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21000000008

第8章 关于帛书《驻军图》的几个问题

一、户 数

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两幅帛书地图,即《地形图》和《驻军图》。两图均绘有当时称为里的居民点。《驻军图》上有一个方形的框线,表示防区。防区之内的里下面有注记文字。注文可分为三种:一是“××户,今毋人”;二是“××户,不反”;三是“并×里”。

这个户数表示什么意思呢?假如把它理解为该里的总户数,那末,注文就应该这样来解释:

(一)××户,今毋人:该里原来共有若干户,现在已经无人。

(二)××户,不反:该里原来共有若干户,它去未归。

(三)并×里:该里居民已并入某里。

结果,三种不同的注文表示一个相同的意思,即居民点现无居民。这样一来,军队驻防地便成了一个无人区。这显然是不合理的,也是绝对不可能的。

防区内陯水西岸有一个波里。现以波里为例,可以说明注文中的户数不是每一个里的总户数。在波里的西北邻近处有一个弇里,注明并波里,它的南方邻近处有一个土秀 里,也注明并波里。因此,波里的户数包括三个里,应该较多。另外,可以肯定波里本身是一个较大的村庄,这可以由《地形图》加以证明。《地形图》比例尺小于《驻军图》大约一半,因此,《驻军图》上的很多里只有少数才被绘在《地形图》上。而在相应的位置上,波里却明显地标出来。这就说明波里是个著名的地方。但是,在波里之下注文却是“十七户,今毋人”。《驻军图》上各里所注户数一般是几十户,有的多达百户以上,十几户的极少。如果这个数字表明是各里的总户数,那末波里的户数极少,岂不成了一个很小的村庄?另外,弇里、土秀 里并入波里,波里又标明“今毋人”,这也是一个无法说明的矛盾。

因此,关于户数的注文应该这样解释:

(一)××户,今毋人:该里总户数中共有若干户现在已经无人。

(二)××户,不反:该里总户数中共有若干户它去未归。

(三)并×里:该里居民已并入某里。

其中只有并×里的注文表示居民全部转移,未注明户数,因为转移的户数即是村内居民的总户数。这种情况大概都是指小的村庄并入邻近的大的村庄(如上文的弇里、土秀里并入波里),以图自保。在秦汉战乱之际,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现象。《驻军图》之所以没有标出各里的总户数,只标出“无人”和“不反”的户数,可能因为当时另有户籍。秦朝政府很重视调查户口,齐民编户,《汉书·高帝纪》载吕后语“诸将故与帝为编户民”可证。汉初,萧何取得秦的“律令图书”,得知“户口多少”,关于各地方的户数有册籍可以寻检,绘图者可能已经掌握了这项统计资料,所以在地图的注文中加以省略,只注出发生改变的新情况。

户数大量削减的现象,有助于推知《驻军图》绘制的具体年代。西汉立国之初,户口锐减。高帝七年,“高帝南过曲逆,上其城,望室屋甚大,曰:‘壮哉县!吾行天下,独见洛阳与是耳。’顾问御史:‘曲逆户口几何?’对曰:‘始秦时三万余户,间者兵数起,多亡匿,今见五千余户。’”[1]当时,就连这个残破程度较小的曲逆,户口也减少了六分之五。但到了惠帝和吕后时期,情况已大见好转。“黎民得离战国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乎无为”,“民务稼穑,衣食滋殖”。[2]到文景时,户口大增,“流民既归,户口亦息,列侯大者至三四万户,小国自倍,富厚如之。”[3]因此,《驻军图》反映的应是高帝时,或惠帝初年时的情况。

二、甲钩、甲英、甲攸

《驻军图》防区西北方向,有两处标“甲钩”,一处标“甲英”,一处标“甲攸”的字样。甲钩应指兵器之类。甲英、甲攸则比较费解。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中使用同音假字的现象很普遍,《驻军图》更是如此,如以“封”字代“烽”字,就是明显的例证。甲英的“英”字,甲攸的“攸”字,实际上是笔划较繁的同音字的代字。英和缨同音,甲英就是甲缨。[4]《礼记·曲礼》:“野外军中无挚,以缨、拾、矢可也”。郑注:“非为礼之处,用时物相礼而已。缨,马繁缨也”。孔疏:“缨谓马繁缨,即马鞅也”。所以,甲英应为马具的代称。

甲攸的攸字作“”。《驻军图》东南方向有一河,名條水,上半部和攸字写法完全一样。所以攸字是條字的省写,即“篠”字,或作“筱”。篠是竹箭杆。《尔稚·释地》:“东南之美者有会稽之竹箭焉。”郭注:“竹箭,篠也。”《说文·竹部》:“筱,箭属,小竹也。从竹、攸声”。所以,甲攸即甲篠或甲筱,应为射器的代称。

总之,甲钩、甲英、甲攸可能指供应甲胄、兵器、马具、弓驽等的后勤部队。其位置在作战部队之后不远的隐蔽处,正符合军队驻防的部署原则。

三、都 尉 军

《驻军图》防区之内,有“周都尉军”、“徐都尉军”、“司马得军”的标志。有的学者把这几支驻军解释为长沙国或其邻郡的部队[5],我以为是不对的。在汉代,诸侯国的最高军职先称中尉,后称执金吾,无都尉之称。郡的最高军职先称郡尉,后改称都尉,时在汉景帝中元二年七月,《汉书·景帝纪》和《百官公卿表》都有明确的记载。马王堆三号墓下葬于文帝十二年,在郡尉改称都尉之前的二十年。所以,把《驻军图》上的都尉军解释为郡国的地方军,显然是不妥当的。

因此,周都尉军等必定是汉朝中央派去的军队。都尉本秦官,汉初沿之,刘邦军中广置都尉。仅《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所记当过都尉的功臣就不下四十余人。而且,在《驻军图》上,和周都尉、徐都尉一起的还有一个司马得,汉初,刘邦手下确有司马得其人。这也是一个有力的证据,说明这一支部队正是刘邦派去的。

秦汉之际,一个都尉统率士兵的数目,史无明文。《汉书·樊哙传》记樊哙“攻武关,至霸上,斩都尉一人,首十级,捕虏百四十六人,降卒二千九百人。”樊哙全歼了武关至霸上的秦守军,而这里的秦守军很像是一个都尉军的编制。若此,秦都尉大约辖三千人。又,都尉在将军下,在骑将上,统兵当少于将军而多于骑将。骑将有骑千人将之称,[6]意即统兵千人,那末,都尉统兵在三千左右,相去不会很远。

《驻军图》上防区之内共有驻军八处,周都尉军一处,别军一处,徐都尉军三处,别军一处,司马得军二处。如一都尉统军三千,这里的兵员总数当在万人以上。据做过长沙王太傅的贾谊说:长沙立国之初,“乃在二万五千户耳。”[7]派出这么多的军队驻守在一个不大的区域内,这是长沙国办不到的。由兵员的数字,也可以证明只能是汉中央派去的军队。

四、墓主人和《驻军图》的关系

由于马王堆一、二、三号墓的相继发掘,现在已经确知三个墓主的关系。二号墓主为軑侯利仓,一号墓主是利仓之妻,三号墓主是他们的儿子。利仓的儿子利豨于高后三年袭封,[8]可知利仓死于高后二年,即公元前186年。据出土简牍确知三号墓下葬于文帝十二年,即公元前168年。一号墓下葬晚于三号墓数年,当在文帝十五年左右,即公元前165年左右。

有的学者认为,《驻军图》产生在文帝初年,而三号墓主就是《驻军图》上“几支军队的统一指挥官。”这一说法是值得商榷的。首先,让我们考察一下三号墓主在文帝初年时的年龄。他下葬于文帝十二年,据遗骸鉴定为三十岁左右,那末,文帝初年他只有二十岁不足。其生母死于文帝十五年前后,死时五十岁左右,文帝初年不过三十五岁上下,他的儿子不会超过二十岁,二者相合。利仓死后,侯位由三号墓主之兄(可能是异母兄)利豨承袭,长沙丞相一职由醴陵侯越继任。文帝初年,三号墓主是一尚不成熟的青年,亦无特别的权势,是不可能去做这几支军队的统一指挥官的。

另据前文,都尉军不是郡国的军队,而是汉中央的军队,汉朝廷派出的大军,其指挥权根本不可能交给长沙国的一个年轻人。至于说《驻军图》上中心的三角形城堡是“墓主人生前的常驻地”,更是没有依据的推断。总之,墓主人和《驻军图》未必有什么直接的关系。

五、《驻军图》产生的历史背景

毫无疑问,《驻军图》显示的是汉初的一次军事行动。此次军事行动的一方是汉朝中央,另一方是赵佗的南粤国,同时也牵涉到吴氏的长沙国。根据汉初的政治形势,我以为《驻军图》反映的这一军事行动可能和高帝十一年陆贾第一次出使南粤有关。据上文关于户数的分析,《驻军图》描绘的是高帝末年前后的情况,和陆贾初使南粤时间吻合。高后末年文帝初年,虽然有用兵南粤的记载,但和《驻军图》的基本情况不符。

为什么这个时候汉朝派陆贾出使南粤呢?高帝十一年正月诛韩信,三月诛彭越,接着,英布“阴令人部聚兵,候伺旁郡警急”[9],积极准备谋反。英布王淮南,地接长沙,他本是长沙王吴芮之婿,两国当有密切的关系。另外,南粤王赵佗素不臣服。这时在南方显然存在着一个反汉的强大势力。在北方,陈豨已反,与韩王信联结匈奴,构成对汉的巨大威胁,刘邦已经穷于应付。这时,阻止在南方再出现一个这样的联盟,成为汉朝的当务之急。正是在英布谋反将起未起的时候,陆贾到了南粤国。在长沙和南粤的关系上,汉朝一向采用使二者对立的政策。陆贾代表汉朝,极力拉拢南粤,赵佗表示臣服。后来,英布在军事上很快就失败了,长沙力单,反而诱杀英布,向汉朝输忠。这样,由于汉朝在军事上、外交上的成功,南方反汉的联盟就胎死腹中了。

在刘邦派陆贾出使的同时,又秘密派遣这支军队,驻到南粤和长沙的交界处,选择距南粤都城番禺最近、最易出击的地方驻扎,做为陆贾谈判的后盾,以备应变。这可能就是《驻军图》产生的历史背景。

汉初封异姓王出于不得已。诸侯王在国中权势极盛。汉中央只保留派遣丞相的权力。因此,它所派遣的丞相往往成为诸侯王行动的监视人。高帝十一年,长沙国丞相是第一代軑侯利仑,他正是这样一个人物。当汉朝派出的军队来到长沙境内执行某项军事任务时,利仑势必给以最大限度的协助。《驻军图》出土于軑侯利仓家族的墓中,原因正在于此。

注释:

[1]《汉书·陈平传》卷四十。

[2]《史记·吕太后本纪》卷九。

[3]《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卷十六。

[4]参见詹立波《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守备图探讨》,载《古地图》附《古地图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75年。詹文即以“缨”注“英”,但未加说明。

[5]参见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驻军图整理简报》,载《古地图》附《古地图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75年。

[6]《汉书·靳歙传》“(靳歙)击秦军开封东,斩骑千人将一人。”

[7]《汉书·贾谊传》卷四八。

[8]参见《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卷十六。

[9]《汉书·英布传》卷三四。

(原载《考古》1979年第6期)

同类推荐
  • 这样读资治通鉴(第6部)

    这样读资治通鉴(第6部)

    青年学子亦可从中学到有别于课堂上的历史讲述,一部一直放在毛泽东床头的大书,一部曾经让毛泽东读了17遍的大书,《资治通鉴》是中国人的管理智慧。这样读《资治通鉴》,是为官者的管理智慧,是企业家的MBA教材,是奋斗者的行为指南。
  • 裁界

    裁界

    稚嫩的第一步。
  • 天朝梦

    天朝梦

    中国近代,列强环视,面对三千年来未有之变局,三千年来未有之强敌,看现代小人物穿越为李鸿章之子,如何改写历史,将天朝衰弱的国运扭转回来!
  • 西汉往事

    西汉往事

    这本书的内容是发在《信息时报》上的专栏文章,讲的内容主要是从秦朝到汉武帝这段时间据说发生过的事。这些事都来自《史记》或《汉书》,我只能保证这些事都是有记载的,但不能保证都是真实发生过的——毕竟我没有亲身经历过那个时代。看过原版史书的人都知道,史书也是人写的,是人写的东西都会被作者不自觉地加入一些自己的观念,观念多了,真实历史的信息就会变了味。我自不量力地想把在史书背面躲着的一些事挖掘出来,说直白点,就是抱着猎奇的心理,从和主流观点不太一样的角度,把史书中记载的一些故事再折腾一遍。
  • 帝国政界往事:公元1127年大宋实录(全新修订典藏版)

    帝国政界往事:公元1127年大宋实录(全新修订典藏版)

    写历史的人很多,这样写历史的人很少!2004年夏天,一部名为《帝国政界往事:公元1127年大宋实录》的历史作品突然问世,因其从人性角度和史料细节中,发现历史的鲜活与真实面目,一时洛阳纸贵,海内风行。作者李亚平也成为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热门作家,被誉为“黄仁宇之后最会讲历史的人文学者”。
热门推荐
  • 穿越之兵王有情

    穿越之兵王有情

    英雄一怒为红颜,豪情赤血踏江山!爱你错了吗?施莹眼中透着晶莹,却努力没有让泪掉下来,而手中的剑却朝自己的粉颈抹去......来吧!我倒要看看,我数百十人的机械化装备部队能不能抵得过几万铁骑......到底是机枪、炸弹厉害,还是人海战术的铁骑。美女爱英雄,但英雄未必会爱上美女......现代一个天才军事科学家穿越到了战国时期,为了生存,为了爱情,为了复仇,且看他如何去名扬天下。机枪,步枪与冷兵器的对决,英雄与美女的恩怨,爱恨情仇,一切尽在穿越之兵王有情......
  • 风华绝代:中国历史上的那些才女们

    风华绝代:中国历史上的那些才女们

    "中国历代才女见于史籍的记载少的可怜,南朝钟嵘的《诗品》,评价了从汉朝到梁代的诗人一百二十二人,其中女诗人只有四人,不到总比数的百分之四,而梁代昭明太子萧统的《文选》三十卷,入选的女作家作品,只有班昭和班婕妤各一篇。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悬殊,在文学辞赋上,女子真的比不上男子吗?当然不是。因为在封建统治的思想下,女子无才便是德。本书辑录从春秋时期到清代较为重要和著名的女文学家、女作家、女书画家等。让读者在品味她们的故事以及她们的诗文、书画中悠然神往,想象一下才女们“蕙心纨质美韶许,玉貌绛唇淇水花”的风韵,感受那些从发黄的纸堆中走出来的“惊才绝艳”,品读风流文采的红袖馨香。"
  • 缠佛

    缠佛

    讲述佛和两个废物之间的缠绵故事。佛者境界——心既是佛,佛即是心,我即是佛,佛即是我。究竟是虚妄?不可求?亦是无佛可求?荒诞,不喜勿入。
  • 人生手册

    人生手册

    我叫骆东平,自从学校毕业后经历了每个年轻人在社会所经历的……面试、就业、辞职、失业、创业、创业失败,难道成为人生的赢家真的这么困难,在学校里对这个社会的梦想正在被现实一点点磨灭,心里的希望就要完全熄灭时,但是偶然间一个叫人生手册的电脑软件出现让我重新找到了我人生中的方向,既然已经有了清晰的方向和目标,那就向前不停的行进。本书连载进程介绍:基本的前期铺垫,现已结束,主角开始进入跌宕起伏的人生路程!
  • 那一份简单的爱

    那一份简单的爱

    我们都可以拥有爱情,有可能是一份豪华而痛苦的爱情,有可能是一份平凡而美好的爱情。我不需要一副好皮囊,我只希望有一颗美丽的内心。我很平凡,但我的人生注定不平凡,我只希望我能拥有一份简简单单,属于自己的爱情,而不是过于豪华,那样的爱情是痛苦的,没有你想象的快乐,可能到了最后你已经伤痕累累,也没有人怜悯你,而是大声骂你自己傻。我们到了最后也只是不停的流泪,到了最后曾经的天涯海角,海誓山盟只是一句谎言,到了最后我们也没有牵手走到一起。可能还在不停的埋怨自己傻,为什么当初会想到一个富家公子爱上我。那么,这本书会是这样到了最后女主角也是伤痕累累吗?一一最后的一滴泪
  • 网游之弹痕

    网游之弹痕

    叶落成功转职为一名狙击手,潜伏于黑暗,越级杀BOSS,凭借先天优势,踏上热血争霸之途,纵横游戏世界,众美环绕!
  • 网游之第一辅助

    网游之第一辅助

    赵业的技术令人惊艳,然而他却放弃了大公会抛来的橄榄枝,加入了朋友所在的小公会。一路走来,赵业为了自己所在的公会,付出无数的汗水。为了公会,打过删号战,父子战。只要有赵业在,公会战也从未输过。虽然树立了无数对赵业咬牙切齿的强敌,但是最终,公会越来越强大。然而在第一届全球5V5团体比赛将要开赛的时候,公会会长突然告诉赵业,他的出战名额,被另一个就职隐藏职业的牧师占据了。赵业笑了笑说:又能治疗,又能输出,显然那个人比自己更适合比赛。柳暗花明,赵业凭着临时凑来的队友,一路斩将过关,最终站在了游戏的巅峰。并凭着自己无双的意识与技术,奠定了《帝业》游戏第一人的地位。单挑,无数高手能虐杀赵业这个牧师。但是只要是需要配合的团战,赵业就是一个不败的神话,哪怕对手都是传说中游戏平衡的破坏者——隐藏职业,甚至是三职业!因为赵业是无可争议的《帝业》第一辅助!
  • 琉璃月色

    琉璃月色

    “爱卿,你的子能否成为我的孩子?”“王,臣膝下无子。何来此说?”符涌回答道。“快了。快了。到时我让他成为王。你说可好?”王平静且严肃的说道。“臣不敢。”符涌恭敬的回答。空而寂寞的王宫,这便是王的领地。“如果你选择成为王,将是寂寞一直陪伴着你……”高高在上的王座,孤独感散发的浓厚。“我将永远陪在王的身边!”他的话语徘徊在耳边。“如果可以,我想一直一直的陪在王的身边!”她的话语很轻柔的响起。“王是要注定孤单的!”他的话语刚劲有力的响起。龙梗新时代的王,在他的身边有着许多的人。他们辅佐他,支持他,憧憬他。只是谁也不知道最终是否也会背叛他。你一直在等待,等待兵布天下。你将君临天下。
  • 我的名字叫主神

    我的名字叫主神

    一个主神被轮回者们逼得自爆。他开始认识自我,寻找自我之旅。不惜,请点右上角的X。
  • 死神之银雪

    死神之银雪

    爱情,原来是苦涩的初始,相遇却是最后的苦果若未曾与你相遇,我从未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