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24900000009

第9章 商鞅变法

鲁迅说,在中国“即使搬动一张桌子,改造一个火炉,几乎也要血”。所以,古往今来,不流血而顺顺利利达到变法目的的,我不曾耳闻过。商鞅在秦国搬动了无数张“桌子”,改造了无数个“火炉”,不流血是不可能的。

因此,哪怕他推动了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最成功的一次变法,最后还是以自己的生命,祭奠了自己的事业。武侠小说里描写高人冶炼宝剑,到了最后关头,总是自己跳进火炉,终于成就一把宝剑。想一下,二者是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呢?

在魏国

商鞅是名将吴起的老乡,也是卫国人,而且他的施政理念很受自己这位老乡的影响。说来奇怪,对于这两位世不二出的天才,卫国都没有珍惜,任由他们流浪国外。当然,也可解释成卫国太小了,奉行和平主义政策,不想折腾,所以就不需要吴起和商鞅这样的人才,拿去也没有用武之地。

跟吴起一样,商鞅也来过魏国。

在魏国,商鞅寄居在相国公叔座的家里做家臣。在战国时代,大臣家里养家臣成了潮流。公叔座我们应该不会感到陌生。当年吴起还在魏国的时候,相国公叔座担心他势力过大,会影响魏国的稳定和谐,就想法子把吴起排挤走了。你说公叔座心胸狭窄嘛,倒也未必。在公元前362年,他指挥魏军在浍水北岸打败了韩、赵联军,魏惠王很高兴,亲自去迎接他们,并且赏赐给公叔座一百万亩土地。公叔座却退后几步,说:“这些都是吴起当年训练军队的功劳啊,还有部下们作战勇敢,以及您制定的军法。我可不敢独吞功劳。”

魏惠王仔细一想,他说得没错啊,就赏赐给吴起后裔二十万亩土地,公叔座的部下二十万亩土地。

公叔座的行为体现了一个成熟政治家的风范,应该说,他是一个合格的相国。他对商鞅的才华是心知肚明的,但一直不敢举荐他,只让他做一名总管,管理自己的家事。我想,可能还是因为他比较忌惮“外来的和尚”。外来的和尚可能会念经,可搞不好就会把经念歪了,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灾难。所以,他宁可暂时把商鞅雪藏起来。

这次作战之后公叔座得了一次重病,魏惠王前来看望他。公叔座握住魏惠王的手,深情地说:“哎,我想过了,我要趁自己脑子还清醒的时候退下来,让有才华的年轻人顶替我的位置。”

魏惠王问:“您觉得朝中谁更适合接您的班呢?”

公叔座这些天躺在床上左思右想,觉得只有商鞅才够格担任相国的职位,于是他向魏惠王郑重推荐了商鞅,“我家里有个叫商鞅的年轻人,虽然年纪不大,潜力却大得很,您可要看准了下手,让他做相国(愿王举国而听之)。”

魏惠王有些不以为然,想,那家伙嘴上无毛办事不牢,我怎么能把国家交给他呢?但嘴里也不好说什么,只是唯唯诺诺,不做肯定的答复。

公叔座见这番情景,就屏退左右,关上门,然后严肃地对魏惠王说:“您如果不想重用商鞅,就应该把他杀掉,免得他跑到其他国家去,与魏国作对。”

魏惠王说:“好,您就安心养病吧,这事儿我会处理的。”

送走魏惠王之后,公叔座把商鞅叫来,坦率地跟他说了这事儿:“我看在咱俩多年的交情上才把这消息透露给你,你快逃吧,否则定有杀身之祸。”

商鞅不以为然,说:“魏惠王不肯听您的话任我做相国,又怎么会听您的话来杀我呢?”

后来的事实证明了商鞅的推断。直到公叔座死之后,商鞅在魏国都还活得好好的。没准魏惠王把公叔座的话当成了大病之后的昏话吧。

不过,公叔座死了之后,商鞅已经萌生了去意。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但是,去哪里呢?他把目光投向了西方的秦国。

三见秦孝公

这时候,秦献公已经去世,新任的秦孝公在国内张贴英雄榜,吸纳来自各国的优秀人才。当时,秦国领导人尝到了变法革新带来的甜头,决定将变法进行到底。而变法所需要的第一要素就是人才。秦孝公张榜告诉大伙儿,只要你能够拿出一套富国强兵的方案,我就送你大片大片的土地,让你子子孙孙都做大地主。这样的条件相当有诱惑力,因为有了土地,就意味着有了权力和财富。所以秦国吸引了来自中原各国的人才。不管是刚毕业的学子,还是隐居多年的贤士,他们都纷纷奔走相告:“走,去秦国当地主!”

“好咧。同去同去!”

商鞅就打着背包来到了秦国。

秦国都城栎阳像过年一样热闹,来自中原各国的人才们带动了栎阳的饮食业和旅游业,拉动了秦国GDP的上涨,让栎阳地方官乐得合不拢嘴:要天天都这样就好了。商鞅来到这儿,连旅店都找不到,只好跟大伙儿一起睡街边。好几天过去了,一个高级干部也没见到,更别说秦孝公了。怎么办?商鞅不急。他明白,在这种情况下要见到秦孝公,只能“不走寻常路”了。

商鞅跟当地居民打听清楚了,知道秦孝公最宠爱的大臣是景监。见秦孝公难,见景监易。于是他带着礼物去见景监。两人相谈甚欢,很快成了无所不谈的朋友。景监说:“商鞅啊,我看您学贯中西,通晓古今,甚至还知道回字有四种写法,有没有兴趣去见一下秦孝公,弄个公务员做做?”

商鞅喜出望外,不过他还是故作扭捏状,说:“唉,其实我无意于功名的,所谓荣华富贵,对我不过如浮云……”

“哎呀,既然您愿做世外高人,那我就不勉强了。”

商鞅接着说:“不过我还是很乐意与秦孝公畅谈一下人生理想的。”

“那好,我来安排一下,回头我们一起进宫。”

“中!”

商鞅走出景监的住所,心里那个美啊。果然,过了两天,景监就叫商鞅跟着自己去见秦孝公。商鞅终于见到传说中的秦孝公了。站在商鞅面前的是一个面相和善的中年男人,说话温和,态度和蔼。

秦孝公开门见山,说:“您有何高招可以赐教于我?”

商鞅鞠了一躬,说:“我觉得,秦国要强大,就必须重新建立周礼的制度,像当年的五帝一样,以德治国……”

商鞅说了一大通,秦孝公却一点儿都不感兴趣,闭着眼睛昏昏欲睡。等商鞅讲完后他才睁开眼睛,茫然地看着商鞅。等商鞅走后,秦孝公对景监发脾气:“你推荐的这都是些啥东西,迂腐呆滞,狗屁不通。”

景监也生了一肚子的闷气。回去后,商鞅来央求他再见一次秦孝公,“您放心,这次我绝对不丢您老人家的脸。”景监只好答应了。

第二次会见秦孝公时,商鞅不讲五帝,讲了一通三王之道,“三王强大,是因为他们遵循仁义之道,仁者,仁慈也;义者,义气也……”又讲了许久。商鞅正讲得高兴,却听到身边传来鼾声。原来是秦孝公睡着了。

商鞅走了后,秦孝公再次把景监骂得个狗血淋头。等秦孝公发完脾气,景监说:“鉴定人才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我们不如再给商鞅一次机会。如果他还是讲些没用的话,我们就赶他出去。”

秦孝公点头,说:“好吧。”

经过了两次见面,商鞅把秦孝公的心理状况摸得一清二楚,因此,到第三次见面,商鞅劈头就问:“您想冲出秦国,走向中原吗?”

“想。”

“您想把秦国的领土再扩充一倍吗?”

“想。”

“您想让魏国、齐国、楚国都乖乖地做秦国的附庸吗?”

“想,非常想!”

商鞅说:“非常好。我有一套方案,可以让您三五十年内达到以上的目的。如何?”

秦孝公说:“三五十年?太长了。”

商鞅说:“那就改用B计划吧,只需要十年,就可以让您梦想成真。”

秦孝公激动地站起来,握住商鞅的手,说:“同志,我可找到您了。”

接下来,商鞅就以春秋五霸为例,讲了如何变法维新,富国强兵,开创霸业,说得秦孝公连连点头。最后,秦孝公拍拍商鞅的肩膀,说:“行,我就任命您做左庶长,全面负责变法的事宜。请不要辜负我的期望。”

这一年,是公元前359年。

大辩论

虽然变法的路线方针政策已经定了,可朝中还是有不少贵族反对。为了批驳他们的歪理邪说,也为了更好地普及变法精神,秦孝公发扬“敢于争论”的风格,让变法派的代表商鞅,与守旧派的代表甘龙和杜挚展开一场辩论。秦孝公说:“真理是越辩越明的。我这个人最公平了,你们谁能够说服评委,也就是我,谁就胜了,我们就采用他的主意。”

甘龙首先发难:“圣贤之人不去改变百姓的旧习俗来施行教化,聪明之人不改变旧有的法度来治理国家。今天如果以变法改变秦国的光荣传统,我担心会受到百姓的非议,请大王明察。”

商鞅说:“您说的这些,都是普通平民思考的问题。夏商周三代没有遵循相同的礼仪,所以他们成为天子;春秋五霸不去遵守相同的陈法,所以成就一番霸业。通常有大智慧的君主开创制度,只有那些碌碌无为的人才会墨守成规,不敢逾越。通常有高尚品质的君子会变更礼仪,倒是那些不肖之徒会老老实实地固守。您不必怀疑变法。”

杜挚站出来说:“我听说,如果没有十倍的功效,不要更换使用的工具;如果没有百倍的利益,不要改变原来的法度。我又听说,遵循古时的制度不会造成过错,遵循古时的礼仪才能保存善良的性格。请您三思。”

商鞅针锋相对:“以前有各种各样的朝代,我们应该遵循哪一个朝代的制度呢?古代帝王的礼仪互相承袭,我们应该遵循哪一个帝王的礼仪呢?伏羲、神农进行教化不施行诛杀,黄帝、尧、舜虽然实行诛杀但却不过分,到了周文王和周武王的时代,他们各自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而建立法律和礼仪。汤王和武王,没有盲目遵从古人的制度,所以能够雄起;殷国和夏国没有更换礼法,但是却灭亡了。可见变法不一定就错了,遵守古法不一定就对了。君王不要迟疑。”

商鞅的话如排山倒海一般,引得围观的大臣们纷纷点头。商鞅完全占据了场上的主动权。秦孝公见此情景,站起来说:“好,我宣布辩论会结束,获胜的是……商鞅!”

经过了这次辩论会,商鞅就在秦孝公的授权之下,大刀阔斧地展开了他的变法运动。

商鞅深知,变法要成功,最重要的是建立一套令君王、大臣和民众都必须遵守的制度。而在这之前,首要之事是塑造政府的诚信和尊严。一个没有诚信和尊严的政府,就算把法律制定出来,臣民也会视同儿戏。那样的话,变法就会逐渐变质,最终走向失败。针对这一点,商鞅跟栎阳的百姓们玩儿了一个游戏。

这天,商鞅让士兵在栎阳南门立了一根木棒,然后四处张贴公告,声称,谁要是能够把这根木棒从南门搬到北门,政府赏赐一百金。消息传出去,许多不明真相的老百姓纷纷前来围观,把南门挤得水泄不通。可过了很久,都没人去试一下。是木棒太沉吗?不是。看那木棒的长短粗细,一个七岁小孩都能轻松拿起来。是一百金太少吗?也不是。按照当时的购买力,一百金足以购买几亩田地了。是南门离北门很远吗?更不是。栎阳城池在诸侯国中只能算是中等规模,从南门走到北门,可能也就两三袋烟的工夫。

其实就是百姓们不相信天上会掉馅儿饼:我搬过去了,政府会把白花花的钱币发给我吗?

商鞅见无人来试,就下令加大奖赏的力度:二百金。还是没人。最后加到五百金,才有一个闲着无事干的年轻人,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搬木棒。他把木棒从南门搬到北门之后,商鞅吩咐士兵将早已准备好的五百金发给他。年轻人脸都笑烂了,“原来天上真的掉馅饼呢。看来政府是说话算话了。嘿嘿,回家娶媳妇咯。”

通过这件事,商鞅让老百姓们相信政府是讲信用的,变法是“言必信行必果”的。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商鞅向公众公布了变法的措施。

变法咯

商鞅到底有哪些变法措施呢?

在政治上:

一、组建地方行政机构,设立县治。县的行政长官叫县令,掌管军政大权,直属中央。这是秦国第一次实行县治,具有极其深远的政治意义。

二、重新建立官职爵位制度,打破贵族世袭制度,以前世袭的爵位全部作废,贵族与平民在获取官职爵位上机会是平等的。

三、对以战功获取奖赏进行细化和制度化。比如,在战场上杀敌一人可以获得什么奖励,杀十人可以获得什么奖励,均明明白白地写在条例上。

四、为了便于管理,商鞅创造性地建立了“连坐制度”。一人受罚,父母子女丈夫妻子都要同罪,甚至连邻居都会跟着遭殃。商鞅把每五家或者十家连在一起,称为“伍”或者“什”。一人有罪,伍什连坐。

在伍什之内,大家互相监视、互相告发,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发现坏人主动告发者,与在战场上杀敌是一样的功劳;不主动告发者,与投降敌人同罪,要受到腰斩的惩罚。

必须指出,这样的制度是残酷到变态的。因为它打压人性中善良的因子,唤醒人性中丑恶的因子。它将一个好好的和谐社会,变成一个人人互相猜忌、亲戚彼此怀疑的特务社会。商鞅后来落难时,也吃过这样的苦头,算是自作自受吧。

在经济上:

一、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鼓励农民生产粮食和布匹,超过一定产量,国家会免除他的徭役。禁止一切商业活动。凡是从事商业活动的,全家都要抓进官府做奴隶——这在现在看来,是一件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把懒惰视为一种罪行,惩罚那些无业游荡的人。这些措施都是为了让每一个人都直接从事生产,提高社会生产力。

二、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国家承认开荒者的合法产权。允许土地自由买卖。秦国地广人稀,商鞅就号召周围国家的农民,“来,到俺秦国来,开垦的土地都是属于你自个儿的。”因此吸引了不少到秦国来“淘金”的农民,就像当年美国的西部大开发一样。

三、统一度量衡。按照这个标准制作统一的斗、桶、丈、尺等。这条制度所带来的革命性意义在当时还未完全显现,随着生产力越来越发达,统一度量衡才真正成为生产力的推手。

四、如果一家有两个成年男子,就必须进行分家,否则政府给予重罚。这是为了增加人口,提高生产力和增加税收。

在文化和社会习俗方面:

一、私人恩怨交由官府进行裁决,禁止民间械斗,违反者一律严厉处罚。

二、改变落后的社会习俗,禁止一家人睡在一个炕上,保持最低的文明水准。秦国地处西陲,冬天寒冷,人们保留着一家大小窝在一个炕上烤火的习惯。从现在开始,这样做不行了。

三、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在这个制度下,所有衣食住行都有标准,不能逾越。

四、焚烧儒家的《诗经》《尚书》等经典,禁止战国时期风行一时的游说活动,以彰明法令,树立法令的绝对权威。另外,严厉打击知识分子。商鞅把各国的“文学游说之士”归入“末流”、“游民”一类,谢绝他们来到秦国。

商鞅没有小心翼翼地“摸石头过河”,而是大刀阔斧地进行全盘改革。既不像李悝在魏国那样小打小闹,也不像吴起在楚国那样举步维艰。换言之,他在河上搭建了一条全新的桥梁。这条桥梁优劣并存,有的甚至堪称恶法,但能够把一切问题都摆到台面上来,用法律条文解决,而不是用道德来约束,这是一个进步。

最初实行新法时,百姓们很不适应,纷纷叫苦。过了三年,百姓们适应了之后,纷纷称赞新法的好处。

不过,变法最大的阻力还是来自贵族。商鞅强调“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可他们偏偏要来挑战新法的权威性。他们唆使十一岁的太子驷窝藏罪徒,给商鞅出了一道难题,“你不是说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吗?我看你怎么处理。”

商鞅说:“法之不行,自上犯之。”所以要处罚。不过,好歹商鞅在官场混了这么久,还是知道变通的。他说:“太子年龄还小,属于未成年人,不便处罚。但他的老师公子虔和公孙贾必须承担教育不善之责。”于是,就割掉公子虔的鼻子,在公孙贾的脸上刺字,还把太子收藏的儒家书籍全部付之一炬。

商鞅严格执法的事情传遍全国,在民间引起了极大轰动。上至公务员下至平民,都老老实实地遵守法律。秦国达到了“道不拾遗,山无盗贼”的良好秩序。当然,这种靠严刑峻法制造的“秩序”很难持久下去,时间一久,它的后患就会逐渐显露出来。这是后话。

商鞅变法初见成效,被秦孝公提拔为大良造。这个职位是秦国的百官之长,端的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秦孝公变法的目的是称霸,那么,现在就到了验证商鞅变法成效的时候了。

公元前342年,魏国曾经与齐国发生决战,齐国以名将孙膑为军师,田忌为主将,大败以庞涓为主帅的魏军,并且将庞涓射杀。此战让魏国元气大伤。商鞅向秦孝公建议,“趁他病,要他命”,秦国不妨趁魏国元气大伤、军民疲惫的时机,痛打魏国这只落水狗,让他三代不能翻身。秦孝公同意了,于是,公元前340年,商鞅亲自率领大军进攻魏国。

魏国派出公子昂迎战。说起来,公子昂不是外人,是商鞅昔日的好朋友,商鞅还在魏国打工时,公子昂对他多有照顾。两军对垒之际,商鞅写信给公子昂:“昂兄别来无恙乎?咱俩以前在魏国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快活得不得了,现在却兄弟相残,真是悲剧啊。不如您来我营中一聚,喝喝酒,谈谈心,化干戈为玉帛,岂不更好?”

公子昂是个老实人,他读完信,马上就来到秦军大营见老朋友。可他却没想到商鞅翻脸不认人,当场把他拿下。这边秦军迅速出击,把没有主帅的魏军打得落花流水。这一仗,秦国收回了大部分西河地区,将魏国人赶回了他们的老巢。此时,魏惠王才暗自痛惜,当初干吗不听公叔座的话呢?魏国这些年接连吃败仗,从一个超级大国变成谁见了都敢捏一把的瘪三,所谓江河日下,日薄西山啊。为了躲避秦国锋芒,他不得不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

在这之后,魏国就再也没有兴盛过,直到后来被秦国消灭。

商鞅胜利班师回朝,秦孝公亲自出来迎接他,并且宣布,把商、于(今陕西商县到河南内乡县之间)地区十五个邑封赏给商鞅,赐予封号“商君”。至此,商鞅已经达到人生的一个顶峰,风光无限,无人匹敌。

走投无路

但是,所谓盛极而衰,就在商鞅被鲜花和掌声包围的时候,有一个人来找他了。谁?秦国贵族赵良。

赵良敏锐地看到,商鞅的新法太过刻薄寡恩,连坐之类的法律打击面太广,搞得人人自危。新法里增加了肉刑、大辟、凿顶、抽肋、镬烹之类的酷刑,令人痛苦不堪。尤其是废除贵族的功勋爵位,剥夺他们手中的土地,更让人恨得牙痒痒。现在商鞅手握大权,而且受到秦孝公信任,贵族们对他无可奈何,可如果秦孝公去世了,商鞅失去了权力,他又能用什么抵挡贵族们的反攻清算呢?

赵良对商鞅说出了自己的担忧:“您也清楚,您杀人太多,积怨太深,所以出门时身边都要携带强壮的卫士。为什么呢?还不是怕人报复您。我以为您应该退还十五个邑的封地,劝国君重新启用那些贵族,自己找个山野之地种田养老,或许可以保下半辈子的平安。否则,一旦秦孝公去世……”

他没有把话说完。他知道商鞅是个聪明人,会理解这些言外之意的。

商鞅无语,良久才喟然道:“您以为我不明白这些道理吗?实在是我已经骑虎难下了。退还封地并不难,我怕的是,退了这些封地,我一样会遭到报复。哎,变法改变了秦国落后挨打的局面,改变了秦国人民野蛮的生活习俗,只要想到这些,我就会心满意足。个人的荣辱,我倒并不放在心上。变法改革,哪有不流血牺牲的呢?以前没有?那就请从我商鞅开始吧。”

两人默默而坐,不说话了。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得病去世了。太子驷继位,是为秦惠文王。一朝天子一朝臣,换了新国君之后,公子虔、公孙贾等人纷纷出山,重新在政坛上活跃起来。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公子虔立即向秦惠文王指控商鞅谋反——根据历史经验,谋反这事儿嘛,基本上都是“莫须有”的事情,后来的岳飞对此有深刻理解。商鞅不傻,他不会老老实实地等着三堂会审,期盼法律的公正判决。他知道,自己定下的那些法律根本就不会给自己任何辩护的机会。几顿板子一打,小时候偷别人家红薯的事情都得招了。所以,没等秦惠文王派人来抓捕,商鞅就卷起背包悄悄地溜了。

商鞅逃到边境时天色已晚,欲投宿客店。店主问:“客官,请出示您的有效证件。”

商鞅哪里敢出示这些证件。他低声说:“我忘带证件了,不如多给您一些钱,您让我住上一宿,如何?”

店主把头摇得如拨浪鼓,说:“NO,NO,NO。这种违法的事情咱不敢做。搞不好咱一家大小脑袋都保不住啊,客官您还是另寻去处吧。”

这晚,商鞅背着一包钱,居然找不到一个敢收留他的客店。他站在荒山野岭里,听着远处传来的狼嚎,不禁泪如雨下,“苍天啊,大地啊!我这不是自己给自己造孽吗?”

商鞅没有办法,只好回到自己的封地,组织军队抵抗。可是,他那点儿军队哪里够打呢?三下两下就被收拾了。商鞅被抓捕回都城,秦惠文王判处他车裂之刑。这是一种极为残酷的处罚:几辆马车拉着犯人的身体往几个方向奔驰,转眼就把犯人撕成几大块,惨不忍睹。

顺便说一句,车裂之刑也是商鞅发明的。

“商鞅死,秦法未败也。”商鞅虽然死了,可他实施的变法并没有随之终结。秦国还是沿着商鞅定下的既定国策前行,为秦始皇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这一点来看,或许商鞅在做人上是失败的,但在变法上,却取得了几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成就。

(附)最佳拍档:秦孝公与商鞅

尽管秦孝公比商鞅大九岁,可他们却是在同一年离开这个世界的。

在秦国崛起的年代,秦孝公绝对是一个划时代的人物,没有他,秦国早已被魏国、赵国、齐国等强国瓜分殆尽,骨头都不会剩一点儿。正是他的锐意改革,才让古老的帝国焕然一新,重新回到国际社会,最终跑赢了其他诸侯国,成为一统江湖的泱泱大国。

只不过,在商鞅华丽丽的身影之下,秦孝公的背影被掩盖了许多,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陪衬——其实不是这样的。没有秦孝公的全力支持,商鞅变法也不能成功。举个类似的例子,在一千四百多年之后,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授意下进行“熙宁变法”。最初,变法进行得非常顺利。可到了后来,宋神宗无法顶住守旧派的压力,对王安石的支持力度减轻了一些,王安石就玩儿不下去了。

在商鞅的变法实验里,秦孝公担任精神领袖的角色,负责坐镇指挥;商鞅担任总设计师的角色,负责统筹全局。两个人亲密无间,互相信任,配合得天衣无缝。没错,他们就是一对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最佳拍档。

同类推荐
  • 开府万国

    开府万国

    梦回大唐,奏响阵阵悲歌,泱泱五千年的古途,想要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面对几千年的历史的机遇,引导国人思想上的转变,一个现代的男子重生在唐初,面对历史上最大的变革,不知道,路在何方!
  • 世界经典历史故事(上册)

    世界经典历史故事(上册)

    怎样快捷地了解世界,首先我们要从了解世界历史入手。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终极动力。从地球上有了人类那时起,人类的第一个活动便是生产活动,而且从未间断过。人类文明的演进,社会的发展,只能在生产力进步的基础上实现。旧石器时代使得氏族社会形成,金石并用时代又促成氏族社会解体,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在自然经济状态下,只可能有奴隶制度和封建制度,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却孕育出近代资本主义社会。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器时代和信息时代将人类社会的进展划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这是二、三百万年来人类文明进程所确凿的事实。《世界经典历史故事》大体上是按照这个线索来编写的。
  • 穿越隋唐作反贼

    穿越隋唐作反贼

    一个不务正业的高中生,一次离奇的穿越,到了刀兵四起的隋末唐初的乱世,被武林高手追杀,被朝廷通缉,不懂武功,对历史所知甚少,仅能够凭借自己的判断和一张嘴巴,翘开生存的夹缝。这里有代雨施雹的李靖也有侠骨柔肠的红拂女,有奸诈狡猾的各路十八路反王也有奔腾狼烟的六十四路烟尘,有江湖儿女的爱恨情愁,也有朝政的尔虞我诈……
  • 海盗之谜

    海盗之谜

    挖掘了人类社会、地球乃至宇宙所包含的难解谜题首次披露了大千世界中神秘的、充满悬疑色彩的谜团背后鲜为人知的内幕这套百万字的传奇读本精选了有关国宝、密码、海盗、大谋杀、诡异事件、离奇事件的未解经典内容选配了数千幅珍贵图片,带给读者一场视觉饕餮盛宴是谁在罗马帝国的鼎盛时期绑架了凯撒大帝?是谁曾使整个欧洲瑟瑟发抖、为之战栗……是神出鬼没的海盗。本书为你揭秘海盗的世界,让你领略海上冒险生涯的残酷与激情!
  • 锦衣王侯

    锦衣王侯

    本是京剧演员,穿越至大明正德年间,成为一名世袭锦衣。江山变幻,荣衰谁主。喝一杯满殿香,且看那红尘俗景。嚼一块虎皮肉,且听那雨打浮萍。哼一曲临江仙,且随那风起云涌。呼一声大丈夫当如是,这才要独掌权衡。且看锦衣缇骑,股肱心腹,鲜衣怒马,绣春刀出……
热门推荐
  • 虞兮人

    虞兮人

    那日灯火阑珊,她替他解了尴尬之境,却夺走了他的心神;那日她嫁于他,却红烛残泪,独守空房;本以为那只是个无情之人,到头来,却情深不胜。本以为那应是柔情万千,到头来,却是清冷无情。那一份独有的藏宝图,将他们卷上了风口浪尖,而他,只要她,无关宝藏。
  • 前进吧地球

    前进吧地球

    地球纪2130年,各国科学家几乎同时发现太阳突然以每年极快的速度靠近地球,一项震惊世界的计划随即展开,一个浩大的工程从此诞生。
  • 世界科学博览3

    世界科学博览3

    本书是一部融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于一体的科普类图书。力图全方位诠释科学领域的种种现象,引领读者进入精彩玄妙的科学世界,更加立体、真实地感受奇妙的科学之旅,使大家在享受阅读快感、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获得更为广阔的文化视野、审美享受和想象空间。
  • 沫亦星雨中的天使之恋

    沫亦星雨中的天使之恋

    作为主人的我,为何要接受你的命令啊!!!“给我去做饭!”“给我倒杯水!”“快去给我放洗澡水!”啊~~!言冰澈,你有完没完啊!!!
  • 凤倾九天:绝色神医五小姐

    凤倾九天:绝色神医五小姐

    她,华夏医药世家掌门人,异世穿越,惨遭毒打,打不过怎么办——跑。他是身份神秘的国师大人,风华绝代,狂傲腹黑,唯独对她与众不同。第一次相见,他救了她。第二次相见,他对她动了心。开始想方设法攻她心,再慢慢占她身,从此以后,上穷碧落下黄泉绝不负她。修罗在手,天下我有,神兽开道,相公护航。
  • 续红楼之黛玉的爱情

    续红楼之黛玉的爱情

    搜检大观园之后,黛玉在贾府的日子越来越难,与宝玉的爱情受着各种外力的阻挠,北静王已有正妃却仍想娶黛玉为侧?而贾母希望贾林联姻,王夫人希望贾薛联姻,王夫人为钱,却不知贾母也是为钱。面对重重险阻,林妹妹要如何保卫木石前盟?
  • 商鉴:中国各地商人的性格与特征

    商鉴:中国各地商人的性格与特征

    中国商人阶层一开始就表现出它的地域色彩,形成不同的流派,崛起了十大商帮。各商帮的经营项目、活动范围、经营风格、观念并不完全一样。就是到了现在,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到来的时代,各地商人经商还是呈现出不同特点。因此,要想与各地商人做生意,并在商业活动中步步为“嬴”,先声夺人,就有必要了解不同地域商人的性格特点,抓住关键,区别对待。本书撷取了十七个具有代表性的商人群体,从各地商人的性格特点,以及经商手段入手,生动而全面地提示了商业游戏中的隐形规则。
  • 咒魅经

    咒魅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上古世纪之圣剑阿萨尔

    上古世纪之圣剑阿萨尔

    公元前2000年,源大陆伴随着神与英雄的战乱接近毁灭,在临毁灭那一刻,掌管冥界的女神伊安娜·尼姆西,耗尽了她的生命力为大陆上各个种族开启了通往新世界的冥界之门。2000年前源大路神使用的圣剑阿尔萨出现在了诺亚大陆上,引起了一场极大的轰动,有人认为这是一把充满绝对力量的圣剑,有了它你就可以统一诺伊亚大陆和哈里拉大陆成为一代皇者。在物资膨胀的欲望下有人甚至以为它是一把通往源大陆的钥匙,可以让他们重返以前的家园。在新世界平凡诺亚族的少年路泽,却意外地成为了传说中的预言之子,从此走上一条不平凡的强者之道。
  • 宦海悲歌:历代名臣的离奇死亡

    宦海悲歌:历代名臣的离奇死亡

    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封建社会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一大批皇权体制下的名臣们如八仙过海一样,各显神通,演绎了一幕幕人生活剧。他们是如何来扮演自己的人生角色,他们在中国历史上究竟有着怎样的地位?他们的沉浮进退究竟对中国历史有着怎样的影响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随着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密切关注,越来越受到大众的瞩目。这些名臣的人生归宿虽然并不能完全代表中国封建社会群臣的全貌,但却足以让人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中国历史风云的变迁和人性的善恶,更能让人体会到中国历史是如何被打造出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个人的命运其实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时代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