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59500000030

第30章 知府私访

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讲过他家乡一位县令的故事。

“明公恕斋,尝为献县令,良吏也。”纪昀在文章一开头是这样写的。对于父母官有这样高的评价,可以想见这位知县,大概是位恪尽厥职的官吏。

因为,第一,纪家,为河间大族;第二,纪在朝廷,做到兵部尚书,左都御史,是集威权于一身的命官;第三,因为编纂《四库全书》,受到乾隆的赏识,擢为协办大学士。这样大人物对区区地方官员而言,肯定是相当不好侍候的权贵。所以,能够得到纪昀的赞许,也可见他确实是尽心竭力、服务地方、能干有为、颇有政声的七品官了。

故事讲这位恕斋先生,后来,由县太爷升任太平府为太守。他在办理一件棘手的案件,难下决断时,便采取他当县令时,经常使用的“便服暗访”方法,亲临事发现场,摸清是非曲折。无论旧社会,也无论新时代,或公开身份,或不公开身份,进行或明查、或暗访的调查研究,收集第一手材料,都是有关机关和有关人员经常采用的手段。但绝不是唯一手段,也不是必然手段,更不是据以为定案的绝对可信的手段。

虽然这是为官者亲知亲行的办法,但不一定事必有成的办法。

“事物的千变万化,现象的复杂多端,感情的奇幻莫测,语言的真伪难辨,苏东坡有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更何况世间万象?一旦陷入到具体的矛盾中去,冷静、清醒、理智、客观,既要有辩证法,又要有唯物论,便是把握事物真像的不二法门。

但这位太守,过于相信自己的眼睛所看到的,过于相信自己的耳朵所听到的,凡是道听途说,只言片语,以及小道新闻,马路消息,无不信以为真,而且深信不疑。

纪晓岚所讲的这个暗访故事,确有引发我们后来人,值得为之思考的。

于是,太守跟他过去当县太爷一样,谁都不说,单枪匹马,只身下乡,去案发现场,了解情况去了。

既然不想表明自己是官老爷,前呼后拥,肃静回避,当然也就不可能坐着轿子,鸣锣开道,抬着下乡。不过,多年以来,他已经很习惯这样安步以当车的暗访,还能得以接触群众,方便深入了解呢!走到中途,有点累了,恰巧路过一座庙宇,便打算进去休息一会。

庙门自然是大开着的,出来一位方丈,鹤发童颜,精神矍铄,迎出来,向他合掌施礼。随即吩咐:“徒弟备茶,款待来客。那个徒弟走过来提醒他老师傅,一会儿太守就要来了,你还是领这位客人到别屋去歇会儿吧!”老和尚说:“休得无礼,太守大人已经来了,不正在这儿吗?你不赶快沏上茶来?”

恕斋先生大惊讶,太奇怪:“你怎么知道是我?又怎么知道我来?”

老和尚淡淡一笑,回答道:“太守不能识一郡之人,一郡之人则孰不识太守?”接着又说:“公,一郡之主也,一举一动,通国皆知之,宁独老僧?”

太守以为自己行动保密,其实他下乡的消息,从他前脚离开府治,早就传出去了。他问老和尚,“那么师傅你,能猜得出来我为什么而来吗?”

“这就不用说了,你是下来查某某案子的,你是要到某某地方暗访的。”

太守更为惊异,“难道你有什么未卜先知之法?”老和尚说:“这个案子的原告和被告两造,早就做好你暗访的准备,沿路都安排了人马,等着你去查访,好向你灌输他们的一己之见,好影响你的判断和决策。不过,他们一个个都装出来不认识你,在给你演戏而已,你被蒙在鼓里,看不出来而已。”

太守听这一说,爽然若失,跌坐在那里,半天不言语,有一种被骗感、上当感。转而一想,反而问这位老僧,“那你为什么不跟他们一样,也做出不认识状,好糊弄我呢?”

“老衲今年八十多岁了,出家人本无所求,到了这把年纪,更是不必在意衙门官府。因此,请恕我直言,你在任上,方正廉洁,政绩突出,哪方面都说得上是位好官。只是你有个喜欢暗访的脾气,特别容易接受在暗访中所获得的局限闻见,所了解的点滴观察,作为处罚、行刑、判案、审结的依据。其实,这其中,既有一知半解的地方,也有断章取义的可能。因而,对你判案子、断官司、解纠纷,往往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因此,老百姓对大人就有些微言了。”

“这位太守,还真如纪昀所言,是一位良吏,立刻虚心求教请言其详,本官愿拭耳恭听!”

“请大人原谅我说真话,正因为大家抓住你这个好暗访的特点,不要说地方上有办法有势力的强者,能够一一布置下去,张网设钩,使你坠入埋伏之中,被其愚弄;就算是乡里小民,无知百姓,谁没有三亲两好,谁找不出三朋四友,早就串通合谋好了,就等着你来私访呢!你若访甲的一伙,那一伙自然向甲而不向乙;你若访乙的一伙,那一伙肯定向乙而不向甲。如果你访的,是谁的仇人,他能为他的仇人美言吗?同样,如果你访的,是谁的恩人,感恩都来不及,会说出一句坏话吗?”

这一番话,听得太守点头称是。

“至于妇人孺子,闻见不真,病媼衰翁,语言昏愦,又可据为信谳乎?公亲访犹如此,再寄耳目于他人,庸有幸乎……老僧方外人也,本不应预世间事,况官家事耶?第佛法慈悲,舍身济众,苟利于物,固应冒死言之耳。惟公俯察焉!”

这位下来私访的太守,越琢磨越觉得老和尚的话有极其深刻的道理。偏听则偏信,片面必不正,被愚且不觉,自以为高明,越想越感到自己的行为可笑,也认识到明查暗访这项工作是必须慎重对待,认真行事的。于是,他决定停止这次下乡的暗访行动,向长老告辞,打道回府了。

老和尚一直送太守到山门外,太守也依依不舍,珍重道别,期以来日,一定再登三宝殿求教。

第二天,恕斋先生派衙门里的差役,带了一些银两和粮米,送到庙里来,向老和尚表示一点心意。这些人办完公差,从庙里回到府城以后,向太守汇报:昨天大人离开庙宇以后,这位高僧躺在卧榻上,对众徒弟说,我的心事已经完成了,我可以安心地去了。

恕斋先生没有想到,老僧说完这番话后,两眼一闭,“竟溘然逝矣”。

纪晓岚在讲完了这个故事以后,提到他父亲的看法。因为他父亲曾任云南姚安府郡守,就这个问题延伸开去,谈到办任何案子,必须经过虚心研察,充分了解,全面把握,基本弄清,这个时候,任何偏执地过于信人,过于信己,都有可能导致判断上的失误。

姚安公曰:“信人之弊,僧言是也,信己之弊,亦有不可胜言者,安得再一老僧,亦为说法乎!”看来,调查研究,就是实践出真知的过程,怎样实践?怎样获得真知?还是必须认真对待的一门学问咧!

同类推荐
  •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短篇小说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短篇小说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是世界上对文学作品的最高肯定,是世界各国文化的精髓。《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短篇小说精品》共收录了1905年至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短片小说精品40余篇,为所有读者提供一份可供学习、欣赏、借鉴的世界短篇小说经典之作。该书1995年12月初版,现经修订整理后再版。《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短篇小说精品》由毛信德和李遵进担任编著。
  • 世说锋语:子辑

    世说锋语:子辑

    《世说新语》是我国南朝宋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主要记录了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如果说这是一部记录魏晋风流故事集的话, 《世说锋语》则是刘世锋一个人用博客、作品自己记录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
  • 洒脱的人才“玩”得起人生

    洒脱的人才“玩”得起人生

    抽烟、喝酒、不运动,这看似违背常理的人生哲学却是蔡澜先生享乐人生的七字箴言。一个洒脱的蔡澜,一个完全释放自己天性的蔡澜,一个童心未泯的蔡澜,他对那些贫穷而自强的人们怀着极大的尊敬,他对自己用惯的东西有着非比寻常的执着……洒脱的哲学,是一种更接近人性的哲学,一种更接近快乐的哲学。
  • 莎士比亚情诗录

    莎士比亚情诗录

    本书收录了《罗密欧与朱丽叶》、《十四行诗集》、《莎士比亚全集》等书中的情诗录百余篇。书后还附有莎士比亚年谱。
  • 栖霞民间故事

    栖霞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是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千百年来,勤劳朴实的栖霞人民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创造和积淀了丰厚而博大的民间文化遗产。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旧时,乡间信息闭塞,精神生活和物质需求一样贫乏,一代一代的人们口口相传的“真事”经过不断的加工完善,就成了现在人们听到的民间故事了。
热门推荐
  • 再见或不见:办公室

    再见或不见:办公室

    本书记载了高少杰在离开Z公司后,对于其在Z公司的情节,内部的恋爱关系,对于同事间的深厚友谊经行了详细的记载。充分的展现了当下办公室恋情的曲折、同事间相依相惜的情节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战国策全鉴

    战国策全鉴

    是一部汇编而成的国别体史学名著,由西汉末年的刘向编校、整理成书。全书共分为十二策,三十三卷,约十二万字,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纵横家为其所辅之国所提的政治主张和外交策略,展示了战国时期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本书精选了《战国策》中的名篇,对文章中的生僻字词加以注释,并用现代白话文翻译,以利于读者朋友们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这一经典著作。
  • 历史中的智慧:向历史借IQ

    历史中的智慧:向历史借IQ

    在本书中,我看到了充满岁月淬炼过后令人惊心的智慧。这教我想起藏身冰屋的爱斯基摩人和覆雪而眠的北极熊;原来,灿荣藏身闹热繁华当中,却仍一贯保持着锐利的观察,且不断扩充着生命的纵深。一旦返航,便迅即在“历史显影”中展露成熟冷凝的智慧,在“灯前小语”里袒示飞扬深刻的思维。
  • 暴君的傀儡王妃﹕女人,束手就擒
  • 论语今读新解

    论语今读新解

    本书的译注始于2006年,历经六个寒暑。原文以中华书局1980年版杨伯峻《论语译注》的原文作为底本,参照朱熹《论语集注》的经文及注解《论语》的有关著作,对个别章节和标点做了适当调整。
  • 仙魔同修

    仙魔同修

    仙界天仙李峰,争夺太极图,被轰杀至渣。残魂转世魔法世家受人欺凌的废材身上,一飞冲天。左手仙术,右手魔法,仙魔同修!踩天才,斗教会,猎龙族,横扫异界诸神。魔法世界,唯我独尊!
  • 血殇身世之谜

    血殇身世之谜

    21世纪的冷酷顶尖杀手慕容雪鸢,在最后一次任务中不幸丧命。灵魂穿越到了一个异世大陆,为武称霸,靠拳头吃饭的地方,可是她却是有着倾城容貌那慕容家废物大小姐,当强者的灵魂进入弱者的身体里又会掀起怎样风浪?三千银丝,一双赤瞳,看傲了那天下!当废物不再是废物,各种神兽来契约,各种美男妖孽来倒贴,他们又会引起怎样的火花呢?凤傲天下!唯我独尊!当然腹黑的他在等着她!
  • 名医

    名医

    救人?这个可以有!杀人?这个也可以有!结婚?这个不能有。于是,燕慕容逃婚了。一个年轻的中医,带着老头子的理想,宁可逃婚,也要让中医扬名。一针在手,可以救人!一针在手,也可以杀人!杀人与救人,本就在一念之间!
  • 被禁锢的头脑

    被禁锢的头脑

    本书是1980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米沃什写于1950年代初的经典作品,对于二战前后波兰以及波罗的海三国人的处境做了精彩的描述与反省。米沃什的许多真知灼见放到现今的语境下,其阐释力度依然强劲,甚至更富潜力与空间。中文世界对本书期盼不已,中文版从波兰文直接译出,同时汇集了德文版、英文版序,并请著名批评家崔卫平女士作导读,可谓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