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59800000042

第42章 黄金在台湾:国民党的“亡羊补牢”

蒋介石对国民党失败进行了深刻检讨,他认为“当政二十年,对于社会改造与民众福利,毫未着手,而党政军事教育人员,只重做官,而未注意三民主义之实行。今后对于一切教育,皆应以民生为基础。亡羊补牢,未始为晚。”因而他指导蒋经国制订了“国民党改造方案”,并于1952年在台湾农村实行了减租减息。

台湾一直农业发达,又远离战乱,生活水平较高。1898年,台北的平均工资达到厦门的三至五倍,但生活费用却比厦门低廉。日本统治初期在“工业日本、农业台湾”的政策下,把台湾作为日本的工业用品市场和农产品来源地。“九一八事变”后,日本的南进政策以台湾为跳板,转而制定了“工业台湾、农业南洋”的政策,开始发展台湾工业。

在20世纪40年代早期,台湾是亚洲生活水平仅次于日本本土的地方。台湾居民的识字率是80%,比日本本土略低,比中国大陆的5%高得多。一些台湾人被日本的殖民文化所征服,把自己认同于日本人,为日本的侵华战争积极摇旗呐喊。国民党把台湾当成大后方,用统治者的傲慢来处理很多错综复杂的问题,犯了很多低级错误,导致一件小冲突被放大演化成“二二八事件”,变成国民党很难迈过去的坎。

1946年,蒋介石巡视台湾时认为台湾尚未被共产党所渗透,可视为一片净土。随着战局日益不利,蒋介石认为就算整个大陆被共产党拿去,只要保住台湾,就可以用来光复大陆。1949年1月,陈诚正式出任台湾省主席,开始为国民党政权经营最后的据点。

陈诚面对的台湾仍是一个传统的农业社会。在当时台湾740万人口中,农业人口380万,其中地主掌握着全部耕地的56%,另外是政府控制的“官地”,占农村人口88%的农民只拥有22%的耕地,广大佃农只能从地主手中租种土地以维持生计。租佃关系紧张,平均地租在50%以上,而且无论天灾人祸、年成歉收,都要照缴不误。租佃关系多由口头约定,地主动辄毁约,佃农的生活状况非常恶劣。这不仅严重妨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限制了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而且造成租佃纠纷不断,阶级矛盾激化,成为维持台湾社会稳定的极大隐患。

如何解决农民问题,成为事关台湾经济发展和国民党生存的第一要务,苟延残喘的国民党政权确实已到了生死关头。陈诚主持下的奠定日后台湾土改基础的“三七五减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拉开了帷幕。

“三七五减租”源于1930年南京政府颁布的《土地法》,明确规定地租不超过正产物收获总额37.5%。定这个比例是经过统计的,当时农业收成中种子、肥料和耕作成本费用要占25%,剩下的75%利润由农民与地主平均分配。抗战相持阶段,陈诚主政湖北期间曾在辖区内推行减租。

1949年2月,陈诚命令在台湾公布实施“三七五减租”,规定农民佃种地主土地租期不得少于6年,租期期满必须续订租约,鼓励农民改良土地和增加农业生产投入,取消预收地租和押金等一切负担。如果遭遇自然灾害导致歉收,农民可申请减租,收成不足三成应免交地租。耕地出卖或者出典的时候,承租人有优先权。一旦有单方面毁约收回土地、超收和预收地租等现象,地主将被处以三年以下徒刑或者罚款。同时为了照顾地主利益还规定,如果农民地租积欠达到2年,地主也可以撤佃。

“三七五减租”实行不久就很快见到了成效。台湾每公顷水稻年产约为6000公斤,减租前佃农应缴租2900公斤左右,减租后仅缴2200公斤,以后的增产部分全部归佃农所有,农民平均收入增加了45%左右,这使得佃农的生产热情空前高涨,1949年农业生产增加了30%左右。佃农购地积极性大为提高,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农村的教育医疗情况也得到相应改善。

陈诚花了很大工夫做地主们的安抚工作,反复强调减租一方面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实际上也保护了地主。为了赢得他们对减租的支持,陈诚还按照减租标准相应减免地主承担的赋税,把日本留下来的公司股票分给地主。1951年,《三七五减租条例》由蒋介石明令公布施行,以立法的形式固定下来。

在国民党统治大陆时期,封建地主是其重要的社会基础,它不可能触及地主阶级的利益,所以其减租蓝图难以实现。蒋介石通过对大陆失败教训的总结认识到,解决土地问题就会获得大多数农民的支持,才能在台湾站住脚跟。败退台湾后,国民党与当地的地主势力几乎没有渊源,既不涉及自身利益,又无亲友阻挠。台湾土改从“三七五减租”开始,逐步过渡到耕者有其田。政府通过行政力量迫使地主放弃了长期拥有的部分地权,使农民与地主有了对等的身份,农民与地主的矛盾被大大地化解了。

为了避免重蹈大陆时期通货膨胀的覆辙,陈诚在台湾加紧改革币制,抑制通货膨胀,发行新台币代替法币。陈诚在台湾完成了初步的金融改革,稳住了局面,为国民党政权自大陆撤退提供了一个安身之地。

自1947年2月,国民政府实行紧急措施方案后,即出现资金逃流海外现象。随着军事上的惨败,逃资更加剧。1949年3月,国民政府的金银外汇储备2.75亿美元,在上海保管者不过三分之一,其余的储备已运台湾和国外。上海解放前夕,蒋介石下令从上海运走国库黄金277万两以及银元、美元、珠宝等资产,折合当时的美金5亿元。

1949年的台湾,仓促迁来的国民党政权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陆续迁来的60万大军日常耗资惊人,月军费开支就达18万两,库存黄金消耗速度飞快。据担任蒋介石政府主计长的周宏涛回忆,国民党从大陆带来的黄金在1950年9月就基本花光了,仅剩下54万多两。另有人认为,运到台湾的黄金多为当年用金圆券从民间换来,成色不足,很多只有92%,根本达不到可用标准。如果说那些黄金对台湾最初的经济稳定起到了作用,那也多半是心理上的,而并不是在实际经济活动中。

“二战”后美苏冷战格局形成,意识形态的对抗开始成为左右美苏政策的基本政治考量,但美国出于对国民党政权的不满而将其排斥在战略盟友的大门以外。从马歇尔到艾奇逊,美国国务院的领导人宁愿在中国培植第三势力,也不愿意下大力气拯救国民党。1948年,马歇尔在向国会提交援华案时,特别强调说明了援华与援欧性质之不同。他认为,援助低能、贪污、士气低落的国民党必须保持一定的限度,否则将不得不在事实上接管国民党政府,承担无穷尽的义务和种种严重后果。

1948年11月,宋美龄赴美游说杜鲁门政府紧急军援国民党,却遭冷遇。美国朝野普遍不满国民党政府,对国民党在战场上节节败退非常不满,认为其败退都是自身腐败贪污所致,援救蒋政权如同把美元扔进大海。连蒋介石的支持者魏德迈在致杜鲁门的备忘录中也称:1947年7月30日中国私人持有的外汇资产至少有6亿,甚至可能达到15亿美元。美国太平洋国际学会指出,中国在外国银行存款的主要业主就是政府官员。

杜鲁门总统大骂:“他们全都是贼,没有一个不是贼……他们从我们送给蒋介石的38亿美元中偷了7.5亿美元。他们偷了这些钱,把它投资在圣保罗的房地产中,有些就投资在纽约这里!”但美国金融界对此无可奉告。杜鲁门抓不到孔宋贪污美国军援的直接证据,也无法核实他们的财产,无法对他们进行打击。

美参众两院一致决定:对国民党援助额不变,已批准援助的30亿美元,国民党已用了28.5亿,用完为止,不再增加。拒绝美国顾问团接管指挥国民党军队和美军介入的提议。

蒋介石对美国政府的反感与不满也与日俱增。他之所以未公开与美国人翻脸,仅仅是因为国民党处境恶劣,使他不能不忍气吞声,委曲求全。1950年5月,舟山和海南岛相继陷落,在台的美国外交官员预言国民党政权将很快垮台,敦促美国侨民尽快离开台湾,令国民党政权非常恐慌。

朝鲜战争的爆发挽救了蒋介石政府。美国重新起用这一老盟友,美国对台湾的经济援助让国民党找到了生存的契机。从1950年到1965年,美国每年都向台湾提供一亿美元以上的贷款,以及很多物资设备,并将国内市场开放,使台湾的出口加工产业迅速发展起来。

蒋介石去台以后,开始按部就班地培植蒋经国接班,巩固了国民党在台湾的政权。就政治风格而言,蒋经国平易近人,生活朴实,在他执政时期,台湾经济在较为稳定的环境里稳步上升,经济结构突破轻工业为主的格局,开始发展钢铁、汽车、高科技产业。70年代,世界范围内爆发了前所未有的石油危机,蒋经国政权面对内外交困,先后推动十大建设、十二项建设、六年经建计划,到80年代,台湾顺利实现了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腾飞,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

同类推荐
  • 钱眼里的历史风云

    钱眼里的历史风云

    本书以事实为据,以事件为轴,讲述二十世纪前半叶的中国历史色彩斑驳,频繁交换的城头王旗下,涌动着无数次不动声色的挣钱与花钱行动。
  • 村经济发展

    村经济发展

    20世纪80年代,村级经济在全国出现了萎缩。怎样看待这一萎缩?自从那时起,村级经济在全国各地尽管发展不平衡,但总的说来已经重新起步,有的地区还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为什么村级经济会得到重新起步并获得较快发展呢?在新的形势下,它的发展又有什么样的特点呢?研究这些问题,不仅对村级经济发展自身,而且对家庭经营乃至整个农村改革,都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走向:后奥运时代的中国经济

    走向:后奥运时代的中国经济

    本书以中国体育改革与发展为主线,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契机,通过对30年中国体育改革历程的回顾,深入分析中国体育改革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借鉴若干奥运会举办国举办奥运会对于本国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影响,分析北京奥运会对中国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可能影响,并进一步考察2008年后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和世界体育发展趋势等外部环境,分析在此背景下中国体育改革的趋向。
  • 如何读懂国家经济政策

    如何读懂国家经济政策

    地方官员应读懂国家经济政策。争取国家政策扶持,首先要认真研究国家政策,只有把国家政策弄懂弄透了,把国家政策支持的投资方向和重点搞明白了,才能紧紧抓住一系列稍纵即逝的机遇,打开争取项目工作的好局面。企业人士应读懂国家经济政策。做到合法经营就必须读懂国家经济政策,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开展经营活动;只有读懂国家经济政策才能够创造条件享受各级政府乃至国家的各项鼓励和优惠;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与调整往往体现了特定时期的国内外经济大环境的特点,因此只有读懂国家经济政策才能够制定适当的企业发展战略。投资界人士应读懂国家经济政策。无论是金融投资、实业投资还是风险投资,读懂国家的政策环境都是成功的前提之一。
  • 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配套产业链升级问题研究

    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配套产业链升级问题研究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世界经济发展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推进。经济全球化无疑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显著的特征,也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潮流。经济全球化已经从最初的贸易的全球化,发展到资本的全球化,进而到人力和技术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加速了要素资源在各国之间的流动,促使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优化配置。
热门推荐
  • 二心集:鲁迅作品精选(感悟文学大师经典)

    二心集:鲁迅作品精选(感悟文学大师经典)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35岁前一定要作的88个选择

    35岁前一定要作的88个选择

    在人生的长河中,35岁前是人生最具激情、最有创造力和最容易成功的时期。可以说,35岁前是人生中的黄金时期,也是走向成功最关键的阶段。本书以发展的眼光立足于当前社会,充分结合人们在35岁以前的特质,总结了这一阶段必须要作的88个选择,帮助读者设定人生目标、规划职业生涯、掌握高效学习和工作的方法、熟悉为人处世的艺术。35岁以前,有了这88个选择,会让渴望成功的人少走很多弯路,能让人活得更轻松、更幸福,拥有更精彩的人生。
  • 达生

    达生

    随意的小故事,背景不定,狗血酌情!就酱!
  • 礼仪金说3:服务礼仪

    礼仪金说3:服务礼仪

    在我国古代礼仪典籍《礼记》中有道:“礼之以和为贵。”作者也一向认为:讲究礼仪,意在善待别人;推广服务礼仪,意在营造和谐、宽松的社会氛围。
  • 奥林匹斯王

    奥林匹斯王

    一个身世神秘的大西族少年,一把在族中祭坛石壁上插了万年之久的圣物神剑,一幅关于众神未来预言的神秘浮雕,一段神奇的旅程带他走上了一条罚天之路,雅典、忒拜、冥界、特洛伊,这些地方都留下了他的传说,也因此拉开了又一场众神之战的序幕。亚特兰蒂斯文明因何沉没,埃及金字塔的建造最初又是为了什么?希腊城邦文明为何在同一时间全面遭到毁灭?而阿波罗、雅典娜等众神为何现在在世间难寻其踪迹?这一切都将由我们的主人公为你一一解析.......
  • 市长生涯

    市长生涯

    本书是长篇小说。河阳市前任市长史朝义被“双规”后,在省委潘仁和书记的极力保荐下,尹凡顺利以高票当选河阳市市长。在史朝义事件中就与尹凡有过合作的市委书记高前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市长与市委书记的磨合十分顺利,成为K省其他各市班子团结的典范。当然,故事中尹凡与两位优秀而美丽的女人——许倩和尼丽的情感纠葛也零星地点缀其中。
  • 星际迷航之未来日记

    星际迷航之未来日记

    身为摇篮号舰长的李毅,仔细的看着整艘飞船的人员档案。姓名:洪大力性别:男能力:吃饭特长:能吃很多饭姓名:唐三性别:男能力:杀人特长:用刀杀人追加信息:要么是我死了,要么是敌人被我杀光了姓名:武媚娘性别:女能力:洗衣做饭特长:叠被暖床附加信息:倾国倾城、我见犹怜疯子发明家艾瑞克,说:只要给我足够的材料,我就能打爆宇宙。理论军神莫天机、超级医生史药乾、萌呆可爱的变异智脑,各色各样的人物,奇迹般的聚集在这艘民用逃生舰…………
  • 勇者大冒险:黄泉手记

    勇者大冒险:黄泉手记

    挪威最大的缆车公司在二战时期为德国建造了一部世界上最长的缆车,没有人知道这辆缆车最终被修建在了哪个地方,中国知名的工匠家族在清朝接到过来自法兰西大使的邀请,为法兰西国王制作一件精美的仪器,这件仪器和多年后的这项缆车工程,到底有什么联系?透过所谓的“黄泉镜片”到底能看到什么?
  • 星皇争霸

    星皇争霸

    这是我写的第三部关于《星际争霸》的小说。前两部是《战争年代》和《和平年代》,喜欢星际的朋友请不要错过,不喜欢星际的朋友也不妨看看。故事开始的时间是二零一二年,那时,星际争霸已经职业化,具体内容,呵呵,往下看吧......
  • 创世诛神

    创世诛神

    三百万年一度的遗世之战又将打响,而扮演主角的人类文明却还一无所知。一块远古传承的骨片改变了懵懂少年的人生轨迹,单纯懒惰的他到底应该逃避,还是勇敢地面对?遗世之战的背后到底是谁在操纵?即使是神,也无法桎梏我们自由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