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41600000054

第54章 避开细枝末节,从关键处下手

遇到任何事情,都要有从主要问题入手的习惯,即从关键处下手,避开细枝末节,这样能事半功倍。成大事者的习惯就是这样。

罗杰有个朋友是企管顾问,几年前他要搬新家,决定请一个女性朋友帮他做庭院设计。这个设计师是园艺学博士,学问好又聪明。

这个主人自己有很多构想,因为他很忙,又经常远行,所以一再向女设计师强调,庭园的设计一定要让他不用经常维护,自动混水装置等省力的设计更是非常关键。总之,他一直设法减少需要花在维护庭园上的时间。

最后女设计师忍不住对他说:“我懂你的意思。但有个道理你应该事先明白,没有园丁,就不可能有花园。”

其实多数人都有过类似的想法,如果花园(甚至生活)能有自动维护设备,不必去理会,而结果却繁花似锦,仿佛经年累月有人在细心照应一般,那该有多好。

可惜人生不是如此。我们不能撒几颗种子,什么都不管就走开去做别的事,却期待着回来时能看到花团锦簇,然后悠闲地去采一篮子的花生、玉米、马铃薯、萝卜。唯有平常不断地灌溉、栽培、除草,才可能享受丰收的快乐。

当然,无为而治是可以生活,花园中也会长出点什么。不同的是辛勤的园丁会有美丽的园圃,散漫放任的结果必然是荒草蔓生。

在这里要告诉你的,就是办事情要抓关键,就是要找出人生中最重要的花草,全力去栽培。而且播种、灌溉、除草,每个关节都不能忽略,也就是将人生的圆满建立在“重要性”的观念架构上。每周只需花费30分钟,你就能得到数倍的效果。而且不管你目前的生活品质如何,运用以下方法就能立竿见影。制订人生关键的实现计划,发挥潜能以追求符合自然原则的圆满人生。

我们的建议另有一层裨益,是让你将实现办事情要抓关键的计划融入日常生活中。而且在实现的过程中,你将更信守承诺,也更能以均衡、合乎自然原则的方法把最重要的事列为当务之急。

我们建议你仔细看看下面提到的几点,最好用笔记下来。投入的心力愈多,效果愈明显。

你不妨利用计划表来安排下周的生活。

我们的计划表与一般表不同的地方是以周为单位,而非以天为单位。以周为单位,我们会有更宽广的视野。拉远了镜头,我们才能“见山不是山”,也才能以相对重要而关键的观点来评论每日的生活。

当你开始为下周生活做安排时,第一步应探讨你整个生命中最需要办的关键的事情是什么?你的人生意义何在?要想得到答案,你必须先对下面问题有明确的期许:

第一,什么是最重要的事?

第二,你的人生意义何在?

第三,你希望成为什么或完成什么?

很多人会把答案写下来,作为个人的信念或使命。其中包含的不只是你对生命的期望,也透露出这期望背后的原则。你对上述问题一定要有清楚的答案,因为你的目标、每一次抉择、观念架构、时间安排,一切一切都会受到影响。

如果现在你还没有明确的个人信念,不妨通过下面的方法获知究竟什么事情对你是最关键的:

(1)列出你认为“最重要的”三四件事。

(2)想想你有什么长期目标?

(3)想想看,人生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什么?

(4)想想看,你最希望有什么贡献?

(5)重新思索你最希望得到的感受是什么,是和平、信心,快乐,还是有所贡献?

(6)假设你只有六个月的寿命,想想看,这个星期你要做些什么?

好好思索下面问题,你就能了解办事情要抓关键的重要性:

(1)假如你对自己的原则、价值观、终极目标有清楚的认识,这对你如何安排时间有什么影响?

(2)如果你知道最重要的是什么,你对生命会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3)如果你把人生的意义写下来,对你有什么价值?这会影响你如何安排时间与精力的运用吗?

(4)如果你每天检讨一遍这样的书面信念,是否会影响你在这一天中所做的事?

如果你已经有这样一篇书面信念,在你还没有计划未来一天怎么过以前,现在就拿出来检讨,反省你内心觉得最重要的事。如果现在还没有把你的信念写下来,请花一点时间查看内在的“软盘”,想想看你生命中最重要的究竟是什么。

有了这样一个清单后,在未来的生活道路上,你就可以掌握什么事是你必须去做的,什么事是会浪费的你的精力的。在解答了上面清单中的问题后,你就会明白,生活其实就是各种角色的串联,这里所说的角色当然不是虚假或演戏的意思,而是指我们选择去担当什么。我们可能在工作、家庭、社区等各方面扮演很重要的角色,角色代表的是我们在处理责任、人际关系以及贡献心力时能否站在最关键的位置上。

人生有很多痛苦,常是因为我们自知虽然成大事能扮演某一角色,却牺牲了另一个可能更重要的角色。比如你可能是某家公司的副总裁,而且做得有声有色,但却不是一个好爸爸或好丈夫。你可能善于满足客户的需求,却常无法满足个人发展与成长的需求。

如果你对各个角色间的关系有清楚的认识,生活自然能维持秩序与均衡。而清楚的信念可自然衍生各个角色的定位。要在不同角色间取得均衡,并不是指花在每个角色的时间要均等,而是指要从这些不同的角色中抓住最关键的、最需要你下决心去完成的事情去做,只要掌握了办事情要抓关键这一原则,你的人生肯定会与众不同。

同类推荐
  • 菩提树下的礼物

    菩提树下的礼物

    本书分别从心态好活得好、简单是幸福的主旋律、轻松的过,快乐的活、把健康留住、别跟自己过不去、放弃也是一种幸福、幸福怎能缺少喜好、仁爱是传递幸福的基石、低调一点幸福一些、因为知足,所以幸福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 就是爱创业

    就是爱创业

    人们为什么要创业,爱创业呢?因为创业不仅是一种能养活自己的劳动方式,它更是一种无中生有的财富传奇现象!众多的商业巨子、都是通过创业,完成了从一无所有的穷光蛋,到腰缠万贯的财富达人的转变过程。美国著名新闻机构CNN报道说,人类将要处在一个无固定化职业的社会。因为有学者预测,人类现有的大多数职业,再过二十年,将会永远的消失,到那时失业和倒闭,将是最司空见惯的事情。而创业是开创事业的活动,它将会是现代人生存的第一需要!那些认为只有找不到工作的人,才会去创业的说法是非常可笑的。其实创业是人类社会的常态,如今的中国处在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创业更是财富积累的主要途径。
  • 成长的烦恼:青少年健康成长50问

    成长的烦恼:青少年健康成长50问

    本书不仅适合青少年阅读,也可供教师、家长参考。让我们大家共同努力,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奉献出我们的爱心,贡献出我们的力量。
  • 为人处事的超级技巧

    为人处事的超级技巧

    急事,慢慢的说;大事,清楚的说;小事,幽默的说;没把握的事,谨慎的说;没发生的事,不要胡说;做不到的事,别乱说;伤害人的事,不能说;讨厌的事,对事不对人的说;开心的事,看场合说;伤心的事,不要见人就说。
  • 记事本成功法

    记事本成功法

    最简单的工具往往蕴含着极大的力量,这就是为什么像投资大亨沃伦·巴菲特、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美国总统乔治·布什、经汴学家科特勒等大人物都有用记事本的习惯。你希望像他们一样成功吗?那么,从现在开始合理使用你的记事本吧!
热门推荐
  • 修仙之圣母难为

    修仙之圣母难为

    摇光界的修士觉得分外不平。全天下的狗屎都被姓顾的踩走了。他们九死一生才能拿到的机缘。姓顾的偏偏能轻而易举地得到。天道何其不公!!!顾家人表示不服,这天下从来没有白得的午餐,更不会有白得的机缘。只是这其中的原因,哪里是三言两语能道尽的?
  • 魅世天下十三世子妃

    魅世天下十三世子妃

    她,暗黑世界女特工,简傲绝俗。他,异世世子,虽爵位不高,却是一国的无冕之王,龙翰凤翼。当强者对决,是暗藏杀机,还是暗生情愫。两个高傲强者,共同携手,横走异世大陆。睁开双眸,且看她楼翾儛异世重生,凭一己之力,改头换面,颠覆天地,随意游走冥漠之都,与世子一起,君临天下
  • 绝世倾天下

    绝世倾天下

    爱有千姿百态。有的爱是温柔缱眷,有的爱是轰轰烈烈。而这份爱,是穿越时空而来的羁绊,是她与他辗转多年结出的果子,是心底最深的隐秘。“我并不后悔才爱上你,因为我也曾误付了真心我怕你会成为锦衣郎”“若卿心悦我,晚些又何妨?”他的眉间有一副画,一副只为她展开的画……
  • 霸天剑皇

    霸天剑皇

    剑域最强的‘霸天剑圣’穿过轮回剑门,重生在一个无法修炼的废物身上。重炼霸皇剑,修最强剑体术,创万千剑诀,悟剑道极致。这一世,必将剑临三千界,霸绝九重天!
  • 神仙王爷情挑小妖妃

    神仙王爷情挑小妖妃

    夜琉溪被魔君流放到凡界,为躲避雷劫遇到了清理杀手的封桤泽被误认为杀手的同党。夜琉溪为了脱身强行使用术法,遭到反噬晕倒在树林却被封桤泽所救。醒来后被告知找到月痕才能回魔族,夜琉溪用相府千金的身份留在人间,不料冤家路窄。发现封桤泽是梁国的王爷,夜琉溪被封桤泽识破……
  • 世界Boss

    世界Boss

    两个世界强人,为了一个女人分开,被仇家找上门,雨少云为了救风炙翼,从仇家手里侥幸逃生,回到了原来的起点从新修炼,再次向着天下第一的位置前进。
  • 时光灯塔

    时光灯塔

    考进了全省最差学校的我,被昔日的同学讽刺,嘲笑。我最信赖的人也背叛了我,家人也放弃了我的前途。伤心,绝望环绕着我。还有什么值得回忆的,在这校园里却不知终可以找到余温......
  • 抹不掉的泪痕

    抹不掉的泪痕

    当落幕不再是余哀,当泪水沾上微尘,唯有你给我的错觉可以化为永恒。我愿用失落作画笔,用绝望作墨迹,只为你能在这轻如风的纸上,依旧有模有样,棱角分明。
  • 六道传说之爱神

    六道传说之爱神

    道,是怎么形成的。宇宙是怎么形成的。凌天带你一起了解一下宇宙以前的事情。
  • 路魂

    路魂

    这是一首中国高速公路事业发展的颂歌,凡曾经抑或正在参与者,必然引起共鸣而与之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