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89000000007

第7章 能料事未能料人的刘伯温

议废明王,理清大计

至正十九年(1359年),朱元璋统帅的一支红巾军,先后占领了诸暨、衡州和处州,随后又次第拔除了东南一带元军的一些孤立据点,元朝在浙东的军事力量已被清扫,浙东地区大部获得平定。雄心勃勃的朱元璋,极力搜求各地知识分子、知名人士,希望他们出来辅助自己的事业,帮自己扩充地盘,稳定社会秩序。刘基,字伯温,在浙东很有名望,自然被列入邀请之列。但朱元璋几次派人礼请他出山,他都是好言推托。当胡大海攻下处州,再次厚币礼聘时,刘基仍是婉言谢绝,不肯依附。后来,处州总制孙炎写了一封几千字的长信,反复申明利害,讲明对他们不算旧账,只要他肯出山,不但可以保全身家性命,还可做官办事,一齐治理天下。与此同时,刘基的亲朋好友也写信催促,劝他应聘。

在严峻的形势面前,至正二十年(1360)三月,刘基终于决定去应天府(今南京),观察朱元璋对自己的真实态度。

刘基到应天不久,就受到朱元璋的接见。朱元璋用上宾之礼接待了他,又命有司修礼贤馆让他住进去。刘基见朱元璋诚心诚意,自认为遇到了明主,马上呈上时务18策,内析内外形势,详陈灭元兴邦、扫除僭乱的大计方针。朱元璋听后大喜过望,当即把他留在身边参与机密谋划,尊称他为“老先生”、“汉之张良”。

刘基长期以来的愿望终于实现,他的政治军事才干也得以施展。于是他运筹帷幄,出谋划策,帮助朱元璋征东平西,走南闯北,逐鹿中原,干出了一番震天动地的事业,成了朱元璋智囊中的中心人物和忠心耿耿的谋士。

1361年正月,朱元璋在金陵中书省设座,遥拜小明王,刘基独傲立不拜。朱元璋问其故,刘基说:“韩林儿虽是韩山童(红巾军重要首领)之子,但自身并无建树,只是一个牧童罢了,且他姓韩不姓赵,却诡称宋裔。宋亡已久,人心不归,何必要假借前代年号?大丈夫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摆脱别人的牵制。如果继续尊他的名号,将无以自立。”朱元璋当时未作什么表示,但他已深受刘基的影响。后来因救韩林儿而差点被陈友谅趁虚打入,才越加相信刘基的话。最后,朱元璋干脆杀了韩林儿,自树一帜。

元末,农民起义军群雄并起,虽各怀异志,但在表面上,都以侍奉起义先驱韩山童之子韩林儿(即小明王)为号。朱元璋在羽翼未丰之期,接受韩林儿的封爵,奉其为主,其目的是为了不招人眼,从而把元兵的矛头都指向了韩林儿、陈友谅等人。他这样做,确实为自己赢得了发展的时间。但随着形势的推移变化,朱元璋已具备了夺取天下的实力后,再尊奉韩林儿,显然只会束缚手脚,对自己有害而无利。

作为一个政治家,刘基虽然也知道朱元璋尊奉小明王乃虚伪之举,此时他已敏锐地认识到,现在已是踢开小明王的时候了。因此,他果断地先于他人向朱元璋挑明此事,让朱元璋尽快决断。

当然,朱元璋也早有此意,只不过因各种原因引而未发。此时,他自然很乐意地接受了这一建议。这样,朱元璋在群雄之中,率先摆脱了小明王的牵制,完成了独立。这对他彻底成就大业,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仁政严法,稳定国势

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朱元璋称帝正式建立明朝,改元洪武,定都南京。李善长、徐达由相国改任左右丞相,刘基被任命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在朱元璋登基大典上,太史令刘基代替大明皇帝宣读祝文;在策封勋臣时,刘基奉册宝宣布皇帝命令。

经过几十年群雄角逐的战乱,生民涂炭,国家凋蔽,百姓困顿,急需休养生息。为了迅速安抚民众,朱元璋又向刘基询问为政治平之道。刘基说:“霜雪之后,必有阳春。如今国威已经树立,宜渐渐济之以宽大。因为生民之道,在于仁爱,在于以仁心行仁政。宋元以来,法制名存实亡,宽纵日久。现今应当首先整顿纪纲,颁示法典,然后仁政才可付诸实施。”他帮助朱元璋审理开释了一批积年未决的冤案,给这些人平反昭雪。一次,太祖由于晚上作了一个梦而要借梦杀人,刘基问明原因后说:“刑,威令也,其法止于杀,而生人之道存焉。皇上晚上的那个梦,是国家将得士得众的征兆,应该停刑以待。”刘基借说梦而制止太祖滥杀无辜。但也真巧,三日后,海宁宣布归降朱元璋。太祖闻讯后大喜,认为刘基的招数真灵验。从此以后,朱元璋将重大囚犯都交由刘基审理,刘基尽量从宽处理,以笼络、安定民心。

另一方面,他请求振肃法纪,立法定制,既制止纵罪,又严禁乱捕监杀。朱元璋下令实施他的提议。很快,刘基拟定明律令,成了明朝后来立法的基本依据。洪武三十年所颁布的《大明律》就是在它的基础上修订完善的。

洪武元年(1368年)夏历四月,在北伐中原获得占领山东、河南的胜利之后,朱元璋由应天(南京)去汴梁(开封),大会北伐诸将,研究战局和部署攻下元大都的步骤,留刘基和李善长做南京留守。刘基这时的官职是御史中丞,负责纠劾各级官吏中的非法违禁行为。刘基认为宋、元两朝末期,由于纲纪不严以致丢失天下,因此,要求各御史官对违禁行为,要仔细查处,不管犯禁的人权势多大、官职多高。那些宿卫朝廷的宦侍近臣如果犯法,他总是先报告皇太子然后绳之以法。他的严格执法令众臣属谨小慎微。恰在这时,李善长的亲信、中书省都事李彬犯法当斩,李善长出面为他求情通融,刘基铁面无私,冒着风险,没有理睬李善长的说情。由于事关重大,刘基按照正常规定向朱元璋做了书面报告,等批准后马上就把李彬杀了。但是,这件事却带来了李善长的嫉恨。李善长原是朱元璋举事不久收用的幕府书记,元璋称吴时的左相国,称帝后的左丞相,在朝廷中一直位列第一。杀李彬后,李善长蓄意报复。后来,刘基终于架不住李善长的百般陷害,主动告老还乡。

如果说刘基因于严格执法而得罪左丞相李善长是“失策”的话,那么他这种“失”,也是为国势稳定和黎民得利之“大得”而“失”的。为大得而不计小失,正是一种大智的表现。刘基的这种行为,是值得赞赏和肯定的。

固辞相位,归隐青田

李善长在明朝开国之后,因其功劳被任为左丞相,封韩国公,位居群臣之首。但随着权势的日重,李善长渐渐大权独揽,大有架空朱元璋之势。

朱元璋深恶李善长之专权,意欲废其相位,询问刘基相位人选。刘基对朱元璋说:“善长是对建国有大功的元勋,德高望重,深得众将爱戴,他能调和诸将,故不宜更换。”

朱元璋说:“他几次要谋害你,你为何还替他说话?我看还是你来当丞相吧。”

刘基知道在李善长的淮西集团当权的状况下,他是站不住脚的,所以,连连辞谢说:“换顶梁柱须要用大木,如用捆起的若干细木代替,要不了多久,就会被房子压垮的。”

朱元璋又问杨宪、汪广洋和胡惟庸等人如何?虽然刘基与杨宪交情很好,却没有因此说好话。他评论说:“杨宪虽有相才,但器量不够,当宰相者要‘持心如水,以义理为权衡’,万万不可义气用事。”至于汪广洋,刘基说他心胸偏狭怕比杨宪还厉害。他评论胡惟庸,说胡若为相,好比驾车,他非但驾不好车,甚至会弄坏辕木。

品来论去,朱元璋最后说只好由刘基任相了。但刘基却一再说明自己的缺点,说他嫉恶如仇、性格偏激、脾气急躁,受不惯繁文缛节,深恐辜负了皇上的恩典。并说目前这几个人,实在没有很合适的丞相人选,但天下之大,何患无才,只要下功夫寻找,就一定能找到合适的人选。

朱元璋最终还是觉得刘基过于苛求,求全责备,没有听从他的劝告,任用了杨宪、汪广洋、胡帷庸为相,结果正如刘基所料,都出了问题。

洪武三年(1370年),刘基任弘文馆学士,历史上弘文馆是藏有众多文献图书的地方,弘文馆学士掌管校正图籍,教授皇家贵族子集经史。在朱元璋给刘基的诰命中,朱元璋回顾刘基建国前的业绩时说:“朕亲临浙右之初,你等响应朕之正义之举,及至朕归京师,你等即亲来辅佐。当此之时,括苍(处州)之民尚未完全归顺,及至先生一至,浙东形势便彻底平定下来。”言之下意,希望刘基在弘文馆中进一步发挥政治影响。

同年十一月,统一中国北方之后,朱元璋论功行赏,大封功臣。刘基被封为诚意伯,授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政大夫、上护军。

但此时,由于刘基在严格执法中杀掉了李善长的亲信李彬后,在朝中颇受李善长一派势力的排挤。他自感在朝中无法自在立足,并且也感到自己也很难再有什么大的作为了,遂再次向朱元璋上告退书,决意归隐家乡青田。

刘基回到家乡,每天除游山玩水,谈情说性,吟诗作文,抒发感受外,还喜欢与乡人饮酒弈棋,评品字画,与儿童谈天说地,嘻笑玩耍,完全忘记了自己的身份,把自己放在普通百姓的位置。享受着逍遥出世,超然物外,摒除世间荣辱,超脱尘世的情致。

有时,他与樵夫渔父聊天,谈论山中的趣事,水中的雅兴。有时他又与野老桑农一同散步,大谈养生之道。但从来不讲自己以前的功名与战绩,也不喜欢别人提及。如果有人想阿谀几句,肯定要遭到他的冷遇,甚至被拒之门外。因此,认识他的人都不呼其职位名,不认识他的人还以为他不过是一位不闻世事的普通隐士。

青田县令早已仰慕刘基的才学,听说他回乡了,多次求见,刘基或干脆不见他,或婉言谢绝,对县令提供的种种照顾也不接受。

刘基与达官贵人断绝往来,自甘淡泊,在乡间平静地过了一段自由自在的隐士生活。

刘基的归隐显示他的非凡睿智。在其后,朱元璋遍杀功臣,以庆功为名,在庆功楼上火烧大臣,另外,在胡惟庸案、蓝玉案中也大开杀戒,大小功臣被戮者不计其数。这证明了他防患于未然的先见之明。虽然刘基也在后来被胡惟庸毒死,但毕竟是死于无法预料的小人的卑鄙伎俩中,而并没蹈于那种“兔死狗烹”的命运。

同类推荐
  • 二流谋士

    二流谋士

    一枚奇怪的竹简,一个奇怪的梦,彻底颠覆了郑纶的命运,他被卷入了历史长河,来到了纷繁复杂的三国时代。关于三国:那是一个充满了个人英雄主义色彩的时代,无数谋臣猛将都在充满机变混乱的时代格局中展现自己的才华。郑纶想做一名谋士借以立足,好运气总会在他身边发生,也会在不经意间溜走,对于不能把握机会的人来说,他只能算是二流。关于猛将:郑纶想巴结一些最顶尖最有名的将军,但是身份低微的他,鲜能引起别人足够的重视;退而求其次,即便是机缘巧合下结识了了不起的人物,一旦利益和立场发生转变,能经得起考验的又有几人?
  • 帝王将相论时事

    帝王将相论时事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些风流一时的英雄人物都已“俱往矣”。但他们所留给后人的功过是非与政治智慧却投有因时代的流逝和朝代的更替而消失。相反,正是随着时间的流失和朝代的更替,我们对这些帝王将相的一些精辟言论所透露出来的智慧谋略才倍加折服。作为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身为天子、将相他们有责任和义务维持社会的秩序,保持国家的安定,而这前提就是要对其统治下的国家,当时的时事要具有深刻的认识,这关乎国家的兴亡,社会的治乱。因此,他们对时事的论断往往准确而又精辟。
  • 国宝之谜

    国宝之谜

    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古代人民用智慧创造了无数辉煌的瑰宝。经过岁月,的沉淀后,它们变成了现在人们所见、所闻的历代传世国宝。每一件国宝都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背后是一个个不为人知的故事,散发着神秘而悠远的气息。 不同时代、不同的先民为人们留下了不同的具有各个时代特色的国宝,有些因为时代的久远、文字的缺失变得扑朔迷离。人们在欣赏它们的同时不禁忍不住想知道这些国宝的创造者是谁?它们都有什么奇异之处?在它们身上都发生过哪些奇事?现存的国宝目前状况如何?下落不明的国宝消失的原因是什么?现在又在哪里呢?只有清楚地知道了这些问题,才能够让人们更加了解国宝、珍惜国宝。
  • 萌三国

    萌三国

    刘备关羽张飞是女的?那该不会出现了传说中的「百合三结义」吧?曹操许褚典韦是女的?慢着慢着…这本东西还是三国作品吗?孙权孙策孙坚是女的?那麽孙尚香和大小二乔三个江东美女却又是甚麽了?董卓吕布也是女的?那麽貂蝉该是男的还是女的?还是说董吕两人是传说中的百合?诸葛亮庞统郭嘉贾诩李儒周瑜徐庶司马懿也是女的?那好吧……就来组个「四正四邪八大LOLI谋士」好了!某炽誓要打造最邪恶丶最颠覆丶最恶搞的三国作品!萌.三.国!不了解「萌」的定义请自行去询问百度大神。炽的QQ:910875721群:52801549(雪月华提供)(已满)群:57087464(刃舞霜华提供)(新群)
  • 三燕大慕容

    三燕大慕容

    三国没落,晋朝崛起,五胡乱华,开启了一个大动荡大融合的时代,来自大鲜卑山的鲜卑慕容,一时间英雄辈出,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以摧枯拉朽之势演绎出一幕幕生动鲜活的人间神话。
热门推荐
  • 麒麟双目

    麒麟双目

    孤苦的孩子,与祖母相伴,生活清苦,却心地善良帮人却被人揍,被人揍却成就麒麟双目,左眼可透视,右眼可火力攻击。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人生就是这样,跌宕起伏之后才会有绚烂如花。
  • 夜花梦

    夜花梦

    当死亡的剧场以1比1的时间流速回放,你能否判定你是活在当下还是濒临离去?当物我混同,所有人都不可信之时,你是否会崩溃在世间的压力之下?
  • 除暴抗恶(中华美德)

    除暴抗恶(中华美德)

    我国古代清官继承了这种进步思想,爱民如子,疾恶如仇。他们在任父母官时,能凭借手中的权力,不顾个人安危,除暴抗恶,除暴安民,抑恶扬善。在他们的努力下,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社会的矛盾和冲突,维护了社会的安定和发展。他们铁面无私,秉公执法,不畏权贵,除恶务尽,大快人心。
  • 离人宫之玉生温

    离人宫之玉生温

    景秋里的姐姐绫月身为公主身边女尸,却因为公主挡罪而死,更背上骂名。所在封地襄王更离奇不知所踪。景秋里孤单一人走投无路只为进宫。唯一的依靠却是软弱无权的帝王萧玉,就在迷雾重重的皇宫里,带着复仇和探查的目的,身为女子的秋里,却难以平衡仇恨和爱情。
  • 唐伯虎画真容

    唐伯虎画真容

    从此春去秋来,唐伯虎果然画好了八张有名有姓的美女图心中十分得意,感到这次一定要叫祝枝山大吃一惊,让他也尝尝输掉银子的滋味。
  • 圣洁的红玫瑰

    圣洁的红玫瑰

    她是一位神经过了几百年研究出来的东西,因身边跟随已久的爱宠为了研究她被默默时不时的冷落尔就此被陨落到人间,幻化为人感受人间时态尔就此迷恋于人间,经历悲欢离合。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成长型公司

    成长型公司

    以发达国家一些迅速发展的公司的实际经验为基础,本书针对企业发展中面临的成长管理问题,采用适当的融资方式支持企业发展的问题;组织结构和本书结构的调整问题,以及开发国际先进的管理能力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运作策略。在本书中,来自各个领域的许多专家们针对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成长基础、成长典范、成长战略、并购之道、资本与融资、实施有效控制、改善管理技能、运用电子商务、人员激励和业绩表现、员工招聘与报酬、提高运营效率、及退出经营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 最催泪的爱,最感人的情

    最催泪的爱,最感人的情

    倾听别人的故事,打开自己的心扉。最美的爱情故事,每一篇都带给你真挚的感动,令人久久难忘。并以此关照人,抚慰人,呵护人,爱人。这是一本让你感动落泪又难以释卷的书,珍藏一生时时感动。让你感受人世的情,人世的暖,人世的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神级国画大师

    神级国画大师

    穿越大棠当画师,去过风一样的生活;超级绘画黄金手,画出万千世界。点石成金,画地为牢,雕梁画栋,诗情画意。孟汉卿说:画虎画皮难画骨。韩风笑说:老子不仅能画骨,画心也不是事。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画》——国画大师韩风笑所作。
  • 穿越在电影与都市的探险

    穿越在电影与都市的探险

    一位本是一个家族中的机智少爷一位不能修炼而被冷眼相看的坚强少爷一位被杀尽家族而被留下来目睹现实的少爷一位充满求生,怨恨,愤怒的少爷“叮咚~恭喜你被选为本系统第290界宿主,你可以在电影里穿越,还可以..........喂,别晕啊,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