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69700000022

第22章 新娘(3)

“娜佳,车上坐不下两个人,”祖母看到仆人把皮箱放到车上,说,“这种天气何必去送人呢!你最好留在家里。瞧这雨有多大!”

娜佳想说点什么,但却吐不出一个字来。这时萨沙扶她上车坐好,拿一条方格毛毯盖在她腿上,他自己也在旁边坐了下来。

“一路平安!求上帝保佑你!”祖母在台阶上喊道,“萨沙,你到了莫斯科要给我们写信!”

“好的,再见了,老奶奶!”

“求圣母娘娘保佑你!”

“唉,这天气!”萨沙说道。

娜佳这时才哭起来。现在她心里明白,她真的走定了,而刚才去看母亲、跟奶奶告别的时候她还不怎么相信。再见了,故乡的城市!一时间她想起了一切,想起了安德烈,他的父亲,新房,裸体女人和花瓶。所有这一切已经不会再使她担惊受怕、心情沉重,所有这一切是那样幼稚、渺小,而且永远永远过去了。等他们坐进车厢、火车开动的时候,如此漫长而沉闷的往日生活,已经缩成一个小团,面前展现出宏伟而广阔的未来,而在此之前她却是觉察不到的。雨水敲打着车窗,从窗子里望出去,只能看到绿色的田野、闪过的电线杆和电线上的鸟雀。一股欢乐之情突然让她透不过气来:她想起她这是走向自由,外出求学,这正如很久以前人们常说的“外出当自由的哥萨克”一样。她又笑,又哭,又祈祷。

“不错,”萨沙得意地笑着说,“真不错!”

秋天过去了,随后冬天也过去了。娜佳已经非常想家,每天都思念母亲和奶奶,思念萨沙。家里的来信,语气平和,充满善意,似乎一切已得到宽恕,甚至被迫忘了。5月份考试完毕,她,身体健康,精神饱满,高高兴兴动身回家。途经莫斯科时,她下车去看萨沙。他还是去年夏天那副样子:胡子拉碴,披头散发,还是穿着那件常礼服和帆布裤,还是那双大而美丽的眼睛。但是他一脸病容,显得疲惫不堪,他显然老了,瘦了,而且咳嗽不断。不知怎么娜佳觉得他变得平庸而土气了。

“天哪!娜佳来了!”他说着,高兴得满脸笑容,“我的亲人,好姑娘!”

他们在石印厂坐了一阵,那里矿屋子烟雾缥绕,油墨和颜料的气味浓重得令人窒息。后来他们来到他的住房,这里同样烟气熏人,还痰迹斑斑。桌子上,一把放凉的茶炊旁边,有个破盘子里放一张黑纸。桌上和地板上到处是死苍蝇。由此可见,萨沙的个人生活安排得很不经心,马虎得很,他显然蔑视居所的舒适和方便。如若有人跟他谈起他个人的幸福、他的私人生活,或者别人对他的爱慕,这时他便觉得不可理解,常常只是一笑了之。

“没什么,一切都很顺利,”娜佳急忙说,“妈妈在秋天到彼得堡来看过我,说奶奶已经不生气了,就是常常走进我的房间,在墙上画十字。”

萨沙看上去很快活,但不时咳一阵,说话的声音发颤。娜佳留心观察他,不知道他是真病了,或者仅仅是她的感觉。

“萨沙,我亲爱的,”她说,“要知道您有病!”

“不,没什么。有点病,但不要紧……”

“哎呀,我的天哪,”娜佳激动起来,“为什么您不去治病,为什么您不爱护自己的健康?我亲爱的萨沙,”她说时眼睛里闪着泪花,不知为什么她的想象中浮现出安德烈·安德烈伊奇,裸体女人和花瓶,以及过去的一切,尽管此刻她觉得所有这些像童年一样已十分遥远。她之流泪还因为在她的心目中萨沙不再像去年那样新奇、有见地、有趣味了。“亲爱的萨沙,您病得很重。我不知道做什么才能让您不这么清瘦苍白。我是多么感激您!您甚至无法想象,您为我做了多少事情,我的好萨沙!实际上您现在就是我最亲切最贴近的人了。”

他们坐着谈了一阵。现在,当娜佳在彼得堡度过了一冬之后,她只觉得萨沙,他的话,他的笑容,以及整个人,无不散发出一股衰老陈腐的气息,似乎他早已活到了头,也许已经进入了坟墓。

“我后天就去伏尔加河旅行,”萨沙说,“然后去喝马奶酒。我很想喝马奶酒。有一个朋友和他的妻子跟我同行。他妻子是个极好的人,我一直在怂恿她、说服她外出求学。我也想让她彻底改变自己的生活。”

谈了一阵,他们便去火车站。萨沙请她喝茶,吃苹果。火车开动了,他微笑着挥动手帕,从他的脚步就可以看出他病得很重,恐怕不久于人世了。

中午时分,娜佳回到了故乡的城市。她出了站台,雇了马车回家。一路上她觉得故乡的街道显得很宽,两边的房子却十分矮小。街上没有人,只碰到一个穿棕色大衣的德国籍钢琴调音师。所有的房屋都像蒙着尘土。祖母显然已经老了,依旧很胖,相貌难看。她抱住娜佳,脸挨着娜佳的肩头,哭了很久都不肯放开她。尼娜·伊凡诺夫娜也苍老多了,变得不好看了,消瘦了,但依旧束着腰,手指上的钻石戒指闪闪发光。

“宝贝儿,”她全身颤抖着说,“我的宝贝儿!”

然后大家坐下,默默地流泪。显然祖母和母亲都感到,往日的生活一去不返,无可挽回:无论是社会地位,昔日的荣誉,还是请客聚会的权利,统统不复存在。这正像一家人原本过着轻松的无忧无虑的生活,忽然夜里来了警察,搜查一通,原来这家主人盗用公款,伪造证据——从此,永远告别了轻松的无忧无虑的生活!

娜佳回到楼上,见到了原来的床,原来的窗子和朴素的白窗帘。窗外还是那个花园,阳光明丽,树木葱笼,鸟雀喧闹。她摸摸自己的桌子,坐下来,开始沉思默想。她吃了一顿丰盛的午饭,还喝了一杯浓浓的可口的奶茶,可是总觉得缺了点什么,房间里空荡荡的,天花板显得低矮。

晚上她躺下睡觉,盖上被子,不知为什么觉得躺在这张温暖柔软的床上有点可笑。

尼娜·伊凡诺夫娜进来了,她坐下,像有过错似的怯生生地坐着,说话小心谨慎。

“哦,怎么样,娜佳?”她沉默片刻,问道,“你满意吗?很满意吗?”

“满意,妈妈。”

尼娜·伊凡诺夫娜站起来,在娜佳胸前和窗子上画十字。

“我呢,你也看到了,开始信教了,”她说,“你知道,我现在在学哲学,经常想啊,想啊……现在对我来说许多事情像白昼一样清楚。首先,我觉得,全部生活要像通过三棱镜一样度过。”

“告诉我,妈妈,奶奶身体好吗?”

“好像还可以。那回你跟萨沙一道走了,你来了电报,奶奶读后都晕倒了,一连躺了3天没有下床。后来她不住地祷告上帝,伤心落泪。可是现在没什么了。”

她站起来,在室内走一走。

“滴笃,滴笃……”更夫敲打着梆子,“滴笃,滴笃……”

“首先,要让全部生活像通过三棱镜一样度过。”她说,“换句话说,也就是要把生活在意识中分解成最简单的成分,正如光能分解成七种原色一样,然后对每一种成分进行单独的研究。”

尼娜·伊凡诺夫娜还说了些什么,她是什么时候走的,娜佳都一无所知,因为她很快就睡着了。

5月过去,六月来临。娜佳已经习惯了家里的生活。祖母成天为茶炊忙碌,不住地叹气。尼娜·伊凡诺夫娜每天晚上谈她的哲学。在这个家里,她依旧像个食客,花一个小钱都要向奶奶讨。家里苍蝇很多。房间里的天花板好像变得越来越低矮。奶奶和尼娜·伊凡诺夫娜从来不出家门,害怕在街上遇见安德烈神父和安德烈·安德烈伊奇。娜佳在花园里散步,到街上走走,她看着那些房子,灰色的围墙,她只觉得这个城市里的一切都已衰老、陈旧,等着它的只能是它的末日,或者开始一种富于朝气的全新的生活。啊,但愿那光明的新生活早日到来,到那时就可以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命运,意识到自己的正确,做一个乐观、自由的人!这样的生活迟早要来临!现在在祖母的家里,一切都由她安排,4个女仆没有住房,只能挤在肮脏的地下室里——可是总有一天,这幢老房子将片瓦不存,被人遗忘,谁也不会再记起它……只有邻院的几个男孩子给娜佳解闷,她在花园散步的时候,他们敲打着篱笆,哄笑着逗她:

“喂,新娘子!新娘子!”

萨沙从萨拉托夫寄来了信。他用欢快、飞舞的笔迹写道,他的伏尔加之旅十分顺利,可是在萨拉托夫有点小病,嗓子哑了,已经在医院里躺了两周。她清楚这是什么意思,她的内心充满了近似确信的预感,有关萨沙的预感和想法不再像从前那样使她激动不安,这一点也让她感到不悦。她一心想生活,想回到彼得堡,同萨沙的交往已经成了虽然亲切却十分遥远的过去了!她彻夜未眠,早晨坐在窗前,听着周围的动静。楼下当真有人说话:惊慌不安的祖母焦急地问什么。后来有人哭起来……娜佳赶紧下楼,看到奶奶站在屋角,在做祷告,她的脸上满是泪水。桌上有一封电报。

娜佳在房间里走来走去,听着奶奶哭泣,最后拿起那封电报,读了一遍。上面通知说,亚历山大·季莫费伊奇,简称萨沙,于昨日晨在萨拉托夫因肺结核病故。

祖母和尼娜·伊凡诺夫娜当即去教堂安排做安魂弥撒。娜佳在各个房间里走了很久,想了许多。她清楚地意识到,她的生活,正如萨沙期望的那样,已经彻底改变;她在这里感到孤单、生疏、多余;这里的一切她都觉得没有意思,她同过去已经决裂,它消失了,像是焚毁了,连灰烬也随风飘散了,她来到萨沙的房间,站了很久。

“永别了,亲爱的萨沙!”她默念道。于是在她的想象中,一种崭新、广阔、自由的生活展现在她的面前,这种生活,尽管还不甚明朗,充满了神秘,却吸引着她,呼唤她的参与。

她回到楼上房间开始收拾行装,第二天一早就告别了亲人,生气勃勃地、高高兴兴地走了,——正如她打算的那样,永远离开了这座城市。

1903年12月

同类推荐
  • 爱国为民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爱国为民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本套《中华典故故事全集》全部精选我国著名典故故事,并根据具体思想内涵进行相应归类,主要包括《爱国为民的故事》、《军事战争的故事》、《修身立世的故事》、《智慧谋略的故事》、《读书学习的故事》、《品质修养的故事》、《社会世情的故事》、《世事明察的故事》、《心灵情感的故事》和《悟道明理的故事》等十册,书中每个典故都包括诠释、出处和故事等内容,简单明了,短小精悍,具有很强的启迪性、智慧性和内涵性,非常适合青少年用于话题作文的论据,也对青少年的人生成长以及知识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是青少年阅读和收藏的良好版本。
  • 中学生必背古诗词(新课标必读丛书)

    中学生必背古诗词(新课标必读丛书)

    诗词,是指主要以近体涛和律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诗歌。通常认为,诗更适合“言志”,词更适合“抒情”:诗是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
  • 影视作品评析教程

    影视作品评析教程

    正确评析影视作品是一项专业基本功,又是一种大众文化通用能力。《影视作品评析教程》由彭菊华主编,简要阐述评析影视作品的基本规则,并逐一阐明评析电影和各种电视作品以及摄影作品的理论与方法,最后论述影视作品评析文章的写作要诀,内容全砥,体例新颖,条分缕析,深入浅出,行文流畅,可读性强。高校相关专业的理想教材,亦适合影视工作者、影视爱好者和影视专业考生阅读。
  • 《21世纪大学英语》配套教材:词汇3

    《21世纪大学英语》配套教材:词汇3

    词汇》教材主要以训练为主,结合每个单元所学到的词汇,通过课内课外各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掌握前缀、后缀和词根等语言基本知识,丰富词汇量,夯实语言功底,从而使学生达到并超越“大学英语课程要求”所规定的词汇的一般要求。
  • 论教师成长

    论教师成长

    本书针对西湖区当前教师队伍建设的实际情况,致力于探索促进区域教师均衡发展的有效路径,采取了一系列新举措,具有创新性、可行性、实效性,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同时,制度的执行措施也取得了不少成功经验,颇具特色,值得推广。
热门推荐
  • 千松笔记

    千松笔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最励志·最管理·最营销·最理财

    最励志·最管理·最营销·最理财

    企业管理,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但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出色的管理者,是一个让众多管理者感到头痛不已的问题。其实这并不是一件难事,只要静下心来,学习一下管理大师的管理智慧,就可以逐步从平庸走向卓越,实现管理的梦想。每一个管理大师都有着独特的管理思想,他们能把一些有思想的人聚集在一起研究出顶尖产品,能把一个手工作坊发展成为世界五百强企业,能力挽狂澜使濒临破产的企业起死回生。这就是管理大师的魅力,他们身体力行,用多年总结出来的管理思想,管理企业,指导人生。 本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无爱承婚

    无爱承婚

    她以为只要她爱,只要她努力,他就会爱上她,他就会发现她的好,结果却是,婚姻两年,仅仅的700多天,他的前女友回来,他毅然选择了那个女人,在离婚前一夜,她第一次给他戴了绿帽子,离婚当天,她挽着她的青梅竹马,走进了婚姻礼堂,一年的报复,她遍体鳞伤,他也遍体鳞伤。
  • 镇天

    镇天

    一具古老神秘的尸体,一段奇异的星空旅程。一个光怪陆离,神秘莫测的世界。“我只想找到回家的路。”“可是,为何,为何这一切都是假的。”“我们竟是罪人。”“敢问上苍,可否有天?”“若有,我誓要镇于九地之下。”。
  • TFBOYS之落叶爱季

    TFBOYS之落叶爱季

    只恨那年匆匆,一切的一切,全部磨灭,落叶爱季,一个不变的约定,只是,却曾不知,已经忘记
  • 伪书穿贵族校园:王子别来无恙

    伪书穿贵族校园:王子别来无恙

    本文是伪书穿。入坑请谨慎。“…我只是想提醒你,裤子脏了……”温柔的笑容展现。她低头仔细一看,确实有点它来了的感觉……“嘿,臭丫头,本少喜欢你!”一个少年别扭的说着,那副神情貌似再说,我喜欢你,还不快答应?!本文多多美男,各种类型,等你来看。我是宇颖,又或者说不是,只是偶然间来到了这本书里,不知道是否能再次回去………
  • 穹腥血日

    穹腥血日

    血日当空,伏尸万千,血流成河,一刀在手,只为怀中美人尽开颜。胸抱一归,待我长发及腰,却见血光迸现。回首一视,四目相望,只见汝为颦颦笑颜....心落雪,眼迷殇,长发飘扬....刺骨寒风心透凉!问我何所欲?只为饮尽四方....负我血!《穹腥血日》小说交流群号:242791035欢迎各位喜欢穹腥血日的书友们入群!
  • 总裁出没:逃婚要趁早

    总裁出没:逃婚要趁早

    婚礼上众人高呼“伴郎亲吻伴娘”于是她脑袋一热点起脚尖,二话不说吻了上去。事后,当什么事情都没发生便想离去。“喂,女人你得对我负责。”男人俊美的脸上不带一丝温度语气霸道而冰冷。某女掏出二百五微笑着放到男人手中:“喏,二百五。”帅气转身。“我的吻昨晚的钱你共欠我两亿零七百万,现金还是刷卡?”“附近有银行么?”某女怒。某男挑眉不语……“你怎么不去抢?”
  • 风华是一指流砂:张爱玲文传

    风华是一指流砂:张爱玲文传

    她说自己的生命如同内部爬满虱子的华丽袍子,她也曾为了一个男人低到尘埃里去,开出花来。 她是被定格在民国的女子,在人们的印象里,她永远处在那个响着百乐门舞厅的靡靡之音,流过倒映白渡桥与夕阳影子的黄浦江的旧上海,穿着艳丽的旗袍,抬起下颚,用冷静而疏离的目光看向人群。 她是繁华外一缕青灰的月色,她是物欲与情感撞击之后的残骸,她是堪称传奇的民国女作家,她是独一无二的——张爱玲。 这本《风华是一指流砂:张爱玲文传》适合文学爱好者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