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74300000001

第1章 序言

应邀为张大为先生的著作《武林丛谈》写序,很是高兴,因为我顺理成章地成了这本书的第一个读者。从头一篇文章《武林·江湖》读起,便很兴奋。没想到竟然读上了瘾,大有“相见恨晚”之感。于是,脑海里闪出了几个字——这本书早就应该出。理由很简单,它让人们知道了想知道却又一直不知道的事情,知道了似乎知道又知道不详细的事情。

旧时代的武林究竟有些什么事?很难说得清楚。现代人,或者从旧社会走过来的人对这个群体所了解的状况大致也就是舞枪弄棒,打打杀杀,语言粗狂,动作张扬,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快意恩仇,杀富济贫,飞檐走壁,深不可测,而且这些印象又大多是从影视或小说中采集来的。当你读了《武林丛谈》之后,便会发现普通百姓所了解的武林中的那些事,除了是点滴皮毛之外,要么是道听途说,要么是以讹传讹。久而久之,便人为地给中国这个特殊的群体涂抹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而由于过度的“神秘”,大多数人便采取了敬而远之的态度。于是,探秘与谣传结伴而行,最后只能归结在如何“练功夫”的神秘上。

江湖中人与普通百姓在饮食起居上,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而他们的生存方式、人际交往方式、礼规方式、语言沟通方式以及“职业”的分类等等,却显得很特殊,就像典当行、古玩行一样。比如:旧时,靠一身武艺走江湖挣饭吃的行当很多。什么是“瓜行”?什么是“瓜子行”?什么是“卦子行”?再比如:什么是“春点”?原来,“春点”是闯荡江湖人的一种语言(黑话),而黑话在武林中怎么应用?何时应用?他们却又为何用黑话沟通?在《武林丛谈》这本书中都能得到翔实的解答。

我是这本书的第一个读者,从读罢第一章节,便有一种与作者张大为先生对面相坐,品茗对话的感觉。书中的文章虽然独立成篇,却不松散,不像那些读起来很费劲的理论文章或拳法秘籍,很是轻松。作者仿佛带你回到了老北京的天桥,让你知道了,“讲江湖就不能不提到老北京的天桥,讲武林还是不能不提到老北京的天桥,讲卖艺更是不能不提到老北京的天桥。”作者仿佛带着你面对面地采访老镖师,从而了解了保镖的职业分类与工作细节……这每一幅用文字构成的画面,都是一个具有价值的收藏品。而这本书的另一个价值,还在于它的江湖文化属性异常鲜明和突出,为武术文史、武术文化的研究提供了难得的资料。

对于武术来说,我是个门外汉,由于工作关系却让我与武术结下了缘分。记得,我刚踏入《中国体育报》当记者不久,便干起了《武苑》的版面编辑工作。随后,又相继担任《武术》、《武林大会》的版面编辑,这使得我不得不频繁参加武术界大大小小的活动,不得不与武术界的各类人物频繁往来。时间久了,便在武术界混了个脸熟。

说实在的,我也读过不少有关武术武林的书籍。读得多了,居然产生了疲劳之感。翻来覆去,不过是拳法、拳理,或一些人物传记之类。“拳法”、“拳理”的内容,基本上是大同小异,好像一个人所写;“传记”虽然人物不同,但事迹也有很多相似之处,好像英雄同走一条路。后来,我面对类似书籍竟出现了躲避式的心理障碍,凡是“拳法”、“传记”一般只看几眼目录,或草草翻阅了事,凡是武侠影视更是一概不看,因为大致情节我都“了如指掌”,难以吸引眼球。而《武林丛谈》却着实地吸引了我,因为我从中知道了想知道的事情。

我编辑过很多有关武术的文章,也采访过不少拳师,每每文章见诸报端时,自觉很是得意。而读了《武林丛谈》后感触颇深,发现自己在工作中竟然有很多疏漏,对武林中的词汇理解也只是泛泛而已,甚至有误。比如:看了《武林·江湖》一章,才知道经常挂在嘴边的“闯江湖”,竟然有着深厚的社会背景。什么是江湖?为什么要“闯”?作者在这里给出了清晰而准确的答案。再如:“……江湖行当讲四大门八小门。四大门是风、马、雁、雀。八小门是金、皮、彩、卦、评、团、调、柳……”这里每个字都表示了一种职业,而每一种职业都有其讲究和说道。就这些知识而言,当今的习武者能说清楚一二的恐怕也没有几个。

说到出书,近些年武林中人倒也写了不少,能让人耐着性子读下来的确实不多,有的甚至是高产作家。我曾在编辑部接待过这样一个作者,他称自己自幼拜名家为师,闯峨眉,访少林,为将绝世功法流传后世,在一年内写成并出版了39本武术书籍,并随手赠送我10本。听起来这是个笑话,可就真真切切地发生在现实中。书自然一页都不用看,反倒能看出这个作者的狂躁心态。而狂躁的心态,又怎能够写出好的作品?

张大为先生所著此书,从字里行间,不难看出作者所付出的极大劳动。这本书的问世,并非是作者在短时间内一蹴而就,而是经过了数十年的积累,又经过近十年的笔耕而完成的。该书没有任何虚构,没有任何臆想。其中的知识性、趣味性以及作者的公正点评,令人耳目一新。书中每一个章节的成文,作者都做了反复的采访,反复的核实,反复的修改,唯恐出现差错。作者对这本书所倾注的心血,所花费的精力,充分表达了他对中国的武术文化,对优秀的民间文化的热爱。

作者张大为先生本着对历史负责,对读者负责的态度完成的这部书作,也恰恰体现了他做人的宗旨。

顺便提及,本书部分章节当年在《武魂》杂志登载时,曾由北京著名漫画家王春生先生绘制了插图。春生先生的画,朴中见雅,亦庄亦谐,其画风与当下流行的东洋动漫大不相同。听说此次出版,这些插图还会保留,想必能为大为先生的美文增色,也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

郭博文

2012年底

(作者为《中国体育报》主任记者)

同类推荐
  • 丝路要道:玉门关(文化之美)

    丝路要道:玉门关(文化之美)

    这里,是古老而又富有神奇传说的关塞;这里,有“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悲凉;这里,更是自古中原进入西城的门户……
  • 名人谈文化艺术

    名人谈文化艺术

    《名人谈文化艺术》罗列了中国古今的名人对于文化与艺术的见解,对文化艺术的不同发展观念,但这些都无不闪现了思辨的灵光和语言的机智。
  • 龙文鞭影(中华国学经典)

    龙文鞭影(中华国学经典)

    《龙文鞭影》形象地反映了该书“逸而功倍”的效果。该书内容主要来自二十四史中的人物典故,同时又从《庄子》和古代神话、小说、笔记如《搜神记》、 《列仙传》、《世说新语》等书中广泛收集故事。辑录了历史上许多著名人物如孔子、诸葛亮、司马迁、李白、杜甫、朱熹等人的轶闻趣事。全书共收辑了包括孟母断机、毛遂自荐、荆轲刺秦、鹬蚌相争、董永卖身、红叶题诗等两千多典故,文字简练扼要,而能阐明故事梗概,可称之为一本典故大全。该书全文都用四言,成一短句,上下对偶,各讲一个典故。 逐联押韵,全书按韵编排,是一本重要的蒙学读物。
  • 历史名人(兰州历史文化)

    历史名人(兰州历史文化)

    《兰州历史文化》从不同的角度全景展示了兰州的历史与文化全貌。“历史沿革”生动介绍了兰州如何从远古蛮荒时代发展成为雄居大河之滨的“黄河之都”:?“民族移民”介绍了兰州历史上的几次大规模移民和多民族的融合,呈现出兰州作为移民城市的多样化特性,体现了兰州的包容和胸怀;“兵戎战事”展现的是兰州作为军事战略要地的腥风血雨,从金戈铁马声中感受到的是对和平的渴望
  • 留学美国:我们的故事

    留学美国:我们的故事

    这本中国两岸三地新老留学生的纪实文集,故事生动、场景广阔、经验丰富、分析客观宛如一册留学小百科,不但为留学美国提供很好的参考,并且为研究中国留学史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留学故事多为留美学生含泪的微笑,却为年轻人指出一条通向成功之路。留学学子大多坚韧不拔,勇于拥抱理想、实现理想,奋斗不息,经历不断增加自身实力、成为强者的磨练。读来令人感佩。《留学美国:我们的故事》收入来自两岸三地新老赴美留学生及其家属写出留学生涯中种种感人的故事,原生态展现留学北美的苦乐悲欢,是留学经历和经验之作。编入的39篇作品为中国当代留学史留下第一手资料。
热门推荐
  • 流行名人篇(老外最想和你聊的101个英语话题)

    流行名人篇(老外最想和你聊的101个英语话题)

    阅读本书,让你了解当下最流行的欧美文化名人。本书从世界范围内挑选出议论范围最广、影响力最大的名人,覆盖政治、经济、娱乐、商业、艺术等多方面,每个话题都包括背景介绍、常用句子、重点词汇以及一段情景对话。对话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语言通俗易懂,所介绍的人物生动而不失深刻。《老外最想和你聊的101个英语话题:流行名人篇》以对话为主,注重口语,让读者不必死记硬背、死啃书本,最后导致“哑巴英语”,在遇到外国人时仍旧张不开嘴。这本书每节都有大量地道的、原汁原味的句子,读者可以在与外国人的日常交流中直接运用。
  • 江南烟雨美人颜

    江南烟雨美人颜

    那年杏花微雨初逢君,他端坐客席,见她身着红衣,血染大殿,只为一句不嫁。后来杏花微雨又逢君,依旧是大殿之上,他站她身侧,她笑灿若星辰。凤凰涅槃,浴血而来,她只为洗清家族冤屈;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他只为搅乱时局改天换地。携手,或是对手,这便要看天意了。
  • 无双神王

    无双神王

    绝代武神林无双惨遭陷害,被人废去修为,重生后却意外获得一本帝血秘典,不甘愿做一个废物的他,从此潜心修炼,踏上了一条铁血杀伐的屠神之路……
  • 贴身护理

    贴身护理

    世界首富:“你就是传说中的护理天王?”江流风:“就是我,你有什么事情?”“我家有个人想要请你护理,随便你开,一天一千万美金够不够?”“是美女吗?”“不是!”“那不去!”穷人:“大哥,我妈生了一种怪病,想要请你去护理,不知道你有没有时间?”江流风:“不去!”“我妹妹是绝世美女!”“靠,那你不早点说,咱妈在哪里,赶紧带我去!”堂堂医圣传人,化身护理天王,非美女不护,非处不护!
  • 史前文明之谜(千年回望神秘探索系列)

    史前文明之谜(千年回望神秘探索系列)

    人类已知的文明史不过数千年。从刀耕火种到文字的产生,从火把照明到电的发明,从半导体的使用到电脑的普及,人们有理由相信人类文明是从低级开始,逐步渐进向高级发展起来的,人们也坚定地认同宇宙飞船是二十世纪末才飞向月球的,还可以自豪地坦言,更加文明先进的未来正等着人类去探索。
  • 大地行吟

    大地行吟

    本书是马启智同志诗词结集,收录了诗词数十首,分为“海外旅痕”、“行色匆匆”、“大地情愫”三部分。
  • 像他们那样:激情·团结·人品

    像他们那样:激情·团结·人品

    《榜样的力量·像他们那样:激情·团结·人品》主要内容包括激情篇、团结篇、人品篇三个部分,分别介绍了与激情、团结、人品有关的名人故事。比如用微笑和热情置换成就和幸福的王凤莲、在困难中依然坚持不懈的霍金、通过不断学习,最终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的邓稼先,还有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中国女排五连冠团体……语言通俗易懂、情节跌宕起伏,内容丰富多彩。鼓励、引导青少年以他们为榜样,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 钢铁巨神兵

    钢铁巨神兵

    2028年3月3日,彗星乍见,不利东北,许多小型陨石袭击地球,地球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灾难,气候巨变,疾病蔓延…2030年1月3日,各国为了抢夺资源爆发了第四次世界大战。2035年9月,新的地球联邦与联邦军成立了,地球联邦终于成为了真正的实权政府,监督着世界各国。新地球日三十年,BT种子技术诞生,世界上一些身体特殊的人,可以在身体里培养一种叫“BT”的种子,随后不断的进化,最后甚至可以摆脱地球的束缚,成为“宇宙骑士”。新地球日六十年,国际刑警卧底肖杰,在一次任务中头部中弹,当他醒来后发现自己竟然变成了一个陌生人的模样!不仅如此,他的身份也完全改变了。救活他的是联邦政府雷神基地的戴文,戴文告诉他:肖杰已经死了,他现在有了新的身份龙威…
  • 优秀小学生应该养成的50个学习习惯

    优秀小学生应该养成的50个学习习惯

    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亏,想改也不容易了。巴金说:孩子的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 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养成专注的习惯、养成制订学习计划的习惯、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养成爱阅读的好习惯、养成快乐学习的习惯……50个的优等生秘诀在等待着你!
  • 星战风波

    星战风波

    少年林阳星际之独裁战神!身系恶魔、天使、死神之魂!手握神剑、神枪、神炮战星辰!脚踏生死轮转不死不灭之门!轻松破宇宙无敌战队!骄傲斗星河强硬牛人!潇洒抱暗黑霸道魔女!逍遥夜战空降独宰女!谁有不服,前来一战!保证不打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