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有以刘琨《扶风歌》“惟昔李骞期”句之义相询者。此诗见《文选》卷二十八,其辞曰:“惟昔李骞期,寄在匈奴庭。忠信反获罪,汉武不见明。”据《乐府诗集》卷八十四,此盖《扶风歌》之第八首,《文选》特并九首为一耳。《文选》李善注云:“《周易》曰:‘归妹愆期,迟归有时。’王肃曰:‘愆,过也。’骞与愆通也。”今按:善说是也。《乐府诗集》正作“愆期”,犹今言“过期”。余冠英先生《汉魏六朝诗选》注云:“愆期,是说行军错过约期。李陵在汉武帝天汉二年(公元前99)率步卒五千出塞,和匈奴主力军遭遇,战败降敌,武帝诛其全家……”(页193)而未详愆期之实。北京大学中文系编《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注此诗,引《史记·李将军列传》“陵既至期还”云云(页312),虽揭橥本事,终嫌未惬诗旨。盖李陵之罪,在其降匈奴,不在其愆期也。窃谓解此句宜细绎李善注,惜善引《归妹》九四爻辞而未引象辞,而琨此诗实兼用象辞之义。象曰:“愆期之志,有待而行也。”琨意在白李陵心事,言陵愆期而身寄匈奴,正谓其志在有待而行也。司马迁《报任安书》谓陵“身虽陷败,彼观其意,且欲得其当而报于汉”,琨盖师其意而不用其辞耳。
同类推荐
“两浙”作家与中国新文学
本书以“两浙”地域文化视角来探讨“两浙”作家与中国新文学的内在关联,目的是要努力地揭示出在中国新文学的发展过程中,“两浙”作家为什么会整体性地崛起的文化根源,并试图结合文化原型和母文化的孕育功能,以及地域文化的“集体无意识”积淀等特点,探讨“两浙”作家在新文学发展中的思想理念、价值建构、心路历程、精神轨迹和艺术探索等各个方面的表现,以及为中国新文学发展所作出的历史贡献,以确立他们在中国新文化、新文学发展史上的崇高地位。本书的部分章节已经以论文的形式在相关的学术刊物上发表,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
热门推荐
写给青少年的中国哲理书(写给青少年的书)
千百年来,这些故事在社会各阶层广泛流传,并影响着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岁月流逝,创造哲理的那个时代已经远去,但是这些哲理代代相传,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成为人们共同的精神财富。本书上下古今,广采博取,精选了数百则广泛流传的哲理故事,直接反映了人们当时所倡导的道德理想,全面周详地阐述了古人立身处世、立志成才和处理人际关系的一系列准则,更涉及到为官、治国、治学、修身、养性各方面内容以及对社会、自然、人生的思考,间以按语点拨,说出意旨所在,以引人思考。我和圣斗士一起的日子
圣斗士,儿时眼中的英雄偶像,在拯救的雅典娜的战斗中不断的成长。展翼,富家子弟,在一次旅游中穿越到圣斗士存在的时代,意外参与到雅典娜等诸神的复活中,并在战斗中觉醒了自己的小宇宙,与雅典娜的圣斗士一起为保护人类的保护神雅典娜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