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32200000011

第11章 强迫思维

故事梗概

令狐冲胡搅蛮缠,用石壁上所学武功,以一柄破扫帚打败了成不忧。成不忧恼羞成怒,一掌击在令狐冲胸口,口中鲜血狂喷。突然间人影闪动,桃谷六仙活生生把成不忧撕成四块。救了令狐冲就走,瞬息之间已不见踪影。六人以内功给令狐冲疗伤,每人在令狐冲体内输了一道真气,争来争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治疗思路,又每个人都在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六道真气在令狐冲体内乱冲乱撞,肝、胆、肾、肺、心、脾、胃、大肠、小肠、膀胱、心包、三焦、五脏六腑,到处成了六兄弟真力激荡之所,内功比拼之场。

令狐冲计骗桃谷六仙送自己回华山,岳夫人陡然刺了桃实仙一剑,岳夫人瞬间被人提起,差点撕成四块。夫妇以为此次遇上劲敌,商议暂时回避,顺便上嵩山,找左盟主评理,对封不平等人篡夺华山掌门之事求个公道。

岳灵珊偷了父亲的《紫霞秘籍》,留给令狐冲,让陆大有给大师哥念,通过修习紫霞内功来疗伤。令狐冲不愿被人误认偷练神功,点了陆大有穴道,门闩作拐杖,支撑着走了出去。《紫霞秘籍》留在陆大有身上。

心理分析

正常人有时候也会思考一些比较奇怪的问题,比如“我从哪里来?我怎么是人而不是别的?我为什么要学习?我怎么会躺在床上?睡觉为了什么?”偶尔碰到这样一个人,我们不会觉得特别奇怪,顶多觉得这个人有点古怪,或者觉得他/她喜欢思考而已,还可以接受。但是,如果比较极端,一个人的生活完全被这些问题取代,只能思考这样一些问题,没法工作,没法正常生活,整天被这些问题困扰,那他/她多半只能进咨询室了。

这是心理咨询中比较常见的一类心理问题,来访者的思考打不住,不停地在思考问题,而所思考的,又是一些似乎弱智,但又让人为难,不好回答的问题。比如:“我为什么要吃饭?饭为什么可以用来吃?为什么饭要用嘴来吃?嘴又是个什么东西?它为什么要长在鼻子底下?那么鼻子呢?我为什么要长鼻子?我为什么要用鼻子来呼吸?呼吸又是为了什么?人都要呼吸吗?呼吸什么东西?空气吸进去干什么……”

我们管这种人叫强迫思维。提起强迫思维,咨询师多半都心里清楚是一种什么样的人,但要咨询师清楚地描写一个人,说清楚强迫思维到底什么样,多半咨询师都会感到吃力。这方面要感谢文学家,尤其是金庸这样了不起的文学家,很多极端的人格特点,心理学家心里知道是什么样,但要用文学的笔墨描绘,就极为困难。金庸这样天才的文学家,他本人可能完全不知道我们需要的那些极端的人格特点是什么样,但凭着他自身文学的敏锐性,描述出来的人格特点,还就跟我们的经验和理论都高度符合。其实笔者觉得,真正天才的文学家,跟普通的写手相比,差别也就在这儿。伟大的文学家不需要过多的思考,凭自己的感觉就能写出人性深层那些具有高度普遍性的人格特点,这样的文学家比如莎士比亚等;那些普通的作家,思考太多,用理论框架去套人物的性格特点,反而写不出特别优秀的作品,这样的人比如后现代主义作家。越是能触及人性深处的作品,也就越吸引读者,它的受众面特别广泛,甚至可能是全球性的,而且不受时代性的限制;而那些经过思考加工出来的作品,最多只能写出一个时代的人共同的心结,它所吸引的读者也就会非常有限,顶多风火一时,时代变了,作品也就过时了。

金庸作品里有太多太多符合心理学特点的人物,罗列出来这篇文章的篇幅就要被占完了,所以这里省略不提,可以肯定的是,几乎每一个典型的人物,都够心理学专业的人做一篇博士论文加以研究。比如说,桃谷六仙就是强迫思维极好的例子。如果有人不知道强迫思维的人是什么样,但又想知道,建议你,看看桃谷六仙就够了。

桃花仙见令狐冲睁开眼睛,喜道:“醒啦,醒啦,这小子死不了啦。”桃实仙道:“当然死不了,给人轻轻地打上一掌,怎么会死?”桃花仙道:“你倒说得稀松平常,这一掌打在你身上,自然伤不了你,但打在这小子身上,或许便打死了他。”桃实仙道:“他明明没死,你怎么说打死了他?”桃花仙道:“我不是说一定死,我是说:或许会死。”桃实仙道:“他既然话转,就不能再说‘或许会死’。”桃花仙道:“我说都说了,你待怎祥?”桃式仙道:“那就证明你眼光不对,也可说你根本没有眼光。”桃花仙道:“你既有眼光,知道他决计死不了,刚才又为什么唉声叹气,满脸愁容?”桃实仙道:“第一,我刚才唉声叹气,不是担心他死,是担心小尼姑见了他这等模样之后,为他担心。第二,咱们打赌赢了小尼姑,说好要到华山来请令狐冲去见她,现下请了这么一个半死不话的令狐冲去,只怕小尼姑不答应。”桃花仙道:“你既然知他一定不会死,就可以告诉小尼姑不用担心,小尼姑既然不担心,你又担心些什么?”桃实仙道:“第一,我叫小尼姑不担心,她未必就听我话,就算她听了我话,假装不担心,其实还是在担心。第二,这小子虽然死不了,这伤势着实不轻,说不定难好,那么我自然也有点担心。”

小说中一旦桃谷六仙出场,通篇充斥这样的辩论。酷爱没完没了的辩论,这还正好就是强迫思维最大的特点。多数情况下,这种辩论近乎无聊和没有意义,也不是辩论能带给他们乐趣,就是爱辩论而已,甚至没有办法不辩论。如同条件反射,你每说一句话,他们的第一反应不是要听明白你表达的意思,而是说“不”,他们是永远说不的人,无论你说什么,他们都要反驳,而且绝对可以反驳。因为当一个人非要给你挑刺的时候,你不可能说出正确的话来,随便你怎么说,他们都可以反驳。一点都不夸张,强迫思维的人能从鸡蛋里挑出骨头来。比如你说鸡蛋里显然没有骨头,他可以立即反驳:“鸡不是从鸡蛋里来的吗?鸡没有骨头吗?既然鸡有骨头,鸡又是从鸡蛋里来的,鸡蛋里没有骨头的话,鸡骨头是从哪里来的?”

虽然多数情况下,这种辩论很无聊,让你感觉是在有意挑刺,但在很多时候,他们的反驳是非常有道理的,强迫思维的人,也不一定都思考那些无聊而弱智的问题。朱建军老师曾经在咨询中碰到一个来访者,朱老师给他做精神分析治疗,他说:“我知道,你现在在给我做精神分析,但精神分析理论是有问题的。很多心理学家曾经批评过精神分析,它不严谨,不科学。真正的科学理论应该是可以证伪的,而精神分析不能被证伪。”朱老师说那我改用行为疗法,他又说:“行为疗法恐怕没有效果,因为行为疗法太简单化,没有深入到人的潜意识,治标不治本。”这么精准的评价,足以让一个普通的心理学硕士汗颜。

千万不要试图说服一个强迫思维的人,也不要去跟他辩论,因为他们一定是最优秀的辩手,辩论的水平超出一常人,否则他就不是强迫思维了。想要说服他就是一个错误,因为他辩论的目的不在于说服或者被说服。强迫思维的人会让咨询师特别头疼,因为你没法说服他,而在很多情况下他懂的又比你还多。

读者也许觉得奇怪,强迫思维的人这么善于思考,那不挺好吗?为什么还要认为他们是病态的?就他自身而言,思考是回避情感,回避现实的一种方式,并不是出与好奇心和求知欲。当思考取代了生活,导致不能正常生活,内心当然是痛苦的,否则就不用向咨询师求助了。有求治动机,又不肯跟咨询师配合,似乎很矛盾,其实他们跟咨询师的辩论,并不是有意识地要否定咨询师的做法,只是忍不住地要辩论,要给人挑刺。假如再碰上个水平有限的咨询师,解决不了问题,求治者内心的痛苦不难理解。就他对周围人的影响来说,有时候也是挺可怕的,他们的想法严重脱离现实,自己沉溺于古怪的想法不说,他会无意中把自己古怪的想法付诸行动。假如有一个强迫思维的人,认为原子弹不可能对人造成伤害,非要试验一下,被试验的人就会很遭殃;假如一个人认为熊猫的眼睛可以用硫酸清洗的话,不幸撞上了的大熊猫就会被连带眼珠子一起,洗得精光。

小说中的桃谷六仙,有一种很残忍的杀人方式,稍不留神就会被他们撕成四块,让人难以理解,见了别人的肝脏肠肚,难道他们就不觉得难受?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他们有这样的表现就再准确不过了。因为强迫思维的人,除了会思考之外,是找不到感觉、几乎体验不到什么情感的。由于他们古怪的想法本就没什么现实感可言,所以在做事的时候,也不太可能还去考虑什么后果。所以有时候会发现,他们的想法幼稚而单纯,甚至单纯得可爱,但不顾后果的做法也会挺可怕。在救令狐冲的时候,他们各自的想法,理论上说都是有自己道理的,但是六道真气输入之后,差点没要了令狐冲的命。就他们的生活,我们不难想象,桃谷六仙要适应生活一定是有困难的,金庸先生没有用过多的笔墨去描写桃谷六仙的家庭生活,但我们可以猜测,假如老妈肚子饿得快要死了,他们又正好陷入某个问题的争论而纠缠不清,这时候,他们不会有兴趣去关心妈妈的肚子。就他们自身而言,整天争论,不上班,没有固定的工资收入,温饱肯定有问题。但他们可能为要不要上班的问题争论好几年,并因此而错过所有上班的时间,那时候,还没开始上班提前就饿死了。

对于强迫思维的人,心理咨询师要做的,就是让他能适应正常生活,而不是绝对限制思考。出于咨询的需要,可能暂时阻止他思考,但不是让他永远也别思考。在不影响正常生活的情况下,能多思考是件好事,前面读者的疑惑其实是对的,我们也同意,但前提是,思考不应成为适应生活的障碍。能够健康生活的话,强迫思维的人一定是我们社会巨大的精神财富,因为他不断给你挑刺,和你抬杠,使你不得不对其中欠合理的成分给予考虑,进行反思。

同类推荐
  • 茶生涯(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散文丛书)

    茶生涯(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散文丛书)

    潘向黎编著的《茶生涯》精选文坛淑女潘向黎的散文,全书分“真水无香”、“昔我往矣”、“大城小记”三辑,共六十几篇文章,涵盖广泛,从多个角度不同层次展现作家的生命历程。其中不少篇幅切入点独特,于阅读中惊喜连连,为我们奉献不凡的美学享受!
  • 人生不过如此

    人生不过如此

    我们认为一个对于自己的生命与生活,应该可以有一种态度,一种不必客气的态度。谁都想好好的活着的,这是人情。怎么样才算活得好好的呢?那就各人各说了。我们几个人之间有了下列相当的了解,于是说到“吾庐。”一是自爱,我们站在爱人的立场上,有爱自己的理由。二是和平,至少要在我们之间,这不是一个梦。三是前进,惟前进才有生命,要扩展生命,惟有更前进。四是闲话,“勤靡余暇心有常闲”之谓。在此,我们将不为一切所吞没……
  • 幽微处的亮光(《花园丛书》)

    幽微处的亮光(《花园丛书》)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收得《藏园游记》一书,每于颓唐之际接读,辄耽于其文字的雄深雅健,而迷醉不能自拔。最先拜读的是《光绪戊戌旋蜀舟行日记》,这是他逗留北京考试,从少年到青年,首次返川的行路日记,满纸故园之思。既多古典式细腻刻画的笔触,更时有印象式的笔墨予以调和;舟泊陆行,一路风尘,以移步换景的山河风景为经纬,穿插市井风貌、生活方式,地方人物的人生沉浮,劳顿、忧伤、惊喜之余,还有一种近乡情怯的清空和孤寂……那是诗的泥土,也是烟火人间的泥土。一部游记,层次极其丰富而又分明,味道深醇,读之令人心情低回不已。
  • 风缘

    风缘

    常越所著的《风缘/宁夏诗歌学会丛书》是《宁夏诗歌学会丛书》的其中一部,选取了作者长期以来创作的诗歌,抒发了作者在人生长河中的经历和感叹。作者文笔自然纯朴,如叙事般娓娓道来。书稿作者常越,现为刊物《贺兰山》诗歌编辑,作品发表于《绿风》《朔方》《西部》等报刊,并获得相关奖项。其作品感情充沛,从中可看出作者对生活的一些思考。
  • 中华古代文论的现代阐释

    中华古代文论的现代阐释

    中华古代文论带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也蕴涵着人类文学活动的某些普遍规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它的现代意义日益显示出来。本书第一次将中华古代文论放置于现代学术视野中进行观照,系统而明确地提出了中华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化问题,并就古代文论的现代阐释做了具有示范意义的尝试,这对处在现代立场的人们理解、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论,以及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诗学复兴,具有重大意义。
热门推荐
  • 凡神

    凡神

    楚凡,一个落魄家族的第三子,在偶然的机会获得了一个叫做国度的圣器,不一样的人生从此开始。神兽供我驱策,功法强我本能,至尊强者为我所用。护美人财源滚滚,强家族谁人敢欺?笑傲世界,唯我独尊!
  • 无限生死

    无限生死

    仍旧是无限流,依然是主神空间,面临的还是生存的考验,一步一步,一脚一脚迈出的还是强者的路。交流群:72788452(夜雨春风叙楼亭)
  • 洪荒之盘古传人

    洪荒之盘古传人

    相传盘古开天辟地耗尽全身法力,作古前将一部神法秘笈隐于三界内。三清苦寻亿万年也未寻到这部秘笈,只得另辟出路修炼神体。三清法力是何等高强,为何寻找亿万年也未寻到这部秘笈?难道这只是传说,盘古作古前并没有留下秘笈吗?
  • 网游之地精终结者

    网游之地精终结者

    金手指一般不停可以拿出超级武器的地精玩家,我就是地精,我就是巨龙,我就是地精终结者。
  • 背靠暖阳,顾后方知

    背靠暖阳,顾后方知

    在过去的十五年里,顾知漫一直都活在逃避和痛苦之中,五岁那年,她目睹了太多死亡,一直到方铭瀚的出现,她终于决定正视这段过去,可真相的背后,是另一个悲剧,以及让人毛骨悚然的人性和自私……
  • 我的午夜阳光

    我的午夜阳光

    夏薇薇自幼丧父,母亲常年卧床,幸得邻居大哥哥艾阳的关照,因此总幻想着要嫁给邻居大哥哥。然而去服兵役的大哥哥,在邮寄了几次工资后也没了音信。屋漏偏逢连夜雨,好友艾达指责夏薇薇对她哥哥艾阳不忠,处处刁难夏薇薇。在与对手公司的竞争中,艾达夏薇薇被绑架,而这时夏薇薇也得到了邻居大哥哥的消息。
  • 项目时间管理

    项目时间管理

    本书力求按照人们对项目时间管理的认识规律以及项目时间管理的顺序,结合实例对项目时间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加以介绍,使读者在掌握有关项目时间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以后,能够解决项目时间管理的实际问题。 另外,本书还在每一章的末尾加入了与本章内容密切相关的本章小结、关键概念及思考题,有助于读者对本章所讲述的有关知识加强理解。 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禁牙

    禁牙

    你说我有错,很对我错信了你,错识了你错在这乱世中与你结伴而行错负了天下人所以才落得个家破人亡才被卷入这场没有止境的乱世纷争!【本文只为取悦自己,不为盈利,请勿转载】
  • 未来的世界

    未来的世界

    探究人类发展的可能世界,辩证灵魂和躯体的关系。
  • 法界巨擘:倪徵奥传

    法界巨擘:倪徵奥传

    倪徵奥的一生堪称传奇,东京大审判,他以凛然正气,将侵华日军战犯绳之以法,作为新中国第一位国际法院法官,他以高见卓识,贏得了国际法界的尊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