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07400000027

第27章 别让自己成为一只“出头鸟”

凡事讲求“花宜半开,酒宜微醉”,低调做人,收敛锋芒,此时的弯腰则是愚钝中的机智。

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有些人的言语锋芒太露,结果得罪了旁人;有些人的行动锋芒太露,结果惹得旁人妒忌。无论是得罪了别人,还是被别人妒忌,都会为自己增添阻力。如果你的四周都是你的阻力,那么你已经成为众矢之的,无论你做什么都会寸步难行。

往往是那些有阅历、有处世经验的人,他们毫无棱角、深藏不露,看上去似乎都是庸才,其实他们很有可能技高一筹;他们虽然平时不爱说话,可经常有善辩者混在其中;他们好像胸无大志,可是久居人下者不一定就没有雄才大略。

我们生存的环境,迫使我们要认识到为人处世所必需的经验,出头鸟难做,容易被枪打;出头的椽子也难做,容易腐烂。要想成事,低调为人是很好的办法,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要想成大事,低调为人则是必不可少的。

唐朝大将郭子仪功高权重,荣华富贵自然不在话下。但是他心里明白,自己功劳越大,麻烦就越大,就是当朝皇帝代宗,也会因为自己的声望和地位,对自己有所顾忌。所以他处处谨慎小心,以求自保。

郭子仪平时做事极为低调,每次代宗给他加官晋爵,他都恳辞再三,实在推辞不掉,才勉强接受。他在长安的王府,每天都是府门大开,任凭人们自由进进出出。而郭子仪特意嘱咐府中的人,不允许加以干涉。

有一次,郭子仪手下的一名军官要调到外地任职,来王府辞行。他知道郭子仪府中百无禁忌,就一直走进了内宅。就在这时候,郭子仪的夫人和他的爱女正在梳妆打扮,而王爷郭子仪正在一边侍奉她们,她们一会儿要他递毛巾,一会儿要他去端水,一个大王爷几乎成了一个仆人。

在场的将官当时不敢讥笑郭子仪,回家后,他禁不住讲给他的家人听,于是一传十、十传百,没几天,整个京城的人都把这件事当成笑话来谈论,王爷出门在外是王爷,回到家里是仆人。郭子仪不久也听到了这个传言,他并不在意,但是他的几个儿子听了却觉得很没面子,他们相约一齐来找父亲,要他下令关起大门,像别的王府一样,不让闲杂人等出入。

郭子仪语重心长地对他的儿子们说:“我敞开府门,任人进出,不是为了追求浮名虚誉,而是为了自保,为了保全我们全家的性命。”

儿子们感到十分惊讶,忙问其中的道理。

郭子仪说道:“郭家的声势虽然显赫,而这声势有转眼丧失的危险。我爵封汾阳王,往前走,再没有更大的富贵可求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紧闭大门,不与外面来往,只要有一个人与我郭家结下仇怨,诬陷我们对朝廷怀有二心,必然会有落井下石的人制造冤案,那时,我们郭家的九族老小都要死无葬身之地了。”

郭子仪具有很高的政治眼光,他深知官场的险恶。作为一个功勋卓著的高官,他本身就是一只出头鸟,为了避免遭人妒忌和迫害,他才把自己的府门敞开,并且做出一些惹人笑谈的事情,目的就是为了弱化自己的锋芒,从而缓解别人对自己的不满,这样才能避免成为别人攻击的对象。

经过多年的努力奋斗,每个人都希望能够善始善终,但是能够做到的人却很少。功成身退就是一种很好的解决方法,在自己还没有成为众矢之的的时候鸣金收兵,提前退出舞台,这才是一种高明的办法和深刻的智慧。

春秋时期的孙武,在战场上奔波了十几年,为吴国的兴旺强盛做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在吴楚的战争中,更是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是功高盖世。战争结束后,吴王阖闾大宴群臣,论功行赏,加官进爵。

吴王征求众臣意见,问他们谁的功劳最大,众臣一致认为首功非孙武莫属。众臣们的推举正合吴王心愿,因此在所有受赏的大将中,孙武是赏赐最丰厚的。功成名就的孙武,得到了厚禄高官,还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但是,出乎吴王阖闾和所有人的预料,孙武对于吴王给自己的封赏却坚辞不受,而且提出辞呈,要解甲归田、告老还乡,对此,众人都大惑不解。后来吴王实在不愿孙武此时离开,就派伍子胥前去劝说挽留。怎奈孙武去意坚决,任凭伍子胥劝言说尽,终不能使孙武回心转意。

许多人毕生追求的东西在孙武看来却十分淡漠,这是为什么呢?孙武的归隐除了淡泊名利外,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十几年的官场生涯,使他看清了官场上政治斗争的阴险狡诈、明争暗斗、尔虞我诈。为了得到权力,人们采用的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如今,他已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功臣,其他人的妒忌和攻击都会指向他一人,这时候选择功成身退是再及时不过了。

孙武的隐退几乎是把自己的锋芒收了起来,他放弃了高官厚禄,为的是保全性命,这种急流勇退的做法需要很大的勇气,更需要过人的智慧。尤其在当时的情况下,表面上没有任何不好的征兆,危机还没有显现,做出这种决定需要一定的预见性。

锋芒毕露常常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让自己勇往直前,另一方面会引起周围人的反感,弄不好还会成为众矢之的。不多得罪人,别人也不会主动找麻烦。在矛盾和问题都激化之前,适时地弱化锋芒甚至收敛锋芒,是另一种“糊涂”的方式,更重要的是这样可以保全自己。

同类推荐
  • 读《糊涂经》学生活

    读《糊涂经》学生活

    人在世上走,还是大智惹愚的好。在现今这个快速发展的年代,人人都要大施拳脚,人人都想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如果自己耐不住寂寞,非得人前人后地显山露水,就只能是自己处心积虑地成为别人所忌恨的对象,当一个人成为众矢之的的时候,也就离失败不远了。莫不如含而不露,太太平平地做一个大智若愚的人,把别人嫉恨的目光从自己身上移开,留着的大把的机会让自己在这大好的空间里多驰骋些年头,于小我之人之己,于大我之家之国,都是一件益事。
  • 不争,人生至境

    不争,人生至境

    生活中最纷扰的一个字:争。这个世界的吵闹、喧嚣、摩擦、嫌怨都是争的恶果。昨天争,今天争,你也争,我也争,争到最后,原本阔大、渺远的尘世,只剩下一颗自私的心了。生活中,有无数个不争的理由。心胸开阔一些,争不起来;得失看轻一些,争不起来;为别入多考虑一些,争不起来……但欲望,却让人像埋伏在草丛深处的狮子,对猎物垂涎三尺。财富争到手了,幸福不见了;名声争到手了,快乐不见了;非分的东西争到手了,心安不见了。你极力争到手的,不是快乐、不是幸福、不是心安,而是烦恼、痛苦、仇怨,以及疲倦至极的身心。不争不好吗?哪怕是少争一点,把看似要紧的东西淡然地放一放,你会发现,心境一下子变宽了,世界一下子变大了。
  • 读者文摘精粹版6:每天进步一点点

    读者文摘精粹版6:每天进步一点点

    每天进步一点点,没有不切实际的妄想,只是在有可能眺望到的地方奔跑和追赶,不需要付出太大的代价,只要努力,就可以达到目标。每天进步一点点,不是可望而不可及,也不是可求不可遇的,只是每天都不能自视甚高而眼高手低,不能踩在昨天的荣誉上自以为了不起。
  • 只为工作找方法,不为执行找借口

    只为工作找方法,不为执行找借口

    借口是执行的路障,方法则是工作的利器。没有什么比阅读一本关怀心灵、激励行动、创新思维、智慧工作的书更美妙的事情了,希望每位读者都能体会到这种成功的喜悦和激动。
  • 关爱·时光里的那些老师们

    关爱·时光里的那些老师们

    本书是《卓越青少年成才励志馆》系列丛书之一。本书中的小故事,会与你一起去探寻爱心之旅,当你认真地读完这些小故事,你的心定会为之所感动。而书中的小哲理同时会为你的感动升华。众所周知,爱心的培养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希望大家能够在读完这本小文集的时候,感受到爱心的力量,进而培养自己的爱心。心存爱心的人,也必定会离成功越来越近。
热门推荐
  • 鬼迷心窍

    鬼迷心窍

    那一天,我老板的女儿突然死了,很奇怪的是他居然喊我去替他女儿抬棺!果不其然,原来他是想要陷害我……
  • 屠仙纪

    屠仙纪

    一个无聊的少年,一个有趣的历险,一个修仙的时代,一个仙魔的大陆,一个未知的命运。
  • 魂梦几回

    魂梦几回

    人生总会有各式各样的遗憾,如果给你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你会怎么选择?但是似乎,人生又有很多不可掌控的因素,并不是说你可以重新选择,就能逃脱命运的安排。
  • 七世之卿卿念晚

    七世之卿卿念晚

    祭台十年一跪换这七世情缘我踏遍九州寒芜燃起四海硝烟十步剑起长空三怒战起惊鸿只盼你回头再唤我一声“吾妻念晚。”
  • 犹及编

    犹及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残心尸王

    残心尸王

    大雪山下,他沉睡万载帝国京都,他一鸣惊人他是万年前的王,睥睨苍生的强者然而他又是一个缺失灵魂的生灵,残缺人性的怪物爱情,能否唤起他对红尘的向往?杀戮,能否结束这一万载的恩仇?
  • 极地天使

    极地天使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极地天使》以侨民集中营为题材,书写了一部中国人用无私大爱拯救外国侨民的故事。谨以此正义战胜邪恶、人性对抗兽性,超越种族、肤色、国家、语言、文化差异的《同盟国进行曲》,献给二十一个同盟国反法西斯战士与人民。苗雨欣老人作为潍县集中营的幸存者,收到了一封来自中国山东省潍坊市召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纪念大会的邀请信,这封信的到来让她百感交集。
  • 嫡仙记

    嫡仙记

    上一世,她是家族中的不祥女,人见人弃,人见人欺,终是一日,遭自己嫡姐嫡哥失手打死。魂游之际,获圣女恩泽,种以七玄灵脉,得往世重生。嫡姐阴谋,让最疼她的娘亲为她而死。晟涵暴怒,灵脉之力孕育而生,杀嫡姐,报血仇,自此走上修仙之路,追寻属于她的身影。
  • 沙弥尼离戒文

    沙弥尼离戒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影视导演基础

    影视导演基础

    本书介绍了电影的历史轨迹、电视的崛起、导演与剧作、导演与演员、空间设计、场面调度等内容。