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90200000020

第20章 这先生,一点面子也不讲

方孝孺是浙江宁海人,出生于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按照《明史·方孝孺传》中的记载说:“孝孺幼警敏,双眸炯炯,读书日盈寸,乡人目为‘小韩子’。”总之就是说他打小就很聪明,气质非凡,号为小韩愈。后来他又从学于当时的学问大家宋濂,学问更加精进,加上人品也很出众,乃至受到了朱元璋的高度赏识,有一次方孝孺因被家族犯罪连累有了牢狱之灾,可是案宗一传到朱元璋那里,“太祖见其名,释之”。朱元璋有意重用他,曾经就有一次对“皇太孙”朱允炆说:“此庄士,当老其才”,意思说等到方孝孺积累到一定年龄时就可堪大用。先是“蜀献王闻其贤,聘为世子师”,后来“及惠帝即位,召为翰林侍讲。明年迁侍讲学士,国家大政事辄咨之”。

方孝孺之名是天下皆知的,“靖难之役”发生后,燕王朱棣的主要谋士姚广孝就对朱棣说:“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之。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读书种子”,语出宋代周密《齐东野语·书种文种》:“山谷(黄庭坚)云:四民皆坐世业士大夫子弟能知忠、信、孝、友,斯可矣,然不可令读书种子断绝。”一般专指读书特别多、影响非常大,且能在文化上承先启后的读书人)朱棣自然也知道舆论的分量,因此他登上皇位之后并没有加害方孝孺,而是想收买他。可是被暂时拘押在监狱中的方孝孺却始终坚持自己的气节,任谁来劝降都没用。后来,新皇帝朱棣亲自召见他,可是方孝孺根本不买他的账,“召至,悲恸声彻殿陛”,也就是说他以悲愤、激烈的哭诉声来追念旧皇帝、否定新皇帝。但是,朱棣还是耐下心来和方孝孺有了下面一段对话:

成祖降榻,劳曰:“先生毋自苦,予欲法周公辅成王耳。”孝孺曰:“成王安在?”成祖曰:“彼自焚死。”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子?”成祖曰:“国赖长君。”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弟?”成祖曰:“此朕家事。”

大意是这样的,朱棣屈尊下榻慰劳方孝孺说:“先生怎么想不通呢,何苦给自己找罪受呢,我不过只是效法先贤周公辅佐周成王的榜样罢了。”方孝孺问:“那么你所说的现今的成王呢?”朱棣说:“他想不通自焚了。”方孝孺又说:“那你又为什么自己当皇帝而不立成王的儿子当皇帝呢?”朱棣说:“国家需要年长的皇帝,小皇帝不合适。”方孝孺又说:“那你怎么不立成王的弟弟呢?”结果朱棣就急了,说:“这是我的家事,你管得着吗?”

可是朱棣还不死心,他需要有人来承认自己新皇帝身份的合法性,尤其像方孝孺这样的知名之士,而且他还是旧政权中很有政治影响力的人物。在封建时代,因为儒家思想是正统思想,是社会主流的意识形态,所以一切都要讲求名正言顺才能从根本上说得过去;否则如果是名不正言不顺的事情,那么人们就不会认同了。这个时候,朱棣就想让方孝孺起到一个自己认为好的模范带头作用,也就是说想让他发表一点声明来确立拥护新皇帝的政治立场。而朱棣采取的形式就是想命方孝孺(替自己)草拟一道诏书,向全天下阐明新皇帝的公正道义和合法性。朱棣“顾左右授(方孝孺)笔札”,并且还兼带威逼和利诱地说:“诏天下,非先生草不可。”

然而,方孝孺就是不写,“孺投笔于地,且哭且骂曰:‘死即死耳,诏不可草。’”结果朱棣看方孝孺如此顽固不化,如此不可救药,忍无可忍就暴露出来自己的凶残本性,“成祖怒,命磔诸市”,总之就是用当时最残忍的手段加以杀害。而“孝孺慨然就死,作绝命词曰:‘天降乱离兮,孰知其由;奸臣得计兮,谋国用犹。忠臣发愤兮,血泪交流;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鸣呼哀哉兮,庶不我尤!’”

时年方孝孺虚岁四十六。

同类推荐
  • 云影萍迹

    云影萍迹

    颜瑾师姐不善言谈,属于纳言君子一类。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进入贵州电视台,在做了几年记者、拿了几个奖之后,转入总编室工作,任时光荏苒。相对宁静的空间,给予师姐更多思考的时间。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电视成为真正的主流媒体,走在媒体改革的前沿。师姐在青云山下《贵州电视》杂志那个角落清净的办公室里,静静地观察着,静静地写了一篇又一篇文章。她始终是文静的,但是在一些文章里(主要是第一辑《论文、电视杂文》部分),言语却犀利得毫不留情,指出浮躁的时代、浮躁的“电视”出现的低俗现象,呼吁影视工作者沉下心来,多些内涵之作。作者的影视评论同样是期望影视工作者抵制低俗,制作出有创意、有深度的精品力作。
  • “纲常”教育思想与《春秋繁露》选读

    “纲常”教育思想与《春秋繁露》选读

    教师职业化、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教师职业素质素养达到基本要求和提高, 是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急迫要求。为此, 我们组织相关专家重新系统地、较完整地遍选、编译、评注了这套适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阅读的《中外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
  • 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第三卷(1840-1895)

    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第三卷(1840-1895)

    从1945年日本战败到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的27年间,中日两国处于无邦交的敌对状态,随着冷战的开始和两大阵营的对立,分属于两大阵营的中国和日本,长期处于“既近又远”的隔绝对立状态。本书对如何把握这一时期的日本对华观,以及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日本的“对华行动选择”,作了系统的梳理。
  • 社会转型与社会问题

    社会转型与社会问题

    本书是一本社会学专著,主要阐述了社会转型与社会问题的相关理论,并从宏观上论述了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及其出现的一些社会问题。《社会转型与社会问题》内容包括:中国传统社会概述、从传统到现代——转型中的中国社会、社会分层与社会结构、城市化与流动农民工问题等.
  • 我的清华人文课笔记

    我的清华人文课笔记

    梁金豹编著的《我的清华人文课笔记》是大师随笔之一,《我的清华人文课笔记》从极具时代感和现实性的热点问题入手,将那些具有鲜明人文精神的典型性范文归纳为不同主题进行专题式探讨、训练。打破古今中外的知识壁垒,打通文、史、哲的知识链接体系,从而为大学生提供更加多元和开放的认知空间,提升综合人文素质,也能更加适应当代大学生情感世界和人格塑造的需要。
热门推荐
  • 进击的丁香花

    进击的丁香花

    大学生古文在丁香花盛开的校园里邂逅了人生的最爱,但身为一个穷学生的他,却要面对世俗势利的打击,古文是否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让自己的爱情不输给时间,不输给距离,不输给金钱?
  • 我在下一个路口等你

    我在下一个路口等你

    花谢春再来,人生等几何,爱一个人是幸运的,因为找到你你的另一半。被人爱是幸福的。相爱原来是是两颗心融合在一起,哪怕天涯海角我们一起走。命中注定我爱你,爱你,我很少说出口,但我愿意为了你付出一切,我只要你幸福!这是我最大的愿望。
  • 青出于蓝

    青出于蓝

    《青出于蓝》作者孙智慧用自己平实的笔触为读者勾描了一幅社会百态图。读后启人心智,引人深思,特别是青少年朋友可以开阔视野,认识社会,给自己的写作以及日常生活带来帮助,是本值得一读的课外读物。
  • 九重春华

    九重春华

    一个是温润如玉的十三皇子。他说:阿寻,我许你出宫,迎你入府,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她金殿抗旨,身陷囹圄:宁为穷人妻,不为皇门妾。他轻笑:本王如何舍得纳你为妾,只愿此生许你为妃。一个是手握生杀的锦衣卫都指挥使。他说:丫头你过来,让为师好好教你,如何伺候男人。她用指尖挑起他妖孽般精致的下颚:师父的意思是,你们男人征服了天下,而我们小女子只消征服你们就可以?他忽然含住她的唇:孺子可教。储位之争,皇权之夺,谁才是最后的赢家?她身世的背后,到底藏着什么秘密?只道那年风光正好,他执手为她描眉,亲手送她上断头台。
  • 赖上契约妻

    赖上契约妻

    她为钱而选择代孕,却拒绝他的屡次示好,只因不想和他扯上除协议之外的任何关系。他为疼爱女友而选择代孕,却不成想深陷其中,遗失了心。原本是一场各为所需的交易,却演变成剪不断、理还乱、纠缠交错的感情交战。只是,感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没有谁会是赢家。有的只是输,输心。
  • 爱意侬厚:总裁大叔太凶猛

    爱意侬厚:总裁大叔太凶猛

    一场为爱蓄谋已久的豪门婚姻,她成了不爱她的项锦璨的太太。他是南桦城影娱界幕后的黑暗帝王,她官职虽小却也万人之上,用他的话说就是:“仅我‘一人之下’。”宠,无法无天。爱,令人发指。却也敌不过恼人真相的摧残,她在爱情里徒步千钧一发之际迎来一个颠覆人生的转机。再回头。他将人抵在办公桌上:“我现在才明白,‘一人之下’的是我。”“这位前夫,请你搞搞清楚自己的身份!”璨爷捞来一本辣眼睛的某证书:“不好意思,从现在起,我合法了!”
  • 2009中篇小说卷(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

    2009中篇小说卷(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

    本书主要收录了2009年中篇小说卷。 当代人不能代替后人命名当代“经典”,当代人所能做的就是对过去“经典”的缅怀和回忆。这种错觉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在“经典”问题上的厚古薄今,似乎没有人敢于理直气壮地对当代文学作品进行“经典”的命名,甚至还有人认为当代人连写当代史的权利都没有。
  • 醉里看桃花

    醉里看桃花

    豆蔻年华江语晨被英俊潇洒的楚秋寒所救,她对他一见钟情,多年念念不忘,然而他却有一个美丽的未婚妻,她不顾一切的追求,是否能如她所愿?
  • 影爱

    影爱

    “你就这么想迫害我?!”“我也能保护你。”“过于自信会翻船,中国有句话:姜还是老的辣。”“中国也有句话:长江后浪推前浪。”“那你有种让他死在沙滩上?”“你知道得太多了。”“你干嘛?”急退,抱臂捂胸自我保护状。“你说呢?”邪笑。xxxxxxxxxxxxxxxxxxx此处省略若干字。一见钟的是脸,不是情。
  • 大圣眼

    大圣眼

    梦醒时分,凌钧竟发觉行人皆化作森森白骨!而那最隐秘的经络,灵气运转甚至招式波动,在他眼前竟是全不设防!偷学武技,自创功法,掌控规则……在这样一双眼睛下,凌钧撕开了这世间的面纱,探索世人所不曾发现的一切。踏一切不平事,扫万千拦路石!我凌钧,注定要向那世界最深处看上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