孩子,这场交易公平的很。可她没瞧见祈爵脸上的坏笑,到最后才发现自己中了他的诡计。“你说的生了孩子就放了我。”“哦,我又说生一个就好?”“你妹的,祈爵,有种你再撞一下试试!”“那就如你所愿。”
  • 白衣莫尘

    白衣莫尘

    正邪不两立,江湖风云迭起,沧桑正道情义邪魔……随笔
  • 第四纪之宅男要崛起

    第四纪之宅男要崛起

    一个混吃等死的宅男,突然被砸的穿越了,他是招惹谁了。这个世界太不讲道理这是要刷新节操下限的节奏
  • 奥世迷踪

    奥世迷踪

    奥丁神创造了萨雅大陆,暴风神伊萨考会有怎样的阴谋?发生在萨雅大陆的两代王者跌荡起伏的传奇经历,带您步入西式奇幻的动人世界!不可不看的经典西版奇幻大戏,近期将有外篇加盟,望多加关注! 本人另一部系列奇幻剧《小丑班尼》同时在各媒体发表,希望大家支持!
  • 仙王劫

    仙王劫

    渺渺仙魂,铸万世功法;千千仙心,成无上仙王。帝位加身,是万世福德,还是千古劫难?别离苦,多情叹,一朝徒梦,身旁是非难辨!真真假假,乱欲迷离双眼;假假真真,王者何须再现。破仙殿,战仙王,斗帝尊,要这乾坤为我而变!
  • 牌仙

    牌仙

    你有罪么?如果你有罪,你认为自己能够逃脱法律的责任吗?你想逃脱吗?那就来赎罪吧?让“牌仙”为你赎罪!说不定有你意想不到的惊喜!“牌仙”规则第一条:为善者诚信,为恶者赎信第二条:……看有人已经开始玩了……李贤和三个伙伴深夜中,坐在一条清净的马路上,四周无人,也无车流穿梭。一张桌子,四个凳子,还有一床牌,四人在那里玩牌……忽然一个伙伴,拿出手机,里面传来一张异常恐怕的照片,他看了之后开始传阅,第一个伙伴说不可怕……第二个伙伴还没看也压制住内心恐惧说不可怕,而李贤还没看,就已经把头转过去,我不敢看果然当第二个伙伴看到之后,尖叫了出来……
  • 魔王盛宠:死神王妃要逆天

    魔王盛宠:死神王妃要逆天

    “江山,和我,你选一个!”“我选你。”“好,你说的,别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