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89000000004

第4章 智圣先师诸葛亮

未出茅庐而知三分天下

诸葛亮在那样一个通讯缓慢的时代,身处那样一个偏僻的环境,却能对天下形势了然于胸,并于纷乱的局面理清思路,看清未来,实在是了不起。

刘备是一位胸有大志的人。虽然一直不得志,但仍不停寻访人才。经司马徽和徐庶等人的推荐,他不惜在军务繁忙中带关羽、张飞二将躬身三顾茅庐,欲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共谋大业。前两次登门求教皆不得见,刘备并未因此而放弃求贤之诚意,又第三次再度登门。刘备对还未谋面的诸葛亮如此谦恭,致使身居山野的诸葛亮十分感动。为此,刘备第三次前往隆中拜谒诸葛亮时,诸葛亮真诚地以礼相待,向刘备说出了自己的思考,这就是诸葛亮著名的“隆中对”。诸葛亮虽隐匿山野,然而他未出茅庐却尽知天下。他对刘备进言:“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地盘跨州连郡的不可胜数。曹操和袁绍相比,名声低,人马少,结果他反而打败了袁绍,以弱胜强,其原因并非苍天使然,而在于人的智谋。今曹操拥有百万人马,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是很难与他争锋的。孙权占据了江东,已经历了三代,地势险固,民心归附,且有一批贤将才士为他效劳,因此只能与他联合而不能去图谋攻取。而荆州之地,北依汉水、沔水,南达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堪称用武之地,但它的主人难以守住,这大概是上天特意留给将军的,将军是否有意接纳呢?另外,荆州西面的益州,地势险要,沃野千里,是一个天府之国,昔日汉高祖刘邦正凭借此地而成就了帝业。然而,益州牧刘璋懦弱无能,在他北面占据汉中的还有一个张鲁,民殷国富,但不知爱惜,因此有才智的人都渴望有一个贤明的主子。将军既然是皇帝之后裔,且信义又闻于四海,能广交天下英雄豪杰,思贤若渴,如果能占有荆、益二州,固守险要,西边与诸戎和好,南面安抚夷越等各民族,对外与孙权结为友好邻邦,对内则修明政治,等待时机。一旦时机一到,就可命一上将统率荆州军队北上夺取宛城,汉室可兴了。”诸葛亮一席话就如黑暗中一道闪电,照亮了混乱复杂的天下政局,使刘备茅塞顿开,眼前呈现出一幅三分天下的蓝图。于是,刘备喜出望外,拜诸葛亮为军师,上马同回军中。

《隆中对》是诸葛亮初出茅庐时对时局作精辟分析的杰作,体现了他洞若观火、善于驾驭天下大事的能力和才干。诸葛亮以一言兴邦,刘备思贤若渴,采纳了他的计谋,并从此以诸葛亮为辅佐,踏上了建立蜀国、三分天下的征途。

以法治国的能相

“武侯治蜀”是诸葛亮政治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新建的政权和复杂的当地形势。诸葛亮坚持以法治蜀的方针。他励行法治,执法严明,整顿了益州长期混乱、松弛的社会秩序,而且面对各方面的反对,坚持自己的做法。最终使益州地区社会风气好转。

这一切产生了良好的效果:首先,社会的稳定给新建的刘备政权带来声誉,使得人民相信这个政权。其次,安定团结的环境为以后发展、建设益州打下良好的基础。实际上,对于情况复杂的益州地区,要想发展,法治是惟一的途径。

治乱从严,宽严相济是古今认同的治国原则。但严到什么程度,宽到什么范围,在当时恐怕虽言法治而仍实为人治。以至于武侯事必躬亲,不劳累成疾才怪。

益州乃中国西南部地区,地域虽广,但山高谷深,交通不便,从春秋战国至秦汉以来,这个地区在经济上较之中原地区来说,一直要落后一些,尤其在它的南部,居住着大量的少数民族,跟中原的联系很少,其经济也就更不发达了。因此,治理益州,发展经济,成为诸葛亮巩固刘备取得新政权的首要任务。在这方面,诸葛亮充分发挥出了他的治国安邦之才。作为刘备的军师,刘备的所有治国之策实际上皆出自诸葛亮,刘备对诸葛亮非常尊重,可以说是言听计众,从不乱予否定。故此,诸葛亮对刘备也就忠心辅佐,至死报答刘备的信任和知遇之恩。夺取益州后,诸葛亮励行法治,帮助刘备整顿长期以来益州地区混乱、松弛的社会秩序。诸葛亮执法严明,赏罚分明,“无恶不惩,无善不显”,在他的治理下,益州社会秩序明显好转。史书上记载说,经诸葛亮的治理经营,益州之地变成了一块“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凌弱”的好地方,整个社会“风化肃然”。对此,诸葛亮曾遭到一些人的反对,如曾帮刘备夺取了益州的刘璋旧部法正即对法治不满,他对诸葛亮说:“从汉高祖入关,也不过约法三章而已,刘公刚占益州,对百姓没有什么恩德;再说,你们都是外来人,按关系来讲,也应把政令放得宽一些,使大家安心。”法正提到刘邦当年推翻秦后把秦王朝的一切政令全废了,只宣布了三条法令:杀人者死,伤人者刑,盗窃者抵罪。刘邦的“约法三章”在秦王朝多年暴政后的确是对老百姓的一种解放,那么,这种历史的经验是否只能毫无改变地搬用呢?对此,诸葛亮分析得十分透彻,对法正晓之以理。他说:“当年秦王朝无道,用严酷法令压迫广大人民,老百姓怨声载道,那么刘邦的约法三章当然正得其时。然而现在情况恰好相反,刘璋治益,一直法令松弛,致使很多豪强放纵不法,因此严肃法纪,整顿秩序,这才是现在治国所需要的。彼时的放松和此时的从严,皆实际需要使然。”诸葛亮鉴古而通今,治国有法,安邦有道,以此可见一斑。

以攻为守的北伐大业

即使诸葛亮不北伐,魏国也会出兵攻蜀。与其因战争造成蜀地破坏倒不如把战争引到魏国去。而且,单纯的防守,蜀国的发展始终不及魏国,双方的差距只会因时间的推移而拉大。但蜀汉毕竟国小力弱,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当时的蜀汉政权如同一只关在笼中的猛虎,曹魏固然难以入笼打虎,而虎也难以出笼侵魏。若中原乱、或可一逞,若中原稳定,则毫无机会,所以孔明六出祁山自知是不可为而为之,一则以守为攻,再则主要是为了报答先帝刘备。

诸葛亮尽人事的百般努力虽然没有取得成功,但为历史留下了万古云霄一羽毛的完美人格,也留下了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的千古遗憾。

诸葛亮抓住孙吴政权两次向曹魏用兵之机,决定挥师北伐,以完成先帝刘备之遗志,了却他自己的平生宏愿。在用兵前,诸葛亮非常慎重地向皇帝刘禅上了一道奏章,申述出兵中原之大义,此奏章即著名的《出师表》。奏本道:“臣本是一介平民,在南阳耕田种地,只想在乱世中保全性命,未曾想在天下显身扬名。先帝不以为臣卑贱,反而降低身份,三顾草庐之中,询问天下大事,臣非常感激,于是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后来正赶上荆州大败,臣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迄今已二十一年了。先帝知道臣小心谨慎,所以在临终之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臣。从接受遗命以来,臣日夜都在忧叹,唯恐辜负了先帝的愿望,有损于先帝的知人之明。所以,臣在五月里渡过泸水,深入不毛之地,平定了南方。现在南方已经安定,国家兵甲已足,应动员三军,北伐中原,这是臣对先帝的报答,也是效忠陛下应尽的责任。”诸葛亮的一番陈词,慷慨而情深,大义而忠烈,既为报知遇之恩,也是尽为臣之责。随即诸葛亮又下了一道讨伐曹魏的宣言,进一步使北伐中原的行动出师有名,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一切准备就绪,诸葛亮亲统20万步骑兵向北进发。大军抵达陕西与四川交界的阳平关(今陕西勉县西北)后,诸葛亮决定不直接从陕南出兵攻取咸阳等地,而是迂回用兵,先取陇右,以形成对曹军西线的威势,再从西向东全线出击。当诸葛亮的军队西出祁山、突然进至陇右地区时,驻陇魏军毫无防范,纷纷溃败投降。诸葛亮很快就占领了南安(今甘肃陇西东南)、天水(今甘肃西北)和安定(今甘肃镇原东南)数郡,从南至北,清除了陇右的魏军,并派兵进驻街亭(今甘肃秦安东北),以扼守陇西至关中的咽喉要道。这时魏国开国皇帝曹丕已病死,太子曹睿即位。他闻知蜀军已出兵陇西,亲率大军坐镇,派大将张郃领5万军队赴西线迎敌,两军在街亭相遇。这就是历史上论述最多、民间故事中传说最广的街亭之战。此战因诸葛亮虽看到了街亭的重要性,但却没有亲临守御,而是派了名不副实的马谡为主将。而马谡死搬兵法,刚愎自用,公然违抗诸葛亮的军事部署,把军营扎在山上而导致全线溃败。街亭失守,蜀军失去了进攻和防守的滩头阵地,最后全军被迫从陇西撤兵汉中,第一次北伐宣告失败。诸葛亮对错用将领而导致北伐失败非常痛心,挥泪斩了马谡。马谡为诸葛亮好友马良之弟,好论军计,深得诸葛亮赏识。刘备临终前曾告诫过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在这一点上,诸葛亮却没有体会到刘备语中之意,一直对马谡很器重,直至街亭兵败,诸葛亮悔之晚矣。他亲自上疏刘禅,请求皇帝给他降三级处分,以示他用人不当之过。刘禅无奈,勉强同意了诸葛亮的请求,把他降为右将军,代理丞相之职。街亭兵败,是“诸葛一生惟谨慎”中少有的一次不谨慎,也不能不说是诸葛亮统帅生涯中的一个遗憾。

同年冬,诸葛亮在休整了几个月后,又率军进行第二次北伐,但终因粮草不济,又不得不退兵。公元228年,诸葛亮率军进行第三次北伐,占领了原魏国据守的武都(今甘肃成县西北)、阳平(今甘肃文县)二郡,并将其正式划入蜀汉的版图。此次虽没打到关中,却也取得了局部的胜利。建兴九年,即公元231年,诸葛亮又组织了第四次北伐。这次,他充分汲取了前几次军事行动的教训,把粮草运输当作首要任务进行认真组织,委派曾一同受刘备遗诏辅政的大臣李严负责督运军粮,并根据山地运粮困难的特点,专门设计了一种被称为“木牛”的运粮独轮车。这次北伐,诸葛亮遇到了一个劲敌——曹魏方面的统帅、曾受遗诏辅政的司马懿。此人深知兵法,且有谋略,稳而不躁,善于思考。他曾镇守荆州以御东吴,因关中统帅曹真患病,他就被曹睿调往长安代替曹真,统帅张郃、费曜、戴凌、郭淮四员大将在西线抵抗蜀军。两军在陇西相遇,诸葛亮采取避实就虚的战术,先避开敌方之主力,攻击驻守上邦(今甘肃天水)之魏军,从而大获全胜,使守卫上邦的费曜、戴凌逃回城中,不敢再战。当司马懿得知诸葛亮攻上邦,即率主力从祁山前去救援,但他深知诸葛亮厉害,兵至而不战,只在险要地方下寨据守,不出战。诸葛亮每日派将挑战,高声叫骂,故意羞辱司马懿,以此激将他率军出战,但老谋深算的司马懿仍按兵不动,置之不理。于是,胆识过人的诸葛亮又改用诱敌之计,佯装退兵,司马懿见蜀军退走,派人打听虚实后就率军尾随而进,仍不急不躁,决不主动与蜀军正面交锋。司马懿的举动遭到了他手下部将们的戏弄和嘲笑,加上诸葛亮又经常派部下士兵向魏军挑战,甚至辱骂,这使魏军将士怒气冲天,不堪忍受。他们多次请战,但主帅司马懿就是不允许。于是他们议论开了:“还未交战就不敢出战,将军畏敌如虎,难道就不怕天下人讥笑?”这些议论日益增多,司马懿终于稳不住了,于是决定与诸葛亮决战。诸葛亮等的就是司马懿的急躁,早已布下伏兵,只等司马懿往里钻。这一仗把曹魏军队杀得大败,使司马懿再也不敢与诸葛亮交战了。此后,两军相持近6个月之久,诸葛亮又因粮草供应不济,只得再次退兵。司马懿以为这下该可出击蜀军了,就派大将张郃率兵追杀,谁知追到木门谷(今甘肃天水西南)又中了诸葛亮的埋伏,张郃竟死于乱军之中,魏军追兵反而成了溃军。诸葛亮撤回汉中后,严厉惩治了督运军粮不力的老将李严,并决定暂缓北伐,休整内政,鼓励农商,发展生产,让国力重新恢复起来,以便作好充分准备,再次北伐。

公元234年,即建兴十二年,已50多岁的诸葛亮决定再次率军北伐。由于3年的准备,他已将大量的粮草囤积在斜谷口,以备军用。另外,他还进一步研制出一种运粮的四轮小车,叫“流马”,以供在山地运粮之用。在进行了充分准备之后,他亲率10万大军从陕南出发,这一次他不再西出陇地,而是直插陕西渭水南岸的五丈原(今陕西岐山南)。这次魏军统帅仍是司马懿,当两军在渭水边对峙扎营后,司马懿故伎重演,坚壁据守,就是不出战,而诸葛亮却希望早早决战,不宜久拖。为此,诸葛亮使尽所有的手段,甚至派人送了一套妇人服饰给司马懿,嘲笑他像妇人一样胆小。但司马懿已吃过诸葛亮的亏,即使受辱,也忍住不战。为掩入耳目,他还假说决战需奏准皇上,使众人不敢再非议他。司马懿采取拖延战术,的确抓住了诸葛亮的致命弱点。由于战争旷日持久,加之诸葛亮办事谨慎认真,所有军政大事,事无巨细,凡事必躬亲,这使他日夜操劳,身体渐渐虚弱,很快就因操劳过度而病倒了。诸葛亮深知自己的病情难以好转,于是,一面上奏朝廷,向刘禅报告了自己的病情,并对日后国家许多军机大事一一作了交代;另一方面,他又周密部署了他死后蜀军的退兵之策。当这一切料理停当,诸葛亮就在这北伐前线的军旅病榻上,怀着对北伐未竟事业的伤感和遗憾,怀着对先帝的无限追忆,怀着对亲自创立的蜀汉政权的隐隐忧思而匆匆离开了人世,享年仅54岁。

《三国演义》中以“六出祁山”对诸葛亮的北伐做了文学性的描述,北伐虽然最终没能成功,诸葛亮的“人算”最终没能算过“天命”,但他靠一己之力维持了一个王朝,这种大智与大勇不能不令后人肃然起敬。

同类推荐
  • 茅台故事365天

    茅台故事365天

    本书艺术地记录了茅台酒的千年史,从不同的侧面,以讲述故事的方式全维呈现了茅台酒的成长和发展。所收故事成稿以三种方式构成:一是作家自己的故事,二是从公开征集的茅台酒故事中择优选取的别人的故事,三是从茅台酒集团公司获取和从网络上搜索到的与茅台酒相关的民间传说、外交轶闻等历史的故事。
  • 武纵神州

    武纵神州

    神州大陆,大夏一统,人心不轨,一朝分崩。武阆交战十载,黎民死伤盈野。大战之中的遗孤,被武国王爷收养,悉心教导得以驰骋疆场,然而武阆议和,回京途中却遭遇了伏击,重重围杀之下,少年重伤落水,他的结局究竟如何?
  • 历史上那些趣事儿

    历史上那些趣事儿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中不乏一些名人趣事,让你轻松一笑。
  • 这样读资治通鉴(第6部)

    这样读资治通鉴(第6部)

    青年学子亦可从中学到有别于课堂上的历史讲述,一部一直放在毛泽东床头的大书,一部曾经让毛泽东读了17遍的大书,《资治通鉴》是中国人的管理智慧。这样读《资治通鉴》,是为官者的管理智慧,是企业家的MBA教材,是奋斗者的行为指南。
  • 蛟行天下

    蛟行天下

    以妖邪之力,逐鹿天下。卑微出身,最后位登大宝!!!!以妖邪之力,倾覆天下。意外穿越,却是身陷龙腹,鸠占鹊巢,醒来我已非我!由最为卑贱的衙役做起,步步为营,由吏至官,最后倾覆天下,其中软红十丈,艰难险阻,诸君且慢慢看来。
热门推荐
  • 精灵鬼怪故事

    精灵鬼怪故事

    《精灵鬼怪故事》是“西域民间故事”丛书之一。该丛书中的民间故事记录了口述者、记录者、翻译者的姓名,保留了最初讲述者所使用的通俗而生活化的俚语,原汁原味。故事通过对人物语言、地方礼仪、服饰和饮食的描绘,让人们领略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锡伯族、柯尔克孜族等民族的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对长期生活于新疆大地的读者更有着阅读的亲切感。有的故事是西域民间故事的经典之选,具有新疆民间文学的代表性和真实性,保持了原初的味道和浓郁的地哉特色。
  • 赌棋山庄词话

    赌棋山庄词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偷来的王妃

    偷来的王妃

    秦络络(林沫),一幅古画,莫名其妙地将她带到一个陌生的时代,神秘老人的告戒,谁,才是与她订下今生的血玉镯主人?三个同样优秀的男子,她,该如何抉择?南宫裂,东望国烈王爷,一个盛传好男色的王爷碰上了她,那个小小的姻缘果,真的可以给他带来一段良缘?
  • 威武大明朝

    威武大明朝

    崇祯17年,家破人亡,我爹死在了煤山,我的弟弟妹妹被流氓杀害,我的臣子都背叛了朝廷,我的子民都在哭泣嚎啕。末世太子爷能否,中兴大明朝?且看太子爷是带领大汉民族的最后一个王朝走向世界之巅呢?还是被历史的车轮碾碎?覆灭还是浴火重生......敬请期待!!!您的一个点击!一个推荐!一个收藏!一次打赏!每一次的评论!都是对小童莫大的支持!新人求支持求各种包养!!!!
  • 鬼夫攻略

    鬼夫攻略

    李若雨悲催的发现,自己也加入了时髦的穿越大军一行,一觉醒来成了候府嫡女诸葛若雨,不仅与魔界至尊有了交集,佩戴玉佩还出来一个十世恋人。为了找回前世记忆,找回战神肉体,还要踏上漫漫成仙路。想到以后悲催的生活,诸葛若雨欲哭无泪,她只想过个平静的日子!
  • 圣手白衣

    圣手白衣

    无字天书,号称天下第一奇书。销声匿迹百余年,却在一夜间重现江湖。少年为揭开身世之谜,踏入江湖寻母,却无意中卷入重重阴谋,朝堂,名门,绿林,魔教,何以为正,何以为邪……
  • 一品毒妃

    一品毒妃

    黄蜂尾后针,最毒妇人心。上辈子甩不脱的霉运重生后竟变成了神奇的乌鸦嘴技能。“婶娘这是要去庙里上香?这天瞧着怕要下暴雨。”噼里啪啦……婶娘的马车被雷劈了。“好姐姐,可是做的新衣服,瞧着倒是好看,只怕不结实。”尚书嫡女落水,一把撕烂了堂姐的衣服。“听说堂嫂又怀孕了,连着两胎都是女儿,可别生出大四喜来。”堂嫂临盆,生出一对双胞胎女儿。前世她恋他慕他,舍了自尊委曲求全嫁给他,最终得到的却是含恨而死。贼老天给她重来一次的机会,纵然化身厉鬼,她也要让奸夫淫妇血债血偿!
  • 决战原大陆

    决战原大陆

    两千年前的上古文明时期,来自不同种族的十二位英雄,为了探索世界起源的秘密和寻找造物之神,他们决定启程冒险,前往大陆最神秘的地方——不朽庭院两千年后的今天,到底十二位英雄发现了什么始终无人知晓。为此,新一届的十二位英雄们再次整装待发,深入古代大陆追寻英雄们的足迹,更多的了解他们的传奇世界和世界起源之谜,一场波澜壮阔的旅程从这里开始。
  • 暗界之主:狂傲十公子

    暗界之主:狂傲十公子

    黑暗中总有一些影子,而这些影子名为杀手,暗凤从三岁开始就经历了非人的训练,也是从三岁开始一步步踏上不归途,可在这个黑暗中,危险无处不在......在一次任务完成后,被最亲近的、一起长大的妹妹背叛,中枪身亡......重生到明月大陆,暗界之王变成小娃娃,看她是怎样从新开始......白痴、废物、草包、传闻中的废材公子,张开你们的大眼看清楚,明明是天才,好不好......哼。。。在异空世界中看她是如何茁壮成长,踏上世界巅峰。
  • 现代企业集团财务控制框架讲稿

    现代企业集团财务控制框架讲稿

    本书包括公司治理结构等16个要素构建企业集团财务控制框架;以影响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因素和控制要素两个维度确定财务控制模式;财务系统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发挥作用的方式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