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44900000004

第4章 找到高人为自己引路

有所追求的人不一定有所成就。曾国藩是个有所追求的人,他最终能够成为学界泰斗,成为世人敬仰的三立完人,关键在于他聪明地找到了为自己指点迷津的高人。

(1)找到一个好老师

曾国藩深知:一个人的学问、事业和师友的影响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所以他平生十分注重拜师访友。其中太常寺卿唐鉴,给他一生的治学和思想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唐鉴,字镜海,湖南善化人,自幼就勤奋上进,学习如饥似渴。嘉庆十二年(1807年)中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后历任检讨、御史、府、道、臬、藩等官,道光二十年(1840年),内召为太常寺卿。唐鉴服膺程朱之学,是当时义理学派的巨擘之一,蜚声京门。唐鉴潜心研究人性理学,继承北宋理学大师程颢、程颐兄弟开创的洛学学派和南宋理学大师朱熹创立的闽学派,和清代大学士倭仁同以理学相号召,有“理学大师”之美誉。当时许多知名学者都曾问学于他。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曾国藩从北京琉璃厂购得一套《朱子全书》。为了弄清治学的门径,他登门拜唐鉴为师,见唐鉴正襟危坐于简陋的书室,认真思考,努力实践,年纪几近70,学习还是严肃恭敬。修身之要,读书之法。唐鉴告诉他:束检身心,读书明理,“当以朱子全书为宗”,“此书最宜熟读,即以为课程,身体力行;不宜视为浏览之书”。教育曾国藩研究经学应该专一于一经,如果一本书理通,那么可以再旁及他书。倘若急于求精且博,那么一经也弄不懂。为了更好地认识理学的重要地位和关键作用,唐鉴还对传统学术文化的结构作了如下的比较与论述:经世治国,主要是熟读历史,古人过去所作所为,所立的法律和戒条,历代的典章制度,都在史书中。并指出只要能在义理上痛下工夫,其余文章词曲,都是末流小技,毫无难处。唐鉴的一番高论,对曾国藩来说,实乃至理名言。这使他初步确立了毕生为之追求的治学目标和途径。在拜谒唐鉴以前,他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应付科举考试,以博得功名,治学内容限制在八股文和试帖诗的狭小范围之内。道光十五年(1835年),他初次入京会试,见识稍广,由时文而专心于古文,由文学而精进之于“道”,是在岳麓书院学习中有所了解的。但那时,他似乎还未彻底明白“道”的深刻含义,因而常以“无失词臣体面”为满足。唐鉴的教诲使他茅塞顿开,耳目一新,明白了所谓“道”是一种义理之学,求“道”应以《朱子全书》为根本,最终确立了以理学为其治学的目标。这一求道过程,在他的日记和书信中都有反映。他在求师唐鉴当天的日记中不无感慨,在给贺长龄的信中说:“国藩本以无本之学寻声逐响,自从镜海先生游,稍乃初识指归。”在以后写给诸弟的信中,对其治学道路则更有一番总结性的阐述:“近得一二良友,知有所谓经学者、经济者,有所谓躬行实践者;始知范、韩可学而至也,马迁、韩愈亦可学而至也;慨然思尽涤前日之污,以更生之人,以为父母之肖子,以为诸兄弟之先导”。因此,他立志要在理学上痛下工夫,这对于他的伦理道德及克己省复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2)从日记看曾国藩的“修己”功夫

宋代理学家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信条。在《大学》一书中有言“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个思想影响后代无数的文人。曾国藩为使其能成为理学大师,便按照理学家“修齐治平”的理论,从“静”、“敬”、“慎独”下手,在“修己”上下了一番苦功。“修己”的真旨和方法,曾国藩是通过向另一位知名的理学大师倭仁学来的。倭仁,字昆峰,蒙古正红旗人,翰林出身,历任中允、侍讲侍读、庶子、侍讲、学士、侍读学士、詹事、大理寺卿,后为工部尚书,命授皇帝读、文华殿大学土。倭仁是以学承正统、德高望重的理学名臣资历而被“命授皇帝读”的。就倭仁的思想特征而言,他以程朱理学为主体,兼取思孟学派及陆王心学的某些观点,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倭仁不仅对理学具有深刻的领悟,重要的是他的自身道德修养与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达到了高度的和谐,因此为士大夫所折服。倭仁告诉曾国藩:“‘研几’功夫最要紧。人心善恶之几,与国家治乱之几相通。”最后,倭仁嘱咐曾国藩,必须把读书与修己相结合,要天天“写日课”,且应当即写。曾国藩按照唐鉴、倭仁的教诲,按照从道德自省到经邦治国的法则身体力行,使自己的思想与人格得到升华。于是,在与倭仁会面的当天,他便立志“自新”。除继续按照唐鉴教诲的方法读书外,他开始学习倭仁,在“诚意”和“慎独”上下工夫。同倭仁一样,曾国藩每天将自己的意念和行事,以楷书写在日记上,以便随时检点和克制。曾国藩将所写的日记,定期送与倭仁审阅,并请他在上面作眉批,提出不客气的批评。因道光十三年(1843年)七月,他出任四川乡试正考官,这种楷书日记还没有写满一年,旅途匆忙,日记遂改用行书。此后的日记也没有再请倭仁批阅;但在日记中时时自讼自责的精神,却一直维持终生不变。他天天要求自己以理学的道德自省,以经邦治国的要求监视自己,教训自己,也就因为这个缘故,使他在封建的伦理道德方面和他所献身的事业中,一天天的进步。曾国藩日记,绝大部分都像一篇例行公事的“流水账”,看起来易感乏味。

然而“糟粕”中所藏的“精华”也很多:论修身治学,则曾国藩持身之严,待人之温厚忠恕,读书之恒心毅力,日记中随处可见,足供后人终身取法。论史料,则曾国藩本人的行踪交游、其所首创的水陆营制、幕僚将吏的人事,以及于当时的物价、租税、官场习俗等等,都时时有值得珍视的记载,为别处所罕见。所以曾国藩的日记,实在是一部具有多方面价值的著作。读了它,我们不但见到曾国藩的砺志过程,同时也使我们对其《挺经》中的砺志方法,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一个人立身处世创大事业,谁也无法预料成败,成功的人固然有,可是失败的人却也不少。而成功者往往是能够磨炼心性,提高道德修养的人,是有磐石一般坚定意志的人。从曾国藩拜师这一事件中我们看到,他拜师的目的不是为了沾一点名气,而是真心实意地求道,因为他是把“拜得名师”作为实现自己志向的一个途径来看待的。从老师那里学到了至理和自励的做法后,他立即付诸实践并终生坚持。见微而知著,伟人的小事件中往往更能体现其异于常人的一面。

同类推荐
  • 弗洛依德谈自我意识

    弗洛依德谈自我意识

    人类对其环境所作的改变,我们称之为文化。我们的文化就是人类心灵激发其肉体所作的各种动作的结果。依我看来,人类全部文化都是以自卑感为基础的。自卑感本身并不是变态的,它是人类地位增进的原因。例如,科学的兴起就是因为人类感到自己的无知,和他们对预测未来的需要。奉献乃是生活的真实意义。假如我们在今日检视我们从祖先手里接下来的遗物,我们将会看到什么?他们留下来的东西,都有是他们对人类生活的贡献。
  • 识人三经:人物志

    识人三经:人物志

    中国数千年辉煌灿烂的文明史,就是人的智力不断提高、智慧不断扩充的历史,是一部人才发展史。可以说,人才的选拔和使用,是一个亘古不朽的话题。历史上有作为的政治家和有识之士都明白,得人才者得天下,失人才者失天下。《尚书》中说:“知人则哲,能官人。”《周书》中说:“安危在出令,存亡在所用。”《吕氏春秋》说:“得贤人,国无不安,名无不荣;失贤人,国无不危,名无不辱。”唐太宗李世民说:“致安之本,惟在得人。”明太祖朱元璋说:“贤才,国之宝也。”所以,古人十分重视人才,讲究用人之道,并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总结和概括用人方略,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学理论。
  • 一次完全读懂鬼谷子的人生智慧

    一次完全读懂鬼谷子的人生智慧

    《鬼谷子》原文生涩难懂,该书配合《鬼谷子》的原文、译文及白话经典故事来诠释当今社会你必学的谋略。读者在短时间内轻松阅读就可获得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文学享受,领悟古典文化的精髓所在。所谓人事无边际,计谋无穷尽。在时下这个社会结构更为复杂,人际关系更为多样的人事中,运用现代计谋来为人处事,选择恰当巧妙的方法来给自己选一条通往成功的大路。
  • 爱的哲学:这本书帮助你明白什么是爱

    爱的哲学:这本书帮助你明白什么是爱

    纵横古今,横跨中西,齐集史上最权威的关于爱的学问,将爱的真谛通过浅显易懂、深入浅出的语言娓娓道来。高亮之,福建长乐人。江苏省农科院院长,美国俄勒岗州立大学客座教授。哲学爱好者,在长期阅读大量古今中外哲学原著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哲学思想。先后出版《综合哲学随笔》、《漫游西方哲学》、《浅谈中国哲学》三本大众类通俗哲学著作,获得各地读者好评。
  • 每天读点哲学

    每天读点哲学

    智慧不是知识,知识关乎自然,智慧关乎人生。而关于人生的“知识。是没有规律可循的。因为没有哪一个人能够找到人生的规律,谁也不敢说自己掌握了人生的真理。所以,哲学家寻找人生的智慧,注定了是在解答一个没有固定答案的“人生方程式”,每天读点人生哲学,其内容或来自经验的总结,或来自理论的阐释,或是生活的感悟,它们以一种浓缩的方式记录了人类的思想史。也就是人逐渐认识自己的历史。从这意义上来讲,人生哲学都已经被读了几千年,但今天我们还在读,而且每读一遍都有不同的体会,究其根本,就是因为里面是。点燃火焰。的智慧,而不是“授人以鱼。的知识。
热门推荐
  • 中校同志请遵命

    中校同志请遵命

    五年前,“林九九,去把孩子打掉!”林九九,低下头,有气无力的走出去了,她懂了,一切都明白了,走到门口,她缓缓回头说“好,给我三天时间,我想祭奠一下我的孩子!”。“好!“……五年后,梦幻的教堂里,他看着一身礼服她,还是依旧的美丽和娇俏,但是望着他的眼神,是那样子的平淡,如一潭死水,他该如何去挽回他的姑娘。
  • 末世生存之行尸走肉

    末世生存之行尸走肉

    末世降临,各种不同的病毒开始以一种恐怖的速度蔓延,催使着停滞了万年的人类重新走上进化的道路,同时,各种生物也争先恐怖的迎来了进化的大热潮。百花争放,残酷的斗争,这个时代只属于进化最快的物种,人类不再是食物链的顶端生物——每个生物都在不停的前进!
  • 混乱之域

    混乱之域

    生存斗争混乱刺激从没有真正的对错人只会站在自己想站的位置你能在这里活下去么?
  • 洞玄灵宝道士受三洞经箓法箓择日历

    洞玄灵宝道士受三洞经箓法箓择日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一见云英便爱卿

    一见云英便爱卿

    14岁,周颖见慕卿的第一句话便是“你是一见云英便爱卿的卿么”,自此两人的生活便因琴生情……20岁,周颖质问慕卿“与卿俱是江南客,你是不是我的过客”……这是一个爱情与责任的故事,我们不能因披上爱情的外衣,就可以肆无忌惮的伤害爱我们的人。
  • 伤之大道

    伤之大道

    一名天才少年成为绝世强者,不幸陨落在上古秘境,从而开始了僵尸的生活,一步一步超越天才,成为创世者。。。
  • 西凉铁骑

    西凉铁骑

    在英雄如林、谋士如雨的三国,一个个普普通通的现代人,是如何脱颖而出,成为一方军阀;而后扫平诸雄、荡清宇内,成就不朽帝业!铁骑过处,四方臣服;荡平诸雄,一统江山!
  • 你若盛开,清香自来

    你若盛开,清香自来

    本书精选了余显斌的数十篇作品,这些文章情感真挚、语言精美、想象奇特,精彩纷呈。中小学学生阅读这样一本文质俱佳的文学作品,对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会大有帮助。本书收录的作品,不是名著,但是属于好作品;没写重大题材,但大都真实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变迁,人们精神面貌的焕然一新;没有高深莫测的技巧,但或平实、或奇巧、或清新可人、或浓郁奔放,更适合青少年读者学习、借鉴。
  • 超人特异(走进科学)

    超人特异(走进科学)

    《超人特异》内容主要讲述着一群在各个世界生活的人,他们与正常人有所不同,刺激着科学家们去解开它的神秘面纱。
  • 战血怒

    战血怒

    血怒乾坤转,道出鬼神惊。宝塔成混元,醉恋鼎中星。当觉醒的那一刻唐笑才恍然大悟:那些以前所受的苦难真的算不得什么,只不过是给心善的人一个主动还债的机会,让心恶的人接受制裁,让那些想赖账的家伙,自己走向恶贯满盈!我是债主,这天地间的一切都欠着我的!如今我手持执法者之刀来要账了,等着我将这世间的烂账都斩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