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92400000003

第3章 3 我的人生追求

尽管年轻时曾有种种浪漫的幻想和不切实际的抱负,但却命中注定只能当一辈子教师。不过,我欢喜教师这个职业,我欢喜学生,学生也欢喜我,这就是最大的幸福。古语云,人生得一知己,死而无憾。我有那么多理解、信任、喜欢我的学生,遍及国内和海外,对于我这样的凡夫俗子来说,已经足以自慰了。

我对于以豪言壮语装点起来的伟大空话历来非常讨厌,更不满于有些人常常想把史学变成政治的婢女。我与楚图南先生素不相识,也从未参观过戴震纪念馆,但却非常欣赏楚老先生为该馆题诗中的两句:“治学不为媚时语,独寻享知启后人。”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经常以此自勉并勉励自己的学生。我认为,史学应该保持自己独立的科学品格,史学家应该保持自己独立的学者人格。无论在政治压力还是金钱诱惑之下,都不能忘记这个根本。优秀的史学是文化瑰宝,应该属于全人类,而且可以流传于千秋万载,这就是有些真正的学者所追求的永恒。尽管史学在社会上受到冷落,甚至还不免受到某些无知的干扰,但历史学者不应妄自菲薄,必须保持学者的尊严与良知,以自己高品位的学术成果争取社会的理解和支持。我深信,除非是史学自己毁灭自己,只要还有一个真正的史学家存在,史学就绝对不会灭亡。何况当今真正的史学家决不止一个,而是一批乃至一大批。勇敢地迎接权势与金钱的挑战吧,史学和史学家们!

我一向关心青年学者的成长,把他们视为希望之所在。但我从来不敢以人梯自喻,因为我缺乏应有的学术高度,一部分是由于丧失的时间太多和思维的空间有限,一部分是由于自己的少年失学与勤奋不足。时下流行的“人梯”之说已失原意,常见平庸之辈也高唱“甘当人梯”,使人未免啼笑皆非。人梯之说大概是由牛顿的名言引申而来,然而牛顿的原话是:“我之所以比别人看得远些,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试问,如果是站在侏儒的肩膀上,难道也能看得比别人更远吗?人云亦云,不求甚解,随波逐流,大抵如此。当然,我并非贬抑一般长者扶掖青年的热情,因为“甘当人梯”毕竟比“踩着别人肩膀往上爬”高尚得多,至少是有益无害。我在这里只不过是从更高的学术标准出发,同时也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说明“人梯”自有严格含义,并非人人可当,正如“大师”、“人师”的称号也非人人都可以领受一样。至于我个人的志愿,无非是甘当铺路石子,让青年学者成长的道路稍为平坦一点,可以比我们前进得更快更远。有一个深夜我忽发奇想,觉得自己的一生好像一只忙忙碌碌的老鸡,成天到处啄啄扒扒,如发现什么谷粒、昆虫之类,便招呼小鸡前来“会餐”。1979年在东京大学搜集宫崎滔天和梅屋庄吉的档案文献,1980年在苏州市档案馆勘察苏州商会档案的史料价值,1991年在耶鲁大学神学院图书馆检阅中国教会大学史档案的收藏状况,都为本所中青年教师的学术成长起了若干导引作用。而经过他们不懈的协同努力,便出现了商会史研究、教会大学史研究等等新领域的开辟。这正是我感到聊以自慰之处。

真正的学术应是全人类的公器,真正的史学其价值必然超越国界而为世界所认同。为了史学的国际化,包括把外国优秀史学介绍进来,把本国优秀史学介绍出去,国际学术交流是历史学家义不容辞的责任。从1979年开始,我有幸在这方面参与了大量工作,不仅加强了中外史学的交流,而且增加了中国学者和外国学者之间的了解与友谊。至今,我们历史研究所与日本、美国有些著名研究所的交流与友谊已经延续到第三代人了,与我国香港、台湾地区有些学术重镇的交流与友谊也正在向中、新生代延伸。同时,在旅居海外期间,我又与外国留学或任教的众多中国年轻学人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为他们的学业成长与回报祖国多少也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当我离开耶鲁大学时,该校两岸学会的王宏欣同学即席赠诗:“桃李满天下,文章鬼神惊。讲学广会友,寻道每怀情。侃侃谈国事,谆谆励后生。男儿轻聚散,唯愿海河清。”诗中虽有溢美之语,但其恳挚之情确实使我深受感动。40多年来,无论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国内国外,我为年轻一代历史学者的成长,耗费了不少精力与时间,对自己的著述或多或少有些影响,但我永远无怨无悔,因为学术的小我只有汇入学术的大我才能进入永恒。

总而言之,为造就青年学者开路,为发展学术交流搭桥,这就是我的人生追求。

同类推荐
  • 山川之英:四川省区域地质调查队五十年风云录

    山川之英:四川省区域地质调查队五十年风云录

    本书收入112篇纪实文章,分为开创时期、改革年代、新的世纪三部分,记录了不同历史背景下地质工作者的工作经历与情感。同时辑录了四川区地质调查人员创作的散文、诗歌、小说等20篇。
  • 柳宗宣诗选

    柳宗宣诗选

    考察一首诗,它的来由或发生学,似乎与诗人历经的情境有关。一首诗的切入点可能来自于诗人面对存在的最初震颠,或者说诗的写作,即用词语再现那个最初的震颠。可能要把成百上千的事综合在一起才能创造出一首诗。如果可以,我愿意把这本诗集取名为“自传的写法”。中国新诗自“五四”发轫,至今已近百年历史。湖北长江出版社一直致力于中国新诗的整理出版工作。本套“中国二十一世纪诗丛”推出了21世纪以来已较为成熟的中国新诗人。本丛书每位诗人单独成册,力求系统地收录诗人迄今为止的主要作品。书前附有诗人生活照片二帧,书后附有“诗人简历”,以说明诗人生活与写作之基本情状。本书为其系列之一的“柳宗宣诗选”。
  • 颠沛时光浮生梦:丁玲

    颠沛时光浮生梦:丁玲

    朱丹红编写的这本《丁玲:颠沛时光浮生梦》是“倾城才女系列”丛书 中的一册。传主丁玲是我国著名作家、社会活动家,代表作品有《莎菲女士的日记》、《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她一生坎坷,情路几经波折,是一位 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丁玲:颠沛时光浮生梦》感情充沛,以诗意的语言 讲述了丁玲光辉而曲折的人生。
  • 心灵的原色

    心灵的原色

    这是90后作家许书熠第一部文集,体裁涵盖古诗词、诗歌、散文、剧本、小说,其中既有古诗词,又有现代诗歌、剧本,展现出极其全面的文学才华,从多角度展现出当代90后一代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学追求。
  • 森夫爱情诗选

    森夫爱情诗选

    《森夫爱情诗选》是一个男子的心灵独自,也是一个充满了梦幻与浪漫、惆怅与荒凉的情感世界他把你带到了风雨尘缘的路上,让你尝遍爱恨情仇多种滋味;他以优美的律韵,鲜明的节奏,凝练的语言,奇特的想象,来触动我们这颗善思的心。一首诗就是一曲动听的音乐,一首诗就是一幅优美的图画,一首诗就是一处流动的风景,让你在梦幻与现实的世界里遨游,在欢乐与忧伤的人生风景线上去不断思考相信诗人森夫所勾画的这一片神奇的诗的梦幻,会打动千万读者的心灵。
热门推荐
  • 魂驭天下

    魂驭天下

    “挡在我面前的敌人,我会连你的灵魂都吞噬掉,让你彻底的泯灭。”江昊,一个没落世家的遗孤。带着一柄被世人放逐的神级魂器。一路挣扎、一路拼搏,最终站在世界的巅峰之上。回首,这一路走来。踩在脚下的是无尽的白骨。魂器:由灵兽的身躯、精血、聚灵石。融合特殊的材料制成可以容纳灵兽的精血和灵魂的特殊武器。武者使用魂器可以得到灵兽力量和其特殊能力。
  • 非凡伟业

    非凡伟业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这一点在陈非凡身上那是表现的淋漓尽致!什么你不信?服装大王,糖业大王,煤炭大王,钢铁大王,军工大王,这里面的任何一个身份都能够让人羡慕的两眼放光吧?陈非凡却是不屑,老子是混黑道的出身好么,这些算什么东东,跟刚刚从老毛子手里抢回来的西伯利亚和那英国人手里抢回来的澳洲相比,这些简直就是个渣!
  • 医馆笑传2

    医馆笑传2

    读者群号码:461239168。哈~哈~
  • 大别山师魂

    大别山师魂

    长篇报告文学《大别山师魂》,生动记录了湖北省蕲春县第四高级中学语文教师汪金权同志的感人事迹。二十多年来,汪老师扎根山乡,倾心育人,淡泊名利,捐资助学,以自己的青春、汗水、智慧和人格,展示了一名优秀山乡教师的良好形象,被评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受到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的亲切接见。本书以大量的一手材料,多角度、多侧面、全面生动地展示了汪金权同志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历程,深层揭示了汪金权同志的崇高境界,形象解读了汪金权同志安贫乐道、助人为乐的崇高精神,传导了中华民族薪火相传,践行不辍的光荣传统。
  • 走进美利坚:旅美十年见闻札记

    走进美利坚:旅美十年见闻札记

    对于没有去过美国的中国人,往往容易心存好奇和诸多想像。因为美国在全世界的地位和影响力,决定了人们对美国的深层关注和更多联想。我因为工作的原因多次出访美国,而让我记得最清晰的是2001年的5月下旬去美国参加“纽约经济周的论坛”活动。
  • 复活的古城(下)

    复活的古城(下)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沧桑的岁月冲逝了多少陈年旧事,历史的尘埃淹没了多少远古文明,厚重的黄土尘封了多少悠久文化,古城遗迹中又隐藏了多少千古秘密,没有人能说得清楚。凭着考古学者手中的铁铲,人们试图破解历史的密码。
  • 木每私生活

    木每私生活

    一出现实真人版《廊桥遗梦》,注定以遗憾收场。女主人公木每无数次对着天空说,我想要一场恋爱,然后,一个男人掉下来。然而那一天,她还没有准备好。世界上最好的遇见和最糟的离别,无非如此。一场中年男女的意外相恋,一段现实与虚幻间的短暂激情。爱与真实,哪个更重要?
  • 负婚人

    负婚人

    一念起便铸下万般错,家族利益面前,爱情永居其次。辗转经年,他留下的誓言已成了欠下的债,终于,她满身疲惫回来,他不顾她反抗,步步紧逼,她次次退后,他变了,她也变了。
  • 课堂教学的智慧与创新

    课堂教学的智慧与创新

    本书是“中小学教师教学丛书”中的第三十五册,本书聚焦课堂教学,聚焦创新,用浓笔为我们诠释教师如何运用自己的智慧,如何独辟蹊径打造优秀的课堂教学。其中的课堂创新、提升学生创造力的方法全都融会于本书之中,是指引教师完成教学创新和提升的智慧书。
  • 所知录

    所知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