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82400000009

第9章 民族融合

在西晋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要使经济繁荣,国家强大,没有一定数量的人口作为基础,是不可能的。可是东汉末年以来的频仍战争和动乱,使当时全国的人口遭受了极为严重的损耗。损耗的原因,主要是死亡。这一是由于各路军阀、诸侯混战,势必有大量的生命战场上消失掉;二是还有数目巨大的平民百姓死于军阀、诸侯军队的烧杀抢掠之中;三是为避战乱,平民百姓经常离乡背井,导致农业生产凋敝,百姓衣食无源,如果再遇天灾,势必大量冻饿而死,如汉献帝永汉元年(公元189年)董卓之乱以后的几年间,就发生过“民人相食,州里萧条”的悲惨事情。

人口在东汉末年大量减少的其次原因,是原先的自耕农为避战乱,干脆逃入深山大泽或者流散到塞外少数民族地区;有的则被迫依附豪强作了私属。于是,在东汉末年,到处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凄凉景象。在这种情况下,要成就事业,要立国强兵,必须注重人口增加,这成为诸多政治家、军事谋略家的共识。

也就在这一历史时期,中国出现了继春秋战国以后的又一次民族迁徙和民族大融合,而且规模要较春秋战国时期大得多。

魏晋时代的北方各族,除了汉民族以外,主要有匈奴、羯、氐、羌、鲜卑和乌桓等民族。这些民族的人民原来大都散居在我国传统疆域范围内的西北部和东北部边境,过着比较落后的游牧部落生活。之所以出现这次民族大迁徙和民族大融合,当然有其更为深层和远大的历史文化原因和政治背景。但比较直接和显见的原因兴许是东汉末年军阀、诸侯的连年混战,使原来人口比较集中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变得人口稀少,各地的军阀、诸侯为了弥补兵源的不足和劳动力的缺乏,采取恩威并用的政策,纷纷招引或胁迫其他民族的人民内迁,其他民族的一些统治者,也趁着中原地区军阀争战不休的机会,主动举族内迁。

魏晋时期的南方各族,除了汉族外,主要有越、蛮、傒、俚,僚等族,其中越族和蛮族最大。孙权称帝之前,百越族中的一支“山越”仍散居于今安徽、浙江、福建、江西等地的深山之中,过着原始的村社生活。吴主孙权为了补充兵源和劳动力,曾多次强迫山越人出山。诸葛恪、吕范、太史慈、韩当、周泰、凌统、吕蒙、贺齐等孙吴将领,都曾先后奉命对山越人进行镇抚或放火烧山,诱逼他们移居山外。当时出山的山越不会少于二三十万,如诸葛恪在丹阳(今安徽省宣城)附近一次就得到山越人4万。这些出山的山越人,或是选入军队当战士,或是被编为屯民、屯田客,或显被送至有军功的世家豪强作为部曲、佃客。

对蛮族也是一样,孙吴统治者也取镇抚并举的政策。时武陵蛮夷反乱,攻下孙吴的城邑拒守,吴主孙权以黄盖为武陵太守,率兵征讨,杀了他们的魁帅,对附从者则予以赦免。于是“寇乱尽平,诸幽邃巴、醴、由、诞邑候君长,皆改操易节,奉礼请见,郡境遂清。”

作为一代枭雄的司马氏,当然也十分明了发展人口对于成就霸业的重要性。

魏明帝曹叡景初二年(公元238年)春夏期间,司马懿率兵征伐辽东自立为燕王、署置百官的公孙渊。大败公孙渊后,司马懿除血腥杀戮以示威慑之外,亦下令“中国人(指中原地区的人)欲还旧乡者,恣听之”,地方官吏、豪强不得阻止。于是收户4万,人口30余万。

如果说司马懿当时收纳人口,还是心在事魏,那么其子司马昭揽定曹魏朝廷大权之后的收纳人口,就是他为晋王朝的建立,“以雄才成务”的具体作为之一了。魏元帝曹奂景元四年(公元263年)司马昭平蜀后,遂劝募原蜀国百姓内徒中原,应徒者给粮食两年,免徭役20年。据《晋书·文帝纪》载,这时内迁人口的数量已高达870多万。不管这个数字是否过于夸大,但从中可体会到当时内迁中原地区的人口数量约对不是个小数目。

晋武帝司马炎登位后,继续奉行恩威并用,发展人口的政策。

泰始五年(公元269年)二月,晋武帝任命胡烈为泰州刺史。因为、在此之前,邓艾为谋伐蜀,曾收纳鲜卑族的投降者数万人,把他们迁居在雍州和凉州之间的地带,与当地的。百姓杂居。待邓艾被诛,晋武帝担心这数万人久无人理治而生成祸患,因此派胡烈任由雍、凉、梁3州分置而成的秦州为刺史,以镇抚这些鲜卑族人。这也是因为胡烈当初为将伐蜀,在西域一带颇有威名的缘故。

泰始六年(公元270年)六月,鲜卑人首领树机能起兵反晋。秦州刺史胡烈率兵讨伐,与树机能战于万斛堆。胡烈当时兵少将寡,虽经力战,却兵败,被树机能诛杀。

胡烈,字武玄,安定临泾人。其兄胡奋是曹魏旧臣,曾随司马懿讨伐辽东公孙渊,归迁任校尉、徐州刺史等,又因征匈怒刘猛之叛闻名,累迁征南将军、假节都督荆州诸军事,护军、加散骑常侍,在边境一带特有威惠。晋武帝之用胡烈镇泰州,兴许也取胡烈依兄威惠之意。胡列伐蜀时亦以战功名。钟会反叛时,他和手下诸将皆被禁闭。胡烈的儿子胡世元,时年才18岁,他勇猛异常,身先士卒,攻杀钟会。

胡烈与树机能浴血搏杀之时,都督雍、凉2州诸军事的扶风王司马亮曾遣将军刘旃率援兵前往。可是刘旃观望不进,致使胡烈无援身死。晋武帝因此下令贬司马亮为平西将军,并要斩首刘旃。司马亮上疏说:“节度之咎,由亮而出,乞丐其死。”晋武帝下诏说:“若罪不在旃,当有所在。”于是罢免司马亮官职。

晋武帝司马炎再遣尚书石鉴任安西将军,都督秦州诸军事,讨伐树机能。

树机能兵力强盛,石鉴派遣新任秦州刺史杜预出兵击之。杜预认为树机能军正于获胜之后,士气高涨,而且草黄马正肥,而官军处于新败之时,士气有损,军粮后勤也难得到保障,因此应当先并力运筹军粮,待明年春天进讨。

石鉴却不以为然,他上奏晋武帝说杜预有怠军心,请求将其拘捕,以槛车送往司法部门,论其以赎罪。继而自己率军前往讨伐树机能,但最终未能克之。

平服鲜卑人树机能的反叛,自此成了晋武帝的一块心病。

西部狼烟未消,北部烽火又起。

当初,曹魏把久居塞内的南匈奴人分为五部:左、右、前、后、中,各立其贵人为帅,分居并州诸郡,选汉人为司马监督他们。因为有汉高祖刘邦的女儿给匈奴单于为妻的故事,这些南匈奴人自称他们的祖先是汉氏的外孙,于是改姓刘氏。晋武帝泰始七年(公元271年)正月,匈奴右贤王刘猛反叛出塞。

不久,北地郡居住的胡人侵犯金城,凉州刺史牵弘率军讨伐,没想到四处胡人都加入叛乱,和树机能一起共围牵弘军于青山,牵弘军败而死。

早些时候,大司马陈骞曾言于晋武帝说:胡烈和牵弘之辈都是有勇无谋的人,对于边境其他民族,只会采用强硬政策,所以他们不是绥边之才,将来要成为国家之耻。

晋武帝知道牵弘为扬州刺史时,经常不服从当时以大司马都督扬州诸军的陈骞的命令,认为陈骞因此而诋毁牵弘,就没有听信陈骞的话,派牵弘再次出任凉州刺史。陈骞暗自叹息,知道必败。两人果然失却了与羌戎之间的和睦,先后兵败身死。以后连年征讨,结果也仅能维持现状,晋武帝才有所后悔。

好在北境还有战绩。晋武帝泰始七年(公元271年)十一月,反出塞外的刘猛侵犯并州,并州刺史让钦击而破之。

第二年春天,监军何桢讨伐刘猛,屡次破之。何桢在进攻的同时,暗地里以利诱得刘猛的左部帅李恪,李恪杀了刘猛以后率军投降。“于是匈奴震服,积年不敢复反。”

时隔不长,汶山郡的白马胡又掀起骚乱。益州刺史皇甫晏打算出兵讨伐。属下何旅等人劝谏说:胡夷之间相互残杀,本来就是他们的常性,不足为大患。现在时值盛夏出军,大雨将到,必会引发疾疫,应当在秋、冬季节出军讨伐。皇甫晏不听。有一个名叫康木子烧香的胡人说军出必败。皇甫晏认为是扰乱士气,杀了这个胡人。

皇甫晏遂率军出征,到达观阪。牙门张弘等人认为汶山道路艰险,而畏惧叛胡兵多士众,就在夜间作乱,杀了皇甫晏,军中惊扰,兵曹从事杨仓等拼死搏杀,不敌而死。张弘反诬皇甫晏谋反所以杀了他,把他的首级带到京都。皇甫晏的属下何攀为皇甫晏道冤。张弘等人却在防地纵兵抢掠。主簿李毅对太守王溶分析了皇甫晏的情况,也认为他不可能作乱。李毅接着说:现在益州有乱,这是此郡的忧患。张弘这个小人是人人都难以相处的,应当即时赴兵征讨,不可坐失机会。王濬还想先上奏,李毅劝道:对于张弘这种杀主之贼,罪恶深重,应当不拘常规先讨伐他,还要上奏什么?王濬依言,遂发兵讨伐张弘。司马炎得知此事,下诏任命王溶为益州刺史。王濬进击张弘,斩之,并夷其三族。

这场内外应合的骚乱总算平息,晋武帝十分高兴,封王溶关内侯。

泰始九年(公元273年)七月,鲜卑人又侵犯广宁,杀5000人。而这时的晋武帝正忙于诏选公卿以下子女以备六宫,所以未予鲜卑人作乱以关注。

次年八月,凉州一带胡人再犯金城诸郡,镇西将军,汝阴王司马骏出兵讨伐,斩敌兵统帅乞文泥等人。

咸宁元年(公元275年)二月,鲜卑叛军首领送来人质请求归降。

六月,鲜卑人力微遣儿子来献贡品,将要回去的时候,幽州刺史卫璀上表晋武帝请求将力微的儿子留下作人质,又秘密派人以重金贿赂他的各部首领归去在力微跟前挑拔离间。

校尉马循也于此月讨伐叛乱的鲜卑人破之,斩其渠帅。

咸宁二年(公元276年)二月,并州胡人犯塞,并州诸军事胡奋击破之。

五月,镇南大将军、汝阳王司马骏讨伐北方胡人,斩其渠帅吐敦。

七月,鲜卑阿罗多军犯边,西城戊己校尉马循出兵讨伐,斩首4000多人,生擒9000多人,阿罗多无计投降。

咸宁三年(公元277年)三月,送人质到洛阳求归降的树机能仅一年再度反叛,平虏护军文淑督凉、秦、雍3州诸军讨伐,破之。各地胡人200万口来降。

也就在这一年,卫瑾遣返两年前留下的人质力微可汗的儿子沙漠汗归国。自从沙漠汗入晋为质以来,力微可汗在身边的其他儿子多受到恩宠。待沙漠汗归鲜卑,那些受到卫壤贿赂的各部首领一起向力微可汗谮言,沙漠汗被杀。不久力微病重,乌桓王库贤秉政;时下他已受卫瓘的贿赂,想扰乱各部,于是在庭殿磨“斧”霍霍,对各部首领说:可汗恨你们这班人进谗而杀了太子,打算尽收你们的长子杀掉。各位首领害怕了,顿时作鸟兽散。力微见状,忧愤而死,其国由此衰落。

当初,晋的幽、并2州都同鲜卑接壤,东是务桓,西是力微,于是多有边患。卫瓘秘密使用计谋进行离间,结果务桓投降,力微忧卒。晋武帝为嘉奖卫瓘之功,封其弟为亭候。

卫璀,字伯玉,河东安邑(今山西省夏县北)人。其父为魏国尚书。卫瓘10岁丧父,至孝过人,以明识清允知名于人,袭父爵阌乡侯,20岁左右任尚书郎。权臣专政时期,他优游于各种政治派别之间无所亲疏,被当时的重臣傅嘏所器重。后迁任散骑常侍,陈留王曹奂时期拜侍中,持节慰劳河北。邓艾、钟会伐蜀时,他任廷尉卿,监邓、钟2人军事。钟会反叛,他处危急不惊慌,以装病懈怠钟会防范之心,遂纠集诸将杀钟会,平息钟会之反。他同样以计谋擒得手握重兵的邓艾;他以为自己与钟会一起陷害邓艾,担心兵变,又想独揽诛钟会之功,就派人夜袭刚被本营将士救出的邓艾,杀邓艾及其子邓忠。但回朝后受封,他又因辞不受。晋武帝泰始初年,他任征东将军,晋爵为公,都督青州诸军事、青州刺史,加征东大将军、青州牧,所在职位都有政绩。咸宁初年,他被晋武帝征拜尚书令,加侍中,他以法御下,严整平允。他认为魏时的九品官人之法是权时之制,不是经通之道,曾上疏晋武帝要求忧复古时的乡举里选,晋武帝善之,却最终没有改变。卫瓘学问深博,工于草书,时人把他与索靖并称“二妙”,在书法史上颇有影响。晋惠帝司马衷即位,他任太保。不久,纠葛于宫廷的斗争中,被贾后所杀。

咸宁四年(公元278年),司马督马隆上疏晋武帝说,凉州刺史杨欣失却与羌戎之间的和睦,必定要事败。是年六月,杨欣与树机能的党羽若罗拔能等战于武威,兵败身死。

在诸多外族战争中,最让晋武帝司马炎劳神忧心的是鲜卑人树机能的屡屡作乱。他虽派兵遣将,多次施威,但总是收效不佳,而且常常是战将兵败身死。

杨欣战败被杀后刚刚半年,树机能再次起兵,并攻陷了凉州。从泰始六年(公元270年)树机能开始作乱,至咸宁五年(公元279年)正月的这次兵破凉州,前后已有9年时间了。

这天,晋武帝临朝不由感叹道:“谁能为我讨此虏者?”

话音刚落,宝座下群臣中走出司马督马隆。马隆上前拜言:“陛下能任臣,臣能平之。”

晋武帝思忖,前些时候就是这个马隆上疏说杨欣失和于羌戎之间,必然兵败;后来不仅果如其言,而且被树机能破陷了凉州,想来此人虽官职卑微,却也是个有谋略的人,于是说:“必能平贼,何为不任,顾方略何如耳!”

马隆答道:“臣愿募勇士三千人,无问所从来,帅之以西,虏不足平也。”

好个“无问所从来”!只要能英勇善战,哪管他是出于农亩,出于营伍,抑或出于奴隶?哪怕是逋逃的罪犯,只要他能带罪立功,解国事于危难,也可不咎既往的。晋武帝再思,觉得马隆所言有理,于是当场允诺任用。

旋即,晋武帝下诏,拜马隆为讨虏护军、武威太守。

公卿群臣见况,都劝谏晋武帝说,现在兵将已经够多了,不应当再让马隆重去招募了。而且马隆年纪轻轻,任职卑微,恐是口出妄言,不值得这么信赖于他。

晋武帝却决心已定,不再动摇。

马隆去后,悬榜招募四方勇士,条件是能力开四钧之弓,挽九石之弩的人,应招者当场检视。从早上到中午,已招募合条件的3500人。马隆说:“足矣。”又请求自己到武库里面选用兵器。

管武库的官员心中不快,和马隆争执起来。御史中丞则表奏武帝,弹劾马隆。

马隆面见晋武帝说:“臣当毕命战场,武库令乃给以魏时朽杖,非陛下所以使臣之意也。”

晋武帝当即下令,任马隆自己挑选、取用,他人不得干涉。并拨给马隆足用3年的军资,遣其踏上征途。

晋武帝启用马隆,不是一时无将可选的窘迫所致,更不是寄于侥幸的轻率所为,他是经由了考虑和选择的。

当时归附的匈奴人刘渊臂长善射,勇力过人,而且姿貌魁伟,深得王浑等朝廷重臣的器重;王浑等多次向晋武帝荐用,武帝也召见了刘渊,与他交谈后很喜欢他。王浑的儿子王济甚至对武帝说刘渊有文武长才,陛下如果任命刘渊以东南之事,扫平吴国易如反掌。

此时也有人提出相反意见。孔恂、杨珧说刘渊不是汉族,其内心必然存在异己之念。他的才气的确少有人能比,可是不得委以重任。

待树机能攻陷凉州,晋武帝忧虑,曾问李熹何将可任,李熹回答说:“陛下诚能发匈奴五部之众,假刘渊一将军之号,使将之而西,树机能之首可指日而枭也。”

孔恂却说:“渊果枭树机能,则凉州之患方更深耳。”

晋武帝斟酌后,才取消了任用刘渊平复树机能的打算,起用了马隆。

刘渊以后果然成为覆晋的元戎。这当然又是中国历史之改朝换代的必然,勿需多加贬责。

马隆承晋武帝之命兵发洛阳,日夜兼程,西进凉州。不消几日,抵达武威之东,渡过温水,树机能等探知晋军已到,就率兵数万占据险要,以拒晋军。马隆看见山路崎岖狭窄,就设计制造了一种扁箱车。扁箱车车身窄,可以通过狭道。又制造木屋,置于车上;兵将藏身木屋当中,既可避风雨,又可防矢石。就这样,马隆率军,边行进,边战斗。由于树机能军都身披铁甲,马隆遂命令士兵夹道垒起带有磁性的石头,使得身披铁甲的敌军难以行进。敌军看见马隆将士们于石头间畅行无阻,以为他们是神兵降临,敌军哪里知道马隆的将士们身披的是不受磁性吸引的犀皮铠甲,于是军心已经不稳。马隆军行千余里,杀伤敌军甚多。

洛阳这边,自马隆率军西进之后,音讯全无。晋武帝和朝臣们都深为担忧。有人甚至说马隆早已全军覆没,弄得晋武帝心如揣兔。

这天夜里,尽管六宫粉黛个个照样玉骨冰肌,艳丽魅人,笙歌漫舞、益曲仍旧赏心悦目,靡靡醉人,可是晋武帝怎么也难像以往那样兴致勃勃,他心里到底还在惦念着西线的战事。

忽报马隆使节到,晋武帝当然明白这意味着什么,不由地转忧为喜,抚掌欢笑。他立即命人备车上朝,召见使者。待问过使者详细情况之后,他不无揶揄地对有些大臣说:“若从诸卿言,无凉州矣。”

于是晋武帝下诏,命马隆假节督兵,拜为宣威将军。称赞他:“以偏师寡众,奋不顾难,冒险能济。”

这时,马隆已率3000精锐抵达武威。敌虏首领猝拔韩和且万能等见马隆兵精将勇,料不能拒,遂率数万余落归降。至此,马隆等已先后诛杀及受降敌众数以万计。

泰始中年,晋武帝司马炎将兴伐吴之役,下诏说:“吴会未平,宜得猛士以济武功。虽旧有荐举之法,未足以尽殊才。其普告州郡,有壮勇秀异才力杰出者,皆以名闻,将简其尤异,擢而用之。苟有其人,勿限所取。”兖州遂举荐马隆才堪良将,晋武帝擢马隆为司马督。

马隆之“才堪良将”,最突出地表现在他受命于危难的平定树机能这一最大边患的战役中。他知兵在精不在多,选3500名壮士出击拥兵数万且据险而守以逸待劳的敌军。这3500名精选之士果然以一当十,“弓矢所及,应弦而倒”,他精通战术,且能具体情况具体处置。道狭窄,他做扁箱车以载兵;地平旷,就联车为营。四面排设鹿角;遇伏兵,他车载木屋避矢石;总是避敌锋芒,攻其不备,又以磁石乱敌队。这样,尽管敌军“或乘险以遏”,“或设伏以截”,均难以奏效。而且马隆采取的运动战,在转战千里之中,对敌军进行各个击破,使敌军的数量优势不再存在。

晋武帝太康初年,他以平虏护军、西平太守率军与南虏成奚交战,他命军士皆负农具,装作耕田农民,待敌军懈怠后进兵破之。以后,在他任政期间,胡虏不改再为寇。

晋武帝力排众议,起用马隆,充分显示了他知人善用的一面。这在史籍中已留作典型事例。

以后,在晋武帝执政期间,虽还有些外患,但基本已不成气候,无大威胁。据《晋书·武帝纪》记载,还有以下几次:

太康元年(公元280年)七月,轲成泥寇西平、浩斖,杀督将以下300余人。

太康二年冬十月,鲜卑人慕容廆寇昌黎。

十一月,鲜卑寇辽西,平州刺史鲜于婴讨破之。

太康三年三月,安北将军严询败鲜卑慕容魔于昌黎,杀伤数万人。

太康七年五月,鲜卑慕容廆寇辽东。

对边境或内部的其他民族进行武力征服和威慑,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对这些民族同时进行安抚,使其归附于晋王朝,是问题的另一个方面;而且,从产生的结果来看,武力征服和威慑只是手段,使其归附,才是目的。

《晋书·四夷传》写道:“武帝受终衰魏,廓境全吴,威略既申,招携斯广,迷乱华之议,矜来远之名,抚旧怀新,岁时无怠”。可见晋武帝自登基以来,对四方其他民族,主要是采取怀柔、招抚政策的。再加上政令统一,经济发展,民生安定,原先因战乱流亡其他民族栖息地的中原人纷纷思归,由此也带动了其他民族的内依晋朝。所以在晋武帝时代,形成了一个其他民族内迁或归依的潮流;在武帝执政期间,几乎年年都有大批的四方民族内迁或归依。这时的晋王朝广开容纳之怀,从而使国内人口得到很大发展。

晋武帝称帝之后,匈奴大水塞泥黑难等即举领2万余部落归依,散居在平阳、西河、太原等6郡。

咸宁二年(公元276年)二月,在并州诸军事胡奋大破犯塞胡人的同时,东夷则有8国人举国归依。

七月,在戊己校尉己循大败犯境鲜卑阿罗多等部的同时,东夷有17国内依于晋。

咸宁三年(公元277年),先后有“西北杂虏及鲜卑、匈奴、五溪蛮恋、东夷三国前后十余辈。各帅种人部落内附。”

咸宁四年,又有东夷的9国之众内迁中原地区。

咸宁五年三月和十月,匈奴都督拔弈虚、余渠都督独雍等,先后各带领部落归依。

太康二年(公元281年)六月,再有东夷5国内附。

太康三年九月,东夷有29国归依晋王朝,并贡献其地方宝物。

太康四年六月,牂柯獠2千余部落内附。

太康五年匈奴胡太阿厚率部落29300人来降,晋武帝在塞内西河划地接纳居住。

太康六年四月,参离4000余部落内归。

太康七年八月,东夷11国内附。是年,还有匈奴胡都大博及萎莎胡(匈奴19种之一,按范文澜先生注)等各率部落共10万余人内附,居雍州。

太康八年八月,东夷两国内附。是年亦有匈奴都督大豆得一育鞠等再率种落11500人前来归附。

太康九年九月,“东夷七国诣校尉内附。”

太康十年五月,屡犯晋境的鲜卑人慕容魔来降。这一年,还有奚柯种族的男女10万人内附于晋。

慕容魔的曾祖父在魏国初期率领他的各个鲜卑部落入居辽西,曾从司马懿讨伐公孙渊而立功,被拜为率义王,始建其国于棘城之北。慕容廆的父亲慕容涉归后为鲜卑单于,迁邑于辽东北面。慕容廆自幼身材伟岸且容貌娴丽,胸有大志,受当时安北将军张华的器重,张华还将服簪帻巾等相赠,与其结殷勤而别。而该时的慕容鲜卑,亦是臣服于晋王朝的。由于宇文鲜卑与慕容廆的父亲有隙,慕容廆继父位后要平父怨,曾上表晋武帝要讨伐宇文鲜卑,晋武帝没有准许,慕容发怒,遂入寇辽西,杀人很多。晋武帝派军击败慕容廆。自此慕容廆再掠昌黎,每年不断,并夺扶余国而占之。晋武帝再调兵遣将击败慕容魔,重立扶余之国。慕容魔到底是个识时务的俊杰,遂与其众谋商说:我自先公以后世代事奉中国,况且华裔所依事理不同,我们本来就与他们强弱有别,我们怎能与晋抗争呢?为什么不与晋媾和以不再祸害我们的百姓呢?于是慕容魔派来使节,请求投降。

晋武帝不仅不念旧恶,反而嘉许慕容魔,拜他为鲜卑都督。

可是晋武帝的属下就不如晋武帝做得潇洒。东夷校尉何龛曾、败慕容魔兵。慕容魔请降后谒见何龛,以士大夫的礼节巾衣到门。何龛以胜利者的模样,严兵以见之。慕容廆随即改服戎装入见。人问其故,他回答说:主人不以礼待客,客为什么还讲求礼节?何龛听说以后,深觉惭愧,对慕容廆更加敬佩。

太康十年(公元289年),晋武帝使慕容廆率其鲜卑人迁居于徒河的青山。

以恩威并用的政策使四方其他民族大量归附或内迁,是晋武帝时代人口发展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晋武帝也十分重视国家内部自身人口的发展。如泰始九年(公元273年)冬十月辛巳,他命人定制,规定民间女子年至17岁而父母不让出嫁的,由政府代选配偶。

晋武帝还发官奴婢屯田,奴婢配为夫妇,每100人成立一屯。官奴婢是罪人,其中许多人是司马氏政敌的子女。他们被允许成家繁衍,可见晋武帝对人口增长的重视。

晋武帝在位时曾对王公官员的占田进行了限制,公候所占的京师近郊田是依爵位高低而递减的。对下级官员来说,限制作用更为明显。与限田制一起颁行的有荫佃客和荫衣食客制。荫佃客制对各个品位的官员私蓄农户的数量进行了依次递减的规定,荫衣食客制则对官府内的门人,仆役的数量作了不同规定。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黑人黑户”的存在,使国家对人口数量的把握有了更大的明晰度和准确性。

晋统一全国之前,魏、蜀、吴共有户146万多,人口767万多。在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平吴后,晋已有户240多万户,人口1600多万人,比三国时期,户增100万,人口增一倍以上。到了太康三年(公元282年),国家已经有户370万,几乎增加了二分之一以上。

人口的大量增加,是“太康之治”的标志之一,也是太康年间晋王朝经济繁荣的动因之一。晋武帝在其执政期间,为汉民族与其他民族的和睦相处以及中华民族的进一步融合,为当时的人口发展做出了贡献。

同类推荐
  • 迷人之谜:丁玲

    迷人之谜:丁玲

    丁玲与比她小13岁的陈明相濡以沫地走完了人生最后的旅程,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赞丁玲“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可20世纪50年代,她又被打为“丁陈反党集团”的头目,“文革”中身陷囹圄……其书如谜,“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 最具影响力的发明始祖(上)

    最具影响力的发明始祖(上)

    本书主要总结了最具影响了的发明始祖。如鲁班、李冰、蔡伦、张衡、华佗、魏伯阳、马钧、葛洪、郦道元、一行、毕昇、黄道婆、路·盖里格、安东尼·列文虎克、G·W·莱布尼茨、詹姆斯·哈格里夫斯等人。
  • 穿过爱情的漫长旅程:萧红传

    穿过爱情的漫长旅程:萧红传

    离乱的时代,演绎着一曲人世悲歌;火热的青春,谱写着一段爱情传奇。——它的主人公,名叫萧红。作为“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萧红有着惊采绝艳的才华,也有着坎坷流离的爱情,无论是她的文还是她的情,都是值得后人一再品味、一再忆及的传奇。
  • 最后一个皇帝:袁世凯传

    最后一个皇帝:袁世凯传

    《最后一个皇帝:袁世凯传》记述了北洋军阀领袖袁世凯复杂多变的一生。1859年,袁世凯出生在河南项城一个官僚大地主家庭。袁家上辈人官运亨通,袁的野心亦不小。他曾参加科举考试,但屡试不中。郁郁不得志的他即便结了婚,做了父亲,也还像个胡天胡地的恶少。1881年,一事无成的袁决定出走家乡,前往登州投军……1912年,临时参议院以全场一致的17票选举袁继任临时总统,所得票数比之孙中山当选时竟还多了一票。1915年,袁宣布“接受”帝位,准备成立中华帝国,可惜直至83天后帝制取消,他仍未正式行登基之礼。1916年,袁靠着一剂强心针由昏迷状态苏醒过来,留下人生中最后四个字:“他害了我!”
  • 中国古代贪官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贪官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吏治清则国脉旺,吏治浊则国势颓。毋庸置疑,吏治腐败是最大的腐败,是社会政治生活中诸多腐败的源头,为害最烈。翻阅史册,贪官如蚁,罄竹难书。在本书编写中,比较系统地选择了上自先秦,下至二十一世纪初中国历史上每个朝代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贪官。古人云:“以钢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从明得失。”揭露批判中国历代贪官的劣迹,可以警醒世人。为此,编者编著了《中国古代贪官传》。
热门推荐
  • 殿下哪里逃

    殿下哪里逃

    我欧阳雪上得了厅堂,呃,虽说下不了厨房!但我好歹也杀得了木马、翻得了围墙、开得起跑车、买得起洋房、斗得过情敌、打得过流氓!你,舍我其谁!
  • 一生中要养成的100个小习惯

    一生中要养成的100个小习惯

    成功与失败的最大分别,来自不同的习惯。好习惯是开启成功的钥匙,坏习惯则是一扇向失败敞开的门。圣·德克旭贝里说:“一个新习惯就可以给我们完全陌生的惊喜。”人的一生中,小习惯无处不在,对人们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人的成长需要好的习惯,当你感到困惑的时候,不妨轻轻打开这本智慧书,让它带领你去培养新的好习惯……
  • 世界500强企业高管的就业忠告

    世界500强企业高管的就业忠告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以至于人才招聘会越来越火爆,随便哪个主题的招聘会都是场场爆满,人头攒动,甚至造就了一个新兴产业,一种新的经济热点——“招聘经济”。尚无工作经验的毕业生择业难,有工作经验又有阅历的求职者再就业的形势同样也不容乐观。应聘者找工作难,那招聘者的情况如何呢?与应聘者找不到工作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越来越多的招聘单位招不到人,以至于打出了高薪揽才的旗号。为什么会出现如此鲜明的反差呢?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人才市场上提供的人才不能满足或不适合招聘单位的需要,以至于招聘单位想招的人招不到,而不想招的人却是如过江之鲫。
  • 天赋为尊

    天赋为尊

    前世林尘苦修数百年到达天尊之境,可还没来得及铲除灭族之恨的凶手,功法走火入魔不得已灵魂出逃。不料竟重生到十四岁时,前世的遗憾能否一一找回呢?本书以玄幻为主。没有强健妖族的身躯,没有魂族高妙的魂能,人族屹立于万界之林,所依靠的仅仅是自身三千天赋。三千天赋对于三千大道,前世没有觉醒天赋的林尘,今世又会走出如何辉煌的成就呢。
  • 最强剑仙

    最强剑仙

    本不应生,却随剑而生!本不应名,亦随剑而名!他三岁离家,荣归故里却见家族破灭,昔日种种,已化尘埃。是愤怒?是仇恨?是冤孽?还是那份执念,让他踏上了一条逆天而行的不归路。
  • 超级杀手部落

    超级杀手部落

    一代超级杀手黑豹为完成刺杀回收任务来到大海中央,却意外被卷进了另一个神秘远古世界。原本应该是回收物品的古董玉器,却变成了一座神仙洞府。在这个资源丰厚且无人开发的远古世界,而拥有仙府的黑豹,这个世界无疑是一块巨大的宝藏。而这块大宝藏却不是无主之物。神秘的抢掠奴隶部落,强大的耕种铁器部落,和人数最少却身手敏捷的狩猎部落。就这样,一场纠缠着恩怨情仇的人类发展史即将展开。
  • 龙陵泪

    龙陵泪

    注定相遇,注定离别,我们为何相恋,又为何渐远?你不是曾说不会离别的吗,为何最后只剩我一人站在奈何桥边撑伞看那朝霞落幕...........
  • 云荒月

    云荒月

    天地异象,乱世将起。神秘的转世,将会掀起怎样的万丈波澜。一代天才的崛起,是众生之幸,还是天地之不幸。一切尽在云荒月。求推荐,求收藏!新书不易,倘若看的有兴趣的客官,能来书评区评价留言,毕竟我们写书的也是需要你们的肯定得,拜谢!
  • 太上有仙

    太上有仙

    他从第八劫醒来,惊觉天地变了,他成了那缕不能轮回的魂儿。在浩渺苍穹间徒留下一声轻叹:『下一世,不为成仙』独行大道绝巅,一半浮光,一半黑夜:是魔应霸绝万界,成道当惟我独仙。第九劫起,他仗剑弑神,弹指诛仙。于仙路尽头,转身君临,以神魔万族之血抒写一曲:鸿蒙混沌,太上有仙。
  • 盯住了你的篮筐

    盯住了你的篮筐

    艾弗森1米83能在大个子林立的NBA创出一番天下,那么我卓云也可以,从校队后勤到叱咤风云的NBA球星,我靠自己的篮球技术以及对篮球这项运动的热爱做到了一切。对我来说,无篮球,宁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