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90200000006

第6章 仁者自见仁,情自为事所迁

仔细地说起来,中国的知识分子们往往都有一个高洁的隐士梦,像西晋著名的诗人左思就有一首诗里曾这样写道:“被褐出阊阖,高步追许由。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其慷慨激扬、不落尘俗之情溢于言表。可是,由于现实的责任感及无奈的种种,结果总是少有人来付诸实行。当然还有这样一条根本原则需要遵守,而且也没有道理不遵守:“邦有道则见,邦无道则隐。”其实说到底,谁不希望将自己的满腹才华有所更好的施展呢?隐逸山间、托身林泉实在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啊。

当然更重要的还是一个人应该有品格,应该有骨气,应该敢于坚持自己的做人原则,哪怕为之付出生命的代价也应该在所不惜,这就如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所指出的那样:“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唐代大文学家、思想家韩愈更是作《伯夷颂》来这样称扬伯夷的可贵品格与立场:

士之特立独行,适于义而已。不顾人之是非,皆豪杰之士,信道笃而自知明者也。一家非之,力行而不惑者,寡矣;至于一国一州非之,力行而不惑者,盖天下一人而已矣;若至于举世非之,力行而不惑者,则千百年乃一人而已耳。若伯夷者,穷天地,亘万世,而不顾者也。昭乎日月不足为明,崒乎泰山不足为高,巍乎天地不足为容也。

当殷之亡,周之兴,微子贤也,抱祭器而去之。武王、周公,圣也,从天下之贤士与天下之诸侯而往攻之,未尝闻有非之者也。彼伯夷叔齐者,乃独以为不可。殷既灭矣,天下宗周,彼二子乃独耻食其粟,饿死而不顾。繇是而言,夫岂有求而为哉?信道笃而自知明也。

今世之所谓士者,一凡人誉之,则自以为有余;一凡人沮之,则自以为不足。彼独非圣人,而自是如此。夫圣人乃万世之标准也,余故曰:若伯夷者,特立独行,穷天地,亘万世而不顾者也。虽然,微二子,乱臣贼子接迹于后世矣。

就像《庄子·逍遥游》篇中所指出的:“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也只有这种所谓“特立独行”、“不顾人之是非”、敢于坚持自我的人才是真正意义的人,而那些动辄要顾及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和评价的人,却是彻头彻尾的没有原则性的庸人,是所谓“乱臣贼子”的潜在的准帮凶。

不过就像司马迁为伯夷立传是发自己的胸臆一样,韩愈在这里也是借伯夷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近代著名翻译家、批评家林纾先生就曾经这样说:“唯《伯夷》一颂,大致与史公同工而异曲,史公传伯夷,患己之无传,故思及孔子表彰伯夷,伤知己之无人也。昌黎颂伯夷,信己之必传,故语及豪杰,不因毁誉而易操。”(《韩柳文研究法·韩文研究法》)因此从这种意义上说,后人也同样可以出于自己的考虑来指责伯夷的“反动”和“错误”,就如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所指出的:“唐朝的韩愈写过《伯夷颂》,颂的是一个对自己国家的人民不负责任、开小差逃跑、又反对武王领导的当时的人民解放战争、颇有些‘民主个人主义’思想的伯夷,那是颂错了。”从毛泽东主席当时的立场上看,他的话自然不错,可是如果要从韩愈的立场来分析,大力弘扬伯夷、叔齐的精神品格确又无可厚非。

从这里我们正可以体会出,凡事都具有其两面性,关键在于我们要发挥它的积极的一面而避免消极的一面。就如《易经·乾》所指出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同类推荐
  • 胡适说:社会与文明

    胡适说:社会与文明

    《社会与文明》精选胡适先生的著作或者演讲整理稿,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说社会,下篇说文明。全书选编的篇目既能够很好地体现胡适思想,又照顾到了大范围受众的阅读习惯。同时,加入大量图片,对于《社会与文明》内容上的无形扩展,以及趣味性和知识性的增加,具有很大的作用。
  • 社会转型与社会问题

    社会转型与社会问题

    本书是一本社会学专著,主要阐述了社会转型与社会问题的相关理论,并从宏观上论述了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及其出现的一些社会问题。《社会转型与社会问题》内容包括:中国传统社会概述、从传统到现代——转型中的中国社会、社会分层与社会结构、城市化与流动农民工问题等.
  • 遵循科学发展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文集

    遵循科学发展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文集

    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研究中,我们要重点研究如何使我国的高等教育成为培养和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思想家、科技领军人才和一线优秀人才的摇篮,知识创新、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坚强阵地。 本书为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召开的“遵循科学发展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论文集。全书分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做强省一级和地方高等教育、做强高等职业教育等四编,选录了来自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余所高校和教育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来自香港、澳门的代表及美国、日本的专家学者等近500人的论文。
  • 大国与小民:外国人眼中的中国范儿

    大国与小民:外国人眼中的中国范儿

    《大国与小民》被鲁迅、柏杨等中国顶层知识分子评为“世界上研究中国民族性最早、最详尽、最切实的著作”之一。这是一部湮没百年的社会学经典译著,作者明恩溥在二十多年审慎研究和大量观察的基础上,生动概括、描述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中国现实和中国人的性格特征,其观点客观犀利。以前的人是怎样的?别人眼中的我们又是怎样的?今天的中国由何而来?几百年时间里中华民族经历了哪些伟大而深刻的变化?了解和思考这些,对个人的自省自觉,甚至对民族的振兴发展,都是非常有必要且有益的。
  • 中国报业集团法人制度变迁研究

    中国报业集团法人制度变迁研究

    国内第一本从民商法学视角考察中国报业集团法人制度变迁史的学术专著。全书以新闻出版改革为背景,以转型期各报业集团法人定位的不同时段为经,以各家报业集团在三个时间段的不同表现为纬,深入细致地论述中国报业集团从事业法人走向企业法人的转变原因、发展进程、组合模式、未来发展等方面的异同,旨在探寻建设中国一流报业集团、实现中国文化产业腾飞的发展路径。对于深度了解当代中国报业集团的体制机制改革,为中国报业集团的做大做强提供理论支撑,对丰富和发展中国报业理论有一定意义。
热门推荐
  • 天问记

    天问记

    太古初年,天地间诞生一神花,其名七彩,神花一万年一开花,一万年一结果,一万年一枯萎。经年间,有俗人得遇神花而开悟明理,消灾减难百病不扰;有圣人幸儿倚触花旁,通彻至理,感化世人,教化众生;有神人窃取造化,后修炼神通,开宗立派,传承至今。
  • 魄气回潮之邪妃龙凤玉

    魄气回潮之邪妃龙凤玉

    熔岩中走的幼女,脸颊微红,却挂着冷冷的笑。森林中走出的少女,一身兽皮,百兽臣服。五年了,她回来了,欺她,辱她的人,她都会代她讨回一切。
  • 网游之阴差阳错赖上你

    网游之阴差阳错赖上你

    她,一笑木棉,38区综合战力、pk排行榜第一的玩家,因为游戏ID的一字之差在39区“名声大振”,一笑木绵惹出来的祸统统扣在她头上。沐锦曦冷笑:“呵,既然有胆把污水乱喷,那就做好被她追捕的准备,在38区的区神也不是白当的。”看沐锦曦在寻找“凶手”的同时与39区大神斗志斗勇。
  • 《木马之恋》

    《木马之恋》

    倩雅,是某校超自然调查社社长,她其貌不扬,却引来两个美男子的争风吃醋。一个傲娇的天才少年夜冰雪,一个死要面子活受罪,有轻佻的男子辰雪熙。看看在这场爱情争战中,求丘比特的爱神之箭到底花落谁家?
  • 汁屎粪汁的逆袭

    汁屎粪汁的逆袭

    当21世纪的天才妖孽穿越到异界,面对浩瀚的大陆争霸,他又该何去何从?天赋糟糕,缺意外得到上天垂青,得到逆天神物,造化参天,扭转乾坤;异界争霸,唯我称雄。科技碰上神的恩赐,一次改革,即将开始!首先——可以告诉我为什么这具躯体是个gay!!!
  • 重生琼萝

    重生琼萝

    前世她处事天真,衰落的娘家让婆家瞧不起,受尽婆家脸色,丈夫不信她,妾室算计她,丈夫以她不守妇道要休她,三尺白绫,一抹芳魂归西。再次重生于十岁少女年华,世事看透,她不再是那个娇弱无依的宋家小姐,她要女儿当自强!
  • 《不归拽女:学院四大霸王》

    《不归拽女:学院四大霸王》

    两个交换生的到来,是否会打破双生花姐妹的生活呢?她生性凉薄凶狠,在学院里有着‘凉薄王’之称;她生性高傲冷漠,在学院里有着‘漠女王’之称。他生性阳光霸道,是学院里的代‘摄政王’;他生性强势冷漠,是学院里的代‘逍遥王’。然而,在这交换的一百天内他们四个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绯王系列·第二名作·孤儿绯i/简介白痴路过)
  • 重生之数字封神

    重生之数字封神

    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前世他寡言少语,性格内向,浑浑噩噩。今生他狡猾无赖,落落大放,不想后悔。他努力腹黑,他努力挣扎,他努力使这死水般的生活激起涟漪……妲己一笑倾天下,御剑凌霄闯天涯。当他重生在《封神演义》开服前一小时,因为先知,所以荣耀。不一样的游戏人生,不一样的游戏理念,且看一个重获新生的玩家如何数字封神!
  • 破灭之炎

    破灭之炎

    十三年之前一场劫难,无数强者陨落,秘籍遗失。时至今日,各大门派虽已恢复元气,却与之前相差甚远。言明为了治病来到灵霄派,掀起了一阵波澜,也揭开了一段不为人知的秘密。“我想要变强,为了不让我爱的人从我眼前逝去。”言明握紧了双拳,怒视前方说道。
  • Cambridge Neighbors

    Cambridge Neighbor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