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80000000014

第14章 王昌龄——依然宿扶风「之拾贰」

一生里,他送过多少朋友?送过朋友多少诗篇?到底有多少朋友送过他,也送给过他诗篇?这几乎成了一个谜。

我遍翻他的不同版本的全集,影印的,刻印的,插图本……见第一个字是“送”字的就有几十首之多。如果加上散失的那些呢?到底有多少?只一个小小的龙标任上,他就在龙标城东专门为送客建了一座临江楼,不知道宴饮过多少次、送走了多少人:他送了魏二、送了张四,也送了程六;送了狄宗亨、又送柴侍御;送了薛大赴安陆,又送了朱越;送了李棹游江东,也送了李十五;送了崔参军往龙溪,又送吴十九往沅陵……当然,还有芙蓉楼送辛渐,那不可遗漏了的朋友。

太多了,不看了。只看几个人送他的好了:

李白听说他遭贬(第二次)时,写下《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五溪为湘黔交界处的辰溪、酉溪、巫溪、武溪、沅溪;在唐朝,那一带还被看做荒僻边远的不毛之地,也正是他要去的贬所的必经之路。而诗人为何被贬?当时殷璠在《河岳英灵集》评语中说“不矜细行”,新旧唐书也都说是“不护细行”,可见他并没有犯多大的过错,充其量只不过是细枝末节的小事,竟然一路风餐露宿漫漫跋涉,被贬谪到离京城长安三千多里外的“遐荒”,这就不能不使人同情和叹惜。我们不难想象出:寄游在外的李白,时当南国缤纷的暮春三月,眼前是灿烂的花朵和飘坠的柳絮,耳边是一声声子规的悲啼,不教归去。看整篇未着一字说悲痛之意,而悲痛自见,里面有对老友遭遇的深刻忧虑,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有恳切的思念,也有热诚的关怀和惺惺相惜。当时李白也正流放夜郎,同在贬途、行止不定的诗人自然无法与老友当面话别,只好把一片深情托付给千里明月,向老友遥致思念之忧了。插一句:他的另一位朋友、诗人常建在一首怀念他的诗中也流露愤慨和不平:“谪居未为叹,谗枉何由分?”

查一查古籍,见他出生在698年,李白出生在701年,两人相识在739年;也另有他生于690年一说,但无论相传哪一年生人,他都是李白年纪相当的好朋友。有那样的朋友真好啊,似乎我的一生,你是证据。

而他第一次被贬时也送过李白诗《巴陵送李十二》:

摇曳巴陵洲渚分,清江传语便风闻。

山长不见秋城色,日暮蒹葭空水云。

朋友间每一次的相互送诗,其实就是每一次的分别,而所有的一切——你我、山水、蒹葭、云朵和长亭短亭,都是在这一次一次的送别当中老起来的。

哦,那一次的送别竟是最后的送别,在此之前,他还与孟浩然交游,孟浩然也作《送王昌龄之岭南》:

洞庭去远近,枫叶早惊秋。

岘首羊公爱,长沙贾谊愁。

土毛无缟纻,乡味有查头。

已抱沈痼疾,更贻魑魅忧。

数年同笔砚,兹夕异衾裯。

意气今何在,相思望斗牛。

从孟浩然感叹“意气今何在”看,一般是年长者面对年轻者发出的感慨,而且孟浩然的这整首诗,都充满着年暮者的心态。目睹年轻力壮早负盛名的他被贬,又带平生不得志,而今已晚秋暮年、意气不再的诸多感慨。当时孟浩然罹患疽病,快痊愈了,两人见面后非常高兴,由于全然不顾身体的“痼疾”违背了医嘱而对酌,还由于故人难得相见格外高兴,而狂飞酒盏,他疽病复发,孟浩然居然因此而死——他竟因友谊而死!

不会只有一两个朋友的,虽然朋友和朋友有着很大的差别,像山峰和海沟的差别。孟王会面前,他还遇见了岑参,岑参是十分惜别的人,送战友、踏征程写出了名的,当然也有诗相赠《送王大昌龄赴江宁》:

对酒寂不语,怅然悲送君。

明时未得用,白首徒攻文。

泽国从一官,沧波几千里。

群公满天阙,独去过淮水。

旧家富春渚,尝忆卧江楼。

自闻君欲行,频望南徐州。

穷巷独闭门,寒灯静深屋。

北风吹微雪,抱被肯同宿。

君行到京口,正是桃花时。

舟中饶孤兴,湖上多新诗。

潜虬且深蟠,黄鹄举未晚。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岑参这首诗行文上鼓励他不要放弃、积极奋进。我想这样的表达也正好说明,当时的王昌龄应该正当壮年,而不会如同孟浩然那般老暮。最后的“努力加餐饭”自然是表达晚辈对长辈(诗名称呼其为“王大昌龄”)的关心,祝其身体健康。这是最感动我的一句,是最平易也是最亲的亲人才记得说上的一句,不大叫大喊,但小声咕哝。可是,你没有觉得,往往小声咕哝才是我们真心想说的话吗?很多时候,我们喜欢接受到朋友和爱人小声咕哝的关怀和示爱,如同喜欢读到小声咕哝的诗。

好吧,来仔细读一读他自己的一首送别诗吧,他的一首很有名的诗,叫《送魏二》。这是他第二次遭贬,贬为龙标尉的时候写的,眼前他乡他席,心里无限迷茫: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魏二在龙标要经过的潇湘,也就是湖南湘江这一带,他说我送你走。魏二是谁?不知道。魏二的身世是怎样的?不知道。他到北方此去何为?全不知道。但是从诗里可以看出那种感伤情绪,说我送你吧,我们一起喝酒醉别。是什么时候呢?橘柚飘香的季节,是秋天,醉别在江楼之上,秋风秋雨跟着我,我送你上船,跟着我们进了船舱。风带着雨,一种秋寒的感觉,这个“江风引雨入船凉”是景物,也是心境,一种感伤的心境。“忆君遥在潇湘月”,这个“忆”不是回忆,是念,想念,想。是我想象,你还没有走我送你去,我想你到了潇湘这个地方也一定是很感伤很叫人忧伤的。而你一定是夜间有梦长得没完没了,听着猿声、悲哀的猿声不断在那儿啼鸣。你看他送朋友,想朋友一路的愁苦。当然从这里看出来,魏二肯定个坎坷的人,他这一去肯定是带着感伤、带着悲情去的。那么说,我想起你到潇湘这个地方,一定非常哀愁、非常哀怨,一定通宵听着猿声入梦……这都没有直接写我和你感情如何如何好,海誓山盟,没有那样讲。只通过景物的描写、通过心情的描写,来讲对朋友毫无功利目的的那种情怀……他说得细碎,我读得发呆。

因此,在与比自己老的、小的和年纪相当的诗人交往中,他都是很笃厚很亲的朋友。

作为一代诗杰,他流传下来的资料却很少。除了上文所说贬岭南外,还曾遭过贬,具体时间和原因也不太清楚。《詹才子传》说他“晚途不谨小节,谤议沸腾,两窜遐荒”。《河岳英灵集》说他“再历遐荒”,《旧唐书》本传也说他“不护细行,屡见贬斥”。看来他的仕途极为不顺利。诗人对生命的咀嚼是沉沦时常生在牙颊之间的,就连一份世俗的生活也无法保全。造化总是喜欢把充满缺陷的生存环境安排给天才,而且让天才人物本身也带有许多自身克服不了的缺陷。这或许是最好的那一类诗人最惯常的宿命?

更为可悲可叹的是,他后来连龙标尉这样小小的职务也没能保住,离任而去,迂回至亳州,竟被刺史闾丘晓杀害了。《唐才子传》载:他“以刀火之际归乡里,为刺史闾丘晓所忌而杀”。后来张镐按军河南,闾丘晓向张镐求饶,说家里有父母要照顾,求活命。张镐一句话把他噎了回去:“王昌龄的双亲由谁来养老?”按军法,活活打死。

一向同情诗人的张镐终于替他报了仇。真是痛快。

他是盛唐诗坛不可或缺的杰出诗人,当时已经名重一时。因为诗名早著,所以与当时名诗人交游颇多,交谊很深,除上文谈到与李白、孟浩然、岑参的交游外,还同高适、綦毋潜、李颀、王之涣、王维、储光羲、常建等都有交谊。他因数次被贬,在荒僻的岭南和湘西生活过,也曾来往于经济较为发达的中原和东南地区,并曾远赴西北边地,甚至可能去过碎叶(在今吉尔吉斯)一带。丰富的生活经历和广泛的交游,对他的诗歌创作大有好处。他擅长七言绝句,如《出塞》诗: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慨叹守将无能,意境开阔,感情深沉,有纵横古今的气魄,被誉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又如《从军行》等,也都是不能不提的名作。反映宫女们不幸遭遇的《长信秋词》、《西宫春怨》等,格调哀怨,意境超群。抒写思妇情怀和少女天真的《闺怨》、《采莲曲》等,文笔细腻纯美。更不要说他十分喜爱和擅长的送别诗了,譬如:《芙蓉楼送辛渐》。沈德潜《唐诗别裁》说:“龙标绝句,深情幽怨,意旨微茫,令人测之无端,玩之无尽。”不能不提的是,他的五言诗也写得漂亮——《代扶风主人答》在他众多诗作中是少见的五言叙事体,在用词上古朴浑厚,尤其是“不信沙场苦,君看刀箭瘢”一句,让人每每读到都不禁心中一寒,似乎听到了震天的厮杀声。全诗以肃杀之气起,落于对整个边塞情势的感慨,由一个战士垂老还家的痛苦,影射到了战争策划者的不可饶恕。情节颇似鲍照的《代东武吟》,在形式上又领了杜甫“三吏”、“三别”之风,平实、通脱、高远、深长,不可复制,将词句的锻炼之美带入了一个难以企及的高峰,真是无法不叹为观止。

我们读着它们的时候,就止浮静躁,从简随心,像看到花朵,再带露地摘来——金盏花,矢车菊,太阳花,蔷薇,罂粟……一个不少,全都在,动人而清澈、相互搀扶地开放。插花的时候,我们因此感到幸福。

而后来阎丘晓因忌才杀害了他,实在是对中国古代诗歌的一大破坏。他没法回来与我们相会教我们写诗了,而与他同时代开在旧年的篱上细花,亦无法顺着一条风走过的天空之途返回,来与我们白发相会了。

不管怎样,他跟他的诗里写的一般,无论命运怎样寒风凛冽催逼紧,都“依然宿扶风”,不叫人怜惜,只让人钦敬。

既然如此,就让我也来做成他的一个小友吧,一个因为钦敬而怜惜了的后辈,一个“与君初相逢,犹如故人归”的迟来的故人。为了更近更深地听他,于是,我怀着秋节的温暖,迈进唐朝的酒馆,安静地坐在那里,任凭夕阳深深地倦着,以及寂寥地移动到我握杯的指上,仿如月亮缓缓地照着醉酒而归的人。读一读他的同科进士及第的宦友和好友常建写的《宿王昌龄隐居》:“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就算到了他的住处:寒素幽静,一座孤零零的茅屋,一座他自己叫做“茅亭”的孤独的小屋,抚摸他屋前的松树、屋边的花。学常建,不通知主人就夜宿在那里,也举头望松树梢头,见他见过的同一轮明月升起,清光照来,格外有情,而无心可猜。也会和他的朋友感叹过的一样,琢磨着:明月不知今夜主人不在,换了客人,依然多情来伴。到院里散步,也看见他莳养的药草长得很好,和因为久无人来、路面长出的青苔……想象他一边读书,一边满足地眯着眼睛捋着胡须听自己耕种的庄稼萌发拔节的声音……有春酒,有园蔬,微风来,好雨俱……竟想拔脚做成他的邻居,沾一点光,度过一晚千金难买的好时光。或者就做成一只他孵化的小鸟,陷在他丰美的羽翼下,到山坡,到湿地,看“孤舟”怎样“微月对枫林”,“芙蓉”又怎样“向脸两边开”。

要慢慢地读啊,一点一点。摸索着读,不要激动,也不要慌张,甚至不必说“我爱你”;不要暴殄天物——冲个清爽的澡,听一点音乐、喝一点东西回来,再窄身坐在四季的边缘,低下眉,铺开书卷,像铺开一张天下最贵的菜谱。因为他和他们,我会更加沉默不语。

或许,还可以跟着他、高适和王之涣——同为当时“边塞诗派”的大师级人物的三个好朋友在那个下着些小雪的夜晚到歌舞厅K歌,听他说:“咱们各自作了那么多诗,但未见出高下,今天不妨看伶人所唱,以多者为牛,如何?”听人家琵琶檀板地唱出:“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渐》看他得意地用手在墙壁上划一道,说:“我的。”再听第二个歌者的莺莺燕燕:“开箧泪沾襦,见君前日书。夜台何寂寞,犹是子云居。”《哭单父梁九少府》看他的朋友高适得意地用手在墙壁上划一道,说:“我的。”然后坐下来打着拍子听第三个歌者上前唱:“奉帝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长信怨》)再看他得意地在墙上又划一道,说:“还是我的。”瞅王之涣急而窘的大红脸……

呵呵,那样貌一定可爱得像孩子——他和另外两位都,他们仨。你知道,男人很多时候是孩子,尤其是在某一方面站在高处的男人,似乎他们比我们多出了一个童年。

[诗人小传]

王昌龄(690—756),唐朝诗人,字少伯,世称王龙标,有“诗家天子王江宁”之称。

王昌龄的籍贯有太原、京兆两说。《旧唐书》本传云王昌龄为京兆(即唐西京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大概是因为他在《别李浦之京》诗中说:“故园今在霸陵西”,又有《霸上闲居》之作。唐朝许多山西诗人因为洛阳、长安为当时文化中心,多游洛阳、长安,有的甚至多年住于京城,不能因为居住在京城便说他们为京城人。《河岳英灵集》为唐人殷番所编著的唐人诗集,载王昌龄为太原人,《唐才子传》也认为王昌龄为太原人。

他家境比较贫寒,开元十五年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官汜水尉校书郎),后贬龙标尉,世称王龙标。开元二十二年,王昌龄选博学宏词科,超绝群伦,于是改任汜水县尉,再迁为江宁丞。

王昌龄作为一代诗杰,流传下来的资料却很少。存诗一百七十余首,有《王昌龄集》。

同类推荐
  • 洁白的梦境 为谁而来

    洁白的梦境 为谁而来

    高石皑皑,林雪沃沃,傲走崂山,行者如烟,那。粼粼河谷在梦境遇到什么,崂山落叶松在梦境遇到什么,草虫鸟雀在梦境遇到什么,竹竿帮队友在梦境遇到什么,北滑流口的雪在梦境遇到什么。
  • 元曲三百首

    元曲三百首

    《古典诗词精品丛书·元曲三百首》收录了三百首元曲精品诗词供文学爱好者赏析。中国古典文学发展到元代出现了又一座丰碑,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元曲”。清末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序》中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这就充分肯定了元散曲在诗歌史上的地位。
  • 林徽因私人书信:此去经年

    林徽因私人书信:此去经年

    《此去经年》是林徽因私人书信、文学名作、建筑论文的首次独家荟萃。在书中,林徽因以诗情画意却又极端冷静的文字,表达了她对爱情、亲情、友情的真切感受,展现了她在文学、建筑上的真实才华,诗情画意与热情洋溢中,是她最真实的心灵告白: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真性情的人,想法总是与众不同的。
  • 秋水谣

    秋水谣

    本文主要内容为即景秧歌、对唱秧歌、祭祀秧歌、拜谒秧歌、拜年秧歌、耍笑秧歌等。
  • 林间拾韵

    林间拾韵

    本书收录作者2006年以来所创作的古典诗词近400首。从内容看,题材丰富,感情真挚,思想深刻。从形式上看,体裁多样,手法得当,语言精美,从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上看,意境深远,风格自然。
热门推荐
  • 猴王笑

    猴王笑

    天空一声巨响,猴哥闪亮登场这是一本描写不一样的猴哥的小说,有热血有柔情,体会生离死别爱恨情仇敢于追逐自己心中所想,手拿如意金箍棒争夺天下,化身美男子游走凡间
  • 绸岭之北

    绸岭之北

    神奇野性的绸岭埋藏了无数你没有听过的传奇和传说:穿越清末,年轻血性的长工曹三在与姨太太的私情被揭破后只身独闯绸岭深沟,冲破巨蛇、毒气和女野人道道凶险后历经商海的刀光剑影、情海的美人心计和爱海的相思苦恋,从一个卑微下人逆袭成长为徽商巨子!而他与才冠江南的风雅儒商、立志一统茶行的徽商巨子、大杀四方的军阀、温婉多情的才女、风韵万千的风尘女、美丽知性的豪门新女性之间将演绎怎样的故事?繁华散尽,凝香成忆。绸岭徽商的历史,也是绸岭几代人的乡土传奇、爱恨情仇!
  • 渣龙追妻记

    渣龙追妻记

    一条花心的龙,看上了一朵在凡间历劫的菊花,花心龙一人分饰高富帅和男屌丝,追菊花的故事。本文男主很花心,很万能,也很二,看过后传的,都知道云曦那条花心异常的龙,应大家要求,尝试着虐虐他!不过阿桥本事有限,估计未必能虐地成功!
  • 捉捉鬼泡泡妞

    捉捉鬼泡泡妞

    我叫许子强,捉鬼派第二位正宗传人。江湖人称:小强大师当然,捉鬼只是我的副业,泡妞才是我的正业!不过,现在的妞可不是那么好泡的,想要泡妞就得拿出真本事。于是为了妹子,我不得不踏上一条条惊心动魄的旅途。荒山上的鬼村,鬼气阴森的废弃疯人院,死亡密室逃脱,活死人地下迷宫,千年鬼棺,恐怖人偶馆,午夜割头鬼影,床下的那个“人”………【本书可以让你笑尿,更会让你吓尿,请半夜躲在被窝里看,效果最佳。】
  • 太极重生

    太极重生

    顺应天命者,悲。抗逆天命者,死。命运真的不可抗拒吗?不!在西天大陆上,只要你有足够的实力,命运算什么?金钱算什么?精灵算什么?帝国算什么?只要你有足够的实力,一切都会拜倒在你的脚下……
  • 小脚丫丈量大世界

    小脚丫丈量大世界

    热爱旅行的70后新爸妈,常年定居英国,升级为爸妈后仍不放弃环游世界的梦想,受到身边朋友、同事的影响,在父母的不理解、网络上种种质疑声中,勇敢地带宝宝出发了。从一开始的手忙脚乱,怀疑动摇,到不断改进直至从容应对,以及宝贝在旅途中始料未及的惊人变化,如今宝宝通过层层考试,终于进入了英国当地最好的幼儿园。这一切似乎证明了他们的做法……
  • 绽放的罂粟花

    绽放的罂粟花

    :性格!家世!外貌!头脑!身材!她样样具备。可是她却丢了小时候的记忆,到底是因为什么她变得如此冷漠无情,为什么遇见了一个叫做韩芷煦的人后,竟然不那么冰冷了?就在她爱上了他的时候,出现了沐语嫣,解开了她失忆的真相,和温柔背后的阴谋,一个个真相摆在眼前……抢夺集团,爸爸的虚伪,男朋友的背叛,好朋友的伤害,都无疑对她是莫名的残忍……当她记起小时候的记忆,失去了现在的记忆后,她又该做什么,她会不会因此改变了性格呢?当他们再出现,真相神奇般的浮出水面……
  • 自然养生法

    自然养生法

    我不是医生,也不是养生学家,更不是防病治病的专家学者, 自己谈不出对养生、对健身、对防病、对治病的见解和学术研究 成果来,但我可以将自己对健康的认识,经历、体会来告诉你,引 起你对健康的关注,理清生命与健康、健康与幸福的关系,以至 使自己健康长寿,活的精彩。
  • 召唤师峡谷逐梦

    召唤师峡谷逐梦

    曾经追逐的梦想已经破灭,渴望的力量只是泡影。可是!无论经历过怎样的毁灭,我将重生。召唤师峡谷是我成长的地方,在这里哭泣,在这里欢笑。在这里缔造一个又一个梦想。我能赢,因为相信,超神就在下一场。
  • 古龙文集:绝不低头

    古龙文集:绝不低头

    《绝不低头》,是古龙唯一一部现代都市武侠作品,“江湖名篇”之一。古龙说:“每个人都会变的。唯一永恒不变的,只有时间,因为时间最无情。在这无情的时间推移中,每个人都会不知不觉地慢慢改变。”所以,波波变了,黑豹变了,罗烈也变了,三个人的命运却依旧交织在一起。好在总有一些东西无论如何都不会改变,只要想认真活下去,勇气、侠义、爱与宽容,都是不可或缺的精神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