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89000000022

第22章 战国时期改革的先行者

以公正之心荐才

李悝是战国时期政绩卓著的政治家。

李悝是由翟璜推荐才得到魏文侯重用的,两人因此关系特殊,而翟璜本人亦是一名非常优秀的人才。按常理,在魏文侯征求李悝意见时,李悝无论是从报答知遇之恩考虑,还是从有一个更强的政治盟友思索,都应推荐翟璜。

但李悝却出人意料地推荐了另一名竞争者魏成子。首先,这样做证明了李悝不结党,不营私,全心全意从魏国的政治需要考虑问题;其次,在魏文侯看来,李悝可能推荐对他有恩的翟璜,这就落入了俗套,超出魏文侯意料的答案给他以深刻的印象;最后,李悝举荐人才不唯亲,提升了自己在魏文侯心目中的地位,使他最终得到进一步的重用。

魏国攻灭中山国(今河北正定县东北),为了加强管理,魏文侯封太子击(即后来的魏武侯)为中山君。在翟璜推荐下,魏文侯也非常满意地命李悝出任中山国相国。到任后,李悝尽心尽力地辅佐太子,他走乡串户,了解民情,减轻徭役赋税,发展经济,健全法制,在较短时期内,中山国就走上了百姓安居乐业、社会稳定的正轨。太子击见李悝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非常高兴,便把李悝作为老师和朋友看待,经常向他请教治国之道。李悝也不推辞,倾其所学帮助太子。不久,太子击在向父王汇报中山情况的报告中,着实把李悝大大夸奖了一番。

几年后魏文侯派人把李悝召到宫中,想和他商量一件大事。魏文侯打算从翟璜和魏成子两人当中确定一人担任相国职务。由于两人都非常优秀,才干卓越,政绩突出,魏文侯一时拿不定主意,想起太子在报告中称赞李悝的种种言论,就想听听李悝的意见,让他帮忙出主意,李悝到魏都后,魏文侯让他坐下,把事情经过告诉了他,问道:“请您告诉我,在他们两个人中,由谁担任相国最为合适呢?”李悝站起来推辞道:“有道是地位卑下的人不应对地位尊贵的人说长道短,品头论足,关系疏远的人不便对关系亲近的人发表意见。论地位,我比他们二位低许多,论关系,我没有他们与您亲密。因此,不敢妄说。”

魏文侯见李悝有顾虑,再三恳切地说:“我知道您博学多才,为人正直无私,今天是专门请您来商量此事的,您不必再谦让了。”李悝见魏文侯态度诚恳,这才说道:“我在做子夏先生的学生时,先生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天,子贡向孔子请教道:‘请问老师:在各诸侯国的大臣中,哪个最贤呢?’孔子不假思索地说:‘齐国的鲍叔牙、郑国的子皮最贤。’子贡不解,追问道:‘不对吧?齐国的管仲、郑国的子产才是最有名望的大臣呢!’孔子笑了,郑重地告诉子贡:‘可是,我听说齐国的名相管仲是叔牙推荐的,郑国的重臣子产是子皮保举的。却没有听说管仲和子产向国君推荐过多少人啊!’子贡茅塞顿开,心领神会地说:‘您的意思是说善于发现人才、全力推荐人才的人才是最贤的?’孔子意味深长地说:‘不错。善于识别人才,是富有智慧的标志;虚心推重人才,是仁爱宽厚的表现;极力引荐人才,是利国利民的壮举。做到了这三点,还有什么样的人能够同他们相比呢?’很明显,先生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是要让我知道,只有全力推荐人才的人才是最能干的。根据先生所教,我认为,看一个人的优劣高低,可从五个方面入手:看他平时亲近什么样的人;富裕时,看他接济什么人;显贵时,看他举荐什么人;困窘时,看他干不干非礼的事;贫贱时,看他拿不拿不义之财。”魏文侯听了,赞赏地点了点头,说道:“谢谢您的指教!我心中有数了。”

告别魏文侯,李悝刚回到住处,翟璜就前来打听消息:“听说今天国君向您询问相国的人选,最后定的是谁呢?”李悝坦率地说:“看来是魏成子。”

翟璜一直认为相国职位非自己莫属,一听说是魏成子,不禁有些气恼,质问李悝:“请问:我哪一点不如魏成子?西河郡(今陕西东部黄河两岸地区)的太守吴起是谁推荐的?是我。使邺城(今河北临漳县西南)获得大治的西门豹是谁推荐的?是我。讨伐中山国的乐羊是谁推荐的?是我。拿下中山国以后,没有合适的人辅佐太子,又是谁把你推荐给了国君?还是我。国君要给太子选择师傅又是谁推荐了赵苍唐?也是我。我所推荐的这些人,哪个没有为国家做出过重要的贡献?请问:我哪一点比不上魏成子?我又有哪一点对不起你了?”

听罢翟璜连珠炮似的质问,李悝并没有动怒,他理解翟璜的心情,也很感激翟璜的推荐之恩。他等翟璜平静下来后反问道:“您把我推荐给国君,难道是为了让我在国君面前替你要更高的官职吗?”翟璜不以为然,说道:“我是这样的人吗?”李悝也知道他不是这种人,为了让他心服口服,李悝耐心地解释道:“今天,国君把我叫去,问我在您与魏成子中,谁当相国最称职?我并没有正面回答他的问题,只是请他从平时、富裕时、显贵时、困窘时、贫贱时五个方面去观察和比较就行了,国君也很赞同我的看法。因此,我知道国君会让魏成子任相国。”

翟璜仍不服气,说道:“就是从这五个方面比较,我也不比魏成子差。”李悝了解翟璜,知道他心直口快,只要说清楚了,他也就明白了。于是,李悝又进一步表明自己的看法:“依我看,您比他差得太多了!魏成子的食禄是1000钟,自己只享用十分之一,其余的十分之九都用到为国家招聘人才上了。正因为这样,他才为国家赢得了子夏、田子方、段干木等高贤。对他们,国君把他们当成老师,尊敬他们,时常向他们求教,唯恐照顾不周。而您向国君推荐的那些人,包括我自己在内,国君是当成手下使用的。就凭这一点,您就比不上魏成子。”

翟璜不是一个毫不讲理的人,一明白事理,马上认错。他认为正如李悝所言,自己的确有不少方面比不上魏成子。他向李悝拜谢道:“还是您的见解高明,都怨我平时孤陋寡闻,居功自傲,以致于错怪了您!”李悝也很佩服翟璜认错的勇气,两人自此成了好朋友。

辅佐文侯,变法图强

李悝胸怀济世之才,得遇明君——魏文侯是他改革成功的先决条件。由于李悝谦虚大度,善于团结同僚,减小了变法的阻力,使得变法得以顺利进行。但改革有序,先经济而后政治、军事的正确原则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李悝为相国,准备对魏国进行全面改革。魏文侯问李悝:“我一心想使国家很快富强起来,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总觉得收效不大,您认为到底该怎么办才好呢?”李悝回答道:“国家富强的路有千万条,但最根本的、首先要做的还是发展粮食生产。民以食为天,要让百姓吃饱,国家有余粮,就必须想法多打粮食。”魏文侯又问道:“我正为这事焦急。如今人口增加了不少,可土地却没有增加,如何满足人们的衣食,如何提高产量,这些都是难以解决的问题,请问您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李悝没有立即回答这些问题,而是谈起了自己微服私访的事:“从国君您任命我当相国以来,我尽忠职守。为了了解民情,找到国家富强之法,我常常到民间私访,和百姓一起种地,一起耕田,听到不少议论。有的说徭役太重太急,弄得老百姓没有时间生产,有的说赋税太多,丰年都难维持温饱,更不用说荒年了。他们要求适当减轻徭役赋税,以便让他们有时间生产,能勉强维持生活。国君您看,他们要求不多,可我们却很少为他们着想。”停顿了一会儿,李悝转入正题,他为魏文侯算了笔账,“魏国的土地除山河、湖泊、荒原等以外,可耕种的土地有600多万亩。如果给种田人以适当的鼓励,让他们乐于耕种,把时间和精力投到土地上,精耕细作,每亩地至少可以增收3斗粮食,全国一季就可增产180万石。相反,如果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每亩就不止减产3斗。就是以这个数字计算,全国每季就要少收180万石。一正一反,相差360万石,更不用说徭役太重延误农时导致的减产了。”魏文侯听了连连点头。

李悝最后说道:“要使土地多产粮食,使国家富裕也并非难事,办法就是尽地力之效。这包括两个方面:其一,鼓励农民勤劳耕作,适当减轻徭役和赋税,给他们合适的利益,鼓励他们在原有土地上精耕细作,提高产量。再让他们开垦荒地,田间道旁的土地也利用起来,这样,土地的耕种面积还会扩大,增产粮食自然不在话下。其二,综合利用。鉴于我国粮食作物比较单一和欠收、缺粮的形势,我认为,一方面应引导农民根据不同的地势和土壤,选择不同的作物,将麦子、豆子,谷子等兼种、套种,充分利用地力;另外,能种瓜的种瓜,会栽桑的种桑,善植麻的种麻,真正做到人尽其才、地尽其力。”

魏文侯越听越有理,深表嘉许,果断决定让李悝全权负责国内的农业经济改革。李悝不负重托,立即着手起草文告,颁布国内各地,实行农业改革。为了增强改革实效,他经常亲率官员驱车奔行于各地农村基层,进行督导、检查。几年下来,国内粮食产量逐年递增,农民过上了比较安定的生活,国库的收入也大大提高。在改革过程中,李悝发现了一个问题,即粮食价格对农民生产积极性有很大影响。粮食多了,粮价太低,使农民的积极性逐渐消失。用粮的也不爱惜粮食,粮食产量又下降了。遇到荒年、饥年,粮价昂贵,一般百姓买不起,没有粮食吃,只得四处流浪。于是,李悝又奏请魏文侯,实行“平籴法”,即把丰年和饥年各分三等:丰年分大熟、中熟、小熟;饥年分大饥、中饥、小饥。按照年成好坏,确定应纳税额和农民自留粮的数额,然后由国家平价收购。到荒年饥年时,再由国家平价卖出。这样,好年景粮食大丰收,也不会再出现粮贱伤农的情况;遇到水旱灾荒的年头,也不致粮价昂贵,百姓买不起粮食。由于国家平价收购卖出,市场上粮价一直稳定,百姓不饥不寒,生活安定,国家赋税收入也有了相应保证。

在李悝的操持下,魏国实行“尽地力之效”和“平籴法”长达10年之久,魏国人民果然日益富裕。老百姓纷纷称赞魏文侯用人有方,称李悝是位好“管家”。

在实行经济改革的同时,李悝为了招徕四方人才,又大刀阔斧地进行政治改革。针对世袭禄位制度的种种弊端,李悝干脆废除了这种制度,推行“食有劳,禄有力,使有能,赏必行,罪必当”等一系列措施,按功劳大小,对国家贡献多少授予职位和爵禄。具体规定:不论贵族还是平民,只要有治国安邦的才能,都可以在朝廷做官,领到应得的俸禄;不论什么人,一律按照功劳大小安排职务;官员各司其职,有功者赏,有罪者罚,不准徇私;凡无功而又作威作福者,即使是贵族也必须取消其爵位和俸禄,由于执行了公允、平等和奖惩分明的原则,李悝的政治改革获得了巨大成功,不仅提高了国家机构的办事效率和人员素质,还极大地吸纳了各方人才,调动了举国上下励精图治的积极性。

李悝并不就此止步,为了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和维护改革成果,又在法律领域大展拳脚。他根据魏国的具体情况,参照以往的律令,吸收了各国法令中可取的部分,制定了一部新法典,即《法经》。这是我国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其内容分《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具法》六部分。头两篇是《盗法》和《贼法》,分别对“盗”、“贼”的含义作了具体规定;《囚法》和《捕法》具体规定了惩治“盗”、“贼”的各种办法;《杂法》是关于盗取兵符、官印以及贪污等违法行为的惩治规定;《具法》是对量刑轻重的诸项规定。这部法典颁布实施后,对维护国家秩序起了重要作用。后来,这部《法经》被李悝的学生商鞅带到秦国,对秦国变法产生了重大影响。由于这部法典充分反映和代表了统治阶级的意志,从而成为后来历代封建统治者奉行的法典蓝本。

李悝深知,一个国家要富强,在各国中生存发展甚至称霸,仅发展经济、改良政治是不够的,还必须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眼见魏国军力不强、将士素质不高,李悝想进行改革,但自己在这方面并不在行,怎么办呢?李悝忽然眼睛一亮,何不请吴起帮忙呢?这位卫国出生的年轻人有雄才大略,尤其擅长打仗。记得当年他来魏国时,自己还曾助他一臂之力。当时,魏文侯问自己吴起如何,自己极力推荐道:“吴起这个人虽然贪名好色,但在用兵方面,即使大军事家司马穰苴也比不上他。”魏文侯遂用他为大将,派他攻打秦国。吴起不负重望,很快就攻下了5座城市。由于战功卓著,吴起后来又经翟璜推荐担任了西河太守。想到这里,李悝不禁笑了。于是,他派人找来吴起,共商军事改革的大事。在吴起的帮助下,李悝的军事改革又在魏国拉开了帷幕。

李悝的军事改革,除注重改善官兵关系外,其目的就是建立一支能征善战的常备军。为此,李悝对军士制定了严格的挑选标准:身穿三甲(上身甲、股甲、胫甲),肩负12石之弓,带50支箭,扛长矛、头戴盔甲,佩剑,备3天的粮食,半天行走100里。一旦选中,待遇也非常优厚,免除全家徭役,奖给田宅,这对于调动将士的战斗积极性起了重大作用。短短几年内,魏军战斗力大大增强,各国一时不敢与之争锋。

同类推荐
  • 大唐血旗

    大唐血旗

    一个人,三尺剑,阔步塞北江南,重整晚唐河山!…………………………………………………………张宁本是一个籍籍无名且有些庸俗不堪的人,他从骨子里畏惧着英勇与节烈的东西。直到后来,太多的灾难与悲伤,迫使他只能手持横刀领着众人,去迎接那犹如彩虹挂在湛蓝天穹般的壮丽。
  • 曹昂新传

    曹昂新传

    东汉末年,烽烟四起。中华大地上,各路英雄互相攻伐,争战不休。曹子修,一个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不通文史的年轻副镇长,因公殉职后穿越到了197年,附身在宛城之战前夕的曹昂身上,开始了新生。且看他如何逃脱淯水之劫,和周瑜、诸葛亮、陆逊等人斗智斗勇,收名臣,降良将,纳美人。金戈铁马,夺他个万里江山,成就一番皇图霸业。
  • 大魏武皇

    大魏武皇

    现代第一杀手,重生在三国,成了曹家一名不受待见的庶子——曹禅!内有诸兄弟轻视排挤,外有众诸侯如狼环伺。且看曹禅如何力挽狂澜,平定九州内乱,镇压四方蛮夷,成就大魏武帝之名。
  • 锦衣当朝

    锦衣当朝

    一个小侦探穿越大明,胸怀天下,志存高远,可他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如何避免当个兔相公。一个不一样的锦衣子弟,一个不一样的正德皇帝。从刑名入手,步步高升,斗魔教、破迷局、凶鬼案、诅咒案,案案惊心。起于布衣,不输王侯,一把绣春刀,斩开层层迷雾,终有一日,乾坤入袖,锦衣当朝。君臣一体,碧海荡漾,踏破北疆,热血激昂。美人如玉,江山如画,尔虞我诈的朝局,金戈铁马的天下,旌旗猎猎,再造煌煌大明雄风!
  • 李唐天下

    李唐天下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这就是大唐,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东方帝国。这就是大明宫,世界上最雄伟的皇家宫廷。而缔结这一切的却是一个正史都不会记载的人物!李逸,玄武门事变之后,李建成唯一残留的子嗣,在二十多年之后,重返当初争霸之地长安。李唐天下的长安,表面歌舞升平,繁花似锦。实则暗流涌动,杀机四伏!娇妻美妾、功名利禄更让人欲罢不能!
热门推荐
  • 死亡国度之亡者归来

    死亡国度之亡者归来

    知道人死了之后到底会去哪里吗?知道为什么古代神仙泛滥,但是现代却是连个鬼影子都找不到吗?知道在地球之外,有着什么样的文明吗?身为千年一度才会出现的八十一位神秘亡者之一,寒炎注定将走上一条死亡和杀戮做伴的道路.传承自鸿蒙唯一存在的天煞孤星的力量,寒炎的存在,成为了挑战死亡颠峰的唯一存在.但是华夏众神仅仅在十九层死亡空间之内就遭受到重创.身为人类之母的女娲娘娘在红莲业火的摧残之下被迫转世.而三清道尊之一的太上老君更是被禁忌海王钉死在自身的太极图上.只见寒炎大手一指,说道:"紫炎,把那个唧唧歪歪的如来大光头,还有什么元始天尊都给我吃掉"
  • 天龙八部之征服

    天龙八部之征服

    陈风穿越到天龙八部,逆天而为,群美相伴。
  • 末世之我的帝国

    末世之我的帝国

    大家好,我是小白兔,这个名字是是不是很挫,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可是没法子,这是我那个不着调的主人起的,也只有将就着用了。我原先是我们钢泽族一个伟大探险者,是一只可以成为伟大领主的——虫子,没错,虫子。我是一只虫子,一只从太空来到地球的虫子。原本我应该和我的同族一样,先是掠夺资源,壮大队伍,统治这个星球,然后再进入太空,掠夺下一个星球,如此不断的循环下去,要不成为伟大的领主,要不被敌人消灭。而我的命运在降落到地球那一天,就被改写了。在我和主人充分的交流之下(我才不会说我是被迫的),成为大唐帝国的首席生物学家,荣誉大元帅。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身份,我是主人最喜爱的宠物和伙伴,我叫小白兔。——小白兔
  • 摄国长公主

    摄国长公主

    他是凌驾七国之上的七荒大君玄褚。她是被迫女扮男装的臻国质子楚凰。识她之前,大君的嗜好是:剥皮拆骨做床板;识她之后,大君的嗜好多了一项:收徒宠徒做暖床。**雉国少了个长公主楚凰,臻国多了个质子楚煌。只是没人知道楚凰多活了一世,记得曾伤她害她的那些人。她摇身一变,不再是人人欺凌的臻国质子——送了阴险的纨绔子弟上黄泉,贬了伪善的公主远嫁,把恶毒的太后也逼下了宝座,她一步步的踩着他们的骨头往上爬,直到将她恭恭敬敬的送回雉国。她既是‘质子’,回了雉国当太子也可不是?**风华绝代的楚太子要纳阴毒狠辣的大君入后宫?众人哀哉:太子,您的节操呢?楚凰望天笑了:被狗吃了…当一个从来不会笑、不会哭、不会生气、不会吃醋、不会说对不起,不会拥抱、不会爱,除面瘫外无感官情感的人可以为了你会笑、会哭、会生气、会吃醋、会说对不起、会拥抱、会爱…那还要节操做什么?众人又云:大君,您的天威呢?玄褚挑眉笑了:有她…有天威!!***男女身心干净,1对1,双强宠文,求收藏~~~~!!!
  • 含黛雨潇潇

    含黛雨潇潇

    每一对恋人在相拥的时候都会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但是真的每一对都能幸福到最后么?不同的身份,不同的恋情,从莘莘学子到芸芸众生,他们的开局几乎一模一样,在追求幸福的路上却越走越远。
  • 绝色轻狂:小小萌妃甜又甜

    绝色轻狂:小小萌妃甜又甜

    普通却并不平凡的她,穿越到了一个修仙世界,以废材三小姐的身份重生。因为,末日是她招来!然而,重生之后,天生残脉,受尽欺凌,更是被迫嫁给一个又丑又傻的王爷。孰不可忍,婶不可忍!一名神秘男子的出现,改变了她的命运,将她的潜能激发,让她从一个平凡的女孩,成为了无上至尊的存在!“你们不是想要我的命吗?”她冷昵天下强者,傲然地说道:“当我成就无上至尊,你们将匍匐在我的石榴裙下,感受着死亡的恐惧!一切欺我辱我讽我之人,都将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
  • 极品娇夫

    极品娇夫

    这个男人长得太惹火,俊美邪气,人人都说他离经背道放着好好的前途不要,抛下一切建起他强大的王国。他将她拉出感情的纠缠,要她嫁给他,然后放弃当红得发紫的事业专心让她宠养做个娇夫,不按理出牌的娇夫,一点点吞噬她的心。当她的眼里只有这个娇夫,娇夫说这只不过是个游戏,她和他over。
  • 万妖宫

    万妖宫

    第一次出门就被山贼绑架,第一次进宫就被太后责罚,好不容易抱了个大腿还是只不靠谱的笨老虎,毓微本来只想进城找个人来着,结果就莫名其妙地把自己给赔了进去……万妖宫里群妖乱舞,万妖宫里无奇不有~~(本书慢热,但故事一定精彩,可以放心入坑)
  • 细雨轻飞

    细雨轻飞

    本书是一本个人诗集,主要内容为对景物、人物、思想感情的描述,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对生活的向往。
  • 仲夏夜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