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59500000020

第20章 “泥爱”者鉴

“泥爱”,是一个古老的汉语词汇。

见于明代李贤所著的《古穰杂录摘抄》,其中一则笔记起句为“士奇晚年泥爱其子”。读到这里,顿觉“泥爱”二字眼生,但查辞书,遍觅不得。明代焦所著的《玉堂丛语》一书,也谈到杨士奇“泥爱”这件事,题目为《惹溺》,这个“惹溺”,同样也是一个稀见的,不载于当代出版的辞典。

看来,任何民族的文字语言,都是处在不停变化发展的过程之中,一些新的词语在产生,一些旧的词语在消亡。“泥爱”和“惹溺”,便是埋葬在古籍中,属于尸骸性质的词语,很难在现代语言中复活了。

由于李贤和焦竑写的是同一件事,参照来看,“泥爱”的“泥”,约与现代汉语中的溺爱的“溺”同义,也许更接近于时下流行的“爱呆了”的意思。一个人爱呆了,爱傻了,爱到不清醒、不问是非的程度,便是“泥爱”了。语言虽然古老而且死亡,但这种为官之父“泥爱”其不肖子的社会现象,由明至清,由民国至现在,倒是一点没变,甚至还发扬光大呢?就看最近坐在被告席里的高级干部,与其子、与其妻、与其情人小秘、与其三亲六故,作奸犯科、贪赃枉法、包庇纵容、共同为恶,便可证明。

李贤所说的这位泥爱其子的士奇,是明代有名的宰辅杨士奇。

宰辅,其实就是宰相。明朱元璋实行独裁统治,大权独揽,是个谁也信不过的暴君,因而立下规矩,子孙为帝,不得设宰相以分君权。可没有三头六臂,他不可能事必躬亲,中央地方之间的协调管理,政府部门之间的综合平衡,总得有人去做具体细致包括杂七杂八的事务,否则整个国家机器的运转,就会发生问题。于是,就有辅臣的设置。所谓辅臣,通常由翰林学士担任,备咨询、拟对策、上条陈、做建议,有行政权无决定权,是一切听命于皇帝的秘书班子而已。

老朱和老朱的儿子朱棣,是打江山的皇帝,因此也是杀人无算的强悍人物,做辅臣的,只是垂手侍立的跟班,吩咐你做什么,就做什么。到了朱棣的儿子朱高炽和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便是坐江山的皇帝,不再具备乃父、乃祖那份杀伐决断的魄力和“惟辟作威,惟辟作福”的威风。从此,辅臣才由做笔录的文书角色,成为出主意的股肱人物,渐渐地,虽无宰相之名,但有宰相之实,慢慢地,也就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达到了不是宰相,等于宰相的名位高度。

生于公元1365年,死于公元1444年,差几天就80岁的杨士奇,历事惠帝、成祖、仁宗、英宗四朝,这位老先生亲身经历了辅臣地位逐步提高的过程。若不是他“泥爱”其子杨稷,弄得声名狼藉,最后搭上老命,这位元老政治家的一生,本可以画个更圆满些的句号。

因为,引车卖浆之流,贩夫走卒之辈,纵使“泥爱”他的子女,小小泥鳅,能翻多大风浪?但是,官做得越大的干部,“泥爱”其亲属,任其行凶作恶,听其胡作非为,那后果也越严重,对于社会的危害性也越可怕,最后付出的代价也越沉重。看来,这也是为官者,尤其为大官者,必须戒之慎之的事情了。

其实,正史对于杨士奇,以及杨荣、杨溥的“三杨”辅政,还是比较肯定的。《明史》赞曰:“是以明称贤相,必首三杨,均能原本儒术,通达事变,协力相资,靖共匪懈。”一方面,朱元璋和朱棣半个世纪的铁血统治,基本上是暴政、是镇压、是不停地杀戮,无论国家的元气,还是百姓的繁衍,都经不起再折腾,需要休养生息;一方面,朱高炽、朱瞻基,乃至朱祁镇,都是无甚才智、无甚作为的平庸之君,因而在敬谨恭勉,求稳慎行的“三杨”辅佐下,国家能够正常运转,大局能够保持安定。

明代郑晓所著《今言》中称,“惟西杨起布衣,历四朝四十一年”,杨士奇执政的这时期,明代虽无大发展,但也无大动乱,不能不说是“三杨”的贡献。尽管明代错过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机遇,但元末大乱以后,接着又是明初两帝的疯狂杀戮,能够安定下来,老百姓不处于风雨飘摇、朝不保夕的日子里,便是托天之福了。

杨士奇,江西泰和人,出身寒门,早年在乡间为塾师,很清苦,也很努力。惠帝时,以才学优异荐入翰林,为编纂官,尽管未经科举,以出类拔萃入仕,值得自豪;但并非正途出身,他也是相当抱愧,引为生平一恨。因此,永乐夺了他侄子惠帝的江山,没有什么资历的他,赶紧投靠新朝。由于他很表现,也很卖力,定都北京以后,先任编修,后入内阁,再进侍讲,一路青云,升任辅臣。永乐北巡,朱棣委任他扈从东宫,驻守南都,相当信任他的。

当时,永乐不喜身肥懦弱的长子,属意那个骁勇跋扈的次子,朱高炽差点被废,当不成太子。杨士奇极力美言,予以回护,才得以无事。后来,仁宗继位,便立升他为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加少保,颁“绳愆纠谬”勋匾,予以殊荣。随后进少傅,为兵部尚书,也算是对这位老臣的恩渥和报答。

也许因为这种原因,仁宗当朝,作为宰辅的杨士奇,和以前侍候成祖大不相同。能够秉公用人,持直主政,能够坦陈己见,谏言无忌。中国知识分子之可爱处,有了一点发言权,还是能够为国为民做点好事的,正史上对他予以相当肯定。譬如仁宗登基后,那些在他为太子时,得罪过他的官吏,他一心惩办,大搞报复,是被杨士奇劝止住了的;譬如那些上书歌功颂德的臣僚,因为马屁拍得顺当,仁宗很开心,便要加以提拔,是被杨士奇一一反对掉的;譬如后来成为栋梁之材的于谦、周忱、况钟这些才志杰出之士,又都是他发现引荐而获得重用的。“雅善知人,好推毂寒士,所荐达有初未识面者。”(《明史》)

有一位叫顾佐的御史,也是杨士奇起用的人才。有一次,“奸吏奏佐受隶金,私遣归。帝密示士奇曰:‘尔不尝举佐廉乎?’对曰:‘中朝官俸薄,仆马薪刍资之隶,遣隶半使出资免役,隶得归耕,官得资费,中朝官皆然,臣亦然。’帝叹曰:‘朝臣贫如此!’因怒诉者曰:‘朕方用佐,小人敢诬之,必下法司治。’士奇对曰:‘细事不足干上怒。’”(《明史》)

从这些地方看,杨士奇在尽责为官上,可谓兢兢业业,孜孜不懈。但是,这样一位极明白事理,极通晓大体的政治家,却因为“泥爱”其子,而成为一个被蒙蔽的糊涂父亲。

“李贤这样写道士奇晚年泥爱其子,莫知其恶最为败德事。若藩臬郡邑或出巡者,见其暴横,以实来告,士奇反疑之,必以子书曰,某人说汝如此,果然,即改之。子稷得书,反毁其人曰,某人在此如此行事,男以乡里故,挠其所行,以此诬之。士奇自后不信言子之恶者。有阿附誉子之善者,即以为实然而喜之。由是,子之恶不复闻矣。及被害者连奏其不善之状,朝廷犹不忍加之罪,付其状于士奇,乃曰左右之人非良,助之为不善也。而有奏其人命已数十,恶不可言,朝廷不得已,付之法司。时士奇老病,不能起,朝廷犹慰安之,恐致忧。后岁余,士奇终,始论其子于法,斩之。乡人预为祭文,数其恶流,天下传诵。”

焦竑对这个败类又有进一步的描写:“杨文贞子稷恶状已盈,王文端为文贞言之,遂请省墓,实欲制其子也。稷知,每驿递中,先置所亲誉稷贤。后扬言曰:‘人忌公功名之盛,故镑稷耳。’稷复迎于数百里外,毡帽油靴,朴讷循理,家中图书萧然。文贞遂疑文端妒己,还京师,出之吏部。”

鲁迅先生写过一首《答客诮》的旧体诗“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于菟。”为父亲者,爱自己的儿子,是一种很正常的人类天生的感情。但这种爱,超过一切,压倒一切,以致颠倒黑白,枉顾是非,那就害人害己,遗祸社会。

因为这个父亲,不是蹬三轮的,谁也不会关心;也不是卖鸡蛋的,谁也不会注意;且并非碌碌无闻的大人物,而是众所周知的大宰辅。于是,有这样一个被斩首的混账儿子,纵使相信是被蒙蔽,是糊涂虫,不曾同流合污,也不曾狼狈为奸,那不论是杨士奇,还是别的什么士奇,也不论是过去的杨士奇,还是当代的别的什么士奇,都会成为历史上的一个大笑柄,为人所不齿,被人所唾弃。

明代的何良俊,在其所著的《四友斋丛语》中,那批判的锋芒就直指杨士奇了。

“杨文贞公之子,居家横暴,乡民甚苦之,人不敢言。王抑庵直是文贞同乡且相厚,遂极言之。后文贞以展墓还家,其子穿硬牛皮靴,青布直身,迎之数百里外。文贞一见,以为其子敦朴善人也。抑庵忌其功名,妄为此语,大不平之。后事败,乡民奏闻朝廷,逮其子至京,处以重典。文贞始知其子之诈,然文贞犹以旧憾,抑庵在吏部十余年终不得入阁者,人以为文贞沮之也。由此事观之,则三杨之中,文贞为最劣矣。”俗话说,知其父者莫如其子,同样,知其子者也莫如其父,从遗传学的角度考量,父子之间,总是会有共同的基因。按照其子杨稷那一份作伪本领,造假功夫,高超的表演能力,呜呼,我不禁怀疑,这个老爹,果然是被蒙在鼓中么?

“泥爱”之祸,这位明代贤相,确实是一面值得照一照的镜子。

同类推荐
  • 解放莱芜

    解放莱芜

    莱芜战役是全国解放战争中,华东野战军在山东进行的一次规模较大,战果辉煌的运动歼灭战。这次战役,是我军在积极防御战略方针指引下,在运动中歼敌的一个典型战例。
  • 艽野尘梦

    艽野尘梦

    作者以地名作为每一章的标题,记录了他从成都到达藏区,又从藏区返回内地的传奇经历。其中详细描述了沿途所经过的昌都、江达、工布、波密、鲁朗、青海无人区、通天河、柴达木、丹噶尔厅、兰州、西安等十几个地区的“绝版”山水风光、人文习俗,尤以惊心动魄的藏地历险和传奇感人的生死爱情动人心魄。整个回忆录也客观描述了英、俄等国觊觎下复杂的西藏局势、清朝封疆大吏之间和军队内部的勾心斗角以及辛亥革命对西藏和川军的重大影响。
  • 老骥琐谈

    老骥琐谈

    仲冬时节,良金同志送来他的书稿——《老骥琐谈》。书稿收集了作者四十篇散文随笔。其中有赞赏故乡的风土人情,有异地他乡的旅行札记,有现实生活中的人生感悟。读罢掩卷之后,犹如一汪清泉,润泽着心田。
  • 空间·边缘·对话

    空间·边缘·对话

    本书为西北民族大学全国社会科学基金配套经费赞助项目。全书分为三部分:世界文学研究、民族文学研究、比较文学研究,汇集了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研究专业学术论文20多篇,从文本的角度深入解读有影响的世界文学作品,并结合中国文学研究的成果从比较文学的视野展开,有较高的学术研究水平。
  • 画骨:当代中国文化乱象溯源

    画骨:当代中国文化乱象溯源

    无论一个人处在何种被名利、诱惑笼罩下的环境,无论“名利”的威胁有多么可怕,人都不应该丧失做人的信心,就是应该把这些“诱惑”和“威胁”当做确证自己的人性的高贵和尊严的挑战,越是在诱惑中,我们就要越经得住诱惑,越是在威胁中,我们越要意识到自己是人,越要把自己当成一个具有人格尊严和道德品质的人。
热门推荐
  • 战争与和平(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五辑)

    战争与和平(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五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顾小姐哪儿去

    顾小姐哪儿去

    什么,我死了?诶,我怎么还有知觉,天哪,我不会是灵魂出窍了?等等,那是我的肉身,烧了了我去哪儿啊?喂喂……什么?穿越时空,哈哈,你在开玩笑吧……我想静静。作者脑洞已开,全凭看官。
  • 根本说一切有部苾芻尼戒经

    根本说一切有部苾芻尼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寒天以黛笙良缘

    寒天以黛笙良缘

    她,少时从官府的手中逃脱,在苦难中生长涅槃;她,几经背叛却一笑置之,立誓杀遍离经叛道人,与心上人落户山水。他,少时从死亡的手中逃脱,在苦难中雕琢成器;他,绝骑凡尘,无欲无求少有逆鳞,愿为爱赴死,与心上人布衣桑麻。他们,她们,都是美丽残酷的世界里的孤儿,背叛让他们不堪重负,江山,权斗;生来他们眉心中没有江山,没有皇权,是什么,让他们随波逐流......命运多舛......
  • 修灵大陆

    修灵大陆

    哪里有让人恨心的家仇?哪里有热血沸腾的国战?哪里有错综复杂的门派利益?哪里有荡气回肠的种族恩怨?又有哪里有剪不断理还乱的儿女情长?修灵大陆将会一一为你呈现。ps:胆小勿入
  • 冷情少主心尖宠

    冷情少主心尖宠

    你有没有爱过一个人?你有没有恨过一个人?五年前,一场大火毁了他的婚礼;五年前,他的未婚妻留下只言片语,说是因为妹妹的屈辱和伤害,她才离开。那场大火里,他失去了亲人,也失去了爱人,可罪魁祸首的妹妹,却从此没了踪迹……五年后,他找到了她,圈禁成女佣,至此诱身、骗心,折尽她身上的羽翼。他发誓,一定要让她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屈辱和伤害!什么是生死不如!可到最后,他却发现,他爱错了人,也恨错了人!暗夜魅宠,几番轮回,如今,谁是谁的心尖宠?谁又是谁的心头刺?
  • 谁说我嫁不出去

    谁说我嫁不出去

    不经历人渣,怎么能出嫁,没有人能随随便便当妈! 剩女从来不羡慕女人拥有过多少个男人,因为一个女人的骄傲是要看她身旁的男人肯为她拒绝多少女人。
  • 积跬古鉴

    积跬古鉴

    当你读这本书的时候,你会发现,历史上许多成大事者,他们早期的生活充满了挫折、坎坷与艰辛。但他们能知难而进、励精图治,最终成就了大业,名垂青史。而我们现在有多少人会因为希望和梦想的破灭而颓废泄气,一蹶不振;他们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他们会把所有的错误与不幸归咎于恶劣的环境,对世界充满怨恨,责难周围的一切而怨天尤人。于是我们在自怜的泥淖中越陷越深。
  • 鬼上愁眠

    鬼上愁眠

    病,不能治,鬼上人,难愁眠。得《九叔大法》,误入修炼之境;一切杀戮,本不是罗小鹏的原意。“看来只有成为最强之人,才能停止杀戮。”开启阴间鬼界大陆,来一段传奇人生。
  • 末日之生存路

    末日之生存路

    在学校里的天翔和兄弟们亲眼目睹了灾变,从此,世界大变,以前的社会秩序再也无法适应这残酷的世界。现在,这里只剩下了这一个规矩:弱肉强食!无奈之下,只好带着兄弟们在末世里摸爬滚打,竟然又意外进化了!“好吧,既然都有丧尸了,进化一下也没什么,可是,你得给我解释一下为什么我这么吊!”——天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