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92300000101

第101章 101 谈“先入为主”

拙文《关于“第二手材料”》刚刚发表,就有读者向我提出:不少学者都不主张用“第二手材料”,因为怕产生“先入为主”的弊端;也就是说,容易被最初见到的“第二手材料”的作者(包括他的观点和统驭材料的方法)牵着鼻子走。希望我就此谈谈个人的看法。

我以为,“先入为主”的毛病不仅在使用“第二手材料”时容易产生,即使面对第一手材料,也难保不存有“先入为主”的成见。我举个最明显的例子。今天读《毛诗》,《诗序》(包括《大序》和《小序》)、《毛传》和《郑笺》该算第一手材料了吧,但“《关雎》,后妃之德也”之类的观点,自汉代至明、清,经过了一两千年,相信其说的人何止千百,实际上都是犯了“先入为主”的毛病。直到“五四”以后,“后妃之德”云云的旧说才逐渐被廓清了。然而近年来有人根据《关雎》诗中的“琴瑟”、“钟鼓”字样,仍论定其诗的内容为描写贵族的婚嫁关系。恐怕这也还是“先入为主”的观念在思想中起作用。可见所谓“先入为主”的思想方法,与是否使用“第二手材料”并无直接联系。我们还得另外探求这种思想方法的成因。

从古到今,我们的治学方法和学术风气不外“信古”与“疑古”两大倾向。总体说来,“五四”以前虽有不少疑古的学人,而“信古”者基本占上风;“五四”以后的最初十年,“疑古”之风一下子取代了“信古”的倾向;近半个世纪以来,用冯友兰、朱自清等先生的话说,是从“疑古”走向“释古”的历史阶段。“释”得通的则人多信之,“释”不通的则人多疑之。这样,“先入为主”的成见或偏见自然就逐渐减少。不过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即每个学人看问题的观点方法不同,即使对同一事物,所“释”的内容也会各有同异。人们在进行“释古”时,如果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先入为主”的成见,那就难免出现偏颇或武断,于是后来的人还要继续“释”下去。而我们的文化学术就在这种进程中得到发展。

我个人认为,“先入为主”的这种片面性的思想方法主要来自长期由“信古”风气形成的盲从和偏信。而读者之所以对“第二手材料”感到信心不足,担心出现“先入为主”的偏差,我以为主要是由于我们在学术发展过程中“疑古”的风气曾保持了很长一段时间。人们从“信古”的盲从中一下子进入对过去一切均采取全盘否定的“疑古”氛围内,然后再前进到比较实事求是的“释古”阶段,思想上自然对采取虚无主义观点的各种怀疑意见感到不满和遗憾,唯恐其中的某些学术见解给人们带来后遗症。这就使承学之士在接触“第二手材料”时不得不“提高警惕”并加以慎思明辨,免得因“先入为主”的缘故而影响了学术研究的正确导向,从而得出偏颇或武断的结论。我在上一篇拙文中曾提出,在使用“第二手材料”时,应当注意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客观上先要仔细检阅一下自己所使用的这份“第二手材料”的作者在治学态度和思想方法上是否令人信得过,以及这份“材料”本身是否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二是主观上在自己充分利用这份“第二手材料”的同时一定不能偷懒,必须亲自动手核对这些材料的原始出处,以证实其内容的确切可靠。能把这两方面都做到,“先入为主”的毛病实际上已可能被排除得差不多了。

主观上的盲从和偏信导致“先入为主”的毛病固然不好,遇事多疑也是学术研究的大忌。更要不得的是学术见解上的“随风倒”。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某些做学问的人患得患失,不惜歪曲真理而昧了良心去迎合某种权威意见,实际上这才是学术领域中的大敌。

同类推荐
  • 家书·名人·美文

    家书·名人·美文

    《家书·名人·美文》包括陶渊明家书、鲍照家书、骆宾王家书、李白家书、元稹家书、范伸淹家书、欧阳修家书、王安石家书、黄庭坚家书、文天祥家书、彭端淑家书等。讲述了名人的生平经历以及家庭故事。
  • 从革命到共和:清末至民国时期文学、电影与文化的转型

    从革命到共和:清末至民国时期文学、电影与文化的转型

    本书是有关清末至民国时期的文学、电影与文化的研究,按内容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四篇文章,是讲清末“革命”话语的;第二部分的三篇探讨民国初期报纸副刊与文学杂志的政治文化;第三部分的三篇关于中国早期电影与都市文化;第四部分讨论的是文学文本、类型与文学主体,最后两篇是谈张爱玲的,涉及1940年代欧美现代主义与本土文化的接受和挪用等问题。
  • 雨是乌云的花:他们曾和你一样平凡

    雨是乌云的花:他们曾和你一样平凡

    《雨是乌云的花:他们曾和你一样平凡》所收录的文章,皆为古保祥创作的名人励志故事,读了此书,会让你醍醐灌顶,原来那些成功者曾经和你一样的平凡。
  • 西部心情

    西部心情

    读书是灵魂旅游,旅游是身体读书,并好夜读与独游。西部地区值得我们去领略。
  • 20世纪重庆文学史

    20世纪重庆文学史

    本书比较全面地叙述、分析了从1901年到2000年重庆文学的发展状况,并对重点作家、作品进行了介绍和评析。
热门推荐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秧歌和鼓舞(阅读中华国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秧歌和鼓舞(阅读中华国粹)

    阅读中华国粹系列是一部记录中华国粹经典、普及中华文明的读物,又是一部兼具严肃性和权威性的中华文化典藏之作,可以说是学术性与普及性结合。丛书囊括古今,泛揽百科,不仅有相当的学术资料含量,而且有吸引入的艺术创作风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本书分为秧歌、鼓舞两部分,主要内容包括:东北秧歌;山东秧歌;河北秧歌;河南秧歌;山西秧歌;陕西秧歌等。
  • 因为有爱,才会期待:张爱玲

    因为有爱,才会期待:张爱玲

    有人说她是小资的创始人,有人说她是民国时代的临水照花人,还有人说她是文坛的一朵奇葩,人性的洞察者。是的,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就像她笔下的文字,精彩、孤寂和低郁。她,就是花开花落、芳香隽永的张爱玲。《因为有爱,才会期待:重遇谜一样的张爱玲》笔触清丽,以张爱玲的人生轨迹为线索,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为读者展现了张爱玲极富传奇的一生。
  • 四叶草们爱的少年

    四叶草们爱的少年

    本书是一本语录,献给TFBOYS的,如果你也有什么想要对他们说的,请加我QQ:2406654254我会把你想要对他们说的记录下来写于本书中,当然,黑粉勿入!让我们一起守护“十年之约”守护“TFBOYS”!
  • 来世浅笑

    来世浅笑

    总认为,有些东西,是不顾时间,不顾空间的。不曾改变。这种信念,亦或是执念,很早便在我心中生根,发芽,不枯不萎,不离不弃。他像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等我不断,不断,向前,追求。于是,花开了。但最后的最后,梦碎了。于是,花落了。那一年,狼烟四起,亡国的号角吹响了整个君国,这,也许是我人生中最痛苦的回忆吧!我叫沐浅笑,君国的最后一位公主,母后给我起这个名字的时候,就希望我天天开心,天天笑,生在乱世之中,又有谁,可以这般无邪的笑……直到遇到了他,云国的唯一太子云亦冰,这个名字一直刻在了我的脑海中,让我永世不忘。回忆转眼而过,我也该感谢上苍给我这份迟来的爱,但是为什么一切都如此短暂……
  • 十里青丘

    十里青丘

    那年青丘十里桃花路,我以梦为马,踏遍绿水长歌。那个冷漠得不可一世的上神墨华,断了我的相思,负了我的情丝。墨华,是我一人的墨华,也是天下人的墨华。唯有长卿,是我一人的长卿。我踏遍世间万水千山,只为寻一个似曾相识的身影。倘若那人依旧,只愿他再唤我一声:“阿姊……”那时,我想执起他冰凉的手,“长卿,随我归家可好?”
  • 黑化boss求放过

    黑化boss求放过

    身为一个作者,她觉得自己设计的每一个人物都应该力求戳中读者的萌点才是。所以她把自己书中最大的反派设计成了一个黑化蛇精病,觉得这样的boss应该有读者会萌。但是……某一天当她自己穿越到自己写的书里的时候,面对着黑化boss,就再也萌不起来了。要知黑化在身边!黑化boss:过来;作者:T_T求放过,求普照,求圣母!PS:哨兵VS向导设定,男主哨兵女主向导。
  • 七千佛神符经

    七千佛神符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红颜恨之妖妃倾城

    红颜恨之妖妃倾城

    “是你,都是因为你,他们才会死。是你亲手断送了他们的性命。宣娆,不要怪我残忍,要怪,就怪你那惊世的美貌和才华吧。在皇权面前,任何反抗,都如同螳臂当车、蚍蜉撼树。‘天下第一’是属于本宫的,不是你。”秦璃霜轻声在我耳边说道。芳华公主那张美艳的面孔因为兴奋有些扭曲,她一挥手,立刻有人捏着我的脸颊将一股带着腥臭的药汁灌进我口中……五年后秦璃霜失色:“会不会是那毒药化去了她一身的武功?”太医摇头:“公主,绝对不可能。”闻言,秦璃霜无力的跌坐在椅子中,喃喃自语:“不管你是不是她,我都不会让你活着。”当我再次踏进皇城,我的身份是才冠京城、艳绝江南的天下第一花魁---妖倾城。没人知道我从哪里来,但天下却无人不晓我的艳名,这不,当朝皇上下旨召我入宫,还册封我为“邀”妃,多可笑!等着吧,我要一点一点,拿回你们应付的代价……各位大大,请高抬贵手,求收!求票!小宣子很容易满足的,一点阳光就灿烂,一张票票就加更!你的轻轻一点,对小宣子就是莫大的鼓励!拜托了!推荐:小宣子的妖精新文《三生爱》http://novel.hongxiu.com/a/265401/小童的架空宫斗文《琉璃脆晚情》http://novel.hongxiu.com/a/254792/七七的现代轻喜剧《跌撞红尘》http://novel.hongxiu.com/a/255740/
  • 迷情大圣:看我72变

    迷情大圣:看我72变

    一个普通的少年,被选为孙悟空的第十任托世,他获得了七十二变的能力,但这些能力并非像小说宣扬的那么伟大,无所不能。他获得的第一个变身能力是蚊子,一只弱小的蚊子,怎样开始他的故事?没想到为了获取成长基因,孙蚊子不得不往室友的胯下飞去……现代社会,却有着古老神话的力量冲击,孙悟空既然存在,牛魔王、白骨精还会遥远吗?这一切神奇将演变出什么样动人的故事呢?
  • 历史典籍(上)

    历史典籍(上)

    由竭宝峰、刘心莲、邢春如、李穆南编著的历史之谜系列丛书共32分册,用来阐述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并揭示古代历史长河角落中最为隐秘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