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88800000008

第8章

178当行动结束,行动的激情平息之后,我们能够比较冷静地去体会公正的旁观者的情感。以前我们感兴趣的东西,变得无关紧要,现在我们能够以旁观者的坦率和公正来考察自己的行为。然而,即使在这种场合,判断也很少是十分公正的。我们对自己品质的评价,完全依赖于对自己过去行为的判断。想到自己的罪恶是很不愉快的。因而我们常常故意背过脸去,装作没有看见不利于我们的那些情况。仅仅因为我们羞于和害怕看到自己曾是不义的人,我们就不愿正视自己的行为,甚至固执于不公正的行为。

179这种自我欺骗,这种人类的致命弱点,是人类生活混乱的根源之一。然而,上帝并没有放任我们这种缺陷的泛滥而不管,也不会允许我们总是受到自爱的欺骗。我们对他人行为不断的观察会引导我们建立关于什么事情应该做,什么事情不应该做的一般准则。别人的一个行为让我们毛骨悚然,我们听到周围每个人都表现出相同的憎恶,这就进一步巩固了我们的感觉。我们决意不犯相同的过错,也不使自己成为人们普遍指责的对象。这样,我们就顺理成章地归纳出一条一般的行为准则,即不要让我们自己成为可憎、可鄙或该受惩罚的对象。

180我们最初赞同或责备某些行为,并不是因为经过考察,判断出它们符合或不符合某个一般准则。相反,一般行为准则是根据我们从经验中发现的,是从某种行为被人们所赞同还是反对而形成的。一般准则在某些场合,它们帮助我们判断: 人类行为中有哪些是正义的,又有哪些是不正义的。这似乎误导了一些非常著名的作家,在他们的理论体系中,认为人类判断正确和错误行为,就像法院的法官审理案件一样,即首先考虑某条一般准则,然后再考虑这个行为是否符合这一准则。

181许多人非常尊重自己确立的行为准则,在他们的一生中都据此行事。所以,他们的行为中规中矩,他们几乎从来没有受到重大指责,然而,这些人也许从未感受到其得体的行为背后应有的合宜的情感。一个人得到了另一个人的巨大帮助,由于天性冷淡,他心中可能只有一点点感激之情。然而,他接受过完整的道德教育,他明白,忘恩负义的行为多么惹人讨厌,而知恩图报又显得多么可爱。因此,虽然他的心里并没有任何感恩之情,他仍会努力对自己的恩人表现出感激之情。他会经常拜访他的恩人;他会对恩人十分恭敬;只要他谈到恩人,他一定肃然起敬,一定把他得到的恩惠挂在嘴边。而且,他将不失时机的为过去所受的恩惠做出适当的回报。

182一个妻子有时对她的丈夫没有夫妻之间应有的那种柔情。然而,如果她有较好的道德修养,她会对她丈夫关照体贴,忠诚相待,表现得无可指责,就好像她具有那种柔情一样。这样一个妻子,无疑不是最好的妻子。虽然她认真和迫切地履行自己的各种责任,但是她在许多方面做不到体贴入微,一定会在一些环节上犯错。如果她真正具有妻子应有的感情,就会体贴入微,很少犯错。不过,她虽然不是最好的妻子,也许仍排得上第二。因为,构成大多数人类的是粗劣的黏土,而这种黏土是不可能被塑造成完美的模型的。通过训练、教育和示范,人们会对一般准则留下深刻的印象,能在大部分场合表现得比较得体,这已经算不错了。

183有节操的正直的人和卑劣者之间本质的区别,就在于是否尊重一般准则。正直的人坚定地遵从他所信奉的准则,一生都不会动摇。卑劣者则让人捉摸不定,采取什么行为要看他的心情或兴趣。每个人的心情都很容易发生变化,如果不尊重一般准则,人往往会做出不合理的行为。你的朋友在你正好不愿接待时来拜访你。以你当时的心情,你很可能觉得他来得不是时候。如果你的行为出自你的心情,那么,就算你是想以礼相待,但是你的言谈举止也会显得冷淡和不耐烦。要想做到不失礼,只有尊重礼貌和好客的一般准则才行。你对这些准则的尊重,使得你的举止能够做到大致相当得体,并且不让那些心情变化影响你的行为。

184对一般准则的尊重起初是出于人的天性。人们想象出来的神,被塑造成具有和人一样的情感。一个受到伤害的人,祈求朱庇特为他所受的冤屈作证,他深信这位神会产生义愤,就是最平凡的人目睹不公正的行为时也会产生这种义愤。那个伤害别人的人感到自己成了人类憎恶和愤恨的对象,他认为神也会对他产生憎恶和愤恨。他无法规避这些神,无力抵抗这些神。人们普遍地讲述和相信众神会报答善良和仁慈,惩罚不忠和不义。宗教所引起的恐惧心理对人类的幸福来说太重要了。

185无论我们自己的是非之心是怎样建立起来的,上天赋予我们这种是非之心,是为了指导我们的行为。这种是非之心极具权威,它们是我们行为的最高仲裁者。我们的是非之心决不和我们天性中的其他一些官能和欲望处于同等地位,它们有权限制其他官能和欲望。没有一种其他的官能和欲望可以评判另一种官能和欲望的好坏。爱并不评判恨,恨也并不评判爱。但是,是非之心具有特殊的评判功能,它会裁判我们的其他天性,并给予责备或称赞。

186当造物主创造人时,其本意是给他们以幸福。在我们看来,造物主工作的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幸福,防止不幸。于是,我们在是非之心的驱动下做事情,就是在寻求促进人类幸福的最有效的手段,因此,从这个方面说,我们是在配合造物主,一起促进那个提高我们幸福的计划。相反,如果不理会是非之心,我们就在阻碍我们的幸福,并且表明自己在与造物主为敌。因此,在前一种场合,我们会期待造物主赐予我们特殊的恩惠和奖赏,而在后一种场合,我们害怕造物主会报复和惩罚我们。

187尽管世界万物看起来毫无规律,但是,即使在这样一个世界上,每一种美德也必然会得到适当的奖赏。什么是对诚实、公正和仁慈最恰当的奖赏呢?是我们的信任、尊重和敬爱。当然,一个好人可能被错误地怀疑犯有某种罪行,他很冤枉地遭到人们的憎恶和反感。但是,单个人的单一行为的确容易被人误解,他的所有行为的总特征却不大可能被人误解。一个清白的人可能被人冤枉,被认为做了坏事,然而这种情况很少见。相反,他的一贯清白常常会引诱我们在他真正犯罪之时为他开脱。同样,一个长期以来一直做坏事的人,被作为恶棍记住的人,在他确实无罪的时候也会经常受人怀疑。

188勤劳的恶人辛苦耕种土地,懒惰的好人任由土地荒芜。最终谁应该得到收成呢?哪个人应该挨饿,哪个人应该富裕呢?按照自然规律,事物的进程有利于恶人,然而,人们的天然感情偏向于好人。人类的法律,体现了人类的感情。它会剥夺勤勉的叛国者的生命和财产,用来报答大手大脚但忠诚而热心公益事业的好公民。人,就这样被造物主指引,对物重新进行分配。

189“这符合神的伟大吗?”克莱蒙大主教质问道,“听任他亲手创造的世界混乱不堪;听任恶人总是胜过好人;听任篡位者废黜无辜的君王;听任父亲被忤逆的儿子杀害;听任丈夫被泼悍不忠的妻子打死,这符合神的伟大吗?啊,上帝!如果这就是你,如果这就是我们敬畏崇拜的上帝,我就不再承认你是我的父,是我的保护人,在我悲伤时给我安慰,在我软弱时给我支持,在我忠诚时给我奖赏。你将被看做一个懒惰而古怪的暴君,这个暴君为了自己傲慢的虚荣心而践踏人类的幸福,他之所以创造人类,只是为了把他们作为由他任意摆布的玩物。”

190宗教加强了天生的责任感,因此,人们通常相信深受宗教思想影响的那些人,诚实正直。人们认为,这些人的行为除了受到世俗的约束外,另外还有一种约束。信仰宗教的人行动起来会审慎,因为至尊的神会根据他的实际行动给予评判。因此,人们相信他循规蹈矩和一丝不苟。无论是哪里的宗教,只要那儿没有卑鄙的小集团和宗派搞破坏;无论是哪里的宗教,只要那儿没有人注意琐屑的宗教仪式胜过正义和慈善的行为,只要没有人通过献祭和愚蠢的祈求之后就心安理得地从事欺诈和暴行,那么,世人加倍地信任笃信宗教的人的行为,就毫无疑问是正确的。

191有人说: 我们既不应该因为感激而报答,也不应该因为愤恨而惩罚。我们既不应该保护自己的不能自立的孩子,也不应该赡养自己老弱多病的双亲。所有对具体事物的爱都要从自己的心中扑灭,一种伟大的爱应当取代其他一切爱,那就是对造物主的爱。人们只渴望自己变成造物主所喜欢的人,渴望用造物主的意志来指导自己的全部行动。他们认为,我们不应该因为感恩之情而报答他人,我们不应该因为仁爱之心而帮助他人,我们不应该因为爱国而关注公共事务,也不应该因为博爱而慷慨。我们行为的唯一原则和动机,不应该是内心情感,而是造物主赋予我们的责任感。但实际上,基督教并不支持这种说法,它的教义中并没有说,责任感应当是我们行动的唯一原则。

192如果一个受惠者,对施恩者本人没有丝毫的感激之情,他之所以报答那些帮助,仅仅是出于冷冰冰的责任感,那么,施恩者会认为他自己并没得到回报。一个丈夫如果发现他妻子温驯,仅仅是因为她顾虑到她身为人妻的身份义务,那他对最温驯的妻子也会有所不满。一个儿子即使竭尽孝道,然而,如果他缺乏对父母的感激和敬意,他的父母会抱怨他的不近人情。如果一个父亲,虽然机械地履行了父亲的所有义务,不过,却丝毫没有表现出对儿子的慈爱,他儿子也不可能对这样一个父亲满意。

193在什么时候,我们的行动应该完全听命于责任感,或完全出自对一般准则的尊重?在什么时候,其他的感情应该对我们的行动产生主要的影响?应该这样认为,慈爱的感情可以和责任感一起发生作用。我们做出的优雅可敬的行为,最好一方面出自那些慈爱的情感本身,另一方面,也出自对一般行为准则的尊重。但是,我们施加惩罚时,更多的是由于施加惩罚符合一般行为准则,而不是出于任何强烈的报复意向。

194看到责任感被用来约束、减少那些慈爱的感情,而不是被用来激励、增加它们,以免我们做得太过分,令人觉得不愉快。我们会高兴地看到,一个父亲不得不抑制他对子女的溺爱,一个朋友不得不限制他自己天生的慷慨大方,一个受惠者不得不约束他自己心中的感激。

195没有什么比一个这样的行为更为优雅了: 他对自己受到的重大伤害感到怨恨,是因为他觉得它们应受怨恨,觉得它们是怨恨的适当对象,而不是因为他自己的不愉快的激情。他像一位公正的法官,在决定那个恶行应该受到怎样的惩罚时,他只依从于一般的规则。他在实施规则时,不让自己曾经承受的痛苦干扰自己,反而同情犯人的痛苦。即使在愤怒中,他也不会忘了慈悲,他以温和的方式实施那规则,尽可能地给犯人仁慈和轻判。

196吝啬鬼和节俭勤勉的人之间的差别就在这里: 前者焦虑不安地关心财物,而且仅仅是为了那些财物;后者也很注意财物,不过,那只是由他的行为准则所决定的。一个唯利是图的商人,整天焦虑不安或不停盘算,只是为了赚取或节省一个先令,他就是一个吝啬鬼,一个庸俗的人。节俭勤勉的人不同,他的经济境况也许使他必须极端节省,非常勤勉。但是,每一次的节省与勤勉,不是由于对利润的考虑,而是出于他必须这样行事的一般行为准则。

197一个人不去追求能促进私人利益的重要目标,就显得志气卑劣。我们瞧不起一个对征服或保卫领地一点儿也不焦急的君主。一个没有官职的绅士,在他可以不用卑劣的手段去获得一个比较重要的官职时不尽力而为,我们几乎不会对他表示尊重。一个国会议员,如果对他自己的选举一点也不热心,会被他的朋友们视为不值得依恋而予以抛弃。甚至一个商人不去力争获得丰厚的利润,也会被他的邻居们看成是一个胆怯的家伙。勇气和热忱就是有事业心的人和无所作为的人之间的差别。

198有关私人利益的重大目标——它们的得或失会极大地改变一个人的地位,成为被称作雄心的热情的对象。这种雄心如果不超过谨慎和正义的范围,就会受到众人广泛的钦佩。即使是不正义的和过分的雄心,有时也具有诡异的伟大特征,令人为之倾倒。人们崇拜英雄、征服者和政治家,因为他们的行动计划虽然不正义,但是非常有胆略。一个吝啬鬼对于半便士的狂热,不一定少于一个野心家征服一个王国的狂热,贪婪和雄心的差别仅仅在于它们的目标是否伟大。但人们就是不会钦佩一个吝啬鬼。

199几乎所有有关美德的一般准则,都含糊不清,允许有很多例外。感激或许是最精确、最少例外的一般准则。感激意味着,我们得到多少帮助,我们就应当给出多少报答,如果有可能,还应当给出更多的回报。这似乎非常清楚,几乎不会有例外。然而,如果在你生病时有人照顾了你,你是不是应当在他生病时照顾他?假如你去照顾他,那么你应该照顾他到什么时候?是不是一定要和他照顾你的时间相同?作为回报,是否要照顾他更长的时间,那么应当长多少呢?当你贫困时,如果你的朋友借钱给你,你是不是应当在他贫困时借钱给他?你该借多少钱给他呢?借给他多久?显然,一般准则不可能在一切情况下都能对这些问题给予精确的回答。

200但是,有一种美德,一般准则非常确切地规定它要求做出的行为,这种美德就是正义。正义准则规定得极为精确,没有例外和修改的余地。如果我欠某人十镑钱,正义要求我,在约定的时候,或是在他要求归还这笔钱的时候,如数归还。我应当做什么,我应当做多少,我应当在什么时候和什么地方做,所有行为的性质和细节,都已被规定和明确。过于固执地信奉有关谨慎或慷慨的一般准则可能是笨拙的和呆板的,但是,忠实地遵循正义准则却没有什么迂腐可言。相反,正义准则应当得到最神圣的尊重。

201在实践其他美德时,引领我们如何行为的,与其说是对这些准则的尊重,不如说是希望行为合宜的想法,是对某一行为习惯的爱好。我们应当更多地考虑这一准则所要达到的目的和旨趣,而不是准则本身。但是,关于正义,却不是这样。正义准则精确明白。只有完整坚持正义规则的人,只有固执遵照正义规则的人,才是值得钦佩、可以信赖的人。

同类推荐
  • 鬼谷子全书(第六卷)

    鬼谷子全书(第六卷)

    《鬼谷子》作为一部谋略学的巨著,一直为中国古代军事家、政治家和外交家所研读,在今天,它的思想精髓仍被广泛应用于内政、外交、军事、商务及公关等领域,为当代政界、商界等领域人士所追捧的智慧法宝。
  • 墨子学院:墨子的兼爱非攻

    墨子学院:墨子的兼爱非攻

    本书主要以《墨子》为基础,以浅显的道理,朴实的语言,去阐述墨子话语中所蕴含的深刻哲学,对于现代人生活有着重大的启示,学习墨子那种勤奋好学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学习墨子那种兴万民之利,除天下之害的精神。对我们提升自己的做人之道,大有裨益!战国初期伟大的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同时,他也是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重要开拓者之一。他比较自觉地、大量地运用了逻辑推论的方法,以建立或论证自己的政治、伦理思想。
  • 叔本华的顿悟口诀

    叔本华的顿悟口诀

    本书是一本叔本华人生智慧的精粹集。编译者赵华民从叔本华的所有著作中,精挑细选翻译出了最有价值的214句话。包括如何磨练意志力、如何洞悉生活本质、如何与别人相处、如何锤炼强大的心智、如何获得人生幸福等八大板块。这八大板块基本囊括了叔本华智慧的精髓所在,对帮助年轻人洞见人生本质、找到生存的意义和目标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每一板块中的内容都紧扣主题,阐述了生活中做人做事的哲理,行文深入浅出,绝不艰深晦涩,适合普通大众阅读。
  • 菜根谭(中华国学经典)

    菜根谭(中华国学经典)

    从《菜根谭》中体现出的有时孤高无为、有时又乐观进取的思想中,可以看出作者激烈的内心冲突。古人云:性定菜根香。静心沉玩,乃得其旨。读《菜根谭》,思人间事,常常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样一本囊括了中国几千年处世智慧的经典文献,自它一问世,便经久不衰,流传至今。其旺盛的生命力就在于人人都可以在其中汲取有用的智慧,成功者读它,失意者读它,孤傲者读它,平凡者读它,生意人读它,居官者读它,就连僧舍道观、骚人墨客也莫不悉心研习。
  • 庄子全书

    庄子全书

    本书除了介绍《庄子》原文中的一些经典寓言故事,还列举了古今中外很多富有借鉴意义的小故事或人生实例,几乎涵盖了职场、营销、教育、友情、爱情、婚姻、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等方方面面,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可读性,让您在轻松中获得智慧,愉悦中体味哲理!
热门推荐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重生之出嫁从夫

    重生之出嫁从夫

    穿越加重生,世界上还有比她更悲剧的人吗?难道是她上辈子公主的位置坐太久了?连老天爷都看不过眼了。过来几天就嫁人,我去,这闪婚的速度快的让她脑子没反应过来啊。幸好嫁的人是她前世的驸马爷,可是……为毛自己上辈子的这位驸马爷不记得自己啊?这辈子,驸马爷冯绍明不叫冯绍明,叫陈明兴,追求者一号提督大人张绍明不叫张绍明,叫冯绍明,这辈子,二号追求者冷面杀手冷少天不叫冷少天叫端木剑。天啊,这到底是嘛的一回事儿啊。凌西秀仰天长叹。(已有完结文:豪门暖妻,小高人品保证,绝对不dg,收藏,点击,推荐,支持重生之出嫁从夫。)
  • 姐姐你属袋鼠的吗

    姐姐你属袋鼠的吗

    “姐姐,你属袋鼠的吗?”你是老大你说了算,别说属袋鼠了,树袋熊我也乐意。ToT这是一篇逗逼向千我文,不定期更新。
  • 半生浮华不及光阴一寸

    半生浮华不及光阴一寸

    满地猩红,流火暗涌。“东方!倘若这世间万物,皆负我而去!倘若这天地法则,也容我不得!倘若这三生石畔,宿命轮回……悲欢笑泪,是否会将我心中的你遗忘?”不!宁沉睡,不轮回!若众生的怒火承载于你,我必屠尽天下,颠覆苍生!变强!变强!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苍生,都明白我意;要将所有,都践踏在脚下!而你,纵然山无棱角,天地归一,你不会有机会逃离!纵然折断羽翼,禁锢于林,也休想离我而去!岁月里,遗留的痕迹,举剑苍茫红尘俱寂……你说,在那世界之巅伫立,还有没有人生若只如初见,宁负年华不负君?
  • 性格影响女人的幸福

    性格影响女人的幸福

    法国作家让·吉罗杜说过这样的一段话:从我们的幼年开始,每个人身上就编织了一件无形的外衣,它渗透于我们吃饭、走路以及待人接物的方式之中。这件外衣就是我们的性格。
  • 孤城阴风之符怨

    孤城阴风之符怨

    恐怖再现,夜半歌声,鼓楼魅影,嗜血狂魔,神仙鬼怪,刺激你的神经,挑战你的胆量,孤城阴风,与你不见不散!
  • 鲁迅文选

    鲁迅文选

    鲁迅先生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是崇高的,他的文章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深刻的思想洞察力和锐利的社会批判力。这本《鲁迅文选》是“经典纸阅读”系列丛书之一部,收录了鲁迅先生美文、随笔、杂论、文论等作品六十余篇。编排上精要突出,脉络清晰,对于读者了解鲁迅先生的作文和为人大有助益。
  • 低调男神D低调love

    低调男神D低调love

    她,性格古怪,心情好就开怀大笑,心情不好,冷死人。她,以自己的实力来证明自己并不是一无是处的小姐。。。片段一:走着走着,就散了,回忆都淡了;看着看着,就累了,星光也暗了;听着听着,就醒了,开始埋怨了;回头发现,你不见了,忽然我乱了。。。。。片段二:狼是很专情的动物,它一生只爱一个伴侣,就算爱的那一方死了,它也只会孤独终老。。。。。片段三:不同的城市,相似的你我;如有雷同,实属巧合。因对号入座造成的肝肠寸断,需自行承受。。。。。。。。。。
  • 无限穿越之纵横天下

    无限穿越之纵横天下

    第一次作品...希望有好的评价..各位大大希望多多捧场!!!!!!
  • 特种武神

    特种武神

    特种兵转生到神秘之界。上世为人雄,这次当为神之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