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44900000031

第31章 掌握处理大难题的策略

处理天津教案恐怕是曾国藩平生遇到的最大难题。因为以前两军对敌,无论多么艰难,他都能明白无误地知道该怎么去做。而这件事却是无论怎么处理,都是几面不讨好。为此,他只好以“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对之。

(1)天津教案引起纷争

1870年6月,天津发生了一起震惊中外的重大涉外事件,引起朝野议论纷纷,民怨沸腾。案情大致是这样的:先是天津境内屡有迷拐幼孩之案,并有剖心挖眼之谣。署天津知府张光藻检获拐匪张拴、郭拐两人严办,旋有民团拿获匪徒武兰珍,供出法国教堂之王三授以迷药,由是津民与教民屡有争哄之事。三口通商大臣崇厚约法国领事官丰大业来署提犯人对质,于是流言四起,人情汹汹。丰大业在崇厚署中施放洋枪,崇厚亟起避之。丰大业愤而走出,遇天津县知县刘杰,复用洋枪击伤其家丁。津民见之者,遂殴毙丰大业,烧毁教堂多处,洋人及本地从教之民男妇死者数十口,这一天是五月二十三日。天津教案发生以后,当时七国军舰停泊在大沽口外,以军事威胁清政府惩办天津地方官及民众,法国海军司令竟然扬言,“十数日内再无切实办法,定将津郡化为焦土”,法国公使罗淑亚“二十四日致曾国藩照会,内称必须将天津府县同陈国瑞先行在津立即正法,然后余事不难商办,否则饬该国水师提督便宜行事等因,崇厚亲赴罗淑亚处,再三剖析,该使坚持不听。”当法国水师提督伯理赶至天津以后,有了海军作后盾,他们大行炮舰外交,声称如若不按公使要求办理,法国公使及所有在京法国人将一同撤往上海,拉出断交开战的架势。天津民众在案发当天,出于义愤,一哄而起,杀洋人,烧洋楼,“人心汹汹,拿犯人说,势不能行。”曾国藩由保定到达天津以后,绅民们的反教狂涛并没有平息,盛传曾国藩是由朝廷派来天津驱赶洋人的。当曾国藩一进天津城门,由天津48保所选派的代表,便拦路请愿,指控教堂残害中国人,并诛杀幼童挖眼剖心。与此同时,在京的王公大臣也高谈阔论,与“清流派”一起大肆宣扬民心可恃,甚至扬言最好乘机“尽毁在京夷馆,尽戮在京夷酋”,起码也要与法国断交,以示惩戒。

(2)曾国藩奉旨接下

这个烫手的山芋津案发生以后,清政府两厢为难,于是便把难题推给了曾国藩。在同治九年五月二十四日(1870年6月22日)的上谕中说:匪徒拐迷人口,挖眼剖心,实属罪不可赦。既据供称牵连教堂之人,如查有实据,自应与洋人指证明确,将匪犯按律惩办,以除地方之害。至百姓聚众将该领事殴死,并焚毁教堂拆毁仁慈堂等处,此风亦不可长,着将为首滋事之人查拿惩办,俾昭公允。地方官如有办理未协之处,亦应一并查明,毋稍回护。曾国藩务当体察情形,迅速持平办理,以顺舆情而维大局。在五月二十七日的正谕中又说:至迷拐人口匪徒及为首滋事人犯,均着查拿惩办,并着曾国藩会同崇厚彻底根究,秉公办理,毋稍偏徇。清政府在上谕中,左一个“持平办理”,右一个“秉公办理”,肇事双方都要“严惩”。这似是而非的旨令无非是要给全国舆论一种印象,似乎朝廷并不想示弱,而实际上是“朝廷不肯明持正论,欲从外间发端,于中取决耳。”也就是一旦讥议纷起,便下推责任,诿过于人。驻扎在保定的曾国藩接到办理津案旨令时,正在生病,“重发眩昏”,“泄泻不止”,面对纷繁复杂的形势,幕僚们“阻者、劝者、上言者、条陈者纷至沓来”,多数人主张曾国藩不易仓猝赴津。对于处理津案的难度,曾国藩心里十分清楚,此次赴津必定是凶多吉少。但他更清楚地意识到当时局势的紧迫性,案件涉及了七个国家,各国军舰环伺大沽口,中国将再次面临着战争的威胁。因此,临行之前曾国藩将遗嘱写好,希望儿子们为他安排好后事。余即日前赴天津,查办殴毙洋人焚毁教堂一案。外国性情凶悍,津民习气浮嚣,俱难和叶,将来构怨兴兵,恐致激成大变。余此行反复筹思,殊无良策。余自咸丰三年募勇以来,即自誓效命疆场,今老年病躯;危难之际,断不肯吝于一死,以自负其初心……余若长逝,灵柩自以由运河搬回江南归湘为便。六月七日曾国藩到达天津,面对着业已十分高潮而偏激的民众情绪,如果进一步加以鼓励,势必会造成一场盲目排外的群众运动,其结果是不仅仅针对法国教堂及其传教士,而且会波及到所有的外国教堂、传教士以及外国人,最终是酿成一场新的战端。

(3)力图以实力外交解决问题

曾国藩心里十分清楚,刚刚结束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及太平天国和捻军人民起义之后的中国,国力孱弱已极,一旦“衅端一开”,必定是“全局瓦裂”。在这场中外交涉中,曾国藩奉行的是实力外交,但他不同于以往的实力主义,只认识到了中西实力相差的悬殊,而对自己和自己的民族没有信心。相反的是曾国藩在看到中西之间的差距后,却用可变的眼光来看待自己和世界,他有了了解世界,学习西方的愿望,鄙视那些“专以消弭为事,于立国之根基,民生之疾苦,置之不问,虽不至遽形决裂,而上下苟安,久将疲恭而不可复振”之徒。正是由于曾国藩奉行的是实力外交的既定方针,他在承办这起涉及面广、错综复杂的天津教案中,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尽量化解国际国内矛盾,以免授人以柄“致成大变”。曾国藩着手进行了以下几项工作:第一,从调查入手,弄清案情真相。办案伊始,曾国藩向朝廷提出:“总以武兰珍是否为王三所使,王三是否果为教堂所养,挖眼剖心之说是否确有证据,为案中最要关键。审虚则洋人理直,审实则洋人理曲。”当时朝廷嘉奖曾氏的这一见解,“可谓切中事理,要言不烦”。

经调查:

1.王三虽经供认授药武兰珍,然时供时翻。

2.仁慈堂查出男女150余人,均称其家送至堂中豢养,并无被拐之事。

3.挖眼剖心则全系谣传,查无实据。“臣国藩初入津郡,百姓拦舆递禀数百余人,亲加推问,挖眼剖心有无实据。

无一能指实者,询之天津城内外,亦无一遗失幼孩之家控告有案者。当时美国驻华公使六月二十七日给美国政府报告天津教案起因时,亦未提到拐骗幼童,挖眼剖心之事,其中说道:“约在五月底六月初,天津育婴堂内发生流行病,有大量孩童死亡……人群多次围集教堂附近,要求把孩子放出。一次,人群喧闹异常,修女因恐暴徒行凶,同意由五名民众组成检查小组入育婴堂检查。法国领事闻此骚动,即于此时赶到现场。五人小组虽已推举好且进入育婴堂,法国领事却下令停止检查,并对五人小组进行怒斥,把他们轰出堂外……”。有人提出,人心人眼等物是由崇厚收藏的,曾国藩辩解说:焚毁教堂之日,众目昭彰,若有人心人眼等物,岂崇厚一人所能消灭。曾国藩还具体地分析了津民所以产生教堂迷拐幼童挖眼剖心谣传的原因有五:教堂终年扃闭,莫能窥测;中国人至仁慈堂治病,恒久不出;仁慈堂死人,有洗尸封眼之事;仁慈堂所医病人,虽亲属不得相见;堂中掩埋死人,有一棺而两三尸者。天津教案也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当道者的昏愦和群众的愚昧落后。轻信所谓挖眼剖心,作为点银和药之用的谣传。曾国藩详加辩析道:外间纷纷言有眼盈坛,亦无其事。盖杀孩坏尸,采生配药。野番凶恶之族尚不肯为,英法各国乃著名大邦,岂肯为此残忍之行?以理决之,必无是事……眼珠若盈坛,则堂内必有千百无目之人,毁堂之时,何无一人见在?既云残害,其尸具又将何归。此可决知其妄者。既然对法国教堂是否残害中国幼童这一要害问题,查无实据,造成“审虚则洋人理直”的格局。这就为查处天津教案定下了基调,“若其曲不在洋人,则津民为首滋事者,尤须严查究惩”。第二,把法国与其他国家,分别处理。曾国藩在保定赴天津途中就上奏朝廷,先料理俄国误伤之3人、英美两国之教堂,不与法国一并议结。这一着高明之处在于:使法国不致与其他国家串通一气,对中国采取联合行动,从而扩大事态,增加办案的复杂性。第三,竭力保护爱国地方官的人身安全。案发后,法国公使罗淑亚一口咬住“主使说”,即津民杀洋人烧教堂是地方官员所主使,从而要求惩办地方官员。在这一要害问题上,曾国藩有理有节地驳回了其无理要求。六月二十一日(7月28日)崇厚言:洋人将大兴波澜。有以府县官议抵之说,公(按,曾国藩)峻词拒之。六月二十二日(7月29日)洋官罗淑亚复来,词气凶悍,照会一件,有请将府县官及提督陈国瑞抵命之语。二十三日,(曾)公将现在查办情形复洋人,并驳诘之。六月二十五日(8月1日)洋人照会仍执前说,二十六日(8月2日)(曾)公照复诘之。六月二十八日(8月4日)曾国藩向朝廷陈述自己的见解:将张光藻、刘杰等革职交刑部治罪,办理已属过当,此次罗使(罗淑亚)欲将天津府县同陈国瑞在津正法,断无如此办理,万难允准。蛮横无理的罗淑亚继续顽固坚持其“主使说”,七月十一日(8月16日)李鸿章奏,罗淑亚必欲将天津府县正法,其照会内称,实由府县帮同行凶,又称有主使动手之人。

七月十六日(8月21日)罗淑亚到京接晤后,仍以主使之说归咎府县各官,持定前议不稍通融。罗淑亚送交总理衙门《天津滋事记》一文,内称:“天津教案,皆府县所刁唆,陈国瑞搭桥助凶,并应正法,以见法国之不能轻纵。”其时,曾国藩巧妙地把张光藻、刘杰二名奉旨治罪人员保护起来了,“一往顺德就医,一往密云安置眷累”,闻天津府县呈递亲供时,承审官以酒食宴会相待。”其所以将府县奏参革职,交部治罪,也出于不得已的违心之举,他在家书中透露:罗淑亚十九日到津,初见尚属和平,二十一二日大变初态,以兵船要挟,须将府县及陈国瑞三人抵命。不得已从地山之计,竟将府县奏参革职,交部治罪。二人俱无大过,张守尤洽民望。吾此举内负疚于神明,外得罪于清议,远近皆将唾骂,而大局仍未必能曲全,日内当再有波澜,吾目昏头晕,心胆俱裂。不料老年遭此大难。曾国藩对张、刘二员最后之惩处,既有自慰又感不安:“府县到部后,部堂极相关顾,未曾略有困辱,惟定谳时改发黑龙江,微觉过重。”第四,在缩小缉凶范围上有所努力。缉凶,是办案的关键问题。在外有列强内有清政府的双重压力下,作为查办大员虽有所抵制,但一再让步,应负有一定罪责。截止八月十七日(9月21日),曾国藩赴天津两个多月后,缉凶结果是,确有证供应正法者七八人,略有证供应治罪者约二十余人,清政府对此极为不满,认为:“案情重大,各国伤毙商民亦多。若正凶仅讯出七八人,此外任其漏网,恐无以服洋人之心,且此案为日已久,若不赶紧办结,必至另生枝节了。”朝廷对曾国藩不满的是两点:一是缉凶的数目字少了。二是缉凶的时间拖长。在限期迫近,朝廷催逼的情况下,曾国藩不得不改变缉“凶”人数与被杀洋人数大致相等的初衷,会同丁日昌连夜审问,为拼凑“正凶”人数,不得不变通律例,只要是打过洋人或只要有两人以上的旁证,都以“正凶”定案。

曾国藩在被调离直隶总督任之前,终于向清政府和国人呈上了他议结津案的方案:一、张光藻、刘杰革职,发往黑龙江效力;二、判处所谓“凶犯”二十名死刑,充军流放者二十九名;三、赔偿及抚恤共计四十九万七千余两白银;四、派崇厚为特使,前往法国“道歉”,并表示中国愿与法国“实心和好”。方案一经公布,朝野上下无不哗然,一时间舆论沸腾,人们骂曾国藩为“卖国贼”。朝廷中的“清论派”更是不遗余力地对其进行攻击,甚至有人主张严惩曾国藩以谢天下,有人竟作对联一副讥讽他:杀贼功高,百战余生真福将;和戎罪大,三年早死是完人。曾国藩声望一落千丈。

虽然天津教案最后的结案是曾国藩做出的,但是真正的幕后决策者是清政府。在承办该案的过程中,曾国藩确曾通过种种努力协调方方面面的关系,而最后却迫于清政府的重重高压不得不滥用他的所谓“霹雳手段”刑加于无辜的平民,落得“内疚神明,外惭清议”的结果,这不能不说是一场悲剧。

同类推荐
  • 孟子(中华国学经典)

    孟子(中华国学经典)

    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之后,出世时,家道已衰落,是没落贵族的后裔。据说他的父亲名激,在孟轲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孟轲的主要由母亲抚养成人。孟母很重视对孟子的教育,历史上广泛流传着“孟母三迁”、“孟母断机杼”的故事,足见其良苦用心“。在母亲的精心教诲下,孟轲度过了充实的少年时代。 本书是继《论语》以后最重要的儒家经典,记述了孟轲一生的主要言行,突出地记述了孟轲主张仁义、反对暴政和武力兼并的政治思想,以及“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主义思想。全书语言生动,比喻深刻,论证有力,文章气势雄伟,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
  • 道家智慧活学活用

    道家智慧活学活用

    道家的智慧,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影响,巨大而深远,并且浸透了中国人的思维。除了儒家智慧,道家智慧又是一股影响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强大的精神力量。即使到了高科技发展的今天,我们还在否定之否定、背叛与反背叛中接受它的影响与推动,获得重新思考生命、世界乃至宇宙的激情。
  • 孟子全书

    孟子全书

    孟子被誉为亚圣是有一定道理的,他将孔子的思想发扬光大,构建了完整的体系,并有许多重要的思想创见。其著作《孟子》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之一,也是现代人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许多激励人心、流传千古的至理名言亦源于《孟子》。古代学问大家韩愈有言:“求观圣人之道,必自孟子始。”当代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也说:“三十岁后,我做人处世全靠孟子。”可见,不学习《孟子》将会蒙受无以弥补的损失。
  • 大学之生命十大道

    大学之生命十大道

    本书乃根据《大学》精华提炼而成。《四书》之一的《大学》,系小戴《礼记》中的第四十二篇,是孔氏之遗书,初学入德之门径。该书由宋儒朱熹经过四十余年的精心研究编写而成,共分经一章,传十章。经一章乃是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传十章是曾子之意而门人所记。
  • 黑格尔的智慧: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哲学解读

    黑格尔的智慧: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哲学解读

    黑格尔的著作集德国古典哲学之大成,创立了一个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他认为:“绝对观念”是宇宙之源,万物之本。世界的运动变化乃是“绝对观念”自我发展的结果,他认为自己的哲学就是“绝对观念”的最高表现。他认为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是一个过程,是在不断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着的,而其内部矛盾乃是发展的源泉。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创立了唯物辩证法。
热门推荐
  • 执掌神座

    执掌神座

    绚烂的荆棘文明在末日的余晖下爆发出最后的色彩,然而这一切都没有结束……一个自认为不是天才的奥术学徒开辟了一个时代,一个诸神之后的时代。人类英雄从可笑的地平面走出去,与数不尽的星空种族一同寻找已经湮灭在星光里的神座,星空古路上的英雄尸骨与星光一同暗淡。如此,一个奥术掌控者,一个可以破碎时空的奥术师,他抬起头,谨小慎微的仰望着虚空上方的那一角。
  • 石屏传

    石屏传

    《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系列丛书:石屏传》以新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为背景,记录了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屏追求不止,奋斗不息的一生,重点介绍了石屏寄情祖国航空事业,立足本职工作,设计了K—8和教8飞机,创造了中国航空工业外贸出口的神话,改写了中国空军飞行员训练体制等内容,反映了石屏一生浓浓的航空情缘。
  • 戮神修仙传

    戮神修仙传

    我原本天真低调,可你们却要夺我爱人,杀我亲人,伤我兄弟,叫我如何能忍?莫欺少年穷,哪怕我是废物,你们想要伤害他们,就从我的身体上跨过去吧。命中注定?笑话,命若天定,我就破了这个天,谁敢挡我,我就杀上九重天。。。
  • 剑武昊天

    剑武昊天

    天武大陆,浩瀚无边,武修遍地,弱肉强食,且看徐昊是如何在这世纪中挣扎,追求武道,踏上巅峰,成为武中之神,剑道至尊等级:武者,武士,武师,武宗,武尊,武侯,武王,武皇,武帝,天帝,至尊
  • 狼之吻1

    狼之吻1

    ----浓浓的魔幻色彩,人狼混杂、生死交融的奇异世界,荒诞、奇异,没有逻辑却又合乎情理,那么荒诞又那么神奇。小说把触目惊心的现实和迷离恍惚的幻觉结合在一起,通过夸张和虚实交错的艺术笔触来网罗人事,编织情节。这种似是而非,变幻想为现实而又不失其真,弥漫着浓重而强烈的神奇气氛。魔幻是途径,表现生活现实是目的。《狼之吻1》是对梦境的迷恋的影像释放,残忍和宁静的并置,实现的欲望与未竟的渴望、暴力、爱情、性、死亡、意象的组合。
  • 帝道永恒

    帝道永恒

    吾名林霄,誓要凌霄!为融合帝血,林霄的天赋之血被剥离,导致他平庸十年。十年间,他尝尽人生百态,背负废物之名。十年间,他心性坚韧,无可动摇!这一天,林霄血脉觉醒……这一刻,林霄傲视群雄……养你十年厚积薄发,压你十年飞扬跋扈,就是有一天让你狠狠的扇所有人一个巴掌!!!(求推荐!求收藏!!)
  • 云凝露

    云凝露

    她,冰肌玉骨,风华绝代。她不涉凡尘,却无奈狂蜂浪蝶向她涌来。他,雅人深致,傲然唯我。他远离俗世,却甘愿为她踏入红尘。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今生的相互一瞥,已注定生生世世的纠缠。他说:“今生只要有你,我已无憾。”她说:“你若无憾,我为你洗手羹汤又如何。”相顾一笑,两人之间已不需要其他言语。
  • 腹黑总裁:老婆太霸气

    腹黑总裁:老婆太霸气

    脸蛋够美,身材够瞧,脾气够烂,嘴巴够坏,萧祈在X大学就是这样一个女版“道明寺”的存在。她以为她可以和她的“大乖”相守一生,她以为她们X大学“四大天后”可以逍遥一世,可没想到一切的天塌地陷竟来的这么快。跌入谷底的自己对这个腹黑总裁而言又意味着什么呢?情人?属下?学生?后辈?——不管了!总裁什么的洗干净了乖乖给老娘上床躺好!老娘混得到学位,拼的了爹,下得了厨房,上的了床!管你什么总裁、裁总,腹黑、腹白的,老娘不怕!
  • 红颜泪之你是我的妃

    红颜泪之你是我的妃

    一幅手绘美人图将她带入另一个朝代,三世的情缘,不同的爱恋。他,一个冷酷的君王。她,是他最爱也最恨的女人。新婚之夜的第二天,他就以不洁之名将她下嫁给自己四十多岁的皇叔受尽折磨,皇叔死后又将她囚于冷宫,让她生不如死。她一笑而过,这是我欠他的。离殇,离殇,千古悲凉,离殇,离殇,枯骨茫茫,离殇所到生死茫茫,莫雪薇一只转世千年的狐狸,开始了自己的转生之路……复杂的感情,三生的回忆,命运究竟会如何,敬请期待……
  • 丫头,谁是你的天使

    丫头,谁是你的天使

    久别多年从小玩到大的枫哥哥居然回来了,还说喜欢她,要她做他的女朋友,弄的小雨好难为情,不过,枫哥哥确实很细心呢!让小雨好像回到了小时候一样的温暖。可是有一天,那个女人居然说枫有两个女朋友,一个是小雨,一个是她?心里很痛,可是,慢慢小雨发现,自己居然喜欢上了浩然……这段感情该如何收场?小雨最后会与谁享受幸福甜蜜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