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09800000108

第108章 十九 浅析跨国公司对国家经济主权的挑战

-朱鸿伟-

在现代世界经济中,国家经济主权受到世界经济中的多种因素共同侵害,但跨国公司的国际生产活动则处于这些因素的核心部分。

1.跨国公司的“全球中心主义”淡化了民族国家主权概念。跨国公司通过其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国之内的子公司和分支机构的运行,与母国和东道国结成广泛和复杂的关系,在不同程度上对国家的社会、经济、文化都产生深刻的影响,国家经济主权往往受到挑战和冲击。跨国公司将触角伸到地球的各个角落,所到之处都将其纳入跨国公司的生产体系中,这种行为的必然结果之一就是突破或淡化了国家边界,使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成为“国籍不明”的或“超国家”的公司。跨国公司经营的“无边界”逻辑,使其国家属性日益模糊。跨国公司所关注的,只是不同国家和地区在资源和要素收益率上的差异,以及不同经济和政治制度对资源流动的影响,以保证公司利益最大化。跨国公司淡化了国界,模糊了国家利益的概念,由此引申出这样的问题:企业国家属性的模糊化,又可能对传统意义上“保护民族工业”政策的合理性提出了挑战。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主权过时论”、“主权有碍经济发展" 的思潮时有泛起,并且成为跨国公司侵蚀民族国家经济主权行为的舆论支持和理论依据。

无论是从历史还是现实的具体过程观察,跨国公司的经济行为和政治行为所带来的后果,都说明它已经并将继续成为一个主权国家对外政策形成过程中的某种意义上的幕后决策者。一国对外政策的形成均系国内各种利益集团讨价还价的产物,或均衡竞争的结果,显然也是不同利益主体通过博弈方式选择政策安排的过程,而跨国公司则是各种利益集团中最具实力的集团,它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国家与企业的关系,以往的保护与被保护、执法与守法的关系转变为讨价还价的谈判磋商的关系。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跨国公司应为借国家外壳实现最大利益的非国家行为主体。它们力求突破国界,排除所有限制国际贸易和投资的障碍,往往将经济行为政治化,使公司利益渗透到母国和东道国的政策中去。实践证明,跨国公司的政治行为已成为其跨国经营管理中的必要的组成部分,它的效应在于:(1)有效地对付东道国政府的规制;(2)借助母国政府的力量使全世界向跨国公司的贸易与投资开放;(3)利用政治行为实现公司长远利益。尽管许多跨国公司自称是“全球中心主义”,实际上它们更多的代表着西方垄断资本的扩张利益与机制。

2.跨国公司的跨国直接投资对国家经济主权的侵蚀。首先我们应当承认,跨国公司与主权国家在共同盈利、共同发展这一目标上具有一些共同点,否则我们将无法解释为什么大多数国家都对外资的进入持宽松的政策。对东道国来说,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进入可以弥补其储蓄的不足,扩大就业,提高技术水平,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意识,促进当地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但是跨国公司的投资活动在带来这些好处的同时,也带来负面效应。如对东道国幼稚产业成长的影响,对竞争力低下的企业构成威胁,尤其是跨国公司利用自身的技术、知识、营销、管理与人才的优势,对东道国某些行业形成垄断,甚至控制东道国的经济。以至于人们开始关注跨国公司的进入给一国经济主权和经济安全究竟带来了什么?

以跨国公司为主体形成的国际经济合作对东道国经济主权的削弱,可以从两个层面分析。首先,跨国公司根据全球战略推行内部一体化,促进了国家与国家、公司与公司之间的合作,那些首先由跨国公司在跨国经营中倡导的,随后由各国政府“认可”的国际关系中以国家为主体形成的多边和双边协议、区域和全球国际组织的运行,都是以成员国共同享有某些利益,并承担相应义务为前提的,它的行使必然使成员国的经济主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对一些发展中国家更是以让渡一部分经济主权为代价的。

其次,鉴于直接投资与贸易相比,能给东道国带来种种更直接的利益,东道国为改善投资环境,吸收外资发展本国经济,对外资有种种优惠,许多发展中国家出让部分国土和资源供外国资本开发使用,如双方共享领土、资源、技术和资金,这实际上是部分放弃经济主权。

如果说以上部分经济主权的让渡是东道国与跨国公司的合作中必须付出的代价,那么付出代价的多寡则取决于竞争双方的实力。由于经济实力的悬殊,在与跨国公司的谈判中发展中东道国常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其国家经济主权更易受到侵害。无论上述何种情况,跨国公司对国家经济主权的侵蚀都表现为限制和削弱了政府能力。(1)限制和削弱了政府调节经济发展的能力。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行为和活动具有决定性影响,如果一国经济活动中的相当份额为外国公司所掌握,就会对该国政府调节整个国民经济活动造成障碍。(2)限制和削弱了政府对本国经济竞争力的保护能力。为了能长期稳定的获得高额收益,跨国公司投资往往集中于前景看好的部门和行业,尤其是新兴行业。同时,跨国公司为增强实力常常选择并购各行业中有影响的大公司,这些行业和企业一般都对一国经济竞争力有不容忽视的影响,一旦落入他国公司手中,就会对东道国政府保护经济竞争力构成威胁。(3)限制和削弱政府对本国外贸的管理和保护能力。以跨国公司为主体形成的微观层次上的国际经济合作动摇了主权原则的绝对性,其对国家经济主权的削弱涉及面更广,不仅几乎涉及国家对内对外的经济政策的主要方面,而且涉及主权国家经济活动的管辖权,一旦跨国公司的资本进入东道国便享受国民待遇,对经济主权的挑战在一定意义上是合法的,这将使东道国对外资更难控制。

跨国公司的进入给东道国带来的是喜忧参半的后果。跨国公司的进入意味着新的技术手段、新的生产方式、新的经营管理模式及与此相关的全套游戏规则和新文化形态的进入,也意味着对东道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全方位的影响的开始,也正是从此刻开始便使国家经济主权不可避免地要面对一个难以测控的变量。

3.跨国公司对国家经济主权限制的有限性。毋庸讳言,跨国公司的行为的确淡化了国界,模糊了国家利益的概念,约束了以独立为本质的国家经济主权。跨国公司的存在也给世界带来了诸多的矛盾和冲突。但笔者认为,跨国公司对国家经济主权的限制是有限的,其对经济主权的削弱是相对的。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跨国公司运行的空间环境及运行机制本身得到回答。

(1)跨国公司所置身的国际环境。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集团化,经济模式市场化和经济增长多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格局的基本特点,经济因素对国际关系影响日益增强,“组织和管理世界经济成为国家的重要目标”,故此,经济增长和发展是国家利益的根本所在,市场正在使各国间形成相互依赖、唇亡齿寒的关系,利益原则仍是跨国公司与国家经济交往和合作的基本原则。如果说20世纪60年代前资本主义国家的跨国公司在国外大举扩张,剥削掠夺殖民地穷国的行径以及由此而产生的 70年代初中期发展中国家对跨国公司的没收高潮,分别源于跨国公司与东道国对双方利益的认识走向错误与极端的话,那么,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遍布世界的跨国公司的存在和发展则应归于跨国公司和东道国对双方利益的承认和双方合作实质的再认识。老式的对抗已不复存在,代之以较为务实的态度。无论是跨国公司,还是东道国,两者合作的目的都是为了从中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任何一方无利可图或得不偿失,其合作关系都不可能持久。在合作中跨国公司若是滥用自身的优势,进而形成对东道国的经济主权方面的威胁而遭相应的抵制时,遭受损失的不仅仅是东道国,还有跨国公司本身。跨国公司理性的选择只能是在自身优势适当的范围内与东道国经济发展的利益相结合,这种结合就是一种适应当代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建立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国际分工的具体形式。所以,从宏观上判断,跨国公司与东道国之间成功的经济合作是一场正和博弈,双方能够各得其所。

再者,经济全球化,既加深了各个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依赖,又加剧了它们之间的激烈竞争。跨国公司面对的是一个资源和市场均有限的运行空间,为谋取、争夺更大份额的资源和市场,跨国公司也必须通过竞争才能获得。跨国公司的任何侵害东道国经济主权的行为,不仅要受到东道国的抵制,其他竞争对手也会藉此作为竞争优势取而代之。正因如此,跨国公司的商务活动更多的情况下只能运行在东道国主权约束的框架下。

(2)就跨国公司自身的运行机制而言,本质上它是一个经济组织。跨国公司最初的发展是以传统的国内生产、对外交换为特征的贸易型国际分工为起点的,然后逐渐向以国际生产、跨国经营为特征的直接投资主导型国际分工转换。作为经济组织,它追求的最终目标只有一个,即全球范围内的利润的最大化。尽管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跨国公司时有表现出以政治方式行事,但政治行为是建立在其经济职能基础上的。尽管跨国公司在跨国经营活动中,会与国家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但这种矛盾和冲突并不从根本上对国家经济主权和国家安全构成威胁。因为对抗的方式和违法的行为都是对市场的非理性的干扰,惟有稳定和有序才是保护财产权、建立有效制度、实现经济利益的基本前提,被趋利原则驱动的跨国公司深知这一点。相反跨国公司往往采取大力推进本土化的政策,以使其起码在外部特征和情感投向上获得东道国的认同。另外,从国家的角度,对跨国公司活动的规制是国家的责任,经济全球化不会使国家的作用消亡。因此,国家的作用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对跨国公司的活动有着重大影响。从这一意义上说,跨国公司对东道国经济主权的侵蚀程度,也取决于东道国政府制定的跨国公司的政策的正确与否。

基于上述理由,我们在关注跨国公司对国家经济主权的削弱的同时,也应了解这种削弱是相对的。跨国公司是在一个高度限制性的国际环境和竞争日趋剧烈的国际市场中运行的,在其跨国经营的活动中,它既要受到国家主权的限制,同时也要受到竞争对手的威胁和冲击。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主权国家不但依然存在,而且继续实施着它的基本职责。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经济学系)

同类推荐
  • 经济运行的逻辑

    经济运行的逻辑

    在高善文眼中,经济运行的逻辑是什么?如何近距离观察中国经济?用什么方法预判经济前景?他分析中国资本市场的思路是什么?高善文入行以后,经历了券商研究业务从乏人问津到门庭若市的海天变迁,目睹了市场从绝望到疯狂的几度轮回。在这些纷繁复杂的市场变化后面,他始终追求对中国经济的独特理解和统一的逻辑分析体系。本书中,作者对通货膨胀、经济周期、产业周期、资产重估等问题都进行了自成一体的论述,与读者分享他对中国经济过去与未来的理解。
  • 寓言中的经济学诡计

    寓言中的经济学诡计

    寓言通过隐喻反映人性以及做人的道理,经济学用逻辑推理或数学工具分析人类的行为。寓言用原始质朴的方式表现了经济学中的许多深奥道理,经济学用现代精密的方式再现了寓言中的许多简单道理。寓言和经济学是共通的。 本书通过讲述家喻户晓的寓言的形式,把生活中的经济学原理展示给大家,使读者在阅读风趣生动的寓言的同时,了解当代经济学的道理。
  • 金融可以覆复历史

    金融可以覆复历史

    这本书就是为年轻人,也包括企业家和金融家们讲述金融历史和观念的。”我想,这是作者的明志之句,需要呼应一下的。为什么金融观念很重要?据作者之见,“缘于我们有太多的金融观念似是而非。而建立在这些糊涂观念基础上的思维模块混沌不清,但常常潜意识地支配着我们的金融思想”。这是说,深藏在人们观念里的“想法”可不是无关宏旨。观念影响思维模块,作用于金融思想。思想受了影响又怎么样?那就表现为行为,因为人的行为说到底就是不断的选择,其中思想的选择——做什么、不做什么——常常是实际行为的第一步。
  • 资源经济学

    资源经济学

    本书内容包括资源经济学基础理论、资源分类基础、资源配置理论、资源的社会性和城乡资源流动、资源比较优势理论与实践英勇等。
  • 西部中小企业创新与发展研究

    西部中小企业创新与发展研究

    本书从基本理论体系上分析了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过程中的核心问题;重点分析了西部中小企业发展的一系列难点,针对西部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等内容。
热门推荐
  • Gorgias

    Gorgia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腹黑总裁非要娶我

    腹黑总裁非要娶我

    她原本是去捉奸的,却上了各大新闻媒体的头条。一夜之间,她成为A市所有女人嫉妒的对象,也成了老公眼里痛恨的出轨女人。净身出户,转身才发现原来老公和闺密原来早已苟且在一起!原来这一切不过是他们设计她的圈套!得知陌生男人竟然是闺蜜的堂哥!为了报复,她签下一纸契约,摇身一变成为他们最嫉妒的身份!孩子遭故流产,她被赶出沈家。她以为事情自此结束,却被他禁锢在身边誓死不放……
  • 玫兰曲

    玫兰曲

    两个姑娘竭力想把自己嫁的好一点,选择了不同的奋斗方法。究竟会有什么结果呢,嫁人成亲神马的,永远都是生活中不变的主题啊。
  • 黑道公主的复仇之路

    黑道公主的复仇之路

    幼时,自己的妈妈被另一个女人害死,从此经历了常人无法想象的路程...........................
  • 穿越千年之混世小妖精

    穿越千年之混世小妖精

    穿越了?还和好姐妹一起?太好了,她们可以一起看古代帅哥了。王爷皇帝啥的,一个个长的都不错,可两人却偏偏喜欢上了同一个!是为情断义,还是舍情取义?烦,不管了,先游历天下美男再说!--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醒来吧,睡公主

    醒来吧,睡公主

    因为一个可笑的理由,有人竟轻易的被抛弃,年幼的她一下子就对她的家人伤透了心,但在失去的同时也会得到老天爷的另一份赏赐,这份赏赐即是幸福的家庭,而且还让她遇到生命中那个唯一的存在。
  • 异魂歌

    异魂歌

    关于异能,和一群异能者,以及他们的契约者的故事。
  • 佛说兜沙经一卷

    佛说兜沙经一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藏獒:强者的生存法则

    藏獒:强者的生存法则

    本书以藏獒的各种特性和基础结合大量富有典型意义的事例,阐述了成为强者的最有效的方法。从藏獒的生存之道悟生存法则,把握成功智慧,必将赢得强者人生。
  • 辣妻好萌:总裁宠的好棒棒

    辣妻好萌:总裁宠的好棒棒

    美好的故事总有个开始,杨娇娇做一个名敬业的花边杂志社成员,因为师傅的委派,只身进入欧阳皓郊外别墅找取微型录像机,不想被欧了皓打了个回马枪,当场捉住了她。本想死不承认,就此跑路,结果惨遭师傅的出卖。诶,这就是她狗血新生活的开端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