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49700000018

第18章 整顿校风校纪

信阳师范学校经过长期的变乱,师生人人自危,噤若寒蝉,学校像死水一潭。为了打破沉闷局面,周祖训经过深思熟虑,首先有计划地找师生进行个别谈话。他每天利用课余时间,找师生促膝谈心,以平等的态度,虚心征询学校应该怎么办,认真听取大家的意见。全校300多名教师和男生(女生一般不介入学潮),在三个多月内他几乎谈了一遍,不仅了解到大量第一手材料,而且与广大师生建立了初步的友情。原来学生看周祖训威严,有几分惧怕他,不敢接近;经过个别谈话后,都感到周祖训和蔼可亲。有学生斯文地说:“周校长望之俨然,即之也温。”此后,学生常主动向他反映情况,提意见和建议。有一次,女生部某班对某教师不满,决定罢他的考试。该班班长及时向周祖训反映这一情况。周祖训随即采取措施,让这位老师把考试延期,然后做些疏解工作,消除了一场风波。

周祖训在信阳师范站稳脚跟后,采取的第一项措施,是从我做起,整顿校纪,改善校风。过去,由于少数害群之马的长期捣乱和破坏,原有的校规校纪成为废纸一张,如同虚设,纪律涣散,校风窳败,打架骂人现象时有发生,课堂秩序混乱,有的老师简直无法上课,教育质量每况愈下。周祖训深谙“爱人之道,以严为主”,高标准,严要求,把原有的校规校纪重新加以修订和补充,并公之于众,从严付诸实施。

周祖训在对师生进行校规校纪教育中,常常引用古人的两句名言:“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周祖训每每在引用这两句古训之后,总是响亮地提出:“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师长要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师生做到的,校长必须首先做到。”周祖训表里如一,言行一致,他是这样讲的,更是这样做的。为了和学生打成一片,周祖训把铺盖搬到男生宿舍,和男生住在一起。每天早晨,起床号一吹响,他总是先穿好衣服,洗刷完毕,到各寝室察看,尔后,和师生们一起跑步。上课时,周祖训不是在校园巡视,就是到教室听课,若有教师请假,他就主动代为上课。一日三餐,他不在家里吃饭,而是和师生一样,八个人编为一个吃饭小组,在校园里露天就餐,同吃大锅菜,同吃豆面馍和红薯,同喝玉米糁稀饭。周祖训这种忘我工作的敬业精神和严以律己、俭朴清廉、以身作则的美德,深深地感动着每个有良知和良心的教师、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辛勤努力,信阳师范的校纪、校风有了明显的好转。杨玄白、王向宸等人越来越没有市场,陷入空前孤立的境地,只好悄悄地离校而去了。

正气需要众人同心协力扶持。9月,新的学期开始,学校招收了四班新生,周祖训从邻近的战争地区先后聘来了一批年轻有为的教师,如胡守棻自上海来,环家珍、周瑗自江苏来,缪钺、薛效宽自河北来,梁冰潜自山东来,李永刚自豫北来,王子龙、朱宕潜自开封来,他们和原有在校的教师丁步月、徐锡三、杨道贵、杨景潜、刘寅让等,大都在30岁左右,大学毕业,学有专长,且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酷爱教育事业,成为协助周祖训办好信阳师范的骨干力量和左右臂膀。

据1943年出版的《信阳师范校志》记载:

1923年7月,校长魏瑞卿被学生“打出学校”。

1925年9月,校长何谓涵,被“学生打得鼻青脸肿,狼狈逃走”。

1929年秋,“学校掀起驱王(忠敬)学潮”,“王忠敬携校印仓皇出逃”,“被迫辞职离校”。

这就是说,在短短的六年时间内,信阳师范原有三位校长被打、被驱逐出校,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周祖训任校长十年,特别是从第二学期起,不仅未发生过类似事件,而且建立起优良的校风,被当时的教育主管部门“誉之为全省学校之冠”。这恐怕在当时全国的教育史上也是奇迹吧!

同类推荐
  • 走近苏东坡

    走近苏东坡

    这是著名作家李国文研读苏东坡的诗文及所处时代背景后写出的感悟性文字。作者围绕苏东坡的性格、命运以及他在文学上的成就,深入到苏东坡的精神世界,用洗练的文字,多角度地、十分睿智地为我们描叙了一个鲜活的苏东坡。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以深刻的思想,犀利的笔触,鞭笞了当下社会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气,可以起到警世的作用。《走近苏东坡》,极富思想性、知识性和文学性,是近些年来不可多得的优秀之作。
  • 雕弓天狼:成吉思汗传

    雕弓天狼:成吉思汗传

    本书从身世、磨难、婚姻、情义、征战、方略、用人、志向、亲情、功过十个方面对成吉思汗的一生进行了概括,试图从不同侧面挖掘成吉思汗一些生活中的细节,深刻剖析人物心理,还原历史事实,通过一个一个小故事,向读者展现一个完整的成吉思汗形象。
  • 穿过爱情的漫长旅程:萧红传

    穿过爱情的漫长旅程:萧红传

    离乱的时代,演绎着一曲人世悲歌;火热的青春,谱写着一段爱情传奇。——它的主人公,名叫萧红。作为“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萧红有着惊采绝艳的才华,也有着坎坷流离的爱情,无论是她的文还是她的情,都是值得后人一再品味、一再忆及的传奇。
  • 天曌芳华:武则天正传

    天曌芳华:武则天正传

    武则天本名应该叫做“武元华”,李世民赐名“媚娘”,后来她登基建立大周王朝又自名为“武曌”,退位后被儿子封为“则天大圣皇帝”,后被改封为“则天顺圣皇后”,从此被人敬称为“武则天”。她不仅仅因为登基做过皇帝这件事才被称为伟大,她其实还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诗人、音乐家和书法家。她的诗歌和文章存于《全唐诗》《全唐文》,她的书法作品《长仙太子之碑》被誉为“中国最美的100幅传世书法作品”之一。而这些,却大多不为世人所知。本书就是要告诉大家一个绝代芳华的真实武则天。
  • 曾国藩的智慧

    曾国藩的智慧

    曾国藩的一生完成了中国古人对自己的至高要求:立功、立德、立言三者兼具的传奇。在乱世中他一生功名显赫,为清朝建立了丰功伟业。如果没有过人的处世智慧,那简直是无法想象的。
热门推荐
  • 女友争夺战

    女友争夺战

    有一天,林夕瑶从家乡C市来到了A市,因为她考到到了她梦寐以求的学校--胜远学校,到了学校,就碰到了学校的四大校草萧梦泽----李梦樊-----叶爵南----魏晨
  • 嗜血毒女:扑倒邪帝逆天下

    嗜血毒女:扑倒邪帝逆天下

    她眼中藏着火焰的仇恨,为振兴家门,报得深仇,她独自背负一切,用身体,用鲜血,练就那绝世奇毒!世间繁荣,红尘紫陌,她遇见了他!一代帝王,三面之人,楚清翊!在莫凝殇面前,他装傻卖萌,扮丑搏怜,只为她嫣然一笑!在天下面前,他玩物丧志,荒诞朝事,只为有心人放松警惕!在自己面前,他城府颇深,暗藏心机,只为稳操胜券!当互相将自己当作仇人,他们该何去何从!背后的一切被揭开,到底又有什么惊天秘密!蓝色的眼泪,寒冰似的心,只为他温柔了岁月!毒性发作时,莫凝殇扑倒在楚清翊身上,咬了上去……“你的血,是我练毒的最好药引,杀了你,这天下便是我的”“无论何时,我都在,若是你要取,我心甘情愿!”
  • 旷世之天煞孤星情

    旷世之天煞孤星情

    旷世之天煞孤星情简介:她,是天煞孤星,命中寡亲缘情缘。人人躲之,避之。他,是八荒之帝,人人敬之,惧之。“你乃天煞孤星,寡亲缘情缘,此生注定孤苦无依!”一个鶴发老人,右手捋着发白的胡须,左手秉着拂尘。“但你命格突然改变,命里有一贵人,若能寻到此人,或许能改变你天煞孤星的命格。”“贵人?谁啊?”白曦疑惑地望着他。“天机不可泄露!”老人捋着胡须深沉地说道。“切!臭老头,不知道就不知道,还装神秘!”白曦不满地嘟囔。“咳!”老人捋胡须的手顿了一下,动作有些不自然。……“天煞孤星,寡亲缘情缘。呵呵…”空灵的声音在夜里响起。
  • 仙道翘楚

    仙道翘楚

    仙,可是一种超脱,道可是一种追求!重生后的命运也是否应由自己来掌握。一个两世为人的小子,在重生之后拜入仙门,从一位资质普通的小子,成为了仙门之翘楚,最终执掌一派,威震诸天,不死不灭!请看一个平凡小子如何留下了不世的伟业,奇幻瑰丽,儿女情长,尽在仙道翘楚!
  • 天赐逆妃

    天赐逆妃

    一个是大雁的和亲公主,烈火般的女子。一个是草原的桀骜王者,苍狼般的枭雄。从焚情虐爱,到浴火重生;从红颜逆袭,到永世欢歌。身离别,心相系,情未断,只有爱得深,才能体会恨有多彻骨。王者恋爱宣言:谁让我对你念念不忘,谁让我对你刻骨铭心,谁让我心甘情愿与你同生共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有爱才更美

    有爱才更美

    没有一种服装比爱更合身,没有一种装饰比爱更迷人,没有一种温度比爱更暖心,没有一种风景比爱更美。有人说无美就无爱,实际正相反,无爱才无美。爱的美是由心而生,是由情而来,是由岁月的沉淀,是不因你脸上的多添的皱纹而改变的,是一种永恒的美!
  • 失独之破碎的心

    失独之破碎的心

    自从失去了自己唯一相依为命的儿子浩浩以后,吴秀娴就天天过着行尸走肉般的生活,每天想着就是要怎么死去,活着对于她来说都成了一件恐惧的事情。然而有一天,直到他无意间看到的一个小包裹,才又重新拾起生的勇气来....
  • 为什么孩子不服你

    为什么孩子不服你

    本书共分三篇,从各个角度说明了孩子不同阶段所需要的理解,对在培养孩子各种良好行为习惯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做出了简要分析,从父母的言行举止和教育方式的角度阐明了父母应该如何培养孩子并进行了全方位、深入细致地描写,内容涵盖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所有问题,使父母读后能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为孩子保驾护航,让孩子对家长的教育信服、心服、口服。
  • 错嫁良缘:甜田农妇很可餐

    错嫁良缘:甜田农妇很可餐

    成亲当日,他的新娘半路私奔,而她却一身嫁衣,上了他的花轿。倾城之貌,已是众人羡煞。白手起家,一朝致富,那简直就是闪瞎了他们的眼。可偏偏有那些不知好歹的找上门来找麻烦,那就让你们竖着进来横着出去!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中国散文精典·当代卷

    中国散文精典·当代卷

    大自然的神奇,往往出乎人类的想象。一个园林艺术的杰作,却伴了民族的耻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