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90600000005

第5章 “九一三事件”后毛泽东解放和使用干部

“九一三事件”后,毛泽东在有关干部问题的来信或材料上,写下不少批语,指示落实政策,解放和使用干部。在重要场合,也有谈及干部问题的。兹约略笔录如下:

1971年11月上旬在邓小平11月8日拥护中央关于林彪集团的决定、要求为党做点工作的来信的信封上写下批语:“印发政治局。他家务事请汪办一下。”

1971年11月14日毛泽东接见成都地区座谈会同志,谈话刚开始,才说了几句话,此时叶剑英进来了,毛泽东即说:你们再不要讲他“二月逆流”了。“二月逆流”是什么性质?是他们对付林彪、陈伯达、王关戚。那个王关戚,“五·一六”,要打倒一切,包括总理、老帅。老帅们就有点气嘛,发点牢骚。他们是在党的会议上,公开的,大闹怀仁堂嘛!……八届十二中全会,陈毅把污水尽往自己身上刷,我说,你不要讲了。还说道:杨勇是怎么回事?杨勇这个事情是林彪支持搞的。

1972年1月审阅1月8日周恩来送呈的对陈毅的悼词。悼词肯定“陈毅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是中国人民的忠诚战士。几十年来,陈毅同志在毛主席、党中央的领导下,在长期革命战争中,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坚持战斗,坚持工作,努力为人民服务”。毛泽东同意这个结论性的评价,写下“基本可用”的批语。1月10日,未及更衣即前往八宝山公墓参加追悼会。在同陈毅的亲属谈话中,对陈毅一生作出了肯定的评价。同时还说邓小平的问题属于人民内部矛盾。

1972年1月29日对吴冷西1971年12月16日在人民日报五七干校的来信写了“此件已阅。欢迎进步”的批语。

1972年1月在李卓然1972年1月16日来信上,写下“总理阅处”的批语。

1972年3月5日在苏振华1971年12月13日来信上,写下批语:“此人似可解放了。如果海军不能用他,似可改回陆军(或在地方)让他做一些工作。可否,请中央酌定。”并注明:“请汪印发各同志。”

1972年3月25日在杨成武女儿杨俊生1972年3月18日来信上写下批语:“请汪印发政治局同志研究。此案处理可能有错,当时听了林彪一面之词。”

1972年5月31日在反映白坚情况的《要信摘报》第110号(中办信访处编印,1972年5月)上写下批语:“送总理阅处。白坚在我的印象里不错,应为他做出政治结论。”白坚,原一机部副部长。他的儿子白克功给毛主席写信,白坚因病得不到抢救于1968年12月11日去世,至今没有组织结论,恳请中央早日为他做出政治结论。

1972年6月15日在反映李克如来信的《要信摘报》第130号(中办信访处编印,1972年6月13日)上写下批语:“请中央组织部酌处。”李克如,原甘肃农业大学校长,“文革”中受冲击政治生命为断,来信要求解决问题,安排工作。

1972年6月28日在贺诚1972年6月26日来信上写下批语:“贺诚同志来信请中央处理。我意应给予工作。”

1972年7月7日在摘登廖汉生子女1972年7月1日给毛主席信的《来信摘要》第465号(中办信访处编印,1972年7月7日)上写下批语:“送总理阅处。我看廖汉生和杨勇一样是无罪的,都是未经中央讨论,被林彪指使个别人整下去的。此件你阅后请交剑英、德生一阅。”

1972年7月22日对陈云7月21日给毛主席并中央的信写下批语:“印发。请中央商定。我看都可以同意。”(写在陈云的信上)“请总理办。”(写在这封信的信封上)

1972年8月11日在摘登林枫子女林梅梅等给毛主席反映林枫病情、请求让他从秦城出来治疗休养的来信的《要信摘报》第545号(中办信访处编印,1972年8月10日)上写下批语:“连原信一起,请汪印发政治局各同志。我意放他出来治病。林枫问题过去没有弄清楚,有些证据不足,办案人员似有一些逼供信。”

1972年8月14日对邓小平1972年8月3日来信写下批语:“请总理阅后,交汪主任印发中央各同志。邓小平同志所犯错误是严重的。但应与刘少奇加以区别。(一)他在中央苏区是挨整的,即邓、毛、谢、古四个罪人之一,是所谓毛派的头子。整他的材料见《两条路线》、《六大以来》两书。……(二)他没有历史问题。即没有投降过敌人。(三)他协助刘伯承同志打仗是得力的,有战功。除此之外,进城以后,也不是一件好事都没有作的,例如率领代表团到莫斯科谈判,他没有屈服于苏修。这些事我过去讲过多次,现在再说一遍。”

1972年9月13日在何长工1972年9月来信上,写下“何长工的信。总理阅处”的批语。

1972年10月16日在许涤新的儿子许嘉陵1972年10月12日的来信摘要上写下批语:“纪、汪酌处。”

1972年10月16日在范长江的妻子沈谱要求为范作出政治结论的来信摘要上写下批语:“纪、汪酌处。”(范“文革”中遭迫害,1970年10月23日晨在河南去世。)

1972年11月4日在摘报原马列主义研究院学习班郭冲等8人及原秘书长柴沫的妻子王若林给毛主席来信恳请主席责成有关部门为柴沫平反、恢复名誉、作出正确结论的《要信摘报》第270号(中办信访处1972年11月3日编印)上,写下批语:“纪、汪酌处。”1972年12月5日又在摘登王若林11月30日表示感激并反映柴沫是被逼自杀不应党内除名的来信的《来信摘要》第858号(中办信访处1972年12月2日编印)上,写下批语:“纪汪处理。似不应除名(逼死了人,还要开除吗?)。”

1972年11月17日在江一真(原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处书记、省长)1972年11月1日请求尽早给他做出政治结论的来信上写下批语:“纪、汪酌办。”

1972年12月2日在李一夫(中央监察委员会驻外贸部原监察组组长)的妻子张明辉1972年11月26日请求批准李住院就医的来信摘要上写下批语:“纪汪处理。”

1972年12月17日晚上,毛泽东对周恩来说:“谭震林同志虽有一时错误,但还是好同志,应该让他回来。”12月18日,周恩来在给纪登奎、汪东兴的信中传达了“昨晚主席面示”,在“一时错误”后面加了一句说明:“现在看来,当时大闹怀仁堂是林彪故意造成打倒一批老同志的局势所激成的。”吩咐“此事请你们二人商办”。

1972年12月对刘建章(铁道部原副部长)的妻子刘淑清1972年10月20日来信写下批语:“请总理办。这种法西斯式的审查方式,是谁人规定的?应一律废除。”

1972年12月在周恩来1972年12月18日转报王稼祥12月10日来信请求做些外事调研工作的信上写下批语:“可试行。”

1973年1月2日对谭震林1972年12月26日两封来信(7月右腿跌断,希望回京检查)写下批语:“印发政治局各同志。第二信所提问题,请纪、汪办。”

1973年1月在李一氓(中联部原副部长)妻子、女儿1973年1月4日恳请主席批准李出狱就医的来信摘要上写下批语:“纪、汪酌处。”

1973年4月2日在舒同(陕西省委原书记处书记)1973年3月请求早作结论,恢复组织生活,并能参加一定工作的来信上写下批语:“纪、汪酌处。”

1973年5月对谭政1973年4月28日希望近期内解放的来信写下批语:“纪、汪酌处。同时印发政治局各同志。”

1973年6月在林铁(河北省委原第一书记)1963年6月11日希望分配工作的来信上写下批语:“总理酌处。”

1973年6月25日对叶飞1973年6月18日请求解除监护的来信写下批语:“纪、汪酌处,此人似可解放,分配工作。”

1973年8月4日对郭化若1973年7月20日请求分配工作的来信致周恩来、叶剑英信:“请考虑可否给郭化若分配工作。并希将孙子序言改版,写一篇批判吸收性的序言。此信并请告郭。”

1973年9月下旬读到张闻天、刘英9月20日给毛主席和中央的信后,口头指示:可以让张闻天、刘英就地参加党的生活和工作。

1973年11月20日对罗瑞卿1973年11月15日要求解除关押的来信写下批语:“似可释放。请中央酌定。”

1973年12月21日毛泽东在接见参加中央军委会议同志时说:我看贺龙同志搞错了。我要负责。要翻案。又说:杨、余、傅也要翻案,都是林彪搞的。我是听了林彪的一面之辞,所以我犯了错误。小平讲,在上海的时候,对罗瑞卿搞突然袭击,他不满意。我赞成他。也是听了林彪的话,整了罗瑞卿。毛泽东说:有几次听一面之辞,就是不好呢,向同志们做点自我批评。

1974年9月17日对陈丕显1974年9月要求解除隔离审查的来信批示当时主持日常工作的王洪文:“此人如何处理,请在政治局一议,为盼!”“似可作人民内部问题处理。”

1974年12月21日对刘景范(地质部原副部长)的嫂子同桂荣1974年12月17日请求让刘及时治病的来信写下批语:“此案审查已久,不必再拖了,建议宣布释放,免于追究。”“请汪主任酌办。”

1974年12月下旬毛泽东在同周恩来谈话中提出,四届全国人大之后,要解决“文化大革命”以来被关押和受监护的干部问题,尽快结束专案审查,把人放出来。

1975年3月批准经周恩来阅改的中央分管专案工作的几位领导同志提出的《关于专案审查对象处理意见》,六百多名被关押监护受审查者绝大多数获释。属于人民内部问题的,都作了妥善安置;有工作能力的,分配工作。

1975年5月17日在中央军委关于贺诚任职的请示报告上写下两段批语。其一:“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贺诚无罪,当然应予分配工作。过去一切污蔑不实之词,应予推倒。/印发中央同志。”其二:“傅连璋被迫死,亟应予以昭雪。/贺诚幸存,傅已入土。呜呼哉!”

1975年6月30日对“九一三事件”前在林彪处做保健工作的医生蒋葆生1975年6月24日来信的批语:“中央:林办各下级人员,责任较轻,不宜久在学习班。似宜早作结论,免予追究,分配工作,以观后效。/请讨论决定。”

1975年7月1日对萧三、叶华1975年6月来信写下批语:“如无确证,只是嫌疑,则应释放,免予追究,以观后效。从实践中证明。”

1975年7月2日对林默涵6月24日希望继续留在党内的来信,写下批语:“中央:周扬一案,似可从宽处理,分配工作,有病的养起来并治病。久关不是办法。请讨论酌处。”

1975年7月27日对审读中央专案审查小组第一办公室7月16日向党中央、毛主席递交的《关于“周扬一案”处理情况的报告》时,命机要秘书将此报告对周扬定的“问题性质严重”圈掉,改为“人民内部问题”。

1975年9月28日对陆定一子女1975年中秋节请邓小平转交毛泽东的信,写下批语:“请小平同志商有关同志,研究一下,提出意见告我。”

1975年9月28日对文年生(广州军区原副司令员,1968年6月6日含冤逝世)的妻子苏枫1975年9月5日要求为文平反昭雪的来信写下批语:“请汪转小平、春桥酌处。”“可能是冤案。”

1975年10月16日在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政工组编印的《政工简报》第31期(1975年10月9日)《学部老知识分子出席国庆招待会的反映》一文上写下批语:“打破‘金要足赤’、‘人要完人’的形而上学错误思想。可惜未请周扬、梁漱溟。”

1975年10月28日对《来信摘要》第663号(中办信访处1975年10月27日编印)上摘登的王恩茂10月19日给毛主席表示想回部队做点工作的来信,写下批语:“汪阅后,送剑英、小平、春桥同志阅处。他现在芜湖,请考虑是否在南京军区给他安一个职位。”

1975年10月30日对陶铸夫人曾志和女儿陶斯亮分别于1975年10月给毛主席要求给陶铸甄别的来信写下批语:“印发在京政治局同志。/请汪东兴同志酌处。”

1975年11月至12月对李维汉审查结论问题的三次批语。

1.1975 年11月16日,对李维汉1975年11月7日盼望得到审查结论、希望留在党内的来信写下批语:“请汪查一下此人审查情况,结论如何,告我为盼。”

2.1975 年11月22日,对中央专案审查小组第一办公室1975年11月18日关于李维汉的审查结论写下批语:“印发政治局,讨论确定。”

3.1975 年12月14日,对经中央政治局讨论修改后于12月13日再次送审的关于李维汉审查结论和处理意见写下批语:“可考虑照第二方案处理,请再议。”按:送审的处理意见提出两种方案:(1)清理出党,作人民内部矛盾处理,保留公民权,每月发二百元生活费,安置到湖北省养起来。李维汉的历史问题和政治问题,对其子女不应牵涉。(2)保留党籍,保留原工资,安置到湖北省养起来。中央政治局讨论后同意中央专案审查小组提出的第一种方案。毛泽东阅批后,邓小平于12月21日将李的审查结论退中办时注明:“政治局已按主席批示,照第二方案处理。”

1975年11月19日对张伯恒(国防科委资料研究所干部)1975年11月10日来信写下批语:“此类事件应归何处处理,请汪酌处。”

1975年11月24日对乐天宇1975年11月18日来信写下批语:“请汪查一下此人情况。”

1975年12月13日对王世英(原任中央监察委员会专职委员,1968年3月含冤逝世)的妻子李果毅1975年12月8日来信(希望能在生前见到王世英的结论)写下批语:“请汪酌处。”

1975年12月18日对袁血卒1975年12月13日请求回部队工作的来信的摘要上写下批语:“请天津市党委酌处。”

同类推荐
  • 做有担当的共产党员:谈谈共产党员的权利与义务

    做有担当的共产党员:谈谈共产党员的权利与义务

    共产党员能否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和有效履行自己的义务,关系到党员先进性的发挥,关系到保持党的纯洁性,关系到党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的发挥,也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只有正确认识和把握党员权利与义务,才能充分行使党员权利,有效履行党员义务,才能真正把党员的各项“权利”与“义务”落到实处,培养合格党员,建设高素质党员队伍,有力地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 低碳城市:我们未来的生活方式

    低碳城市:我们未来的生活方式

    本书的研究基于气候变化与人类文明转型、全球化与国际“碳政治”博弈、城市化与城市碳管理展开。党的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强调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目前,中国经济社会进入全面转型的关键期,人口无序聚集、交通拥堵严重、资源能源紧张、生态环境恶化、房价居高不下、安全形势严峻等城市病严重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本书研究认为,大力发展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的低碳城市,是将人类带出危机、步入可持续的健康幸福之路的唯一途径。同时指出,低碳城市建设具有紧迫性和重要性,需要政府推动。
  • 零距离:与政府面对面

    零距离:与政府面对面

    本书囊括户籍问题、婚姻登记、生育收养、子女教育、买房住房、医疗卫生、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各类维权、司法仲裁、证照申领、税务缴纳、交通出行、退伍转业、出境入境、社会治安、电子商务等方方面面的现实问题,您可以了解到中国各种政府部门的职能,找到有效解决问题的流程、方法和途径。中国入世,经济全球化,关注民生成为大势所趋,百姓与政府之间面对面的现实态势成为一种必然。但是往往“门难进,脸难看,人难找,事难办”,使得老百姓在办事过程中充满了疑难与困惑。
  • 应急管理预防、演练与自救

    应急管理预防、演练与自救

    本书共分八章,内容包括:应急管理概述、应急预案管理、应急预警机制、应急响应机制、应急演练的组织与实施、心理救援与心理干预等。
  • 社会保障与社会发展

    社会保障与社会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社会保障事业得到巨大发展。2008年12月18日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日,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和浙江省社会保障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举行了社会保障与社会发展论坛。
热门推荐
  • 龙来了

    龙来了

    求票~求票~求票~求票~求票~求票~求票~
  • 《Internet 实用技术》作业集

    《Internet 实用技术》作业集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和社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Internet 已走进我们的生活。《Inte rnet 实用技术》这门课将带领我们走进网络的神秘殿堂, 让我们认识网络, 了解网络, 进而学会使用网络, 维护网络。其范围涵盖了在授课过程中所讲授的内容, 题型多样, 内容丰富,并附有两套模拟题, 最后附有答案。学生可按照课程进度做习题来巩固和掌握知识。本作业集由李琳编写, 由西北工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负责组稿和审定。因为时间仓促, 水平有限, 错误和不当之处在所难免, 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 多情总被无情恼:晏殊、晏几道的痴情醉梦

    多情总被无情恼:晏殊、晏几道的痴情醉梦

    《多情总被无情恼》:为散文体传记,以丰富的历史知识为背景,以晏几道、晏殊二人的词为脉络,运用散文化笔法点评、赏析,进行个性化、情感化解读,展开两人的传奇人生。
  • 玫瑰园

    玫瑰园

    我是一名猎人,网络猎人,已经有了两年的捕猎经验。但因为一次错误的捕猎,从此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 弦断大清之步步倾心

    弦断大清之步步倾心

    我和你来自现代,邂逅于康熙年间,我虽身为八阿哥胤禩,但我更喜欢平民的生活,你是我的佳偶,也是我的生命,本想改变历史,但是,历史永远都无法逃脱不被改变的命运,胤礽被废,胤祥被囚,一切的一切让我只能迎着历史的脚步进行着我的穿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向宇宙进发

    向宇宙进发

    《向宇宙进发:载人航天新探索》从人类航天事业发展50年,尤其是近10年的发展出发,回顾了航天发展的过去,载人航天的发展历程,人类认识宇宙、探索宇宙的发展路线。从能源的发展和利用、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展望了人类载人航天发展的路线。
  • 我的贴身美女手机

    我的贴身美女手机

    是屌丝?没问题,有X逆袭!猜不着?没问题,有读心术!看不见?没问题,有透视眼!扮猪吃老虎,伪低调,就算是这样,也挡不住魅力!哼着小调,在大街上溜达,没事就看看美女,揩揩油;大摇大摆的透视美女,看见里面无限风光,无法知道女神心思追不了?没事,有读心术呢!
  • 堂吉诃德(上)

    堂吉诃德(上)

    主人公堂吉诃德因沉迷于骑士小说,决定外出历险,做一名行侠仗义的骑士。他找来同村的农民桑丘·潘沙作他的侍从。他三次外出历险,作了许多可笑之事。最后他被化装成白月骑士的朋友打败,放弃行侠游历,回家不久后病倒。临死前,他醒悟到自己迷信骑士小说之过。
  • 网游之天神降临

    网游之天神降临

    一个偌大的沼泽平原上,一大群亡灵如同一支强大的军队一般朝着一条条巨大无比的沼泽蜥蜴攻击着。军团的最前面的是骷髅兵团,军团两翼的是骑士兵团,军团后翼的是巫师兵团,军团的天空之上,是飞鸟兵团。
  • 当代北京石油化工史话

    当代北京石油化工史话

    本书是当代北京史话丛书之一,主要内容是记述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地区石油化学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体现党和政府对此行业的重视和推动。书中讲述了北京靠“洋油”过日子的时代,记述了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因而努力发展石油化学工业所做的多方面工作。书中特别记述了20世纪60年代北京综合化学工业大发展时期干部群众的奋斗精神,并予以弘扬。书中对北京集中力量建设燕山石化的历史、燕山石化的地位,以及改革开放后北京与外国合资发展石油化学工业的历史,也记述较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