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44900000022

第22章 一定要有自己的智囊团

遇事只靠自己很难成功。曾国藩善于用人,更善于用幕僚,这使得曾国藩在当时的中兴名臣当中拥有了最强大的幕僚阵容。他的智囊们为他筹划钱粮、应对垂问、参谋军机,也使曾国藩每做决断,总能集思广益,找到最佳的行动方案。

(1)把为国荐才当做自己的责任

咸丰十年(1860年)冬,因侵略者侵占北京,咸丰帝避走滦阳热河行宫,朝廷上下乃有迁都之说。京官具奏者甚多,湖北、河南、山西诸省疆臣也纷纷陈奏,众口一声,以为迁都乃当时第一良策。惟曾国藩称,“中兴在乎得人,不在乎得地。汉迁许都而亡,晋迁金陵而存。拓拔迁云中而兴,迁洛阳而衰。唐明皇、德宗再迁而皆振,僖宗、昭宗再迁而遂灭。宋迁临安而盛昌,金迁蔡州而沦胥。只要有忧思勤勉之君,贤劳之臣,迁亦可保,不迁亦可保;无其君,无其臣,迁亦可危,不迁亦可危。我观察历史世事的变化,觉得除了求得人才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的东西可资凭借。”曾国藩在长沙求学期间,与郭嵩焘、刘蓉深交。任京官时,又广交朋友,以文会友,他除了师事理学名家唐镜海、倭艮峰外,吴竹如、窦兰泉、冯树堂、吴子序、邵惠西等友人,后来都成为了他的幕府中的重要人物。也有不少人慕名而来,主动来与曾国藩结交。他记载道:“又有王少鹤、朱廉甫、吴莘畲、庞作人。此四君者,皆闻予名而先来拜。虽所造有深浅,然皆有志之士,不甘居于庸碌者也。”湘军的重要将领江忠源及文士吴敏树也是这时在京城结识的。他在礼部复试时,因欣赏“花落春仍在”的诗句而识拔了俞樾,又在朝考阅卷时看中了陈士杰。后来,他们对曾国藩的“事业”都有过很大的帮助,特别是陈士杰。曾国藩交游的目的很明确,希望借助友人来指出自己之缺点。他说:“有师友的扶持鼓励,即使懦夫亦能立志。”所以,他后来向朋友和兄弟们反复说明“国家因为获得人才而强盛。人才存在才能政通人和。想要自强,必须以修明政事,谋求贤才为紧要任务”;“治世之道,专以致贤、养民为本”;“国家大计,首重留心人才”。世上一切事情都是人干出来的,坏事如此,好事亦复如此。古人说:“能当一人而天下取,失当一人而社稷危。”曾国藩是深知这个道理的,因而在人才问题上深具历史的卓识与战略的眼光。他对人才的广泛搜罗和耐心陶铸,是能够成就他的“事业”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一点,早已是人们的共识。后来,薛福成评述道:“自昔多事之秋,无不以贤才之众寡,判功效之广狭。曾国藩知人之鉴,超轶古今。或邂逅于风尘之中,一见以为伟器;或物色于形迹之表,确然许为异材。平日持议,常谓天下至大,事变至殷,决非一手一足之所能维持。故其振拔幽滞,宏奖人杰,尤属不遗余力。”《清史稿》评论曾国藩道:“至功成名立,汲汲以荐举人才为己任,封疆大臣军营统帅遍布全国。以人事君,皆能不负所知。”石达开也曾称赞曾国藩:“虽不以善战名,而能识拔贤将,规划精严,无间可寻。大帅如此,实起事以来所未觏也。”

(2)曾国藩幕府人才济济

曾国藩“为国得人”,集中体现在他的幕府规模恢宏,济济多士。幕府,本指将帅在外以营帐为府署,后借代古代达官的参谋班子和办事机构。我国的幕府制度,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即有养士风尚,平原君等四公子养士数千百人,盛极一时。这些士人或称为“客”,或称为“舍人”,在当时的政治军事斗争中呼风唤雨,常常左右大局。曾经帮助秦始皇统一天下的李斯,就是从吕不韦的舍人逐渐发迹的。又如,唐代的不少将相,出自汾阳王郭子仪的幕府,这一养士风尚代代沿袭,以致州郡以上官长自聘从事、参军、记室等,已成为定例。而曾国藩的幕府尤称盛大,并且它既具有古代幕府的一般性质,又体现着19世纪中叶的浓郁的时代氛围与曾国藩个人的性格特征。第一,人数众多曾国藩因“遭值世变,一以贤才为夷难定倾之具。”于咸丰二年(1852年)初出办团练后,即开始物色人才,罗致幕府。随后随着战事的日益发展,湘军的日益扩大,幕府人物也渐积渐多。幕僚容闳追述湘军安庆大营的情况说:“当时各处军官,聚于曾文正之大营中者,不下二百人,大半皆怀其目的而来。”及曾国藩任两江总督时,“总督幕府中,亦有百人左右。幕府外更有候补之官员,怀才之士子……无不毕集。”幕僚薛福成《叙曾文正公幕府宾僚》一文写道:曾国藩“督师开府,前后二十年,凡从公治军书,涉危难,遇事赞划者”,二十二人;“凡以他事从公,邂逅入幕,或聚致大用,或甫入旋出,散之四方者”,二十二人;“凡以宿学客戎幕,从容讽议,往来不常,或招致书局,并不贡以公事者”,二十六人;“凡刑名、钱谷、盐法、河工及中外通商诸大端,或以专家成名,下逮一艺一能,各效所长者”,十三人,共八十三人,而且,其中碌碌无为,没有很大建树的人都没有全部列入。”李鼎芳的《曾国藩及其幕府人物》一书中的“幕府人物总表”则开列了八十九人。第二,范围广泛曾国藩用人,如他在经学上不存汉宋门户之见一样,也注意五湖四海,声明用人的原则,应该是官员,乡绅并重,江南江北的人都用。故他的幕僚中,就籍贯言,八十九人中,湖南籍二十一人,占23%强;江苏籍十七人,占第二位;安徽籍十六人,占第三位;浙江籍十人,占第四位,其余四川、贵州、广东、湖北、江西诸省无不有人入幕。

其人员分布,共达九省。就出身言,上至进士、举人,下至诸生、布衣,等级不一,均为座上之客。就人缘言,既有曾国藩的同窗同年,乡亲故旧,也有曾国藩的门生弟子,还有一些则“识拔于风尘”。就特长或职业而言,突破了古代幕府中的幕僚多为办理文书、刑名、钱粮的人员的“实务性”框子,更多出谋划策,从容讽议,招勇领军,指点州牧的“政务性”人员。此外,“凡法律、算学、天文、机器等专门家,无不毕集”。而且,“于军旅、吏治外,别有二派:曰道学,曰名士。道学派为何慎修、程鸿诏、涂宗瀛、倪文蔚、甘沼盘、方某诸人;名士派为莫友芝、张裕钊、李鸿裔诸人”。由于曾国藩首倡洋务,一批洋务官吏最先孕育于曾氏幕府,如李鸿章、左宗棠以及后来接办福州船政局的沈葆桢、致力于近代海军的丁日昌等;一些外交人员,如先后出使英、法、比、意的大使薛福成,出使英国的公使郭嵩焘,出使西班牙、德国的参赞黎庶昌,都曾是曾氏幕府中的重要人物,一些科学技术人员,如李善兰、华蘅芳、徐寿、徐建寅,也被延入曾氏幕府。这些,鲜明地体现着曾国藩对幕府制度因时变革的时代意识。曾氏幕府由于人数众多,范围广泛,加上曾国藩本人知人善任,故“几于举全国人才之精华,汇集于此”。它被誉为清中叶后人才的渊薮,殆不为过。第三,职权膨胀古代幕僚,也称“西宾”或“师爷”,多为清客或谋士,有的也充当文案、刑名等佐助人员,极少数则编书、刻书,如吕不韦的幕客集体编成《吕氏春秋》之类。而曾氏幕僚的整体职权却远不止此,他们掌握部分政权、兵权和财权,直接参与重大的政治活动与军事指挥,管理牙、厘、盐、茶和粮饷、漕务等项,从事军需后勤工作,设立编译馆,选派留学生员,办工厂,造兵器,指令交通运输,甚至撇开清廷的中央政权,直接进行外交和外贸活动等等。薛福成描绘道:“幕僚虽专司文事,然独克揽其全,譬之导水,幕府则众流之汇也;譬之力穑,幕府则播种之区也。”容闳叙述道:“当时七八省政权,皆在掌握,凡设官任职,国课军需,悉听调度,几若全国听命于一人。”曾国藩据江南财赋之地,人文荟萃之区,又集军事、政事、人事大权于幕府,其幕府实已似一汉人“小朝廷”,权倾一时,势震天下。清朝的这种外重内轻的情况,实自曾氏幕府始。更有甚者,督抚享有保举官员的权力,握有罢免惩戒下级官员的权柄,故曾国藩的幕僚们无不以入幕为进身之阶,由幕僚跃升而为地方长官或军事元戎。李鼎芳表列的八十九名幕僚中,官至总督、巡抚、布政使、按察使及尚书、侍郎的,即达三十人,成为左右政局的重臣。正所谓“旧部多专阃,新除如建旗”。

曾国藩认为“国家之强,以得人为强”。并说:善于审视国运的人,“观贤者在位,则卜其将兴;见冗员浮杂,则知其将替。”观察军事也应如此。他将人才问题提到了关系国家兴衰的高度,把选拔、培养人才作为挽救晚清王朝统治危机的重要措施。幕僚是古代选用人才的一个特殊渠道,正是通过这一不拘常规的渠道,曾国藩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标准选人用人,从而将天下英才尽收幕中,得成绝世之功。

同类推荐
  • 哈佛学生最爱玩的逻辑思维游戏(精选版)

    哈佛学生最爱玩的逻辑思维游戏(精选版)

    作为闻名于世的学府,哈佛大学培养了许多名人,他们中有4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8位美国总统以及各行各业的职业精英。哈佛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大学之一,关键不在于它传授给学子们多少知识和智慧,而在于它教授给人非凡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和方式是能锻炼出来的。本书精选了哈佛学生历年来最热衷的逻辑思维游戏,这些题目不仅设置巧妙,提供了快速拓宽思维广度、挖掘逻辑潜能的方法,而且绝对好玩,让你越玩越有趣!越玩越入迷!越玩越聪明!
  • 平民之道

    平民之道

    本书讲解了《道德经》的前26章,每一章包括原文、释文两部分,讲述了做人的道理。
  • 《论语》与近代日本

    《论语》与近代日本

    作为一部传统文化典籍,《论语》不仅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就东亚特别是日本文化发展而言,《论语》也是一部不能被遗忘的文献。近代日本的《论语》研究,折射出日本民族自身近代化进程中所遭遇的挑战、做出的抉择。本书从梳理截至近代以前《论语》在日本的流布概况入手,进而选取近代日本中国学界在哲学、历史、文学等人文学科领域的若干研究成果以及近代日本文学创作领域的相关作品,就其源于各自不同的立场、视角、学养以及情感体认而完成的《论语》阐释,尝试做出相对客观的清理与解读。书后并附“近代日本《论语》研究著作目录”,以期为读者的深入阅读与研究,提供有益的帮助。
  • 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上册)

    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上册)

    曾国藩,这是一位争议不断的历史人物。他被称为“晚清中兴名臣之首 ”,又被称为中国近代史上最后的理学大师与一代大儒;他既为孙中山、章 太炎、范文澜等人所不齿,但也为毛泽东、蒋介石、梁启超、冯友兰所推崇 。这是两本流传甚广的家训典籍。他既能自立又能立人、既能自达又能达人 的人生智慧与教育思想,也被后人广为称颂;后人整理曾国藩一切教育心得 ,统称之为“曾国藩家训”,堪称“古今家训之首”。为什么看似波澜不惊的千余封家书,却成为后人推崇备至的智慧宝典? 为什么数十年如一日的心得日记,竟成为众人津津乐道的警示名言?为什么 有太多的人,在翻阅他的日记之后,自惭形愧?
  • 蔡礼旭大学演讲录

    蔡礼旭大学演讲录

    本书是蔡礼旭老师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汕头大学等地的演讲集。按内容分一生圆满的智慧、创造人生好因缘、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等几大部分,深入浅出,将圣贤教育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和事例讲解出来,深受听众欢迎。本次结集出版,删除了重复部分,保留了每次演讲的精华,是一本针对青年读者进行品德教育的好书。
热门推荐
  • 文成公主传

    文成公主传

    他是长安翩翩佳公子,和她青梅竹马、两情相悦,也曾一纸婚书,许诺白首不相离!可种种情深,抵不过一道圣旨!和亲远嫁,生离死别,他亲手把她送入别人的怀抱,又悔恨不已,生死追随。他是雪域高原的战神君主,是她名正言顺的夫君,他爱她怜她,更恨她心里有别的男人!
  • 登临引

    登临引

    登临者,夺魂取舍,强掠他人的人生;穿越者,如坠梦幻,进入别样的世界。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两条未降世就被安排好方向的生命。然而……“谈不上逆天,只是想帮你们这群要死不死的登临者改改命而已。”……“秦家少爷,你也发现了吧。其实这个世界如你我一样的穿越者……到处都是呢。”“然而我们至今仍未知道他们穿越有什么卵用。”
  • 千面爵王的百变女友

    千面爵王的百变女友

    一个开始,是前生;一种笑颜,称无情;一个名词,叫宿命;一种执念,曰爱情。一个浅笑疏离,闲逸悠然,仿若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仙子。一个慵懒邪肆,冷魅傲然,好似不屑世俗凡尘的绝代王者。他们有着怎样的前生和宿命?轮回牵绊。他们有着怎样的出身和境遇?生世纠缠。他们又有着怎样的人生和结局?敬请期待……
  • 受用三水要行法

    受用三水要行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汉三合明珠宝剑全传

    大汉三合明珠宝剑全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寻仙之逆境之巅

    寻仙之逆境之巅

    纯正中国风,此境在寻仙!回味寻仙,尽在逆境之巅.....
  • 盖世经纶

    盖世经纶

    十八镇魔石柱,三尊先贤真身像,一身浩然正气,驱鬼神,镇邪佞,儒法通天!
  • 太子慢走之女将倾城

    太子慢走之女将倾城

    作为最出色的特种兵,被人背而死。谁知一朝穿越,附于大庆镇西大将军苏珣庶女十一岁苏流熙之身,嫡母暗害,嫡姐相欺,日子堪比奴畜。从小宫廷倾轧,乱军求生的他,杀伐果断,谁知军中来了一个小兵,简直可堪敌手,而他还甘之如饴。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砸到爱:萌妞二嫁boss

    砸到爱:萌妞二嫁boss

    跌跌撞撞的青春,有人失踪,有人自杀,有人生不如死,陆燕回自认为自己是幸运的。直到她无意撞破楼梯间的激情,跟踪与追杀,爱情与陷害,这些看起来像电视剧里才会出现的情节在她身边轮番上演。幸好,她有陈松,她那么的爱他。她说陈松,我愿意为你去做任何事情,哪怕去死。陈松摸着她的头说,没有去死那么可怕。你要做的就是嫁给别人,成全你我。
  • dnf之虚拟武境

    dnf之虚拟武境

    相信你手中的剑,我将与你同在!痴迷于自己《地下城与勇士》之中剑神职业的林凡,有朝一日,终于唤醒了,剑士之心!初代剑士的灵魂与林凡融合!强大的鬼神之力附体!横行在世间的恶魔们!如今就是你们的死期!天仙姐姐,萝莉妹妹,跟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