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70900000005

第5章 兵败诺门坎苏军面 前遭惨败偷袭珍珠 港美军吃亏方宣战

在日本的军事战略之中,一直存在着“南进”与“北进”之争。日本把苏联作为作战对象向北方扩张,称为“北进”,把美英荷作为作战对象向南方扩张,称为“南进”。关于“南进”与“北进”之争,从田中内阁到近卫内阁就一直没有消停过。

1938年7月,在日军进攻武汉之际,日本关东军情报机构就截获了远东苏军的一份密码电报。其内容是关于“苏军香山洞(位于张鼓峰东北约12公里)以西高地配置兵力”的问题。关东军驻朝鲜军团得知此情报,便跃跃欲试,想发动一场战斗来试试苏军的反应。如果战斗进展顺利,则趁机开进苏联的沿海地区,把战火烧到西伯利亚。

张鼓峰临近中苏边界,在图们江口上游20多公里的东岸,是一个海拔只有150米左右的高地。沙草峰是位于张鼓峰北方2公里多的一个山峰,其高度略低于张鼓峰。历史上所说的“张鼓峰事件”,就是1938年夏日、苏军队围绕这两座山峰,反复进行决死战斗的事件。

7月16日,日本陆军参谋本部批准驻朝鲜日军司令官中村孝太郎中将的请求,将驻朝日军的兵力集中在边境附近,做好进攻准备。但从日苏之间的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对比来看,日本不是苏联的对手,天皇明确反对此次作战。

尽管如此,参谋本部作战课和驻朝日军的参谋长长勇等人仍在心照不宣地进行合作,制造了所谓“苏军在张鼓峰附近的另一丘陵地带越境进攻迫使日军反击”的借口,于7月30日向苏军开战。这一天的夜晚,日军以从朝鲜调来的第19师团为主力,在炮兵掩护下向张鼓峰、沙草峰苏军阵地发起进攻。苏军顽强抗击,终因寡不敌众,在次日早晨6时25分丢失了张鼓峰、沙草峰两高地。

8月3日,苏军第40步兵师奉远东方面军司令部的命令,到达了作战地区。8月5日,苏军2万余人在近百门大炮、200多辆坦克的支援下,向日军发起了反攻。经过艰苦的战斗,苏军终于夺回了张鼓峰和沙草峰高地。8月7日,日军从早晨开始发起了近20次殊死的冲击,企图夺回丢失的阵地,但均告失败。仓皇退到了图们江口西岸。

8月6日,关东军司令部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给东京发去了令人惊慌的消息:俄国人以优势兵力对张鼓峰高地转入反攻,日军被迫放弃已占领的阵地。战斗仍在激烈地进行。东京大本营接到电报后,立即给驻莫斯科的重光大使发出指示,让他迅速与苏联领导人进行谈判。

不久即有了消息,双方已达成互谅协议,同意维持在张鼓峰地区的旧边界。但为了对援助中国抗战的苏联进行武力恫吓,关东军又在中国东北的西部中蒙边境制造了“诺门坎事件”,发动了比“张鼓峰事件”更大的军事挑衅。

诺门坎地区位于蒙古东部与黑龙江省交界的地方。外蒙古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连接苏联东部和西部的大动脉——西伯利亚铁路的东段就位于离蒙境不远的北面。日本认为,如果占有外蒙古,就可以使苏联势力退出远东。

这次行动已不是国境线上的一次小冲突,而是使用战略部队的一次战役。为此,日本大本营内展开了激烈争论。一方主张严惩苏军,一方认为应少惹是生非。最后还是主战派占了上风。

5月11日,日军袭击了蒙军边境哨所,并出动空军轰炸了几个驻有蒙军的前沿阵地。5月14日,数百名日军骑兵开到哈勒欣河,即诺门坎地区,在空军的支持下,与前来收复失地的蒙军展开战斗。关东军司令部发出的命令是:围歼哈勒欣河东岸全部苏蒙军队,夺取哈勒欣河西岸的登陆点并扩大战果,以保障以后的行动。

苏联政府根据苏蒙签订的互助协定,命令驻守该地区的苏军保卫两国边界。5月底,苏军从坦克第11旅调来一个机枪营,并配置了一个装甲连、一个工兵连和一个炮兵连联合作战,蒙军则调来骑兵第6师配合苏军行动。与此同时,日本关东军在哈勒欣河东岸集结了1600多名步兵、900多名骑兵、少量装甲车和40多架飞机。

5月28日,日军首先发起进攻。他们企图从两侧包抄苏蒙军队,切断苏蒙军队与哈勒欣河上游渡口间的道路,然后给予围歼。战斗初期,日军凭借兵力上的优势打得很凶,迫使苏蒙军不得不向后撤退。但不久日军的进攻被苏军密集的炮火阻挡住了,苏军的步兵连及时稳住了阵地。当双方处于僵持阶段时,傍晚,苏军步兵第149团乘卡车赶到。双方整整拼杀了一夜。

5月29日,已经扭转战局的苏蒙军队发起了反攻,经过一天的激战,他们把日军赶回了边境线。在两天的战斗中,日军伤亡达400人,而苏蒙军也付出相应的代价。

日军依然不甘失败,6月间,出动飞机对塔姆斯克机场等军事目标进行轮番轰炸,并派第1坦克联队的主力增援边境线上的日军。

为了加强诺门坎地区的作战指挥,苏军最高指挥部调当时担任白俄罗斯军区副司令员的朱可夫指挥对日作战。朱可夫根据掌握到的种种情况分析,这不是一般的边境冲突,日军的行动蓄谋已久,且仍未放弃其侵略苏联远东地区和蒙古人民共和国的企图,并判断日军不久还会发起更大规模的军事冒险。

朱可夫反复对比了敌我双方的兵力,得出结论:在目前的形势下,苏军第57特别军驻蒙古的兵力无力阻挡住日军的武装进攻。朱可夫向苏联人民委员会报告了情况,并简略地提出了苏蒙军队的行动计划:坚守哈勒欣河右岸的阵地,同时准备以纵深进行反突击。

第二天莫斯科回电支持并任命朱可夫接替费克连科第57特别军军长的职务。

为了在装备上占绝对优势,朱可夫请求国防人民委员会加强苏军的空军力量,同时向作战地区增调不少于3个步兵师和一个坦克旅的兵力,并大力加强炮兵的力量。苏军总参谋部全部采纳了朱可夫的建议,在给他增派的空军力量中,还派来21名荣获“苏联英雄”称号的飞行员。领队的是著名飞行员亚·弗·斯穆什克维奇。同时,朱可夫还得到当时十分先进的N—16和“鸥”型飞机。苏联空军的优势在不久的空战中充分显示出来。

6月22日,日军出动了120架飞机侵入蒙古人民共和国领空,苏军95架歼击机立即起飞迎战。苏、日空军展开了一场激烈的空中拼杀。尽管日空军在数量上占优势,但由于有不少“苏联英雄”飞行员参加了这次空战,给予了日军狠狠的打击,取得了空战的第一次胜利。6月24日,日本空军再次进行密集的袭击,同上次一样,日机又遭到猛烈的痛击。为了夺取冲突地区的制空权,日本军方把正在中国作战的所有部队中最优秀的空军力量调来参战。6月26日,近60架日机飞临贝加尔湖上空,与苏空军展开了一场更为激烈的空战。双方技术都比较精湛,贝加尔湖上空一片飞机的轰鸣和炸弹的爆炸声,时不时有战机中弹掉下来。日军仍未赢得胜利。在6月22日至6月26日的空战中,日军共损失了64架飞机。此后几天,日军空军收敛了许多。

日军指挥部的计划是:7月上半个月用突然袭击的方式完成这一进攻战役,然后在秋季到来之前结束在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全部军事行动。

7月初日军开始集结部队。原在海拉尔的第6军调到哈勒欣河地域,由关东军参谋长荻州立兵任司令官直接指挥。当时,日军的总兵力达3.8万多人,并有135辆坦克、10辆装甲车和225架飞机。而苏蒙军队只有1.2万余人,却要防守哈勒欣河东岸约38公里长的战线。但苏军拥有186辆坦克和226辆装甲车,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占优势。朱可夫是大力发展苏军坦克部队的积极倡导者,这次战役也给了他考验苏军坦克和战术效果的机会。

7月2日,日军开始发起进攻。他们企图凭借三倍于苏蒙军的优势兵力,包围哈勒欣河右岸的苏蒙军队,并给予全部歼灭。7月2日夜晚,日军开始偷渡哈勒欣河,遭到驻防这一带的蒙军骑兵第6师的阻击。但日军依仗强大的兵力,于7月3日凌晨完成了偷渡行动,迅速向南攻占巴英查岗山。

7月3日拂晓前,蒙军的苏联总顾问阿弗宁上校到巴英查岗山察看蒙军骑兵第6师的布防情况,意外地发现日军趁着夜色已偷渡过了哈勒欣河,而第6骑兵师毫无准备,仓促迎战,加之蒙军兵力不足,日军很快地占领了巴英查岗山以及周边地区。蒙军第6骑兵师退至巴英查岗山西边一线。

阿弗宁上校意识到局势严峻,立即赶到苏军指挥所向朱可夫报告情况。朱可夫针对日军的意图,下令所有的战斗部队立即向巴英查岗山方向靠拢并向敌人进攻。反攻兵分三路:由雅科夫列夫旅长指挥的坦克第11旅从北面行进间向敌人进攻;由伊·伊·费久宁斯基上校指挥的摩托步兵第24团外加一个炮兵营,从西北方向协同坦克第11旅向敌人进攻;由列索维伊上校指挥的摩托装甲第7旅从南面向敌人突击。

7月3日清晨,朱可夫首先组织了强大的炮火反击,命令炮兵第185团的重炮营和位于哈勒欣河对岸用以支持摩托装甲第9旅的炮兵,同时向巴英查岗山敌人集结的地方进行射击,命令苏军飞机全部出动。上午7时,苏军第一批轰炸机和歼击机飞抵巴英查岗山地区上空,开始对日军进行猛烈的轰炸。

上午9时左右,苏军坦克第11旅前卫营的先头分队抵达巴英查岗山地域,并继续朝前攻击,十几分钟后,坦克旅旅长雅科夫列夫率前卫营陆续赶到。

朱可夫和雅科夫列夫一道分析了当时的敌我状况。日军在巴英查岗山集中了1万多人,拥有100门火炮和近60门反坦克炮,而苏军只有1000多人、50多门炮,其中还包括从哈勒欣河东岸进行支援的火炮。在兵力和炮火上日军占绝对优势,但是,苏军投入战斗的坦克第11旅有150多辆坦克,这是一支战斗力很强的王牌部队。苏军还拥有有154辆装甲车的摩托装甲第7旅、配备45毫米加农炮的蒙军装甲第8营。很明显,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苏军强有力的武器是坦克。于是,朱可夫决定坦克部队采取攻击前进的办法,在行进间歼灭刚渡河的日军,不给日军构筑工事和组织反坦克的防御机会。

10时45分,苏军坦克11旅主力已全面展开,反攻准时开始。上百辆坦克向日军阵地开过来,密集的炮火连成一片。这突然性的迅猛进攻,使日军顿时陷入一片混乱,嘶叫中的战马拖着炮车四处奔逃,汽车也到处乱窜,而在空中赶来助战的两架日军飞机又被击落。这一大群平日骄横的日本关东军,在苏军的打击下几乎无力进行有效的抵抗。

日军被三面包围仍进行最后的挣扎。为了守住巴英查岗山,他们几次试图进行反攻,但都被苏军空军和炮兵强大的轰炸所挫败。当天晚上,苏蒙军队向山头发起总攻,激烈的战斗一直持续到4日下午,日军的抵抗被彻底粉碎,开始仓皇向渡口撤退。但日军又遇到更大的麻烦:河面上原有一座浮桥,然而日军一则害怕苏军坦克突破后长驱直入,二则为了表示占领巴英查岗山后死守的决心,所以不久前派工兵把桥给炸毁了。这样日军在苏军坦克部队的猛攻之下走投无路,只好纷纷跳进水里逃生,绝大部分日军官兵溺水而死。7月5日清晨,巴英查岗山和哈勒欣河西岸已无枪炮声。日军以彻底失败而告终。

苏蒙军队在哈勒欣河东岸继续进行战斗。此时,从巴英查岗山溃退下来的日军残部,很大一部分调到了河的东岸,配合担任钳制任务的日军安冈部队,依然在负隅抵抗。但在苏军的猛击之下,同样遭到惨重的损失,没有取得任何进展。

苏军依仗强大的坦克部队,粉碎了日军在巴英查岗山集结重兵的企图,并乘胜守住了哈勒欣河东岸的防御阵地。日军第一次在具备现代化装备的苏军面前,碰了个头破血流。

日本军队即便遭到当头一棒,也睁着眼睛不认账,又开始制定新的进攻计划,准备更大规模的军事冒险。8月1日,日军增调来了第23师团和第7师团,伪满洲国一个步兵旅、3个重炮团和3个骑兵团,此后,又调来步兵第14旅团,还把步兵第1师团的所有反坦克炮调到诺门坎地区。同时,他们还增强了空军力量,又从旅顺要塞调来一个重炮部队。8月10日,这些集中的部队全部划归日军第6军。

从7月23日至8月4日,日军飞机多次出动,在与苏空军激战中再遭惨败,损失飞机116架后,再不敢大规模地发动空战,只限于对苏军中央渡口、炮兵进行侦察和小规模的轰炸。同时,日军沿哈勒欣河一线准备了地面部队进攻的阵地,计划8月24日发起总攻。

苏军对日军准备再度进行大规模的进犯早有察觉,并考虑到形势的严峻和复杂,在7月15日把第57军扩编为第1集团军。朱可夫指挥部队仔细地进行战前准备,并根据敌我双方形势制定了作战计划:苏军总攻预计不得迟于8月20日,目标在于最后粉碎侵入蒙古人民共和国领土的日军。

但要实施这一计划,朱可夫却面临着两大困难,一是兵力还嫌不足,二是后勤供应问题。为此,朱可夫请求增加兵力、加强后勤支援。根据朱可夫的要求,苏联总参谋部增调了新的兵力和武器到诺门坎地区:计有步兵第82师和57师,步兵第152师的一个团,坦克第6旅和空降第212旅,两个炮兵团和通信部队等。苏军的轰炸机和歼击机数量已有515架,坦克拥有498辆,其中有些是当时最新型的坦克。

此时的日军虽然也拥有180多辆坦克,但大多是些以支持步兵为目的的轻型装甲,在数量上和火力、性能上都根本不是苏军的对手。日军空军也是如此,其数量和质量无法与苏军抗衡。日军炮兵尽管数量上与苏军相差无几,但是火炮的射程比苏军的短。这样,苏蒙军队无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超过日军,为歼灭敌军提供了必需的条件。

在战备物资运输方面,8月14日以后,苏军从后方陆续调来1250辆卡车和375辆槽车,加上集团军原有的卡车和队列车辆(包括火炮牵引车),比预定的数量还多数百辆。苏军出动了全部汽车运输工具,往返一趟1300多公里只用5天时间,经过不分昼夜地突击奔驰,如期完成了全部运输任务。这样,苏军在极短的期限内完成了战役所需的物资和技术器材的储备。

为了达到突然性的攻击效果,苏军注意各部队行动的隐蔽,除了制定了一套严格的保密措施外,还特别拟订出许多在战术上迷惑日军的方法。比如,隐蔽运输和集中从苏联后方调来的部队;隐蔽调动在哈勒欣河对岸进行防御的兵力和兵器;部队和物资储备要隐蔽地渡过哈勒欣河;对出发地区部队的行动地段和方向进行实地勘察;参加此次战役的各兵种必须特别隐蔽地演练各种科目;各军种兵种隐蔽地实施补充侦察;发布假情报,欺骗敌人,使其弄不清苏军的真实意图。

8月20日,星期天。苏蒙军队发起了围歼日军的总攻战役。6时15分,苏军突然万炮齐鸣,密集的炮火朝日军高炮阵地、机枪阵地进行猛烈的轰击,与此同时,部分火炮对苏军将要轰炸的目标发射了烟幕弹。

此时,诺门坎地区上空由远而近传来飞机的轰鸣声。苏军150多架轰炸机、近100架歼击机铺天盖地而来。飞机突击迅速,火力非常凶猛,完全掌握了制空权。

8时45分,苏军各种口径的火炮再度针对日军目标实施火力袭击,随后,苏空军对日军后方进行了轰炸。在开始炮击的同时,苏军指挥部通过电话和无线电台按预定的密码发布了命令——15分钟后开始总攻击。9时整,三颗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苏军冲击部队从各自的进攻方向迅猛向前推进。天空中的轰炸机继续在轰炸日军炮兵阵地。炮兵掩护着步兵的进攻,继续朝日军阵地纵深轰击。日军的火力被彻底压制了,其炮兵观察所、通信联络等都被摧毁。

8月20日从早晨开始天气就很好,晴空万里,加之苏蒙军队在此之前又没有什么异常的行动,日军便允许其军官这天休假,有的甚至到海拉尔、甘珠尔庙、德普丹苏姆等地玩乐消遣。

是日,苏军铺天盖地的炮火轰击,一下子把日本人打蒙了。日军各指挥观察所、通信设施几乎全部在轰炸和炮击中被摧毁。他们根本摸不清苏蒙军队的进攻动向,处于完全被动挨打的局面。

日军不仅火炮配置上明显弱于苏军,而且后方运输力量也很薄弱,在弹药的数量上与苏军也无法匹敌。当时日军的炮兵每射击一发炮弹,苏军就反击几倍。一贯善于近战的日军,自发动侵略战争以来,似乎还未遭到过如此凶猛的炮击。日军步兵有时甚至请求炮兵不要射击,害怕遭到苏军更猛烈的还击。苏军仅在8月21日一天中,就出动轰炸机256架次,投掷90多吨炸弹。曾参加过诺门坎战役的日本教官中西原事后说:“当时的日本炮兵在反炮兵作战方面几乎是束手无策。”

发起进攻的第一天,苏军南方集群取得了最大的成功,坦克第6旅和摩托装甲第8旅包围了日军的侧翼。到8月21日,苏军占领了海拉斯台音河(哈勒欣河的支流)日军的后方地区。步兵部队还深深楔入了日军的主要防御区,摧毁了日军的战术预备队,占领了几个炮兵阵地。

苏军北方集群在8月21日占领了日军的前沿阵地,打到了工事坚固的巴列特高地顶部,但遭到日军的顽强抵抗后又退了下来。8月23日,北方集群在第212空降旅的增援下,重新夺取了巴列特高地。600多名日军被打死,战壕和掩蔽体里外到处是日军尸体。

苏军对日军的每一个火力点几乎都需要强攻硬夺,对那些躲进掩蔽体拼死抵抗的日军,就用火焰喷射器猛烧,许多日军就这样被活活闷死、烧死在地下。日军面对苏军蜂拥而至的坦克简直束手无策。早期战斗中,苏军坦克一般是以汽油为燃料,日军就用玻璃瓶灌满汽油朝坦克投掷,这样往往容易引起坦克燃烧。这次战役中,苏军不仅使用了比较先进的坦克,在燃料上也改为柴油,此外,在坦克的前面和两侧还加了防御网罩,日军投掷汽油弹一招也失去作用。日军大多是那种小型的装甲坦克,钢板薄、火炮弱、射程又不远。苏军坦克一压上来,日军坦克不是被击毁就是扭头夺路而逃。

战斗中有一件事很有趣。一辆苏军坦克在攻击中陷入沙坑中爬不上来,被日军两辆坦克围住。面对失去战斗力的庞然大物,日军决定把这个战利品带回去。于是便用钢索勾住,加大马力把苏军坦克拖出了沙坑,而苏军坦克一出沙坑就发动了,反而拖着日军的坦克跑。日本人无论怎样加大马力也没有苏军坦克的力气大。惊恐之中,日军坦克一辆慌忙松开钢索逃掉了,另一辆在逃跑中被苏军坦克击毁。

苏蒙军队只用了三天的时间就完成了对日军的包围计划。8月23日开始了围歼日军的战斗。

8月26日,日军派出增援部队,半路上被苏军坦克第6旅顶了回去。之后,被围日军企图冲破包围圈,同样遭到失败。当天傍晚,苏军装甲坦克部队和机械化部队开始分割歼灭被围的日军集团。此时日军企图等待增援的想法也破灭了。苏军空军频繁地出击,成功地阻止了日军调动新的预备队进入作战地区。苏空军仅在8月24日至25日两天就进行了218次空袭,击毁日机74架。

苏军组织了一系列的积极进攻,逐步全歼被围的日军。南方集群承担了主要的进攻任务,8月27日发动了几次进攻,拿下了贝查纳亚高地和哲伦纳亚山,肃清了海拉斯台音河左岸的敌人。同时,苏军又从后面和两侧对雷米佐夫高地发动了攻击,但日军依仗坚固的工事拼死抵抗,每当苏军几乎要接近山顶的时候,日军就会从地下工事钻出来进行猛烈的射击,打退苏军的攻击。苏军退下来后,就用炮弹猛轰一阵,发起新的进攻。苏军面对日军的地下掩体,一般也不敢贸然冲进去,那些垂死挣扎的士兵会拉响手榴弹,与冲进来的苏军士兵同归于尽。因此,苏军遇上日军的掩蔽体或山洞就用手榴弹猛轰,或用喷火器烧个透。到8月31日,这一地区被苏军全部占领。

在苏蒙军队的毁灭性打击下,侵入蒙古的日军第6军几乎全军覆没。据《苏联伟大卫国战争史》第1卷的资料,在诺门坎战役中,苏军的伤亡约1万人,而日军的伤亡损失为5.2万至5.5万人。又据日本防卫厅战史室编辑的《战史丛书·关东军》所提供的材料记载,在诺门坎战役中,作为日军第6军主力参战的第23师团遭到了惨败。参谋长、侦察队长与3名步兵联队长中,有1人战死,2人自杀。后接任的侦察队长和炮兵联队长以及在该部指挥下的重炮兵联队长、坦克联队长也都战死,第8边境守备队长战败自杀。在日第23师团总兵力15140人中,死伤及失踪者有10646人,达70.3%。再加上战争中病死的人员,损失达79%。按通常推算,如果一支部队有30%的死伤率,该部队将临时陷入瘫痪,不能再继续进行战斗;50%的损害为毁灭性打击。因此,连日本人自己也承认此战日军遭到惨败。

1939年12月,新内阁制定了《对外政策方针纲要》。纲要提出:要停止北进,准备南进。对苏联,确保日苏“平静无事”;对中国,实行“以华制华”“以战养战”政策,加强殖民统治,为南进准备战略物资。

1940年5月,荷兰和比利时向德国投降。6月,法国维希政府也投降德国。希特勒的部队摆出要渡海攻占英国本土的架势。在这种形势下,日本以陆军为首的“主战派”一改主张“北进”的态度,转而对“南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梦想趁英法荷忙于欧洲战事之时,夺取它们在东南亚的势力范围。在日本看来,法国战败了,英国在为自己的生存战斗,印度支那的橡胶、锡、钨、煤和石油,是丢在街上只等人去拾的宝物。

陆军将领们有些迫不及待了。从6月下旬,他们就开始制定《伴随世界形势变化处理时局纲要》。7月4日,陆军将领与海军将领进行协商,在大的原则上取得了一致的看法。这一原则就是“抓往良机,尽快解决南方问题。必要时使用武力,同时尽力要把战争对象限制在英国一个国家,避免同美国交战,但要做好与美国交战的充分准备”。

但是,在对外关系方面,陆军部与米内首相发生了冲突。陆军部强烈主张和德国、意大利缔结同盟,利用德国的势力来求得“支那事变”的解决。对此,米内首相坚决反对。因此,陆军将领们不得不下决心使米内首相下台。7月16日,陆军将领们首先迫使陆相辞职,并决定不向内阁推荐继任人。米内首相得不到后任陆相的推荐人选,只好全体辞职。于是,天皇不得不按照陆军将领的意图,再次起用原首相近卫组阁。

内阁中两个要缺由两位锋芒毕露的人物充任,一位是能言善辩的外交家松冈洋右,另一位是东条英机。松冈洋右足智多谋,有“智力体操运动员”之称。东条英机心狠手毒,素有“剃刀将军”之称。因他在中国东北和华北的侵略战争中“功勋卓著”,深得天皇和陆军的赏识。

近卫重新上台后,立即召开内阁会议,专门研究战时经济体制、缔结日德意三国同盟和缔结《日苏互不侵犯条约》等政策问题。经过多次的磋商,最终形成文件《基本国策纲要》以及政府和大本营联席会议决定的《根据世界形势变化的处理时局纲要》。这样,日本就开始踏上南进的道路。

8月1日,松冈外相向德国驻日大使奥托试探了关于三国同盟交涉的问题。下旬,德国政府便派特使斯塔玛前往日本,就与日结盟问题进行谈判。

9月9日,松冈与斯塔玛举行会谈。会谈的内容是:日本对德、意在欧洲,德、意对日本在东亚“建设新秩序”中的领导地位予以承认和尊重;日、德、意三国中的任一国家受到“尚未参加正在进行着的欧洲战争或日中纠纷的一国的攻击时,三国应以政治、经济以及军事的所有方法进行互相援助”。

对协议内容,海军将领们表示反对。因为这一条约会使美国参加对德、意两国的战争时,日本必然会卷入对美的战争之中;而与美国作战需要强大的海军力量,在这方面日本与美国海军相比颇为逊色。

9月19日,政府、陆海军高级将领、枢密院议长专门请求天皇参加“就缔结三国同盟条约问题”的讨论。经过争论,最终天皇批准了政府的条约方案。条约在9月22日于柏林签署。同一天,天皇发布了欢庆缔结三国同盟条约的诏书。

可是,德、意与日本签署条约的意图是不尽相同的。德、意是想利用日本来牵制美国,不使其站在盟国方面进行战争;而日本则想利用德、意来牵制美国,使之不至于因反对日本征服中国和夺取英、法、荷在东亚的殖民统治地位而引起日美战争。此外,日本在缔结这一条约时,还企图促请德国在已同苏联缔结《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之后从中斡旋,以便保证日本南进过程中无后顾之忧。这些条件,德国政府均表示同意。此时希特勒已经制定了进攻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

日本政府在与德国进行缔结日德意三国同盟的交涉的同时,为了实现《处理时局纲要》的部分计划,即“要使法属印度支那当局负责供应日本军队的军需,使它同意日本军队通过法属印度支那时使用飞机场等,并为取得必要的资源而尽力,根据情况也可使用武力”,已经同法国维希政府进行了交涉。8月30日,法国政府被迫与日本政府缔结了有关日本军队进驻“与中国接壤的印度支那”的原则协定。

法属印度支那在进行了象征性的抵抗之后,便不得不默认了日军的要求。接着,日军用同样的方式,于9月22日要求进驻北部法属印度支那。9月23日,法属印度支那当局屈服于日本政府的压力,与日本政府签署了具体协定。同一天,日军便“和平地”进驻北部法属印度支那。

对于日军的南进行动,美国国务卿赫尔于9月23日发表声明,不承认日本政府强行改变法属印度支那现状。26日,赫尔再次发表声明说:美国政府决定从10月16日起,禁止对日出口碎铁。10月5日,美国海军部长诺克斯发表态度强硬的声明,表示准备应付三国同盟的挑衅。日德意三国建立同盟,就德国或日本来说,不仅没达到牵制美国的目的,反而将美国推向反三国同盟的一边,加强了美国对英国的援助和对日本打击的决心。

受到美国的鼓舞,英国政府也在10月8日向日本发出通告:由于日本政府同法西斯德国、意大利缔结了军事同盟和出兵法属印度支那,原定10月17日期满的关于停止通过缅甸公路向中国政府输送援助物资的日英协定,将予以终止。这样,英国政府对日本也不再让步了。

为了消除南进的后顾之忧,避免两线作战,松冈外相于3月12日开始了他的欧洲之行。松冈在去柏林的途中,专门在莫斯科停留了几天,以便试探一下苏联对日本签订三国同盟的反应。

当天,松冈一行被邀请到斯大林的办公室。斯大林不时地站起来,吸着烟斗,在办公室里走来走去,毫不拘束地听松冈的讲话。松冈说,日本对俄国没有敌意。世界上主要的罪恶是英国人和他们的殖民政策。就是在中国,日本也不是同中国人作战,而是同英国殖民者作斗争。因为它支持中国的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制度。他还说,日本与俄国有着共同的利益,因为日本是一个精神上的共产主义国家,是正在同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国家。接着,他又以惋惜的口气指出,日俄之间以前的摩擦,就是没有好好谈的缘故。

一提起过去的谈判,斯大林就打断了这个话题,“我们不必旧事重提,”他吸着烟斗说:“对于签订《日苏互不侵犯条约》,您有何看法?”松冈说,他立即向东京报告,然后及时答复。后来,当松冈在柏林同希特勒和里宾特洛甫谈判时,接到了东京的指示:政府授权外相同苏俄签署《日苏互不侵犯条约》。

4月13日,松冈在回国途中路过莫斯科,与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分别代表两国政府正式签署了《日苏互不侵犯条约》。该条约规定:日苏两国维护友好关系,互不侵犯领土;当缔约国一方遭到第三国军事攻击时,另一方保持中立。条约的签署,既消除了日本南进的后顾之忧,也使苏联避免了东西两线作战的危险。

殊不知,当时苏联最关心的一件大事,就是担忧日本同德国相呼应,从背后进攻苏联。苏联把“当代最伟大的间谍”佐尔格派往日本,可以说,其最大的目的也在于此。早在松冈动身前,佐尔格就与克里姆林宫进行过联系:“日本有同苏联缔结中立条约的意向,希望做好准备。”克里姆林宫对这份电报欣喜若狂。正当松冈外相犹如凯旋的将军乘专车匆匆回国时,克里姆林宫给佐尔格拍去一份谢电,称:“对你所作的巨大努力,深表感谢!”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撕毁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大举入侵苏联。日本在第一时间得到了苏德战争爆发的消息,松冈外相异常兴奋。他立刻给宫内大臣木户侯爵打电话,请求谒见天皇。松冈一见到天皇,就迫不及待地要求批准日军进攻西伯利亚,推迟南进。天皇感到非常惊讶,因为这将意味着日本朝两个方向扩张。6月25日,近卫首相召开了由内阁大臣、陆海军高级将领参加的联络会议,专门研究苏德战争爆发后日本政府的国策。会上,松冈的观点遭到了以东条为首的军方的反对。这样,南进计划就初步得到认定。

最后进行了表决,关于南进政策的文件被一致通过。“南进”正式成为国策。

不过,近卫首相与松冈外相的分歧也因此越来越大。为了消除松冈对军方政策的干扰,东条陆相建议近卫首相立即把他免职。但是,近卫却不想把矛盾公开化,因为松冈在与希特勒和斯大林会谈后,在国内一部分人的心目中,毕竟还是一位很有影响的人物。于是,近卫决定找个借口把松冈搞掉。7月16日,近卫首相宣布内阁总辞职。第二天,天皇下令要近卫重新组阁。18日下午,第三届近卫内阁组阁完毕,海军大将丰田贞次郎接替松冈担任外相。

丰田上任的第二天,日本政府就向法国维希政府发出通牒,要求在7月24日凌晨零时以前,就日本进驻法属印度支那南部问题做出答复。限期的前一天,维希政府同意日军和平开进印度支那南部。

美国为示报复,7月26日晚,罗斯福总统下令冻结了日本在美国的所有资产。接着,英联邦各国也采取了同样措施,荷兰政府也于27日照此办理。

7月28日、29日两天,由饭田中将率领的第25军在法属印度支那南部登陆,并按原定计划“和平进驻”完毕。这一行动大大刺激了美国。8月1日,美国政府宣布:禁止向日本出口石油。

近卫首相得到消息后,大吃一惊。他认为,美国一旦采取诸如断绝石油供应这样的政策,日本就必然失去石油供应来源;而日本的储藏量即使多估计也不能使用两年。

近卫首相最后一条出路就是下决心直接会见罗斯福总统,以谋求一举从政治上解决问题,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8月6日,近卫首相在收到东条陆相有条件赞成首脑会谈的书面答复后晋谒天皇。当近卫首相谈到他决心同罗斯福总统举行会谈时,天皇脸上流露出深受感动的神色,并同意近卫及早举行首脑会谈。

于是,近卫首相向野村大使发出训电,指示野村大使着手与美谈判。

当野村根据东京的训令建议在夏威夷举行两国首脑会谈时,美国务卿赫尔说:“我在休养期间曾接到一个报告说:日本政府决定使用武力。后来日本政府果然照此做了。此举同贵大使在谈判中所讲的是自相矛盾的。只要日本的政策不改变,就没有谈判的基础。”面对这种僵局,陆海军高级将领已迫不及待了。他们要求政府尽快结束日美谈判,下决心对美国宣战。

9月3日,政府和大本营举行联席座谈会,就陆海军统帅部共同提出的《帝国国策执行要纲》进行审查。

七个小时后通过了《帝国国策执行要纲》。主要内容是:第一,帝国为了存在和自卫,决心不惜对美进行战争,大体上以10月上旬为目标,完成战争准备;第二,帝国在进行前项准备的同时,对英美努力通过外交手段贯彻帝国要求;第三通过前项外交谈判到10月上旬,还不能达到我方要求时,立即决定对美宣战。

由于日本方面没有提出妥协方案,因而日美谈判毫无重大进展。近卫首相的烦恼越发加深。

10月16日,近卫被迫决定内阁总辞职。

军人集团终于执政了。东条为了独揽军政大权,由他亲任陆相和内务大臣。从此,国家政权便转入了法西斯军人手中。是战是和,东条现在可以独自做出决定了。他认定了开战。为了掩人耳目,他让过去的驻柏林大使来栖去华盛顿,以造成一种日本政府对谈判感兴趣的印象。

东条首相请海相来自己的官邸谈“大和”计划——是一份进攻美国设在夏威夷群岛珍珠港上的海军基地的计划,其制定者是山本五十六海军上将。山本把一生都献给了海军。当他还不满20岁的时候,在日俄战争时期就参加了对马海战。对于当前的军事形势,山本有他独特的看法。他反对与美作战,但是如果政府做出“南进”决定,他又坚决要求袭击珍珠港。

为了实施“大和”计划,山本几个月前就开始了有针对性的训练。山本选择四国这个孤岛,因为它的轮廓很像美国海军基地瓦胡岛。他命令在岛上建起同美军基地完全一样的港口设施,要求海军航空兵一年四季不论是狂风暴雨还是浓雾遮天,都要进行训练。

9月份,山本在海军学院的大模型上演示了进攻珍珠港的全过程。当时司令部参加演习的人得出结论:进攻美国基地,可能损失1/3参加进攻的舰只。这个结论使海军军令部永野总长的信心产生了动摇。海军军令部也提出放弃该计划。愤怒的山本威胁说,假如他的计划不被采纳,他将辞去职务。作战舰队的司令部军官也将同他一起辞职。

永野总长于是将计划送给东条首相,东条非常高兴,这正是他所需要的!1941年11月3日,海军军令部批准了“大和”计划。没等天皇的批准,山本已向联合舰队下达了准备战斗的命令。

1941年11月16日,新任特使来栖到了华盛顿,次日在白宫会见了罗斯福总统和国务卿赫尔。来栖传达了东条新政府的建议:“保持东南亚的现状,双方商定在这个区域不采取任何行动。日本同中国政府签订和约之后,即从印度支那撤军。”罗斯福总统答应研究这些新建议。

11月26日,美国国务卿赫尔邀请来栖特使和野村大使,转给他们一份照会。内容是美国政府要求日军撤出中国,承认蒋介石的国民党政府,并放弃侵占印度支那。只有在此基础上,方能签署互不侵犯条约。

东条首相领会到赫尔的回答就是最后通牒。美国人要求恢复到沈阳事件前的大陆状况。双方都无意继续进行谈判,宁愿诉诸武力解决有争端的问题。

东条接到美国回答的前四天,海军军令部总长永野已给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下达了命令:离开千岛群岛,在阿拉斯加半岛和夏威夷群岛之间的公海上集结。永野指示的坐标为:进到北纬40度,西经170度地区。12月3日到达指定地区,加足燃料。

11月26日早晨6时,由南云忠一海军中将率领的海军史上最强大的一支机动部队——6艘航空母舰、2艘战列舰、2艘重型巡洋舰、1艘轻型巡洋舰、9艘驱逐舰、3艘潜艇、7艘加油舰,迎着时而飘落的雪花,从日本北部的单冠湾出发,踏上了远征之途。

就在机动部队从单冠湾出击前4小时,白宫召开了最高军事会议。到会者共有6人:总统、国务卿、陆军部长史汀生、海军部长诺克斯、陆军参谋长马歇尔和海军作战部长斯塔克。

会后,海军作战部长斯塔克立即给太平洋舰队司令金梅尔发出指令:“形势严峻,日军很可能突然袭击。从各种角度来看,似乎日本很可能进攻菲律宾。而我认为,日本向泰国、法属印度支那和缅甸三个方向采取行动的可能性最大,应采取适当的防御措施。”华盛顿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南方,做梦也没有想到南云的机动部队已朝着夏威夷方向东进。

日美谈判到12月1日上午零点为止,没有达成协议。下午4时,天皇决定发动这场把亚洲十亿人民推入苦难深渊的侵略战争。

这一天,在广岛湾柱岛停泊地区的旗舰“长门”号上,联合舰队司令部从一清早就开始迫不及待地等待着决定开战的通知。直到晚上,才接到军令部次长发出的一份电报。电报指示联合舰队司令部“拆看前几天送去的那封密封信”。拆看后,才知道它原来是《大海令第九号》和《大海指第一六号》。《大海令第九号》的第一条指出:“帝国决定于12月上旬对美国、英国与荷兰三国开战。”《大海指第一六号》一开头便指出:“联合舰队对美国、英国与荷兰三国之作战行动应以所附之附件即帝国海军对美、英、荷三国作战方针为依据。”

以罗斯福总统为首的华盛顿的军政首脑们已深深感到危机迫在眼前。当他们于12月2日夜进入梦乡的时候,日本统帅部的两位总长正在奏请天皇把开战之日定在12月8日,并且得到了天皇的批准。

至此,对美开战的箭终于离开了弦。

12月2日,东乡外相致电夏威夷总领事喜多,指令:“鉴于目前形势,查明美国战列舰、航空母舰、巡洋舰在珍珠港的停泊位置,是极为重要的。因此,望今后尽可能每天报告这方面的情况。”

收报人是海军少尉吉川猛夫。吉川是于1941年3月27日携带军令部情报部的密令前往夏威夷刺探珍珠港情报的。在他到职后不久的那段时间里,东京要求他每星期提供一次情报。到8月份后,就要求他每三天提供一次情报;而现在终于要求他每天提供一次情报。不仅如此,东京还要求他提供关于阻塞气球和防鱼雷网的情况。吉川大吃一惊:“说不定目标就是珍珠港!”

12月7日上午,华盛顿传递“魔术情报”的主任克雷默少校和情报局远东科科长麦卡勒姆中校走进海军作战部部长斯塔克将军的办公室,将破译出来的日本政府对美备忘录交给斯塔克。其中第十四部分写道:“……日本政府已训令野村和来栖于华盛顿7日下午1时把日本政府的答复递交美国政府。”早就判断日本的主攻方向为南方的麦卡勒姆说道:“从刚才截获的电报来看,似乎感到日本计划在南中国海方向进行攻击。”

焦急不安的斯塔克冷冷地说道:“我已经知道了,是下午1时,对吧!”麦卡勒姆一面点点头,一面又说:“对,是下午1时。也就是说,在珍珠港是早晨7时30分。”

斯塔克拿起电话同白宫进行联系,对方回答说:“总统使用的那条电话线正在通话。”就这样,华盛顿的海军首脑机关没有根据这天清晨来自“魔术”方面的警告,要太平洋舰队司令金梅尔等人采取措施。

此时,美国人民同往日一样,度过了一天的劳碌,准备进入梦乡。也就在此时,数以千计的日本军队正在169艘舰船和2000多架飞机上进行准备活动,要在黎明前把太平洋燃烧起来。从夏威夷往西至威克岛、关岛、香港、菲律宾、马来西亚……如果在高空上观察,在日本人周密计划发动进攻的6000英里的大洋上,就像渐次爆发的火花,燃起人类战争史上最令人恐怖的一幕。而这一幕中,美国被首先列入摧毁的目标是珍珠港。

珍珠港位于夏威夷群岛的瓦胡岛南部,是美国在太平洋地区最大的海军基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珍珠港与关岛和马尼拉湾构成锥子形,插向西太平洋,成为日本南进的主要障碍。

12月8日早晨6时,南云机动部队接到了进攻的命令,各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上的绿灯亮了,飞机一架接一架飞离航母,仅十几分钟,担任第一波攻击任务的183架飞机就飞离甲板,其中战斗机43架、水平轰炸机49架、鱼雷机40架、俯冲轰炸机51架,在领航机信号灯导引下,迅速编好队形,然后绕舰飞行一周,扑向珍珠港。

此时美国太平洋舰队停泊在珍珠港内的舰船有战列舰8艘、重巡洋舰2艘、轻巡洋舰6艘、驱逐舰29艘、潜艇5艘、辅助舰船30艘。岸上机场停有飞机262架。其余的2艘航空母舰、8艘重巡洋舰和14艘驱逐舰分别在威克岛、中途岛运送飞机,以及在约翰斯顿岛演习,毫无戒备。

日本各飞行突击队的俯冲轰炸机顺山谷进入。整个瓦胡岛只有甘蔗田园、菠萝种植园的上空的三名惊慌失措的民用飞机驾驶员最先发现这一情况,他们在突然被卷入俯冲飞机的漩涡之中时觉得大事不妙,但他们只能逃命,急忙向他们家园的旷野飞去。

日本人集中力量袭击了军用机场和战舰。第一批18架俯冲轰炸机袭击了珍珠港南面的陆军基地希卡姆机场上一排排战斗机和轰炸机,重创了福特岛上的水上飞机,摧毁了机库。

面对如此迅猛的突然袭击,太平洋舰队在最初几分钟内,几乎没有人能够意识到正在发生什么事情。第一架“九七式”鱼雷飞机冲到舰列最后一艘军舰“内华达”号上空,用机关炮把舰旗撕成碎片。大惊失色的旗手紧接着又升起几面星条旗,无一不被打烂。第一条鱼雷钻进“亚利桑那”号舰尾的水中,舰上数以千计的官兵不相信刚听到的空袭爆炸声。几分钟后,金梅尔海军上将司令部用无线电向港外的太平洋舰队各部广播了这个令人震惊的消息。

与此同时,在珍珠港上空,率领水平轰炸机队的渊田看到了这样的景象:岛上战舰周围升起水柱,接着是越来越多的水柱;舰列前面的4艘大型战舰是成对停泊的,最外边的一对“俄克拉何马”号和“西弗吉尼亚”号很快就被鱼雷炸裂,“亚利桑那”号的前部弹药库也爆炸了。

到这时,美军舰艇上惊魂初定的高射炮手才投入战斗,但是收效甚微。

“马里兰”号战列舰也遭到轰炸,它一直被正在倾覆的“俄克拉何马”号掩护着。日轰炸机飞行员按了一下投弹按钮,四颗炸弹像魔鬼一样地垂直落下去,这艘舰的上面和附近出现一丛丛白烟。这艘舰遭到这场袭击后生存下来了,它是所有的战列舰中受伤最轻的,而且也是第一个返回现役的舰船。

接着“田纳西”号也有两颗炸弹在舰上爆炸。“加利福尼亚”号停泊在舰队的最前面,却是最后受到攻击的战列舰,两颗鱼雷击中了舰桥下面的部分,舰慢慢地沉到污泥上,着火的汽油吞没了舰尾。在炮火如倾的袭击中,排在最后的“内华达”号上的炮手这时也投入了战斗,击落了低空飞行的“九七式”鱼雷飞机。“内华达”号舰首也遭到了轰炸,轮机员拼命提供蒸汽使这艘舰开动起来投入战斗。

鱼雷飞机和俯冲轰炸机的袭击持续了半个小时,后来的20分钟相对平静一些,虽然扫射和轰炸仍在继续,但速度慢了下来。

在这段时间里,整个海港里唯一能开动的战舰“赫尔姆斯”号驱逐舰,终于追捕到了一艘袖珍潜艇并捕获了筋疲力尽的艇员。

就在对珍珠港的袭击平息之前,金梅尔上将转达了一封电报:“珍珠港遭空袭,这不是演习。”海军部长收到这封电报。他认为这不会是真的,这一定是指的菲律宾。当他证实消息属实的时候,他用电话通知了白宫。总统叫国务院把这个消息告诉赫尔,要他接见已经等候在接待室的野村大使和来栖特使,并让国务卿不要把袭击事件告诉他们,只要收下他们的答复,把他们送走。衣冠楚楚的日本外交官被迎了进来,赫尔的难以掩饰的愠怒使他们茫然不知所措。赫尔装作认真阅读日本《致美国政府备忘录》的第14部分,然后愤怒地说:我供职50年,从未见过这样一份满篇卑鄙的谎言和歪曲的文件。当日本外交官刚刚退出门去,门已关上了,这时赫尔大骂:“无赖,该死!”

8时40分,由86架俯冲轰炸机、54架水平轰炸机和36架战斗机组成的第二批飞机,从瓦胡岛东海岸绕过来参加袭击,高空轰炸恢复了。在两次飞机袭击期间,没有一名美国海军的飞行员能够在他们的飞机被摧毁之前起飞,只有少数陆军战斗机设法成功地从惠勒机场起飞了。尽管他们处于绝对劣势,仍然击落了11架日本飞机。

日军第二次空袭以“内华达”号战列舰为集中攻击目标,这艘舰正在行进,当它的炮口对着日本俯冲轰炸机射击时,“俄克拉何马”号上的水手向它发出欢呼。为防止它沉没并阻塞主航道而派出的拖船,成功地将它拖到韦波角,拖船上的水泵帮着扑灭有可能吞没这艘舰的大火。于是“内华达”号避险而逃,吸引了进行主攻的高空轰炸机离开它们原来的目标。空中的攻击仍很猛烈,一颗炸弹穿入旗舰小艇的甲板,与此同时,一次猛烈的爆炸削掉了停泊在附近浮动码头的一艘驱逐舰的舰首。为扑灭大火,舰长下令灌进海水,但着火的石油迅速蔓延,又引起了船坞里两艘驱逐舰上的鱼雷和弹药库爆炸。

8时50分,日军在第二次袭击的最后几分钟里集中轰炸港口的北部,炸掉了“犹他”号和若干辅助舰。日军的第二次攻击取得巨大成果,他们反复轰炸和扫射过每一艘战列舰后,又袭击了其他舰只,直到日本人所能看到的舰只不是被击沉就是起火,才兴高采烈地返回航空母舰。

当第二批飞机在袭击后返回航空母舰的时候,渊田中校的孤零零的轰炸机还在珍珠港上空盘旋,拍摄着他的胜利成果。

日本对珍珠港的袭劫,取得了难以想象的巨大成果。日军共投掷鱼雷40枚,各型炸弹556枚,共计144吨。击沉、击伤美军舰船40余艘,击毁飞机260架。美国官兵死亡人数高达2403人,其中1000人死在“亚利桑那”号舰上。近2000人受伤,18艘军舰受创太重报废。只有43架飞机还可以作战;188架飞机被炸毁在机场上,另外159架被打坏。日军只损失了29架飞机及机组人员,以及5艘袖珍潜艇。这比山本预料的损失要小得多。

盘旋几千英尺高的巨大黑色烟幕挡住了珍珠港晴朗的天空,象征着日本的战斗胜利和美国的悲剧。一个日军参谋在这一天的日记中得意地写道:“敌人毫无警戒,快哉,快哉,快哉!”“美国佬,你们知道了吧,30年仇恨的匕首,今天报复在你们的胸膛上了。”

12月8日,东京上空万里无云。一清早,电台广播声和叫卖号外的铃声一下子把开战消息传遍了整个日本。上午11时40分,日本公布了天皇的宣战诏书:“……朕今向美国及英国宣战……帝国现为自存自卫计,唯有蹶然跃起,冲破一切障碍,岂有他哉!皇祖皇宗之神灵在上,朕信倚尔等之忠诚勇武,恢复发扬祖宗遗业,迅速铲除祸根,确立东亚永久之和平,以期保全帝国之光荣。”

就在同一时刻,罗斯福总统在白宫召开内阁会议。总统首先指出:今天的会议是从1861年以来最重要的一次内阁会议。接着,他宣读了他准备亲自交给国会的咨文。内阁会议大约开了45分钟便散会了。接着,罗斯福总统又同国会多数党和少数党的领袖们召开了一个会议,会议时间持续了两个小时以上。

第二天,参众两院根据总统的建议举行紧急会议。正午刚过,总统进入会场,翻开一个黑皮记事本,开始宣读:“昨天,1941年12月7日(美国时间)——一个将永远负着耻辱的日子——美利坚合众国突然遭到日本帝国海空部队的蓄意进攻……”这篇讲话历时几分钟,最后总统说:“我要求国会宣布,自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日本无端和懦怯地发动进攻开始,合众国与日本帝国之间就已存在着战争状态。”罗斯福总统在如雷的掌声、欢呼声和激动的喊叫声中合上了记事本。从此,美国正式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12月8日,英国也宣布同日本处于战争状态。9日,中国国民党政府在中日战争已进行了4年之后正式对日本宣战。接着,对日本宣战的还有戴高乐的“自由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20多个国家。

从此,太平洋战争全面展开。

同类推荐
  • 二十世纪十大经典战役·逐鹿中原—淮海战役

    二十世纪十大经典战役·逐鹿中原—淮海战役

    本书分徐州概况、聚焦徐州、全歼黄百韬、围歼黄维兵团、追击围歼杜聿明五篇介绍了淮海战役。
  • 浴血冀南

    浴血冀南

    记叙陈再道、宋任穷在冀南创建抗日根据地,并与日寇血战八年的故事。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陈赓、许世友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曾在这里指挥作战。本稿记载的每一个人物、每一个事件、每一次战斗,都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绝无半点虚构。
  • 最强抗战

    最强抗战

    大江南北十亿兵,国仇就在今生平。中华傲立世界日,铁甲十万灭东瀛。诸君可愿陪我鏖战!这是一本中华儿女的书!这是一个热血的故事!
  • 一个鬼子都不留

    一个鬼子都不留

    鬼子,一群惨无人道的侵略者,既然踏上了我们的国土,我们就有义务好好的招待一下他们。一个也不不让他们走,统统留在我们的土地上,变成一把黄土。杀杀杀杀杀!!!一个鬼子也不留下,统统杀光!!!!绝对的热血,绝对的好看,还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 枪神纪之末日余生

    枪神纪之末日余生

    一向痴迷于枪神纪的剧情,但就是看不到,小说基本都是同人的,官方也不发放,因此打算自己以官网中透露的一点一滴资料来凑出一套剧情...
热门推荐
  • 重生之火爆人生

    重生之火爆人生

    佛争一炷香,人争一口气。都重生了,你还计较买哪支股票,买哪套房子,能赚多少钱,是不是太屌丝了点?胡帅重生到自己十六岁那年的夏天,当年读书时他得过且过,成绩一塌糊涂,面对心仪的女生也只敢暗恋……跨过了时空,回到那让人泪流满面的过去,且看如今的他,是如何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
  • 影响女性一生的健康细节

    影响女性一生的健康细节

    书中分别从女性的日常生活习惯、饮食宜忌、美容美体装扮、生理常识及保健、女性疾病等方面为现代女性阐述了生活中应该知道的健康细节,是一本非常实用却又不失趣味性的读物,它关注的都是女性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忽略的一些问题。
  • 玄尘大陆

    玄尘大陆

    无边的玄尘大陆,大大小小的宗族派别在此林立,千古血脉传承于世,通天武学流传至今,在这片大陆,人们以强者为尊,以力量为目的,不断修炼。一位堕落的少年为保护这片大陆与自己所爱的人踏上了艰苦的修炼之路。别离易,相见难,何处锁雕鞍?春将去,人未还,这其间,殃及杀愁眉泪眼。
  • 歌声飞扬之1988

    歌声飞扬之1988

    一个偶然的机会,张扬一家回到了1988年,带着一份先知先觉,一家三口开始了新的生活,酷爱音乐的张扬专心玩音乐,善于经商的父母开始满世界捞钱。"我要让张家成为享誉世界的豪族"张父道“挣钱,挣钱~”张母道“……那我就玩音乐吧~”张扬扶着额头,一脸的淡然这是一个白衣飘飘的年代,也是一个歌声飞扬的年代。
  • 绝色倾莲

    绝色倾莲

    她是被踩在脚下人人可欺的冷家四小姐,被人任意践踏,欺凌辱骂。他是万年难遇的修炼奇才,却因六岁那年一场意外,绝世天才变成了废材遭人唾弃。她是世人眼中最为强大神秘的强者倾莲,人人敬仰,万人敬畏。他是名震大陆的倾华公子,受人尊敬,世人皆知的强者。一纸婚约,把两人的命运牵连在了一起。盛世繁华,谁为她,画峨眉、绾青丝?锦绣山河,谁陪他,倾尽天下,奏一曲繁华?暗夜星辰风华起,夜芙玫瑰美人伊。
  • 绝代特工

    绝代特工

    战火纷飞的年代中,总有数不清的英雄在幕后推动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进。李宏就是其中之一。“我本想扬名立万,成为绝代特工,但是我不能告诉世人我有玄功秘法……”
  • 惑乱天下:黑暗系狂女

    惑乱天下:黑暗系狂女

    她,当代高智商杀手,却穿成好吃懒做的大小姐,惨遭灭顶之灾,失去了一个好好的家。他,大陆最庞大的组织云霄殿的接班人,拥有神秘身份的逆天幻兽。她背负仇恨,寻找那个毁灭她家庭的神秘组织,从人们口中的废柴,一步步走向大陆的巅峰。看一代狂女如何倾天下,蜕变成一代幻圣。--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继母养儿手札

    继母养儿手札

    袁璐在现代被继母间接害死,一朝穿越,成了别人的继室帮着养娃,一养还就是仨!高斐从战场上回来的时候,发现他两个儿子都只要娘不要爹了,他老娘因为皇后赏了妾,要去跪宫门了。他在家吃饭想加个菜,下人还说要问问夫人。这日子没法过!【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如何做一个智慧型教师

    如何做一个智慧型教师

    本书围绕如何成为一名智慧的教师展开了讨论。全书分为实践篇、理论篇、业务篇、感悟篇、语录篇进行阐述,包括:“春风”化雨“自我”悔悟“克敌”制胜关于班主任的修养等。
  • 重回那些年

    重回那些年

    我回到高二开学那年。那年2001年,是青春的起点,互联网的开端。那年,那些年……匆匆走过,错过太多美好,留下无数遗憾。如今可以重来,遗失的青春,重新找回。失败的人生,重新铸就。与命运博彩,与天地比高。这是忧伤的青春,逆流的人生。PS:谨以此文,献给那些已经逝去青春和终将逝去青春的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