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12900000103

第103章 市场经济要求改革政治体制(访谈录)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黄钟

中国的改革已经进入了第二十个年头,回顾过去,放眼世界,反思改革,我们可以得到什么样的启示呢?日前,著名经济学家董辅 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中国改革还不能说已经最后成功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前面的路还很难,改革还可能会有反复。

在回顾改革的历程时,董辅 说,我们的改革走的路总体来看还是比较顺的,没有遇到大的挫折,成效也是异常显著的。在改革过程中由于经济大发展,绝大多数人从改革中获益,所以受到广大人民群众和干部的支持,说明改革适应了人民群众的需要,也适应了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同原苏联东欧国家相比,应该说是相当顺利的。但是也应看到,改革事业是前所未有的,由计划经济体制怎么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前人没有做过,改革没有现成经验,所以在改革过程中,第一,会有一些曲折,第二,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冲突,包括观念上的冲突、利益上的冲突、改革办法上的冲突,这也是正常现象。改革之初,到底改革什么以及往什么方向改革,大家都不是很明确。邓小平同志说“摸着石头过河”,实际上就反映了这样一种情况。要过这条河,要改革,这点大家逐渐地都看到了,但改什么以及往什么方向改,以及通过什么道路来改,相当长一段时间不是很清醒,这些问题都是在改革过程中逐渐明确起来的。

他认为,中国的改革还不能说是已经最后成功了,应该说是行百里者半九十,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后面的路还是很艰难的。因为,虽然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但这还是一种理论的模式或者还在实践中探索的模式。首先还需要在理论上论证它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模式。目前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存在各种不同的理解。其次,理论上的模式要变成实践上可以运行的一种模式,这中间要解决许许多多实际问题,不是说模式提出来了,它就能运行得好。改革还是个任重道远的课题,所以不能认为它已经最后成功了,而且要估计到,改革还会有反复,即使大的反复不会有,小的反复还会有。

经济体制发生了根本性变革,上层建筑虽然也有一些改革,但仍不适应经济基础。首先是政府机构和职能要适应经济体制需要,二是要法治,三是要民主。

在二十年的改革过程中,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始终是个在理论上争论不休、在实践上悬而未决的问题。董辅 认为,经济体制改革在逐渐深化过程中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必须相适应,因为原来的政治体制是同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经济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作为上层建筑一部分的政治体制纵然已有一些改革,但仍不适应经济基础。这里讲的政治体制首先是指政府的机构和职能,第二是实行法治,三是民主制度。

接着,董辅 详细阐述了自己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观点。他说,政府的机构和它的职能应该是同经济体制相适应的。

首先,从政府职能来说,过去,政府是资源配置的主体,可以说它深入到经济生活的一切方面,甚至深入到居民的日常生活中。由于它的职能那么宽泛强大,相应地它的机构也很庞大。这是和计划经济的要求相适应的。在我们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就要改革了,因为市场成了资源配置的主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的职能主要是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使市场更好地发挥它优化配置资源的职能,促使经济的协调稳定发展。市场能管得好的事情政府就不要去管,政府应去管市场管不好、管不了的事。政府要防止市场发生失败;在市场发生失败以后去纠正它,使经济能健康运转,特别是要促进社会公平分配,实现社会公平与市场效率的结合。

政府职能发生变化了,政府机构就必须相应变化。政府应居于市场之上、市场之外,而不是在市场之内,否则市场就不能正常运转了。因为,第一,政府对经济活动什么都干预,市场主体就缺少独立性,就不能建立起市场经济要求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这样的微观基础。第二,政府如果还像过去那样职能很宽,权力很大,那么权力就可能变成交易的对象,从而发生腐败。像现在许多事情都要政府来审批,谁能得到审批呢?大家争,只好去走后门拉关系甚至贿赂。第三,最坏的就是政府自己办企业,参与市场经营活动,既是裁判,又参与踢球,谁比得过你呢?破坏了公平的市场竞争。第四,就是增加交易成本,因为等待审批、走后门、拉关系都得花费,庞大的政府要运转需要巨额费用,从而要多征税或乱收费,担子最后还是落到企业、老百姓头上,交易成本就增加了。

所以政府机构必须大量精简,实现职能的根本转变。总体来说,政府的机构和职能有些变化,但没有根本的变化。各个部门都看到权力是有含金量的,都希望扩大自己的权力,这件事情你批了还不行,还得我批,大家都想从市场经济中拔根毛,占点便宜。所以几次政府机构改革都成效不大。

第二个是法治。计划经济是与人治相适应的,因为,社会资源由政府配置,官员的意志具有决定作用,官员的意志代替了法律,超越了法律。市场经济要求法治。因为市场经济要求形成公平竞争的环境,就要用法律来维护市场的秩序、各个方面的权利和利益,政府干预也得依法,大家都应守法,否则市场就乱了,失去其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

第三是健全民主制度。民主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在市场经济中各个市场主体必须是独立自主的,不能凡事都由政府和政府的官员说了算。市场经济要求政府的政策、决策,许多市场信息应该是公开的、透明的。政策公开了才能得到贯彻遵守,信息透明了市场才能运作得好,政府的活动公开、透明才能获得公众的监督。否则市场的运行就好不了。例如,如果政府对证券市场的政策缺乏透明度,且变动频繁,大家就会想办法去套政府的政策,各种小道消息就会不胫而走,就会有人制造虚假信息误导他人以从中获利。民主制度从目前来看,一是要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人大真正发挥最高权力机构的立法和监督职能,二是加强舆论监督,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

董辅 指出,有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政治体制,市场经济才能正常运作,当然,市场经济本身也支持民主制度的健全和完善。

政治体制改革要有一种觉悟,它不应是被动的,而是主动来改为好。

至于政府改革难推动的原因,董辅 认为:第一,目前的政府机构的设置、职能的划分是从计划经济延续下来的,建立起来后要改变它很难,它熟悉老的工作方式,对新的工作方式不熟悉,习惯按老路走。第二是涉及到利益和权力的划分。大家都希望自己这个机构能留下来,要减就减别人,自己的权力、职能要加强,机构要扩大。机构精简后这么多官员又往哪里去?因此会有一种自然的抵制或不愿改革的力量。如果没有领导人下很大的决心,很难改得动,即使改了也会走回头路。

他强调,政治体制改革要有一种觉悟,明白政治体制改革推不掉、躲不开,非改不可。认识到了政治体制改革的迫切性,政治体制改革还是可以解决的。不管怎样,最后都必须这样做,因为市场经济在运作过程中必然要求这样做,它会形成一种力量逼着这样做。例如地方国有小企业都放掉了,地方政府中的许多管企业的机构还管什么?政治体制改革不应是被动的,还是主动来改为好。例如,对需要精简下来的政府官员应主动、及早进行分专业定向培训,有的学会计,有的学管理,有的学金融,有的学资产评估,有的学法律,等等。市场经济发展起来需要大批人才,官员的学历高,有经验,经过定向培训有了适合的专业,何愁没有去处!这件事董教授好几年前就谈过了。

在谈到渐进式改革和激进式改革这两种改革方式时,他指出,两者都有道理。渐进改革要求改革循序前进,一步一步来,具备条件才改,要积累经验,逐渐创造改革的条件,逐渐明确改革的方向。其好处在于阻力小,社会震动小,而且可以先试验,不至于犯大错。缺点是,各项改革不是配套进行,而任何一项改革没有其他有关方面改革的配合,难以成功,甚至会发生变形。同时,往往是容易改的先改,把困难的改革往后推,使困难问题越积越多,甚至使困难的程度越来越大。渐进式改革的最后结果也是一个全盘改革。激进改革,要求改革全面迅速推进,社会震动太大,人们思想一下很难接受,而且触及各方面的利益太大,很难得到支持。其实激进改革也不可能一下子全部都改,因为有些改革条件不具备也改不下去。

他认为,仅就最终要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点而言,两种改革方式最后是殊途同归的。总的来看,渐进式改革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代价显得比较小,但到一定程度以后,在必须解决推后的困难问题时,如国企改革,它也要付出较大代价,因为改革必须付出代价,不可能不付出代价。我们的代价是逐步积累的,是一点一点地付出的,但总体看代价也不小。到现在,看起来还是我们付出的代价较小,前苏联付出的代价很大,但是前苏联把阻碍建立市场经济的基础清理干净之后,把老房子推倒重建,它今后的路可能会顺些快些。所以现在还很难下一个最终结论说哪一种方式更好。当然,到目前为止,总体上看是我们的改革成就大得多。今后怎么样就看我们的改革做得怎么样。回过头来看,有些改革应更早着手,如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董辅 强调,由于渐进式改革与激进式改革在摒弃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点上目标一致,因此,渐进式改革也应研究激进式改革的经验和问题。例如,俄罗斯的商业银行的发展就比我国快得多。要警惕将“渐进”变成见了困难绕着走、拖延改革的倾向。

一定要解放思想,为经济体制改革扫清障碍。

在总结改革的经验教训时,董辅 认为他感受最大的有四点:

一是一定要解放思想,要给改革创造一个宽松的思想理论讨论的环境。一定要有学术自由,“百家争鸣”,从改革的进程来看,每一次大的改革都先有一次思想的大解放。因为传统思想、理论严重地束缚着人们,不能把有关改革的讨论轻率地上升到政治斗争的高度,以致让人不敢去碰它,而改革恰恰是必须冲破过时的错误的思想、理论束缚才能前进。所以必须形成自由的学术研究风气,为经济体制改革扫清思想、理论、意识形态上的障碍。

二是改革要考虑到大多数人的利益。如果改革只能给少数人带来利益,大多数人受损失,改革绝对成功不了。当然,改革过程中免不了有些人的利益受损或者暂时受损,但应尽可能减少其损失或给予适当补救,这样才能使更多的人支持改革。

三是改革需要有正确的领导,邓小平同志作为改革的总设计师,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自上而下领导,引导改革是重要的。自下而上的改革也不可轻视,必须尊重群众在改革中的首创精神。因为群众处于第一线,最知道什么好什么不好。农村中的包产到户、发展非农产业等等,都是群众自己先干起来的。如果上上下下都发挥积极性、创造性,改革就会波澜壮阔地前进。

四是改革要和发展结合得好。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发展,改革本身不是目的。改革要能促进发展,而发展反过来支持改革。当然每一步改革要考虑社会的承受能力。

原载《中国经济时报》,1998 年2 月19 日

同类推荐
  • 以权利看待发展:中国农村变迁中的风险治理及规则重构

    以权利看待发展:中国农村变迁中的风险治理及规则重构

    本书共九章,主要内容有:权利扩张与规则重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关系中农民权利的变化、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发展的挑战与实验、乡村发展中的公共性及其风险等。
  • 中国经济盛世背后

    中国经济盛世背后

    在主旋律的宣传下,我们听惯了几十年来中国高速发展的种种成果,听惯了“大国崛起”,听惯了“民族复兴”。然而,在这一切华丽表象的背后,我们到底处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我们真的活在盛世吗?盛世又是什么样的?盛世真的那么幸福吗?从人们的日常经济生活人手,分析了当今中国经济盛世背后的诸多问题,指明了我们与世界存在的巨大差距,告诉了人们盛世背后的冰冷真相。盛世与否并不重要,改善民生,让每个人过得更好才是政府最应该关注的问题。
  • 完善我国现行财政管理体制研究

    完善我国现行财政管理体制研究

    本书共分为八章,内容包括:财政管理体制概述、财政管理体制的历史考评、分税制财政体制“缺陷性”分析、财政管理体制国际比较借鉴等。
  • 金融风暴(上)

    金融风暴(上)

    19世纪,欧洲有六大强国,大英帝国、普鲁士(后来的德意志)、法兰西、奥匈帝国、俄国,还有罗斯柴尔德家族……这个家族还有另一个显赫的外号,就是“第六帝国”。曾经有一句经典的话形容20世纪二战前的美国的情况“民主党是属于摩根家族的,而共和党是属于洛克菲勒家族的……”其实在这句话后面还应该跟一句“而洛克菲勒和摩根,都曾经是属于罗斯柴尔德的!”
  • 中国经济转型期的宏观问题解析

    中国经济转型期的宏观问题解析

    本书分为“理念创新篇”、“当代企业改革篇”、“老工业基地改造篇”等7篇,收录了《知识经济时代先进生产力发展的价值转化观》、《对我国银企关系和产融结合问题的探讨》、《论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与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等共28篇论文。
热门推荐
  • 小小梅林

    小小梅林

    本书是一部讲述西部少年走出大山的励志小说、一部讲述西部民俗民情点滴的故事小说、一部西部农村男女感人至深的爱情小说、在那一片神秘的黄土地上、有这样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在那一片小小的梅林之中、有这样一段生死不离的情缘。
  • 暗夜之吻

    暗夜之吻

    洛丽塔,妈妈是血精灵(以前精灵,转变成了血精灵),爸爸是人狼(初代血族和狼人的混血),而她则是血狼。她来到人类世界的达特茅斯大学!按她的说法就是来人类学校体验生活。但没想到是她救了一个男孩,那个男孩后来被转变成血族。但事情还没完,学校遭到奇怪的攻击事件,凶手是别的血族和巫师,但矛头却指向那个男孩!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又有更多无辜人受到攻击。洛丽塔该怎么办?男孩该何去何从?!
  • 十二贵族少爷

    十二贵族少爷

    圣羽学院的十二美男你听说过嘛?圣羽十二羽色的神秘贵族?掌握着世界经济十二命脉?他们是十二位美少年?同样是十二恶魔?圣羽贵族学院的三大秘密?一:神秘而从不露面的十二贵族少爷?没人知道他们的摸样?二:圣羽的死亡教室DCR?至今没有人从那活着出来,究竟是真是假?三:圣羽......十二贵族羽色依次:白羽、黑羽、红羽、橙羽、金羽、绿羽、青羽、蓝羽、紫羽、银羽、黄羽、灰羽。每一种羽色代表着一个贵族。此文帅哥美女为亮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灵魂摆渡

    灵魂摆渡

    喝过孟婆汤,走过奈何桥,忘却前生,芸芸众生走过的一遭。但凡万事都免不了特殊一词,奈何执念太深的鬼魂只能漫无目的的游荡着,无法投胎。
  • 汤姆叔叔的小屋(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汤姆叔叔的小屋(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小仙出逃,宫妃萌萌哒

    小仙出逃,宫妃萌萌哒

    陛下喂养娃娃妃真心不易,三天不教导房顶都没了。宫女:“陛下,小主拒绝沐浴。”陛下扶额,将某女直接扔进浴池亲自洗刷刷。宫女:“陛下,小主拒绝进食。”陛下扶额,看着满桌主的菜动也不曾动,操起袖子进厨房,“你到底想吃什么,朕来做。”宫女:“陛下,小主……她跑了。”陛下无限掀桌:“给朕抓回来。”朝暮:“逸,我们的相遇,注定万劫不复。”,“不管刀山火海,我陪你。”
  • 毒眼

    毒眼

    流浪画家高凡来到一个陌生城市,偶然卷入黑势力的争斗之中,他与老同学慕容雪飞探长,历经生死搏击,情感诱惑,在神探邱岳之弥的帮助下,破获了占据江南大半个地盘的黑恶组织滴血玫瑰,使隐藏在幕后的神秘人物盲女浮出水面,并绳之以法。演义了一场惊险奇异,爱恨情仇的正邪之战。
  • 霸道校草的斗气小冤家

    霸道校草的斗气小冤家

    她和他原本就是两个没有交接的人,一次邂逅将两人的命运相交一起。她是一个有冤报冤,有仇报仇的女生,谁惹她,那就会加倍的追讨回来。他性格暴躁,家中的天之骄子。因不满家人对他人生的安排,选择了离家出走。男生眼神当中带着危险将她逼近墙角,嘴角上扬,他说:“第一次,你莫名奇妙的拦住了我不就是想跟我套近乎吗?我如你所愿。”第二次,你故意破坏我跟别的女生的好事,你是不是应该赔偿我?第三次,你看了我的身体,是不是应该对我负责?
  • 剑男诗选(中国21世纪诗丛)

    剑男诗选(中国21世纪诗丛)

    当一个人从扮繁复杂的异乡回到故乡,故乡是不需要辨别的。故乡就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深切记忆,一个人回到故乡,他就是回到母亲的怀抱,他就可以宠辱皆忘,直至消失在与故乡无边的融人中。与物欲横流,人情淡漠的他乡相比。只有故乡才是我们皓首单衣仍不忘返回的最后归宿,只有故乡,才能让一个游予在他的怀中快乐地哭泣。
  • 傲婢春梅

    傲婢春梅

    本书是长篇小说。此书为“金瓶梅人物榜”系列之一。《金瓶梅》是一部传世杰作,被称为“第一奇书”。本书展现了一个时代的广阔图景和政治社会众生相,刻画了西门庆、潘金莲、李瓶儿等众多人物形象。此书与《西门大官人》《潘金莲与李瓶儿》为姊妹篇,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金瓶梅”人物榜。对人们了解“金瓶梅”有切实的帮助,在读者面前竖起了一面鉴古警今的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