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88800000005

第5章

102人天生具有一种对社会的热爱,希望人类保持团结。对他来说,有秩序的、繁荣兴盛的社会状况是令人愉快的。相反,他厌恶一个混乱不堪、毫无秩序的社会。他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利益与社会的繁荣息息相关,他的幸福或者身家性命,都有赖于这个社会的秩序和繁荣能否保持。因此,这些原因使他对有损于社会的事情怀着一种憎恨之情,并且愿意阻止这样的事情发生。违背正义的行为必然有损于这个社会。所以,每一种违背正义的行为的出现都使他感到惊恐不安,他会尽力去阻止这种行为的进一步发展。如果不能用温和的手段去制止它,他就必定要采用暴力来压制它。因此,人们时常赞成严格执行正义法则,甚至赞成用死刑来惩罚那些违反正义法则的人。

103一个哨兵在他值班时睡大觉,依据军法被处死,因为这种疏忽可能使整个军队遭到危险。当对个体的保护与大众的安全发生矛盾时,最为公正的选择往往偏重大众。这种严厉的惩罚似乎正确而合适。然而,这种惩罚无论怎样必要,总显得过分严厉。这个罪行是如此之小,而惩罚是如此之重,以致我们内心要经过挣扎,才会接受这个事实。虽然这样的疏忽确实应受到责备,然而这个罪行并不会激起强烈的愤恨,以至于我们一定要实行可怕的报复。一个仁慈的人必须使自己冷静下来,做出努力,运用自己的坚定意志和决心,才能亲自实行或者赞同别人实行这种惩罚。

104在这个世界上,孤儿寡母经常受到欺凌而无人对此加以惩罚。我们认为,我们不能没有一个公正的神,神以后会为他们主持公道。因此,在任何一种宗教和世人见过的任何一种迷信中,都有地狱和天堂,地狱是惩罚邪恶者的地方,天堂是报答正义者的地方。

105某一行为,不管是受到赞扬还是责备,这赞扬或责备,主要是针对三个方面,第一是针对这个行为人的内心动机或感情的;第二是针对这种感情所引发的身体外在的行为或动作的;第三是针对这个行为所实际产生的,可能好可能坏的后果的。这三个不同的方面共同构成这一行为的本质和状况,它们就是我们判断这一行为归属于哪一种品质的基础。

106一个射杀鸟的人和一个射杀人的人,都做了同样的动作,都要扣动一支枪的扳机。所以,身体的行为或动作不能成为赞扬或责备的根据。而某一行为所实际产生的后果,比身体的动作更与赞扬或责备无关。因为后果并不取决于行为者,而是取决于运气。因此,一切赞扬或责备,似乎最终取决于该行为的内心的意图或感情,取决于该行为的意图或感情合宜与否。

107但是,当我们进入个别具体的情况时,我们发现,某一行为产生的实际后果,对我们认定行为的功劳或过失的情感,仍然具有非常巨大的影响,并且几乎总是加强或减弱我们的感受。仔细考察一下就会发现,在具体情况下,我们的情感很少完全赞同这一点: 一切赞扬或责备,最终只取决于该行为的内心的意图或感情。

108在被一块石头碰痛的一瞬间,我们会对它发怒,小孩会摔打它,狗会对它狂叫,脾气暴躁的人会咒骂它。没有生命的东西好像也会引起感激和愤恨这两种激情。但是,我们稍微想一下,就会修正这种感情,并且很快就会意识到,我们向一个没感觉的东西发泄报复只是白费力气。因为它感觉不到快乐和痛苦,我们的愤恨并不会得到满足。

109我们对长期居住过的房屋、对长期享受其绿荫的大树,都怀有尊敬的心情,好像它们是我们的恩人似的。房屋的腐朽、大树的毁灭虽然都不会使我们蒙受损失,但是会使我们忧郁、不愉快。古代迷信的创始者想象出林中仙女和护家神,即树木和房屋的精灵,可能就是源于对它们怀有敬畏之情。因为,如果它们没有生命,这种对房屋和树木的感情似乎就是不合情理的。

110动物比没有生命的东西更适合成为感激和愤恨的对象。我们习惯于惩罚咬了人的狗和用角顶伤人的牛。如果它们致人死亡,那么只有杀死它们才能让民众和死者的亲属满意。杀死他们不仅是为了保护其他人的安全,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有为死者报仇的意思。相反,对主人们有卓著贡献的那些动物,主人们会对它们充满感激。《土耳其间谍》中的那个军官刺死了那匹曾驮着他横越海峡的马,只因害怕它今后会用同样的壮举使别人名扬四海,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残忍举动。

111但是动物仍然不是感激和愤恨的完美的对象。那些感激和愤恨之情依然感到: 要使自己完全满足,还缺少某些东西。我们对某个人表达感激之情,不仅是想让他感到快乐,而且是想让他明白他是由于自己过去的善行而获得这个报答,使他享受于这个善行,使他相信我们是值得他帮助的。在我们的恩人身上,最使我们高兴的是,我们发现,他和我们之间情感上的一致: 我们的恩人看重我们,像我们自己一样。

112相反,愤恨之情的目的,与其说是使我们的敌人感到痛苦,不如说是使他们认识到,他们的痛苦与他们过去的所作所为有关,从而让他因为过去的那种行为感到后悔,使他知道他不应该那样对待我们。伤害和侮辱我们的人使我们愤怒,其主要原因是他对我们的轻视。他认为,为了他的方便或一时高兴,可以随时让别人作出牺牲。敌人这种粗暴的傲慢自大,往往比我们实际遭受的伤害更让我们愤怒。我们报复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让他重新尊重别人,要让他察觉到对我们的义务,要让他了解到他过去所犯的错误。

113任何东西必须具备如下三个不同方面的条件,才能够成为适当的感激对象或愤恨对象。首先,它必须是感激或愤恨的原因。其次,它必须有能力感觉到感激或愤恨的情感。最后,它不仅产生了那些情感,而且必须是按照自己的意愿产生出这些情感的。

114无论某个人的意愿是怎样的合宜和善良,或者是怎样的不合宜和恶毒,然而,如果它们未能产生自己的效果,那么,在前一场合,他的功劳似乎并不完美,在后一场合,他的过错也不齐全。这种不规则的感情变化,公正的旁观者能感觉得到。

115每一次有人想帮助我们,却没有帮上我们时,我们总是这么说: 我们对努力想帮助我们的人,以及对事实上帮了我们的人,抱有同样的感激之情。但是,犹如对待其他体面漂亮的说法一样,对这种说法,必须打些折扣,才能充分理解其真意。

116一个由于遭到朝廷大臣的妒忌,而未能在同祖国的敌人作战中取得巨大胜利的将军,事后一直悔恨战机的丧失。他的悔恨并不只是为了国家,而是痛惜未能完成一个将为自己品格增辉的行动。这个将军也许想,只要准许他继续干下去,成功是毫无疑问的。但这个想法哪怕正当,也不能让他满意,同样也不能让别人满意——他毕竟未能完成自己的计划和谋略。虽然他或许会因为一个伟大的作战计划而得到嘉许,但是他仍然少了完成一个伟大行动的功劳。

117恺撒和亚历山大是两位著名的伟人。我们相信很多人的才能比恺撒和亚历山大还要高,如果得到同样的条件,他们或许会取得更伟大的成绩。然而,他们并没有得到多少惊叹和赞美。与之相对的是,在任何时代和国家里,人们都会给予这两位英雄以惊叹和钦佩。我们可能会赞赏那些人,但是他们毕竟缺少伟大的事功,也就少了让我们目眩神迷的光辉。即使拥有卓越的品德和才干,还是不能同卓越的事功相比较。

118君主在惩治叛逆罪时,最让他愤恨的是,叛逆者直接针对他本人,所以,他是在发泄自己的愤恨。而君主在处治其他罪行时,让他愤恨的是,这些罪行危害了自己的臣民,他的愤恨只是由于同情、体谅别人的愤恨而产生的。因此,在前一种场合,他是为了自己而处罚罪犯,那么他所作的判决很容易偏向严厉和残暴。哪怕面对着较轻的叛逆罪,他也会勃然大怒。在许多国家,一次阴谋叛逆的会谈,甚至只是一种叛逆的意图,虽然没有任何实际的行动,但是那些人受到的惩罚同犯下实际的叛逆罪是一样的。至于其他一切罪行,如果只是有所图谋而没有实行,则根本不会受到什么惩罚,更谈不上从重处罚。

119我们对给我们带来好消息的人会产生感激之情。一时之间,我们把他们看成是我们好运的根源,仿佛是他们造成了这一结果,实际上他们只是告诉了我们这个好消息而已。最早给我们传达好消息的人自然受到我们的欢迎和感激: 我们热情诚挚地拥抱他,甚至高兴地给他报答,好像他帮助了我们那样。根据各个朝廷的惯例,只要一个官员送来了捷报,他就有资格获得引人注目的提拔,因而在外作战的将军总是让他最宠信的人去传递胜利的消息。

120有一类疏忽,虽然没有对任何人造成损害,似乎也应该受到惩罚。如果某个人事先没有警告可能通过的行人,就把一块大石头越过墙头抛在马路上,而自己并不在意那块石头可能落在什么地方,他无疑应该受到惩罚。即使它没有造成什么危害,一个忠于职守的警察也将处罚这种荒唐的行为。那个干出这种坏事的人藐视别人的幸福和安全。他的行为实际属于对别人的侵害。他使旁人面临着危险,显然,他没有正确对待其他的社会成员。而必须尊重其他的社会成员正是正义的基础。因此,在法律上,严重的疏忽几乎和恶毒的图谋相等。

121根据阿奎利亚的法律,一个未能驾驭一匹突然受惊的马,而恰好踩倒了邻居的奴隶的人,必须赔偿损失。当发生这种意外时,我们往往认为他不应该骑这样一匹马,并且认为他试图骑这匹马是不可原谅的轻率之举。虽然,如果没有这一偶然事故,我们非但不会这样想,而且会认为他拒绝骑这匹马是胆怯懦弱的表现。那个因为这种意外事件而偶然伤害了别人的人,他自己也感到自己的过失应该受到责罚。他自然地奔向受难者,向他表示关切,并以各种方式赔礼认错。如果他讲道理,就必定想赔偿这个损失,并且尽其所能来缓解受害者的强烈愤怒。

122人们都同意这一则格言: 由于行为者无法决定行为的结果,所以,我们对于某个行为的功与过或合宜与否进行判断时,行为的结果不应该影响判断。但是,当我们自己牵涉在内时,我们却发现,我们自己的感情实际上很难完全符合这一公正的格言。行为的后果是好是坏,不仅影响我们对行为作何评价,而且几乎总是强烈地激起我们的感激或愤恨之情,以及对动机的功过判断。

123在造物主看来,只有实际的犯罪,以及直接使我们产生恐惧的企图犯罪的行为,才应该理所当然地接受人们的惩罚与愤恨。根据冷静的理性分析,人类行为被评判为功劳还是过失,主要依赖于行为者心里的感觉、意图与情感。但上帝没有把审判这些感觉、意图与情感的权限交给人类,这种权限只保留给他自己永远不会误判的法庭。所以,人类在今生只应当为他们的行为而受罚,绝不应当为他们的动机和打算而受到惩罚,这是个必要的正义原则。

124人,天生就要有所行为,天生就要尽力促进自己和别人的幸福。他必定不满足于消极的善行,也不满足于内心良好的希望。造物主教导他: 为了达到他的目的,要全力以赴,除非他已经成功,否则他自己和别人都不会觉得完全满意,也都不会给予他最高的赞扬。造物主使他明白: 缺乏善行的良好意愿,不能激起世人甚至他自己的高度的赞扬。没有完成一次重要行为的人,即使他或许只是因为缺少机会,也没有资格得到很大的报答。我们就算拒绝赞扬他,也不会遭到非议。我们还可以质问他: 你干了些什么呢?你做出了什么实实在在的贡献当得起这么大的回报呢?

125在古代未开化的人的传说中,有一些已经被奉献给神的圣地,只是在庄重和必要的场合才准予踩踏。而且,即使出于无知而违反规定的人,从践踏圣地那一刻起,就成了一个必须赎罪的人。在他完全赎罪之前,他将遭到神的报复。所以,同样的,每个无辜者的幸福,都被造物主指定为属于他个人的神圣禁地,四周被围起来不准其他任何人接近,不可以被莫名其妙地践踏,甚至不可以被不知不觉地侵害。一个仁慈的人,在疏忽中意外地造成了别人的死亡,虽然没有犯罪,他还是感到自己是一个赎罪者。

126一个人,无意中犯下了他不想触犯的罪行,或没有完成他有心要做的好事,上帝看在眼里,既不会让他的清白无辜得不到一点慰借,也不会让他的美德完全得不到奖赏。这时,那个人会呼唤一条正确而又公平的格言,即我们应得的尊敬不应该因为我们无法左右的行为结果而减少。他聚集起他的心灵中所有高尚的情感与坚定的意志,不理会旁观者现在怎么看他。他认为旁观者如果是公平正直的,就会知道应该怎么看他。

127我们评判自己的感情和行为的起点,是我们以他人的立场来看待自己的行为。可以这样说,除非我们离开自己的身体,并以一定的距离来看待自己的情感和动机,否则我们就不可能对它们做出全面的审查,也不可能对它们进行评判。因此,无论我们对自己的情感和动机会做出什么判断,都应该会参照他人对我们的判断。我们努力像公正而无偏见的旁观者可能做的那样来考察自己的行为。如果我们经过设身处地的考虑,完全理解自己的情感和动机,对想象中的公正的法官的赞成抱有同感,我们就会对自己的行为表示赞同。如果不是这样,我们就会体谅法官的不满,并且责备自己的这种行为。

128假如真有一个人在没有与人交往的情况下,在某个与世隔绝的地方长大成人,那么,就像他不可能想到自己面貌的美或丑一样,他也不可能想到自己心灵的美或丑。所有这些都是他不能轻易弄清楚的,他没有镜子。当这个人进入人类社会之后,他马上就得到了他以前没有的镜子。同他相处的那些人的表情和行为就是这面镜子。无论他们赞同还是不赞同他的情感,总会体现出来。正是在这里,他第一次观察到自己感情的合宜与不合宜,观察到自己心灵的美和丑。

同类推荐
  • 曾国藩冰鉴(第七卷)

    曾国藩冰鉴(第七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弗洛姆:有爱才有幸福

    弗洛姆:有爱才有幸福

    本书是新世界出版社本年度之末隆重推出的“思想大师谈人生系列”其一。丛书第一批共四本,主要是听现代西方的思想大师讲人生哲理。本书请弗洛姆出场,宣讲他“有爱才有幸福”的人生哲理,本书是领悟人类情感、获得最优心理的必读书。弗洛姆是现代思想中的“情爱大师”。他对现代人的研究和批判,对现代人心理状况的准确诊断,被称为“综合了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学说”,使他成为现代心理学领域最权威的典范。他提出爱是一门实践的艺术,呼吁只有用爱才能拯救人类,使他成为美国最著名、最受欢迎的心理学家。
  • 孟子全书

    孟子全书

    孟子被誉为亚圣是有一定道理的,他将孔子的思想发扬光大,构建了完整的体系,并有许多重要的思想创见。其著作《孟子》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之一,也是现代人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许多激励人心、流传千古的至理名言亦源于《孟子》。古代学问大家韩愈有言:“求观圣人之道,必自孟子始。”当代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也说:“三十岁后,我做人处世全靠孟子。”可见,不学习《孟子》将会蒙受无以弥补的损失。
  • 素书全鉴

    素书全鉴

    关于《素书》有一个很有名的故事:曾刺杀秦始皇的张良,逃亡到下邳时遇到一位老人,这位老人故意把鞋子丢到桥下,让张良捡起并替他穿上,认定“孺子可教”后传他一卷书,告之“读书则为王者师”。这位老人即黄石公,这卷书即《素书》。《素书》分原始、正道、求人之志、本德宗道、遵义、安礼六章,共一百三十二句。虽只一千三百六十字,但字字珠玑,句句名言,在精准地认识世道、把握人性的基础上,对人生谋略给出了高屋建瓴的指点。本书对《素书》全书按原典进行了解译,并结合现实予以进一步的解读。
  • 老子智慧讲座

    老子智慧讲座

    本书介绍了在中国古典哲学的理论体系中,《道德经》占据了十分特殊的位置,老子提出许多重要的哲学思想,它是中国古典哲学这个体系的基础。
热门推荐
  • 左翼冰神

    左翼冰神

    来自血炼狱的杀手身世却疑案重重,直到他找到自己真正的身世后且看他如何带领自己的组织走上世界巅峰,演绎出一片精彩人生!
  • 飘零雪

    飘零雪

    她,是临雪国高贵的公主,却受尽冷落与嘲讽他,是器宇轩昂,灵力无边的阴月皇朝的皇子从小零雪便深深地迷恋着她的七夜哥哥,可是宿命的安排,七夜的冷漠,将她一步一步推进绝望的深渊姐姐的从中作梗,七夜的冷酷绝情,使她的心慢慢封闭结晶。。。忽有一日,命运的轮盘再次转动,绝情的人回心转意可换来的是已经凋零的心。。。。
  • 班主任工作与班级管理艺术

    班主任工作与班级管理艺术

    班主任是一个平凡而普通的岗位,但他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所起的作用是未可限量的。正如2006年8月教育部下达的《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计划》中所指出的:“中小学班主任是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沟通家长和社区的桥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
  • 寻我记

    寻我记

    一个从雪族而出的少年,一个失去记忆与修为的修士。看小小少年如何寻记忆,立九州,战强敌,探寻那遥不可及的真我!
  • 与狐仙双休的日子

    与狐仙双休的日子

    调教冷傲警花,驾驭成熟御姐,携手俏丽校花,调戏纯情护士,征服美女老师,与妩媚狐仙阴阳双修!一觉醒来,妩媚狐仙,裸身相伴,看小小屌丝如何踏上逆袭之路!
  • 有态度,没难度

    有态度,没难度

    做得好不好是能力问题,做不做是态度问题。只有端正的态度,能力才能真正体现。《有态度,没难度》充满睿智、诚意的忠告,让你以更积极的态度面对朋友、家人、工作和自己,并以感恩之心面对生活的每一天。
  • 野蛮合租

    野蛮合租

    为寻找家族遗失的龙图,秦浩被逼潜入都市,身怀高超古武,横扫华夏四大家族,只身潜入神秘血族,邂逅神秘血族女皇……又凭借那张迷死人不偿命的脸蛋儿,迷倒众多女土豪,可却在烂醉如泥的警花的石榴裙下栽了跟头,结果“英雄”变成“流氓”,还被逼签下了不平等条约……
  • 特工穿越:世子的邪妃

    特工穿越:世子的邪妃

    王牌特工惨遭渣男姐妹联手背叛受困地狱,懵然穿越成了个小崽子!没亲爹亲娘护着,没家族光环顶着,得!毒辣王后!宫闱诡计!行!看她如何笑靥如花将你推上云巅,再将你一脚踹进地狱。弱女成鬼才,翻手为云覆手雨!手中残血鬼剑,所向披靡!胯下金毛狮王,万兽皆伏!区区秦国拆成礼物当聘礼,强娶豪夺定终生。覆六国,定大秦,强强联手,扮猪吃老虎,一对一强爱互宠。
  • 新约:魔剑天书

    新约:魔剑天书

    人类的梦想,人类的愿望,人类的命运。比他人强大,占他人之先,在他人之上,竞争、嫉妒、憎恨,诅咒对方的存在,已经晚了,已经无法阻止大地成为焦土,泪水和悲鸣将化作新的争斗的狼烟……倾魂豪赌之人,所下筹码便是一个世界。
  • 噬天祖神

    噬天祖神

    这是武道的世界!这是异能与武道的对抗!少年叶风,从地球穿越而来,专修五行异能,异类修行,横跨四方时空大陆,踏上噬天称神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