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61600000001

第1章 西欧重获自由

2.法国的光复

1944年7月18日,盟军胜利地完成了诺曼底登陆,在西欧开辟了第二战场。在这一战役中,盟军虽然伤亡了10余万人,但很快得到了补充,整个作战部队齐装满员,后勤补给工作井井有条,部队士气高昂,指挥机构完善,已具备了向西欧内陆推进的条件。

1944年7月25日,登陆的盟军在法国西北部转入进攻。

8月7日中午,盟军出动大批飞机对德军反击部队实施猛烈轰炸。与此同时,布莱德雷将军迅速调来2个师从正面抗击德军,巴顿指挥的美军第3集团军迅速开到了拉瓦尔和勒芒之间地域,以威胁敌人的南翼,克里勒指挥的英军第1集团军也在东北方向用坦克、火炮和飞机袭击奥恩河以东的卡昂—法莱斯地域,以威胁德军反击部队的后方。8月8日深夜,德军的反击因没有制空权和兵力有限而归于失败,克卢格被迫命令部队停止前进。但是,希特勒要他重新组织力量,准备再次发起反击。

当德军在法莱斯西南地区重新聚集力量准备向科唐坦的美军再次实施反击时,盟军部队正在德军东西两翼大胆推进,于是,在法莱斯和阿让唐之间形成了一个大口袋,大量德军装甲部队成了瓮中之鳖,为盟军围歼当面之敌提供了极好的机会。

此时,被围德军第5装甲集团军和第7集团军已经发现盟军的战役企图和自己的危险处境,唯一逃生的机会在于马上东撤。但是,希特勒却一再要求克卢格重新编组部队,准备对阿夫朗什的美军再次发动反突击,并且责备这位西线德军总司令指挥不力,造成上次反突击的失利。结果,8月16日,希特勒解除了克卢格的职务,任命瓦尔特·莫德尔元帅为西线德军总司令兼B集团军群总司令,并要求新上任的总司令把法莱斯的战斗进行到底,扼守法莱斯这个“角形堡垒”,阻止盟军渡过塞纳河和开到巴黎附近地区。然而,莫德尔元帅到西线后,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扭转德军被动挨打的局面,他唯一的办法是把被围的德军从法莱斯附近的陷阱中拉出来。从8月16日起,德军在阿让唐附近地区竭力阻止盟军先头装甲部队的进攻,以便保持德军东撤路线的畅通。

盟军最高司令部发现德军准备东逃的动向后,遂允许巴顿的部队越过集团军群分界线,在弗莱尔—阿让唐公路以北推进,然后向尚布瓦和特兰方向进攻,同时命令加军在北面加快南进速度。17日,加军经过激战占领法莱斯,18日占领特兰,19日,美、加两军在尚布瓦会师,完成了对德军的包围。被包围的德军共12个师,其中5个装甲师。由于北翼部队推进缓慢,盟军未能实现全歼德军的企图。德军利用尚布瓦和特兰这个缺口,从法莱斯地区撤出1/3的兵力,约4.5万人。至8月21日,法莱斯围歼战结束。此役,盟军共歼敌3万人,俘敌5万人,给德军B集团军群以沉重打击。

为了追击逃敌,盟军制订了在塞纳河以西歼敌的计划。据此,蒙哥马利将军于8月20日命令加军第1集团军和第12集团军群一部继续肃清被围的德军,第12集团军群大部应急进至塞纳河下游,以阻拦敌人撤退,第21集团军群在肃清被围的德军后,迅速向塞纳河挺进。

8月20日,美军第1、第3集团军向塞纳河方向推进,到左岸后折向东北。第3集团军在河对岸的芒特—加西古尔建立了一个桥头堡。位于左翼的第1集团军已进至德勒以北地区,23日占领埃夫勒,25日进抵埃尔伯夫。至8月26日,英、加部队也相继赶到塞纳河附近的指定位置,与先期到达的美军一起包围了埃尔伯夫和勒阿弗尔之间的环形地区,歼灭了一部分溃逃的德军,另一部分德军逃到塞纳河右岸。

至此,在诺曼底登陆后的盟军,全线前出到塞纳河畔,并在河东岸默伦和埃夫勒尔以东夺占了登陆场。此次进攻虽未能全歼诺曼底的德军和解放布列塔尼半岛的几个港口(这几个港口的德军分别在1944年9月和战后投降),但是给了敌人以沉重打击。德军5个遭重创的师调回国内,逃到塞纳河右岸的德军勉强重新组织了4个师进行防御,但是部队的重装备已所剩无几。盟军在法国北部的胜利,不仅解放了法国大片领土,而且为后来向欧洲大陆腹地的胜利进攻创造了有利条件。

当诺曼底登陆的盟军向法国腹地发起进攻之时,另一支美法盟军部队在法国南部开始登陆。

8月19日,美法部队在登陆地域建成了一个正面宽90公里、深60公里的登陆场。在登陆场集中了约16万人,2500门火炮、600辆坦克和2.15万辆汽车。登陆后的盟军及时派出部分兵力向北推进,经格勒诺布尔转向蒙泰利马尔,以切断沿罗油河谷地向北撤退的德军退路。与此同时,美军第7集团军派部分兵力攻占冥纳和尼斯,以保证自己的翼侧安全。法军主力和美军一部则向土伦和马赛方向进攻。在当地抵抗运动战士的配合下,美法军于8月28日先后攻占了这两个港口城市,驻防马赛的德军指挥官谢弗将军率部投降。马赛一役,德军亡5500人,被俘7000人,法军也损失1000余人,当地抵抗者损失106人。自法国南部登陆以来,仅德拉特尔将军指挥的法军就俘虏德军3.7万人,其中军官700人,歼灭敌人2个师。但是,法军也付出了伤亡4000人的代价。

土伦和马赛港的解放,不仅使盟军90.5万人和400万吨装备顺利地在此登陆,而且打开了罗纳河谷的通道,美法部队便可经此挥师北上,追歼溃退的德军。8月28日,右路美军攻占了蒙泰利马尔,次日进抵瓦朗斯。左路法军长驱直入约300公里,8月31日抵达里昂附近。9月2日,法军在抵抗运动战士的配合下解放了该市。

在此次作战行动中,法国内地军和抵抗运动力量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登陆以前,游击队就已经破坏了许多地方的铁路运输,从格勒诺布尔到尚贝里的铁路已完全瘫痪。盟军登陆以后,游击队便配合登陆部队积极展开活动。在蒙特利马尔,他们把撤退的德军拖住近36个小时,使盟军飞机有足够的时间轰炸敌人。此外,马赛和土伦的居民举行了反对侵略者的起义,占领了许多市区,为盟军最后解放这两个重港创造了条件。法国内地军对被围德军不断袭击,保护了一些桥梁,并向登陆部队提供情报和担任向导,使盟军在登陆后节省了兵力,加快了推进速度。

3.解放巴黎

巴黎形势也和法国各地形势一样,出现了可喜的变化。巴黎及其近郊的抵抗组织在巴黎地区的法国内地军司令、共产党员罗尔—唐居伊上校的统一指挥下,积极开展武装斗争,不断袭击德国占领军的运输车辆和仓库,破坏供电网和电话线。仅6月8日至25日,他们就进行了93次作战行动。特别是在7月14日这个历史上攻占巴士底狱的重要纪念日,巴黎解放委员会号召全体巴黎市民,参加大规模的反德示威游行。在这一天,尽管维希政府和德国占领当局明令禁止罢工、集会,但是仍有10万人上街游行。这场大游行沉重地打击了占领当局。正如罗尔·唐居伊1944年8月7日记述的:“对于巴黎军团来说,敌人未曾决定实施拼命抵抗。恰恰相反,1944年7月14日的示威游行成为我们举行起义的前奏。”

8月10日,巴黎铁路工人开始罢工。随后,法国其他地区的铁路工人也跟着罢工,邮电工人、煤气工人、电业工人和公共事业工人也相继发起罢工。8月15日,驻守巴黎的1.5万名警察也加入到罢工的行列。工人们破坏铁路运输,使德军无法调动部队和运送武器装备,也无法从巴黎运出军需物品。

8月15日,法共机关报《人道报》发表了法共中央书记杜克洛的一篇文章,标题是《夺取巴黎之战》。作者强调指出,“夺取法国首都之战的时刻已经到来”。根据法共中央的指示,8月18日,法国总劳动同盟号召巴黎市民举行总罢工。当日夜,巴黎市区和城郊贴满了宣传画,上面写着共产党议员对人民的号召:

“我们号召巴黎和城郊的人民发动起义以求解放。人人参加斗争。这是巴黎地区全体居民的责任。”

8月19日,巴黎解放委员会发出起义的号召,驻巴黎地区的内地军总指挥罗尔·唐居伊上校下令武装起义开始。8时,2000名警察首先占领了警察局,逮捕了局长。接着,起义者占领了市政厅、公共大楼和印刷厂。不久,戴高乐派驻巴黎的法国抵抗运动临时代表亚历山大·帕罗迪接管了公共工程部、殖民部、供给部、司法和情报部等部门的权力。

8月19日下午,法国抵抗运动的个别领导人在事先没有得到巴黎解放委员会和内地军指挥部同意的情况下,就同巴黎的德军城防司令肖尔蒂茨进行停战谈判,并维成暂时协议。帕罗迪还向巴黎市民指出:“敌人昨天还拒不承认我们的内地军,现已要求停战……每个人都要坚守岗位,执行命令……战斗仍在继续。”8月20日,法国共产党、巴黎地区工会联合会、民族阵线、内地军等表示反对缔结停战协定。由于巴黎爱国力量联合行动,继续攻占了火车站、电台和报社,并占领了政府各部和银行的大楼。是日,唐居伊派代表前往美军驻地会见巴顿将军,向他介绍了巴黎的处境,要求立即派兵支援。

8月21日,巴黎解放委员会号召市民更广泛地开展武装起义,提出:“砍掉树木,挖好防坦克壕,筑起街垒,让取得胜利的人民去迎接盟军!”唐居伊下令要无情地打击敌人。据此,起义规模日益扩大,爱国志士在市内和通往市区的主要道路上筑起了街垒和路障。是日晚,巴黎市区及市郊的3/4区域获得解放。

8月21日,巴顿将军指挥的第3集团军先头部队占领了巴黎以南30公里处的利穆尔和阿巴永。美军曾设想对巴黎实施钳形包围,让位于右翼的巴顿集团军从东西迂回包围巴黎,左翼穿过塞纳河抵达芒特,两翼部队在巴黎以北会师。这时,已从阿尔及尔到达法国瑟堡的戴高乐函告艾森豪威尔将军说,他很担心巴黎的警察部队和德军撤离,市内的食品供应发生危机,巴黎因此会出现骚乱。他认为,“确实需要由法军和盟军尽快占领巴黎,即使市区内的战斗会造成一些破坏也要去占领。”他警告说,如果发生骚乱,以后处理事情时很难不发生可能最终妨碍军事行动的严重事件。他提名柯尼希将军担任巴黎军事管制政府总督,以便在艾森豪威尔将军决定立即前进时与他商议占领的问题。艾森豪威尔将军在与柯尼希将军谈话后说:“现在看来好像我们将不得不进入巴黎。布莱德雷和他的情报处长都认为我们能够而且必须开进城去。”

艾森豪威尔将军决定派兵直接进入巴黎,但是派哪支部队首先进城倒是个棘手的问题。因为许多部队都提出要求,把首先进入巴黎看作是一种荣誉,其中呼声最高的是勒克莱尔指挥的法军第2装甲师。该师于8月1日随盟军在法国西北部登陆后,被编入巴顿的第3集团军第15军,参加了对法莱斯的包围,并在尚布瓦与波兰军队会合。这时,第15军的2个师奉命向德勒推进。戴高乐命令勒克莱尔的第2装甲师迅速向巴黎靠近,于是后者便向巴顿提出了要求,未获得批准。这样,勒克莱尔便于8月16日率部离开了美国第3集团军,加入美国第1集团军,被编入第5军。接着,戴高乐又指示这支法国部队,不管美国人同意与否,都要立即向巴黎推进。8月21日,法军第2装甲师仍位于阿让唐地区,与美军先头部队相距约100公里,勒克莱尔命令部队全速前进,如果艾森豪威尔不同意直接进入巴黎,他也要把离巴黎最近的部队留在那里。鉴于这种情况,特别是为了照顾法国人的感情,艾森豪威尔将军最终还是批准了首先由法军第2装甲师进入巴黎。这道命令是8月22日由布莱德雷传达的。不久,美军第4师也接到命令,沿法国首都南部前进,以夺取巴黎以南的塞纳河诸渡口,并占领南面和东南面的阵地。

8月23日6时30分,北路的勒克莱尔部队作为主力开始向巴黎进发,并加强有1支英国小分队、1个美国骑兵侦察组、1个美军工兵小组和美军第5军的炮兵。在南路进攻的是美军第5军司令部、美军第4师,并加强有2个反坦克炮兵营和2个重型坦克营。盟军在向巴黎进军的路上未遇到德军的有力抵抗。8月24日傍晚,法军第2装甲师和美军第4师开进巴黎。8月25日晨,法军向肖尔蒂茨发出最后通牒,遭到拒绝后,法军于下午1时向德军指挥部发起攻击,迅速消灭了敌人的有生力量,下午3时,摧毁了德军指挥部,活捉了肖尔蒂茨,并将其带到警察局。在那里,肖尔蒂茨代表德军守备部队正式向勒克莱尔将军和唐居伊上校无条件投降,巴黎遂告解放。此次战斗,法国内地军伤亡2356人,市民伤亡2408人,法军第2装甲师伤亡628人;德国占领军亡3200人,伤4911人。

8月25日,戴高乐作为法兰西共和国临时政府首脑与法军第2装甲师一起进入巴黎,并在国防部大厦设立了指挥部。事先,关于戴高乐能否按时进入巴黎的问题,英美两国政府官员曾有不同意见。有一种想法是把戴高乐进巴黎的时间推迟到能达成某种协议之后。但是,戴高乐清醒地认识到,任何阻止他进入巴黎的企图都是对战斗法国控制法国局势的反对,是对他的权威的否定。因此,他认为在这个大是大非的问题上没有妥协的余地。于是,戴高乐在8月中旬通知艾森豪威尔将军,他打算从阿尔及尔到法国。在戴高乐的坚持下,盟军远征军最高司令部建议他乘坐美国飞机并在伦敦降落,然后再飞往法国大陆。戴高乐显然怀疑这种做法是企图不让他进入法国,而并不是一项保护他的专机免遭袭击的措施。于是,他宣布要乘自己的座机出发,在瑟堡和雷恩着陆。艾森豪威尔将军警告说,盟军的高炮部队可能识别不了戴高乐所乘坐的那种飞机,并拒绝为他的安全承担责任。在这种情况下,戴高乐不得不把他登陆法国的计划推迟一天。8月18日,戴高乐乘机安全抵达瑟堡,并及时赶上了法军第2装甲师,于8月25日进入巴黎。

8月26日,戴高乐打算在巴黎举行盛大的阅兵式,以宣告他对巴黎的接管和控制。但是,美军第5军军长伦纳德·杰罗将军不同意这样做,理由是担心刚刚解放了的巴黎还不安全。然而,戴高乐还是决定去接见群众,不让等候在市政厅外的广大群众失望。

在去市政厅的路上,他首先到了警察局,检阅了在巴黎起义中立功的警察部队,然后在市政厅的一个阳台上接见了拥护他的广大市民,随后又接见了各抵抗运动组织的领导人。8月27日,艾森豪威尔将军访问了法国首都。在访问期间,艾森豪威尔考虑到巴黎目前的形势,同意戴高乐和布莱德雷将军一块检阅部队。为了显示力量,艾森豪威尔还决定让开赴法国东北前线的美军第28师列队通过巴黎,接受戴高乐和布莱德雷的检阅。

8月29日,胜利后的法国在凯旋门至圣母院的大街上举行了隆重的阅兵式,法军第2装甲师和美军第28师先后列队通过,接受了戴高乐和布莱德雷的检阅。美军第28师当晚就离开巴黎开赴前线,法军第2装甲师则按戴高乐的要求留在巴黎维持治安。

9月3日,戴高乐要求把勒克莱尔的第2装甲师派往法国东面,因为首都已恢复秩序和平静,可是战争还没有结束,法国部队必须积极投身于对德作战。于是,从9月8日开始,这支部队又重新回到巴顿的第3集团军第15军,继续同英美军一起并肩作战。

4.德军在阿登地区反攻盟军

9月中旬,盟军在莱茵河以西的“齐格菲”防线前受阻后,希特勒就一直思考着对盟军的反击问题。尽管东西两线的盟国部队均已抵进德国边境,但希特勒对纳粹德国的前途仍抱有不切实际的乐观看法。

10月初,希特勒正式命令约瑟尔尽快制订出一份西线反攻的详细计划,力争11月付诸实施。他指望初冬的天气能结束盟军享有的绝对空中优势,或者至少在德国发动攻势时能大大削弱这种优势。

11月3日,约瑟尔代表希特勒在B集团军群司令部向西线部队司令龙德斯泰特、B集团军司令莫德尔及第5装甲集团军司令曼陀菲尔第一次透露了这个大胆的计划。他告诉3位司令官,艾弗尔已被选定为最适合进攻的地段,因为那里的敌军已在过去的正面进攻中蒙受了重大损失,力量比较薄弱。而且,该地段的敌预备队已调至第一线附近,补给情况也朝不保夕,所以,只要进攻做到完全出其不意,天气又不利于盟国空中行动的话,德军是可能迅速突破的。一旦突破,将使德国装甲部队赢得主动权。尔后,这些部队迅速向前推进,在马斯河畔的列日和那慕尔之间建立桥头堡,再穿过布鲁塞尔向北边的安特卫普港快速挺进。只要德国装甲部队一渡过马斯河,就可切断那些经由马斯河流域的美国第1集团军的后方交通线。待德国装甲部队抵达布鲁塞尔—安特卫普地区,英国第21集团军群的后方交通线将受到致命威胁。一旦夺回安特卫普港,英军的后路即被切断,他们将面临第二次敦刻尔克的命运。

1944年12月16日拂晓,希特勒蓄谋已久的阿登反攻拉开了序幕。5时30分,德军2000门火炮开始向蒙绍和艾希特纳赫之间的美军防区猛轰。与此同时,步兵借助弹幕的掩护开始冲击。紧接着,5个装甲师也尾随投入战斗,准备迅速扩张战果。此前,一支身穿美军军服,配备美式装备,口操英语的德军特遣队,已悄悄潜入美军后方,进行切断电话线,倒转路标等破坏行动,以达到制造混乱和削弱美军战斗力的目的。尽管美军及时识破了德军的企图,但在初期仍给美军造成了一定的混乱。

德军突破口的北翼是担负主攻任务的迪特里希第6党卫装甲集团军,在顺利突破美军前沿防御后,其右翼即为美第1集团军和第5军所阻,陷入苦战。美第5军原本用来进攻鲁尔大坝,战备程度较高,因此对入侵德军实施了顽强抗击。虽然迪特里希迅速调来第12党卫装甲师增援右翼突击力量,但是其向布特根巴赫的进攻仍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然而在其左翼,情况却截然不同,第1党卫装甲师所攻击的正面恰为美第5军和第8军的结合部,仅有少量骑兵担任警戒,故被迅速击溃。至日暮时分,第1党卫装甲师的先头部队派佩尔战斗群,已突入美军战线达10公里,且前进势头仍很迅猛。尽管如此,由于集团军主力被牵制,派佩尔战斗群的推进并无决定性意义。

在突破口中段,由于当面美军第281师刚刚经过亚深战役,减员达数千人,未及补充,正在休整之中,美军第106师则3天前刚从国内调来,故此段防守兵力较弱,致使德军第5装甲集团军顺利突破美军防线,并迅速向纵深推进。17日,第5装甲集团军左翼的第2装甲师在克莱夫火车站渡过克莱夫河后,美军抵抗遂趋于崩溃。次日9时,德军装甲教导师也开始横渡克莱夫河,黄昏时抵达尼德、万帕赫一线,当夜向巴斯托尼以东的马格雷特推进。19日,该师继续向巴斯托尼挺进,并攻入内费和瓦尔丁。随后,德第26人民步兵师也加入了攻占巴斯托尼的战斗。但由于美第10装甲师和第101空降师先后抵达,有力地加强了巴斯托尼的防御,德军的攻势很快陷入僵局。然而,在巴斯托尼外围,其第2装甲师却直插向默兹河畔的迪南。这时,德B集团军群指挥官莫德尔非常渴望将主攻方向转移到曼陀菲尔的第5装甲集团军方向上来,但希特勒固执己见,坚决要由他所宠信的党卫军将领迪特·里希继续担任主攻。到19日日暮时,德军在阿登地区的反攻虽然给盟军造成极大的恐慌和威胁,但却远远未达到计划目标。

德军16日晨对阿登地区的突然反攻,完全出乎盟军远征军各级司令部的预料。此前,盟军各部正在为突破德军“齐格菲”防线进行战役准备。当德军在阿登地区发动反攻的报告送到最高统帅部时,第12集团军群司令布莱德雷恰在艾森豪威尔的办公室同其讨论兵员补充问题。起初,布莱德雷还以为这是一次破坏性进攻,旨在阻止巴顿将对萨尔发动的攻势。尽管如此,他仍立即命令阿登地区南北两面的美军各派1个装甲师向受威胁地段靠拢,并指示各集团军命令下属各师处于戒备状态,以便随时用于阿登地区。

12月17日,前线告急。艾森豪威尔把最高统帅部仅有的预备队第18空降军在欧洲大陆的第82和第101空降师拨归了布莱德雷使用。18日,布莱德雷用汽车迅速把第82空降师和第101空降师派往中线有极好道路网的巴斯托尼。由于在此前美第10装甲师B战斗群已率先抵达,并在巴斯托尼东部组织起了防御阵地,布莱德雷仅留下第101空降师参加巴斯托尼防御,而把第82空降师调往阿登地段北翼的斯塔弗洛。

由于德军特遣队的破坏活动,盟军前线情报极其混乱,到12月18日晚,盟军最高统帅部才具体掌握了德军的反攻规模。19日晨,艾森豪威尔紧急将布莱德雷、巴顿和德弗斯召到凡尔登,商讨对策。艾森豪威尔认为,必须立即采取措施阻止德军的进攻。鉴于德军正在向阿登地段实施主攻,并且有可能向特里尔地段发动进攻,他决定集中力量在阿登地区敌突出部两侧进行反突击。为此,艾森豪威尔提出放弃那些与反突击无关紧要的地域,以便确保重要地域的安全,并加强反攻力量。布莱德雷将军应制止德军在马斯(默兹)河以东的前进,并同第21集团军群的部队相配合,对德军突出部发动进攻。蒙哥马利也奉命在马斯河以东和以南的地域内阻止德军的推进,重点保障从那慕尔到列日之间的马斯河一线的安全。

在阿登战役中,英美盟军装甲部队冒雪封堵德军突破口。按照艾森豪威尔的指示,盟军在摩泽尔河以南将全线转入严密防御。德弗斯的第6集团军群奉命向靠北的地区推进,并接管第3集团军的大部分防区。同时,巴顿将率6个师北进,接管第1集团军第8军防区并在12月22日或23日向德军突入部队的南翼发动一次大规模反击。

在此期间,德军已逼近圣维特和巴斯托尼,歼灭了美军第1集团军的一部分力量,并将另外一些部队孤立起来。而对德军的强大进攻,霍奇斯的第1集团军仍成功地组织了临时反击。在圣维特,美军装甲部队的顽强行动使盟军成功地在西面建立起新的防御阵地。在突破口的北翼,美第5军和第7军一部在最关键的一次战斗中守住了埃尔森博里岭、岭南的比特亨巴赫和马尔梅迪—斯塔沃洛这条战线,击退了德军第6党卫装甲集团军的数次攻击,为盟军赢得了所需的时间。

尽管盟军部队对德军的威胁做出了迅速反应,但德军各纵队仍未停止向西推进。19日晚,盟军最高统帅部情报处长斯特朗将军担心德军很快将从第12集团军群的部队之间突破,从而使设在卢森堡市的布莱德雷将军的前进指挥部同美国第1集团军脱离联系。他把这种担心告诉了远征军参谋长史密斯将军,建议由蒙哥马利统一指挥阿登地区以北的美军。这项建议得到了艾森豪威尔的赞赏。最高司令认为,阿登地区以北的突出部已经成为一个作战正面,在这个作战正面只能有一支预备队可以被召来支援英国和加拿大集团军或者支援美国第9和第1集团军,因此,将美第9集团军和第1集团军暂时划归蒙哥马利指挥,有利于粉碎德军的攻击。

蒙哥马利元帅一接到命令就马上召集霍奇斯和辛普森在美第1集团军司令部开会,并下达了重新组织战斗的命令。第9集团军奉命接管第1集团军的部分地带,从而使美第7军得以撤出战斗组成预备队,以便同英第30军携手从突出部北侧发起反击,与此同时,第3集团军将其战斗分界线向北延伸至从日韦到圣维特一线。

在德军发起反攻的第一周里,阿登地区北侧的盟军部队由于受到重创,加之战线拉得太长,故对德军的反攻只能疲于应付。然而,在阿登地区的南部,巴顿的第3集团军正迅速采取行动,以便对德军突入部队实施打击。从19日奉命北调到22日对巴斯托尼方向发动进攻,该集团军在短短的3天时间里完成了90度大转弯和北进80~110公里投入新攻势的惊人行动。但由于遭到德第7集团军的顽强抵抗和纳粹空军的袭击,巴顿的第3集团军比原计划推迟了对巴斯托尼的解围,直到26日才突到巴斯托尼,与被围美军取得了联系。此后,巴顿的部队在巴斯托尼附近同曼陀菲尔的德第5装甲集团军第47装甲军展开了惨烈的争夺战。

12月23日,天气转晴,盟军出动了约5000架次飞机,猛烈空袭了德军反攻部队和运输车辆,大大缓解了危局,同时又给巴斯托尼的守军空投了急需的补给品,鼓舞了守军的斗志。此后,除恶劣天气外,盟军空军一直活跃在战区上空,对德军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阿登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西线最大的一次阵地战,双方参战兵力将近60个师。希特勒发动阿登战役最后的结果是将盟军在西线的推进阻止了6周之久,但其付出的代价却是将其本来就有限的预备队力量消耗殆尽,结果使盟军尔后的进攻得以长驱直入。

5.盟军沿意大利半岛推进

德军在意大利南部的防御失败后,被迫退守“古斯塔夫防线”。这条防线从那不勒斯以北的地中海沿岸起,经加埃塔、卡西诺山直到亚德里亚海滨的奥尔托纳,横贯意大利中部。“古斯塔夫防线”由大量的钢筋混凝土工事和雷区构成,被德军称为“坚不可摧”的防线。

1944年初,盟军的作战企图是迅速突破“古斯塔夫防线”,攻占罗马,尔后向意大利北部推进,歼灭意大利境内的德军,以配合西线盟军开辟第二战场的行动。盟军第15集团军群共有兵力19个师又4个旅,分属于美第5集团军、英第8集团军和英独立第5军,另有支援飞机约4000架,舰船3000余艘。

为突破凯瑟林苦心经营的“古斯塔夫防线”,盟军第15集团军群司令亚历山大设想令美第5集团军对该防线发动正面攻击的同时,另在防线北面地中海岸的安齐奥发起一次两栖登陆相配合的行动,以切断德军的交通线,迫使其在双重打击下主动撤出“古斯塔夫防线”。与此同时,位于右翼的英第8集团军将继续向亚得里亚海岸的佩萨里推进。

亚历山大的这一设想得到了英国首相丘吉尔的坚决支持。他把安齐奥登陆比作是将一只“野猫”投入“古斯塔夫防线”北面的海岸去“抓碎德国佬的心脏”。由于安齐奥位于罗马以南仅45公里处,因此英美首脑有理由相信,登陆一旦取得胜利,即可直取罗马,对加速盟军在意大利的胜利具有重要的意义。

很快,盟军制订了一个代号为“鹅卵石”的登陆作战计划。该计划规定:部队将在距前线100公里远的安齐奥登陆,以期从后方攻击防御之敌,切断其退路,并配合美第5集团军从正面突破“古斯塔夫防线”,尔后攻占罗马。计划要求,登陆前要对安齐奥附近的机场和交通线进行航空火力突击,同时地面部队从防线正面实施牵制性进攻。为此,第15集团军群抽调美第5集团军所属第6军为登陆部队,该军下辖2个加强师、1个伞兵团、5个陆战营及专业部队,共5万余人。支援这次登陆的海军舰船共376艘,飞机700余架。

为牵制“古斯塔夫防线”守军,美第5集团军于1月17日对该防线中西段发起正面攻击。左翼的美第10军跨过艾里奥诺河发起强攻,并获得一处桥头堡。但在其右翼,美第2军第86师强渡拉皮多河却被德军击退,损失惨重,被迫于19日退回原阵地。在中部,法国军团受命向崎岖的卡西诺山北部推进,虽取得一定的进展,但却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尽管如此,盟国的作战目的已经达到,黑延霍夫已将所控制的预备队全部调至了拉皮多河的正面,为即将到来的盟军安齐奥登陆创造了有利的条件。l月21日,盟军还从那不勒斯发起了一次小规模的两栖登陆行动,目的同样是为了吸引德军的注意力。

1月21日晨,集结在那波利湾的盟军登陆部队开始出发,当日午夜抵达安齐奥海域。22日凌晨2时,约翰·P·卢卡斯少将率美第6军开始登陆。由于这里防御的德军只有2个营和数个岸防连,而且未进入戒备状态,故登陆盟军只遇到微弱抵抗。48小时后,已有3.6万人和3000多辆车辆上岸,完成了最初目标,并建立了一个纵深达11公里的滩头。然而,卢卡斯未利用这一有利形势迅速推进,占领既定目标阿尔巴恩山这一有利地形,以切断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第6号和第7号公路,相反,他却把固守滩头阵地作为首要任务,以待重武器、坦克和其他作战物资的抵达。正是由于登陆部队的裹足不前,使德军获得喘息之机,其C集团军群司令凯瑟林迅速从北部的第14集团军防区和“古斯塔夫防线”上调来部队,在登陆美军的前面建立了一道强有力的防线。虽然不久盟军登陆部队增加到4个师,但德军防御部队却同时增至6个师,而且占领着有利地形,形势对盟军极为不利。

从2月16日起,德军发起一连串的反击,迫使登陆盟军节节后退,伤亡惨重。2月23日,卢卡斯被克拉克解职,由美第31师师长特拉斯科特少将继任。尽管如此,盟军仍无法摆脱被动挨打的局面。不久,盟军的安齐奥登陆演变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式的堑壕战,双方对峙达3个月之久。其间,德军对盟军坚守的狭窄滩头发起了连续不断的打击,企图将登陆部队赶入大海。与此同时,纳粹空军对安齐奥港口进行了狂轰滥炸,企图以此来阻止盟军的补给和增援。

为减轻安齐奥登陆部队的压力,盟军第5集团军从2月初向“古斯塔夫防线”最坚固的卡西诺山发起了轮番攻击。美第34师受命进攻卡西诺山区德军阵地的任务,这就是所谓的第一次卡西诺之战。2月12日,美军攻势被德军瓦解;2月15日至18日,建立不久的新西兰军被调来,在空军的支援下担负起对卡西诺山的第二次攻击。该军由新西兰第2师和印度第4师组成,这2个师曾在北非战役中屡建奇功,作战顽强。进攻发起前,军指挥官弗赖贝格将军因怀疑德军将修道院作为观察哨,指示空军对其轰炸,结果这座有着悠久历史的修道院被盟军摧毁。随后,德军占领了修道院废墟。3月15日至21日,以顽强著称的新西兰军在大批空中力量的近距离支援下向卡西诺山发起第三次强攻,结果仍未取得突破。

在此期间,由美国空军少将艾拉·埃克指挥的英美地中海空军部队,为支援安齐奥滩头,发起了一次旨在切断德军补给线的有组织的空中阻隔战役。尽管德军遭到残酷的打击,但并没有像盟军希望的那样撤退。

1944年初的安齐奥—拉皮多战役是盟军在意大利遭受挫折最大的一次进攻战役。在安齐奥,丘吉尔首相寄予厚望的“野猫”一直未能伸出利爪施展威风,反被紧紧压缩在一个狭窄的登陆场上,自身难保。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局面,一方面是因为盟军在两个方向上平分兵力的结果,由于安齐奥离“古斯塔夫防线”甚远,盟军在卡西诺山的猛攻对安齐奥滩头的盟军支援不大,更谈不上协同,如果将这部分兵力投入到安齐奥滩头,登陆部队的处境无疑会大大改善;另一方面,卢卡斯没有立即向阿尔巴思山勇敢地推进,在一定程度上贻误了战机。结果,在4个月的滩头大混战中,美军伤亡约2.4万人,英军伤亡9203人,两栖登陆战未达到预期目的。

鉴于西线盟军将于6月6日在法国诺曼底大举登陆,为牵制更多的德军,意大利战场的美英部队必须加强攻势。为此,亚历山大制订了“王冠”作战计划。该计划与1月份的那次双向攻击基本相同,即安齐奥滩头的登陆部队与“古斯塔夫防线”正面的盟军集中力量同时发起一次冲击,一举突破“古斯塔夫防线”向利里盆地挺进。为了实施这一计划,位于意大利亚得里亚海的英第8集团军将仅留下1个军,余部则向西转移,接管卡西诺—利里盆地区域。

当时双方的兵力部署是:在安齐奥,有6个盟军师和5个德国师相对峙,另有4个德国师在罗马周围;在“古斯塔夫防线”上,有6个盟军师对付6个德国师。在这条战线上,盟军大部兵力集中在从卡西诺到加里利亚诺入口一线,共有12个师。

5月11日夜,“王冠”作战计划正式实施。盟军2000余门火炮对德军阵地展开猛烈轰击,紧接着步兵插入德军前沿。尽管盟军在火力方面居于优势地位,但在最初3天由于德军的顽强抵抗,进攻部队在大多数地段进展不大。安德斯将军指挥的波兰第2军受命攻击卡西诺山,尽管决心很大,但由于采取间接进逼战术,仍遭到重大伤亡。英国第13军的进展也很迟缓,如果不是波兰人把德军的注意力吸引住的话,该军无疑会遭到更大的损失。沿地中海海岸推进的美第2军同样进展不大。但处于美英军之间的法军,因对面只有1个德国师阻挡,进展较快,他们穿过加里利亚诺山区,对德国守军发起攻击。14日,法军推进到奥森特盆地,德军第71师为避免退路被切断,主动后撤。这一行动立即减轻了美第2军的压力,得以沿着海岸公路迅速挺进,追歼德军第90师。随着德军防线西翼被突破,凯瑟林被迫将北部的预备队调往南部,企图堵住缺口。但此时德军防线已陷入混乱,除在卡西诺地区仍继续坚守几天外,其他各处已彻底崩溃。17日晚,坚守修道院废墟的德国伞兵放弃阵地,“古斯塔夫防线”被盟军摧毁。次日晨,波兰第2军占领卡西诺山,但为此付出了死亡约4000人的代价。

盟军在安齐奥港强行登陆由于凯瑟林把德军为数不多的后备部队调往南部,盟军从安齐奥滩头进行突击的时机已经成熟。5月23日,得到1个师加强的美第6军开始突破。亚历山大希望该部来一次强有力的冲击,直抵瓦尔蒙托内,切断6号公路,以期将黑延霍夫的第10集团军一网打尽。若能达到这一点,罗马将不战自降。5月25日,美第1装甲师和第3步兵师向东北方向推进20公里,抵达7号公路东侧的科里,并同自南而来的美第2军会师。这时,德军赫尔曼·戈林师迎头赶来,阻止了美军的进一步推进。与此同时,克拉克将军正率4个美军师直指罗马,以期赢得殊荣。尽管亚历山大呼吁其把切断德第10集团军退路作为当前主要任务,但克拉克除分出1个师的兵力向瓦尔蒙托内推进外,其余军仍全力向罗马推进。不久,克拉克的挺进在罗马南面的“恺撒防线”上遇到德军的抵抗,速度减慢。

5月30日,美国第36师占领了阿尔巴恩山区第7号公路上的韦莱特里,并攻破了“恺撒防线”。克拉克趁此机会命第5集团军发起总攻,沿6号公路直捣罗马。在盟军11个师的强大压力下,德军被迫放弃阵地。6月4日,克拉克的第5集团军一部进入罗马,德军随之进行了总退却。

占领罗马后,盟军继续沿意大利半岛推进。但是,为支援在法国南部的“龙骑兵”登陆行动,第15集团军群中的美第6军和法军以及70%的空中力量先后被抽调,使其整体作战实力大为下降。相反,德军此时却得到了4个师和1个重型坦克团的增援,从而使凯瑟林得以站住脚跟。经过一系列巧妙的迟滞性行动,德军抑制了美军的推进步伐,使其止步在“哥特防线”以南。该防线在罗马以北约130公里,是当年汉尼拔设下的最巧妙的陷阱所在地。它起于比萨,穿过佛罗伦萨,一直延伸到亚得里亚海岸的安科纳。

为逼进并突破“哥特防线”,盟军第15集团军群于8月初制订了“橄榄”作战计划。

8月25日,“橄榄”作战计划付诸实施。由于英第5军和加拿大第1军向东部转移是在极隐蔽情况下进行的,因此,达成了战役突然性。扼守亚得里亚海滨地区的部队是德军两个二级师,战斗力较弱,故英第8集团军很快突破了守军的防线。直到8月30日,凯瑟林才调来两个德军师增援,但为时已晚,这时,英军已向前推进了10余公里。凯瑟林为了缩短战线,命所有德军退入“哥特防线”阵地,从而得以腾出了部分力量增援亚得里亚海滨地区。与此同时,位于西翼的美第5集团军在英第13军的配合下发起猛烈攻击,一举打开佛罗伦萨以北的焦加山口,突破了德军寄予厚望的“哥特防线”,接着向博洛尼亚挺进。

与此同时,第8集团军在亚得里亚海滨侧翼的处境依然困难。9月17日,其当面德军增至10个师,大大延缓了其推进速度。加拿大第1军虽然在21日终于到达里米尼,进而抵达波河流域三角洲,然而德军却得以退守马索河防线。在波河前面的平原上,纵横交错着13条河流,从而使第8集团军随后的推进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许多步兵师被打得七零八落,只剩下一个空架子,战斗力急剧下降。这样一来,德军就得以腾出大部分兵力来对付克拉克的正在前进的第5集团军。

10月2日,克拉克的第5集团军在短暂的喘息之后重新沿着65号公路向博洛尼亚进攻。他将其麾下的第2军所有的4个师全部投入战斗,但由于德守军顽强应战,且有援军赶来,以致在此后的3周中,其推进速度平均每天不超过1.6公里。10月27日,克拉克命第5集团军停止进攻。到10月底,英第8集团军的推进也逐渐停止,他们仅渡过5条河,离波河尚有80公里之遥。12月,盟军为获取越冬基地,发起最后一次攻势,前出到腊万纳、法恩扎和维尔加托一线。

这期间,盟军和德军双方都对指挥机构进行了调整。亚历山大被提升为地中海盟军最高司令,即顶替被派往华盛顿的威尔逊之职。第15集团军群的指挥权交给了克拉克。特拉斯科特接任美第5集团军司令,麦克里里同时从利斯手中接过了英第8集团军的指挥棒,利斯则被派往缅甸战区。在德军方面,由于凯瑟林在一次车祸中受伤,由黑延霍夫接替其西南集团军群司令之职。

同类推荐
  • 纵横大唐之雷霆霸主

    纵横大唐之雷霆霸主

    残唐。此时已不复往日之辉煌。男主角无意中结识了诺羌国的公主,于是开始了他的重铸大唐辉煌之路……
  • 铁肩柔情

    铁肩柔情

    一觉醒来,竟回到了战火纷飞的年代。本来,还想凭自己的后社会阅历,混个温饱,再养上几房妻妾,过个逍遥的日子。谁知那不开眼的倭寇,用铁蹄踏破了他的美梦。身负血海深仇,肩负海内外乡亲的寄望,何晓军在那乱世演绎了一出“铁肩担道义”的好戏。自古美人爱英雄,英雄出世,当然就有“美人献柔情”,而且不止一个。侨妇、雕楼、土匪、鬼佬、金山,一幅南国侨乡的风情画卷;特务、民兵、驻军、民团、自卫队,一部另类版的侨乡抗战铁血传奇。
  • 记忆中的战旗

    记忆中的战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囚唐

    囚唐

    有一个钓叟掉一湖碧水,笑看天下沉浮,有一个高手,刀甲天下,却甘愿做一个砍柴的樵夫,还是大唐,还是贞观,且让我们一起细数流沙,偷瞥一眼藏着的龙,卧着的虎,再随着主角将天下看遍,栏杆拍尽,做一个悠闲地人。
  • 挥剑盛唐

    挥剑盛唐

    跟富人讲道德如同跟穷人讲面子,痴心妄想,富人的面子重于道德,穷人的道德重于面子,他们的区别源自阶级,即特权。消除特权如同黄金的纯度只能无限接近,所以佛家的众生平等给了人们一丝曙光。打破如此道德,颠覆古老传统,建立新的秩序,将是他的使命—李白,他生活在盛世,在他的内心整个大唐就是为他施展宏图大志所准备的,就像孟子所说的“夫欲平治天下,舍我其谁。”这样纵横天下当仁不让的王霸气度,是盛唐时代锻造出来的性格,是时代精神的象征。然而现实是残酷的,盛世下的黑暗,富人中的贫民,把不公衬托的淋漓尽致,对现实的不满、失望,表现在行动上成了狂傲不羁,个性张扬,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自此字典中出现了积极浪漫这个成语。
热门推荐
  • 圣域龙骑

    圣域龙骑

    小小少年肩负复兴家族的使命,成为传说中的圣域龙骑士,找回家族的传承之宝…他是刻苦的少年…勇敢的斗士…神奇的幻兽师…世人倾羡的绘画师…起点中文网为您讲述一个热血少年的故事,请看长篇玄幻小说《圣域龙骑》,龙骑士的崭新传说,自此开始…【PS:推荐的身体健康,收藏的发大财!】
  • 那些盛夏开放的花儿

    那些盛夏开放的花儿

    一个家庭,父亲车祸身亡,母亲出走,再也没有回来过,姐弟相依为命,并一步步走向复仇之路。。。
  • 梦回千年

    梦回千年

    她是一个盲女,在别人的讥笑和欺负下长大,后来,她去治疗眼睛,因而结实了宋林。他对她很好,好到她以为和他有可能在一起,最后才发现,他的好,也只是出于可怜。她不需要他的可怜,转身离开,继而意外失忆。再相遇,她从他眼里看到爱恋,渐渐的才知道了,原来,他也曾爱过她。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冠心病食疗食谱

    冠心病食疗食谱

    本书包括冠心病食谱、冠心病心律失常食谱、慢性肺原性心脏病食谱、冠心病常用食谱等四部分内容。
  • 神魂成仙

    神魂成仙

    鬼怪,灵异,降头,巫术,跳大神,蛊毒,道术,佛法等从古至今屡屡显现踪迹?他们是否真的存在?仙佛,神灵,妖怪,远古的天庭,神奇的伊甸园,极乐的西方世界,这些是否存在?如果存在,为何又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尼斯湖水怪,都灵裹尸布,金字塔等世界诸多秘密是神话还是科学?为何难以解释?这个世界充满了无尽的秘密,让人目眩而神迷。主角在无意中得到可以点化虚幻物品成为现实的能力,书本,卡片,画壁上的物品皆可成为现实。慢慢的主角开始接触到神魂和武术。面对世界无尽的奥秘,主角是选择神魂修炼还是练习武术来提高实力去探索揭露这些无尽的奥秘?且自古有肉身成圣,神魂能否成仙,又将如何成就纯阳之仙?在肉身成圣与神魂成仙中,主角又如何选择?(新书上传,求点击,求推荐,求收藏,拜求支持,已完本《重生西游之大唐皇族》所以本书的质量和数量各位大大完全可以放心)
  • 初恋为你做过的那些傻事

    初恋为你做过的那些傻事

    18岁的安小桃,喜欢上了19岁的陈子晧,曾经说好一辈子,可毕业以后,他们却还是分开。看似走到了尽头,却有人并不甘心。曾经以为天长地久的情事,在青春里一发酵,却成了兵荒马乱的年少悲歌……忠诚与异心、恪守与遗弃、坚持与逃避,还有年少轻狂时我们为彼此做过的傻事,青春半痛半痒,那么大声的在荒地上喧嚣,最后却将那句“你好我好”的誓言沉寂到无人知晓。
  • 根源之武

    根源之武

    何为国术?心存感动,灌注意志,武道之极!一个身怀巅峰国术的腹黑拳师,追寻那远古遗失的秘辛,为何世上无佛无魔无仙无法突破?就在秘密向他张开大门的时候,悲剧发生了,他被一个无名黑戟带离了地球,来到了另外一个世界。这里,你会知道,宇宙如此渺小。混沌第二界,宇宙为星,万界为基。万界陆上,只有魔法,真正的魔法。凝练了魔法体,就能与天同寿,这只是踏入魔法根源之路的第一境界。某人决定,用他的国术,把一切融入拳中。
  • 玛洛亚

    玛洛亚

    牧师玛洛亚为了传教来到高密大栏镇,对被福生堂主司马亭因故休掉的三姨太产生了爱情,并适时地加以表白了。抗战爆发,玛洛亚、三姨太、司马亭在中共党员赵怀庆的帮助下,义无反顾地投入抗日洪流,领导大栏镇的抗日游击队。玛洛亚和三姨太凄美的爱情故事和大栏镇人民同日寇的殊死搏杀淋漓尽致地展现在眼前。
  • 洪荒战纪传

    洪荒战纪传

    自盘古开天地以来,天地间万族林立,尤以上古神、魔、妖、鬼为代表的上古种族实力最为强大。上古时期,人族崛起于微末,艰难的游离在各强大种族的强权之间,直至人族三皇出现,以莫大法力为人族争取生存空间,天皇伏羲动用无上至宝“东皇钟”封印鬼族,人皇女娲利用神器“女娲石”补天成功,隔绝神、魔两族,地皇神农借助“神农鼎”降服妖族、兽族,上古时代结束,开启洪荒世纪,人族得以繁衍生息。三皇已逝,各大上古种族争相复苏,远古神器先后现世,各种神兽时有出没,战纪新时代,谁主沉浮,还看洪荒战纪!
  • 霸途战帝

    霸途战帝

    无敌兵王在异世遭到宗门强者陷害,却意外得到无上强者的功法。功法逆天,身怀神剑,无敌的战体,拥有无尽的丹田,踏出一条真正的无敌之力,断古绝今的最强战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