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18700000007

第7章 三角互动关系中南诏国的发展

南诏国的出现既是南诏政治意识不断膨胀的结果,又是唐朝与吐蕃政治博弈的产物。可以说,唐朝、吐蕃、南诏三者之间此长彼消的政治互动,既伴随着南诏国的诞生,又伴随着南诏国的发展。每一次敌友关系的转化,南诏均化解了危机,并获得发展机会。从这一角度而言,南诏是三角互动关系中最大的赢家。

(一)南诏与吐蕃的矛盾

公元779年,阁罗凤卒。由于子凤伽异早亡,孙异牟寻继承了祖父的事业。史载异牟寻“颇知书,有才智,善抚其众”,具有极高的汉文化修养和杰出的政治才能。异牟寻继位后,这位年轻的南诏国主对南诏与吐蕃的关系立即表示出了不安与反感。

吐蕃与南诏的关系由于受时代的、民族的、社会制度诸种因素的制约,不可能是平等的,出于军事均衡需要而形成的政治友好关系,也始终伴随着阴影和矛盾。例如,吐蕃虽与南诏结盟,但对南诏始终怀有不信任之心,对南诏采取了种种控制措施。吐蕃通过神川都督府(在今丽江地区)对南诏进行政治上的监视,而且收纳了被南诏攻灭的浪穹、邓赕二诏的贵族孑余利罗式,培养其势力,形成对南诏的政治威胁,“神川都督论讷舌使浪人利罗式眩惑部姓,发兵无时”,还“委利罗式甲士六十侍卫”,重赏利罗式。依仗吐蕃的扶持,利罗式甚至公开挑衅南诏,狂妄无礼,“骂使者曰:‘灭子之将,非我其谁?子所富当为我有。’”此为南诏难忍之一;吐蕃还向南诏征敛苛重,实施经济压制,“吐蕃役赋南蛮重数”神川都督“讷舌逼城于鄙,弊邑不堪”,为南诏难忍之二;吐蕃又在南诏调兵无度,“夺诸蛮险地立城堡,岁征兵以助镇防,牟寻益厌苦之”,南诏的军队还屡屡被吐蕃驱使调动,“蕃人入寇必以南诏为前锋”,吐蕃置南诏军于战争的最前沿,牺牲他人保全自己,为南诏难忍之三。吐蕃对待其他少数民族的残暴政策,也引起了南诏极大的不安,“往退浑王为吐蕃所害,孤遗受欺;西山女王,见夺其位;拓跋首领,并蒙诛刈;仆固忠志,身亦丧亡”,南诏“每虑一朝亦被此祸”,为难忍之四。更主要的是,吐蕃吞并南诏之心,为南诏最不可忍。樊绰《蛮书》附录赵昌奏状说:“天宝年中,其祖阁罗凤被边将张虔陀谗构,部落惊惧,遂违圣化,北向归投吐蕃赞普。以赞普年少,信任谗佞,欲并其国。”

然而,在南诏与吐蕃的实力对比中,南诏处于弱势,虽有“难忍”,但“吞声无诉”。天宝之战后,南诏与唐朝之间的矛盾存在,迫使南诏必须保持与吐蕃联盟。公元779年,吐蕃与南诏合兵寇唐,“一趋茂州,逾文川,扰灌口;一趋扶、文,掠方维、白坝;一侵黎、雅,叩邛郲关”,欲取蜀地为吐蕃之东府。“德宗发禁卫及幽州军以援东川,与山南兵合,大败异牟寻众,斩首六千级,禽生捕伤甚众,颠踣峭且十万。”这次战争唐朝取得了胜利,吐蕃和南诏死伤较为惨重,“饥寒陨于崖谷死者八九万人。吐蕃悔怒,杀诱导使之来者。异牟寻惧,筑苴咩城,延袤十五里,徙居之。吐蕃封之为日东王。”战争的失利使吐蕃迁怒于南诏,并把异牟寻改封为“日东王”。从“赞普钟”到“日东王”,南诏由兄弟之国下降为附属之国,南诏的政治利益受到威胁,南诏与吐蕃之间的政治裂痕出现。

南诏与吐蕃的矛盾愈埋愈深,南诏内部也出现了反抗吐蕃的意见。《新唐书·南诏传》说,南诏清平官郑回“说异牟寻曰:‘中国有礼义,少求责,非若吐蕃惏刻无极也。今弃之复归唐,无远戍劳,利莫大此。’异牟寻善之,稍谋内附,然未敢发。”郑回原是唐朝西泸县令,巂州破灭时,为南诏所虏。阁罗凤重其儒学深厚,赐名“蛮利”,为南诏帝师。南诏凤伽异、异牟寻及寻梦凑皆师从郑回。异牟寻对郑回尤为器重,“以回为清平官。清平官,蛮相也,凡有六人,而国事专决于回。五人者事回甚卑谨,有过,则回挞之”。郑回从政治家的长远目光出发,以唐朝民族政策的优越性对比吐蕃,促使南诏异牟寻产生了回归唐朝的想法。

(二)贞元会盟

在与唐朝对抗中,吐蕃较为主动,南诏则始终处于从属地位,史籍中少见南诏主动挑起与唐朝战事的记录。而吐蕃政权在与南诏联盟后,势力更盛,频频侵扰唐境,迫使唐朝对吐蕃的防线自西北的甘陇拉长至西川的南部。巂州失陷,更使吐蕃毫无顾忌地在西北进行侵扰,占领了河湟一带,把东部的疆界直向唐朝的“王畿”附近推移,公元763年(唐代宗广德元年),吐蕃军队甚至直入长安。公元763年至780年间(广德元年至建中元年),吐蕃又屡寇西川,“饮马岷江”,以“南诏为前锋;操倍寻之戟,且战且进。蜀兵折刃吞镞不能毙一戎”。

面对连年的边境危机,唐朝采纳宰相李泌的建议,调整战略,“北和回纥,南通云南,西结大食、天竺”,唐德宗从之,唐朝开始转变对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态度,并于公元788年以咸安公主和亲回纥。和亲后,回纥与吐蕃决裂,并表示:“昔为兄弟,今为子婿,半子也。若吐蕃为患,子当为父除之。”唐朝的西北边境得到了稳定。

公元785年,韦皋为西川节度使,展开了对西南边境少数民的招徕,包括“东蛮”在内的一些少数民族随即投向了唐朝。“东蛮”指分布在大渡河南金沙江以北的区域之内的乌蛮部落群,其较大者有勿邓、两林、丰琶三个部落。“东蛮”“胜兵常数万”,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地处唐、吐蕃和南诏三大势力之间,受三种势力的影响,政治上摇摆不定。“东蛮”在政治上投向唐朝之后,引起了异牟寻的注意。为探明唐朝的意图,贞元三年(公元787年)春,“异牟寻潜遣人因群蛮求内附”,唐朝方面因此得知了南诏的归化之意,并认为“回纥和,则吐蕃已不敢轻犯塞矣。次招云南,则是断吐蕃之右臂也”。于是命韦皋有意招抚南诏。

公元787年5月,韦皋写信给东蛮首领苴那时,命其了解南诏的情况。六月,韦皋又致信南诏,“令趣遣使入见”。但异牟寻仍“未敢自遣使”,贞元四年(公元788年)“先遣其东蛮鬼主骠旁、苴梦冲、苴乌星入见。五月,乙卯,宴之于麒麟殿,赐赍甚厚,封王给印而遣之”。唐朝给予东蛮鬼主较高的政治礼遇,充分表明了唐朝的态度。然而,吐蕃此时仍屯兵神川都督府(在今丽江地区),对南诏还具有较大威胁,异牟寻不敢擅动。

同年十月,“吐蕃发兵十万寇西川,亦发云南兵;云南内虽附唐,然未敢叛吐蕃,亦发兵数万屯于泸北。韦皋知云南计方犹豫,乃为书遗云南王,叙其叛吐蕃归化之诚,贮以银函,使东蛮转致吐蕃。吐蕃始疑云南,遣兵二万屯会川,以塞云南去蜀之路。云南怒,引兵归国。由是云南与吐蕃大相猜阻,归唐之志益坚;吐蕃失云南之助,兵势始弱矣”。韦皋成功地分化了吐蕃和南诏的军事联动,制造了二者之间的矛盾,并联合东蛮,打退了吐蕃的侵扰。一个月之后吐蕃单独用兵,又为韦皋所败。之后,唐朝和吐蕃均加紧了对南诏的争取工作。韦皋以“怀柔”的政治姿态,“比年致书招云南王异牟寻”,又派南诏旧臣段忠义回乡传达唐朝意图,并斩杀了叛降吐蕃的勿邓鬼主苴梦冲,肃清南诏边境的叛唐势力,保证了西洱河与西川的畅通。

吐蕃方面则采取与唐朝截然相反的方式,“屡遣人诱胁云南”,索取南诏大臣子弟为人质,并加紧扶持南诏夙敌利罗式异牟寻致西川节度府文书云:“今吐蕃委利式甲士六十侍卫,因知怀恶不谬。”,利用磨些对南诏进行监视。吐蕃的做法致使南诏愈加怨恨,并在行动上进行抵触,“吐蕃每发云南兵,云南与之益少”。双方关系进而愈加恶化,相互之间甚至开始了实质上的军事防御,《资治通鉴》卷二三四即载:“吐蕃、云南日益相猜,每云南兵至境上,吐蕃辄亦发兵,声言相应,实为之备。”

贞元九年(公元793年),异牟寻终于决心归附唐朝。“遣使者三辈,一出戎州,一出黔州,一出安南,各赍生金、丹砂诣韦皋,金以示坚,丹砂以示赤心,三分皋所与书为信,皆达成都。异牟寻上表请弃吐蕃归唐。自称唐云南王孙,吐蕃赞普弟日东王。皋遣其使者诣长安,并上表贺。上赐异牟寻诏书,令皋遣使慰抚之。”韦皋的苦心经营终于有了结果,南诏三路献表,回归唐朝,贞元十年(公元794年)正月,韦皋派西川巡官崔佐时与南诏会盟。异牟寻帅其众与崔佐时盟于点苍山神祠,其盟文云:云南异牟寻及清平官、大军将与剑南节度使判官崔佐时谨诣玷苍山北,上请天、地、水三官,五岳、四渎及管川谷诸神灵同请降临,永为证据。牟寻与清平官洪骠利时,大军将段盛等请全部落归附汉朝。山河两利,即愿牟寻、清平官、大军将等福祚无疆,子孙昌盛不绝,管诸赕首领永无离二;兴兵动众,讨伐吐蕃,无不克捷。如会盟之后发起二心,及与吐蕃私相会合,或辄窥侵汉界田地,即愿天地神祇共降灾罚,宗祠殄灭,部落不安,灾疾臻凑,人户流散,稼穑产畜,悉皆减耗。如蒙汉与通和之后,有起异心,窥图牟寻所管疆土,侵害百姓,致使部落不安,及有患难,不赐救恤,亦请准此誓文,神祇共罚。《全唐文》卷九九九《与中国誓文》。盟誓之后,南诏即遣使随崔佐时入朝。同年,南诏出兵攻取了吐蕃神川都督府之地,夺取吐蕃城堡十六座,俘虏其王五人,降其民十余万;同时还俘获了原浪穹诏贵族孑余利罗式,统治了这一带地方的“乌蛮”、“施蛮”、“顺蛮”、“磨些蛮”和部分吐蕃人口,彻底清除了长期以来盘踞于此的政治夙敌。《新唐书·南诏传》说:“异牟寻大破吐蕃于神川,乃遣弟凑罗栋,清平官尹仇宽等二十七人入献地图方物,请复号南诏,帝赍赐有加。”贞元十年六月至七月,唐朝派祠部郎中兼御使中丞袁滋为南诏册封史。“赐南诏异牟寻金印银窠,文曰:贞元册南诏印。”

《蛮书》记载,袁滋一行自石门(今云南大关县豆沙关)入云南。南诏对朝廷使臣的欢迎极其隆重。异牟寻派清平官尹辅酋及亲信李罗札,以及曹长、同伦判官九人远道迎接,又有子弟羽仪六人沿途视事。当袁滋一行途经安宁城、曲驿(楚雄)、云南(祥云)、白崖城(弥渡红岩)、龙尾城(下关)时皆受到当地官员、百姓、马步军队的夹道欢迎。袁滋入太和城时,异牟寻遣清平官、大军将等以金鋑玉珂之良马六十匹来迎,步军、马军列队二十余里夹道欢迎。异牟寻本人则“衣金甲,披大皮虫,执双铎鞘”,携子寻阁劝亲自出阳苴咩城五里迎接。以大象十二头引道,后随马军、歌舞乐队、手持斧钺的仪仗队,场面盛况空前。贞元十年十月二十七日,阳苴咩城彩旗飞扬,“南诏,宣慰南诏史东向立,册立南诏史南向立,宣敕书,读册文讫。南诏及清平官以下稽颡再拜,手舞足蹈,册立史袁滋引杯酾酒曰:南诏当深思祖宗绪业,坚守诚信,为西南藩屏,使后嗣有以传继也。异牟寻嘘嘻曰:敢不承命!”真可谓是“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从分裂到回归,南诏又回到了统一王朝的版图之内,并把少数民族与汉民族多元一体、共同发展的格局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贞元会盟以后,南诏与唐朝的关系变得空前亲密,异牟寻“比年献方物”,与唐朝展开了频繁的交流。白居易《蛮子朝》记载了南诏朝见长安时的一次情景:德宗省表知如此,笑令中使迎蛮子。蛮子导从者谁何?摩挲俗羽双隈伽。清平官持赤藤杖,大军将系金嗟。异牟寻男寻阁劝,特敕召对延英殿。上心贵在怀远蛮,引临玉座近天颜。冕旒不垂亲劳徕,赐衣赐食移时对。移时对,不可得,大臣相看有羡色。可怜宰相拖紫佩金章,朝日唯闻对一刻。这一场景亲密融洽,唐德宗对南诏王子寻阁劝极为看重,甚至赐予珍贵之物以示优遇。

(三)三角政治关系的变化

贞元会盟是南诏政治回归的标志。会盟之后,唐朝减轻了吐蕃对西南边境的压力,恢复了对西南地区的统治;南诏摆脱了吐蕃的羁控,作为唐朝的“西南藩屏”,再次与吐蕃形成对立。吐蕃方面,则在唐朝与南诏的联合下遭到重创,逐渐丧失了在西南地区的主动权。

公元795年,南诏夺取了长期为吐蕃控制的昆明城(今盐源),把金沙江北、雅砻江以西地带的一部分“乌蛮”与“磨些”的部落也收入治下。唐朝则收复了曾为吐蕃占据的巂州城(今西昌),恢复对原巂州北部地区的统治;巂州南部的会同上下及昆明城一带则仍属南诏。之后,南诏和唐朝布置防线,“皋令免按兵巂州,节级镇守,虽南诏境亦所在屯戍。”《新唐书·南诏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75年版。并多次联合打败了吐蕃的军事进攻。贞元十五年(公元799年)及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吐蕃分别率大军兵分两路对南诏边境和巂州发起进攻,异牟寻与韦皋互为犄角发兵迎战,吐蕃连遭挫败,无功而返。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唐朝联合回鹘、南诏等对吐蕃发动大规模的进攻,“回鹘、太原、分宁、泾原军猎其北,剑南东川、山南兵震其东,凤翔军当其西”,而“皋督诸将分道出,或自西山,或由平夷,或下陇陀和、石门,或径神川、纳川,与南诏会”。在唐朝及其联军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打击之下,吐蕃惨遭失败,“振武、灵武破虏二万,泾原、凤翔军败虏原州”,“蜀、南诏深入,克城七,焚堡百五十所,斩首万级,获铠械十五万。”这次战役之中,“南诏攻其腹心,俘获最多”,唐德宗还特意派中人尹偕对异牟寻进行慰问。

吐蕃在唐朝与南诏的联合下,军事方面连连失利,连年的征战也疲困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再加上公元797年赤松德赞死后,诸子争立,国内一度出现了严重的政治混乱,公元798年赤松德赞继位之后,便开始谋求缓和与唐朝的紧张关系。所以这次战争之后,吐蕃“盛屯昆明、神川、纳川自守”,在西南战场上开始由攻退到守,对南诏也无力干涉。

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剑南西川节度韦皋卒。三年之后(公元808年),南诏异牟寻卒,唐宪宗废朝三日,以示哀悼。两位历史人物相继谢幕,唐、诏关系的蜜月期也随之结束。之后唐朝剑南西川的政局也开始出现了混乱。韦皋卒后,其副使刘辟拥兵擅政,节度西川。唐宪宗派高崇文讨伐刘辟,西川才又取得政治上的稳定。刘辟叛变,反映出唐朝内部的政治问题已日趋严重。从肃宗时代开始,宦官把持了国政,并与藩镇节度盘根错节、互为利用。唐朝内政腐败,“官乱人贫”,唐朝晚期,藩镇割据之风愈演愈烈,自穆宗即位之后,藩镇增加至六11个,仅山南、剑南、岭南、河西四道为朝廷所控制。在这种情况下,唐朝对南诏的管理也不再强硬和有力了。

异牟寻的后继者们依然与唐朝保持着政治的臣属关系。公元808年寻阁劝继位之后,唐朝依旧例册封其为南诏王。第二年,寻阁劝卒,子劝龙晟立。公元816年,弄栋节度王嵯巅杀劝龙晟,立其弟劝利为王。这一时期,不管南诏王权出现了怎样的更迭,但始终对唐朝朝贡不绝、保持友好。其间,南诏在唐朝边境上仍“小有钞盗”,但“未敢犯州县”,如唐宪宗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南诏进攻唐朝安南都护府的北部边境;唐穆宗长庆二年(公元822年),南诏入寇黔中,后在唐朝的招谕之下退兵。这二次边境摩擦对双方的友好关系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

公元823年,劝利卒,其弟劝丰佑立。劝丰佑基本上还是继承了贞元会盟以来南诏与唐朝之间的政治关系,在他在位的三十七年(公元823~859年)时间里,南诏向唐朝遣使朝贡十六次。但是,就在使臣的频繁往来之间,南诏又主动对唐朝发起了战争。公元829年11月,以西川节度杜元颖克扣士兵衣粮、致使士兵偷盗南诏边境为由,劝丰佑遣王嵯巅率兵攻西川,先后陷巂(州驻今西昌)、戎(州驻今宜宾)、邛(州驻今邛崃)三州,然后兵入成都,在成都西城驻兵十天,安抚百姓,不行劫掠,将还,“乃大掠子女、百工数万人及珍货而去”。南诏的掠夺行为对当地人民造成了极大的灾难,“蜀人恐惧,往往赴江,流尸塞江而下。嵯巅自为军殿,及大度水,嵯巅谓蜀人曰:‘此南吾境也,听汝哭别乡国。’众皆恸哭,赴水死者以千计。”

南诏入寇成都之后,唐朝及时修正了南诏的行为,西川节度李裕德要回了被南诏掠去的工伎、僧道四千人,并加强了对边境的防御措施。自此南诏与唐朝基本上保持了近三十年的友好关系。劝丰佑统治晚期,南诏与唐朝的关系又出现异常。新任西川节度杜倧以“军府颇厌于廪给”为由,奏请减少南诏派驻于成都学习的贵族子弟,并荒唐地认为南诏朝贡是为了获取赏赐,要求减少南诏朝贡的人数,由是引致南诏极大的愤怒,南诏召回了子弟,撤回了使者,从此不按时入贡,并不时骚扰唐朝边境。这一时期,尽管南诏不时有侵犯唐境的情况,但唐朝采取了避免冲突扩大的审慎态度,南诏与唐朝之间的矛盾并没有升级,和平与友好仍是发展的主流。

(四)南诏的强盛

异牟寻开启了南诏历史发展的鼎盛时期。贞元会盟后至劝丰佑主政的这一段时期,南诏脱离了吐蕃的压制,进入到了更为迅速的发展阶段。南诏打开国门,积极开展与唐朝内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加强与古中南半岛地区的联系,使南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在皮罗阁四十余年的经营基础上,再次获得飞跃,尤其是南诏新经济区的开发,对劳动力人口的掠夺,对外贸易的展开,极大地促进了南诏社会经济的发展。这就是南诏后期能与唐朝进行近二十余年战争的经济基础。相较处于发展颓势的唐朝和吐蕃而言,这一时期南诏国势鼎盛,声威远播,已然成为西南地区最为活跃的政治实体。

1.政治的发展

随着南诏国的发展,南诏的国家意识也日益凸显。公元779年,异牟寻仿效中原帝王“封岳渎”的做法,择境内名山大川封五岳四渎。五岳是:中岳点苍山,东岳乌龙山(今乌蒙山),南岳蒙乐山(今无量山),西岳高黎贡山,北岳玉龙雪山;四渎是:金沙江、澜沧江、黑惠江、怒江。异牟寻封“五岳四渎”,明显具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政治意念,是从国家的角度对南诏领土大致范围的勾画。

为适应南诏的发展,异牟寻还进一步完善了南诏的各项政治制度,例如,改中央行政机构“六曹”为“九爽”,幕爽主兵,琮爽主户籍,慈爽主礼,罚爽主刑,劝爽主官人,厥爽主工馆,万爽主财用,引爽主客,禾爽主商贾,皆清平官、酋望、大军将兼之。在原来六曹职能机构的基础上,另添设厥爽掌工程建设,禾爽掌商业贸易,慈爽掌掌礼乐,还设乞托“主牛”、禄托“主马”,专门管理畜牧经济。异牟寻改制后,使南诏的政治制度从内容到形式更为完备,也更适合南诏当时的社会发展情况。

2.经济的发展

异牟寻致力于南诏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皮罗阁不同的是,异牟寻把南诏经济发展的重点由滇西洱海地区向滇东滇池地区扩展。南诏筑拓东城坐镇东方之后,随着南诏政治势力的深入,对滇池及其周围地区的经济开发开始成为南诏重要的经营内容。这一地区自秦汉以来一向为富庶之地,南北朝时为爨氏统治中心,经过爨氏之间的兼并斗争,以及南诏西迁白蛮二十万户之后,社会经济遭到了极大的破坏,“由曲靖州、石城、升麻州、昆川南至龙和以来荡然兵荒矣。”要恢复毁于兵戈的滇池经济,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贞元十年(公元794年),南诏在攻取吐蕃神川都督之地后,随即就把当地的施蛮、顺蛮、磨些蛮、裳人等民族人口迁移至滇池地区进行经济开发,《蛮书》卷六载南诏“又从永昌以望苴子、望外喻等千余户分隶城傍,以静道路。”征服金齿(傣族)地区之后,同样也迁移了一部分人口到滇池地区,这些被迁移到滇池地区的少数民族,成为了南诏的集体奴隶,为开发滇池地区作出了贡献。至南诏中后期,“曲靖州已南,滇池已西,土俗惟业水田,种麻豆黍稷”,农业生产得到了巨大的进步,成为南诏经济的重要支撑。

3.文化的繁荣

贞元会盟之后,南诏与唐朝文化交流的渠道再次打开。相较以往任何历史时期,这一时期唐文化对南诏的影响是极为广泛的。异牟寻视儒学为先进文化的代表,“每叹地卑夷杂,礼义不通,隔绝中华,杜绝声教。”南诏回归不久后就恢复了派贵族子弟就学内地的旧例,为南诏文化的发展提供补给。儒学之外,唐代的诗歌、音乐、建筑艺术等也对南诏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以寻阁劝、赵叔达等为代表,开创了南诏诗歌艺术的先河;《南诏奉圣乐》则代表了南诏音乐发展的最高成就;受唐代佛教建筑艺术的影响,南诏境内也开始出现了修建大型佛寺、佛塔之风,著名的崇圣寺、千寻塔等建筑就修建于这一时期。公元9世纪中叶以后,源自于印度的密宗阿吒力教传入南诏以后,“与土著居民的原始宗教相适应,不断地吸收中原汉地佛教显、密诸宗,儒家学说,道教思想和神祇而形成一个密宗新宗派”。为南诏所尊崇。南诏文化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4.对外交往的扩大

公元794年,南诏又派兵南下银生地区(今思茅地区、西双版纳地区),征服了茫天连(今孟连县)、茫吐薅(今澜沧县一带)、黑齿等十部落(今缅甸南掸邦一带),以及同区域的“穿鼻蛮”、“长鬃蛮”、“栋峰蛮”等部落并设银生节度进行管辖。以银生节度为依托,南诏军事活动的范围一度到达女王国(今泰国北部的南奔府一带)、陆真腊、水真腊(分别位于今老挝、柬埔寨境内)几个中南半岛古国。南诏“曾领马军到海畔,见苍波汹涌,怅然收军却回”。南诏声威远扬,影响及于整个半岛地区,并且与这一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也更为活跃,贞元中,南诏向唐朝进献夷中歌曲,令骠国进乐人。元代张道宗《纪古滇说集》曾载:“自唐进封之后,永昌诸郡、缅、暹罗、大秦皆西通之国,交趾、八百、真腊、占城、挝国皆南通之国,俱以奇珍、金宝、盐、棉、毡布、珲琚、巴贝岁进,于王不缺,于是渐有昌也。”

第三章 南诏的衰落与灭亡

同类推荐
  • 大宋王朝1

    大宋王朝1

    本丛书立足大宋,介绍了五代战乱的终结、中央集权的强化、右文抑武的家法、首内虚外的战略、穷则思变的改革以及皇帝的荒唐、官僚的争斗等重大事件或现象;同时,从经济、文化、科技等不同的层面重新审视两宋,试图全方位地向读者展示大宋历史的始末。
  • 游戏大宋

    游戏大宋

    上苍给你个机会改变世界,你会把它变成什么样子?仅将此书献给喜欢超长篇,迷恋于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YY的读者。一梦三十年,伴我成长者,此书足矣。
  • 重生之游戏三国

    重生之游戏三国

    东汉为何动荡?黄巾起义为何起义?游牧民族为何缕缕犯我边境?大汉分崩离析之际,世家大族做何选择?朝代更替是必然还是人为?历史谜团,真相如何?落寞英雄,何去何从?带着建村令的姜毅如何力挽狂澜?同一个三国,不同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谱写我们的三国故事!
  • 江山霸图

    江山霸图

    元庆二年夏,胡人三十万大军南下入侵风国,风国不敌,遣使向秦国求救,秦国派大将萧至逸领兵二十万救风国,秦兵在泗州大败胡人,胡人自此不敢轻易南下。风国依照约定割祈,定,泗,恒四州给秦国,自此风国更加弱小。
  • 一代是怎么练成的

    一代是怎么练成的

    “二百年前,一群野人靠着‘留发不留头’征服汉民族;二百年后,我们这群囚犯也要靠着‘留发不留头’夺回汉人的大好河山!”“小小高丽,鼻屎大的国家也敢进攻辽东?马上出兵平了他!辽东需要人力!”“一个殖民公司,竟想带一帮阿三用大炮轰京城?抄后路包围他们,一个也不要留!”“毛子又来提出领土要求?我还想提呢!对毛子提出领土要求,我要整个远东!”“倭寇?什么东西?组织几个高丽附庸军,让他们去征服倭寇,正好反衬出皇家帝国军队的正义性!”“没有粮食?南亚粮食多啊,想办法多拉回来点。不好横征暴敛?你不会组织大和附庸军去横征暴敛吗?他们都是临时工,出了问题直接辞退就行!”“土著不听话?不要紧,帝国庞大的领土需要大规模基建,去招工吧,多招点!”狂想,自1838年萌芽......建了个群,群号:324481691有兴趣的书友们可以加入,一起讨论后续情节!
热门推荐
  • 沈苍生之强者征途

    沈苍生之强者征途

    由起点白金签约作家天蚕土豆力作,为其书《大主宰》之番外篇。故事起源于《大主宰》主角牧尘离开北苍学院若干年后晋入地至尊之后,北苍学院另一曾经的天榜第一强人——沈苍生的故事。强者之路,岂有坦途。看骤然间发现自己是域外魔魂之命的沈苍生,如何逆天改命!得知己,遇奇人,伴真爱,救苍生!全程无尿点!尽在此篇!
  • 村官修仙录

    村官修仙录

    一些乡野风情一些奇闻异事一段儿女情长一些上古隐秘一本万法之书······构筑成一个大学生村官的修行之路
  • 二战史·轰雷狂飚

    二战史·轰雷狂飚

    1939年9月前,中国的抗日战争、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战争等世界反法西斯抵抗运动就拉开了序幕;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宣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正式开始;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国投降,昭示世界反法西斯伟大战争取得全面胜利。
  • 《道证苍穹》

    《道证苍穹》

    苍穹无道,那便化己身为道,重整规则,道证苍穹!
  • 吸血鬼少女1

    吸血鬼少女1

    暗夜下的蔷薇花,在默默地绽放。小女孩清澈甜美的歌声,这些歌词,代表着什么·?"我要你身体内的一滴血,就一滴!“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天空掉下来的项链,是怎么回事?
  • 法华经显应录

    法华经显应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领导当众讲话艺术

    领导当众讲话艺术

    本书为大家,特别是领导者呈现一部说话技巧大全。通过不同时期的成功案例来告诉人们,谈话交流时如何做到荣辱不惊、听者爱戴或敬服、掌控全场的气氛,如何讲话才可以引导事情向有利的方向发展。
  • 黄泉路上

    黄泉路上

    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一直在一步步地向死亡靠近,本以为死亡时人生的最后结果,可是最后才发现死亡只不过是另一段旅程的开始。黄泉,一个从古代文明开始就存在的神话地方名词,有谁知道它就是你死亡后的开始。科技与修炼共存的地方,人神魔同在,未知的世界等待你的探寻!...
  • 韩娱世界偶像

    韩娱世界偶像

    (本书纯粹的韩娱小说,有YY的部分,或与现实不符的部分,请大家都抱以娱乐的态度来观看,如果有部分内容引起大家反感,我在这里诚挚的向大家道歉,谢谢!)他是站在世界顶端的男子.他拥有一切让人羡慕的资本.但他为了一句诺言,毅然回到她的身边,并默默守护她.本故事纯属虚构.弄了一个交流群:146129希望对本书有建议的书友,可以进群交流。
  • 公子怜云

    公子怜云

    江湖之中西州白云谷、涛洲林家、扬州全英堂呈三足鼎立之势。三个强大之地的传人入世将会摩擦出怎样的火花?武林第一美女的倾情,侠女的柔情,魔女的真情,你不在我身旁,纵使笑傲天下又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