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20800000022

第22章 两汉时期思想史料介绍

第一节 汉初诸子和黄老之学的史料

汉初诸子中有著作留传的主要是陆贾、贾谊和刘安三人。

陆贾生平史料主要是《史记》卷97《陆贾列传》和《汉书》卷43《陆贾传》。陆贾的主要著作《新语》,又称《陆子》、《云阳子》。《史记》本传中说:“陆生乃粗述存亡之征,凡著12篇。每奏一篇,高帝未尝不称善,左右呼万岁,号其书曰《新语》。”《汉书·艺文志》著录“《陆贾》23篇”。当包括与宋代人所见的相同,即:《新语》和陆贾的其它著作在内。今本《新语》仍为12篇,篇目《道基》、《术事》、《辅政》、《无为》、《辨惑》、《慎微》、《资质》、《至德》、《怀虑》、《本行》、《明诫》、《思务》。宋黄震《黄氏日抄》和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编者曾认为宋以来所传《新语》12篇为伪书,证据不能成立,当代有关著作均依据宋传本研究陆贾的思想。近代以前《新语》无注本,民国唐晏《新语校注》收入《龙溪精舍丛书》。现在可见的最早版本是明弘治年间李廷梧刻本和明范氏天一阁刻本。《四部丛刊》本二卷系明弘治刻本的新印本,《诸子集成》本不分卷,系据明弘治本排印。

陆贾还著有《楚汉春秋》,其书已佚。清孙星衍辑《楚汉春秋》一卷,收入《问经堂丛书》,清茆泮林辑《楚汉春秋》一卷,收入《后知不足斋丛书》、《龙溪清舍丛书》。

贾谊生平史料主要是《史记》本传和《汉书》本传。另外还有清汪中《贾谊年表》,编入汪中著作集《述学》中;清王耕心《贾谊年谱》,附录于王耕心撰《贾子次诂》中。

贾谊的主要著作《新书》,也有题为《贾子》、《贾谊》、《贾谊新书》、《金门子》的。最初有72篇,刘向删定为58篇,故《汉书·艺文志》著录:“《贾谊》,58篇。”隋以来有一卷本、二卷本、三卷本。今本为十卷,本目56篇,《问孝》一篇有目无文,实存55篇。宋陈振孙、清卢文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编者曾对本书提出过疑问,清姚鼐进而认为这本书是魏晋以后人的著作。现代研究者都认为《新书》是贾谊的著作,其中个别篇如《连语》、《杂事》是否贾谊亲著尚不能肯定。宋代以来的版本有30种以上,其中清卢文《抱经堂丛书》本,集诸本合校最为精良。流行的有《四部备要》本,据卢文合校本排印;《四部丛刊》本,依明正德十年刻本影印;《诸子集成》本。

贾谊著作的辑本有:明乔缙辑《贾长沙集》,其中辑有《史记》、《汉书》的《贾谊传》及《论》、《赋》;清王仁俊辑《周易贾氏义》,收入《玉函山房辑佚书续编》;上海图书馆等辑《贾谊集》。

淮南王刘安生平史料主要是《汉书》本传和《武帝纪》。《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著录他的著作多种,现存的仅有《淮南子》21篇,即《汉书·艺文志》著录的“内书”21篇。《淮南子》又称《淮南鸿烈》。高诱《淮南注·序》中说:“此书……号曰《鸿烈》。鸿,大也;烈,明也,以为大明道之言也。”执笔者有苏飞、李尚、左吴、田由、雷被、毛披、伍初、晋昌八人及“诸儒”大山、小山之徒。书末《要略》一篇相当于全书的序文汉代人的许多著作都有一篇序文性质的文章,置于全书最后,如《史记·太史公自序》、《淮南子·要略》、《论衡·自纪》、《潜夫论·叙录》等,这类篇目多对其书的写作意图和各篇旨趣加以扼要说明,对于掌握全书内容和史料分布很在帮助。一一指陈全书各篇要旨外,还对先秦各学派提出一个总的看法。《淮南子》杂采先秦诸家史料,后来先秦书籍大量佚失,它所保存下来的史料弥足可贵。其中有关邓析的史料见于《主术训》、《要略》和《汜论训》;有关阴阳家的史料见于《地形训》、《时则训》;有关道家的史料见于《原道训》、《道应训》;有关儒家的史料见于《汜论训》、《缪称训》。《淮南子》在汉代有马融、司马彪、许慎、高诱注。今存《淮南子》题为汉刘安撰,汉高诱注。但据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卷14考证,今存“高诱注”实是高诱、许慎二人注的混合本,题解下有“因以题篇”四字的各篇注文为高注,无此四字的各篇为许注。这种注的通行版本是《二十二子》本和《诸子集成》本。此外有近代人刘家立撰《淮南集证》、刘文典撰《淮南鸿烈集解》,二书都是前人研究成果的结集,刘文典撰有《三余札记》,对刘文典的集解有所补充。

汉初诸子学者和在思想史上有影响的政治家,多数没有著作,他们的生平事迹和思想观点主要保存在《史记》、《汉书》的有关纪传中。儒家叔孙通、伏胜、辕固生、申培公等人的史料见于《史记》的《儒林列传》(卷120)、《楚元王世家》(卷50)、《叔孙通列传》(卷99),又见于《汉书》的《儒林传》(卷88)、《叔孙通传》(卷43)。黄老学者盖公、曹参的史料见于《史记》的《曹相国世家》(卷54),又见于《汉书》的《曹参传》(卷39)。晋皇甫谧《高士传》亦有盖公的传记。纵横家郦食其、蒯通的史料见于《史记》的《郦食其列传》(卷97)、《汉书》的《郦食其传》(卷43)、《蒯通传》(卷45)。阴阳家张苍的史料见于《史记》的《张丞相列传》(卷96)和《汉书》的《张苍传》(卷42)。

黄老之学在汉初学术思想领域占主导地位,是汉初政治的理论基础。汉初的政治家汉文帝、汉景帝、窦太后、陈平、汲黯等也都是黄老学者。研究汉初黄老之学不能离开这些人物。有关这些人物的史料主要是:《史记》的《孝文帝纪》(卷10)、《孝景帝纪》(卷11)、《外戚世家》(卷49)、《陈丞相世家》(卷56)、《汲黯列传》(卷120),《汉书》的《文帝纪》(卷4)、《景帝纪》(卷5)、《陈平传》(卷40)、《汲黯传》(卷50)、《外戚传上》(卷97上)。

黄老学派的著作还有1973年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古佚书《经法》、《十六经》、《称》、《道原》四篇。文物出版社将四篇古佚书合为一册出版,题名为《经法》。

第二节 汉代经学与谶纬的史料

汉代经学的史料相当纷繁杂乱,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①汉初儒家所传的先秦儒家经籍。这部分史料又有两类,一类是今文经学的经典,包括浮丘伯所传的《诗》,伏胜所传的《尚书》,高堂生所传的《礼》,田何所传的《易》,胡母生所传的《春秋公羊传》。受传的弟子各自成家,今文经学每一经又分为数家。同出于浮丘伯的《诗》分为齐诗、鲁诗、韩诗三家;同出于伏胜的《尚书》分为欧阳、大夏侯、小夏侯三家;同出于高堂生的《礼》分为大戴、小戴、庆普三家;同出于田何的《易》分为施、孟、梁丘、京房四家;同出于胡母生的《公羊春秋》也分为严氏、颜氏两家。另一类是古文经学的经典,包括毛亨所传的《毛诗》,还有相传出于孔子旧宅壁中的古文《尚书》及《礼记》、《论语》、《孝经》,还包括北平侯张苍所传的《春秋左氏传》。

②汉代经师们对儒家典籍的训解阐释。例如京房的《京房易传》、伏生的《尚书大传》、韩婴的《韩诗外传》、卫宏的《毛诗序》、郑玄的《毛诗传笺》、许慎的《五经异义》、郑玄的《驳五经异义》、《六艺论》等等。这部分是汉代经学史料的主体,数量很大。在使用竹帛为书写材料的汉代,“经”的复本不会很多,“传”的复本自然更少。加之经学著述多数是“经”的注释,一旦新的更好的注释得以流行,同一经籍的原有注释就被取代,很容易被弃置亡佚。所以,汉代的经学著述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部分都散失了。清代学者为了寻找散失的经学著述,用了很大功夫,把各种文献中引用的佚书的文字搜集出来,集录在一起,成为辑佚之作,这就部分地恢复了佚书的面貌,对后人很有用处。例如清马国翰的《玉函山房辑佚书》、清黄的《汉学堂丛书》都是这样的著述,是研究经学必须利用的史料。

③汉代经学家的生平传记资料。主要保存在《史记·儒林列传》、《汉书·儒林传》和《后汉书·儒林传》中,有一些重要的经学家,在《史记》、《汉书》、《后汉书》中有单独的传记。他们的生平传记,一般都很简短,有些连生卒年和著作也不很清楚。但要了解汉代经学的派别流变还是离不开这些史料。

今文经学大师董仲舒,其生平史料主要是《史记》本传,《汉书》本传,还有《汉书》的《五行志》、《武帝纪》、《论衡·实知》,《太平御览》卷976的引文和《西京杂记》卷二。近代人苏舆撰有《董子年表》,见于《春秋繁露义证》卷首。

董仲舒的著作,《汉书·艺文志》著录有《董仲舒》123篇及《公羊董仲舒治狱》16篇。今存的最主要著作是《春秋繁露》,17卷,82篇。《春秋繁露》这个书名在《汉书》中没有出现,最先见于晋葛洪的《西京杂记》。《隋书·经籍志》始著录为17卷,《崇文总目》始著录为82篇,今本皆与之相符。“蕃露”本来是一个篇名,汇编成集时以《春秋繁露》作书名,就将《蕃露》篇改题为《楚庄王》。《春秋繁露》各篇原来可能都包括在《董仲舒》123篇中。《春秋繁露》的注释有清凌曙撰《春秋繁露注》,收入《皇清经解续编》,又收入《龙溪精舍丛书》,又有近代人苏舆撰《春秋繁露义证》,内容较凌曙著有增改。今存董仲舒著作还有《举贤良对策》三篇,存于《汉书》本传中,此外,有四种董仲舒著作辑本:①《春秋决狱》一卷,清洪颐煊辑,收入《问经堂丛书》;②《春秋决事》一卷,有清王模的辑本和清马国翰的辑本两种,分别收入《汉魏遗书抄》和《玉函山房辑佚书》;③《周易董氏义》一卷,清王仁俊辑;④《董子文集》一卷,明汪士贤辑,收入《丛书集成初编》。

谶纬的假托神或圣人造作的预言以及附合儒家经典的著作,它的真正作者一般无法考知。历史上第一次编纂谶纬是在王莽时期。王莽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遣五威将军王奇等十二人颁《符命》四十二篇于天下。”(《汉书·王莽传》)刘秀即位后,第二次编纂谶纬,中元元年(公元56年)“宣布图谶于天下”(《后汉书·光武帝纪》),共81篇。曹魏时期和南朝宋代,也制作过一些谶语增加到纬书中去,但没有进行过大规模编纂谶纬的工作。《隋书·经籍志》记载,隋代所见的谶纬仍为81篇,包括7纬36篇,其他45篇。

由于谶纬容易被不同政派别利用,汉唐之间的统治者都是一面利用对自己有利的谶纬,一面查禁反对自己的谶纬。隋唐以来,谶纬大部亡失,只有《易纬》的一部分流传下来。

明代开始,又有人从学术史的角度重新辑集谶纬著述。明孙?辑《古书微》36卷,是第一部谶纬辑佚之作。《古书微》对7纬36种都有辑录,但所辑每种的内容遗漏很多,又有不少杜撰。清代出现了辑有谶纬书籍的丛书,它们是:黄《汉学堂丛书》,辑录7纬34种,另有其他谶纬21种共55种。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录纬书29种(无《易纬》),另有其他谶纬11种,共40种。赵在翰《七纬》38卷,辑录7纬36种。陈乔枞《诗纬集证》4卷,辑录《诗纬》4种。另有今日本人安居香山、中村璋八合著的《纬书集成》,是一部比较完备的谶纬辑集。这几种辑佚丛书所撰的纬书篇目互有重复,内容多少不一,可以互相参证。

第三节 司马迁、扬雄、桓谭、王充

及汉末社会思潮史料司马迁的传记史料是《史记》卷130《太史公自序》和《汉书》卷63《司马迁传》。《太史公自序》首叙先祖世系,于其父司马谈事迹叙述较详,并录引了司马谈的论著《论六家之要指》。次以答上大夫壶遂问的形式阐明《史记》写作宗旨。末系《史记》130篇提要。《汉书·司马迁传》前一部分照录《太史公自序》,叙述司马迁的先祖世系及其生平。中间引用司马迁答上大夫壶遂问,亦照录《太史公自序》,接着列举《史记》130篇篇目。后一部分全文引录司马迁《报任安书》(又见于《昭明文选》)。《报任安书》抒发司马迁受刑后愤怨心情及隐忍苟活以完成《史记》的抱负,是理解司马迁思想性格的重要史料。司马迁的《史记》是一部史学著作,在思想史上也有重要地位。《史记》各篇都有冠以“太史公曰”的史评,在《纪》、《传》部分置于各篇尾,在《书》、《表》部分置于篇首或篇中。这些史评直接表达司马迁的思想观点,是司马迁思想的重要材料。《史记》的注释有南朝宋裴頠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又有日本人泷川资言的《史记会注考证》。

扬雄的生平史料主要是《汉书》卷87《扬雄传》。此外,清人全祖望著有《扬子云生卒年考》,收入《鲒亭集外编》。近人董作宾著有《扬雄年谱》,发表在《中山大学历史语言研究所周刊》第85~87期合刊上(1929年9月出版),近人汤炳正著有《扬子云年谱》,发表在《论学》杂志第4~7期上(1934年出版)。扬雄的著作《太玄》,因为形式是仿《周易》而作的占卜书,与一般著作结构不同,“观之者难知,学之者难成”(《汉书·扬雄传》),阅读时需要参阅有关介绍对其结构先有个了解。《太玄》的《告》、《》、《图》、《莹》部分对“体自然”的观点有较多表述,《视》、《莹》、《勤》部分讨论认识问题。汉代开始就有人为《太玄》作注。司马光说:“汉五业主事宋衷始为玄作解诂,吴郁林太守陆绩作释正,晋尚书郎范望作解赞,唐门下侍郎平章事王涯注经及首、测。宋兴,都官郎中直昭文馆,宋惟?通为之注,秦州天水尉陈渐作演玄,司封员外郎吴秘作音义。”(《太玄序》)司马光用了30年时间研究《太玄》,明清继续有研究者。现有重要注本是:①晋范望《太玄经注》,有《四部丛刊》本;②宋司马光《太玄经集注》,有清代嘉庆刻本和《道藏举要》本;③明叶子奇《太玄本旨》,有明刻本;④《太玄阐秘》,有清末刻本。扬雄的《法言》包括13篇文章,篇名是《学行》、《吾子》、《修身》、《问道》、《问精》、《问明》、《寡见》、《五百》、《先知》、《重黎》、《渊骞》、《君子》、《孝至》。主要讨论人生和政治问题,其中的《问道》、《问神》、《五百》、《学行》、《君子》等篇也讨论了自然观和认识问题。《法言》的现存注本以晋李轨《扬子法言注》为最早,有清刻本和《诸子集成》本,还有近人汪荣宝著《法言疏证》(1911年出版)和《法言义疏》(1933年出版)。

桓谭的生平史料主要是《后汉书》卷58《桓谭传》。他的著作《新论》29篇早已亡佚。现从《后汉书·桓谭传》中可见《新论》的全部篇名,《弘明集》中保存有《新论·形神》一文,另外在王充《论衡》、魏征《群书治要》、《太平御览》卷六分别保存着《新论》的一些佚文。清严可均《全后汉文》辑有《桓子新论》,为较为完备的辑本。

王充的传记史料主要是《论衡·自纪》、《对作》和《后汉书》本传。《后汉书》本传仅叙其年里和著述,十分简略。《自纪篇》叙其家世、生平、性格较详,并以答问的形式申明其著作的基本倾向和特点。《对作》集中阐述自己的写作意图及其与现实的关系。此外,黄晖著有《王充年谱》附编于《论衡校释》。王充说他的著作有《论衡》、《讥俗》、《政治》、《养性》四种(见《论衡·自纪》),现在仅存《论衡》一种。《后汉书》本传说:王充“著《论衡》85篇,20万余言。”现存84篇,缺《招致》一篇。《论衡》中的《自然》、《谈天》、《道虚》、《物势》、《寒温》诸篇是自然观的重要篇章;《实知》、《知实》诸篇是认识论的重要篇章;《论死》、《订鬼》、《死伪》诸篇是无神论的重要篇章;《治期》、《齐世》、《宣汉》诸篇是社会政治和历史观的重要篇章;《命义》、《逢遇》、《命录》、《偶会》则具有命定论的思想。在古代,除极个别人(如清初自熊伯龙)称赞王充的无神论外,赞赏者多以其论点新奇,可以作为“谈助”,如宋高似孙《子略》说:谈助之言,可以了此书矣。反对者则斥其“过激”,如宋黄震《黄氏日抄分类》卷75说:《论衡》“持论至于过激,失理之平正。”以至认为它“诬及圣贤”、“非圣灭道”(《四库全书总目·卷首》)《论衡》一书一直没有受到重视,没有注释。近人的注释有黄晖的《论衡校释》和刘盼遂的《论衡集解》。黄著资料丰富,刘著见解新颖,二书可以互相补充。

汉末清议的史料主要是《后汉书》卷67《党锢列传》。《党锢列传》前一部分叙述了清议的出现和党锢始末,一般称为《党锢列传序》。后一部分是21个人物传记。他们是刘淑、李膺、杜密、刘、魏明、夏馥、宗慈、巴肃、范滂、尹勋、蔡衍、羊陟、张俭、岑,陈翔、孔昱、苑康、檀敷、刘儒、贾彪及何。此外,《后汉书》中还有一些清议人物的专传,有《后汉书》卷66《陈藩传》、卷69《窦武传》、卷56《王畅传》、卷74《刘表传》、卷38《尚度传》、卷68《郭泰传》、卷62《荀淑传》附荀翌传、卷75《吕布传》附张?传,以及卷74上《袁绍传》附胡母班传。

王符的传记史料是《后汉书》卷49《王符传》。其著作《潜夫论》,本传中说有30余篇,今本36篇,大约没有佚失。《潜夫论》中数量最多的是政论,《本政》、《论荣》、《遏力》、《贤难》、《实贡》、《忠贵》、《浮侈》、《述赦》、《交际》反映着他的贵民务本、实行法治、反对奢侈、讲求实际及加强边防的政治思想,是其政治思想的主要史料。他的哲学思想主要反映在《本训》、《德化》、《赞学》、《慎微》、《明暗》等篇中。《明暗》篇提出“所以明者兼听也,所以暗者偏信也”,具有认识论的意义,后来被提炼为“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格言。《卜列》、《巫列》、《相列》、《梦列》四篇反映着他的无神论思想。《梦列》是古代分析作梦现象的一篇重要文献,其中用“记想”、“感气”、“时应”、“性情”等说明梦的成因,包含着相当可贵的科学成分。《潜夫论》的注释本有清王继培撰《潜夫论笺》,收入《诸子集成》、《四部备要》。又有中华书局1979年排印的《潜夫论笺》,由赵铎校正标点。

仲长统的传记史料是《后汉《后汉书》卷79《仲长统传》符传》。《三国志·魏书·刘劭传》的注文中引缪龚的《统昌言表》,也记述了仲长统的生平。其著作《昌言》原有34篇10万余言,已经佚失。《后汉书》本传引有《理乱》、《损益》、《法诫》三篇的基本部分,反映仲长统的政治思想。《群书治要》节引有《昌言》的九段文字,未标篇名,反映仲长统的哲学思想。此外,《齐民要术》中也有几处引文。明清人辑录的《昌言》有多种:①明叶绍泰辑《昌言》一卷,有《增订汉魏六朝别解》本;②明胡维新辑《仲长统论》一卷,收入《丛书集成初编》;③明归有光辑《黉山子》,与王符著作辑本《回中子》合为一卷,收入《诸子汇函》;④清马国翰辑《仲长子昌言》二卷,收入《玉函山房辑佚书》;⑤清王仁俊辑《仲长子昌言》一卷,收入《玉函山房辑佚书续编》;⑥清严可均辑《昌言》二卷,收入《全后汉文》卷88、卷89.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时期

同类推荐
  • 大明权臣

    大明权臣

    一梦回明,他成了首辅徐阶的幼子徐瑛。而此时,致仕还乡的徐阶年老昏聩,已经不能视事。人情冷漠,群小跳梁。江南徐家盛极而衰,大厦将倾!内忧不断,外患频仍。大明王朝也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 华夏帝国征服史

    华夏帝国征服史

    排队枪毙的春秋战国,17世纪的华夏征服史。一个理科男来到一个奇怪17世纪,一个燧发枪时代的后战国时代,一个与白种人争夺话语权的时代,一个殖民与征服的时代。民族的荣耀并不全在残酷的战争,靠一场战争而崛起的只能是野蛮的游牧民,那种崛起是一种顷乎即灭的虚荣,如狂风掀起的巨浪。剑匣与枪炮之外,科学与文明才是坚韧的山石。他所追求的,是从堪察加的冰原到黑非洲的荒漠、从椰林苍翠的吕宋到海盗横行的加勒比、从遍地黄金的恒河畔到浩瀚苍茫的五大湖,到处都能听到孩子们的读书声——服章之美谓华,礼仪之大谓夏!他所盼望的,是从测量世界的尺规到计算弹道的函数,从认知宇宙的物理到改变世界的化学,每一个用起这些公式的人都会想到中国人的名字。他所欣慰的,是启蒙与愚昧的交锋,是人权与皇权的争斗,是主义与思想的辩论。
  • 极品乱唐

    极品乱唐

    一念登顶,玄武门血流成河;一念称霸,开拔征战。扬我大唐国威不单单是李二的信念,亦是我等穿越客的理想。什么渭水之盟的耻辱,化解!什么大灾降临,民不聊生,消灭!江山改名换姓又如何?且看我等如何将它掰正!李唐江山就该姓李,媚娘你靠边站。要问我等为何这么流弊?嘿嘿,不好意思,我们的宗旨其实是:坐吃等死。你说什么大手笔?哎呦,都是误会啦,我们都是低调的人……此文恶搞+颠覆,历史主线遵照事实,偶尔会有风中凌乱纯属创作需要,不喜勿喷。(友情提示:考究派慎入!)已完结作品《卿本平凡》————————贼大大:《明朝伪君子》
  • 神枪定隋唐

    神枪定隋唐

    这是史上最高蹈快意的王朝!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最强大的帝国。草原枭雄、南蛮西夷莫不仰视鼻息,天下美女莫不尽展媚丽!雄韬大略、文治武功、杀人如麻、骄奢淫逸超出想象、史上无匹!为皇要做隋炀帝,平民谁比姜神枪!马上勘天下,马下戏美女,粪土金银,高蹈盛世,畅快淋漓的隋唐演义……
  • 世界帝国背后的真相之:蒙古帝国

    世界帝国背后的真相之:蒙古帝国

    成吉思汗,是世界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蒙古帝国的奠基人。那么,他是如何崛起于蒙古大漠的?又是如何统一蒙古大漠,建立蒙古帝国的?这里,我们就来还原历史的真相。
热门推荐
  • 太极图说述解

    太极图说述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异能者之绝世高手

    异能者之绝世高手

    一次学校郊游,他却误入一个玄月洞。得到了玄月洞的肯定成为了玄月洞的主人,洞内的秘籍和法宝让人数不胜数,从此学渣的逆袭就开始了。
  • 末世不是游戏吗

    末世不是游戏吗

    欧阳党弹—本小说的主人公,偶然得到了外星科技发明出来的一个手表。欧阳党弹也因此获得不一样的生存道路。故事会怎样发展?最终又会怎样?
  • 天地心传

    天地心传

    一个少年,一条修仙路,一个成长的历程。路上有血有泪,有哭有笑,有陪伴,有放弃。一起看路上是别人倒下,还是自己倒下,看路的尽头是怎样的风景!
  • 不流泪的孤

    不流泪的孤

    一场离奇的车祸,从此兄弟两就成了孤儿,叶玄的世界是不流泪的孤,带你走进孤儿的世界。
  • 七世劫情

    七世劫情

    他是来自地狱的使者,他是让人闻风丧胆的死神,他陷入七世的轮回之中,只为劫到她的爱,梦中悲伤的眼眸,三生石下执着的誓言,是爱还是恨,是情还是劫?他是谁,她又是谁?他附身凡人后失去了记忆,遇到她,却不爱她,娶了她,却为了折磨她,是上天的作弄吗?最后一世的机会,爱要如何开始??
  • 减肥方法大PK

    减肥方法大PK

    饮食合理的话,吃的也挺饱,而且也不会让你长那么多肥肉;如果吃得不合理,自己觉得好像也没吃多少,但是可能也瘦不下去。里边学问很大,现在大家都在说减肥,但是用的减肥方法也是五花八门各式各样,哪些方法最科学有效呢?哪些方法不可取呢?本书将为大家一一讲解。
  • 让你的理想成为现实

    让你的理想成为现实

    理想是照亮我们前行的路灯,是激发我们奋发的动力。但是,光有理想肯定是不行的。《让你的理想成为现实》将通过无数生动的事例告诉你,如何才能将心中瑰丽的梦想变成活生生的现实。在书中,作者认为,理想变成现实,第一是要有好心,第二是要勤奋工作。
  • 回首“文革”(上)

    回首“文革”(上)

    本书为汇编书,收录研究十年“文革”的分析及反思文章约94万字,是研究十年“文革”的重要参考文献。2016年,是“文化大革命”发动50周年,在这一场十年浩劫开始50年之际,回顾十年“文革”的方方面面,对于我们认识自己,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金手指女配的修仙日子

    金手指女配的修仙日子

    有空间,有法宝,有势力,有资质,就这样还能混得个身殒道消。墨沉舟表示,压力很大……这一条尸山血海的通天之路,墨沉舟一路走来,不曾有半分迷惘。--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