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21100000027

第27章 债券发行与债券市场发展

一、债券

债券是一种所有权(即债权)证书,是一种有价证券。债券作为债权凭证,是债券发行者向债券购买者融通资金的工具。债券规定有偿还年限和债息率,发行者应保证按期还本付息,可以在规定的偿还期内获得稳定的资金使用权。债券发行是将社会储蓄转化为投资的一种有效方式,是为建设项目筹集和融通资金的一条有效渠道,是工业化阶段市场化资金集聚与集中的最重要方式之一。

债券一般分为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公司(企业)债券。其中,政府债券又可分为国家公债(简称国债,如国库券)、地方政府债券。

国债,包含内债和外债,前者是按照信用原则从国内筹集资金,后者是按照信用原则从国外筹集资金,两者都需要利用国家财政收入按期还本付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950年和1951年我国曾发行人民胜利折实公债,合计3.03亿元;1954~1958年期间每年都发行了数额不等的国家经济建设公债,合计35.4亿元。之后,受“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计划经济思维定式束缚,我国多年不再发行国债。1981年,鉴于特殊的经济和财政背景,以及对计划经济思维定式束缚的突破,我国政府决定对内恢复发行国债。1987年以后,我国又开始发行国家重点建设债券(国家为压缩预算外投资规模,保证重点建设而发行的一种债券)、基本建设债券等国债。国债的发行,不仅为国民经济发展筹集了大量建设资金,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各类投资者投资国债的需要。同时,不断扩大的国债发行规模,为市场提供了更多的流动性,有利于活跃和稳定金融市场,保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外债是由财政部门出面,代表国家从国外借入款项,用于国内的投资建设。举借外债包括向外国政府、外国金融机构、国际金融机构等借入款项。

企业债券融资是企业直接融资的一种,也是企业作为投资主体的一种融资模式。本义上,企业债券通常又称为公司债券,是企业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债券。企业债券代表着发债企业和投资者之间的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债券持有人拥有对发债企业的债权,但不参与或干涉企业经营管理,只是到期收回本息。但我国的企业债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的独特金融产品,是一种受到严格行政管制的“项目债”,与基于公司信用、实施市场化发行制度的公司债券有着本质的区别(殷剑峰等,2006)。截至目前,根据发债企业的特征和资金投向特征,企业债共出现过8个品种,包括:中央企业债、地方企业债、短期融资券、国家投资债券、国家投资企业债券、地方投资企业债券、住宅建设债券以及内部债券。

二、债券发行与债券市场

(一)国债

我国在恢复面向国内发行国家债券20多年来,债券发行规模不断扩大。20世纪80年代初的最初四年(1981~1984年)每年发行内债仅40多亿元,到1985年发行内债也仅为60.61亿元。2005年,我国国债发行规模已达到6922.87亿元,较1981年增长141倍,较1985年增长113倍,1981~2005年期间不包括国内其他债务的内债发行总计达到49219.85亿元,年发行规模平均增速为21.93%。国债品种有了较多的增加,目前主要包括面向机构投资者发行的可流通的记账式国债,面向个人投资者发行的不可流通的凭证式国债。从期限品种来看,既有1年期以内(含1年期)的短期债券,也有2年期以上(含2年期)的中长期债券。据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公司资料,至2005年12月31日,在银行间市场上未清偿债券中有66只国债。

为降低政府发债成本,规范国债交易,促进国债发行市场的活跃,国债交易市场也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1988年,国务院批准在一些试点城市开放国债流通转让市场,随后试点城市范围大幅度增加,允许交易品种也从有限的两种扩大到全部已发行的国库券。1990年,随着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建立,交易所债券市场也投入运行。1993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先后正式推出国债期货交易和国债回购交易。1997年,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也得以建立。近年来,银行间债券市场迅速发展,已成为面向所有机构投资者的债券场外批发市场,成为我国债券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为保证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宏观经济的健康运行和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举借外债是由财政部门出面,代表国家从国外借入款项,用于国内的投资建设。改革开放前,我国曾有三次借用外债的经历。第一次是新中国成立以后,20世纪50年代我国从苏联和东欧国家引进400项技术设备,借款26亿美元,兴建了156个重点项目,填补了冶金、机械、电力、化工、军工等部门的空白。第二次是1972~1977年间,借款43亿美元引进222个技术设备项目,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果。第三次是1978年大举借债78亿美元,引进22项成套技术设备,由于脱离当时国情,且没有做好前期工作,致使项目未发挥出应有的经济效益,并给财政造成沉重负担。改革开放以来,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适度举借外债,利用外资发展经济,成为我国的一条基本国策。借用外债工作随之稳步发展,外债余额稳步增加。1985年我国国外借款仅为29.24亿元,2004年增加到145.07亿元,增长近4倍,1985~2005年期间国外借款总计达到2280.64亿元。《中国统计年鉴》(2006)未对该指标的含义给予明确解释,但将其列于国家财政债务发行项下,因而可以视为国家发行外债,即财政部在国际资金市场发行的外币债券以及国家财政“统借统还”的其他政府外债。

(二)企业债

企业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84年。当时,一些地方企业出现了自发向社会或企业内部集资等类似发行企业债券方式的融资活动。到1986年底,共发行了100多亿元地方企业债券。1987年,我国开始发行重点企业债券。所谓重点企业债券,即为保证国家计划内重点建设,由国家投资公司向其他企事业单位发行的债券。20世纪90年代初期,各地发行企业债的热情高涨。1993年,针对企业债发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国家制定严格管制措施,出台了《企业债券管理条例》对企业债券发行加以规范。受国家政策抑制,企业债券市场随后发展较慢。到1997年,企业通过发行债券筹集的资金不足300亿元。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为了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一些重点建设项目纷纷上马,企业债成为这些重点项目的主要融资工具,中央企业债的发行规模随之迅速增加。2001年年底,企业债券余额达到1008.63亿元,显示1997年之后企业债券发行规模有较大增长。其后4年企业债券发行每年均超过300亿元,特别是2005年更达到654亿元,增长幅度惊人。2003年发行了最长期限的企业债券——三峡债券,期限长达30年。截至2005年年底,在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公司托管的债券(包含国债、央行票据、金融债券、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外国债券)余额为6.6879万亿元,其中企业债券余额为1378亿元,仅占2.06%。可见,总体而言我国企业债券发行规模还相当有限。

我国企业债券的主要问题还表现在受发行规模控制的计划特征明显,受严格管制后的企业债发行主体主要集中在大型企业,尤其是大型国有企业。发债企业的行业分布较窄,主要集中在交通、能源、电信、电力、地方基础设施等领域。企业债发展大大滞后于经济发展和金融改革的要求。2007年,我国债券市场改革取得突破。2007年6月12日,中国证监会颁布实施《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拉开了我国公司债发行的帷幕。公司债将采取市场化方式运作,虽然初期试点公司范围还仅限于在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及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的境内股份有限公司,但将来一定会扩大发行范围和规模,对企业债市场的快速发展无疑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同类推荐
  • 小公司做大做强18招

    小公司做大做强18招

    本书为经管读物,主要讲述小公司做大做强的18种招数,包括战略之道、管理之道、人才之道、执行之道、质量之道、品牌之道、营销之道、创新之道、信息之道、节约之道、防败之道等共18个方面。全书为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出谋划策,针对性强,实用性强,能够帮助小公司发展壮大。
  • 采购就这么简单:优秀采购员的80个细节

    采购就这么简单:优秀采购员的80个细节

    本书介绍了80个采购实战技术问题,涵盖了一般采购的实战技巧。本书在编写过程中,查找了大量采购员业务开展的文献和案例,总结了许多优秀采购员的成功经验,对于许多采购员的疑难问题都给予了全面回答和阐述。它集知识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于一体,避免大量理论堆砌、空泛说教的形式,便于读者更快地领悟和吸收。
  • 生产总监实战手册

    生产总监实战手册

    本书围绕“生产”这一主题,紧扣生产总监日常工作内容,通过生产总监基础、生产管理模块、生产控制节点、生产运行手段、生产提升路径等五个单元为生产总监答疑解惑,指点迷津。对于生产总监的具体工作来讲,将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作者在本书穿插了大量典型案例,并进行了非常到位的案例评析,有助于生产总监更深入理解和把握工作内容。本书灵活体现“管理理念+案例解析+操作要点”的思路,行文风格简洁精炼,要点明确,易于读者阅读与使用,可作为高层管理者的案头查阅工具书。
  • 打造系统,复制人才:企业如何招才选将

    打造系统,复制人才:企业如何招才选将

    选对人,才能做对事。人才是企业的第一资本,谁招揽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谁就有了成功的基础。管理咨询专家洪豪泽老师依托多年创业经验,继《打造系统,复制总经理》之后再献力作《打造系统,复制人才:企业如何招才选将》,教你打造系统,复制专业人才。本书介绍了企业如何招人、留人、用人,直到形成一套缜密且行之有效的招才选将系统;强调了招聘人才不仅是人力资源主管的事,更是“一把手”工程,同时提示老板在每个阶段应做的工作与关注重点;切实点出企业招选人才的种种困惑和问题,并提供了一听就受用、一用就有效的解决办法。
  • 罗伯特议事规则操作指南

    罗伯特议事规则操作指南

    《罗伯特议事规则》是美国民间流传150余年的会议组织指导手册,被称为“美国民间的议事宪法”,它被广泛运用在政府机构、企业组织、民间团体的议事活动之中。本书既忠实于原著,对罗伯特议事的原则。规则、操作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又结合中国的国情,对《罗伯特议事规则》的内容,进行了必要的补充。本书结构合理,层次清楚,每节内容后,配有结合实际的各种练习,是一本操作性强的会议组织指导手册。对中国各种组织如何组织好会议、提高会议效率,将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热门推荐
  •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一卷)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一卷)

    《鬼谷子》立论高深幽玄,文字奇古神秘,有一些深涩难懂。为了让广大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其中深刻的思想内涵,易于好读和好懂,编者在编著本书时,根据《鬼谷子》分章分段集中逐个立论阐述的特点,进行了合理分割划分,再一一对应地进行了注释、译文和感悟,还添加了具有相应思想内涵的故事,以便于广大读者阅读理解。
  • 天降“闺蜜”

    天降“闺蜜”

    天降暖心闺蜜,竟是霸道男神。艾玛,自己这是被丘比特神剑射中…啊呸!是被流星砸中了吗???老天开眼啊,赐我一闺蜜!多年心愿终于了解(怎么有种遗言的感觉?!)哎呀,不管了,好开心啊,从此就再也不怕…迟到没人陪,挨骂没人挡就连勾搭帅哥也有僚机了!哦咯咯咯。不对啊,尼玛,这是肿么了,为毛我家闺蜜越看越帅?难道我……是蕾丝边?!别看了!闺蜜,你好好看哦…“说了让你别看了,怎么,被我的美色诱惑了?”“我……我不搞基的!”“你给我回来!!姐是男的!!”某人在身后怒吼…“额,对不起,姐…哦不,哥……那个你皮肤好好哦…”某人满脸黑线,看着眼前口水都流出来的迷糊虫…索性直接扑倒!
  • 娘子,洞房在隔壁

    娘子,洞房在隔壁

    魂穿异世沦为不受宠的嫡女?被父亲活活的说成死人?赶尽杀绝?中了毒?啥,万年灵芝只有她的指腹为婚的夫君家里有?成亲三天下青楼,谁看谁都不对眼?没关系,契约成亲,拿了东西解了毒,管你是老几!啥,不让她走?还敢把她拐上床?揍死你个丫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大同博物馆藏品选萃

    大同博物馆藏品选萃

    本书通过介绍大同市博物馆藏得北魏文物、辽金元文物、明清民国文物,为世人展示了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大同市。
  • 普通人的童话

    普通人的童话

    一个人生活在大城市中,难免会有许多的故事,有喜有乐,有悲有苦,选择相信你自己,还是相信别人,完全在于自己什么心态。希望此书能为各位排忧解难,生活快乐。
  • 敢于品尝苦涩人生(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

    敢于品尝苦涩人生(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

    每个人都在梦想着成功,但每个人心中的成功都不一样,是鲜花和掌声,是众人羡慕的眼神,还是存折上不断累积的财富?其实,无论是哪一种成功,真正需要的都是一种健康的心理。有了健康的心理才是成功的前提与保证,在人的一生中,中学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阶段,心理健康对以后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 神秘月光

    神秘月光

    作者要升中考了,要努力学习,所以小说会停更一段时间,对不起读者大人。(?▽`)
  • 中国古代皇后传

    中国古代皇后传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后妃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她们是最高统治者、至高无上的皇帝的妻妾,是封建时代妇女中地位最高贵的人。她们的命运轨迹,兴衰荣辱、坎坷沉浮无不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联。由于她们的特殊地位,在历史长河中,既有英明辅弼帝王甚或亲自临朝,推动历史发展者;也有助纣为虐,阻碍了历史进程者;更有甚者,则扮演了祸国殃民、使历史的车轮逆转的角色;而为数更多的则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在“寂寞梧桐锁深秋”的后宫中凄凉地走完了自己的人生之路。她们的命运既有强烈的政治色彩,也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后宫的生活从婚丧嫁娶到衣食住行都是丰富多采的。它既是封建时代的历史缩影,也是一幅封建时代的民俗画卷。透过她们的生活。
  • 来到西游记

    来到西游记

    一次意外,来到了西游的世界,不但有法力无边的佛祖如来,更有十世好人唐僧,还有着形形色色的妖怪,且看我如何笑傲在西游。
  • 惊世嫡女:医妃不好惹

    惊世嫡女:医妃不好惹

    她是医学界的天之骄子,却成了一个爹不疼娘懦弱的丑女!他是天生狂傲战场上所向……“苏沐歌,欠本王的,用你生生世世来还!”--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