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21300000053

第53章 慈禧太后重修团河宫

北京的南郊,曾经是明清两代的皇家猎苑,有“四十里南海子”的说法。乾隆曾把这儿改建成一处避暑行宫,慈禧太后也曾经在这儿避暑,她为什么选这当行宫呢?有这么段故事。

那一年,慈禧太后挪用了筹建海军的五百万两白银,为自己庆贺六十岁大寿,大兴土木,修了万寿山颐和园,那园子修得非常华丽,生日办得特别排场,从此慈禧太后终日在颐和园筵宴游乐。但没过三年两载,慈禧太后在那儿就玩腻了。这一年的夏天又特别炎热,慈禧心中烦躁,整天没好气儿,就连终日不离左右伺候她的心腹太监李莲英也提心吊胆,不知道“老佛爷”的脸色是阴是晴。这天早晨,李莲英在宫里正给慈禧太后梳头,背地儿里又给她揪下了几根白头发——慈禧就忌讳白头发,生怕人家说她老,忽听得一声“小李子”,李莲英猛一激灵,忙答道:“喳!老佛爷有什么吩咐?”慈禧太后打了个哈欠说:“你出个主意,今年夏天咱们上哪儿解闷儿啊?”“这,这个……”李莲英不觉一愣:没想到老佛爷是为这个犯愁。是啊,颐和园也去过多次了,甭说老佛爷,就连我也逛腻了,上哪儿去换换“心气”?李莲英正琢磨,猛听见又一声:“你倒是说呀!”李莲英吃了一惊,灵机一动,倒想起个地方来,忙陪笑道:“嘻嘻,老佛爷这一催,倒使我想起一个好地方。”“快说,什么地方?”“嗻!您听我慢慢说。依奴才之见,今年老佛爷不如到南海子团河宫避暑,那地方可好啦!”接着他把团河行宫的好处说了一番。乾隆年间,因为乾隆迷恋江南景色,久幸不归,于是有人出主意在南海子团河仿照江南美景和苏州园林,花了不知多少银子,费了九年时间,才建成这座团河行宫。其实他李莲英并没有去过团河,只是听人说过,可就凭他那三寸不烂之舌,硬是把慈禧太后说活了——也难说,李莲英早就是清宫内外有名的“巧嘴儿”,让他云山雾罩天花乱坠这么一“吹乎”,慈禧太后还真动了心,当即决定去团河宫避暑。

太后要去的地方,自然得重修,所以团河宫里外都按老佛爷的喜好重做了一番布置。这一天,慈禧太后传旨:摆驾团河。不多时,龙车凤辇,执事仪仗,前呼后拥,浩浩荡荡,出午门,经前门、永定门,直奔南海子。

皇家的威风,非同小可。从紫禁城到团河宫,不过二十几里地,可慈禧的銮驾,从吃罢早饭出发,直到太阳西斜才到。

到了团河宫,慈禧太后放眼一望,不觉心中大喜,这里果然是个好地方!当然啦,全按她的心意布置的嘛。只见这里汇泉为湖,堆土为山,山清水秀,气象不凡;数不清的楼台亭阁,看不尽的奇花异草。慈禧太后越看越高兴,情不自禁地拍着李莲英的肩膀道:“好你个猴儿崽子出的好主意!这回咱娘儿一定玩它个痛快!”

逛了没多一会儿,慈禧太后就支持不住了。虽说她一路坐辇,可摇摇晃晃,早把她浑身的骨头摇乏了,于是赶紧传旨用膳,一顿饭吃了有三个钟头——慈禧太后向来讲究惯了,走到哪里,御厨跟到哪里,哪顿饭也得一百多个菜!她一个人哪吃得了?摆谱儿呗!那年头,紫禁城西宫门外拐角处,就有一家生意兴隆的饭馆,专门卖她吃剩下的菜。

再说,慈禧太后吃过晚饭,已然掌灯,亲信太监李莲英忙侍候她宽衣上榻。慈禧太后想的是美美地睡它一觉,赶明儿好起早儿逛足团河宫!谁知道好景不长,原来这团河宫素有七十二泉之说,湖面宽广,水草丰盛,莲肥鱼美不说,只是那湖中的蛤蟆就自成一番气候。白日里熙熙攘攘,人声鼎沸,蛤蟆们受了惊吓,不得欢叫;这会儿夜阑人静,月朗星稀,正好练练嗓子。只听这边“呱”一声,那儿“呱”一下……不一会儿就叫成一片,只吵得慈禧太后蒙被窝捂耳朵也睡不着,气得她一撩被窝,大喊:“小李子!小李子!”李莲英在睡梦中被惊醒,他倒吃得饱,睡得着!不知怎么回事,忙披衣下床,三步并作两步,跑到慈禧床边问道:“老佛爷有什么吩咐?”“外边是什么吵?”慈禧太后劈头就问。李莲英愣了半晌才纳过闷来:“哦!……那是蛤蟆叫啊。”“给我传旨,不许它们叫,吵得我睡不着觉!”“老佛爷,这……那蛤蟆不听咱们的……”李莲英苦着脸说。“什么?我说的话还有办不到的?想当年唐朝的武则天能够传旨让百花一夜开放,难道我堂堂大清皇太后就不能让蛤蟆闭嘴?”“好。我的老佛爷!”李莲英心中暗暗叫苦:“武则天那只是传说罢了,哪有真事?这蛤蟆个个儿都是活物儿,哪听人言……”李莲英正要分辩,又想慈禧太后是个心毒手狠的主儿。有一回在宫里,慈禧太后一时不高兴,非让找人陪她下棋,李莲英多了个心眼,让一个小太监去了。一开始小太监还陪着小心,老让她三步棋,后来,下着下着就忘乎所以,竟脱口而出:“奴才杀老佛爷一只‘马’。”一下子赢了慈禧太后,慈禧太后丢了面子,勃然大怒,把棋盘一推,说:“我杀你全家!”小太监方知失口,百般求饶也是白搭,无辜落了个满门抄斩……想到这儿,李莲英一迭声儿地说:“奴才就去,奴才就去!”忙跑到外边找人编词儿写旨,派人到湖岸水边蛤蟆多的地方大声宣读。

没想到还真管事,那蛤蟆一听人来,“哧溜”一声钻入水底,不见踪影。不大一会儿,整个团河宫安静下来了。慈禧太后不觉嘿嘿冷笑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谁敢不听我的!”李莲英捏了一把汗,连说:“老佛爷神威,老佛爷神威!”慈禧太后往被窝里一钻,说:“睡觉!明儿早起好玩……”话音刚落,只听“呱呱呱”,又吵成一锅粥。原来那蛤蟆待念圣旨的人一走,就又钻出水面叫唤起来。就这样,你来我往,直闹到天亮,慈禧太后也没睡好觉,气得她嗷嗷直叫:“给我多叫人来,把蛤蟆赶尽杀绝!”李莲英没法儿,只好把守苑千总找来,命令守苑清兵下水抓蛤蟆!一时间,水上水下,“噼里啪啦”闹了个一塌糊涂。那时候,海子里放养着许多珍禽异兽,俗称“海兽”,专供皇家观赏围猎之用。海子墙外被清廷逼得走投无路的穷苦百姓经常入苑偷猎,换些柴米糊口。后来,清廷就派重兵看守。这些清兵平日鱼肉乡里,吃得脑满肠肥,哪里看守得住!今日又被慈禧太后调来抓蛤蟆,累得狼狈不堪,丑态百出。众百姓知道消息,乘机入苑行猎。这一天,“海兽”又丢了不少。

慈禧太后气急败坏,暴跳如雷,命令清兵给她抓蛤蟆解气,可怜蛤蟆们无辜受害,有的被一撕两半儿,有的被一脚踩死。慈禧太后看着有趣,不知不觉走到水边。忽然,一个清兵伸手从水里摸着个东西,软囊囊的,不由得甩手就扔,谁知不偏不斜,那东西正打在慈禧太后头上,吓得她大叫一声跌倒在地。李莲英慌忙跑过去一看,原来是一只癞蛤蟆!再看看慈禧太后,目光呆滞,语不成声:“给我杀……杀!好你个猴崽子,出的好主意!启……启驾,回宫。”李莲英哭丧着脸,低着个头,哆里哆嗦,只会说:“奴才该死!奴才该死!”

就这样,叶赫那拉氏来到团河宫避暑,没待上个整天儿,就让小小的蛤蟆给轰跑了。可惜这一来一回,修行宫,抓蛤蟆,又不知花费了多少银子。

同类推荐
  • 民俗实用大全(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民俗实用大全(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介绍中国的传统民俗风情:年节风俗、起名风俗、生活风俗、婚葬风俗、禁忌风俗、绝技风俗、信仰风俗等。
  • 丁玲与湖湘文化

    丁玲与湖湘文化

    丁玲一生的创作或隐或现、或强或弱的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特点。在早期作品中,表现的是丁玲本真的一面,展示了女性内心的灵魂。
  • 民间风情:三百六十行

    民间风情:三百六十行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是我们再耳熟能详不过的话。社会百业,就是我们俗称的三百六十行。所谓三百六十行的行,最早似乎是指街巷所设的贩卖摊和商店的行列,这点可以在唐人小说文献中得以证明。传统的三百六十行,是我国农耕社会中的各行各业,特别是指人们赖以为生产、生活,即与衣食住行用等紧密相联的手工业、商业的泛称。
  • 中国起名100法

    中国起名100法

    一个人的姓名,除了具有区别社会成员的身份符号作用之外,还有言志、抒情、寄托、兴思、描摹、纪实、艺术、审美等功能。人一出生,都各被赋予不同的名字。名字是人一生的财富,名字既是代表具体个人的一种符形标志,同时又是向周围传播信息的主要声音载体。当名字成为生命、生活的一部分时,其一言一行,言谈举止,总会自然联想到自己名字的寓义,这就是名字对心理、对个人成长的积极的暗示。一个响亮优雅、有品味的名字、有利于社会交往,提高亲和力,增强人际关系,有利于事业的发展。一个吉祥的名字,对于一个人的健康、婚姻、人缘、幸福都十分重要。
  • 回族民间文学导论

    回族民间文学导论

    《回族民间文学导论》,内容不仅涉及到回族神话、传说、故事、歌谣、叙事诗、说唱艺术等,而且还对回族民间文学形成与发展史以及理论架构作了比较细致入微的分析与探讨,许多材料与观点较之以往的研究都有较大的充实与突破。
热门推荐
  • 主妇重生七十年代

    主妇重生七十年代

    2014年,经商不容易,主妇找工作更不容易,回顾过往,唯有方寸间的忙碌。平行空间真的存在吗?另一个地方的另一种生活会是怎样的呢?生活在别处是摆脱不掉的想往,谁想,往世难忘的没有结果的初恋也随之而来,再续前缘?还是再次缘浅各奔东西?
  • 镇魔伏妖诀

    镇魔伏妖诀

    除妖师的职责是什么?除妖灭魔啊!除妖师的目标是什么?踏破虚空啊!除妖师的。。。。放屁,除妖师的职责管我屁事,我的目标是自由自在的活着。
  • 废墟里的爱情

    废墟里的爱情

    一个五岁的女孩,迎来了有史以来的特大地震灾害,面对家人的离去,家园的毁灭……一个八岁的男孩,遇见了自己的挚爱,将她拉出阴森恐怖的废墟,手挽手走向崭新的生活……“姬娃娃,选择我你不会后悔的。”拥她入眠,“你知道吗?第一眼见到你,我就知道你是我的另一半了。”姬娃娃抬头看看他,“谁答应嫁给你了……”宝宝A:“爸比,什么是另一半,好吃吗?”宝宝B:“欧尼酱(哥哥),夫妻肺片听说过咩?”姬娃娃无语……
  • 天冥歌之点黛吟

    天冥歌之点黛吟

    她是蛟鱼族的七公主,三千宠爱于一身,天真烂漫,活泼自由;他是冥界之王,黑暗主宰,冥界敬畏,人界惧怕,天界忌惮;他们的交集起于折磨着她日日不能安稳入睡的梦境,梦里,她背后的图腾火热,笔直插入心口的利剑引起的剧痛,都在冥冥中指引她去寻找一个前世今生的答案。于是,她踏上了去往人间的旅途,这一路惊险刺激,状况连连,可是等等,这个身着黑袍的男人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一路走来,怎么就偏跟着自己不走了?为毛她一有危险他就能出现,甚至貌似对自己的梦了解颇多?然而,当真相一层一层的显露,才知道原来,他们早已经有了三生三世的羁绊,而那一剑的痛原来不止是梦境,所有的一切,都是他生生赐下的……
  • 花开舞语

    花开舞语

    她叫艾小玫是个倒霉孩子,穿了...她叫花若儿,是艾小玫的重生,,,,,,
  • 青春在哪里

    青春在哪里

    青春一段一段懵懂的爱情剧场,以悲剧而告终的高中学生的学校生活的爱情诗篇,以及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最终使一个开朗活泼众人疼爱的男孩变成一个冷酷无情的山村诗人。本文属自创文体小说诗歌述史类。
  • 异界神源

    异界神源

    当前的世界的一个特种小分队通过传送门到了一个新的世界,队员一个接一个的离奇死亡,最后只剩下两个人存活下来,而这两个人在强者如云的新世界里又会发生什么样复杂,离奇,坎坷的故事呢......灵术师、体术师、幻术师三大职业的互相碾压;各大门派势力的明争暗斗;神秘的列侯究竟是什么人?魔法师,光明教会,圣殿三大势力的纠缠暗斗,又都是为了什么?尽在新书《异界神源》!!
  • 重庆堂随笔

    重庆堂随笔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三国冕

    三国冕

    奸佞当道,君上昏聩,天道不复,汉室将倾,烽火天下。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自汉末细数九十六载,天下纷争,民不聊生,人如刍狗,今朝生明朝死,此是谓三国。一个平常的早上,一片晴朗的天空,历史的车轮,慢慢偏离了它原来的轨迹······
  • 中华文韬武略精典

    中华文韬武略精典

    中国的韬略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实为传统文化之瑰宝,历史遗产之精华。发源于先秦的韬略之学,在秦汉时期得到广泛的运用,到三国时代,更是发展规律迅速,硕果累累。中国历史上韬略人物之层出不穷,韬略理论之独特精辟,韬略范例之丰富多彩,在整个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探索与研究历史上的文韬武略,不仅可以增长知识、才干,启迪思想、智慧,而且于竞争激烈的时代,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诸多领域,均有着不可低估的参考价值。从韬略的角度研究历史,可以使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历史现象洞开一面,从而窥视到历史演化的某些轨迹,获得对于历史真实的一些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