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12400000018

第18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

慕尼黑阴谋

在一个半世纪以前,萨弗里、瓦特等人所发明的蒸汽机已利用了汽缸外的热,然后由热生成的蒸汽进入汽缸驱动活塞。当时人们曾经想到可以使某种无火焰的气体和空气的混合物在汽缸内发生反应,所燃烧产生的能量便可以直接驱动活塞。假如这样的内燃机被研制出来,那么它要比蒸汽机体积小且启动速度快。于是,1859年,勒努瓦第一个设计用照明瓦斯作为燃料,制造出了第一台实用型内燃机。这台内燃机由双作用式蒸汽机改装,采用滑阀以便将煤气和空气的混合物导入装有活塞的汽缸,然后被感应线圈所产生的电火花引爆,使得活塞移动。它是一种使用煤气和混合气的二冲程发动机。

1860年,他将这台内燃机装在一辆小型货车上,行驶了10千米,历时3小时。于是这辆车成为世界上第一辆用内燃机驱动而不再使用马拉的车子。

在勒努瓦的内燃机发明后,人们为提高它的效率做了许多尝试。1861年,奥托制成一台煤气发动机,1864年与德国工业家欧根·兰根共同研制并改进了一台发动机,并在1867年的巴黎博览会上获得金质奖章。1876年,奥托利用法国工程师罗沙的内燃机原理,设计制造了一台以煤气为燃料、火花点火、单缸卧式的四冲程内燃机,成为内燃机的真正发明者。

1877年,奥托获得这一发明专利权,而且这种内燃机很快就得到了广泛应用。他逝世时,人们为纪念这位有重大贡献的发明家,就将四冲程循环系统称为“奥托系统。”

狄塞尔是四冲程柴油发动机的发明者。他出生在巴黎,但父母都是德国人,少年时代为躲避法德战乱,全家逃到英国伦敦避难。战争结束后,狄塞尔在奥格斯堡和慕尼黑工业大学接受教育。大学期间,他开始从事蒸汽机的研究,一心想发明一种新的发动机。大学毕业后,狄塞尔做起了冷藏机工程师,当时他曾打算制造利用氨气的蒸汽机,但最终以失败告终。到了1885年,他的兴趣转移到他称之为“合理热机”的问题上来,冷藏机的液氨压缩机在压缩过程中产生大量热量给他留下了深刻影响。

1890年,狄塞尔回到柏林,潜心研究动力机。狄塞尔希望制造出比汽油发动机更好的柴油发动机。1897年,他终于成功了。理论上讲柴油机效率要高于汽油机,更适合作为船舶的动力;此外,柴油机无须电子点火,它使用的柴油也比汽油更便宜。第一台发动机的功率为13千瓦,热能损耗小,效率达38%,远比蒸汽机和汽油机高。很快这种机器已经成为发电厂广泛使用的固定发动机,经过不断改进,现在不仅在船舶上使用,而且在大型公共汽车、卡车上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德国闪击波兰

从轮子发明的那一天起,所有的车辆都采用车轮与地面或钢轨的摩擦使车辆向前运动,当摩擦力足以毁坏车轮或钢轨时,列车的速度就达到了极限。如果想要获得更高的速度,就得尝试通过克服车轮与钢轨之间的摩擦力来提高车速。磁悬浮列车正是克服了这种摩擦力才达到了常规无法达到的速度。

磁悬浮列车能飞驰在轨道面上,主要归功于超导新技术。1911年,荷兰物理学家昂内斯将水银冷却到零下40℃,使它凝固为一条线,并对它通以电流。当温度降至零下268.9℃时,昂内斯发现水银中的电阻突然消失了。后来,人们把这种电阻突然消失的现象叫作超导现象。在温度和磁场都小于一定数值的条件下,导电材料的电阻和体内磁感应强度都突然变为零,这种特殊的导电状态就称为超导态,在很低的温度下呈现超导态的导体就是超导体。

1933年,迈斯纳和奥森费耳德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金属处在超导态时其内部磁感应强度为零,即能把原来在其体内的磁场排挤出去,也就是说,在超导体内,根本不会发现任何磁场。即使原来导体中有磁场存在,一旦变为超导体以后,磁场就统统被排斥在磁场之外。正是由于超导体的抗磁性,会对磁铁产生一个向上的排斥力,这种排斥力使列车行驶时不与铁轨直接接触,人们开始研制的磁悬浮列车就是利用磁极同性相斥的原理,将超导磁体安装在列车底部,再在轨道上铺设连续的良导体薄板。电流从超导体中流过时,产生磁场,形成一种向下的推力,当推力与车辆重力平衡时,车辆就可悬浮在轨道上方一定的高度了。

磁悬浮列车与目前的高速列车相比,具有许多无可比拟的优点。它可靠性能好,维修简便,最主要的是它的能源消耗极低,不排放废气,无污染。磁悬浮列车集计算机、微电子感应、自动控制等高新技术于一体,是目前人类最理想的绿色交通工具。

敦刻尔克大撤退

玻璃到底诞生于何时,连考古学家也说不准,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古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玻璃已为人们所熟悉。

中世纪时期,意大利的威尼斯是玻璃制造业的中心。威尼斯玻璃制品样式新颖、别具一格,因而畅销全欧洲乃至世界各地。威尼斯玻璃业有800多年的历史,15世纪到17世纪为鼎盛时期。当时,威尼斯玻璃艺术品跃为世界之冠。但威尼斯玻璃制造工艺的秘密,很快传到法国、德国、英国,到17世纪时,玻璃厂已经遍及世界许多地区了。

最古老的平板玻璃的制作是把熔化的玻璃注入内部平整的泥模中使其冷却,然后再磨光和抛光其表面。直到20世纪,这种生产工艺仍在沿用。但是回顾平板玻璃的历史,我们仍然会被先辈们的智慧所折服。

早在14世纪,人们就会使用铁管吹玻璃泡来制造小玻璃板。在吹玻璃泡时,工匠们一边吹一边尽可能快地旋转铁管,玻璃泡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外扩展,形成表面较为平整的大圆盘。然后从玻璃与铁管的接口处切断,让其冷却成圆形的玻璃板。

由于圆形的玻璃板不容易固定,后来,人们又采用一种新的方法生产方形的玻璃板,工匠们把吹制成圆柱形的玻璃管从中间切开,展平后让其自然冷却,这样,一块方形玻璃板便制成了。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平板玻璃的制作工艺也日趋成熟。

1947年,玻璃的制作工艺依然很复杂。要生产像橱窗、车窗和镜子使用的高质量的玻璃,就必须以磨光的玻璃板为原料。这种玻璃是把从熔炉里流出来的熔融玻璃,碾压成一条连续不断的带子,由于带子的表面跟碾压机是平行的,因而不会留下印记。但是这种带子的两面都必须磨光,就意味着将会产生大量的玻璃废屑和花费很多的钱。

为了改变现状,英国科学家皮尔金顿冥思苦想,1952年他有了让玻璃的熔液浮在一种天然平滑的液体的表面的想法,接着,他花了7年的时间和700万英镑开始研究一种新型的玻璃——浮法玻璃。

浮法玻璃是这样加工的:把熔化的玻璃从熔炉里抽出来,使其成为一条连续的玻璃带,让其浮在盛满锡溶液的池子表面。由于锡的分子结构比玻璃紧密,因此,锡溶液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很高的温度,使浮在其表面的玻璃上凹凸不平的部分熔化,这样,玻璃板变得又光又平。由于各种自然力的作用,用这种方法生产的玻璃板约有6毫米厚,并不能满足市场上特殊用户的需要。

不列颠空战

瑞士著名的艺术学家H。沃尔夫林指出,假如那时——大约在1800年左右——新古典主义时代,艺术再度成为单纯的,混乱让位于秩序,而且直线和直角再度被恢复了名誉,这显然和人们重新尊敬单纯有关系。但是,与此同时作为一个整体的艺术基础被改变了……建筑再一次从纯粹的立方体中,从明确的可触知的比例中,从在塑形上清晰的形状中,获得了它的效果,而整个绘图的艺术被蔑视为伪艺术。在欧洲历史上,古典复兴经历了三个阶段。文艺复兴是第一次向古典艺术学习的高潮。17世纪法国,第二次把古典主义奉为典范。但发展到“罗可可”艺术,古典精神已完全改变。可是到了18世纪下半叶,又出现了第三次学习古典艺术的运动,在美术史上人们称这个时期倾向这一潮流的作品为“新古典主义”,而在建筑上则成为古典复兴,它最初表现为古希腊建筑的复兴。

希腊复兴的原因首先是对于希腊的研究。1650年,罗兰·弗雷亚尔·德·尚布雷(Roland Freartde Chambray)把希腊称为“神圣的国度”。1752年,理查德·多尔顿(Richard Dalton)对古希腊神庙的起源重新进行研究,写成了《希腊和埃及古迹》。1758年,朱丽安-达维德·勒鲁瓦(Julien-David Le Ray)在考察了希腊之后,完成了他的《希腊雄伟壮观的纪念性遗址》。1762年詹姆斯·斯图尔特(James Stuart)和尼古拉斯·列维特(Nicholas Revett)在18世纪50年代访问了雅典后,出版了《雅典文物》的第一卷。1764年,温克尔曼(Johann Joachim Winchelmenn)在德国完成了他的《论古代艺术》。温克尔曼虽然从来没有去过希腊,却开宗明义地宣布:“世界上越来越广泛地流行的高雅趣味,最初是在希腊的天空中形成的。”他感觉到建筑师们应当努力达到希腊人所表现出的高格调——高雅的朴素,沉静的华丽,精确的轮廓。当君主专制和封建贵族的统治日益腐朽的时候,文化界对于古典艺术的向往常常带有不同程度的民主意识。温克尔曼说道:古希腊艺术的卓越成就,最主要原因在于自由,“在自由中孕育出来的全民族的思维方式,犹如健壮的树干上的优良的枝叶一样。”德国诗人歌德、席勒、莱辛都先后论述过古希腊艺术。后来爱尔勋爵热衷于把帕提农神庙中大理石雕像运往伦敦。

其次是因为考古。对希腊遗址的发掘,以英国人在希腊的考古工作成绩最为卓著,第一次将希腊遗址展现在欧洲人面前,或者说在全世界眼前展现了古希腊惊人的美。如我们前面所说的英国考古学家伊文斯对于古希腊遗址的发掘。因此,希腊复兴在英国成了相当有力的潮流。它的主要特点是使用希腊式的多立克和爰奥尼柱式,并且追求形体的单纯。

再次是因为当时英国正对拿破仑进行着一场战争,为了同拿破仑提倡的古罗马帝国建筑风格相对抗,有意推崇古希腊建筑风格。希腊人民的独立解放斗争引起了欧洲资产阶级和一些文学艺术家的同情。英国杰出的诗人拜伦参加了希腊独立战争,并且献出了生命。他在长诗《恰尔德·哈罗尔德》第二章中,写道美丽的希腊,一度灿烂之凄凉的遗迹!你消失了,然而不朽;倾圮了,然而伟大!

希腊独立战争更促进了对于古希腊文化的狂热崇拜。随着欧洲人对古希腊建筑的知识逐渐丰富,认识逐渐加深,到19世纪初,在英国兴起了希腊复兴建筑。

希腊复兴建筑在英国占有重要的地位。第一个例子是一座希腊多立克式的神庙(1758年),坐落在伯明翰附近的哈格利大厦园内,由詹姆斯·斯图尔特设计。1816年他展出了从希腊雅典收集的大批遗物,于是,在英国形成了希腊复兴的高潮。最典型例子是由罗伯特·斯梅克(Sir Robert Smirke)设计的大不列颠博物馆(The British Museum。London,1823~1847),它的南立面布满柱廊,两翼有伸出的双翼,在中部柱廊的前面设计了爱奥尼柱式,构筑了有人物故事的山花。希腊复兴最重要的基地是苏格兰的爱丁堡。爱丁堡被称为新的雅典,它的卡尔顿山可以和雅典的卫城相媲美。卡尔顿山曾经建造过模仿帕提农的国家纪念堂。山的南坡是爱丁堡学校的校舍(1825年),是由托马斯·汉密尔顿(Thomas Hamilton,1784~1858)设计的。建筑物的正面展开很宽,正中一幢围廊式建筑高踞在台阶上,有点像雅典卫城的山门。另外还有约翰·索恩(John Soanel,1753~1837)设计的英国切尔斯医院(1809~1817),南伦敦的度维奇画廊(1811~1814)、圣约翰教堂(1825~1828)都是这种新风格的作品。

希腊多立克风格中最优秀的古典建筑物在德国,那里善于运用柱廊和旧柱式。建筑师吉利曾为腓特烈大帝设计了纪念堂,并设计了柏林国家剧院,形式都较为新颖,传统的古典式韵味较少,表现出高尚的品质。

德国的古典复兴也以希腊复兴为主,如著名的建筑师辛克尔(K。F。Schinkel)设计的柏林歌剧院(1818~1821)也是希腊复兴建筑的代表作。他竭力主张按照占希腊露天的半圆剧场的型制来建造这个剧场。观众席是五层包厢式的,一共有1821座,舞台也是厢型。中央的观众厅和它的前厅,立面上有山花,造成轮廓的变化。前面六根柱子是爱奥尼式的柱廊,具有公共演出建筑的特性,没有显得像神庙般的庄严。德国柏林勃兰登堡门(das Brandenburger,1789~1791),由C。G。朗汉斯(Carl Gothard Langhans,1732~1808)按照雅典卫城的山门进行设计。就像他本人所说的那样“毫无争议,勃兰登堡大门的位置乃是全世界最美的,为了取得更多的便利和在门上尽可能多开门洞,我在建新城门时选择了雅典的城门作为榜样……”。这个建筑“不仅是通向柏林的门户,从某种程度上说,还是通向德国新古典主义的道路。”而现在它已经成了柏林的象征。在德国希腊复兴式建筑还有阿尔塔斯博物馆(1824~1828)。

美国也有希腊复兴的建筑,伊迪斯·汉密尔顿在评论美国的希腊建筑时说道:“希腊式的建筑是我们熟悉的建筑风格。尖尖的三角形的房顶架设在粗壮结实的像长笛似的大圆柱上——这就使我们感到满足了。我国所有的城市中的公共建筑物都是这一种风格。不论在什么地方,只要一见到这样的建筑,便可以肯定它是某一官方机构办公的地方。”英国建筑家拉托伯(B。Latrobel,1764~1860)在美国费城、华盛顿设计了一系列具有典型新希腊风格的联邦政府建筑,但是最著名还是巴尔的摩大教堂。

戴高乐领导自由法国运动

像希腊复兴一样,罗马复兴也是得益于对于古罗马的研究。科尔贝派安托尼·德戈德(Antoine Desgoderts)去罗马考察,1682年出版了《古罗马宏伟建筑》。詹巴斯蒂塔·皮拉内西(Giambattista Piranesi,1720~1778)在罗马见到遗址,先是被震惊,随后又被深深打动。1748年,他发表了《共和时代和帝国初期的罗马》。1756年,又发表了“他那最伟大的、最令人震惊”的《罗马古迹》。1761年,还发表了《雄伟壮丽的古罗马古迹》。1765年,发表了和别人论战的文章,如《对建筑风格的看法》等。

罗马复兴,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庞贝古城的发掘。公元79年被维苏威火山熔岩埋葬的古罗马庞贝城,经过了近1700年的岁月于18世纪中期(开始于1784年)被发掘出来。欧洲的学者又一次被古代艺术的纯朴刚劲而震惊,连当时提倡“罗可可”风格的“艺术保护人”蓬巴杜夫人也派了一个小组去庞贝“考察学习”。意大利成了年轻诗人经常驻足的地方,他们参观罗马椭圆形竞技场或万神庙,冥思苦想,对转瞬即逝的荣耀和名望感慨万千。歌德就是这样一位游客,他的意大利之行(1786~1788)使他成为世界著名诗人。他的古代大地之行对于他的《浮士德》和《威廉·迈斯特》的部分章节提供了直接的灵感。

但是,值得指出的是,近代的古典复兴建筑,与古典的建筑有一个巨大的差异就是,古典建筑是以神庙和宫殿建筑作为代表,而古典复兴建筑以银行代替了神庙。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将对神的信仰转换成了“金钱拜物教”。

在英国,罗马复兴建筑最典型代表是英格兰银行。“英格兰银行不仅仅是一个金融机构,而且是一个新阶级的权力象征,英格兰银行是权力从旧式贵族阶级转移到新兴的资产阶级手中的象征和标志”。这个建筑的设计人是我们前面已经提到过的约翰·索恩。它的外面和内面都是罗马复兴式的,但已经有了希腊复兴的因素,旧利息大厅的天窗下,16个少女雕像,完全是伊瑞克提乌姆的廊柱的仿制品。这所银行建筑物的重要意义在于使用了铸铁和大量玻璃,利用它们创造了多种天窗和采光亭的新式样。

法国巴黎的万神庙是属于将“希腊风”渗透到罗马式建筑中去的典范。法国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据点,也是古典复兴运动的中心。法国大革命前后已经出现了像巴黎万神庙(Pantheon,1775~1792)这样的古典建筑,它是由苏夫洛(J。G。Soufflot)设计的。万神庙是祭祀巴黎守护者圣什内维埃芙的教堂,1791年成为国家重要人物的公墓,改名为万神庙。它是法国18世纪最大的建筑物。启蒙主义的建筑典范。它位于圣什内维埃芙山上,平面是希腊十字式的,宽84米。西面廊柱有六根科林斯式柱子,高19米,顶上为三角形山花。中央大穹顶下面由细柱支承。穹顶是三层的,内层直径20米,中央有圆洞,可以见到第二层上面的粉彩画。外层穹顶也用石砌,下缘厚70厘米,上面只有40厘米,穹顶尖端的采光亭最高点高83米。穹顶是模仿伦敦的圣保罗大教堂,但是它没有圣保罗大教堂的神秘的宗教气氛,而具有世俗的,富丽堂皇的风格。

法国的罗马复兴式建筑,最主要的是为了炫耀拿破仑的政府功绩,这部分建筑基本上完全是依照古罗马的形制,是典型的古典复古主义作品,被称之为“帝国风格”(Lestyle Empire)。“这些建筑的政治象征性远远大于实际功能性。”(王受之语)。其主要代表作有维格诺(P。Vignon)设计的玛德林教堂、维尼翁(Barthelemy Vignon,1762~1829)设计的军功庙等。

军功庙是1799年根据巴黎的旅大拉教堂(Leglise Ste-Marieh-Madeleine)的基址改建的,用作陈列战利品。拿破仑指定它“应该是庙(Temple)而不应该是教堂”。在拿破仑帝国覆灭后,又改称旧名抹大拉教堂。它星典型的罗马围廊式庙宇。军功庙的柱式是罗马科林斯式,正面8根柱子,侧面18根。如果从柱础外侧度量,庙宇宽44.9米,长101.5米。柱子高19米,基座高7米。柱间距完全相等,柱廊后面是大片粗墙石,线条都是死板僵直的。军功庙的大厅由三个扁平的穹顶覆盖,而穹顶是由铸铁做骨架的。

凯旋门是最具罗马风格的。在这个时期有帕格林(Palgrin)设计的艾托尔凯旋门(1806~1836)、拿破仑的“演兵场凯旋门”,都是罗马风格的典型代表作,而雄师凯旋门则是其中最著名的凯旋门。

雄狮凯旋门(Arcde Triomphe)位于香榭丽舍大街西端的戴高乐广场(原称明星广场),又称明星广场凯旋门。1806年,为纪念法国军队在著名的奥斯特里茨战役中打败俄奥联军,拿破仑一世决定建造此凯旋门,并于1836年落成。设计人是J。F。查尔格林(Jean-francois Chalgrin,1739-1811)和布洛埃。1854年由阿尔潘德设计建造了环形道,有12条林阴道在此交汇。凯旋门是香榭丽舍大街的门户。它高48.8米,宽44.5米,厚22.2米,正面券门高36.6米,宽14.6米。这样高大的建筑采用最简单方形构图,由檐部、墙身和基座构成。外墙的正面和北面两侧上的“马赛曲”组雕,是由法国雕刻家F。吕德(F。Rude,1784~1855)所作,尺度非常大,一个人像就有5~6米高。凯旋门的内壁上刻有拿破仑的96个胜利战役的浮雕。这使得凯旋门成为格外庄严、格外雄伟的纪念碑式的建筑。

在这之后,罗马复兴的建筑思潮便在法国盛极一时。其中非常重要的建筑就是波尔多剧院。波尔多剧院(Le Grand Théatre,Bordeaux,造于1775~1780),宽46.5米,长85米,有12根科林斯式的大柱子。它和意大利米兰城的拉斯卡拉剧院(La Sca La,1776)一样,标志着马蹄形多层包厢式观众厅的成熟。

美国独立以前,建筑造型都是采用欧洲式样,所以古典复兴建筑在美国曾盛极一时,尤其是以罗马复兴为主。1793年始建的美国国会大厦(Housesof Parliament),最初的设计人是威廉·桑顿(W。Thornton,1759~1828),由斯蒂芬·哈利特主持,后由詹姆斯·霍本(James Hoban,1762~1831)代替。这个建筑是罗马复兴的范例,它仿照了巴黎万神庙的造型,极力表现雄伟的纪念性。1828年建成,但是由于战争的破坏,到1851~1867年重建和扩建,由沃尔特(Thomas U。Walter,1804~1887)负责,增加了两翼和中央大厅的穹顶,是个铸铁壳体,用以表达国会参、众两院权力机构的庄严寓意。这个政府建筑充分显示了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创造出了一个新的尺度巨大的完整建筑群。

莫斯科保卫战

1609年荷兰共和国的独立,促进了荷兰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繁荣,使17世纪的荷兰成为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17世纪的荷兰。没有其他国家那样强大的宗教势力,是宗教信仰和学术思想比较自由的地方,新思想、新文化广泛传播,科学技术十分发达,在数学、天文学、生理学和光学等领域出现了一系列的发明创造。在美术方面,由于荷兰人民信奉新教(加尔文教),使具有资产阶级特色的新教荷兰艺术,与旧天主教的佛兰德斯的艺术形成对照,所以17世纪的荷兰画派独具风貌。荷兰人生活简朴,工作勤奋,在艺术上不爱巴洛克那套过分华丽的东西。由于新教仪式主张简约,不准在新教的教堂内设置雕塑和绘画,所以人们不再需要壁画和大型绘画,于是小型而精致的油画就普遍地发展起来。在荷兰绘画中很少有宗教题材的巨幅壁画,而大多是描写家常小景、眼前风光的小幅油画。这种油画最适于发挥“焦点透视”的长处,也适于表现目光所接的明暗和色彩,所以在荷兰画家中那些善画小画的人,被称作“荷兰小画派”。

就荷兰17世纪的艺术风格来说,它是现实主义风格。其形成期是30年代以前,这个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人物画家哈尔斯;40年代到60年代是荷兰绘画艺术的全盛时期,也是伟大的现实主义大师伦勃朗的艺术创作的黄金时代和风俗画家维米尔的艺术活跃期;从70年代开始,荷兰绘画艺术由于资产阶级统治的影响和几位现实主义大师的去世,已逐渐失去了它原有的光辉,而走上了脱离生活的学院派道路。

由于17世纪荷兰的主要画家代表是伦勃朗,因而有人称其为“伦勃朗的时代”。

荷兰画派的奠基人——肖像画家哈尔斯

弗朗斯·哈尔斯(1581年—1666年)是17世纪荷兰杰出的肖像画家和风俗画家。荷兰现实主义画派的奠基人。他生于一个服装工人家庭。早年从师卡·凡·曼德尔学画。1601年或1611年他加入哈勒姆圣路加公会。一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荷兰的港口城市哈勒姆度过的。当他作为画家开始独立创作时。正是荷兰人民革命斗争获得胜利之初,荷兰共和国正处于蓬勃向上繁荣发展的时期。

哈尔斯一生主要从事于肖像画创作,在他的早期和盛期的作品中充分表现了荷兰市民健康、愉快、充满生命力的形象,从20年代到30年代,他广泛地描绘了荷兰各阶层的人物,如军官、市民、音乐师、酒徒、少女、孩子等各色人物,优秀代表作品有《微笑的骑士》、《弹曼陀林的小丑》、《吉卜赛女郎》,《扬克·兰普和他的情人》等。

哈尔斯刻画人物时,特别注意面部表情,善于表现人物性格特征和心理状态,使画面生动活泼,决不矫揉造作。虽然多为单人半身肖像,却常常使人联想到画面之外还有其他人物,构成一个情节,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哈尔斯除了画单人肖像外,还创作了一些团体肖像画,除了同样体现他荷兰人健康快乐的一面外,还表现出他善于打破团体肖像画的拘谨、呆板的局限,创造出一种生动活泼的场面,如《哈勒姆圣乔治市民卫队军官们的宴会》。

哈尔斯晚年几乎被人们所遗忘,十分孤寂。甚至连逐渐成长起来的年轻艺术家也对他是陌生的。1666年9月1曰,这位伟大的艺术家在贫困和寂寞中离开了人间,被埋葬在哈列姆的巴波大教堂里。

17世纪荷兰最伟大的现实主义画家伦勃朗(1606年—1669年)

伦勃朗是17世纪荷兰最伟大的现实主义画家,也是17世纪整个欧洲文化艺术的杰出代表人物之一。他是肖像画、风俗画、历史画和风景画大师,几乎擅长于绘画艺术的一切表现形式、油画、版画、素描尤为精到。他在艺术技法上的探索和艺术风格的形成方面对欧洲的绘画艺术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的影响远远超出了时空范围。他与鲁本斯和委拉斯凯兹一起被称作为欧洲文艺复兴和近代绘画的承前启后的大师。

伦勃朗于1606年7月15日出生在莱登市的一个磨坊主的家庭。最初在莱登大学学习法律,后转而学画,曾先后向画家斯威楞伯格和拉斯特曼学习绘画,后吸收意大利画家卡拉瓦乔的明暗对比方法加以发展,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在早期画了一些以《圣经》故事和希腊神话为题材而加以世俗化的油画和腐蚀版画,并创作了许多优秀的铅笔素描、鹅毛笔结合着毛笔的素描。1632年他迁居阿姆靳特丹,因创作《杜普教授的解剖课》而一举成名,并和一个贵族女儿莎士基亚结了婚,过了10年幸福的生活。这个时候他在艺术创作上获得了辉煌的成就,创作了《画家和他的妻子》、《基督受难》、《圣家族》、《基督被抬下十字架》和《丹娜依》等一系列作品。

到30年代末期,伦勃朗的艺术追求与荷兰权贵阶层的要求之间产生了矛盾,在1642年,伦勃朗的妻子去世了,这使画家遭受了沉重的打击。也就是在这一年,他的艺术追求与荷兰权贵阶层之间的矛盾表现了出来,他的巨幅作品《夜巡》遭到了订件人的反对。然而这幅油画作品具有独特的历史画性质,并引起人们对于不久之前的荷兰人民解放斗争的回忆。在这个时期,伦勃朗的创作活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40年代的创作,在性质上有了很大的变化,丧失了早期作品的生机勃勃与激动人心的特点。伦勃朗画那些非常安静,人物画得很小的《圣经》故事画。同时继续创作他的肖像画与风景画。这一时期伦勃朗的油画特点,是明暗调子的丰富与微妙和温暖的色彩。

50年代伦勃朗创作了许多他所创作的最出色的心理描写的肖像画,擅长以概括的手法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60年代是画家生活最困难的时候。由于订货日益减少,画家几乎毫无收入。尽管几百年后的今天,他的一幅画已经是价值连城,一幅版画也值三百万美元,但是在当时,他的画有时只能卖两盾一幅,有的只能换取一罐水酒。1662年他的后妻斯托费尔斯也逝世了,六年后他的爱子蒂士斯也离开了人间,年过花甲的老艺术家已是心力交瘁,在生活的不断打击下日趋衰弱了,由于视力的衰弱。也几乎完全放弃了铜版画的创作。伦勃朗在这个时期里喜欢用芦苇笔画素描。但是,此期生活和事业的不幸遭遇,并没有摧毁伦勃朗的坚强意志和无限的创造力,相反地。他一生中最伟大的作品就是在这些艰难的岁月里创作出来的。如《呢绒商同业工会的理事们》、《大卫在索罗门前弹琴》、《浪子回家》等。

在伦毂朗一生的作品中,他的油画艺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这只是画家艺术创作的一个方面,因为他的版画和素描在他的艺术创作中几乎占有同样重要的地位,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素描和版画作品,他的著名的版画作品有《三棵树》、《三个十字架》、《浮士德》等。

伦勃朗给予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作为17世纪现实主义的大师,他一生勤奋,创造性的劳动从未间断。虽然他的很多作品已经遗失,但今天仍保存了他500幅左右的油画,将近300幅蚀刻版画和1500多幅素描。

风俗画家维米尔

维米尔(1632年—1675年)是荷兰著名的风俗画家,也作肖像和风景画。维米尔与哈尔斯、伦勃朗被认为是17世纪荷兰绘画的三个重要的代表人物。

维米尔出生于荷兰德尔夫特市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亲经营一家客店并兼做卖画的生意。1653年维米尔加入德尔夫特市圣路加公会成为正式画家。1663年和1669年两次被选为该会会长。他在美术史上曾被称为“谜一样的画家”。自从他去世后,他的名字一度被人们遗忘,直到19世纪中叶的马奈一代人,才重新发现了他,此后,他的名声在20世纪越来越高,被人比喻为“沉睡了两个世纪的司芬克斯”。

维米尔一生只留下35幅油画作品。但是在这为数不多的作品中。却有不少精品之作。维米尔的油画作品以风俗画为主。最初,他主要从事宗教和神话题材的大场面的绘画制作,后来才从事肖像画和风俗画的创作,并在风俗画上显示了特别的才能。著名的代表作品有《倒牛奶的妇女》、《包头帕的少女》、《做花边的女子》、《画家和他的画室》等。

维米尔的艺术具有极其鲜明的个人特色。他是表现宁静生活的诗人。描绘光影变化的大师。他不用明暗法去强调戏剧性效果。而是减弱它的对比强度,用以造成微妙的光影变化和空间感,达到抒情的目的。他的作品多以市民家庭妇女为主角,描绘她们的日常生活,富于生活情趣。但他又区别于当时盛行的荷兰风俗画,无意于情节上引人入胜,而是着力通过生活场面发掘诗意,颇能以朴实真挚的抒情风格打动人心。他是一个生活恬淡、安贫乐道、乐于绘事的艺术家。他的绘画喜欢用蓝、黄两种色调,喜欢表现漫射光线的微妙变化,它使画面不仅充满空间感,而且给狭小天地上抹上一层抒情的色彩。明亮而温暖的阳光给人以宁静和愉悦之感。除光线和色彩外,他的造型也有独到之处,他注重用大色块描绘近于几何形的大形体,而不屑在细节上作纤毫毕露的刻画,给人以浑成大器的印象。可以用“简洁洗练,朴实凝重”八个宇加以概括。和荷兰小画派的画家相比。他在艺术成就上显然要高得多。

荷兰风景画家路伊斯达尔和霍贝玛

路伊斯达尔(1628年—1682年)是荷兰卓越的油画家和版画家,17世纪杰出的风景画家之一。

路伊斯达尔出生在哈雷姆城,曾受过叔父萨洛蒙·路伊斯达尔(1600年—1629年)的熏陶。曾游历德国和荷兰等地。1665年到阿姆斯特丹,在艺术上深受伦勃朗的影响,一生创作了约500幅风景画,但这并没有改变他贫困的境遇,晚年死于救济医院。他的死几乎无人知晓,他的作品也直到18世纪才得到应有的承认。路伊斯达尔在他早期的风景画中。就已经显示出他是荷兰现实主义的艺术传统的继承者。他喜欢描绘海洋、平原、农村等景色。在一些采取低透视构图的作品上,生动地表现出荷兰田野的优美,他的作品以构图气派宏伟,描绘精致而凝重著称。代表作品有《风车》、《爱格孟特乡村风景》、《犹太人基地》等。画家通过寓情于景的手法,表达了对自己乡土的自然景物的深厚感情。

路伊斯达尔的风景画上,光具有银灰的稍冷的色调。这种光使得他的绘画具有一种心平气和的情绪。他虽然不描写古代题材,但他的作品却体现了古典作品的美丽。他的作品在形成西欧的现实主义方面起了巨大的作用。

霍贝玛(1638年—1709年)也是荷兰风景画家,17世纪荷兰最杰出的现实主义画家之一。他出生于阿姆斯特丹,是路伊斯达尔的学生,在阿姆斯特丹工作。生前不受当时上层社会所赏识,死后名气很大。对其生平所知寥寥,只知道他30岁时才结婚,后半生境况不佳。因为生活贫困而放弃绘画改作税收人,还在一家酒店当过差,最终赤贫而死。

霍贝玛的风景画在技法上受其业师的影响。但与老师不同,画风朴素明朗,善于真实地表现自然界多变的景象,洋溢着一种较为明快的气氛,散发出一种淡雅的泥土气息,展示了荷兰田园风光的丰富多彩。代表作品有《磨坊》、《村舍》、《林间小道》等。

《林间小道》是霍贝玛为后世留下的风景画楷模。它不仅是霍贝玛的不朽杰作。也是荷兰风景画的杰作。这幅作品是在写生的基础上根据严格的古典结构在画室里完成的。在这幅画上,乡间的宁静景致,别有一番情趣,令人心旷神怡。

斯大林格勒会战

西班牙美术上的文艺复兴发端于15世纪。这个世纪的绘画艺术是在尼德兰和意大利文艺复兴绘画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但其成就不大。

西班牙从16世纪开始,在绘画艺术上有了一定的发展。就整个16世纪来说,其艺术的总体面貌如下:

首先,它不同于意大利,缺乏雄厚的人文主义思想基础。人文主义不能在西班牙扎根的原因,在于西班牙的王权、贵族和教会的势力太大,资本主义发展却又先天不足。

第二,由于宗教裁判所的干预,西班牙艺术中很少有裸体画,特别是对女性裸体的描绘。

第三,西班牙绘画主要有两方面的题材:一是歌颂国王贵族和帝国历史的,另一是描绘宗教故事的题材。

第四,西班牙艺术品的订货人也只有两大家:国王贵族和教会。

第五,由于西班牙两极分化十分明显,反映在文学艺术上的对立也十分尖锐。为贵族和为平民的艺术并存。后来的卡拉瓦乔主义能在西班牙流行就是此因。

15世纪和16世纪上半期的西班牙画坛上,尚未出现一个全欧意义的大画家。16世纪下半期。西班牙出现了著名的画家埃尔·格列柯。由于格列柯的出现,西班牙的绘画开始进入黄金时期。并从此在欧洲画坛占有了重要地位。

格列柯(1541年—1614年),原名多米尼柯·特奥柯波罗斯,他的故国是希腊,因而人们称他为格列柯,意即希腊人。格列柯出生在希腊的克里特岛,这里曾深受拜占庭文化艺术的影响,所以他在修业阶段主要是从事圣像画的创作。大约1566年,他离开故乡来到威尼斯。在这里他开始接受意大利人文主义思想,使他的创作开始了一个新的阶段。1570年,他又来到了罗马,此一时期,他除了宗教题材外还画了一些风俗性绘画。1577年他离开意大利到了西班牙,后长期定居在托莱多城。托莱多城是西班牙没落贵族聚居的地方。格列柯怀才不遇的心情与当地旧贵族没落情绪取得了合拍。在格列柯的作品中经常反映出苦闷、沉思、怀疑和骚动不安的情调,这是与他所处的时代、社会有关。

格列柯是一个很有才能的画家,但也是一个在思想上充满矛盾的画家。他不满意西班牙上层社会,但又无法从贵族的圈子里走出去和下层人民接触。他用一双悲剧的眼睛注视着现实,这使他的作品充满了悲剧般的力量。格列柯的著名作品是《奥尔加斯伯爵的埋葬》。这幅作品是格列柯受托莱多圣多米教堂的委托而绘制的,题材来源于中世纪的宗教传说:当奥尔加斯伯爵下葬时,奥古斯金和斯捷兰两位圣者身着法衣,从天而降,为伯爵送葬。画面分上下两部分,上部是黑色帐幕般的。乌云密布的天空,天主和圣徒们迎接着伯爵即将升天的灵魂,下部是以托莱多真实人物为模特儿,从他们各自的表情上可以看出,他们对死亡充满了恐惧,对奇迹充满了惊异,从而反映出画家苦闷的思想情调。于是天空和地界、现实和非现实的表现融为一体。在人物造型上,他采用故意夸张拉长的身躯。在色彩上,他用蓝、绿、黑和土黄组成一个阴冷的色调。使整个画面给人一种骚乱不安的凄楚肃杀的感觉,充斥着神秘主义的气息。

偷袭珍珠港

古代埃及位于尼罗河的下游,既属于非洲东北部,又和亚洲西南角的西奈半岛相跨,同时隔着地中海和南欧相望。贯穿埃及全境的尼罗河孕育了古代埃及的文明。希罗多德说,埃及人获得的土地乃是“尼罗河的赠赐”。古代埃及分为上、下埃及,孟菲斯以南尼罗河谷地叫做上埃及,孟菲斯至地中海岸的三角洲地带叫做下埃及。

埃及在公元前3500年开始形成国家,约在公元前3100年至公元前2686年为早王朝时期;约在公元前2668年公元前2181年之间是古王国时期,建筑以“金字塔”为主;在公元前2181年至公元前16世纪之间是中王国时期,建筑以石窟陵墓为主;在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是新王国时期,建筑以阿蒙神庙和国王宫殿为主。

建筑是一种宗教观念的体现。希腊历史学家卡洛斯说,埃及人把住宅仅仅看做是“旅舍”,而把坟墓看做是永久的住宅。黑格尔指出,“在埃及,地面上和地下的建筑物都是和死人的国度联系在一起的,因为一般说来,无形可见的事物被人见到而且得到房子居住,首先是在埃及”。因此他们最早的城市,是由坟墓构成街道的“死城”。H。W。米勒说,由于受关于死亡和俄塞里斯(Osiride)神(地狱判官)复活的影响,国王的死成了一件神秘的事。这种“神秘”既表现在君王的葬礼仪式中,也渗透在崇拜实践中,成为墓葬平面格局改变的根本原因。举行崇拜活动所必须的结构分布在相应的仪式路线上:根据仪式程序,要走一条从沙漠的边沿开始,到墓室结束的“路”,根据各自的功能,有关的建筑:一系列的房间、走廊、院子和柱廊就布置在这条路上。这一系列建筑中,最重要的建筑是这条仪式之“路”的尽头——墓室建筑,这种墓室建筑就是为贵族和王族修建的“玛斯塔巴”(mastaba)。它的外形犹如一个巨大的长方形石凳子,后来更向上层层递减成为阶梯形式,直指向天空。它的内部,除了藏棺室之外,入口处还有一个不大的祈祷室。这时期的陵墓建筑当然还不能和后来的金字塔媲美。然而把冥土作为永久乐世的观念,已经显而易见了。

古代建筑不是一个人的创造,而是一个民族,一种文化的象征。金字塔是最典型的例子。金字塔,希腊文称之为“Pyramis”,因其形体呈四角尖锥形,与中文“金”字相似,故中国习惯上称之为“金字塔”。金字塔被称为“光明之丘”,象征着太阳的创世能量,也代表着埋葬其中的太阳的世间代表——法老的永世与不朽。埃及人对于死亡更重于生命,对于来世更重于今世。埃及人对于尼罗河有着一种特殊的崇拜,他们在自然中观察到太阳从东边出来而从西边落下,于是相信日落之处为亡灵之城,所以陵墓都建于尼罗河的西岸。

希罗多德曾提到埃及人是最早宣称灵魂不朽的民族。埃及人迷信死之后灵魂不灭。在古埃及人的观念中,人生在世有两大要素:一是人的肉体,二是灵魂。人死后,灵魂可以自由地飞离尸体,但尸体仍是灵魂存在的基础。因此,要把尸体精心制成不腐烂的木乃伊,才有可能复活,继续在来世生活。三千年后就会在极乐世界里复活永生。因为他们相信,死人须在三千年中遍历陆水空三界的全部动物体系的生活之后才变回人的形体。所以他们特别重视建造陵墓,这种陵墓逐渐演化成金字塔。

尼罗河决定了埃及的建筑艺术的特点,隔着尼罗河,西岸是死人的住处,东岸是活人的城市。而尼罗河则是理想的黄金通道,为了建造神庙与陵墓,可以用驳船或筏子将巨大的花岗岩石块从阿斯旺采石场运往下游。古王国时期的法老陵墓,是以金字塔的形式出现的。在尼罗河下游的吉萨和萨卡拉等地有大小70多座之多(一说80座)。最著名的要算是昭赛尔金字塔和吉萨金字塔。

昭赛尔金字塔(Zoser):位于萨卡拉的昭赛尔,大约建于公元前3000年。它的基底东西长140米,南北长116米,高约60米,这座阶梯形金字塔,四周共有6层阶梯,它是由马斯塔巴自下而上逐层缩小而成,象征着天堂及万物生存的不同层次。通过走廊和墓道,可以进入一个深约28米的墓室。这个建筑处理的用意在于造成从现世走向冥界的假象。金字塔的外面是沙漠中的太阳,而在金字塔里面则是黑暗统治着。

吉萨金字塔(Ciza):建于公元前2700~前2600年左右的第四王朝时期,在尼罗河的三角洲的吉萨造了祖孙三代的三座大金字塔,是古埃及金字塔的典范。它们都是精确的正方锥体,形式极其单纯,比昭赛尔金字塔提高了一大步。其中胡夫(Cheops)金字塔最高。称为大金字塔,被称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观”之一。塔高146米,底边长230米,用大约230万块平均重2.5吨的石材砌筑而成;哈夫拉(Chephren)金字增高143.5米,塔基四边长215.5米,塔的东边有一平面长方形的神庙,通常称上庙,靠近尼罗河谷建有下庙,上庙和下庙之间有一条长约496米的通道,闻名遐迩的狮身人面像即位于下庙的西北方;门卡乌拉(Menkaura)金字塔高66.5米,底边各长108.5米,规模较小。

埃及金字塔体现了埃及墓葬仪式的新观念和君主神圣化的信念。对于这样的金字塔建筑,我们应该如何评价?它令人赞叹不已,尤其是在不同的光线下,金字塔会显示出它的不同的美。在广阔的沙漠上,只有金字塔这样高大、稳定、沉重、简洁的形象才是永恒的,才有纪念性,它们也只有在这样的环境里才有表现力。它的特征就是宏大、单纯。谢林说,“埃及建筑中对宏大的追求,体现于另一方面。永恒不易的天宇、大自然中运动的千篇一律,使这一民族追求牢固和永恒;体现于金字塔的格调,犹如他们遗留给我们的其他古建筑物中,这种永恒不易的格调,从不允许埃及人以他物从事建筑,惟有巨石。”巨石是埃及的“永恒之石”,埃及人用这种“永恒之石”创造“来世的艺术”。然而人们还是不会满足于这样的解释。黑格尔说,“我们发现最古的宏伟的坟墓纪念坊是埃及的金字塔。乍看起来这些值得惊奇的工程之所以使人惊赞的地方在于它们的体积大到难以测量。这立刻使人想到要费多久时间和多少人力才能完成这样庞大的一座建筑。如果单从形式方面看,它们并没有引人入胜的地方,只消化几分钟就可以把它们看完和记住。由于在形状上这样简单整齐,它们目的何在的问题是久经争论的。”那么金字塔除了是法老的陵墓之外,其形式究竟还有什么意义呢?

不少学者认为金字塔的形式反映着古埃及人对于太阳神的崇拜。帕瑞克·纽金斯指出:“对于埃及建筑之谜,一个似乎合理的答案是:如此之多的几何形式,决非来自自然的抽象,它们全来自埃及人对太阳神的崇拜,在他们的生活中太阳神占压倒一切的地位而被尊为万神之王。金字塔是通天的阶梯,这是根据金字塔和方尖碑顶部的金属装饰所产生的联想,而且金字塔四面都刻着带双翼的太阳。”这时古埃及人还保留着氏族制时代的原始拜物教,除太阳神崇拜之外,他们相信,高山、大漠、长河都是神圣的。早期的皇帝崇拜利用了原始拜物教,皇帝被宣扬为自然神。于是,就把高山、大漠、长河的形象的典型特征赋予皇权的纪念碑。这样的艺术思维是直觉的、原始的,金宇塔就带有强烈的原始性和永恒性,仿佛是人工堆垒的山岩。它们因此就和尼罗河三角洲的风光十分协调。

公元前2000年左右,由于埃及金字塔屡遭盗墓者的威胁,使得法老的陵墓由金字塔转换为石窟陵墓。但是埃及除了金字塔之外最著名的建筑要算是神庙了。

埃及神庙奉行政教合一系统,法老与国君和祭司是一人。神庙建筑遍布埃及各地,在一个时期内占有全国土地的六分之一。祭司们在宗教区内以祭坛、神像和圣殿为三位一体。每逢祭祀节日,祭司们抬着本庙神像去外庙访问,并在仪典中分别扮演神话角色,唱诵礼神诗篇。在埃及,神庙是神的“城堡”、“宫殿”。神庙中的“门墙”,有着特殊的意义,“门墙”被称做是“地平线上的大山”,太阳就从这两座大山之间升起,两座塔楼分别代表伊西斯(Iside)和娜芙提斯(Nepthys)两位女神,根据神话,这两位女神的臂上托着初升的太阳。门墙强调了神庙的立面和进入大门的作用,增强了神庙的肃穆。对于埃及人来说,神庙中的柱子(Dillar)象征着稳固。杰克·特里锡德说,在古代世界,柱子的象征意义通常极为重要,代表着神的力量与权威,也代表着生命力。埃及的杰得(djed)柱(后来建成的有四个柱顶的柱石)据说代表着奥赛利斯(按:一译俄塞里斯)的脊柱。而由柱子构成的神庙是最重要的宗教空间。

在中王国时期,底比斯曾是阿蒙神的崇拜中心,阿蒙神最初是风神或空气神,随后它与其他神祇,如科普托斯的富饶神“敏”,融合在了一起,再往后又与埃利奥波利斯的太阳神“拉”相结合,最后形成了宇宙之神“万神之神”。有这个神保佑,可以打胜仗,在供奉这个神的庙中人们献祭大部分的战利品和被征服民族的贡物。阿蒙—拉成了帝国的保护神:人们把底比斯女神“给”他做了妻子,承认月亮神洪斯(Hons)为他的儿子。这样形成了神的三位一体。而供奉阿蒙神的神庙建筑中最著名的要数卡纳克和卢克索的阿蒙太阳神庙了,这是新王国时最丰厚的给“阿蒙”的献礼。每年尼罗河泛滥季节的第二个月,由国王主持仪式,载着阿蒙神(Amūn)、穆特女神(Mut)和他们孩子洪斯神的神像的船,护送着他们从卡纳克神庙出发到卢克索神庙。这是古埃及人最重大的节日之一。除了水路之外,还有陆路,在两个神庙之间有一条排列着两行圣羊雕像的一公里长的斯芬克斯大道,如果举行宗教仪式的话,也是从卡纳克开始,而到卢克索结束,那将是何等壮观的盛典!

卡纳克阿蒙—拉神庙(Karnakdi Tempio Amūn-Rē)始建于公元前1400年,庙内的多柱厅是公元前1000年建造的,六座塔门的最后一座则建于公元前400年,其间相隔居然上千年。“卡纳克”,意为“城寨”。卡纳克阿蒙神庙,位于埃及中王国和新王国时期首都底比斯东城的北半部,即开罗以南约700公里的尼罗河东岸。神庙总长366米,宽110米,以西面的主神殿为中心,大殿南北长103米,东西宽51.8米,大殿密密麻麻排列着134根粗壮的石柱,分16排而立。中央通路两旁有12根带有伞形纸草花的柱头,高达23米,为现存的古代最大的石柱。这个神庙也是当今世界上仅存的规模最大的庙宇。

卢克索阿蒙神庙(Luxor,Tempio)位于底比斯城尼罗河东岸。比卡纳克的阿蒙神庙规模略小,总长约260米,宽60米,14根高达20米粗壮的石柱坐落在两进院子之间,充满了阴暗神秘的感觉。

富有意味的是,卡纳克神庙和卢克索神庙的建筑结构,给人以观察群星与太阳及其相互关系的便利。尤其是在卡纳克神庙柱廊所采取的方向,恰好使祭司在祭台上能够望见春分与秋分的落日。可见这种神庙在当时宗教崇拜中所含有的特殊意义。

黑格尔说道,人们在这些巨大的值得惊赞的人类作品中信步游览,不免要想到这些巨石堆砌成的作品对于什么是神圣的这个问题究竟有什么启示,说出了些什么。因为细看起来,这些建筑一般都有许多象征的意义交织在一起,例如狮身人首像和麦姆嫩像的数目,石坊和通道的位置标志出每年的日数,黄道十二宫,七大行星,十二月的季节之类。有时雕刻还没有脱离建筑而独立,有时真正的建筑因素如尺寸大小、间隔、柱墙和台阶的数目之类的处理方式又显得这些关系的目的并不在它们本身,即不在对称、和谐与优美,而在它们的象征意义。因此,这类作品显得具有独立的目的,它们本身就是一种宗教崇拜,在这种崇拜中君民结合在一起。正因为神庙建筑的象征性,所以黑格尔将其列为象征性的建筑。而美国文化学家伊迪斯·汉密尔顿则赞美道,巨人般的埃及庙宇,惊人的大块花岗岩,看起来似乎只有发生地震的力量才能把它们搬运在一起。埃及的庙宇不像是几何图形与匀称的美的结合的创造,而是某种别的东西。它体现着科学与一种感人的精神,不过最主要的是力量,一种超人的力量,一种坚如磐石、无比强大的力量和压倒一切的气势。相比之下,人所具有的一切都微不足道了,人似乎不复存在了。埃及的建筑家们深深地感到大自然的威力,它所占据的不可抗拒的绝对统治地位。在他们的头脑中一点也没有想到人——这个微不足道的分子。因为在上古时期,人类在大自然的威力面前确实微不足道,但是人类却创造了可以和自然媲美的建筑。换言之,人类要表达神的威力,必须通过这种巨大、庄严的建筑才能实现。因此,在H。W。米勒看来,作为对整个字宙秩序都有意义的建筑,建造一个神庙,在动工之前需有一个特定的动机,一个详尽的设计和一个专门的奠基仪式。

埃及人不仅建造了神殿同时也在神庙建筑旁建造了神苑。这种神苑又可以说是圣林,是在神庙附近种植树木。日本学者针之谷钟吉指出,古埃及王(法老)们为尊崇众神而频繁地建造神殿,又在神殿的周围布置神苑。据说这种神苑在中王国时代就已出现,但是一般认为是在新王国时代(公元前16~前11世纪)以后,以巴哈利的神殿为最著名。斯芬克斯的两侧,种植有金合欢,形成行道树。在塔门的附近和三个台地上,也都种有树木,这种神苑形式在绘画中可以见到。

早在古王国时期,曾经出现过木结构的阿比多斯宫殿。后来法老开始代行神的权威,他保证土地具有繁荣的魔力,他的神性由金字塔来象征。由于新的礼仪的增加,这种权威不断地被加强,于是法老开始吸取太阳神赐给他的生命力,再后来法老成了“太阳神之子”。中王国时期,第十二朝法老阿美尼姆赫特三世曾建造了被称为“迷宫”的十分浩大的宫殿。这个宫殿据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记载有地上地下两层各1500间房子。地上的一层有12个院子,由朝南6道门和朝北六道门和双排石柱围成的通道相通。而到了新王国时期,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中央集权逐渐巩固,法老也逐渐变为最高的、统治一切的众神之神的化身。于是就不满足于一般的府邸,而建造宫殿,甚至为自己建造神庙,追求庄严宏大的规模。在新王国初期,卡宏城(Kahune)的宫殿已经同太阳神庙相结合,但布局还不够严整。而在新首都阿玛纳(Tel-el-Amarna)建造了几所宫殿。在宫殿中可以举行仪典,对法老的崇拜逐渐达到高潮。而在十九王朝时期,宫殿和神庙成为一体,最典范的就是拉美西斯二世的底比斯的拉美捷斯宫殿——神庙。

空袭东京

古代印度位于亚洲南部的印度次大陆,外表像一菱形或钻石形。印度这一名称来源于印度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的印度河和恒河,为发展农业提供了自然条件。印度的北方为喜马拉雅山脉所阻隔;西面的兴都库什山脉,是印度与西方的交通要道,雅利安人就是通过这个要道进入印度的。印度的南半部是三角形的半岛,东为孟加拉湾,西为阿拉伯海。南部的德干高原有森林和矿产,多沼泽草原。沿海平原区气候宜人。古代印度包括今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和尼泊尔等国。

古代印度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时期是公元前3000年~前2000年的印度河文化时期,有考古发掘的摩亨佐·达罗等古城;第二时期是公元前2000~前500年的吠陀文化时期,建筑以木结构为主;第三时期为公元前324~前187年的孔雀帝国,这个时期是佛教兴盛的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是石建寺庙和石窟;第四时期是公元6世纪以后,婆罗门教又重新取代了佛教,后来转化为印度教,还有专修苦行的耆那教,形成了婆罗门教和耆那教寺庙。公元11~12世纪,伊斯兰教徒先行在印度北部建立了几个王朝。到公元15世纪末,印度的建筑伊斯兰化了。

印度建筑最重要的建筑是宗教建筑,即使是城市也具有宗教的意味。马里奥·布萨利指出,印度建筑的“整个建造活动具有一种巫术仪式的意义:首先要用占卜术来进行选址,并要将魔鬼、精灵以及除神庙所供主神之外的其他神祗都驱除出场地,以确保所选地段和宇宙之间存在着一种和谐的对应关系”。在马里奥·布萨利看来,印度建筑的基本主题就是对“中心”的表现。这一主题对于建筑和城市规划都是同样适用的。每一座寺庙或宫殿都是一个宇宙轴心,一个神圣的中心,它是天、地,甚至冥世的交汇点。由于在整个印度地区直至今曰都将村落视为人类聚居的基本单元,因此,将这种中心的象征加以拓展,就成了城市平面中反复出现的母题。这种观念首先是在摩亨佐·达罗城得到体现。

公元前3000年在现今巴基斯坦的印度河下游有一个城市叫摩亨佐·达罗(Mohenjo Daro),意为“死者之丘”。城市分东西两部分,中间一条主要干道宽达7米(一说10米),城的西区是城堡,建在一个高约10米的人工平台上,城的北半部中央有一个水池,长12米,宽7米,深约2米,据推测可能是宗教祭祀建筑,水池的东面和北面可能是宅第,池的西面是谷仓。城堡的南半部是会堂和寺庙,会堂可能是祭祀用的,是一个每边长约28米的方形大厅,里面是四排砖砌的圆柱。寺庙的四周有柱廊,里面有走道和各种房间。另外城里还有高塔。从水池、寺庙等推断,这个时候古印度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宗教体系,建筑也初步形成自己的形制。

印度是一个笃信宗教的国家,印度的宗教派别众多,婆罗门教、佛教、印度教、耆那教等,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活动都以宗教为中心,我们以此可以来理解为什么印度的建筑主要是神庙。

像巴比伦人崇拜山岳一样,印度人相信神是住在山上和岩洞里的。于是,他们开始建造可以称其为山丘和洞窟的建筑。黑格尔指出:“按照印度人的观点,人类本身是神或要变成神,活人与死人的严格区分在印度就不存在。因此,印度的建筑在未受到伊斯兰教来源影响的时候,不是用来住死人的,而是像上述那些奇特的洞穴一样,属于建筑艺术的一个较早的时期。”在印度,寺庙因其巨大的体量成为山的隐喻。在印度人看来,山是宇宙之柱和世界轴心的象征。而神庙只有和山联系起来的时候才真正具有神圣性。

印度的神庙最主要是支提和毗诃罗。支提(Chaitya),原义是火葬的柴堆,泛指礼拜场所,在佛教建筑中特指塔庙、祠堂或佛殿。其中最著名的是卡尔利(Buddhist Chaitya,Karli)的支提窟。毗诃罗(Vihara)意思是休闲安居的园林,佛教建筑指的是僧房、精舍和寺院。早期的支提和毗诃罗是木构建筑。这种毗诃罗(僧院)主要包括一个正方庭院,围着几排僧房,它也许达三层,或更多层。院子中间是一座小庭堂,有石柱或木柱支撑。而遗存至今的多为仿木结构的岩凿建筑,称作支提窟或毗诃罗窟。这种石窟建筑常常位于峭壁上的岩穴中,是印度典型的建筑类型。在印度人的观念中,大地的隐深处和神域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佛教的僧徒依山凿窟,这些石窟往往是用来举行宗教仪式的。

印度神庙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窣堵坡(Stupa)。帕瑞克·纽金斯说,所有的印度庙宇都是庙山,佛教传统的古典结构是窣堵坡,但它根本不是一座建筑物,而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土山丘。窣堵坡是用来埋佛陀或圣徒骸骨的,它往往采用象征天宇的半球形的建筑物。马里奥·布萨利指出,窣堵坡具有多重象征意义,如:一种神秘力量的中心(世界的轴心):一种从外部看的宇宙形式;作为墓穴、衣冠冢或圣骨所;以及佛陀传教和圣迹的纪念物等。它还被建在新占领的土地上,作为一种祭品和忠于土地的象征。它代替了祭坛的意义,并被视为法力遍及宇宙的佛陀化身。而据国内一些学者研究,窣堵坡具有“宇宙之树”、“众神之窟”、“宇宙之柱”以及“太丘之初”的意味。最著名的一个窣堵坡是建于公元前250年的桑吉窣堵坡。

桑吉窣堵坡的半球体直径32米,高12.8米,立在4.3米高的圆形台基上。半球体是用砖砌成的,它的表面贴一层红色砂石。四周有一圈印度特有的石栏杆,每面正中设一个门,朝正方位。栏杆仿木结构,在立柱之间用插隼的方法排着三根石料,断面呈橄榄形。立柱顶上用条石连成一个环。门高10米,覆满了深浮雕,轮廓上装饰着圆雕,题材大多是佛祖的本生故事,英国学者渥德尔形容道,除了象征品(其中莲花代表无染无着是最突出的),繁复的花卉藤萝,侍候的天神天女和禽兽之外,这些雕刻的伟大特色是本生故事。也有少数佛陀生平历史场面。马里奥·布萨利则说,桑吉建筑群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其宗教意义方面,也体现在它将建筑与雕刻糅合为一体,从而可以通过其装饰来追溯起源。在这里,窣堵坡真正成了佛的化身,它更是对佛及其统治整个宇宙和精神世界的无边法力本质的显现,即通过一种非偶像化的形式来表现佛的存在。它以一种对天穹的隐喻,象征着佛的无处不在和无迹无形。通过这种方式,佛不仅被视为是人类的导师,更被视为是宇宙的本体。富有意味的是,在桑吉宰堵坡的顶端,有一个方形石栏围着的直径逐渐变小的具有树的造型意味的圆形伞状结构。除了桑吉宰堵坡之外,在锡兰尚存有原始状态的窣堵坡,如阿奴拉德普勒古都内公元3世纪始建的睹婆罗摩“达伽巴”(Thuparramadogoba),这种0堵坡在锡兰被称作达伽巴。

中途岛海战

古希腊位于欧洲南部,地中海的东北部,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今日土耳其西南岸、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东岸,都属于古希腊范围。在这种海洋性的地理条件中,希腊不是以农耕,而是以海上开拓谋求生存。希罗多德在《历史》第一卷中指出,希腊人已在全世界我们所知道的气候和季节最优美的地区建立了自己的城市。因为伊奥尼亚周边的任何地方,不管是北方、南方、东方还是西方,都不像它那样得天独厚。在其他地区,气候不是寒冷和阴湿,就是暑热和干燥,使人非常烦恼。而在希腊,气温介于冬夏之间,处于适中状态。气候越趋于适中的地方,那里的大自然越发明亮和愉悦,便越广泛地表现在生气勃勃和聪明机智的形象上,表现在果断和大有作为的特点中。在这样适宜的气候中,人们更多地把精力投入到艺术创造上来,包括建筑艺术。

公元前2000年至前1100年,希腊处于爰琴文明或者说米诺斯文明时代,克里特岛是爱琴海岛屿中最大的岛,非希腊语的卡里亚人等创造了克里特文明。希腊人的一支——阿卡亚人从巴尔干半岛的北部南下创造了迈尼锡文化。由于爱琴文明的发现,使得希腊成为世界五大文明发祥地之一。公元前1100至前800年为荷马时代,又称英雄时代。公元前800年至500年是希腊城邦形成时期,称为古朴时代,又称早期希腊。爱奥尼亚人城邦形成了爱奥尼式建筑,多立安人城邦形成了多立克式建筑。公元前500至前330年间,希腊进入了古典时代,这是希腊的黄金时期,在建筑艺术上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主要建筑类型有卫城、神庙、露天剧场、广场等,并在伯罗本尼撒半岛形成了一种新的科林斯柱式。从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开始远征波斯,到公元前325年东侵结束,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帝国,其领土西起希腊,东到印度河流域,北抵中亚,并使东方希腊化。公元前1世纪末,希腊被罗马征服。但是希腊建筑不仅影响了罗马建筑,也影响了整个欧洲的建筑。

德黑兰会议

与希腊神庙的三层台墓相比,罗马神庙是建在高高的墩座上,在前面只要通过台阶就容易进入正殿,正殿前是纵深的门廊,门廊的柱廊延扩大到神庙周围。最典范的建筑是万神庙。

万神庙(Pantheon)原是公元前27年古罗马统帅M。V。阿格里帕(M。V。Agrippa)神庙,居然在公元80年遭到雷击。公元120~124年罗马皇帝哈德良重建。公元609年教皇卜尼法斯四世将它改名为圣母与诸殉道者教堂。万神庙的基本构思是宇宙象征意义。它是罗马的单一空间,集中式构图的建筑物的代表,也是罗马穹隆技术的代表。在19世纪以前,它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穹隆顶建筑。万神庙是前柱廊式的,但焚毁之后,重建时,采用了穹顶覆盖的集中式形制。门廊面阔33米,16根科林斯式的柱子分3行排列。大门两侧放置着奥古斯都和阿格里帕的雕像。万神庙是圆形的,穹顶直径达43.3米,顶端高度也是43.3米,按照当时的观念,穹顶象征天宇。它中央开一个直径8.9米的圆洞,象征着神的世界和人的世界的联系。从圆洞(圆天窗)射来柔和的光,照亮空阔的内部,有一种宗教所特有的气息。

约翰·B·沃德-珀金斯对罗马万神庙赞赏有加,认为这个建筑超过了希腊的帕提农神庙。布鲁诺·赛维对罗马的万神庙的空间评价非常高,他说,在罗马万神庙出现之前,人类从未创造过内部空间,只不过是一些空窍而已。原始人是害怕空间的,这一时代的标志是糙石巨柱——一个直立的长石:毫无用处,古代东方人则创造了许多实体建筑,如金字塔和巨柱如林的庙宇。在这些庙宇里,大量的巨柱占据了空间。古希腊使庙宇中的柱子人格化了,但仍然忽视空间。罗马的万神庙首先把空间这种摸不着而又实际存在的东西作为一种建筑的表达手段,它的空间是羞怯的,被沉重的实体所包围,内外联系过于狭小。大殿里惟一的采光口是顶端的圆形天窗,它加强了穹顶内部方格藻井上的光影变化,使建筑物显得厚重坚实。但是,罗马建筑与希腊相比,最主要的还是体现在公共建筑的新的类型上。

诺曼底登陆

古罗马最重要的建筑表现在公共建筑上。黑格尔说道:“希腊建筑艺术的特征在于既彻底的符合目的性而又有艺术的完美,既高尚素朴而又装饰得很轻巧美妙;罗马建筑艺术在机械的方面固然见出特长,比起希腊建筑艺术较富丽豪华,但比不上它的高尚秀美。此外,到了罗马时代,在建筑里出现了许多希腊人所不曾知道的目的。我在开始时就已说过,希腊人只把艺术的豪华和优美运用到公共建筑方面去,他们的私人住房始终是微不足道的。至于罗马人则不但扩大了公共建筑的范围,例如他们的剧场、斗兽场以及其他公共娱乐场所都把结构的符合目的性和外观的豪华壮丽结合在一起,而且在私有建筑方面也大有发展。特别是国内战争以后,别墅、澡堂、走廊和台阶之类都建造得极豪奢,从而替建筑艺术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其中包括园林艺术,以富于才智和审美趣味的方式发展得很完美。罗马建筑的这一类型给后来意大利人和法国人提供了范本。我们德国人长期受到意大利和法国的影响,最后才回到希腊,用古代的较纯粹的形式做模范”。公共建筑最主要是体现在广场建筑上。

罗马广场“Forum”是直接从希腊的“agora”演绎过来的。罗马城里都有中心广场,是历代皇帝为满足日渐增长的社会、法律、商业及节庆的需要而建的。在广场中可以发布公告、进行审判和欢度节日,甚至角斗。约翰。B。沃德-珀金斯指出,罗马广场最初形成时是一种多功能的开敞空间,交替地被当做社区中顶礼膜拜的设施、政治或军事集会场所、露天法庭或者市场,还可以当做公共娱乐场所。其中著名的有3个,即恺撒广场、奥古斯都广场和图拉真广场。

恺撒广场供奉的是维纳斯神庙,前廊有8根柱子,进深三跨,广场成了庙宇的前院。维纳斯是恺撒家族的保护神,因此,广场显然是恺撒个人的纪念物。广场中间立着镀金的恺撒的骑马青铜像。而奥古斯都广场首次用建筑物的形式形成广场。像恺撒广场一样,也在两侧各造了一个半圆形的敞廊讲堂给雄辩家用。围廊式的庙宇是供奉战神的。而图拉真广场竟几乎要把皇帝崇拜宗教化了。图拉真在奥古斯都广场旁边建造了罗马最宏大的广场。广场的形制参照了东方君主国建筑的特点,不仅轴线对称,而且做多层纵深布局,有意识地利用建筑布局酝酿建筑艺术高潮的到来,而建筑艺术的高潮,也就是皇帝崇拜的高潮。在君主制度下,广场本身就是一种政治礼仪的产物。房龙指出,罗马人喜欢修凯旋门,纪念圆柱,而且要从上到下,布满精美的雕刻。他说道,在罗马图拉真纪念柱上,图像占660英尺,共计2.500个人物,千姿百态,表明图拉真皇帝在达契亚地区进行讨伐战争的各个场面,有皇帝拉开弹弓准备射击的场面,有被俘的野蛮人的几百个首领被斩首的场面。图拉真广场正门是三跨的凯旋门。在纵横轴线的交点上,立着图拉真的镀金的骑马青铜像。最有特色的是高达35.27米的纪功柱。柱头上立着图拉真全身像,1588年改为圣彼得像。这些记功柱和凯旋门是出于礼仪的用途。

剧场是罗马最重要的公共建筑。最著名的有公元前44年-前13年建的马采鲁斯剧场(Theatreof Marcellus)、公元50年建的奥朗治剧场(Theatreof Orange)等。马采鲁斯剧场的观众席可以容纳1万到1.4万人。外墙分上下两层,都是券柱式,现在还保留着部分墙壁。奥朗治剧场在现在的法国南部,有一个直立的舞台,使剧场外表统一,这个剧场可以容纳观众7千人左右,它造在山坡上,观众席一半利用地形,一半构造起来。罗马剧场的基本设计是从希腊剧场变化而来的。有人指出,罗马剧场一般都建筑在平地上,而希腊剧场是利用山的天然斜坡以开辟观众看台。希腊剧场的观众看台超过半圆以上,而罗马剧场的观众看台是正半圆形,半圆以外的观众席位因为视线不好而都被切去。罗马剧场的台口高度一般不超过5尺,舞台上的建筑墙面装饰得非常华丽。上面提到的奥朗治剧场,有一堵设有三扇门的正面墙,装饰有许多对称的柱子、三角饰、壁龛和雕像。因此,不论在设计、建筑和装饰等各方面来看,剧场是罗马建筑中最高成就之一。

大角斗场“Clolosseum”,又称大斗兽场,是为角斗表演而建的。它不仅是罗马最具有代表性的公共建筑,也是一种象征着永恒的建筑。大角斗场平面是椭圆形的,中心是一个中央“表演区”,有60排阶梯座位的观众席,可以容纳8万观众。观众席分荣誉席或称贵宾席、骑士席和平民席等5区。看台上下5个部分,有80个出入口。大角斗场的外观非常雄伟,高48.5米,分四层,从第一层起,分别为多立克柱式、爰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用连续的券廊围成一圈,最上一层是科林斯壁柱。从规模、技术和艺术风格各方面来看,大角斗场都是古罗马建筑的代表作之一。

公元3世纪时,十字拱券平衡体系成熟,把罗马建筑又推进了一步。浴场建筑较之于纪念性建筑要低微一些,属于功能性建筑,其代表作是罗马城里的图拉真浴场(Bathsof Trajan)。卡拉卡拉浴场(Bathsof Caracalla)和戴克利先浴场(Bathsof Diocletian)。早在共和时期,罗马城里就仿晚期希腊的模式,建造公共浴场。后来又把运动场、图书馆、音乐厅、演讲厅、交谊室、商店等等组织在浴场里,形成一个具有社交等多用途的建筑群。伯高·帕特里奇说道,在罗马人的生活中,洗澡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甚至他们的建筑物,也都与浴室有关。马提雅尔曾经这样描述了一座公共浴池:“噢,奥庇阿努斯,如果你没有在伊特鲁库斯浴室洗过澡,那你这一辈子就算根本没有洗过澡。”那座浴池规模宏大,绿白相间的大理石铺地,热气房旁边排着一些池子,由提图斯修建的一条水渠,直接将水从亚平宁山引到这儿。浴场规模非常大,如公元217年建成的卡拉卡拉浴场可以容纳1600人;戴可利先浴场可以容纳3000人。这些建筑不仅是罗马建筑的景观,也丰富了罗马的天际线。

在B。M。费根看来,罗马的物质遗产在于道路系统和城市建设。这项道路系统今天仍为欧洲和近东的许多交通提供了基础;而城市是仍然繁荣着的现代城市。陈志华在考察了意大利之后描述道:“古罗马的城市建设,在当时可以说是世界上第一流的,甚至在很长的时期内,很少有如此规模的城市建设。如古罗马帝国大建驿道,尤其在意大利本土,驿道密布如网。古话说,条条道路通罗马,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从卡普亚直达罗马中心广场的阿庇亚大道。这是从恺撒大帝以来,历次重大战役之后,军队凯旋,到中心广场去举行仪式的典礼性大路”。“引水渠也是古代罗马城市的一道景观,一共有11条输水道通向古罗马城,都架在高大的石砌券拱上,有十几公里长的,有几十公里长的”。我们由此可以想象罗马城当年壮观的景象。

血战硫黄岛

古罗马文学家维吉尔(Virgil,公元前70~前19年)在其作品《极乐世界》(Elysium)中描绘了一种“理想景观”,这种“理想景观”可以和上帝的伊甸园相媲美。就像有人指出的那样,“理想景观不是对纯粹自然景观的描绘,而是一种关于理想化的人类生活的概念,伊甸园的另一个版本。”但是从古罗马现实存在的花园和庭院来看,它受到古希腊的影响,主要分宫苑和贵族庄园。最著名的有罗马近郊的哈德良离宫(126~134)。罗马皇帝尼禄的金屋园。而从发掘出来的庞贝和赫尔库朗涅牟两处的遗址中,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罗马别墅和园林的状况。针之谷钟吉指出,这两个罗马时代的三等城镇,在公元79年被维苏威火山爆发后的熔岩所覆没,自18世纪以来经过多次发掘已经展现于世,特别是庞贝故城已相当完整地显露了出来。大体是广庭与列柱廊相结合的家庭住宅和平整的街门布局,建筑中还有丰富的雕刻、笔画、嵌石画等装饰艺术。其中维蒂府邸属庞贝末期的建筑,现在府邸内栽培了植物,使它几乎完全恢复了原状。这是古罗马住宅庭院的一个范例。它由柱廊和喷水雕像组成,在当时流行的波纹边黄杨花坛中,种着常春藤,灌木及花卉。如此完整的古迹呈现在人们面前可以说是一个奇迹。

盟军攻占柏林

建筑是古罗马人最富有创造力的领域。古罗马的建筑是古典建筑的典范,对人的心理能够产生强大的震撼,这主要与其简单的几何造型、巨大的规模体量、厚重的石头材料等有关。他们的建筑具有一整套古典建筑的语言,形成了他们自己独特建筑风格和特色。热尔曼·巴赞指出,罗马建筑师把多力克式、爱奥尼亚式和科林斯式合而为一。从爱奥尼亚式和科林斯式的结合中,他们创造了第四种样式——“合成式”(Conposite)。这种合成式也称罗马式。古罗马建筑最主要地体现在拱门、圆顶和券拱结构上。

首先,拱门是罗马建筑最显著的特色。但是,罗马人并没有发明拱门建筑,这是他们从伊特剌斯坎人那里学来的,罗马人利用了它。在高架渠和桥梁建筑上,他们应用了拱门,创造了既美观又实用的杰作。在像罗马大竞技场一类的结构上,他们采用了重复拱门并和希腊的圆柱相结合。他们把进门的甬道盖成拱状。约翰。B。沃德-珀金斯说,它们建造了拱形凯旋门来“纪念战争的胜利”,或者“纪念其他值得铭记的人或事,最常见的是纪念皇帝个人,或者纪念刚刚去世的皇帝的丰功伟业。”罗马广场及其附近现在还可以见到三座这样的凯旋门:一座是纪念梯图斯的,一座是纪念塞普提米乌斯·谢维洛斯的,一座是纪念君士坦丁大帝的。

圆顶也是罗马建筑最主要的特色。当然,圆顶所根据的原理是和拱门相同的。房龙说,穹顶这一结构上的革新技术,后来传到小亚细亚,而小亚细亚(我们应该相信希罗多德,他对这类小事素有研究)的吕底亚人在逃难中,来到意大利中部的伊特鲁利亚,又把穹顶带到那里,从此改名为伊特鲁利亚人。公元前四世纪,罗马人征服伊特鲁利亚,在那里看到了穹顶。罗马人把他们学来的新技术,又向欧洲各地传授。这就是现代世界穹隆的来源,从美索不达米亚传到吕底亚,传到伊特鲁利亚,传到罗马,传到西欧。赵鑫珊说道,在欧洲建筑艺术史上,Dome是指圆屋顶、穹顶,包括卵形或半圆穹顶、约旦多边穹顶。Dome这个词来自意大利文Duomo,系指意大利大教堂。他认为,古罗马人是一个极有建筑艺术创造天才的民族。他们把人类原始部落的圆形屋顶一步步推向了极致——Dome;只有到了古罗马人手里,原始人的原型屋顶才上升到了Dome——圆形穹顶建筑艺术,上升到了一首叫人激动不已的哲理诗。罗马人用它来作为巨大公共建筑的屋顶,使得整个建筑的内部空间不必用柱子支撑,在建筑圆顶或拱门时必须用一个临时的支架;但是等到拱门的石块都镶砌完毕,或是圆顶上的水泥凝固之后,这个支架就可撤去,拱门或圆顶屹然独立,成了优美雄壮的纪念物。世界上最大的圆顶之一是罗马的万神庙,它是阿得里安所造的。查士丁尼在君士坦丁堡所建的圣索菲亚大教堂,高耸的拱门支持着巨大的圆顶,被认为是近东这类建筑最为宏伟壮丽的。

券拱结构是罗马建筑最大的特色,也是最大成就之一。罗马建筑典型的布局方式、空间组合、艺术形式等等都同券拱结构有血肉的联系。正是出色的券拱技术才使罗马宏伟壮丽的建筑有了实现的可能性,才使罗马建筑那种空前勇敢大胆的创造精神有了根据。英国建筑学家萨莫森指出:“罗马建筑两大类型是以大斗兽场为例的带长廊的圆形竞技场和凯旋门。看到了它们被崇拜到如此程度,以致被尊为合乎语法的表现手法源泉,虽然罗马建筑的形式还很多,但我认为没有一处能如此圆满地与古典建筑语言融会贯通,而成为古典语言有机的组成部分。当然公共浴室建筑的铺张排场和拱形厅堂以及许多套间,有时也给人灵感,还有一切伟大的古典穹隆顶建筑的原型,独一无二的万神庙……”帕瑞克·纽金斯将希腊建筑与罗马建筑进行比较,他说,希腊对人与宇宙和谐的追求是抽象的,并且表现出他们在艺术中的宇宙意识,它像人的纯真理想一样美好。罗马人可没有这种理想主义,罗马人是勇于实践的种族,他们善于逻辑思维,在制定法律、工程技艺和管理国家等方面优于其他种族。他们所追求的和谐不是精神上或者天际间的,而是在他们的切身的住宅范围和惊异已经到手的疆界内的和谐。他们的宗教以家庭为中心,在“中庭”(或别墅的厅)宅神(penates)面前供上灯火。他们最为赞扬的品德(包括肉体上的勇敢)是忠诚(pietas,忠于父母及祖先)和奉献(gravitas)。他们认为希腊已经衰老,坚信罗马人的生活方式是正确的。确实,从建筑艺术上来说,罗马的建筑是完全可以和希腊媲美的。

希特勒的末日

就像希腊神庙一样,早期基督教建筑首先是建造在天国的,这是人类幻想的产物。早期基督教继承犹太教的纯粹的精神性,排除对偶像的崇拜,因此早期基督教的宗教建筑像犹太教一样,是停留在想象中的。顾晓鸣说,《圣经》给我们透露了种种消息。根据传说,“上帝的殿”最早是在伯特利(Bethel,词意即为“上帝的殿”),“耶和华站在梯子上说,我是耶和华,你祖亚伯拉罕的上帝,也是以撒的上帝,我要将你现在所躺卧之地赐给你和你的后裔。你的后裔必像地上的尘沙那样多,必向东西南北开展……这地方何等可畏,这不是别的,这是上帝的殿,也是天的门……我所立为柱子的石头也必作上帝的殿……”但是,由于希伯莱人的流动性和历史上的流散,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圣殿”实际上是流动的,圣所的建立是在定居迦南之后,而早先,约在“西奈山得启示”之后,则有犹太的移动式圣殿——mishkan(圣幕,tabnernacle),《出埃及记·26》中有详细的描绘。就像人类是按照自己的形象来创造上帝一样,“上帝的殿”虽然不是一种现实的存在,但是,它也有现实的依据。

有了“上帝的殿”就会有“上帝的城”。同时“上帝的城”也是和世俗的城相对应的,公元5世纪圣·奥古斯丁所著的《上帝之城》一书中写道,公元410年,哥特人洗劫了罗马城,一些人把这场灾难(这是公元476年罗马城毁灭的预演)归咎于罗马人不再信仰古代诸神的结果,他们说,当罗马人信奉朱比特(Jupiter,罗马神话中最高的神,即希腊神话中的宙斯)的时候,罗马一直保持强盛;但现在皇帝们都不再信奉他,所以它也不再保护罗马人了。奥古斯丁说,自从亚当犯了原罪以后,世界便被分为两个部分,两个城市:一个是上帝之城,一个是世俗之城。前者是上帝所代表的天国,后者是魔鬼撒旦统治的地狱。但在现世,这两个部分是混在一起的人类历史,就是上帝的信徒和魔鬼的信徒之间的斗争的历史。斗争的结果就是要在最后审判时将这两个城市分离开来,让上帝的信徒同上帝一起生活在幸福的天国,而让魔鬼的信徒受地狱的折磨。世俗城市罪孽深重,它的劫难、毁灭在所难免,正是在罗马的废墟上,将建立起永恒、充满仁慈、光明和幸福的上帝之城。但是在政府和社会里,圣·奥古斯丁所描述的两种城并行不悖,作为中世纪生活双重性的纪念物,教堂和城堡这两种杰出的中世纪建筑巍然矗立,同时,天堂乐园与人间的庭园也是相对应的。

耶略撒冷城:公元前996年,以色列国王大卫攻占耶路撒冷,并定都于此。诺斯罗普·弗莱指出,城市的意象自然是集中在耶路撒冷。城在象征的意义上都是女性,正如“metropolis”(大都市)一词所提示我们的,是“母亲的城市”。在他看来,耶路撒冷圣殿分成3个部分:外殿是市场,内殿是信徒的聚集地,最内为至圣殿,是代表上帝存在的地方,用账幕遮挡,大祭司每年进入一次(《希伯莱书》)。在弗莱看来,耶路撒冷位于山的顶端,因此它象征性地成为世界最高点。《诗篇》说,“众支派,就是耶和华的支派,上那里去”。这里所指的地点,就是耶路撒冷。它的圣殿高接天空,正如魔鬼的模仿巴别塔曾企图达到的那样(《创世纪》)。他认为,对于基督教来说,一座处于这个位置的城或建筑物也就是世界的拱顶石。移开它,就会释放出各种造成混乱的力量。《诗篇》屡屡地把上帝的圣殿或圣城和控制它底下的“洪水”象征性地联系在一起。例如《诗篇》就把建在混乱之上的世界和进入圣殿的行列联系在一起。圣墓教堂建于335年,为古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的母亲海伦娜太后在耶稣墓地所建,是基督教的圣迹之一。而对于犹太教来说,大卫的儿子所罗门王完成大卫时开始营建的宫殿和神庙,扩建了城市,并在安锡山上建造犹太教圣殿,奠定了作为宗教中心的神圣地位。罗伯逊说,公元前621年,耶路撒冷的祭司长呈报国王约西亚说,他在圣殿内获得了“法典”。结果,就发生激烈的改革,禁止偶像崇拜,除耶路撒冷的圣殿而外,所有神堂都被改做俗用。犹太教圣殿的西墙,犹太人称为“哭墙”,约建于公元前1世纪末,毁于公元70年和公元135年,后又在遗址上修建起围墙,成为犹太教圣迹之一。在这里,富有意味的是犹太教、基督教,甚至伊斯兰教都把耶路撒冷当作圣地。

所罗门的神庙:神权政治在希伯莱人那里也有相类似的表现。诺斯罗普·弗莱指出,据说所罗门用七年时间在锡安山上建造了神殿,用13年时间建造了他自己的宫殿,然后又听从他700个妻子的建议,亲切友好地为摩洛神和基末神在锡安山对面的一座山上建立了神殿(《列王记上》)。据摩根斯登的研究,所罗门神庙的建筑位置十分特殊,每当新年之日,太阳的光线恰好照进神庙的时候,便被看做是上帝耶和华的光辉照临圣殿,国王直接充当大祭司,手捧香炉步入神庙内殿,重燃圣坛之火,举行一年一度的赎罪仪式,从而重新确证自己统治的神圣性。新年礼仪在希伯莱具有重要的象征作用。

伊甸园:从造园的意义上说,我们可以追溯到《圣经》。“天堂”的希伯莱文是“Parde”;波斯文是“Pairidaeza”;希腊文是“Paradeisos”。据《圣经词典》解释,“伊甸(Eden)”意为“喜悦、欢乐,源于希伯莱语的‘平地(eden)’一词”。伊甸园还被叫做“天主乐园”、“耶和华之园”。《旧约》的《创世纪》,其第二章记述的伊甸园是:

耶和华上帝在东方伊甸立了一个园子,把所造的人安置在那里。耶和华上帝使各样的树从地里长出来,可以悦人的眼,其上的果子,好作食物,园子当中又有生命树,和分别善恶的树。有河从伊甸流出来滋润那园子。

日本学者针之谷钟吉说伊甸园可以在巴比伦平原中找到它的实地,而按照诺斯罗普·弗莱的说法,伊甸园的范围是从埃及伸展到印度。而在我看来,伊甸园与其说是一种真实的存在,不如说是一种想象的存在,或者说是一种原型。而在人间存在的花园则是所罗门的庭园。

所罗门的庭园:在旧约时代中期(公元前1000年),作为以色列三代王的所罗门的事迹,应作为确实的历史加以研究。所罗门王能使人感到亲切,可从《新约》中看出。《旧约·列王纪(上)》说,“所罗门王致力于建筑,在耶路撒冷建有‘黎巴嫩宫’、‘柱庭’、‘所罗门王宫’、‘巴罗女儿之家’及其他神殿。此外还建有城堡‘积货城’、‘屯车城’和‘兵马城’。”所罗门在其所著《旧约·传道书》第二章说:“我为自己大兴土木,建房,设葡萄园,修园囿,植多种果树,并掘池用以灌溉茂盛的林木”。所罗门之所以成为极其荣华之王的代号,似因他是喜爱建筑,并且如此热衷于建筑的国王,当然也重视造园和园艺。

罗马地下墓窟:与教堂、城堡和花园截然不同的景观是基督教的地下墓窟。因为基督教一开始是在地下活动的,16世纪,在罗马的郊外发现了大量的地下墓窟。罗马地下墓窟是早期基督教徒的地下墓群。大约建于1~5世纪。墓窟总数高达60~80万,在墓窟中还开辟了集会、祈祷场所。从总体上说,墓窟群约有43处,墓道总长达480多公里。圣卡利斯托墓窟是其中最大的墓窟。在墓窟中发现有雕刻的石棺、圣油坛、圆形彩色玻璃浮雕和绘有耶稣形象和圣经传说故事的壁画以及题铭和宗教图签等。

广岛上空的蘑菇云

哥特式建筑创作是一种宇宙观的反映。在人们看来中世纪是一个黑暗的时期,但是在建筑方面却有着很高的美学价值。房龙说,哥特式的建筑形式是寻求更多的光线和更大的空间的必然结果。这个我们称之为哥特式的艺术,在其流行的整个时期,始终是一篇美丽动听的童话。确实,一说起哥特式的建筑,建筑家们就会说到尖拱,装饰性窗格,相互交叉的拱肋支撑的拱顶和飞扶壁等。法国建筑史家路易斯·格罗德茨基说,哥特式建筑的特征,包括束柱、尖塔(为了增加扶壁的重量,通常在上部冠以一个小塔尖)、山花、多叶式的玫瑰窗和分隔成尖叶状的门窗。这些形式组合的变化标志着哥特建筑的民族或地区属性,以及它所处的发展阶段。正是这些特征使它成为在以希腊罗马为代表的古典艺术之外的又一个建筑传统。

哥特式(Gotische,亦译高惕式)一词,和“野蛮”的形式相联系,可以说是一种蔑称,这是16世纪艺术史家瓦萨里提出的。就像热尔曼·巴赞所说的,“哥特式”(“Gothic”)一词是“日耳曼”(“tedesco”)或条顿(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用以贬低中世纪艺术的用词)的法语同义词。确切地说,哥特式起源于哥特族,哥特族是波罗的海和黑海一带的游牧民族,是中世纪初期入侵欧洲的“蛮族”中的主要力量。蛮族在文艺各方面对欧洲带来了新鲜血液,特别是在建筑方面。建筑是中世纪基督教欧洲的主要艺术贡献,主要代表作是一些大教堂,它们大半是哥特式的。黑格尔把中世纪艺术归为浪漫型艺术,也主要从哥特式建筑着眼的。

日本投降

热尔曼·巴赞指出,像古代寺庙一样,教堂是城市的纪念碑,在文明所创造的全部伟大纪念碑形式中,教堂最好地表现了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但是在我们看来,教堂是城市的礼仪中心。在中世纪,教堂作为一种礼仪中心起到了一种凝聚力的作用。也就是说,哥特式教堂在一个城市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宗教礼仪作用。而对于市民或者教徒来说,一个城市拥有一个宏伟的教堂,是值得骄傲的事。法国的亚眠主教堂、博韦尔主教堂、兰斯主教堂和沙特尔主教堂就成为彼此竞争的城市纪念性建筑。其中沙特尔教堂形成了一种大教堂建筑的模式。

沙特尔大教堂(chartres Cathedral)原来是9世纪建的罗马风教堂,在毁于一场大火后,于1194~1260年重建。从外部看,西侧正立面,比例和谐,但是风格迥异的两个塔楼,明显地不对称。在双塔之上是耸立的锥形塔尖,直刺云霄。从中间的正门进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宽敞的中殿,两边是侧廊。砖石方柱于拱顶相接,高约37米,内有两个大的玫瑰窗及两个尖拱窗的侧高窗,装有160块13世纪的彩色玻璃。威廉·弗莱明说:“墙壁的空间通过形式和色彩的语言和所表现的宗教题材与礼拜者进行交际。在阳光和煦的日子里,透射进的阳光将地面和墙壁变成了不断变换着色彩的镶嵌细工。神秘的光柱和天窗也使拱门、护间壁和拱顶似乎具有无限的空间和高度。由于观者的眼睛自然而然为光线所吸引,因此使人觉得内部仿佛完全是由窗构成的。”任何一个人,当他沿着沙特尔大教堂的三叶拱走动,“沐浴在宝石一样火红晶莹的液体中和先知的长袍的绿色之中时”,就会领悟到,梦是如何变为现实的,“站在教堂会产生步入天堂的感受”。(帕瑞克·纽金斯语)沙特尔大教堂建筑过程就是对哥特式建筑的探索过程,并由此形成了完善的哥特式建筑体系。

在法国似乎更有名的是巴黎圣母院,这一方面和巴黎是法国的中心有关,另一方面得益于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的传播。

巴黎圣母院(Notre-Damede Paris)是在莫里斯·德·萨莱(Bishop Mauricede Sully)任主教时的1163年开始奠基兴建,1250年间基本建成,直到1345年才全部完工。像欧洲的所有著名建筑一样,如此长的建筑时间,意味着这是在建造一座永恒的建筑,而从艺术上说,就像雨果所说的是“一部规模宏大的石头交响诗”。它的平面呈十字形,宽47米,深约125米,可以容纳万人参加礼拜仪式。中心形成一个穹隆,其上的尖塔高达90米,直刺云霄。著名的西立面下部是三个深凹的大门,中间一个是“最后的审判”的主门,左右两边是“圣母”和“圣安娜”的次门。这三个门带有连续环绕的拱券,每个拱券上都刻有圣母、圣婴、圣徒像。三个门的上方也有一排刻有法国历代29位国王的雕像带。雕像带上面有一个直径13米的“玫瑰花窗”。再上面是一连串连续的尖圆拱券,将两个高60米的方塔楼连为一个正整体。有人描绘道,当阳光照射进来,或是当夜间燃起烛光,彩色玻璃反射出奇异的光影,高大的穹隆,矢形的尖圆拱,以及教堂中混合着洪亮的管风琴、唱诗班歌声、牧师的布道声,这一切烘托出一种腾空而起的动感,一种向天堂接近的神秘幻觉,有力地体现了超脱尘俗的宗教情感。这是一种神秘的陶醉,近似柏拉图所说“最高神仙福分”。也就是说,教徒们在这样的教堂中做礼拜,会产生一种神秘的体验。也许正是由于这种神秘感应,雨果创作了《巴黎圣母院》,也正是在雨果小说的影响下,这个经历过战火和法国大革命而遭到损坏的建筑,又在维奥莱·勒迪克的主持下,花费了20年才得以修复,使得这个建筑像雨果的小说一样流芳百世。

战犯大审判

英国哥特式建筑,主要是在1170至1240年间,有人称之为早期英国风格。伍德福特指出,英国哥特式建筑的特征是简单的没有窗花格的锐尖形窗口,类似于法国的哥特式建筑的窗子和入口。但是,也有不同于法国哥特式的风格。如强调水平因素正是一切英国中世纪教堂都具有的设计特征。另外就是运用复合的装饰线脚为拱券和垂直支柱式作装饰,以及用黑色的珀贝克(Purbeck)大理石装饰的柱身来与浅淡的石灰石相对照。结果这种设计要比法国流行的更为强调线条与装饰效果。英国哥特式建筑较早的有坎特伯雷主教堂,而以索尔兹伯里主教堂、威斯敏斯特教堂等最为著名。

索尔兹伯里主教堂(Salisbury Cathedral)建于1220~1265年。这个教堂据说是因为一支箭或者一个梦而建在这个远离村落的平原上。从外面看,这个教堂是一个长而矮的,中央有座高约123米的塔楼的建筑。而内部中厅低矮而深,两侧各有一侧厅,可以容纳更多的教士。内部分割成横条状,南面有一个回廊及八角形的教士会堂。路易斯·格罗德茨基说,“艺术史家对索尔兹伯里大教堂有着特殊的兴趣:它位于中轴线上的矩形礼拜堂(建于1220~1225年间),带有与中厅同样高度的侧厅,这一侧厅又与矩形的回廊相结合。对透明、精致的追求,导致了空间的融合和各部分间的统一,这种融合与统一由于极度细长的大理石柱而得到加强。”这个教堂对于后来的教堂有着直接的影响。

威斯敏斯特教堂(Westminster Abbey)位于伦敦议会广场西南侧,10世纪英王埃德加于此建造正式教堂,由本笃会修士主持。1050年英王爱德华下令扩建,1065年建成耳堂,1163年建成中殿。现有哥特式教堂为1245年亨利三世重建的,后又不断扩建。教堂采用了扇形拱顶,平面为拉丁十字形。总长156米,宽22米,大穹隆顶高31米,钟楼高68.5米。整个建筑被认为是英国哥特式建筑中的杰作。

另外还有德国的哥特式建筑,如科隆大教堂,是德国的第一座真正的哥特式建筑。意大利尽管对哥特式建筑是排斥的,但著名的米兰大教堂就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

联合国成立

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可以分为:15世纪,以佛罗伦萨的建筑为代表的早期文艺复兴,代表性作品为佛罗伦萨大教堂;15世纪末和16世纪上半叶,以罗马建筑为代表的文艺复兴盛期,代表作品为罗马圣彼得大教堂;16世纪中叶和末叶的文艺复兴晚期。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建筑依然是教堂。阿尔贝蒂指出:“在建筑艺术的整个范围内,除了庙宇的布局和装饰之外,没有任何东西值得我们倾注更多的思考、关注和智慧;因为,不用说,建造精美、装饰美观的庙宇,是城市能够拥有的最宏伟、装饰最高贵的建筑;它是神的栖身之地……”人们也许会诧异文艺复兴发现了人,建造的却依然是教堂。其实,在西方宗教作为人的精神信仰,一直占踞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对于城市来说,教堂则是中心,是交点。在佛罗伦萨城,佛罗伦萨大教堂就占踞着这样中心的地位。

佛罗伦萨大教堂(Florence Cathedral),又称纯洁圣玛丽亚天主教堂。这个大教堂是13世纪末行会从贵族手中夺取政权后,作为共和政体的纪念碑而建造的。设计人是阿尔诺尔福·迪·坎比奥(Arnolfodi Combio)。1296年开始建造,但是阿尔诺尔福在1302年去世,导致教堂停工。1334年弗朗切斯科·塔伦蒂(Francesco Talenti)等人对这一设计进行修改后继续建造。预计建造穹顶,但要建造这个穹顶,跨度和高度的技术都有难度。布鲁内莱斯基很早就开始考虑大教堂的屋顶问题,他也意识到任何能够解决这一问题的人,必将能够获得不朽的声誉。1420年,布鲁内莱斯基在罗马考察了万神殿等纪念性建筑之后,开始受命修建穹顶。1434年,雄伟硕大的圆屋顶就显露在佛罗伦萨的地平线上。威廉·弗莱明说:“新建成的佛罗伦萨大教堂的落成典礼使空前之多的教会高级神职人员、外交官、政治家们会集一起,步他们后尘的是著名的艺术家、诗人和音乐家。头戴三重冕,身着白色长袍的教皇欧仁四世在7位身穿鲜红外袍的红衣主教和至少37位身穿紫色法衣的主教和大主教的陪同下,浩浩荡荡地穿过旗帜林立的街道。队列中还有城市官员和行会首领以及他们的仪仗队。”教皇的唱诗班唱看由音乐家杜飞创作的圣歌,歌词的第一句是:“玫瑰花,教皇的礼物”。在歌词中,大教堂被说成是“最宽敞的神庙”,布鲁内莱斯基的圆顶被称颂为“巨大的艺术品”、“艺术的奇迹”。歌词的结尾表达了佛罗伦萨人对圣母玛丽亚的恳求:

圣母啊!贞女的光荣,您忠诚的佛罗伦萨人向您恳求,谁祈祷……谁就可得到您宽厚的恩惠……

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大主教尤利乌斯二世与莱奥十世的统治时期,文化首都从佛罗伦萨转到了罗马。1494年随着美第奇逃离佛罗伦萨,大批艺术家,包括米开朗琪罗、拉菲尔以及布拉曼特等人来到罗马,他们的才能集中地体现在圣彼得大教堂的设计和建造中。

圣彼得大教堂(St。Peters Basilica)是最能代表文艺复兴盛期的建筑物。“它仿佛是天体运行轨道在地上建筑物的投影,它是宗教建筑的极致,也是建筑哲学的最高象征”。这里原有的巴西利卡,是公元330年在原来尼禄圆形剧场的遗址上建造的。此处是圣彼得殉道之地,因此被称为圣彼得教堂。这个教堂于1506年奠基,直到一个世纪以后的1626年才最终建成。布拉曼特设计的平面是,在一个正方形上做希腊十字形状,沿四个小十字的边做礼堂,在这之上各建一个塔。布拉曼特运用古罗马的经验创造出巨大的角柱和拱券。1514年布拉曼特逝世,由拉菲尔,后来由佩鲁奇、桑迦洛、米开朗琪罗继续进行设计。1564年米开朗琪罗在工程进行到穹顶鼓座时逝世,这个穹顶最后是由G。戴拉波特和D。封塔纳于1590年完成的。大穹顶离地面137.7米,成为罗马最高的建筑物。1655~1667年,贝尔尼尼建造了教堂的入口广场。

在一般人看来,教堂的规模都应该大,而且在世界上,著名的教堂大都是大教堂,如佛罗伦萨大教堂和圣彼得大教堂都是如此。但是有时也会有例外,小教堂在世界建筑史上也有重要地位,其中有一个小教堂就是帕西小教堂。

帕西小教堂(Pazzichapel)于1420年建造,由布鲁内莱斯基设计,它继承了古罗马的建筑,上部曲线形直接模仿了罗马石棺,采用了科林斯式柱式。立面摆脱了哥特式传统的神秘和无限感,而代之以几何形。正中一个三角穹圆顶,同桶状拱顶一起覆盖一间长方形的大厅。明快简洁的设计使帕西小教堂成为文艺复兴时期极有影响的建筑典范。桑德拉·苏阿托妮说,小礼拜堂显得更加雄伟,展现出线条的力量,整个建筑的外形和空间结构达到完美和谐的顶峰。这座建筑无论内外,都有一种清新优雅的风格和温情脉脉的格调,对阿尔贝蒂、布拉曼特和米开朗琪罗的教堂设计都产生了影响地下救援组织。

罗德。W。霍尔顿、文森特,F。霍普尔指出,文艺复兴时期的君主们住在富丽堂皇的宫殿里,周围是豪华的挂毯、绘画和装饰品。到宫廷来的都是些具有高度修养的男男女女,而职业画家、诗人和音乐家被用高报酬请来愉悦他们。文艺复兴和中世纪不一样,从精神上说,人们从来世转向了现世,从希伯来主义的精神源泉转向真诚接受希腊和罗马古典主义式尘世生活提供的礼物。在府邸别墅建筑方面,尤其如此。其中最著名有鲁切拉府邸、法尔尼斯府邸和维琴察圆厅别墅。

鲁切拉府邸(Palazzo Rucellai)是一幢三层楼带院落的古典式宫苑式建筑。鲁切拉(Giovanni Rucellai)是佛罗伦萨有名的政治家及商人。这个房产是他从他人手中购得的,并重新进行建筑内部的调整和设计。由阿尔伯蒂在1452年开始修建,1472年建成。立面分三层,均用毛石建筑,即用结晶细密的砂石砌成的所谓“粗面石砌法”。采用不同式样的石柱来分割各层窗子,这些柱子分别设计在各层楼的墙壁上,形成半面壁柱。在府邸的顶部,有一个大檐口,这是一种文艺复兴的方法,它赋予府邸整体的轮廓。

法尔尼斯府邸(Pallazzo Farness),1514年由小桑迦洛(Antonioda San Gallo,the Yonger,1485~1546)设计。后来由米开朗琪罗于1546年完成。这个建筑是一个封闭的院落,通过一个筒拱形的走道进入院子,院子两侧是形式相同的两排窗户。从总体上看,它由纵轴线和横轴线组成。它采用了巴西利卡的形制,宽12米,深14米,有两排多立克式柱子,每排6根。上面拱顶满覆着富丽的装饰。内院四周是券柱式回廊。这个建筑正面对着广场,具有一定的纪念性。

维琴察圆厅别墅(Villa Rotonda,Vicenza)由帕拉第奥(Andrea Scamozzi)设计,始建于1550年。设计者将希腊的神庙建筑巧妙地运用于别墅建筑,四面都有高高的台阶通向门廊,门廊采用爱奥尼柱式,三角形山花的三个角上都有人像雕塑。门廊两侧设计有拱洞的护墙,在造型上单纯而严谨。这座建筑不仅是帕拉第奥的代表作,也是文艺复兴的典范建筑。

“二战”名人传——艾森豪威尔

艾森豪威尔进入军界确实出于偶然。中学毕业后,他结识了一个叫黑兹利特的朋友,此人极力怂恿艾森豪威尔和他一起报考军校。艾森豪威尔认为军校是公费,又有机会踢足球,便欣然同意。1911年,他同时报考了西点军校和安那波利斯海军学校,结果均被录取。由于他已超过海军学校的入学年龄,便进了西点军校。

西点军校是美国培养军事人才的摇篮,造就出不少著名将领。艾克这一届毕业生将星闪耀,168名毕业生中有56人晋升为将军,因此被称为“将星云集之班”。在西点的四年里,艾森豪威尔的学习成绩平平,操行成绩很坏,常常违反校规,受过几次记过处分。但他的球艺超群,是西点足球队里最好的中锋。1915年西点毕业时,他年满25岁,是班上年龄最大的学生。毕业后被分配到得克萨斯州圣安东尼的第十九步兵师工作,少尉军衔。

他到职不久,在一次朋友的家庭宴会上,与玛米·杜德小姐相识。两人一见钟情,第二年便结了婚。她是一位富商的女儿,从小娇生惯养,不会操持家务,但性情温和,婚后努力适应军队里单调枯燥而又艰辛的生活。一年后他们生了一个男孩,三岁时因病死去。后来又生了约翰,这是他们唯一的孩子。

由于战争,许多同学都去法国参战,他却被留在国内从事训练工作,赴得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任职。1916年晋升为少校。1920年7日,艾森豪威尔的永久军衔为少校。1921年从陆军坦克学校毕业,他创办了美国陆军的第一所战车训练营。1922年艾森豪威尔转到巴拿马运河区,在福克斯·康纳少将手下工作,帮助他处理公务。康纳将军经常给艾森豪威尔讲军史,与他讨论军事和国际问题,使艾森豪威尔对军事的兴趣大增。1925年,由于康纳的鼓励,他到参谋学校学习,于1926年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毕。因成绩优异,又被保送到陆军作战大学深造。1928年毕业后,政府为了搜集整理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在欧洲的作战资料,成立了一个“战争纪念物调查委员会”,委派他参加。他的任务是编辑一部“战地手册”。在编写过程中,他搜集了美国远征军在战略、战术以及军事调动方面的详细资料,半年后汇编成功,受到该委员会主席约翰·约瑟夫·潘兴将军的赏识。

1929年,艾森豪威尔被派到陆军部助理部长办公室工作。1933年2月调到陆军参谋长——道格拉斯·麦克阿瑟手下,帮助起草文件,撰写报告。1935年麦克阿瑟到菲律宾任军事顾问,他充当其助手。艾森豪威尔为人随和,不似麦克阿瑟那样傲慢,常和菲律宾总统曼努埃尔·路易斯·奎松玩桥牌,两入关系很好。奎松表示愿意以高薪聘他在菲律宾担任要职,但他以久留异乡,升迁无望,于1939年返回美国。

回国后,在陆军第三师任中校参谋长,1941年升为第九军上校,在一次重大军事演习中,他表现出色,指挥有方,受到了军界的注意。大演习后,调任第三军参谋长,并晋升为准将。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军基地。8日,美国对日本宣战。在珍珠港事件发生后第5天,马歇尔电召艾森豪威尔速回华盛顿。这固然与艾森豪威尔熟悉菲律宾和太平洋地区军事问题有关,但更主要的是他有丰富的参谋工作经验。他先任战争计划处副处长,不久计划处升格为作战厅,又被任命为作战厅长,几星期后便升为少将。这是他步入统帅部与马歇尔长期合作的开始。这时的艾森豪威尔,虽然还没有资格参加那些有关同盟国战略问题的高层会议,但他却能站在最高统帅的角度,代表美国利益来指导全球性的战略行动。艾森豪威尔注意到,当美国朝野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太平洋战场的时候,罗斯福和马歇尔却把欧洲战场放在优先的地位。他赞同这种战略观点,在1942年3月就和作战厅的参谋们一起提出了如何进行战争的基本设想:把大量美军集中在英国,而且拒绝将他们化整为零地用在任何周边性的攻击之中,在欧洲上空应获得空中优势,然后从英国渡过海峡,直指法国和德国。对这一基本设想,英国人虽然原则上同意,但在许多具体问题上存在着分歧意见。5月,马歇尔又命令艾森豪威尔前往英国作实地考察,并在英国设立了一个美军指挥所,为日后实施计划提出建议。6月,他返回华盛顿提出考察报告《给欧洲战区司令的指令》之后,罗斯福总统接受马歇尔的意见,已经任命艾森豪威尔为驻伦敦的美军欧洲战区总司令了。7月,艾森豪威尔晋升为中将。

“二战”名人传——蒙哥马利

伯纳德·劳·蒙哥马利出生在伦敦肯宁敦区圣马克教区的一个牧师家庭。1901年14岁时才正式上学,文化成绩低劣,但体育成绩极棒。1907年奇迹般地考入了桑德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1908年12月毕业后,加入了驻印度的皇家沃里克郡团,当一名少尉排长。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蒙哥马利曾在法国、比利时战场服役。曾负重伤,差点送命。1918年大战结束时,任师司令部中校一级参谋。1920年1月,蒙哥马利跨进坎伯利参谋学院的大门,同年12月毕业后,参加过爱尔兰战争。1926年1月,被调回参谋学院任教官。1934年调任奎塔参谋学院主任教官。

1937年起调任第9步兵旅旅长,因带兵有方,得到当时南部军区司令韦维尔的赏识。1938年10月任驻巴勒斯坦第8师师长,参与镇压巴勒斯坦人的武装暴动,被晋升为少将。1939年8月,调回国内接任以“钢铁师”著称的第3师师长。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蒙哥马利率第3师随同英远征军横跨英吉利海峡,进入法国。1940年5月,德军闪击西欧时,他与法、比军队并肩作战,后被迫随英远征军从敦刻尔克撤回英国。蒙哥马利曾参加指挥敦刻尔克大撤退。1940年先后任第5军、第12军军长。12月又升任英格兰东南军区司令,负责选拔、调整、培养各级指挥官,严格训练部队,提高军事素质。

1942年7月,北非沙漠中的英国第8集团军,被“沙漠之狐”隆美尔的德国非洲军团击败,退守埃及境内的阿莱曼地区。1942年8月4日,丘吉尔任命蒙哥马利将军为第8集团军司令。蒙哥马利的到来改变了一切。他得到丘吉尔的支持,英国的密码破译专家向他提供隆美尔的战术计划的全部概况。蒙哥马利精心积聚力量,1942年10月23日至11月4日在阿拉曼地区率部与德、意军队激战,挫败德国“沙漠之狐”隆美尔,从而扭转了北非的战局。他由此声誉大振,被人们称之为捕捉“沙漠之狐”的猎手。随后第8集团军与盟军配合于1943年5月在突尼斯全歼北非残敌。阿拉曼战役后,蒙哥马利受封为爵士,并晋升为陆军上将。

1943年7月,他率英军第八集团军在意大利西西里岛登陆。9~12月,协同美军实施进军意大利南部的战役。

1944年1月,调任第21集团军群司令兼地面部队司令,参与诺曼底登陆战役的计划制定工作。1944年6月,蒙哥马利协助艾森豪威尔指挥诺曼底登陆。9月1日晋升为陆军元帅。此后,率领英国和加拿大部队转战法、比、荷、德。1944年9月指挥制定计划并指挥市场花园行动作战,没有达到最终的目的。

1945年他指挥第21集团军群横渡菜茵河进入德国本土,5月他代表盟军在吕讷堡荒原接受德军北方兵团的投降,任驻德英国占领军司令和盟国对德管制委员会英方代表。

1946年成为嘉德勋爵士并封子爵。1946-1948年任帝国总参谋长。1948-1951年任西欧联盟常设防务机构主席。1951-1958年任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军队副司令。

1958年,蒙哥马利结束了50年的军旅生涯而退休。他是英国历史上服役最久的将领。

1960年和1961年,两次访问中国。1960年5月24日,蒙哥马利访华。5月27日晚上,毛泽东主席在上海会见了蒙哥马利。1961年9月蒙哥马利第二次访华。这一次中国外交部做了周密安排:9月9日至20日访问包头、太原、延安、西安、三门峡、洛阳、郑州、武汉,回北京后由周恩来跟他会谈,届时再同毛泽东见面。周恩来还特意要熊向晖以外交部办公厅副主任的名义参加接待小组,陪蒙哥马利去外地。周总理说:“要放手让蒙哥马利看,旧中国遗留下的贫穷落后和新中国取得的成就都是客观存在的,让他自己看后去做结论,从本质上了解中国。”

1976年3月25日,在英格兰汉普郡奥尔顿逝世。终年89岁。

“二战”名人传——麦克阿瑟

1950年6月25日,金日成公然发动波及朝鲜全境的战争,南朝鲜首府汉城(首尔)在6月28日被攻陷,6月27日,杜鲁门下令美军支援南朝鲜的作战,7月7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美国起草的决议,组织联合国军参加朝鲜战争,麦克阿瑟将军任联合国军总司令。战争期间,麦克阿瑟组织策划仁川登陆将朝鲜人民军拦腰切断,战争形势被完全逆转。毛泽东接受金日成的请求,决定出兵朝鲜,任命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委。10月19日,美军攻占平壤,此时第一批中国人民志愿军分三路秘密进入朝鲜进攻联合国军。1950年10月15日,杜鲁门总统在威克岛接见麦克阿瑟,只让他打一场有限的战争。之后,麦克阿瑟公开反对杜鲁门的决定,派侦察飞机飞入中国领空。志愿军入朝后的前三次战役,联合国军遭到失败,第四次战役旗鼓相当;麦克阿瑟缺乏统一朝鲜半岛有效手段,在李奇微出任第八集团军司令并开始扭转战局后,麦克阿瑟越来越令美国军政当局不满。1951年4月11日,杜鲁门以“未能全力支持美国和联合国的政策”为借口撤了他的职,由李奇微(Matthew B。Ridgway)接任,当麦克阿瑟知道这件事时,悄悄的跟妻子说:“琼,我们终于可以回家了。”

麦克阿瑟回到美国后,在华盛顿受到了万人空巷的英雄式欢迎。许多大城市都爆发了支持麦克阿瑟,反对杜鲁门的游行示威活动,杜鲁门支持率下降到了26%。四个州的议会通过了决议,要求杜鲁门总统收回成命。1951年4月19日,麦克阿瑟在国会大厦发表了题为《老兵永不死》的著名演讲。

“我即将结束五十二年的军旅生涯。我从军是在本世纪开始之前,而这是我童年的希望与梦想的实现。自从我在西点军校的教练场上宣誓以来,这个世界已经过多次变化,而我的希望与梦想早已消逝,但我仍记着当时最流行的一首军歌词,极为自豪地宣示‘老兵永不死,只是渐凋零’(Old soldiers never die,they just fade away)。”

1962年5月2日,82岁高龄的麦克阿瑟回到母校——西点军校,接受军校最高奖励——西尔维纳斯·塞耶荣誉勋章。在授勋仪式上,他即兴发表了他一生中最后一次也是最感人的一次演讲《责任—荣誉—国家》:

“我的生命已近黄昏,暮色已经降临。我过去的音调和色彩已经消失,它们已经随着往事的梦境模糊地溜走了。往日的回忆是非常美好的,是以泪水洗涤,以昨天的微笑抚慰的。我渴望但徒然地聆听着远处那微弱而迷人的起床号声和那咚咚作响的军鼓声。在梦境里,我又听到隆隆的炮声,噼啪的步枪射击声,战场上古怪而悲伤的低语声。然而,在我黄昏的记忆中,我总是来到西点,耳边始终回响着:责任—荣誉—国家。”

1964年4月5日,麦克阿瑟在沃尔特·里德陆军医院(美国陆军医疗中心)因胆结石去世,享年84岁。

“二战”名人传——巴顿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巴顿组建了美国第一支坦克部队,他因此获得“美国第一坦克兵”的美誉。1932年毕业于陆军参谋学院。1932年,在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指挥下,当时是少校的乔治·巴顿参与军队对酬恤金进军事件的镇压活动。1939年授命组建装甲旅,晋升为准将。1911年12月,巴顿进入陆军参谋部任职。1912年夏季参加了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的第五届奥运会,取得五项全能项目的第五名。同年底在陆军参谋部办公室临时任职,一度担任陆军参谋长伦纳德·伍德和陆军部长亨利·史汀生的副官。在此期间在《陆海军杂志》上撰文建议改进骑兵军刀获得采纳,他设计的2万把“巴顿剑”被配发到美国陆军部队,使他崭露头角。1913年夏自费赴法国学习剑术。1916年任潘兴将军的中尉副官,两年后升任上尉。1917年随潘兴将军赴法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作战行动。1940年12月晋少将,任第2装甲师师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参战之后,巴顿1942年任第一装甲军军长,同年8月率部渡大西洋登陆北非。占领法属摩洛哥。同年11月作为北非远征军西部特遣部队司令。1943年率领美军与英国将军蒙哥马利率领的英国军队肃清了北非德军,1943年3~4月任美第2军军长。晋升为中将,任第一军团司令,7~8月指挥美第7集团军参加西西里岛登陆战役。1944年在英国就任美国第3集团军司令。作为第二梯队参加诺曼底登陆战役,8月1日率部投入战斗,突入布列塔尼半岛和法国中部。尔后协同盟军其他部队在法莱斯战役中重创德军,并向洛林方向追击逃敌。阿登战役中,奉命率部驰援被围困在巴斯托涅的美军,击退德军进攻。

1945年3~5月率军突破齐格菲防线,强渡莱茵河,突入德国腹地,占领捷克斯洛伐克西部,进抵捷奥边境。9个月间,歼敌140万,解放大小城镇1.3万座,且相对伤亡最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擢升四星上将,德国投降后任巴伐利亚军事长官。同年10月转任第15集团军司令。西西里岛登陆战役期间,巴顿因殴打士兵遭到媒体抨击(即“打耳光事件”),引起盟军总部的反感。战争结束不久,他又在正式场合出言不慎,被媒体加以利用,使他在军中的地位更受到影响。1945年12月9日,打猎途中遇车祸受伤,12月21日殁于德国海德堡。

同类推荐
  • 抗日战神

    抗日战神

    一个求职四处碰壁,穷困潦倒的苦逼大学生,无意间闯入了一个时光点,继而穿越到了1937年的后抗战时期。一个隐世的绝顶高手,不甘接受活活被砸死的命运安排,化为游魂,苦觅数十年,希望找到有缘人,祝他逆天改命。一只沉睡了数千年的上古神兽,无意中被人惊醒,于是,神兽择主而生,与它的主人同甘苦,共患难。一人,一鬼,一神兽,在那烽火战乱的年代,又会创造出怎样的奇迹。
  • 回到部落当族长

    回到部落当族长

    【签约作品】公元前2046年,禹病,翌日卒于途,治水之功乃败,洪流遂疯狂肆虐于中土大陆...================================================两千年前,大禹治水失败;两千年后,历史换了个面容。长江没了,黄河没了,两者合而为一;合而为一那不就叫黄江?肤浅!告诉你,还叫长江!春秋没了,战国没了,我们这里没有国家,我们这里最牛逼的,叫氏族;茹毛饮血那种氏族?无知!告诉你,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氏族。对了,我们这里还有个美女名叫西施;恩,听说她做的豆腐,味道不错!=======================如果推藏是一种美德的话!我希望大家都能成为圣淫!=======================
  • 世界历史掌故发现

    世界历史掌故发现

    本书从文学性、情节性、趣味性出发,挖掘历史中的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感人至深,把枯燥乏味的历史,化为有血有肉的生动故事,让读者在充分享受阅读的快乐之余,透过这些历史事件的潜移默化,开阔读者胸襟、扩展眼界、增长知识!这些彼此不同的故事,有可能使读者重构过去的历史,而这是一些单调乏味的历史教科书无法办到的。
  • 帝国霸图

    帝国霸图

    天地自有经纬,世事亦有规律。商有商道,仕有仕途,兵有兵法,军有军规,欲称霸天下者,自有霸道!刘泽之霸道,可勇冠三军、可帷幄决胜、可定策朝堂、可风云私房,意气激扬间亦可弹指定天下,放眼世界皆是汉风飞扬!如此霸道,自然是酣畅淋漓、痛快非常。这事儿,还得从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的辽东战场说起……
  • 1896之最强帝国

    1896之最强帝国

    1896年台湾这是一个拥有金手指的男人横空出世,抢遍世界的故事。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帝女江山

    重生之帝女江山

    她出身高贵,生母乃是他国公主,而她却在王朝的后宫之中苟延残喘。皇帝每月一次的召见,让她不至于湮灭在冰冷的宫墙之中。她是二十一世纪世界排名第二的杀手,一场古墓之行断送了她的人生,也彻底改变了她的命运。本是将死之人,却意外的重生归来。曾经处处做小伏低的她,摇身一变,却成了这天下的掌权之人!不安帝王之术又如何,不识阴谋诡诈又如何,且看她芊芊素手、翻云覆雨,如何将这天下江山尽握于手,打造出别样的锦绣江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九龙霸神

    九龙霸神

    一个小叫花子,满脸麻子,相貌丑陋。小叫花误入军营只是为了有份安逸的生活,无意卷入了大陆争斗,接触到了传说中的仙人。修仙的道路,弹指间便是千年,小叫花子没有灵根,却成长为一名仙仙敬畏的上仙……一切的源头不过是当初的一道天降银光……银光化龙,逆天修道,为了活着,曾经的小叫花子度过一次次劫难,捣破五重天,仙界出现了一个新的尊称——霸神。——————————————感谢墨者平台免费封面支持!
  • 节操去哪了

    节操去哪了

    王宽第一次抄袭,很是小心翼翼。第二次抄袭,他心中洋洋得意。第三次抄袭,我们的宽哥羞愧不已。第四次,第五次……宽哥说:我从自己脑子里抄东西,应该不算抄吧?
  • 网游之仙木参天

    网游之仙木参天

    以西游记为蓝本的虚拟网游,古临渊竟然随机到连移动都做不到的树妖,又该如何打怪升级?原著里默默无闻的木仙庵,竟然也有称霸四大洲的机会,这里到底又有谁的功劳?一骑当千,双锏之下没有一合之敌,古临渊又是如何做到这些?且看杯酒临风如何阴险狡诈,成仙成佛,一木参天!
  • 纵横星云

    纵横星云

    天道,一个古老的名字!《繁星决》一本古老的功法!一片曾毁灭的宇宙!一个新生宇宙的主宰的成长之路!注:本书在1年之内不会签约(估计也签不上)
  • 武横天地

    武横天地

    人天生有九道气门,九门齐开,能伸手翻云,反手覆雨,他天生拥有最强修炼体质,但却天生‘死门’打开,作为必死之人,他必须与天争斗,每打开一道气门,就到达一个新的境界,美女,武技,魔纹不会少!
  • 情陷总裁:叛妻的诱惑

    情陷总裁:叛妻的诱惑

    一段热恋,让她在民政局门口沦为弃妇。一纸契约,将她的自由换为三年形婚。当帅气,多金的前男友,对决冷情、狠戾的契约夫。身为总裁夫人的她,该如何自处?在温柔男和冰山男之间,决择幸福的同时,还要提防小三的围追夹堵。契约的婚姻能否唤来春天?
  • 天才宝宝呆萌妻

    天才宝宝呆萌妻

    当郁菲看到手中的单子是震惊了,她的肚子里居然有一个小生命,已经两个星期之久了,为什么她的肚子会有小孩,为什么她不知道,她什么时候来的小孩?一切都好玄幻……欲知后事如何,请跳坑欣赏……
  • 改变历史进程的发明(趣味科学馆丛书)

    改变历史进程的发明(趣味科学馆丛书)

    “趣味科学馆”丛书,是一套自然科学类读物。丛书包罗科学的多个领 域,涉及“信息化”、“绿色革命”、“发明、“生态资源”、“航天”、“军事”、“日食、月食”等当下热门关键词,有引领读者关注热点、提升 其认识水平的现实价值。刘芳主编的《改变历史进程的发明》为丛书之一。《改变历史进程的发明》内容涉及科学发明的各个侧面,并进行合乎逻辑的排列组合。文字浅显易懂,生动活泼。
  • 妄城

    妄城

    “你相信吗?这个世界上曾经有这样的一个地方。没有人可以说清楚这座城具体的所在,可这并不能否认这个地方的存在。我相信,这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地方之一。那里有最友善的居民,最美丽的风景,最特别的生灵,还有我最真挚的朋友。什么?你不想听我说下去了么?不,听我说下去吧。我保证,你也会喜欢这个地方的。因为那里真的很好很好。在你不开心的时候,你就可以去那个地方走走,真的很美。如果你去,记得,要走过有喷水池的广场,穿过长长的街道,去寻找那座在开满蓝色舍子花的小路尽头的白色高塔。因为,那个地方有一个人,她教会了我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