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22400000050

第50章 天安门公车上书!菜市口六君蒙难(6)

这时候天津发生了一场讼案,给奕讠斤集团解了围。原来慈禧太后派了一个候补知府李光昭,向法国美国商人购买洋木,供建筑圆明园之用。李光昭是个财迷心窍的骗子,所购洋木值银5.4万元,他却虚报为30万两(约合42万元),法、美两国奸商更是存心欺蒙,运来的霉烂脆劣的小块木材,根本不能供园工需用。木材运到了天津,李光昭一看木材质量、尺寸和原议的合同不符,不肯给价收货,外国奸商就控告到北洋大臣的衙门里,反说李光昭不履行合同义务,并且举出合同内有“圆明园李监督大清皇帝立约”的字样,一口咬定李光昭是太后和皇帝的代表,这样就弄成了外国奸商和太后、皇帝之间打官司。当时北洋大臣李鸿章怕影响到淮军的军饷,也不同意修建圆园明,他索性把这场官司和盘托出,公开宣示,请求朝廷指示处理的办法,弄得慈禧太后大出其丑,尴尬万分,只好拿李光昭开刀,说他“诈称内使近臣”,定了斩监候的死罪,主持圆明园工程的内务府大臣也被革职,圆明园工程也只好取消。这场外国官司使统治阶级的内部斗争告一段落。不久,奕讠斤、文祥等均复职。

经过这次斗争,奕讠斤集团开始认识到慈禧的狠心和辣手,只得低声下气,事事逢迎着慈禧。这时李鸿章北洋集团已崛起,逐渐取代奕讠斤的职权;慈禧又勾结了醇亲王奕(光绪的父亲)和庆亲王奕?,以牵制奕讠斤;奕讠斤集团的骨干文祥等又相继病死,于是奕讠斤集团的势力日益衰落。奕讠斤虽然仍保持着军机处和总理衙门的职权,但已沦为政治舞台上一个无关紧要的配角。

慈禧太后仍不放弃每一个机会来打击奕讠斤。1878年华北大旱,慈禧硬要奕讠斤对这场天灾负责,把奕讠斤“交宗人府严加议处”,集团中的宝,沈桂芬、景廉等也受了处分。1884年中法战争,清军在北宁战败,失败的责任主要应该由慈禧和李鸿章负责,舆论对清政府大施抨击。这时,奕讠斤又被捉来当了替罪羊,奕讠斤集团全班人马被清洗出军机处和总理衙门,奕和奕?掌握了这两个机构,成为慈禧太后的新鹰犬。

在这场统治者内部狗咬狗的斗争中,慈禧太后充分显示了她蛮横、毒辣的专制淫威。但是这种专制淫威的发挥要有一定条件,就是必须得到列强的认可和支持。一个担任了多年驻华公使的美国人田贝,以赞赏的口吻说:“摄政的太后,在他的族人中,一向是第一个最能了解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问题的人物。”又说:19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在华势力的扩张,都是“由于慈禧太后的意愿及执行其统治权的结果”。当中法战争中奕讠斤的职位被奕取代,赫德还为此欢呼,他说:“七爷(指奕,因为他是道光帝的第七子)将控制这政府,所以很可能中国真正地能够进步。”所以奕讠斤的失势,对慈禧太后来说是踢开了一只不甚驯服的鹰犬,而代之以更加驯服的鹰犬。对列强来说,也不过是抛弃了一个不很得力的奴才,而代之以更加得力的奴才。

奕讠斤被革职后,西太后对奕讠斤党羽及贯彻“懿旨”不力的各部要员,如:大学士宝,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李鸿藻、兵部尚书景廉、工部尚书翁同(等也以“办事竭蹶”“年老多病”“经济非所长”等等理由,分别做出“开出一切差使”“原品休致”“降级调用”等处理。把奕讠斤势力逐出中央要职之后,立即安插亲信取而代之。授命“礼亲王世铎著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户部尚书额勒和布、阎敬铭,刑部尚书张之万均著在军机大臣上行走,工部左侍郎孙毓汶著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调徐桐为吏部尚书”;又特命“军机处遇有紧要事件,著会同醇亲王奕商办。”经这番大调整以后,慈禧太后的亲信位置的成员发生了新的变化。这一批新的亲信,不仅对慈禧太后的懿旨惟命是从,而且得心应手,标志着慈禧太后的权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进一步的巩固与加强。

慈禧太后亲信集团的大调整,反映了清朝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和斗争向着更深的层次发展。奕讠斤势力盘根错节,他们也不肯就此罢休,当即予以抵制。慈禧太后懿旨发出不久,左庶子盛昱、右庶子锡钧、御史赵尔巽等纷纷上奏,抬出“本朝自设立军机处以来,向无诸王在军机处行走”的成例,“伏恳(太后)收回成命”;企图阻止奕和世铎进入军机处班子。慈禧太后断然回答,“在廷诸臣,自当仰体上意,毋得多读,盛昱等所奏应毋庸议。”将异己势力压了下去。这次亲信集团的重新调整,给光绪皇帝亲政以后行使权力,设置了暗礁,也给戊戌新政的命运投下了阴影。

西宫压倒东宫

威胁慈禧太后专权独裁的异己力量,除了宗室内部的奕讠斤以外,在宫内慈安太后的力量也有非常直接的制约作用。因之,在剪除恭亲王奕讠斤势力的同时,也把打击的矛头指向慈安太后。

慈安太后,钮祜禄氏,广西右江道穆扬阿女,早年入宫,咸丰二年(1852)封贞嫔,进为贞贵妃,立为皇后。同治即位尊为“母后皇太后”,因寝居东宫故称她东太后,与慈禧太后共同“垂帘听政。”慈安太后“正位中宫”而于咸丰帝生前就立为皇后,故在满洲贵族中颇受尊敬。当时有“东宫优于德”,“西宫优于才”之传,连慈禧太后的亲生儿子同治皇帝也是“亲东宫而疏西宫。”慈安太后也并不是毫无权欲的人,只是比起慈禧太后来说,稍为“谦谨”和“不轻发言”而已。在同治年间的第一次“垂帘听政”期间,不少重大的“用人行政”决策出自东太后,如提携曾国藩为两江总督和协办大学士;授命太常寺卿李棠阶为军机大臣;又以“失陷封疆”罪斩两江总督何桂清;将骄蹇贪淫的胜保逮下刑狱赐死;支持山东巡抚丁宝桢“就地正法”慈禧太后的心腹太监安德海。所以东宫皇太后在朝廷众臣中享有极高的威望,“东宫偶行一事,天下莫不额手称颂”,“凡天下军谋吏治及总督巡抚之黜陟,事无不谘,言无不中,中兴之业,于是乎肇矣。”东宫太后在朝廷上下,宫廷内外崇高的威望是慈禧太后施行独裁统治的障碍,也是她巩固权力的潜在隐患。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同治皇帝年岁的成长,两宫之间的矛盾日渐显露并且愈益激烈,最突出地表现在为同治帝选皇后和斩安德海两件事当中。慈禧太后“独喜”侍郎凤秀之女,慈安太后和同治帝喜侍郎崇绮之女,并立为皇后。这事件是同治帝“亲东宫而疏西宫”的公开亮相,慈禧太后以皇帝生母的优势有丧失的危险。接着是慈安太后支持山东巡抚丁宝桢斩太监安德海,这事件是同治皇帝同慈安太后携起手来,对付慈禧的一次挑战。这两件事情都是以慈禧太后失败为结果,反映宫廷内部的斗争由隐蔽趋于公开,并导向剧烈。这场斗争使慈禧太后下决心除掉慈安太后。然而,要消灭东宫势力是极不容易的,慈禧太后只能忍耐韬晦,等待时机。

同治帝崩逝,对慈安太后极为不利,失去“挟天子以令诸臣”的优势。慈禧立了她的外甥载氵恬为嗣皇帝,认为奕讠斤不应排除在顾命大臣之外,对肃顺等人专权不满,于是,她让奕讠斤同皇父醇亲王奕结为同盟,扭转了不利局面,在宫廷、在宗室,她的力量更加巩固,更加雄厚。到了光绪初年,慈禧太后除掉慈安太后的形势逐渐成熟。

载―入宫以后,慈安太后对小皇帝施以恩惠,随着光绪帝年岁的成长,他同慈安太后的感情也越来越亲切。慈禧太后惟恐同治帝“亲东宫疏西宫”的情形在光绪亲政以后再度出现,从而失去“独尊”地位,因此必须刻不容缓地除去慈安太后,防患于未然。两宫矛盾的加剧,濮兰德和白克浩司有这样的一段记述:

光绪帝渐次长成,颇与慈安太后相亲,当时宫中人人同此传说。盖慈安性情和悦,不似慈禧之严厉,故得幼帝之亲爱。帝年尚幼,任其天真而动,常往东宫与慈禧较疏。慈禧深滋不悦,以为幼帝之心,向于东宫,殊不能忍。且有人进谗言,东宫阴令帝反对慈禧。以此之故,两宫意见愈深矣!

突然事件终于发生了。光绪七年三月十日(1881年4月8日)东宫慈安太后暴死,这同慈禧太后的阴谋有关。东太后年纪仅45岁,“体气素称强健。”而此时慈禧太后倒患病不起,“自上年春间圣体违和”,“叠经太医进方调理,尚未太安。”佯作病态,扰乱视听。在慈禧太后患病期间,由东太后“独视朝。”逝世那天早晨,她还“召见军机,御容和怡无疾色”,不料下午竟突然“暴死”,朝廷上下俱感惊讶!这位“常见动履康强,旰宵勤政”的皇太后悚然“仙驭升遐”,连得刚刚开始懂事的光绪皇帝也感到疑惑不解,“朕心实所难安。”令人更觉蹊跷的是东太后去世后,慈禧太后当即传命枢府及亲属到她的寐宫略经“瞻视”,匆忙“小殓”,亦“未闻太医”对病情死因的诊断结论。由于东太后死得突然,而疑点种种,所以宫廷内外传闻四起。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一书中说:

咸丰去世前就担心懿贵妃将来母以子贵做了太后,会恃尊跋扈,那时皇后必不是她的对手,因此特意留下了一道朱谕,授权皇后,可在必要时制裁她。生于侯门而毫无社会阅历的慈安,有一次无意中把这件事向慈禧泄露出来。慈禧从此下尽功夫向慈安讨好,慈安竟被她哄弄得当她的面前烧掉了咸丰的遗诏。过了不久,东太后就暴卒宫中。有的说是吃了慈禧送去的点心,有的说喝了慈禧亲手做的什么汤。

当然,传闻不能作为历史的信据,不过照种种蹊跷迹象,我们也不能排除心毒手狠的慈禧太后的阴谋活动。

光绪七年慈安太后去世,结束了清王朝自同治元年以来形成的由东、西“两宫垂帘”的局面,以后“垂帘听政”惟慈禧太后独尊,到光绪十年(1884)恭亲王奕讠斤势力被剪除,慈禧太后登上了清朝权力的顶峰。所以光绪十三年“亲政”以后,清朝的统治机制仍在她的权力轨道上运行。

生不逢时的光绪帝

1875年1月12日,同治帝载淳病死。

同治帝崩逝之后,由谁来继承皇位是满洲贵族集团各派势力矛盾的焦点。

争夺皇帝宝座在宗室内部主要有两股势力:一是以当时掌握清朝一定实权的恭亲王奕讠斤为代表。在同治帝驾崩的那天,两宫太后召近支王公、御前大臣、军机、内务府大臣等于西暖阁入见时,“当时首先碰到奕讠斤,传旨,奕讠斤说:‘我要回避,不能上去。’”为什么要回避呢?

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同治帝病重,由师傅李鸿藻代为批答章奏,君臣每日必见。有一天,同治帝当面交出朱谕一道,大概说时事艰难,赖国有长君,可传位于朕叔恭亲王,并命到了时候再宣布。西太后派去伺候(也可以说是侦探)皇帝的心腹内监,窃听此语,立刻奔告太后,遂将李鸿藻叫进宫内,问出朱谕,截留撕毁,事虽不成,奕讠斤或已闻知。一说是同治帝并无皇子,在近支内或溥字辈,或仍在载字辈内找一人继位,则奕讠斤的子孙可能性也很大,所以他要回避。

上述说法虽无别的文献资料可能得到佐证,不能作为信据,但奕,集团也是争夺继承皇位的一股力量,这是历史事实。

另一股势力是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最高当权派。同治帝在位十三年,他不过是一个傀儡皇帝而已,用人行政,内务外交无不操纵于两宫手中,美其名曰“垂帘听政”,尤其是慈禧太后,实际上是大清王朝的女皇帝。历代封建王朝,由于皇位转递而引起宗室内部的残杀和社会的动乱,是屡见不鲜的,作为满洲贵族的女强人,又有“祺祥”政变经验的慈禧太后,她决不允许因为同治帝的早逝而丧失对清王朝的控制权力。可是,同治帝遽然死去,不能不是对她继续掌握权力的一次挑战,她自己也认为这次比她的丈夫咸丰皇帝死时的情况更加严重。“时予年尚轻,文宗病危……即宾天矣……然彼时虽极悲痛,以为犹有穆宗可倚。孰意穆宗至19岁,遽又夭折,自此予之境遇大变,希望皆绝。”然而,慈禧太后并不甘心因“希望皆绝”而让皇权旁落。“关于议立嗣君这一件大事,为了同治帝并无所出的缘故,委实很不容易解决。但太后是早就存了心的――也许她自己并不觉得有这种存心――她决意用她自己的主张去选择。在过去,太后对于无论什么事情,原是惯于用她自己的主张去解决的。”事情正是这样,同治帝病危期间,慈禧太后对于入承大统,早有心机。

同治帝驾崩的当天,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日(1875年1月12日)由谁入承大统,继承皇位的闹剧,在慈禧太后一手导演下于故宫养心殿西暖阁揭开了帷幕。

同治帝是十二月初五酉时(即傍晚)于东暖阁驾崩的。其时,慈安端裕康庆皇太后、慈禧端佑康颐皇太后御养心殿西暖阁,召?亲王奕讠宗、恭亲王奕讠斤、醇亲王奕、孚郡王奕?、惠郡王奕详,贝勒载治、载/、奕谟,御前大臣伯颜纳谟祜、奕?、景寿,军机大臣宝,魁龄、荣禄、明善、贵宝、文锡,弘德殿行走徐桐、翁同王庆琪,南书房行走黄钰、潘祖荫、孙诒经、徐0、张家骧入宫,进行御前会议,商讨由谁入承大统。

按照清朝“家法”,皇帝驾崩无子,必从晚一辈中择一贤者为皇帝的嗣子,以皇太子的身份即帝位。同治帝载淳的晚一辈是溥字辈,而溥字辈有资格即位者有二:一是溥伦,他是道光皇帝的长子奕纬的长孙,可是其父载治则是奕纬的嗣子,他的直系祖父奕纪(载治的生父)既不是道光皇帝的儿子,也不是嘉庆皇帝的孙子,这样溥伦是皇族近支旁系,所以得不到宗室的支持,慈禧太后当然更不可能把帝位拱手给他;二是恭亲王奕讠斤的第四子载/的嗣子溥传,其生父是奕滢的第二子,他倒是道光皇帝的直支,可是溥传的继父载/,在宗室里声誉不佳,有传闻,同治帝“与贝勒载/尤善,二人皆好著黑衣,娼寮酒馆,暨摊肆之有女者,遍游乎”。有其父就有其子,父亲载/名声不好,儿子溥传当然也不配登上万乘之尊的皇帝宝座。

慈禧太后在同治帝崩逝以后的一两个小时里断然决定载―入大统,并非是一时的“即兴”意见,而是事先的安排,其目的是为了第二次“垂帘听政”,继续控制朝政。在众多的御前大臣面前亮出同治帝并辈的载氵恬来入承大统的底牌,以迅雷之势“压服反对之议”,这位满洲贵族中的女强人在清朝最高统治集团权力之争中又一次取得关键性的胜利。关于满洲贵族内部争夺皇位继承权的斗争,濮兰德和白克浩司两位英国作家在《慈禧外纪》一书中有较具体的记述:

倡议立道光子之长孙溥伦嗣位,此说甚为有力,盖立溥伦,则可为同治帝之嗣子也。惟有一事,颇有妨碍者,则以溥伦之父,乃由别支承继者也。当时王公主立溥伦者,力言其合于继序以正。然慈禧已决定揽权之计,虽违反众意,破坏家法而不顾。慈禧志意刚强,毫不疑虑,专图巩固其政权,凭己之才力威望,以免除一切之障碍……故慈禧决意立醇王之子,以承大统也。醇王之子,年既幼稚,则己可以重执大权,且得其母为己之妹,则他日帝虽年长,亦可使之恭顺以从己之意也……恭王之子(实际上是孙),年已十七,如立之,则不久即须亲政,而不便于己也。慈禧知立恭王之子(孙),必须遵循祖宗家法,不能久不归政,若违之,必致群情不服,而平日之与己为敌者,尤可藉以倾害也。以此之故,遂决意不立恭王之子(孙)。

慈禧太后之所以立载氵恬为嗣皇帝,更有宗室内其他成员所不具备的特殊条件。首先,载/的生父奕在朝廷所掌握的权力远不及恭亲王奕讠斤重要,而他也在“祺祥”政变时成为慈禧太后最可信的重臣之一。奕其人,世故极深,明哲保身,处事圆滑,对于西太后“忠心耿耿,小心翼翼”,因而立了他的儿子当嗣皇帝自然对西太后无所威胁。其次,载―的母亲,醇王福晋那拉氏是西太后的胞妹,她与醇王的婚姻也是由西太后一手促成的。在封建社会里,婚姻关系往往同政治关系连织在一起,用西太后的话讲“且至亲”,“幼者乃可教育”,所以两代皇帝(光绪和溥仪)都出在奕的醇亲王府里。总之,立载―为嗣皇帝是慈禧太后深谋远虑之计,再一次表现出她的胆略与权术。

在御前会议上,慈禧太后当着众臣宣布醇亲王奕的儿子载氵恬入承大统为嗣皇帝,“维时醇郡(亲)王惊遽,惟碰头痛哭,昏迷伏地,掖之不能起。”奕如此活动,一是他刚刚才4岁的儿子顷刻间成了万乘之尊的大清朝皇帝,那是连做梦都不敢想的大事件,由于事情来得如此突然而激动不止;二是,他从此成了大清朝的皇父,那么同“垂帘听政”的皇太后,关系又怎样处置妥当呢?天无两日,国无两尊,何况“西太后的手段毒辣,他了解得很清楚,以后切身危机,实属不堪想象。”所以致命名“奕骤聆之下,吓得昏迷倒地,不能起立。”由谁入承大统闹剧在西暖阁草草收场以后,东西太后即向朝廷内外发布懿旨,立载―为嗣皇帝。

钦奉慈安端裕康庆皇太后,慈禧端佑康颐皇太后懿旨:皇帝龙驭上宾,未有储贰,不得已以醇亲王奕!之子载承继文宗显皇帝为子,入承大统为嗣皇帝。俟嗣皇帝生有皇子,即承继大行皇帝为嗣,特谕。

同类推荐
  • 宋征万里

    宋征万里

    莫名其妙回到宋末,却被怀疑染上瘟疫。没有武器,食物,甚至尊严。被同胞抛弃,被敌寇追杀,天下之大,何处才是他们的容身之所·····千里跨越,死里求生,兄弟情义,儿女情长。军事、计谋、暗战应有尽有!
  • 大唐第一家丁

    大唐第一家丁

    当穿越落实在自己身上时,贾一才清晰的认识到。主角光环就是个笑话。绝世武功是传说、家财万贯自己挣、娇妻美眷更是不知在哪个丈母娘那养着。混吃等死这个伟大的理想也在得知自己不过是一介家丁后,随之破灭……李世民:“贾一,天下银钱流通,近半从你手上过,你怎么看?”长孙无忌:“贾一,公主垂青于你,你怎么看?”程咬金:“贾一,突厥寇边,欲侵大唐,你怎么看?”贾一:“回诸位大牛,我不是元芳,只能用眼睛看!”
  • 荣耀

    荣耀

    回到了过去,亲临了乱世,他在血与火的战斗中成长,他要的就是夺回华夏失去的荣耀。他在历史的拐点中迷茫,在困难中抉择,在红颜以及兄弟们的支撑下,他终于发出了自己的怒吼:“历史终究因我而改变!”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金匪

    金匪

    一个失意的网络写手、临时工,路边摊的一次酒醉,穿越到混乱的民国年代,成为一个一无所有的农民。一同穿越的居然还有酒肉朋友和烤串的师父,他们非富即贵。朋友背叛、一无所有,看主人公伊万三如何混迹时代的铁血征程
  • 时代前传

    时代前传

    在魔怪横行、异人无数的某地球平行时空,即使普通人发展出了同样的科技文明,也掩盖不住那些长生种的悠长寿命。这些动辄活上成百上千岁的长生种,他们会不了解几千年前的历史吗?所谓的女娲伏羲、炎黄传说,在长生种的眼中,绝不会是扑朔迷离的怪谈!……故笔者心有所感,泛览古籍,统合中外上古神话,勾勒五千年前的时代背景。——混沌历史,迷茫传说,且看五千年前上古文明演绎!
热门推荐
  • 掌舵:政商圈子生存指南

    掌舵:政商圈子生存指南

    人到中年的杜林祥,事业看不出任何转机,他是如何抓住稍纵即逝的偶然机会,大踏步走上了成功之路?在事业发展的上升期,杜林祥又怎样凭借过人的智慧,多方运作,苦心经营,拓展重要的人脉资源,并利用这些人脉做大事业、搞定对手,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高手对决?
  • 伟大的绿色革命(趣味科学馆丛书)

    伟大的绿色革命(趣味科学馆丛书)

    绿色革命之路或许并不会一帆风顺,但是我们坚信未来是美好的,拥有无穷智慧的人类一定会让绿色重新覆盖地球。在不久的将来,地球上必定会再次呈现处处郁郁葱葱、鸟语花香、万物欣欣向荣的美丽景象。《伟大的绿色革命》是趣味科学馆丛书之一。内容包括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席卷全球的绿色革命、清洁环保的新型能源、生态平衡与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绿色未来五个模块。《伟大的绿色革命》由刘芳编著。
  • 优秀小学生成语接龙1000条

    优秀小学生成语接龙1000条

    我国是一个具有上千年灿烂文化的古老国度,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华古老的文化和浩如烟海的典籍中,留下了数以万计的成语,这些精辟的成语诠释了一个又一个深刻的道理,总结出许多宝贵的经验,成为中国历史的缩影和民族文化的瑰宝。
  • 无尽血脉

    无尽血脉

    苍穹大陆,血脉至尊!兽系血脉!元素血脉!谁强谁弱!古家少年,身负变异血脉,由最卑微的开始,一步一步,踏上巅峰,轰开神门,睥睨天下!
  • 审判之玫瑰奇缘

    审判之玫瑰奇缘

    他本是家族中公认的废物,却在短短几日内不断突破成为耀眼的新星.....他手握玫瑰刀,立誓要灭掉他的主人.....因为它更不惜昔日兄弟之情.......与兄弟反目成仇.......
  • 诛剑

    诛剑

    师父就是用来杀害的,宝贝就是用来抢的,女人就是拿来追的,谁说三流门派培养不出高手?本文就将给你们见证一个笑里藏刀,心狠手辣的流氓混混的修仙之路,且看这个小人物如何纵横仙林,群美环绕,祸害天下!
  • 双生殿下:恶魔少爷在身边

    双生殿下:恶魔少爷在身边

    那天,猝不及防地,他吻了她。“肉团子,有件事情,我一直都很想做……”长睫毛微微地下垂着,他淡淡地说着。“哈?”白皙的脸上带着困惑,她的眼眸瞪得更加的大了。“嗯,这样……”单手从她的腰后横过,搂紧了她的小腰肢,低眸,那温热的唇,轻轻地贴了上来。只是轻轻的一下,他很快地就在她准备对他拳打脚踢的时候,迅速地后退了几步,摸着下巴,他轻笑着,“不错,还真甜。以后,那里……”手指抬起,指尖轻轻地指了指,他将额前的刘海撩起,扯唇,“只准我一个人碰。”一个吻,从此纠缠不休的爱情,亲情,友情问题都向她袭来,她到底该如何选择?
  • 绝世倾城:王爷请别宠我

    绝世倾城:王爷请别宠我

    她是冷氏集团的继承人,家庭很幸福。一朝穿越,她遇见了他,他对她甚是宠爱,她却只想逃避他,于是留下书信一封——王爷请别宠我,我走了。当她和她古代父母相认,准备做一个米虫时,一道圣旨下达,命她嫁给他,她为了自由,毅然选择给他休书一封——结尾处:王爷请别宠我。他始终穷追不舍,当她发现她爱上他时,却要回到现代,临近消失的时候,她说:武,请别宠我,我爱你…
  • 冷情邪妃:修罗国师求赐教

    冷情邪妃:修罗国师求赐教

    ‘他’---北轩国的国师大人、修炼天赋俱佳、却整日流连于美男之间、不肯修炼,一直被称之为‘废材’。当她成了‘他’时,阴冷气息秒杀全场、炼丹药洗灵髓、收神宠斩奸臣。冷情国师学院一战成名、惊艳天下、天才都是由废材逆袭而来的。当她的身份被揭露、阴冷一笑:我本如此多娇、引得无数桃花折腰。从此走上了高冷艳狂霸拽这条不归路、一去不回头。
  • 都市之叶峰传奇

    都市之叶峰传奇

    他身后有着庞大的家族。他的一生的路早已被家族安排好。他的人生也因此失去了他最渴望的自由。他的名字叫做叶峰。最后,他选择了离开。去过他想要的生活。本书将给你呈现一个与众不同的‘富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