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43200000020

第20章 闲话《红楼梦》人物

清朝有《红楼梦》,这真让人高兴,不知道本朝本代有什么东西可以留下,希望不要是金庸武侠。

《红楼梦》枝条繁多,因为太多可说的,展开纸,竟不知道从何处下嘴,所以决定先从别人的评价说起。

阿城评论《红楼梦》,说它的好处,在于将诗的意识引入小说。换言之,《红楼梦》是中国第一部运用诗意的小说。阿城的这个说法也很含糊,《红楼梦》并不缺少读者,从帝王将相到贩夫走卒,如果仅仅依靠诗的意识,我想《红楼梦》很难涵盖这样广泛的读者群。但我又不得不佩服阿城的这个说法,《红楼梦》的好处很难一言以尽,再怎么高度概括,评语一出口,必然失之全面。而“诗的意识”这句话本身就很有意思,什么是诗的意识,“千山鸟飞绝”是诗的意识,“两鬓苍苍十指黑”也是诗的意识,甚至“不许放屁”也可入诗。说到底,诗的意识和《红楼梦》的好处一样,可意会,难言传。

后世再写类似的人情小说,学《红楼梦》的,都是皮好画,骨难刻,难就难在诗的意识,拿了诗的意识去张罗小说,还张罗得有声有色,难上加难。而张爱玲当是其中的佼佼者,笔法师承《红楼梦》,但聪明外露,通篇矫情,好看是好看,只是过了一定的年龄,就不爱再拿这种文字过脑子了。后头还有一位用诗的意识写小说的,是王小波。他的师承一定不是来自《红楼梦》,可诗的意识,我觉得他掌握得最不露痕迹,而且比《红楼梦》更具一种韵律美,可惜他死得早,死时比曹雪芹大五岁。

曹雪芹死得更早,敦诚作的《挽曹雪芹》诗: “四十年华付杳冥”,说他四十岁死的。有人说此诗也大概齐是说四十年华,不一定就正好四十,也许四十多吧。但什么诗都有可能乱说岁数,只有挽诗不可能,哪有人一死就给人减寿的。所以我认为曹雪芹一定是四十岁死的,那一年应该是1762年,红学界有争论,也许是1763年,总之这两年之内死的。而最早的《红楼梦》版本甲戌本是1754年,依次推论,曹雪芹完成甲戌本时才三十一二岁。这真让人恐怖,甲戌本中已经提到“十年辛苦不寻常”,这么说来,曹雪芹岂不是二十出头就开始写《红楼梦》了?算术真不是个好东西,我算了算就开始起鸡皮疙瘩,差不多的年龄,我整天挂在博客上看人写情书,而曹雪芹已经把甲戌本写一半了,相比之下,真让人汗颜。

因为曹雪芹死得早,《红楼梦》没有完成,后来程、高二人补写了后四十回。后人多因为它跟曹雪芹本来的勾画出入太大,而不大喜欢。其实我倒觉得,程、高是功臣,甚至很了不起,如果不是他们,这部书不会具有这样完整的风貌。

我小的时候,常常站在书店里看书。可以说,那个时候所有能找到的红书,我全看了。各种各样的“红楼续梦”、“红楼梦续”、“续红楼梦”、“红楼真梦”,乱七八糟的,有的比《红楼梦》本身还厚,多是清人的作品,间或还有民国时“鸳鸯蝴蝶派”的东西。我敢说,如果你接触过这些续书的话,你就会明白,程、高二人是多么了不起。也许他们在思想上偏离了《红楼梦》的初衷,但他们在文学上、在结构上,甚至在风格上几乎完整了这部作品。我想,我如果是曹雪芹的话,我会感谢他们,当然,假设而已。

持阶级理论做文学研究的人还说,程、高写结尾完全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你看人家本来是要“白茫茫大地一片真干净”,他便要宝玉中举、荫子封妻、家道中兴,整个一封建统治阶级乏走狗。这样一个大帽子给扣上来,无产阶级都不爱看了,而那个时候大家都是无产阶级,这不是把后四十回的读者赶尽杀绝嘛。其实这种说法实在是不负责任,而且也贻笑大方。程、高二人不管怎么想讨好统治阶级,都不会去靠修改一部小说来献媚,就好像当今的御用文人是想不到去删改《上海宝贝》的。而且就我看过的红楼续书里,比程、高二位肉麻的有很多,所以阶级理论那套应该压不到程、高这儿的。

大的作品都很难有漂亮的结尾,前面说的四部书都算上,甚至包括所有超过五十万字的长篇,中外都算上,好的结尾少之又少。尤其是《红楼梦》这样一开始就极度铺张的巨著,给它写个结尾谈何容易?有时发奇想,曹雪芹估计是想怎么写好结尾想破了头死掉的。至于程、高二人的续,一定不是尽善尽美的,甚至跟原著之间有巨大的裂缝,强行拐弯、戛然而止的地方也很多,但文字精美,人物基本保持原著的风貌,情节合理顺畅,作为续书已经相当难得了,后人不能拿了《红楼梦》原著的标准去严格要求,就好像拿着假肢挑毛病,说人家没有皮下组织,这是有点抬杠的。而续书,我想,不敢说全部由他们自己编的,一定是有曹雪芹零星原稿,再加上自己发挥。看看文笔就知道了,行云流水,比《金瓶梅》还高明,哪里有这许多高人啊。

《金瓶梅》是人情小说的开山之作,但开风气,所以要尊它为先。其实从艺术手法上来讲,《红楼梦》要高出很多,虽然后者明显带有前者的师承。如果说《金瓶梅》在结绳记事的话,那么《红楼梦》完全可以算是在推演八卦了。而之后,又有很多类似的小说: 《镜花缘》、《海上花列传》、《京华烟云》,林林总总一大堆。我不想表现得太偏激,但还是想说,都是下品。

曹雪芹无疑是个深具同情心的作者,这里所说的同情心并非是看见流浪狗,“噢卖糕的”(Oh, my god)捂住胸口的那种。曹雪芹的同情心有点耶稣看世人的味道,并非说他的高度,而是说他的态度。

《红楼梦》通篇多少个人物?有人做过计算——红学就这点好,什么都有人做——三百多个。这三百多个人物就算画在画上要费多少的笔墨?我以前跟着朋友去看画,名人画马,一匹马的一个价,八匹马的一个价,但绝不是一匹马乘以八。画得越多耗费心机越多,要顾及各个的姿态,各个的风采,还有互相的联系,不是copy & paste(复制 粘贴)那么简单。后来画展最显眼处摆着某名家的百马图,价值连城,我好奇凑过去数马,发现所谓一百匹马,却至少有一小半是在糊弄,仗着站得远,有假山挡着,就随便勾点,没鼻子没嘴的,眼睛稍挑剔点儿,就不敢说是驴是马。这样一比较,就知道《红楼梦》的不容易,它就好像一副长卷,远远近近画了三百多号人,近处的人用的是细细的工笔,神采奕奕,远处芝麻大的人却也不肯简略,头发一丝一丝描上。阅者不必用放大镜,站得远远的,随便一望,就知道那是男是女,是悲是喜。换言之,随便挑出个人都是正史笔墨。

这样比喻并非是想说曹雪芹的文字功底,而是说他对人物世态的同情心,只有在这样同情心的基础之上,他才能深切地观察,认真地下笔。我想这样写作的,他可以算是中国第一个。所以后人评价红楼人物,这个好,那个坏,这个轻,那个重。我看全不是这样,曹雪芹爱他笔下的每个人物,不管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都是立体的、鲜活的。他对他们都赋予深深的同情,所以用笔诚实自然,不去把可恨之人画成白脸曹操,也不去把可爱之人画成黑脸包公。后世说《红楼梦》角色不戴面具,就是这个意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写小说时还喜欢借机骂人,我知道这样不好,但忍不住,因为骂了之后心里舒服,可见忍住不骂是很难的。

曹雪芹开篇讲了一个石头,因为女娲补天把它落下了,心里不服气要去人世经历繁华。这样的开篇亦真亦幻,就是为了怕好事者拿去影射,这下好了,我说的是天上的石头,没名没姓,看你怎么对号入座?就好像兰陵笑笑生写《金瓶梅》非要借《水浒》里的西门大官人说事一样,都是出于自我保护意识下的虚晃一枪。

而这石头不是贾宝玉,后来的神瑛侍者才是贾宝玉。这块石头只是挂在贾宝玉脖子做了个见证人而已。但写到后来,大概也是写乱了,给人感觉贾宝玉就是石头。因为一提宝黛就是木石前盟,如果黛玉是绛珠草,那宝玉就一定是顽石了。可是还泪一说又是怎么来的呢?绛珠草是还泪给神瑛侍者的啊。我看《红楼梦》的时候,心里疑惑了半天,搞不清楚。我想,曹雪芹如果不是死得太早的话,这里头的关系,他应该再理顺的。《红楼梦》里类似这样的糊涂账很多,人物的年龄都是乱来的,大观园也是忽大忽小,我看绝非什么艺术技巧、故意为之,实在是作者死得太突然了。

黛玉、宝钗都是跟宝玉很亲近的姑娘,一个是姑表妹妹,一个是姨表妹妹,从血缘上讲不分彼此。而在她们背后,一个站着宝玉的亲祖母——贾母,一个站着宝玉的亲妈和亲姨——王夫人和薛姨妈,从支持程度上讲也是不分彼此。美国人看到这里一定要晕掉了,这么庞大的家族关系,简直是在考他们的心算。

宝玉什么时候才开始情定黛玉的,这很难讲,起码一开始他是两个都喜欢的。看见宝钗雪白的膀子就忍不住浮想联翩,小时候做春梦也是一个女子要兼二人之美。后来大家都长大,宝钗越来越表现出“女强人的政治素质”,一有机会就要教导宝玉积极向上,用功举业。其实这并非是坏事,男人总是要做事的,不能在大观园里靠别人养活一辈子。宝玉却不这么认为,他是纨绔子弟,不喜欢的事情宁可学鸵鸟把头埋起来不管,所以名士风采的黛玉更加合他胃口。他自己也说,要林妹妹也说这些混账话,我早就和她生分了!黛玉听了这话,心情激动了老半天,其实细细想来却可悲,宝玉不过是顽童心理,顺我者好,逆我者坏罢了,取与舍就这么简单。黛玉那样聪明的人,竟然也要去激动,实在大可不必。这样的人生活中很有一些,我大伯就是一个,他有两个女婿,他偏爱小女婿,就因为小女婿不跟他犟嘴。推想之,宝玉跟黛玉在精神层面上到底有多大的同解集,很令我怀疑。

黛玉其人是生活在半空中的,这样的人注定不会落地,沾了人气就不好活了。她伶牙俐齿,尖酸刻薄,半点不饶人,也是心性高傲使然,喜欢她的人会很喜欢,不喜欢她的人会很不喜欢。我对她却有深切的同情,因为常常在她身上看见自己的影子。我当然没有那么孤僻柔弱,但尖刻起来却是一样的讨人厌烦。而且我知道这样的女子是外强中干的,看起来难以亲近,实际上一肚子温润如玉。和黛玉一起生活很累,因为太出众,又不肯委屈;所以只能惹人远远地爱恋,聪明外露的女子大抵都是这个下场。和宝钗比起来,她身上少了很多烟火气,所以说,宝钗可以是俗世中最好的伴侣,而黛玉仅仅适合做个精神上的爱人。

宝钗是我喜欢的人物,大气、内敛、聪明、体贴,又不像黛玉那样毫无用处。这种人应该大用,关键时候又有气节,在国难时可以做良臣,在家贫时可以当贤妻。和黛玉不同,曹雪芹除了讲她博古通今,讲她文才快捷之外,废很多笔墨写她俗世的智慧。她知道当票,她知道画画要用生姜和酱,她知道怎么样奉承老太太和娘娘。这些都让我想起贾母,她们其实是一种女人,她们更加适合在群体中生活,她们踩得稳左右摇摆的跷跷板,有她们的地方就有稳定踏实,连带日子都是热气腾腾的,这说到底是种母性的体现。宝钗身上有不同于她这个年龄才有的成熟,相比之下,宝黛二人是拒绝长大的。有人很不喜欢宝钗的城府,我却很欣赏。这跟现实生活中一样,大家都知道单纯是件好事,但却都希望自己变得聪明圆润。而宝钗的城府还是不脱少女的可爱和天性中的浑厚,有人说她是大观园里的阴谋家,危言耸听了。这样的女子其实是镇家之宝,贾母之后她完全有能力执掌那个住满猢狲的大树。而黛玉是享受阶级,只适合艺术地活着,最后艺术地死去。

警幻仙子看见宝玉,说他是古今第一淫人,把宝玉吓得够呛。警幻宽慰他说,别怕了,你只是意淫而已。“意淫”这个词应当是《红楼梦》提出的,在此之前,大部分男人对女子只有两种态度: 一种是授受不亲,那是对嫂子;另一种是狎玩亵弄,那是对妓女,贾珍、贾琏、贾蓉等都是这种态度。在他们眼中,天下女子分为两类,能碰的,不能碰的。而到了贾宝玉这里,又多出另一种态度,意淫。对女子,除了肉体上占有,还可以精神上欣赏而后呵护。至于现在,“意淫”已经不是什么好词了。而对于女子来说,“被温柔地呵护着”是她们生机盎然的必要条件,宝玉无疑是在天性中带来这种得天独厚的气质,所以身处温柔乡中,而左右逢源。贾政拿了棍子去打,“打死这个不肖子算了”,也是怕他流入色鬼一党,其实以贾政的老派文人,是理解不了自己儿子的独特审美倾向的。

但宝玉绝非一个彻底的意淫主义者,他身上总有些贾府公子哥的习气,所以要跟袭人初试云雨情,又跟碧痕不清不楚,更别说明目张胆调戏金钏了。甚至在他八九岁的时候还做过关于秦可卿的春梦。

可卿是个很有趣的角色,宝玉就是在她房中做了一个稀奇古怪的春梦,而这个梦竟成为全书的总纲。在梦中宝玉跟一个叫可卿的人发生关系,而可卿本身又跟自己的公公有些首尾,透着那么点水性杨花,很多人因此断定那场梦其实暗写可卿对宝玉的性引诱。这样的说法是有些吓人的。红学家们研究《红楼梦》已经到了草木皆兵的地步,其实曹雪芹不是孔夫子,哪里有许多微言大义?宝玉做了一个很正常的梦,大概每个小男孩在往青春期过渡时都幻想过一个成熟女性的指引,所以作者只是写了一点少男之心的体会,我不大知道小男孩的心理,但梦中的可卿和现实中的可卿明显是不同的,梦中的可卿身兼黛玉宝钗之美——这摆明是宝玉自己的臆想了,梦外的可卿虽然很美,但既不像黛玉又不像宝钗,说可卿引诱人家,实在是委屈可卿了。而且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妇伺候公公、伺候丈夫还不够,哪根筋搭错了,要会去引诱一个八九岁的孩子?当然,这种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不是没有,大概跟走在大街上,突然被高压线电死的几率差不多吧。

可卿跟自己公公贾珍的公案被曹雪芹删去了,原因是一个叫“畸笏叟”的人看见后头可卿对凤姐托梦,讲的全是大道理,于是起了惜香怜玉之心,“命”曹雪芹把可卿跟贾珍的戏给删了。我想那描写一定是精彩至极,因为看不到了,所以很讨厌畸笏叟这个老家伙。他既然敢命令曹雪芹,当是曹雪芹的长辈,但他出的章程实在不怎么样,全不是写小说的套路。曹雪芹虽然听他话删了这场戏,但大概也是心不甘情不愿,只怕还伺机找回,要不他干吗留下这么多线索啊。至于后来写了尤三姐,接受教训死活不给畸笏叟看了。所以我们才看见一个又淫荡又坚贞,丰满鲜润的尤三姐,这样矛盾冲突又和谐自然的形象,哪里是畸笏叟那一根筋可以接受的。

“未嫁先名玉,来时本姓秦”,可卿是《红楼梦》里极其性感的一个女性,虽然尤三姐也不错,但终归是太泼辣粗野,好像天生的小辣椒,比不上可卿身上有逼良为娼的楚楚动人。性感是曹雪芹笔下禁区,大概他怕写成《金瓶梅》,所以红楼诸钗大多是平胸,宝钗丰腴,但不提她身材如何。我知道作书人爱惜她,不忍读书人拿了这些女子中的任何一个去意淫,但女子的身体美总是抹煞不了,这才有了尤三姐这样的漏网之鱼。尤二姐、尤三姐都是风月场中的老手,特别是尤三姐,一袭大红抹胸简直把半部书给染红,这样的女子总是招人垂涎,一旦抹了脸要做烈女,又让人尤其地疼爱。但若没有后面的贞烈,大家不大会谅解她们道德上的缺憾。说来说去,女人的美还是起始于肉体,终止于精神,中国人管后者叫“品”,文人要有文品,做人要有人品,其实就是看在精神层面上的自我修养。曹雪芹的高明就在于,他是第一个去关注女子精神美的人。当然,现在日新月异,你去关注女子的精神美已经没什么了不起的了,你不去关注了反而要被女子们乱棍打死,所以不关注的也要装着关注。进了大观园,性感女子就更少了,顶多算上晴雯吧,死之前齐根咬断指甲,又脱了内衣给宝玉,这样的女子真让人感叹。我想我这样的分析是有些色迷迷的,很不好,打住。

贾府三春只有探春最为出彩,但她运气不好,没有托生在太太肚子里,所以无时无刻不积极向组织靠拢。她自己也是有才能的,心又高,要锥处囊中。只是她的努力太着痕迹,有一个小人物拿了自己的优秀一定要跟命运去讨说法的不尴不尬。她整体下来,比不得宝钗的含而不露,雍容大气,所以常常显得神经质,过于敏感,打了王善保家的一个耳光之后,又拉着凤姐要解衣服让她验身,这出戏明显演过了,甚至露出她亲生母亲的作风。看那章时,替她摇头,她脑子里“姨娘养的”那根弦绷得实在是太紧了。

曹雪芹写了一屋子的贵族妇人,但也有刘姥姥这样的农妇,刘姥姥应该不是普通的农妇,她浑身上下都是俗世的精明,七巧伶俐,又让人隐隐心酸。我很喜欢她,她也有一种大气宽容在身上,是活过岁数的人才有的,人精一样,却浑厚天成,世间少有。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那是刘姥姥的正戏,一园子的人都让她给盖了,她不慌不忙,不卑不亢,诙谐但不荒诞,随和但不下作。曹雪芹虽用重笔,一分一毫却都掌握得轻巧,其实这样的人物是很容易写着写着写坏了而让人讨厌的。贾母事后让鸳鸯过来送衣服,凤姐又给了她半炕东西,也是侧写刘姥姥为人,曹雪芹善于借力打力,贾母和凤姐这两人是有经历的,所以知道刘姥姥的好处。凤姐年轻心高,一开始瞧不上刘姥姥,后来知道抱了大姐儿让她取名字,可见凤姐也是巨眼,事实证明刘姥姥确是托孤的人。而大观园里的公子小姐没看过别人眉眼高低,是领会不了刘姥姥的。所以黛玉要嘲笑她是“母蝗虫”,并非是黛玉不善良,只是不懂事,学生腔而已。

《红楼梦》那么多的人物,各具风采,井水不犯河水,作书人除了文字上一流,世情也炉火纯青,我有时嫉妒起来,决不信曹雪芹是二十岁开始动笔。胡适是最早开始研究曹雪芹家世的,他研究来研究去,发现曹雪芹一定没经过那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所以后世很多人说这书不是曹雪芹写的。这样的推论听起来很合理,不经历怎么写得出?但在我看来,这是偏见。如果没有人说兰陵笑笑生一定就是西门庆,罗贯中一定就是诸葛亮,为什么就偏偏要求曹雪芹非要是贾宝玉呢?只要考证出曹家经过显赫,我觉得这就够了,曹雪芹完全可以听长辈闲聊才写出这部书,所以他不交待故事的时代背景,也不交待故事的地理背景,有可能是因为雍正朝文字狱严重,也有可能是因为自己没经历,模糊点下笔会更加自在。后来张爱玲写《红楼梦魇》,说《红楼梦》是创作小说,不是自传。我深以为然。张爱玲是写小说的,搞过创作的人都不会忽略想像力的力量。

有人说《红楼梦》不好看,腻腻歪歪地闷骚,我说那是因为不解其味,只是关于《红楼梦》,不必着急,不喜欢的时候就扔在一边,也许多年过去再拾起,就能体会它的好处了。

同类推荐
  • 你的地铁阅读书单·情怀

    你的地铁阅读书单·情怀

    “不是在上班,就是在上班路上”,是对我们这种上班族每天真实而又尴尬的写照,没有阅读的时间,面对日益快速更新的阅读内容,也不知道该如何选择!“2016学习清单”全新推出《你的地铁阅读清单》系列,主题性分享梁文道先生的精彩书评,用最简洁直白的方式,重拾你的碎片时间,深度你的主题阅读!
  • 天边的晚霞(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天边的晚霞(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这些作品有的字字珠玑,给人以语言之美;有的博大深沉,给人以思想之美;有的感人肺腑,给人以情感之美;有的立意隽永,给人以意境之美。通过阅读本书,引导读者准确、透彻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引导读者从不同角度去品味原文的主旨、情境、意蕴,在给读者以视觉上的愉悦享受的同时,也为读者带来广阔的想像空间。我们诚挚地期望通过本书,能够引领读者领略散文的真貌,同时启迪心智,陶冶性情,进而提高个人的审美意识、文学素养、写作水平、鉴赏能力和人生品位。
  • 中国牌知识分子

    中国牌知识分子

    本书是陈祖芬的中国故事中的《中国牌知识分子》分册。书中以报告文学的形式,收录了陈祖芬大量的作品,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文笔生动亲和,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书中除收录了文字作品外,还配有大量生动风趣插图,画面简洁,寓意深刻。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融理论性、知识性及可读性为一体,它不仅适合小朋友的阅读,同时对成年人来说也颇值得一读。
  • 从春天出发

    从春天出发

    该书是作者的散文集,分为乡情篇、亲情篇、友情篇、山水篇、感悟篇等八辑,共一百多篇散文。
  • 《我是城管》评谭

    《我是城管》评谭

    本书字里行间也充满了现实批判性,对城市管理的忧思以及清醒、理性并且富有建设性的构想,因问题成堆而感到的焦虑,因有时陷于几无能为力而感到的孤独与愤懑,还有对于乏“城市意识”可言的形形色色之人的失望。
热门推荐
  • 魔的低语

    魔的低语

    自己前生都蒙蔽在自己所想的仇恨之中,为报仇而努力!为报仇而杀人!为报仇而获得力量!从天真无知到冷血无情,剩下的只是一颗冰冷的躯壳。今生看清事实的我!将抛弃人类的身份化为彻彻底底的恶魔,在人类耳边缓缓低语。直达人内心的欲望,随着我的低语直达深渊...永不超生!
  • 十指相扣

    十指相扣

    一场车祸之后,她始终做着同一个恶梦,似乎有着什么不为人知的隐情……她疯狂的爱上了他,一个似曾相识的男人……就在二人即将举行婚礼时,一个天大的秘密由此揭开……
  • 好人脉五步经验

    好人脉五步经验

    一个人的家世如何、智商高低、努力与否和运气好坏,都无法解释所有人生成败。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从培养人脉做起。 有什么样的"人脉"关系,你就会处于什么样的人生层次。建立真正适合自己的"人脉"关系,不断把自己的"人脉"向高处延伸,你会拥有一个不一样的人生。
  • 魔道特种兵

    魔道特种兵

    林道,一名华夏国的顶尖特战队员,一次任务中蒙难却穿越到了异世冥界。冥界,充满杀戮的地方,想要生存,只有不断的征战,想要生存,只有不停的杀戮。得圣果炼就无上魔体,得魔剑傲啸冥界。屠冥界,杀地狱,纵横神界,成就千古魔神。
  • 你不可不知的防癌抗癌100招

    你不可不知的防癌抗癌100招

    《你不可不知的防癌抗癌100招》从改变不良习惯着手。提出了生活环境、饮食、运动、心理等方面的防癌抗癌妙招,可供读者浏览。此外,还对一些常见癌症的防治方法进行探讨,并对中医中药的一些防癌抗癌知识进行了简要介绍。祝每一位读者开卷有益,远离生活方式癌。越活越健康!
  • 霸道总裁:和娇妻的倾城爱

    霸道总裁:和娇妻的倾城爱

    时间过了很久,很多心里话都没来得及跟你讲,其实你不懂。他背着她声音冷冷地问她。“你还爱他吗?”“爱。”他突然大笑了起来“白陌殇,那我呢?我又算什么呢?”她站了起来不容他反应便跑了出来。后面的人朝着她怒吼“白陌殇,我特么告没告诉过你,你是老子的女人。”她顿了顿,继续往前走。顾晨殇,那我有没有告诉你,我一辈子也忘不了他。
  • 诡案录:午夜惊悚异闻

    诡案录:午夜惊悚异闻

    案情似乎进入一个死结……墙角处并不明显的脚印,几个有关或者无关人物的出现,又有村中老妇有意无意透露出来的成年往事,案情,有了更新进展……案中之案,有罪之人,都逃不过法律的制裁。
  • 路的尽头遇见你

    路的尽头遇见你

    她,父母被世交陷害,继承父母遗产,5岁去美国杀手组织训练成为顶级杀手,10岁回国,利用6年时间完成所有学业。他,创立世界第一帮,冷漠如他,却在最好的年华遇上她....
  • 网游之随意

    网游之随意

    无底的深渊下,寂静的坟场中,众神万年的残喘苟活,只因他的一个承诺。恶臭的泥泽中,阴暗的角落里,消逝的魔鬼期盼着他的归来。折翼的天使,堕落的恶鬼,一生兄弟的反目,无尽的戏耍,瞧!跳梁的小丑在舞台上独奏。这是神与人之间的碰撞,蹦起的火花照亮了天堂的大门。这是自由与束缚的决战!愿众神宽恕我等的罪行,因为我会斩下汝等的头颅。新手作品——《网游之随意》敬请期待!(不喜勿喷)
  • 窃天传说

    窃天传说

    一个因一副无头美人图改变人生轨迹的平凡少年,一个拥有碧蓝眼珠身世离奇的美丽少女,一个天资千古难见的俗家弟子,究竟谁能够撼天动地,舞动这九天风云,成为真正的九天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